2019全国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2019届高考全国统一招生语文模拟试卷5套(含解析)
2019年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音象”,是对中国文学中声音之象的泛称,是指文学(诗歌)作品在音乐或格律的参与下形成的声音效果,以及由声音效果产生的形象体验。
与之相对,“诗象”用于指称依靠文字内容而产生的主体想象和认知。
“音象”与“诗象”是构成文学“意象”的基石,充分剖析作为“意象”重要维度的“音象”,有助于全面认知“意象”概念。
魏晋之前,“音象”主要以“乐象”为存在形态,到了唐代,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音象”存在形态之一。
就此种“音象”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或气质,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
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
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曲辞最具代表性。
来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据考证,该诗配乐歌唱之事实是确定无疑的。
王维诗的立意在送别,故此可以推断与之相配的音乐也应当以感伤的基调为主,即便是先有辞,然后才根据意境产生了曲,但音乐由回环的旋律而产生的“三叠”的唱法,对诗意的升华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从而使渭城清雨与阳关漫道、绿柳垂杨与大漠孤烟的形象对比更为突出,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
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
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
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
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
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
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
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
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
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
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
2019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8套(精编+解析版)
2019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一)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在5000多年历史中孕育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这表明:我们今天增强文化自信,应走入历史纵深,深入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土壤。
“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
习近平同志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中法两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术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
这些重要论断,立足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准确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及其时代价值。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国历史上尽管有过战乱和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
关于这一点,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集《展望21世纪》中有这样的评论:“(中国人)比世界任何其他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正是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发扬光大。
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汉字息息相关。
汉字源远流长,起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的需要,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符号系统。
2019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名师精选押题预测试卷,建议下载练习)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般认为,“创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
最早的西方创造性观念是《圣经》中的创世记述。
在基督教传统中,创造性专属于神。
人没有能力创造新东西。
根据《旧约》中关于神的创世记述,圣奥古斯丁发展出一种为后世所有基督教神学家所遵从的教义,即神不是从一种业已存在的质料中而是从无中创造了世界。
从无中创造是专属于神的特权,根据已有材料产生作品的人类艺术家远远不能与神性创造者相提并论。
现代的“创造性”概念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创造开始被视为源于个人的能力,而不是神。
但这一转变是逐渐进行的,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变得明显起来。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和诗人的成就开始受到更广泛的赞美,人们将“神性”与但丁和米开朗琪罗等人联系起来。
但是说诗人(更不要说艺术家)在创造,这种讲法仍然罕见和异常。
17世纪时,波兰诗人兼诗歌理论家沙比斯基开始谈到诗人的“创新”,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创新”一词的人,不过,他还是把创造性视为诗歌独享的特权,认为其他艺术都只是在模仿和复制。
关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创造性”,西方思想中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8世纪。
2019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9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书院的精神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
《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
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2019届高三全国卷语文模拟试卷六(含答案).docx
2019 届高三全国卷语文模拟试卷六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 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
大体而言, 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
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疑问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 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 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 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
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 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
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
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 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 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
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 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 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 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 , 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
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
其实我们认识事物 , 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 , 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
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与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 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 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 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 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 从而发现问题 , 提出问题。
三是联想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 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 ,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 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
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 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 研究型阅读则不然。
2019届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精品】
2019届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文化竞争力日趋增强。
然而,通过对其发展趋势的研判,特别是基于城市文化竞争力核心要素及其指数表现的分析,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完善。
这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一大难题。
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大量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大多数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机制却还停留在传统的单向供给模式。
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无法有效承载新兴业态的发展需求。
以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最高的北京为例,其文化设施要素得分仍旧偏低,恰好说明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与庞大且还在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相比仍显不足。
没有资源,就没有发展,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既有的文化资源,才能让城市文化生生不息。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观念雷同、模式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
首先,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文化兴城”,大打“文化牌”,但也出现“千城一面”和将文化泛化的现象。
“建筑文化”“名人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等口号式、标语化的城市文化定位比比皆是。
其次,文化发展战略相互模仿和跟风抄袭的情况也非常突出。
第三,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重建设轻人文”的弊病,盲目上马重大项目,过分依赖硬件升级,而忽视城市精神遗产的传承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
(完整)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原创)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语文A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乡村、自然环境,是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生存的三类主要空间。
比较而言,城市是多样文明要素高密度聚集的空间,乡村是文明要素低密度聚集的空间,自然环境是还没有人去干预或人类不去干预的空间。
适宜人生存的自然空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同自然空间的和谐,也就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存续、发展。
这是思考、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对城市、乡村、自然环境这三类空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与确认。
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所理解和推进的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一,用二元思维理解、营建城乡关系。
其实,城乡关系不只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更是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乡关系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乡村不等于传统,城市也不等同于现代。
乡村与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与乡村中都有代表人类文明本性与非文明的要素与内容。
这样,推进城乡融合就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城市化或者把城市田园化的问题,而是具体厘清现有城市与乡村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营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其二,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理解、推进城乡融合。
经济利益至上逻辑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简单地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主导原则,则会导致城乡空间价值的单一化。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设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然而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历史十分短暂。
当我们对设计的理解更多在形式层面展开的时候,形式分析、图像学研究、符号学理论就成为好的工具;当我们意识到设计承载着文化表达的时候,人类学的考察、文化批评、哲学思辨就是必然的选项;当我们关注技术进步带来应用层面创新时,科学理论、应用实验、技术研发等等也无可回避……在上述种种之上,设计还展现出一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呼唤我们对真实世界建立超越学科分界的综合认知。
设计学科要围绕现实问题展开,可能少有别的学科像设计学这样不断受到时代发展的挑战,尤其在今天倡导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形势下,社会认知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设计学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今天的设计,所倡导的也不再是简单地对现实需求的被动式响应,而是在深刻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上,主动设问,定义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首届“中国设计智造”DIA大奖获奖作品方太水槽洗碗机,设计师基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重新定义了洗碗机的形态。
新的水槽洗碗机不占据橱柜空间,紧贴水槽设置,符合传统洗碗习惯,并加上了消毒功能,紧凑实用,显示出设计思维的力量以及中国本土设计的实力和水准。
在求真、求知的基础上,求解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实则不然。
相较于其他学科,设计学的求解在这个时代更有其特殊性,就是其实现能力。
设计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功能性问题,而是走向更为开阔的领域。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设计学院,即采用问题制模式进行教学,所提的问题看上去似乎与习惯中的设计领域无关,但针对问题拿出的具体设计成果又真真切切有效,显示出设计思维的巨大潜力。
比如,一组同学设计并制造了一种价格仅为25美元的婴儿保温襁褓,通过慈善机构的批量购买和分发,减少了贫困地区新生儿的死亡率——他们通过调研发现造成贫困地区新生儿死亡的一大原因是新生儿体温过低,更致命的是家长没有能力把新生儿送到医院,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家长身边实现婴儿保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照秘密级管理★考试结束前2018-2019学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诊断性检测考试试题(2019.4)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1.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由原文可知,“所有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情景交融”与“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B项,“十分漂亮才是美”说法有误,原文“非常完美”并不等于“十分漂亮”,有些作品可能在外形上并不漂亮,但在人物塑造上是完美的。
C项,“这是比西方艺术高明之处”的说法属无中生有。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项,“正反对比”的说法错误,应是“中西对比”。
C项,“作者以杜甫和王维的诗作为论据”是为了论证“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D项,“尤其强调好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深远的意境”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选项中“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错误,因为按西方艺术家的观点,王维的诗不符合西方艺术家以逼真为美的原则,可能都不会被认为是好的艺术作品,也就无从谈“妙”了。
4.(3分)C.(“入围门槛逐年攀升”错,从图2可知,2015年民企制造业500强入围门槛较上一年稍降。
)5.(3分)D.(“民企来自正规金融系统的融资的作用已经淡化”错,原文为“民企的融资来源除了正规金融系统如商业银行以外,还有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很多其他渠道。
越来越多新兴的融资创新不断涌现,比如众筹等等”,不能得出“民企来自正规金融系统的融资的作用已经淡化”的结论。
)6.(6分)①优化民企外部营商环境:市场准入一视同仁;提供平等法治保障;税务部门优化服务。
②民企自身也须创新发展:顺应产业升级规律;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7.B命题特点:随文命题:(一)文章结尾说“某些不变的东西更是珍贵的”,试问,文章中哪些是不变的,不变中的哪些对作者,对男孩,对城市而言是特别珍贵的。
(二)塔不仅仅是“我”乡情回忆的承载者,也是塔下人家生活的见证者,有人说“塔”垂垂老矣,是一个老者慈祥地看着城市个人奋斗的历史;也有人说“塔”欣欣向荣,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坐标,和不竭的活力源泉,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倾向后者,因为男孩的发展历程,就是塔赋予他的活力。
也可以说前者,塔本身是“被雨淋湿的古塔”,既然古,就要有古的风范和韵味,就要成为一代代看塔者,恋塔者的精神符号和城市的文化意义。
然而,沈念荡开一笔,不过多缠绕自己对塔的回味,而是就“塔下人家”的发展告诉我们,塔是我们寻找不单是记忆宝藏,也是灵感宝藏的入口。
因此,塔是青春永驻的,因为塔“在不变中收纳着变化”。
8.①“塔”是这座城市的特定坐标,记载人们对城市的独有记忆。
②“塔”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③“塔”象征塔下人家勤勉乐观、坚强自立的生活态度,象征城市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人文精神。
(1点2分,答出3点即可给6分)9.①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城市的变化关联起来,使作品对塔下人家生活不断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的描写更为真实丰富。
(2分)②以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映衬城市和塔下人家的发展变化,使作品对积极上进时代精神的赞美更真切诚挚。
(2分)③使作者的人生经历与男孩的成长经历交织在一起,产生时空交错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2分)10.C11.B12.C13.(1)正碰上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王称霸,他就投笔从戎,前去拜见梁氏,梁氏很快将他收录进军门。
译对大意给3分;“会”“寻”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2)汉筠就打开门栓请承肇进门,告诉他说:“我和你都肩负朝廷的重任,为什么要这样相逼呢?”译对大意给3分;“启关”“朝寄”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发迹史部分翻译高汉筠,字时英,齐州历山人也。
曾祖诣,尝【曾经】为【担任】是邑令,故家焉【于之,家定在那里】。
汉筠少【小时候】好【喜好】书传【著述立传】,尝诣(yì)【去、往、到】长白山讲肄(yì),会【适逢】唐末齐、鲁交兵,梁氏方【正】霸【称霸】,乃【于是】掷笔【投笔从戎】谒【谒见、拜访】焉【于之,兼词】,寻【不久】纳【被动,被收纳,被录取】于军门。
未几,出为【出京担任】卫州牙校。
唐天祐中【年间】,庄宗入魏,分兵谕【告知】其属郡,时汉筠以利病【陈言利弊】说【说服,游说】卫之牧守,俾【让其】送款【就款,意为投诚、投降】于庄宗,以汉筠为功【以为功,把游说成功看成功劳】,寻移洺(míng)州都校,其后改常山为北京【北方的京都】,以汉筠为皇城使,加检校兵部尚书、左骁卫将军同正。
高汉筠,字时英,齐州历山人。
曾祖父高诣,曾任本县县令,因此就在这里定居。
汉筠少年时喜好典籍和传述类著作,曾经到长白山讲习,正碰上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王称霸,他就投笔从戎,前去拜见梁氏,梁氏很快将他收录进军门。
不久,出任卫州牙校。
唐天祐年间,庄宗进入魏州,分兵招抚各属郡,当时汉筠用利害得失去游说卫地长官,让他向庄宗投诚,因为汉筠有这个功劳,所以很快调任他为洺州都校。
后来将常山改为北京,任命汉筠为皇城使,加官检校兵部尚书、左骁卫将军同正。
中兴史部分翻译1明宗即位,除成德军节度副使,俄【不久】以荆门用军,促诏【下诏敦促】汉筠移倅(cuì)襄州,权【掌权】知军州事。
长兴中,历曹、亳(bó)二州刺史,秩满【官职任满】,加检校司徒,行左金吾卫大将军。
清泰末,高祖建义于河东,唐末帝遣晋昌节度使张敬达率师围太原,委汉筠巡抚其郡。
及【及至,等到】敬达遇害,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部兵攻汉筠于【在】府署,汉筠乃启关【开启关闸】延【延请、引入】承肇,谓曰:“仆【我】与子【你】俱【共同】承【承蒙】朝寄【朝廷的厚望】,而【竟然】相迫【相逼】何甚?”承肇曰:“我欲扶公为节度使。
”汉筠曰:“老夫耄(mào)【年老了,耄耋之年】矣,不敢首为乱阶【乱了秩序,乱了阶级】,死生【我的生死】系【全都系于,命悬一线】子筹之。
”承肇目【使眼色,作动词】左右令前【上前】,诸军投刃于地【把刀扔在地上】,曰,高金吾累朝宿德【几朝元老,几朝忠臣,几朝中年高德劭的人】,不可枉杀【错杀】,承肇以【因为】众意【众人意见】难拒【难以抗拒,难以违背】,遂谢【谢罪,道歉】云,与公戏【是和您开玩笑的】耳【罢了】,遂与连骑以还。
明宗登上皇位,任命他为成德军节度副使,不久因荆门发生战争,明宗赶紧命令汉筠调任襄州节度副使,暂时代理军州事。
长兴年间,历任曹、亳二州刺史,任期满后,加官检校司徒,兼任左金吾卫大将军。
清泰末年,高祖在河东举义,后唐末帝派晋昌节度使张敬达率军包围太原,派汉筠巡视安抚晋昌。
敬达被害后,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领部下到府署进攻汉筠,汉筠就打开门栓请承肇进门,告诉他说:“我和你都肩负朝廷的重任,为什么要这样相逼呢?”承肇说:“我想要扶持您做节度使。
”汉筠说:“老夫老了,不敢率先背叛,我的生死就由你安排吧。
”承肇用眼神示意身旁的人上前,众士兵将兵器扔到地上说:“高金吾是几朝中年高德劭的人,不能滥杀。
”承肇因为众人的心意难以违背,所以就谢罪说:“我和您开玩笑罢了!”就和他并马返回。
中兴史部分翻译2高祖入洛,飞诏【飞马】征之【奉诏奔驰】,遇诸【之于】途【在途中接到了消息】,乃入觐【觐见】,寻迁左骁卫大将军、内客省使。
天福三年正月,遘(gòu)【刚巧碰上】疾【得了重疾】,终(于)东京之私第【私宅】,时年六十六。
高祖进入洛阳,飞速下令征召他,在途中相遇,汉筠于是进京朝见,很快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内客省使。
天福三年正月,汉筠患病,在东京家中去世,时年六十六岁。
别传部分翻译汉筠性宽厚【性情宽仁忠厚】,仪容伟【仪表堂堂】如也,虽历戎职【历来在军中担任要职】,未尝【从未有】有非法之言【冒犯他人妄议的话】出于口吻【出自他的口舌】,多慕【仰慕】士大夫所为,复以【又以】清白自负【清高自居】。
在襄阳,有孽(niè)吏【不守法的,有非分之想的官吏】常课外【在业务范围之外】献白金二十镒【量词】,汉筠曰:“非多纳麳(lái)麰(móu)【麥子的统称】,则刻削阛(huán)阓(huì)【街市。
如果不是多收小麦大麦,就是侵夺市场店铺。
】,吾有正俸【正当的薪水俸禄】,此何用焉【还要这些干嘛】!”因【于是就】戒【告诫】其主者【主导这件事的人,指背后请托的人】不复然【不再这样,不要再行贿】,其白金皆以状上进【充公】,有诏嘉之。
及莅济阴,部民安【安稳,安居乐业】之,四邑饭僧凡有万八千人。
在亳州三年,岁【每年】以己俸【都拿出自己的俸禄】百千代纳【代缴】逋租【欠租,逾期未交的租金】,斯亦近代之良二千石也。
汉筠生性宽厚,身材魁伟,虽然历任军中职务,但从来没有说过很失体统的话,很羡慕士大夫的作为,以清白自负。
在襄阳时,有不法官吏在定额之外献上白金二十镒,汉筠说:“如果不是多收小麦大麦,就是侵夺市场店铺,我有正当的薪俸,拿这些来干什么呢!”随即告诫负责人不能再这样做,至于白金他都原封不动献给朝廷,得到诏书嘉奖。
他到济阴任职后,辖区百姓感到安宁,四个属县总共供养僧人一万八千名。
在亳州三年,每年用自己的薪俸成百上千地代缴拖欠租税,他也是近代的好刺史。
【评分说明(同官方)】第(1)小题①译对大意给3分,“会唐末齐、鲁交兵,梁氏方霸”“乃掷笔谒焉”“寻纳于军门”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会”“寻”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②“会唐末齐、鲁交兵,梁氏方霸”译为“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王称霸”“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霸”等,大意对,给1分;“会”译为“正碰上”“正赶上”“正好”“恰逢”“适逢”等,给1分。
③“乃掷笔谒焉”译为“他就投笔从戎,前去拜见梁氏”“他就弃笔从军,前去进见梁氏”等,大意对,给1分。
④“寻纳于军门”译为“梁氏将他收录进军门”“梁氏将他接纳到军门”等,大意对,给1分;“寻”译为“很快”“随后”“不久”等,给1分。
⑤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第(2)小题①译对大意给3分,“汉筠乃启关延承肇”“仆与子俱承朝寄”“而相迫何甚”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启关”“朝寄”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②“汉筠乃启关延承肇”译为“汉筠就开关请承肇进门”“汉筠就开关迎接承肇”等,大意对,给1分;“启关”译为“打开门栓”“开门”,给1分。
③“仆与子俱承朝寄”译为“我和你都肩负重任”“我和你都承担朝廷的职责”等,大意对,给1分;“朝寄”译为“朝廷的重任”“朝廷的委托”“朝廷的寄托”“朝廷的托付”,给1分。
④“而相迫何甚”译为“为什么要这样相逼呢”“为什么要这样逼迫我呢”等,大意对,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