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阶段
发展原因 (1)内因:辛亥革
阶段特点
总体特点 (1)发展
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民族工业进入
比较缓慢;
(2)主要 集中在轻工 业部门; (3)地区
☆张謇创办实业的原因。
(1)列强争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权。
(2)“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打压民族资本主义的方式。
(1)封建主义:高额征税、敲诈勒索等。 (2)外国资本: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以及在中国获取的特权,采用 跌价竞争等方式。 (3)官僚资本:通过经济统制、资金入股的方式对民族工业进行
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
原因 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
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概况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受挫—— 内忧外患
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帝国主义
因素
(2)封建主义
(3)官僚资本主义
三座大山
著名企业家 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 (1)总体发展水平落后 (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3)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 为薄弱 (4)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 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变化
总体特征 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王朝,剪辫子一时成了革 旧从新的标志。图为军警给 农民剪掉象征清王朝统治的 辫子。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外国的火车、轮船传入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八上历史背记手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 产生并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道路。
2. “短暂的春天”(1)辛亥革命后,掀起了的热潮。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
3. 再度受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挫。
民族工业遭受、和的压迫。
4. 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地区分布也极,主要集中在、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关键点拨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1)总体特征: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2)行业特征: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3)地区特征: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 出行方式的变化:以后,西方发明的、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 社会习俗的变化(1)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2)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的称呼,体现出的新风尚。
3. 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
名师点睛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1)工业革命的成果和民主、平等等思想文化的传入。
(2)近代化探索运动的推动。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改变了近代社会的面貌。
1.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了我国在农业、工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本课是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使学生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变化,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变化。
2.教学难点: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课件。
3.史料:收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史料,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4.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和史料。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经济和社化生活的变迁课件(部编版)_16-20
3.从地域上 看:主要集 中在沿海沿 江大城市
天津
Hale Waihona Puke 武汉上海 杭州广州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在三座大山的夹缝 中求生存、图发展, 总体来说,比较落 后。
材料: 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 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 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 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 民主革命的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代刷网 https://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简要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中 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有哪些?(经济;思想;政治)
经济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
思想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进程。
政治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❶教学分析➷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曲中国梦把我们带回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
当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史后,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总书记在参观《民族复兴》展览时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振兴民族工业、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感受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导学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教师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展示课件)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学生回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的发展阶段有: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3.教师出示:《张謇》《大生纱厂》提问:张謇原来的人生目标是金榜题名,后来为什么又转向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在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有哪些?(展示课件)学生回答: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③各种实业团体和个人、海外华侨纷纷投资创业;④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5.教师提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战后继续发展,但到了20世纪30、40年代却为什么陷入了萧条?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 流通
交通运输的发展:
变
近代火车 近代轮船 近代汽车 近代电车
二、近代交通管理发展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 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
三、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
晚清·电话机 (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七、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总体上比较落后;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2)从行业上 —集中于轻工业; (3)从地区上 —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工具及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一、近代交通交通工具的出现
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 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年)在 中国设立的、由民族资本创办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产的 制造工业。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 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看书上121页的问题思考,然后回答
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社会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放松了对中国的经 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热力卷土重来,民族工 业再度受挫;
3、抗战期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4、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有所恢复,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动 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使中国民族工业又走向了衰落。
观察以下图片并结合书本,总结其特点?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时间 1911年 1919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10 120
资本(万元) 约600 约4 500
日产量(万袋) 4.3 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③中华
历史 10.如图是中国民族火柴业留下的一组商标。民族火柴业发展过程中内忧外患重 重,但其在内外夹缝中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呢?观察下列历史图片, 指出其原因( C )
历史
1.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 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D )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南通大生纱厂
历史
2.阅读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D )
年份 1913年 1920年
会 生 活
生活 习俗
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 跪拜 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
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 先生 ”的称
的
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变
化 休闲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
娱乐 逐新的趋向
特点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总体上看,呈现出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的特征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最新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品教学课件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自己 创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相同点 洋务企业 民族工业 使用机器
不同点 官办、带有封建性
私人开办、资本主义性质
学习目标:
1、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特 征及其原因。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起步的时间
国家
时间
英国
1760年左右
美国、法国 1800年左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内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
原 因 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
因
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 因 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再度受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压迫加剧,因而民 生凋敝,百业衰退,到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 为亏损。1923年,张謇不得不把大生一厂向银行押款还债。 1925年7月,大生一、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万元,
2、知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3、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和事件
原因
产生
初步 发展
短暂 繁荣
典型代表
1、产生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 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 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 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 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导学【单元线索建构】【历史坐标】【核心素养透视】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播放视频:民国时期的实业了解概况。
状元实业家代表---张謇人物介绍。
3、短暂的春天(阅读课本121页第一二段回答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1)内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阅读材料分析其受挫的原因“而中国作为初级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就处在有利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1903-1908年开设的厂矿最多,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
而在大战期间,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41.3家,1916-1919年则达到了每年124.6家。
1913年工业投资额为4988万元,1920年达到15522万元。
1913年机械输入总值为800万两,1921年竟达到5700万两。
但这一时期发展较快的仍然是纺织、面粉、卷烟等轻工业。
在此时期,由于国内市场的资金需要,中国的新式银行也得以兴起。
但从1922年开始,棉纺业等行业出现了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由此终结。
”结论:(1)内因: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外因: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5、合作学习一:根据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小组制作折线图6、合作学习二:根据图文史料,认识发展特点(1)特点:轻工业多、重工业少(2)沿海、沿江多,内地少。
板块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2、体现出追求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日益开放、崇洋逐新
特征: 1.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2.不平衡
课堂小结
经济和社会 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 本主义 的发展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热潮:辛亥革命后 短暂春天:一战期间 受挫:一战后
社会生活 的变化
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特征
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行业特征 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极为薄弱 地区特征 集中在上海、武汉等大城市
发展慢的原因: 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 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化
1. 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Hale Waihona Puke 20世纪30年代,茅以升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阶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政府颁布法令,发展热潮 列强忙于战事,短暂春天 列强卷土重来,再度受挫
代表人物:
张謇
荣氏兄弟
卢作孚
侯德榜
特点: 总体特征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知道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和影响。 2. 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
征,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3. 知道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
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的史实及影响。 4. 了解辛亥革命后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社
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随堂练习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 C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笔记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笔记一、课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二、时间范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三、重点词汇1.实业救国:指通过兴办实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思想。
2.民族资本主义:指中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工业企业,具有民族性和资本主义性质。
3.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变化。
四、内容概述本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兴办实业,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五、重点句子与段落解析1.“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句话表明了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外国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促使中国民族资本家奋起抗争,兴办实业。
— 1 —2.“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这句话介绍了张謇的事迹和他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
张謇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典型代表,他的行为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实业救国的事业中。
3.“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发生着变化。
”这句话表明了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服饰、饮食、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六、主题思想本课的主题思想是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通过学习本课,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出的努力和奋斗。
七、课后思考与练习1.思考并讨论:为什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它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实业救国”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计4: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标要求】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掌握近代中国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通过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困难及原因,培养史料分析的能力;通过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培养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观察历史现象、总结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前后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认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导致的,并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立的国家主权,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就不会发展。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科技的传入,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发展,并与辛亥革命一同影响着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教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像华为、中兴、海尔集团等都走向世界市场。
但在旧中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前都加了一个“洋”字。
你能说出哪些?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重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去了解这段不平凡的往事,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教师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学生回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的发展阶段有: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说教材:本课属于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主要内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本课一方面起到了总结近代中国政治背景的作用,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生活,为下一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学习奠定基础。
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积淀,有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和自信心,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对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重要的近代企业以等知识不太了解。
良好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适度的压力、不断的成功是产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史料,并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说教学目标:1.了解张謇办实业的经历、影响和结局,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知道轮船、火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3.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说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说教学难点: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说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探究法。
说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PPT展示学生熟悉的品牌手机照片提问,知道这些手机的品牌吗?你们家长都使用过这些品牌吗?我们再来看一组2016年的手机销售数据。
PPT演示,这些品牌的手机都是我们中国制造的,是我们的民族品牌,看来大家都很支持国货,热爱自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制造的不仅赢得国人的信任与厚爱,还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①产生与发展: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
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
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总体上看,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
展的特征。
(4).中国自主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主持设计和修建的京张铁路,设计的路轨:
“人”字形。第一座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是茅以升设计和修建的钱塘江大桥。
1.总 体 比 较 落 后 , 资 金少、规模小、技术 差; 2.主 要 集 中 在 轻 工 业 部门,重工业基础薄 弱; 3.地 区 分 布 不 平 衡 , 主要集中在上海、武 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 市
著名
张謇(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荣氏兄弟(纺织业和面粉业);卢作
企业家
孚;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3.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
传入中国。
作用: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禁缠足、改礼节、改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②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③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13和14岁到上海当学徒白手起家
。1903年与人合资3万元创办了
一个面粉厂,有了一些积蓄。ຫໍສະໝຸດ 兄弟两人决定寻找时机, 专注于
发展实业……
两兄弟陆续开设面粉厂、纺织
厂,1913年创建福新系列第一面
粉厂,1916年创办申新系列第一
纱厂……
1913年创建的福新面粉厂,1919
年发展到福新1-6厂, 1916年创办
2.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原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因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
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已经做了六品官的故张事謇为2 什么弃官 从胸实 年商怀,?业《报救马国国关之条张志约謇》考签上订状,元他的说第,二 “实割地业赔救款国如”同的身口受号重伤是,在但什通么商 背办景厂下却毒提入出腹来中的。?要想解毒,只
创办企业集团——大生集团
黄金时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 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 ,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从1917年 开始,这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 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 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 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 560多万两。
有靠中国人自己去办企业,跟他 们竞争,以减少外国经济势力对 中国的侵略,只有振兴实业,挽 救中国的命运!
— —
状 张元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经》
謇实
业 家
1895年,张謇以两江总督张之
洞委派“总理通海一带商务”
名义,开始筹划在南通创设大
生纱厂。
“父教育,母实业” “实业、教育,富强之本”。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所至,即教 育所至。”——张謇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活动二:分组讨论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21页文字内容、结合荣氏企业图片和相关史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謇主张“实业救国”。
他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
由于经营有方,大生纱厂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较大发展。
但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1)身为状元的张謇主动弃官,选择办实业的道路。
结合材料谈谈他这样做的理由?。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一)不平衡 (1)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2)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3)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4)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 的民众变化。 (二)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张謇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历程——短暂的春天
时间: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 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海外华 侨也回国创业(内因)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 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
——《张謇全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历程——初步发展
大生纱厂
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首个博物馆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 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 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 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 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 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 就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
材料二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 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 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活动二:分组讨论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21页文字内容、结合荣氏企业图片和相关史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謇主张“实业救国”。
他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
由于经营有方,大生纱厂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较大发展。
但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1)身为状元的张謇主动弃官,选择办实业的道路。
结合材料谈谈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