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doc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环境整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员工、教职工家属以及校园内所有活动场所。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学校爱卫会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宣传、监测、防治、疫情报告等。
3. 各部门、各班级应设立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班级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四、防治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治意识。
2. 定期监测。
对校园内病媒生物密度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3. 环境整治。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清除垃圾、积水,保持校园整洁。
4. 物理防治。
设置捕鼠夹、粘鼠板等物理防治设施,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5. 药物防治。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病媒生物防治。
6. 疫情处理。
发现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五、疫情报告1. 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发现法定病媒生物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2. 学校爱卫会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六、监督检查1.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班级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保障公众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繁殖,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责任分工1、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本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总务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防制措施、采购防制药品和器械等。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包括清理卫生死角、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等。
4、保洁人员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清洁和卫生维护,及时清理垃圾和积水,防止病媒生物孳生。
三、防制措施1、环境治理(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消除卫生死角。
(2)完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孳生病媒生物。
(3)加强对食堂、仓库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好食品储存和加工环节的卫生防护,防止病媒生物污染食品。
2、物理防制(1)安装防蚊蝇纱窗、纱门,使用灭蚊灯、粘鼠板等物理防制设施。
(2)对下水道口、通风口等部位安装防鼠网,防止病媒生物进入室内。
3、化学防制(1)根据病媒生物的种类和密度,合理选择和使用化学防制药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用药安全。
(2)定期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重点对垃圾存放点、厕所、污水沟等部位进行消杀。
4、生物防制(1)合理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吸引有益生物,抑制病媒生物的繁殖。
(2)利用天敌防治病媒生物,如放养食蚊鱼防治蚊虫等。
四、监测与评估1、建立病媒生物监测制度,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密度变化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制措施,提高防制效果。
3、定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一、为了消除鼠、蚊、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的危害防止疾病
传播,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病媒生物防制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集中统一除“四害”
与日常除“四害”相结合,治理环境消除“四害”孳生条件与直接消杀“四害”相结合的原则。
三、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消除卫生死
角,杜绝“四害”孳生地。
四、病媒生物防制实行责任制,各成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除“四害”
有关知识和技能,采取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和降低“四害”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健全防鼠灭鼠设施,采取堵塞孔洞,设置防鼠网,毒杀,粘捕等
方法防鼠灭鼠。
六、做好消除积水,废弃物管理等工作,健全纱门纱窗以及防蝇帘,
配置灭蚊蝇灯,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控制和消除蚊蝇孳生条件,消灭蚊蝇及其幼虫。
七、蟑螂采取随见随杀,消除藏匿缝隙,有效控制蟑螂密度。
八、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剧毒除“四害”药物。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1. 简介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昆虫、节肢动物及其他生物,如蚊子、苍蝇、跳蚤等。
由于病媒生物与人类接触频繁,传播疾病的风险性极高。
为了有效防控病媒传播的疾病,建立和执行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显得尤为紧要。
2. 目标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重要目标是: - 防备和掌控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 -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 - 削减病媒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管理机构和责任3.1 病媒生物防治委员会病媒生物防治委员会是负责订立和协调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核心机构。
该委员会由有关部门的专家和管理人员构成,负责订立和审查病媒生物防治相关政策,并供给技术引导。
3.2 监管部门监管部门是负责监督和执行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机构。
该部门负责订立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和监督。
3.3 执行单位执行单位是负责实施病媒生物防治措施的机构或组织。
他们负责规划和执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4.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内容4.1 信息收集和监测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中包含了收集和监测病媒生物信息的要求。
这包括: -对病媒生物的分类和分布进行调查和讨论; - 监测病媒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收集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相关信息。
4.2 风险评估和预警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要求对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供给预警信息。
这包括: - 针对病媒生物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讨论,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 供给适时精准的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预警信息,以便实行相应的防控措施。
4.3 防治措施和技术引导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包括了针对病媒生物的防治措施和技术引导。
这包括:- 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讨论,以订立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 防治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 供给防治技术引导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防治本领。
4.4 国际合作和交流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要求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跨境病媒传播疾病的挑战。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病媒生物包括蚊子、苍蝇、蜱虫等,它们能够传播疟疾、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各种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很大威胁。
学校是人员聚集的地方,为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教学安全,制定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二、主要内容1. 预防措施学校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清洁干净;•处理好垃圾和污水,避免滋生病媒生物的条件;•安装防蚊设施,例如:纱窗、蚊帐等;•教育师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禁止在校内养狗,因为它们可能传播细菌,诱发疾病。
2. 防治措施如果发现病媒生物在学校内活动或繁殖,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发现蚊子和蜱虫等病媒生物,应采用环保的方法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草酸钙、红树植物、熏香等;•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施药,并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大型灭鼠等综合防治,根据实际情况购买灭鼠用品,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措施。
3. 监测措施为了及时掌握学校内病媒生物的分布情况,学校应该加强监测措施:•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病媒生物调查,随时记录所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有必要可请专业的灭蚊公司和病媒生物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三、责任分工为了保障学校内病媒生物防治措施的顺利实施,应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分工:•学校领导应负责制定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保障所需经费;•保卫部门应负责监督和管理学校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和污水;•各年级组、班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普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生要自觉保持卫生习惯,遵守病媒生物防治制度。
四、结尾通过建立健全的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和责任分工,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保障教学安全,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1. 引言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蝇类、跳蚤等。
它们是许多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的传播,建立和完善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2. 任务与目标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任务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病媒生物防治管理体系,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其主要目标包括:•构建病媒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病媒生物防治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病媒生物防治能力和科技水平;•完善病媒生物防治法律法规;•建立病媒生物防治管理机制。
3. 病媒生物监测预警体系为了及时发现和掌握病媒生物传播的动态,建立病媒生物监测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监测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各地区的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包括监测站点的选择和布设。
3.2 监测方法制定病媒生物监测方法,包括对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和传播范围进行定期监测。
3.3 数据分析与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报告监测结果,并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警分析。
4. 病媒生物防治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为了提高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病媒生物防治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是必要的。
4.1 技术规范制定病媒生物防治的技术规范,包括病媒生物的鉴定、灭蚊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4.2 操作指南制定针对不同病媒生物的操作指南,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5.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教育加强病媒生物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疫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1 宣传媒体选择选择合适的宣传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病媒生物防治知识。
5.2 宣传内容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包括病媒生物的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向公众普及病媒生物防治知识。
6. 病媒生物防治能力和科技水平提升提高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能力和科技水平,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公司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员工及访客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区域,包括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公司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公司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
第六条设立病媒生物防制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具体执行防制措施,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三章防制措施第七条环境整治1. 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保持公司环境卫生。
2.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避免垃圾堆积。
3. 定期检查并维修破损的门窗、墙壁、管道等,防止病媒生物进入。
第八条鼠害防制1. 做好防鼠设施,如设置防鼠网、堵塞鼠洞等。
2. 定期投放鼠药,实施科学、安全、有效的灭鼠措施。
3. 加强食堂、仓库等区域的鼠害防制工作。
第九条蚊蝇防制1. 做好防蚊蝇设施,如安装纱窗、纱门、防蝇帘等。
2. 定期清理积水,消灭蚊蝇孳生地。
3. 配置灭蚊蝇灯、喷洒杀虫剂等,实施有效灭蚊蝇措施。
第十条蟑螂防制1. 定期检查并清理蟑螂藏匿地,如缝隙、角落等。
2. 定期喷洒杀虫剂,实施有效灭蟑螂措施。
3. 加强食堂、仓库等区域的蟑螂防制工作。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定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公司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病媒生物防 治活动,如灭鼠、灭蚊等,提高
防治效果。
建立社区病媒生物防治小组,负 责协调和监督社区防治工作。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01 建立病媒生物防治信息平台,收集和发布病媒生 物监测数据和防治信息。
02 加强部门间信息交流与合作,共享病媒生物防治 资源和技术成果。
03 及时发布病媒生物防治预警信息,提高应对能力 。
提高公众意识
01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 病媒生物防治的认知水平。
02
制作和发放病媒生物防治宣传资料,包括手册、海 报等,普及防治知识。
03
利用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发布病媒 生物防治信息,扩大宣传覆盖面。
加强社区参与
鼓励居民参与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如定期清理居住环境,保持卫
持续改进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对防治策略和措 施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防治效果。
病媒生物防治技术
03
物理防治技术
总结词:安全环保
详细描述:利用物理手段如捕鼠器、粘虫板等工具进行防治,不使用化学药剂, 安全环保。
化学防治技术
总结词:快速有效
详细描述: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灭鼠剂等,快速杀死病媒生物,效果显著。
宣传教育
向公众宣传病媒生物防治知识 ,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和参
与度。
防治效果评估
监测与调查
定期对病媒生物进行监测和调查,了 解防治前后的分布情况和密度变化。
效果评估指标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效果评估指标,如 病媒生物密度下降率、传播疾病发病 率下降率等。
评估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防治前后数据进行 对比分析,评估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技术
医院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环境整洁、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患者及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鼠、蚊、蝇、蟑螂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日常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3. 各科室设立病媒生物防制联络员,负责本科室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纳入医院日常工作,实行综合防治。
2. 科学规范,安全高效。
遵循科学规范的方法,采用安全、高效的防制措施。
3.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医院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明确责任,确保工作落实。
五、工作内容1. 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医院环境卫生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2)加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清理,及时消除积水、废弃物品等。
2. 鼠害防制(1)设置防鼠设施,如鼠笼、鼠夹、防鼠网等。
(2)定期投放鼠药,注意安全使用。
3. 蚊蝇防制(1)加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清理,消除积水、废弃物品等。
(2)设置纱窗、纱门、防蝇帘等防蝇设施。
(3)定期投放蚊蝇药,注意安全使用。
4. 蟑螂防制(1)消除蟑螂孳生地,清理垃圾、废弃物品等。
(2)定期投放蟑螂药,注意安全使用。
六、工作要求1. 各科室要严格执行本制度,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2. 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定期对全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培训,提高职工防制意识。
4. 发生病媒生物传播疾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七、奖惩措施1. 对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卫生院病媒防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媒生物防制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三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规范、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卫生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第五条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2. 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3. 监督检查病媒生物防制措施的落实情况;4.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全院员工的病媒生物防制意识。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门诊部:负责门诊区域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2. 住院部:负责病房区域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3. 药剂科:负责药品的储备和管理,确保病媒生物防制药品的供应;4. 总务科:负责环境卫生的整治,保持环境整洁,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场所;5. 公共卫生科: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第三章防制措施第七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1. 环境整治:定期清理垃圾,疏通沟渠,清除杂草,保持环境整洁;2. 物理防制:设置防鼠、防蚊、防蝇设施,如纱窗、纱门、防鼠板等;3. 化学防制:根据病媒生物的种类和习性,合理使用化学药品进行防治;4. 生物防制:利用生物制剂或天敌进行防治;5. 监测与报告:定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及时报告监测结果。
第八条病媒生物防制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确保安全、有效。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九条定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卫生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我院将进一步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就医环境。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各种生物,包括蚊、蝇、鼠、蜱、螨等。
第三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管理、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经费投入。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预防控制措施第六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病媒生物监测,掌握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等基本情况;(二)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病媒生物防治意识;(三)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病媒生物进行综合防治;(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场所;(五)加强医疗机构、学校、宾馆、餐饮等场所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六)加强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七)加强病媒生物防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八)加强病媒生物防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病媒生物监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分布和季节性变化;(二)病媒生物与疾病的关联性;(三)病媒生物防治效果评估。
第八条病媒生物防治方法应当包括以下几种:(一)物理防治:如设置防蚊纱窗、防鼠网、防蝇门帘等;(二)化学防治:如使用杀虫剂、驱虫剂等;(三)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制剂等;(四)生态防治:如改善环境卫生、治理孳生地等。
第九条病媒生物孳生场所的消除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清理垃圾、粪便、积水等;(二)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孳生地;(三)加强公共场所、居民区、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的环境卫生管理。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校区、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场所,以及校内各类设施设备。
第三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科学、安全、有效的措施,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2. 组织开展病媒生物监测、调查和防治工作;3. 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教育;4. 协调处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的相关问题;5. 向学校领导汇报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情况。
第三章防制措施第六条病媒生物监测与调查1.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和分布情况;2.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病媒生物防制效果;3. 发现病媒生物孳生地,及时进行清理和消杀。
第七条防制方法1. 物理防制:堵塞鼠洞、缝隙,设置防鼠网、防蚊纱窗等;2. 化学防制:使用高效、低毒、环保的病媒生物杀虫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3. 生物防制:引入天敌、生物制剂等,降低病媒生物密度;4. 环境治理:清理垃圾、积水,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第八条防制时间1. 春季和秋季为病媒生物防制重点时期,加强防制力度;2. 遇有病媒生物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防制工作。
第四章宣传教育第九条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制意识和能力。
第十条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培训,普及病媒生物防制方法。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一条学校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区建成区范围内所有单位、社区、行政村(居委会)和个人。
本办法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能传播人类疾病和威胁人类健康的有害生物。
第三条病媒生物防制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防范、杀灭病媒生物的义务和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的权利。
第四条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及城区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并制定近期和远期病媒生物防制规划。
第五条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全市病媒生物防制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爱卫办)具体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标准与要求第六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日常防制与集中统一防制相结合;群众防制与专业防制相结合;治理环境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地为主与药械控制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
(一)城市规划、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必须同时规划建设配套防制病媒生物的卫生基础设施。
(二)易招致或孳生病媒生物的行业和场所,应当有完善的防范、杀灭措施,严格控制四害孳生、繁殖和扩散。
1.经常清疏下水道、窨井、存水弯道、沟渠、二次供水池,平整洼地,清除室内外各种闲置容器积水。
2.垃圾和其它易招惹孳生病媒生物的废弃物要设有盖容器装载,并做到日产日清。
3.管好人、畜、禽粪便,居住区栽种花木不得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有机肥料。
4.紧固门窗、堵洞抹缝防制病媒生物藏匿孳生。
5.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封闭住宅楼垃圾通道。
第七条病媒生物防制主要控制标准如下:(一)灭鼠标准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共布粉块400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查房2000间,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及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病媒生物的传播和滋生,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制定本制度。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员及相关外来人员,特别是与人体接触直接或间接对人体有害的病媒生物,包括但不限于苍蝇、蚊子、老鼠等。
制定程序:企业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管理人员”)委派专人对病媒生物防制进行研究、信息搜集,并在了解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制订本制度,经企业领导审核,全体员工知晓后开始执行。
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行政管理法》-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制度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1. 名称: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2. 范围:本企业内部所有人员以及相关外来人员3. 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及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病媒生物的传播和滋生,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4. 内容:(1) 加强病媒生物的监管和防控(2) 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3) 固定时间对企业的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和整治(4) 加强交通工具的卫生管理(5) 常规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和培训5. 责任主体:(1) 管理人员:负责制订、修改和组织实施本制度,监管防控工作(2) 环保部门:负责企业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整治(3) 卫生部门:负责加强交通工具及企业内部卫生管理(4)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开展健康检查和培训6. 执行程序:(1) 实行日常清洁、消毒等工作制度(2) 平时做好病媒生物储存和处理的工作(3) 确保每年对企业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整治(4) 加强对员工的卫生健康管理和培训7. 责任追究:(1) 发现不按规定执行本制度的,直接责任人需承担相应的责任(2) 重大事故发生后,直接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所有适用范围内的人员必须遵守,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第三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将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治长效机制,保障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所需经费。
第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病媒生物防治的技术指导、监测、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六条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各级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第二章病媒生物监测第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病媒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密度等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媒生物危害情况。
第九条监测工作应当覆盖城乡区域,重点监测病媒生物孳生地、重点场所和易感人群。
第十条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病媒生物防治措施。
第三章病媒生物防治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病媒生物防治意识。
第十二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指导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第十三条各级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条件。
第十四条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媒生物侵害。
第十五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安全、环保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生物等非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第十六条需要使用化学药物进行病媒生物防治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剂型和剂量,确保防治效果和人体健康安全。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医院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医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防治范围1.医院室内外环境。
2.医疗废物处理场所。
3.实验室、检验室等特殊场所。
四、防治措施1.环境卫生管理(1)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2)及时清理垃圾、废弃物品,防止病媒生物孳生。
2.病媒生物监测(1)定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了解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分布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物理防治(1)安装防蚊、防蝇、防鼠设施,如纱窗、纱门、防鼠网等。
(2)设置灭鼠毒饵站,定期投放鼠药。
4.化学防治(1)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化学药物进行病媒生物防治。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防止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
5.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益虫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2)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五、宣传教育1.加强病媒生物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患者的防病意识。
2.定期举办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治技能。
六、监督检查1.医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医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院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院病媒生物的防控及相应保障措施、病媒生物监测与报告、疫情处理及院内卫生工作监督管理。
第三条为了有效地做好病媒防治工作,每年制定相应的防治工作计划,并将其列入院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医院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由一名院领导负责全面工作,并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病媒生物防治。
第五条病媒生物防治小组承担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并且接受上级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第六条病媒生物防治小组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对院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病媒生物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
第七条病媒生物防治小组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病媒生物预防知识宣教,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相关知识培训。
第三章疫情敷陈制度第八条病媒生物防治小组为责任敷陈单位,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组织及电话直报。
病媒生物防治小组设责任疫情敷陈人,负责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负责本院的疫情敷陈工作。
第九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有法定病媒生物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四章发生疫情应急预案第十条发觉疫情马上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在医院病媒生物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防控工作各组织机构,并分工协作。
(一)组织指挥组:负责对院内的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二)卫生防疫组:负责整个院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出现疫情时实施对环境不间断的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注射、预防用药等。
组织对疫区职员的体检、卫生宣教和疫情敷陈等。
病媒生物防治员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从事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所有员工。
第三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管理,确保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第五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制定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防治工作;(二)组织员工培训,提高防治技术水平;(三)监督检查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确保防治效果;(四)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防治工作情况。
第三章员工职责第六条员工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防治设备;(三)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第七条员工在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防治工作制度;(二)按照防治工作计划,认真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三)掌握防治技术,确保防治效果;(四)发现病媒生物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五)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四章培训与考核第八条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业务培训,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第九条建立员工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一)业务知识掌握程度;(二)防治工作质量;(三)工作态度;(四)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章安全与防护第十条员工在防治工作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十一条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第十二条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三条对在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影响防治工作正常进行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罚。
企业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企业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促进企业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各类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蚊蝇、蟑螂、老鼠等。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并由总经理或者其指定的相关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企业病媒生物防治应当坚持防治与治理结合、常态化管理、专业化施工的原则,对病媒生物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第五条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并做好员工的身体健康管理,在发现疾病传播风险时,及时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六条企业应当设立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委员会,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第七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或其指定的相关负责人)担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第八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委会议,对上一年度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第九条企业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委员会应当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台账,对企业内各类病媒生物的监测情况、防治措施和效果进行记录。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制定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定期对企业内各类病媒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并形成监测报告。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企业内潜在病媒生物繁殖地点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制定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方案,根据病媒生物监测和巡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明确实施时间、地点、负责人等。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检查评估,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防治措施和方法。
第四章防治措施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病媒生物防治物资储备,确保防治所需的杀虫剂、杀鼠剂等物资充足,并对储备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校病媒生物的防控及相应保障措施、病媒生物监测与报告、疫情处理及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管理。
第三条为了有效地做好病媒防治工作,每年制定相应的防治工作计划,并将其列入校年度工作计划。
第四条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由一名校领导负责全面工作,并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病媒生物防治。
第五条学校爱卫会承担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并接受上级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第六条学校爱卫会由专人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对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病媒生物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
第七条学校爱卫会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病媒生物预防知识宣教和相关知识培训。
第八条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组织。
爱卫会设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管理和本校的疫情报告工作。
第九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有法定病媒生物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十条发现疫情马上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成立组织机构,并分工协作。
(一)组织指挥组:负责对校区的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二)卫生防疫组:负责整个校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出现疫情时实施对环境不间断的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注射,预防用药等。
组织对疫区人员的体检、卫生宣教和疫情报告等。
(三)医疗救治组:对发生疫情的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救治,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视具体情况请求上级医院会诊、支援或转诊。
(四)后勤保障组:负责所需药品、器材的采购、供应及生活保障。
第十二条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上级统一要求,建议学校做出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三条建立疫情信息员报告制度。
第十四条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体检。
做好新生入学的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以季节性病媒生物为重点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五条在病媒生物流行季节,对各班班长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之掌握相应的排查技能。
第十六条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为学生实施计划免疫,应接种率达100%。
第十七条对食堂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