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希望》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感受诗歌的美。
(2)运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想象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增强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题思想。
(2)准备相关文学背景资料,以便进行课堂拓展。
(3)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查阅诗歌作者的生平资料,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的作者图片和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基本理解。
2. 诗歌讲解(1)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2)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讲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 朗读训练(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展示,相互交流学习。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针对诗歌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答疑问。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录音,下一节课分享。
《我真希望》备课教案
《我真希望》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我真希望》,了解诗歌的基本格式,学会仿写诗歌。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体会诗歌的美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关注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我真希望》的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2)学会仿写诗歌,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节奏、韵律的把握。
(2)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文《我真希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我真希望”。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节奏、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5. 仿写练习(1)让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希望和愿望。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教师点评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我真希望》。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愿望的诗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诗歌仿写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关于我真希望的课文教学教案
关于我真希望的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我真希望》,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真希望》的内容简介。
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探讨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 课后作业:以“我真希望”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我真希望》的内容。
2. 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美。
4. 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以“我真希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考深度。
2. 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我真希望》的文本。
2. 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作文纸张或电子文档。
4. 课堂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我真希望》的文本打印件或电子文档。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或作者介绍。
3. 写作纸张或电子设备用于学生作文创作。
4.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重点。
5. 讨论问题清单和评价标准。
七、教学过程:1. 课前分享: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我真希望》,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语言韵律。
3. 内容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解释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4. 情感探讨: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欣赏和分析《我真希望》这首诗歌。
3.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真希望》这首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3.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实际写作能力。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诗歌鉴赏和创作研究。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安排一、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鉴赏:分析《我真希望》这首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3.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分享自己的作品。
二、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第3-4课时:分析《我真希望》这首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3. 第5-6课时: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实际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我真希望》诗歌的分析,评估他们的鉴赏水平。
3. 诗歌创作能力:评估学生的诗歌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水平。
二、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2. 同行评价:请教同行教师,听取他们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一、教学资源:1. 教材:《我真希望》及相关诗歌作品。
2. 网络资源:诗歌鉴赏网站、创作指南等。
《我真希望》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意境、情感。
2. 课文《我真希望》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手法。
3. 词语解释与运用:希望、田野、彩虹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课文主题思想。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二、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欣赏课文。
3. 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情感把握。
5. 学生分角色朗读,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一、评价标准1. 学生能熟练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词语。
2. 学生能简要阐述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课文主题思想。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进行诗歌创作或仿写。
二、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态度、参与度、朗读、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诗歌创作或仿写。
3. 期中期末考试:诗歌鉴赏、课文理解等。
第四章:教学资源一、教材:《我真希望》及相关诗歌选篇。
二、教辅资料:相关诗歌解析、朗读指导、教学设计参考等。
三、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第五章:教学计划一、课时安排1. 共计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二、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诗歌的基本特点讲解,课文导入。
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主题思想,朗读练习。
3. 第三课时:词语解释与运用,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诗歌创作或仿写指导,学生练习。
5. 第五课时:作品展示,评价与反馈。
第六章:教学策略一、针对学生的特点1. 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针对课程内容1.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与生活的联系。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真希望》,了解和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2 教学内容《我真希望》是一首描绘作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诗歌,通过阅读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资源与工具2.1 教学资源(1)教材:《我真希望》诗歌文本。
(2)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歌图片、音频、视频等。
(3)教学挂图:描绘诗歌场景的挂图。
2.2 教学工具(1)投影仪:用于展示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挂图。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诗歌音频。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新课(1)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3.2 诗歌朗读与感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诗歌带来的美好情感。
(3)讨论:诗歌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美好?为什么?3.3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2)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4 诗歌创作与展示(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以“我真希望”为主题的诗歌。
(2)各组展示创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创作等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4.2 学生诗歌创作: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中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学生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改进建议。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活动,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情景剧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3)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我真希望》妈妈的爱,像太阳,晒得我闪闪发光。
爸爸的关爱,像大海,让我航行无忧无虑。
老师的鼓励,像清风,吹走我心中的烦恼。
朋友的陪伴,像星星,照亮我前行的路。
2. 生字词:妈妈、太阳、爸爸、关爱、大海、航行、无忧无虑、老师、鼓励、清风、烦恼、朋友、陪伴、星星、照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法: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表达的关爱与陪伴,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珍惜亲人和朋友的爱?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关于我真希望的课文教学教案
关于我真希望的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我真希望》,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真希望》的内容理解。
2. 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学习。
3. 课文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编。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创编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编。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让学生朗读课文《我真希望》。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义。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主题。
第二课时:1. 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
2. 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1. 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3. 分享学生的仿写作品,进行评价。
第四课时:2. 进行创编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歌。
3. 展示学生的创编作品,进行评价。
第五课时:2. 进行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我真希望》的文本材料。
2. 准备生字词卡片。
3. 准备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
4. 准备互动讨论的问题。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真希望》,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诗歌,乐于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我真希望》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诗歌,通过描绘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2.2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诗歌作品。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美好情感。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3 创作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4.2 朗读诗歌让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3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主题、结构、表现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4 体会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4.5 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互相交流、欣赏。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诗歌要求学生抄写《我真希望》,加强文字表达能力。
5.2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5.3 预习下一课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互动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6.2 诗歌创作评价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关注其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给予肯定和指导。
6.3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抄写诗歌和创作练习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学生的反馈如何等。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让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情感和愿望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诗歌《我真希望》的内容理解和分析。
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的学习。
2.2 教学资源:教材《我真希望》。
相关诗歌的参考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步骤二:阅读教材中的《我真希望》,理解诗歌的内容。
步骤三: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步骤四: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愿望。
步骤五: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诗歌。
阅读法: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愿望。
创作法: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评价标准:诗歌创作的情感表达是否准确。
诗歌创作的结构是否合理。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总结和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5.2 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多阅读诗歌,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准备相关诗歌的参考资料和示例。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6.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中的《我真希望》。
准备一本诗歌集或相关诗歌的阅读材料。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教学活动:步骤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步骤二: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我真希望》,理解诗歌的内容。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诗歌背景与情感理解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诗歌的背景介绍。
诗歌的情感分析。
情感理解练习。
1.3 教学方法讲解诗歌背景。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
分组讨论,分享情感理解。
第二章: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介绍。
文学鉴赏练习。
2.3 教学方法讲解诗歌中的意象。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小组讨论,分享文学鉴赏心得。
第三章:诗歌结构与韵律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结构的分析能力。
理解诗歌中的韵律特点。
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诗歌结构的分析。
诗歌韵律的介绍。
诗歌创作练习。
3.3 教学方法讲解诗歌结构。
分析诗歌韵律。
小组合作,进行诗歌创作。
第四章:诗歌主题与哲理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主题。
探讨诗歌中的哲理思想。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2 教学内容诗歌主题的探讨。
诗歌哲理的解读。
思辨能力训练。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诗歌主题。
分享诗歌中的哲理思想。
开展思辨活动,深入探讨诗歌哲理。
第五章:诗歌表达与创作实践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2 教学内容诗歌表达技巧的介绍。
诗歌创作实践。
文学素养提升指导。
5.3 教学方法讲解诗歌表达技巧。
分组进行诗歌创作。
分享创作成果,提升文学素养。
第六章:诗歌的节奏与音韵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诗歌节奏和音韵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诗歌节奏和音韵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节奏和音韵的运用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6.2 教学内容诗歌节奏和音韵的定义与分类。
诗歌中节奏和音韵的运用技巧。
诗歌创作中节奏和音韵的实践应用。
6.3 教学方法讲解诗歌节奏和音韵的理论知识。
《我真希望》公开课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诗歌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对诗歌的兴趣。
2. 通过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我真希望》进行导入。
2.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形象。
3.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步骤1.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3. 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诗歌导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价学生在分析诗歌意象和形象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学生在讨论诗歌情感时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
第二章:诗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 通过诗歌欣赏,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如《春晓》、《静夜思》等。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形象和情感。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歌。
三、教学步骤1.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3.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歌。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诗歌欣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价学生在分析诗歌意象和形象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学生在创作诗歌时的表现和情感态度。
第三章:诗歌创作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诗歌表达。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
三、教学步骤1. 展示生活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诗歌表达。
《我真希望》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2 教学内容诗歌《我真希望》的阅读与理解。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学生个人感受的表达和分享。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演,提高表达能力。
2.2 教学步骤引入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诗歌《我真希望》的文本。
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写作和表演的道具和器材。
3.2 教学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包括诗歌文本和相关信息。
学生写作和表演的材料,如纸张、笔、道具等。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讨论和写作表演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的延伸,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或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创造力。
5.2 教学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诗歌比赛或活动,展示学生的才华和成果。
第六章:教学设计与安排6.1 教学设计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和表演来学习和理解诗歌。
设计课堂提问和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2 教学安排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安排学生的写作和表演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七章:学生学习指导7.1 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真希望》备课教案
《我真希望》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朗读技巧。
(3)学会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诗歌创作的技巧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内容,掌握教学目标和要求。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PPT、诗歌鉴赏手册等。
(3)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诗歌,准备诗歌创作。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2)阅读相关诗歌,了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3)准备诗歌创作,包括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学习诗歌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诗歌鉴赏与朗读(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方法,如分析意象、理解象征意义等。
(2)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练习,掌握朗读技巧。
4. 诗歌创作实践(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掌握了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朗读技巧。
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了写作水平。
关于我真希望的课文教学教案
关于我真希望的课文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介绍课文《我真希望》的基本信息和背景。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2. 向学生介绍课文《我真希望》的作者和背景信息,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课文《我真希望》的内容理解和分析。
教学活动:1. 分组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第三章:词汇与语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
教学活动:1. 分析和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2.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四章:讨论与反思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反思能力。
2. 帮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教学内容:课文主题的讨论和反思。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第五章:创作与展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将课文内容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教学内容:创作与展示活动。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选择一种创作形式(如绘画、写作、表演等),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
2.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第六章:比较与对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本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与其他作品的关联性。
教学内容:与其他作品的对照和比较。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寻找与《我真希望》主题相关的其他作品,如诗歌、故事等。
《我真希望》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介绍,如韵律、意境等。
2. 选取适合的诗歌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示例法:以教师的诗歌朗诵为例,展示如何欣赏诗歌。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诗歌:分析选取的诗歌,讲解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
3. 诗歌朗诵:教师朗诵诗歌,学生跟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教师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七、教学资源1. 诗歌素材: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歌,涵盖不同风格和主题。
2. 教学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3. 学习工具:提供诗歌鉴赏指导手册,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欣赏诗歌。
八、教学材料1. 诗歌文本:打印或展示在黑板上,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笔记本:学生用于记录诗歌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3. 讨论卡片:学生用于在小组讨论时记录关键观点和问题。
第七章:教学拓展与延伸九、教学拓展1.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 诗歌表演:组织诗歌朗诵或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的魅力。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创作简单的诗歌。
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等。
诗歌的表达方式:比喻、拟人、排比等。
创作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创作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2.2 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运用。
创造独特的意象和运用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诗歌文本《我真希望》。
诗歌创作素材:自然景观、生活场景等。
写作纸张和文具。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或白板。
音响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景观或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所展示场景的感受和愿望。
4.2 诗歌欣赏与分析朗读诗歌《我真希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3 创作指导讲解创作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选择意象、运用修辞手法等。
示范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让学生跟随创作。
4.4 创作与展示学生根据所给素材进行诗歌创作,给予适当的时间。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其韵律、节奏、意象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评价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创意,鼓励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2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和合作能力等。
评价学生在展示和分享时的表达能力和自信程度。
第六章:教学延伸与拓展6.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形式的诗歌创作,如抒情诗、叙事诗等。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6.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他们用诗歌表达情感的习惯。
推荐一些优秀的儿童诗歌作品,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我真希望》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我真希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主题:阅读课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真希望》这首诗是语文S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诗用生动的语句、渴望的心情,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
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全诗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分四个小节来写,每个小节都以“我真希望”开头,前三节还运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句式,表达“我”急切的希望。
【学习者分析】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都存在着差异。
一些学生思维活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强,善于交流,乐于交流;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浅显的内容,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需求,以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具体指导。
【教学目标】1.认识“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理念】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理念有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愿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3.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环境被污染,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并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依据】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再现生活,使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2.充分发挥电脑课件的动画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我真希望》教案
《我真希望》教案《我真希望》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投影插图生字卡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会认12个生字。
重点难点:背诵课文,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希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我真希望》。
二、初读课文,认知生字1、师: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小黑板出示)。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三、朗读感悟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① 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 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 教师引读:我真希望……不是……而是……四、作业背诵课文。
《我真希望》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诗歌欣赏,体验诗歌的美感。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1.2 教学内容诗歌《我真希望》的阅读与理解。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诗歌表达技巧的探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诗歌《我真希望》。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诗歌中复杂意象的理解。
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应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写作,引导学生创作。
课本:提供诗歌《我真希望》。
投影仪:展示诗歌和相关图像。
写作材料: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上写作使用。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
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诗歌《我真希望》,教师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3. 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4. 表达技巧探讨:讨论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表达。
5.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主题进行创作练习。
4.2 时间安排每个步骤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学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表达。
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技巧。
5.2 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欣赏。
学生对诗歌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应用。
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诗歌《我真希望》的打印副本。
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写作纸张和文具。
6.2 教学环境教室应布置得安静、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写作空间。
第七章:课前活动7.1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7.2 活动内容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和经历。
教师分享一篇自己喜欢的诗歌,并简单介绍其背景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主题:阅读课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真希望》这首诗是语文S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诗用生动的语句、渴望的心情,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
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全诗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分四个小节来写,每个小节都以“我真希望”开头,前三节还运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句式,表达“我”急切的希望。
【学习者分析】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都存在着差异。
一些学生思维活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强,善于交流,乐于交流;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浅显的内容,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需求,以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具体指导。
【教学目标】1.认识“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理念】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理念有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愿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3.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环境被污染,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并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依据】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再现生活,使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2.充分发挥电脑课件的动画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前准备】1.字卡、词卡。
2.多媒体课件。
3.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初读课文谈自己的想法时,由于理解比较浅显,可能会表达不准确,这时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教师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另外,在课外调查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调查的内容可能会局限于某些方面,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大量的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帮他们扩大调查内容的范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1.师:小朋友们,你们希望自己能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播放课件)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那里绿树成林,空气清新,多美啊!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我真希望》。
2.板书课题,指导有感情读好课题。
(点评: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及教师生动的描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希望之中。
)二、初读课文,认知生字1.师: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课件显示生字)。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⑤游戏:读字救小羊。
(课件显示情境:大森林里,小羊站一边,大灰狼站在另一边。
大灰狼慢慢走近小羊,学生同时大声快速准确读出生字。
如果学生还没读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吃掉小羊;如果学生读完生字大灰狼还没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停下来,小羊就得救了。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点评:这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师创造多种朗读方式,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
由于生字教学比较枯燥,课件“读字救小羊”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生字的快乐当中。
)三、朗读感悟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①整体要求每小节以“我真希望”开头,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
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来。
②第一小节屏幕显示:浓浓的黑烟--轻盈洁白的云彩。
引导学生理解“轻盈洁白”,从而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第二小节屏幕显示:灰灰的粉尘--清澈晶莹的泉水。
引导学生想像泉水清澈见底,晶莹透亮的样子,理解“清澈晶莹”一词,并读好它。
第三小节屏幕显示:浑浊的气体--象征香味的略带彩色的气体。
引导学生体会浑浊气体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词,从而指导学生读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节:美好的环境--树绿、花红、小鸟鸣叫。
引导学生理解“我真希望”反复出现的含义,及最后省略号所代表的意思,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内心希望的强烈,感受结尾意蕴深远。
(学生先说哪一节,就先出示哪一节,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教师引读:我真希望……不是……而是……④看屏幕,学生配乐齐背。
(点评: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自由发挥自己的朗读技巧。
)四、联系实际,加深感悟,指导实践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像资料。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不希望看到,请看屏幕。
2.指导实践,布置作业(课件显示提纲)师:这些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课后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们下一节课交流。
(点评:通过观看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深化本课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为动笔写小诗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课文,导入1.读生词卡片;2.背诵课文。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你有什么收获吗?(点评: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结合起来。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2.谈自己的感受。
师: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新的希望吗?该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点评:通过实际调查交流汇报,使学生深深感触到污染无处不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通过写小诗,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口语表达及写话的训练。
)三、巩固课文,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洁白的()芬芳的()动听的()2.指导“我会写的字”①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②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③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④学生再练。
3.采集本课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点评:通过这个板块的练习,强化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指导更有针对性。
)四、总结师: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课后反思: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环境意识,积极参与治理污染,并通过实际调查,锻炼能力,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也是本节课力求达到的目的。
在学生感悟朗读时,应尽可能多的给更多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
专家评析:这篇课文以环境保护为题材,写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
全诗用儿童的语言表达儿童的内心感受。
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感悟上。
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架设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一)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本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愿读哪一节,就先读哪一节”,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以“悟”为主,落实“读”的训练朗读感悟是本案例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本案例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教师将“读”、“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由“读--悟--读”,经历了语言训练,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体会到作者蕴含的感情。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机的整合在本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生活实际的不同场面引入课堂,使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共鸣,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