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灌区农田灌溉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工程灌溉设计方案范文

工程灌溉设计方案范文

工程灌溉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灌溉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开展工程灌溉设计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个地区,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由于地处西北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土壤干旱,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产量无法达到预期。

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进行工程灌溉设计,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

三、灌溉系统设计1.水源选择考虑到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故应选用经济性较好的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灌溉用水。

通过勘测,发现该地区地下水丰富,水质较好,因此决定采用地下水作为灌溉用水。

2.灌溉方式考虑到地区气候干燥,土壤干燥,应选用滴灌和喷灌方式进行灌溉。

滴灌和喷灌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并可以将水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灌溉工程规划农田灌溉工程应依据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势和农田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灌溉管网和灌溉设施,确保灌溉水能够有效覆盖整个农田。

同时,应考虑到农田面积较大,可以采用分区控制的方式进行灌溉,使水分更加均匀地覆盖整个农田。

4.土壤改良针对地区干燥、土壤贫瘠的特点,可以在灌溉水中加入适量的营养元素和肥料,为土壤补充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四、灌溉系统设备选型在遴选灌溉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稳定性、节水性和耐用性等因素,尤其要考虑设备在干燥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因此,需要选用高效节水的滴灌和喷灌设备,以确保灌溉效果和节水效果的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五、灌溉系统管理灌溉系统的管理可以采用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的方式。

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灌溉水位和土壤湿度情况,从而精确控制灌溉量和频率,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同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不同情况,进行自动调整,确保灌溉水量的精准控制。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农田工程的建设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到农业和农民的增收,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从总体上规划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本文主要是对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田灌溉;规划;设计前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一个涉及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的项目。

灌溉计划是农田水利工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发展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步。

通过灌溉计划选择适当的灌溉设计标准,正确确定灌溉项目的布局并设计灌溉项目,对于水土资源的最佳利用和灌溉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1.农田水利工程及灌溉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极其重要。

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迈向现代化,促进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这包括对农业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使种植更加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对我国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而言,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规避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农田灌溉又是耗水大户,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实现省水节水、循环用水,是农田水利工程又一重大作用。

而农田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最下游项目,是衔接农田水利工程与农田之间使其有效结合的环节,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是否能达到目标,实现利用价值。

因此,其规划设计工作十分重要。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2.1 全面适用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应着眼于下游,并结合现状水利设施来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时要结合农田水利的现状结构、整体布局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尽可能保持其稳定性,使灌溉规划能符合农作物的需求,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每个地方的农田地质情况都不同,气候环境也不一样,因此农作物的需水量不同,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去规划设计。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设计(灌排工程规划设计—管道灌溉)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设计(灌排工程规划设计—管道灌溉)

灌排工程规划设计——青华镇西区井灌工程摘要为了提高青华镇西区土地有效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特进行了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因灌排工程设计也属于土地整理项目中的重要内容,项目区土地平整规划设计;所以本次设计主要是进行项目区内的灌排工程的设计,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水资源评价及平衡分析,在一定的灌溉保证率下的水量供需平衡;灌溉管网规划设计;排涝工程设计水源设计;工程量统计及效益分析;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管道灌溉和明沟排水,灌溉管网的设计,主要是作物灌水率、管道设计流量以及管网压力的推求。

明沟排涝工程设计,目的是为了在排水标准要求的时间内排出田间积水,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设计,包括桥涵、跌水等的设计;另外还有道路工程和农田生态防护林工程的设计。

关键词:水资源平衡分析、管网计算、明沟排水目录摘要 (1)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1)1.1 项目建设背景 (1)1.2 项目建设目的 (1)1.3 项目规划任务 (1)1 基本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3)2.1 青华镇西区简况 (3)2.2 项目区自然与地理条件。

(3)2.2.1 位置与范围 (3)2.2.2 地形、地貌、地质 (3)2.2.3 气候与水文 (3)2.2.4 土壤与主要农作物 (5)2.2.5 自然灾害 (5)2.2.6 社会经济条件 (5)2.2.7 水资源 (5)2.3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6)2.3.1 交通道路 (6)2.3.2 水利设施状况 (6)2.3.3 电力设施 (6)2.3.4 林网建设状况 (6)2.4 土地利用结构 (6)2.4.1 土地利用概况 (6)2.4.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3 水资源平衡分析 (9)3.1 需水量分析 (9)3.1.1 灌溉设计保证率 (9)3.1.2 灌溉定额: (9)3.1.3 灌溉需水量的计算 (10)3.1.4 乡镇,企业,及生活用水。

灌区规划方案

灌区规划方案

灌区规划方案灌区规划旨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农田灌溉系统的高效运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本文将对灌区规划方案进行全面介绍,包括规划的目标、重点、步骤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一、规划目标灌区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水量,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水量。

同时,规划还要考虑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田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重点1. 水资源调配:根据各地灌区的类型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增加农田用水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灌溉设施建设:对已建立的灌溉设施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

对于老旧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新换代,以提升灌溉效果。

3. 灌溉管理与技术创新:加强灌区管理能力,优化机构设置,实施灌溉定额并加强监测。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灌溉精度,降低水分浪费,减少土壤盐碱化和农药残留。

三、规划步骤1. 调研与评估:对目标灌区进行调研,了解其水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情况、农田面积等相关信息。

评估灌区现有的灌溉设施和管理状况,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

2. 规划设计: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合理的灌溉布局和灌溉制度。

制定合理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技术指导措施,使水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3. 实施与监测: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实施灌区的改造和升级。

同时,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四、实施方案1.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规划方案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鼓励农民参与农田灌溉管理,提供经济激励措施,推动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2. 资金投入:加大对灌区规划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

优先保障水源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规划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的水资源利用意识和技术水平。

总结灌区规划方案是为了保障农田用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而制定的具体措施。

灌区灌溉规划设计报告书

灌区灌溉规划设计报告书

1 综述**县**水轮泵站位于**河干流中段的**镇**村,工程引、提、蓄、灌溉结合,是集灌溉兼发电为一体的全国示范的一项**县县办水利骨干工程。

本站灌溉项目区可控制灌溉面积12680万亩, 其中已建灌区覆盖灌溉面积5730亩,由于部分灌溉设施损毁,实际能发挥效益的灌溉面积为4590亩。

灌溉区的建成,有力地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条件,增加了受益区的收入,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站始建于1968年,于1972年12月建成投产,至今已运行有四十年,由于受当年技术条件和资金限制,施工质量较差,加上运行时间长久,泵站陈旧老化,机组检修频繁、效率低下,工程多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水工建筑物和金属结构也年久失修,各部分不同程度存在着损毁和渗漏现象,致使水能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降低,亟待解决。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力资源、发挥泵站的效益,保障生产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提高科技水平和能效,使工程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应水电站管理处的要求,特对该电站进行续建和改造规划。

我院组织了技术力量,收集、整理和分析了河流、水文、气象、地质资料,以及项目区原设计、运行和接入系统资料,开展了必要的现场调查和踏勘,通过对广泛的研究和会审,按照国家有关灌区建设和技术改造规程、规范。

并参考《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及《**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1-2013》及已建灌区维修和技术改造经验,完成了本工程的续建和改造规划设计报告。

本工程规划是**水轮泵站灌溉项目区的的续建和改造,工程实施后可全部发挥控灌面积立体效益、提高用水效率、缩短供水时间、保障工程安全性能、增强抗旱能力、促进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主要工程措施是对遗留的6950亩灌溉区工程的续建采用管道灌溉措施,其它灌溉附属设施也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 全面实施续建配套,以达到节水、高效、管理方便的目的;改造工程是对已建工程进行恢复和改善,主要包括水工建筑物改造、金属结构改造、泵站机组改造和电气设备改造。

农田灌溉管理方案

农田灌溉管理方案

农田灌溉管理方案1. 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优化农田灌溉管理,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最大产量。

2. 灌溉系统建设2.1 设计灌溉系统:根据农田的面积和土壤类型,制定合理的灌溉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水源选择、喷灌器(或滴灌器)的布局、支管和管网的规划等。

2.2 节水措施:采取节水措施,如使用节水型喷灌器(或滴灌器)、设定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频率等,以减少浪费和提高灌溉效率。

2.3 自动化控制: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系统的智能监控和精确控制,以确保农田灌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灌溉管理措施3.1 灌溉计划制定: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情况和气象预报等信息,制定灌溉计划,包括合理的灌溉时间和用水量等。

3.2 定期巡查:定期巡查农田灌溉系统,检查管道和喷灌器(或滴灌器)是否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3.3 水质管理:注意水质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供水质量符合灌溉要求,避免对作物和土壤造成不良影响。

3.4 数据分析和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灌溉方案,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作物的需要,合理调整灌溉参数,以提高灌溉效果和作物产量。

4. 灌溉设备维护4.1 定期保养:定期对灌溉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4.2 故障处理:及时处理灌溉设备的故障,修复或更换不正常工作的部件,以减少灌溉系统的停工时间和影响。

5. 培训和技术支持5.1 培训农户:为农户提供灌溉管理的培训,传授正确的灌溉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对灌溉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5.2 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解答农户在灌溉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助解决技术难题,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论通过本管理方案的实施,可以优化农田灌溉管理,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农户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农田灌溉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方案

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方案

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概况灌区是农田灌溉的基本单位,是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实施区域。

目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方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环境的需求,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制定优质的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方案至关重要。

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方案是指在灌溉设施的基础上,以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工艺为基础,对灌区内的田间水利设施进行系统的配套和改造,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和改善农田生产环境的综合技术措施。

综合考虑灌区规模、现有设施、土地利用情况、作物种植结构、水资源供应状况、土壤肥力情况等多个因素,针对不同的灌区制定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方案,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工艺,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优化和提升,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利设施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等综合效果。

二、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方案的主要内容(一)灌区田间水利设施1. 灌溉管网改造对灌区内的灌溉管网进行维护和改造,包括管道更换、管网清淤、管道修复等工作,以确保灌区内的灌溉设施畅通无阻。

2. 土壤湿润系统根据灌区的地形地貌和作物生长需求,对土壤湿润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供准确的水分供给,达到精准灌溉的目的。

3.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等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降低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污水处理设施1. 污水循环利用针对灌区内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工艺手段将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再次利用于农田灌溉,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2. 沼气处理设施对灌区内的沼气进行收集和处理,利用沼气进行能源和肥料的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三)农田生态环境建设1. 绿化工程在灌区内开展绿化工程,对农田周边和水利设施进行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田生产环境。

2. 防护工程针对灌区内的水利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综合防护工程,保护灌区设施安全和稳定。

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及施工

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及施工

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及施工在农业生产中,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农田的灌溉效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和高质量的施工是确保水利渠道发挥最佳效益的关键。

一、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1、规划与布局在进行水利渠道设计之前,需要对灌区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布局。

首先,要了解灌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水源情况等。

根据这些因素,确定渠道的走向、长度和分布,以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分配和灌溉覆盖面积的最大化。

2、流量计算准确计算渠道的流量是设计的重要环节。

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灌区的面积、农作物的需水量、灌溉方式以及灌溉时间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可以确定渠道的断面尺寸,保证在灌溉高峰期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同时避免渠道过大造成浪费和成本增加。

3、渠道断面设计渠道断面的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水流的速度和阻力。

常见的渠道断面形状有梯形、矩形和 U 形等。

梯形断面在施工和维护上较为方便,矩形断面过水能力较大,U 形断面则具有较好的水力性能和抗冲刷能力。

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断面形状,并根据流量计算结果确定断面的尺寸。

4、渠道衬砌设计为了减少渠道的渗漏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常需要对渠道进行衬砌。

衬砌材料有混凝土、预制板、砖石等。

混凝土衬砌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预制板衬砌施工方便,但整体性较差;砖石衬砌成本较低,但抗渗性能一般。

在选择衬砌材料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投资预算进行综合考虑。

5、附属建筑物设计水利渠道的附属建筑物包括分水闸、节制闸、渡槽、涵洞等。

这些建筑物的设计要满足渠道的运行管理和安全要求。

分水闸和节制闸用于控制渠道的流量和水位,渡槽用于跨越河流、道路等障碍物,涵洞用于穿越填方路段或排水。

二、灌区农田水利渠道施工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测量放线、场地清理、材料准备、设备调配等。

农田灌区规划方案

农田灌区规划方案

农田灌区规划方案
背景
农田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对于提高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改善灌溉效果,提高粮食产量、农作物品质以
及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灌区规划方案则是
灌区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现状
以目前我国农田灌区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地区都存在着一些灌区
规划方案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例如:灌区建设区域过于集中,灌溉能
力分配不均,灌溉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等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
生产的发展,也对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目标
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通过科学规划,优化灌区规划设计,提高灌溉效果和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水平。

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的方案:
1. 灌区基础设施升级
应该对现有的灌区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其运行效率和节省灌溉水资源。

2. 灌区规划变革
根据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要求,重新规划和设计灌区,合理评估灌溉需求量和能力,实现灌溉水利资金的合理配置,大力引进现代化灌溉技术和机械设备,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

3. 灌溉管理系统完善
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加强对灌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重视对灌溉员工的技术培训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总结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优化灌区规划设计方案,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高质、高档,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大型灌区设计方案

大型灌区设计方案

大型灌区设计方案大型灌区设计方案是指为了满足大面积耕地的灌溉需求,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灌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下面是一个大型灌区设计方案的700字示例:大型灌区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型灌区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农民和政府的重视。

本项目旨在为某地区的农田提供高效、可靠的灌溉系统,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项目目标1. 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满足灌区各个农田的灌溉需求。

2. 最大程度地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减少灌溉工程的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三、项目内容1. 灌溉水源选择:根据地区的水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供给灌区。

可以考虑利用附近的河流、湖泊或地下水。

2. 灌溉系统设计:根据灌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和农作物需水量,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包括主干渠道、支渠和田间灌溉设施等。

3. 水源保护措施:对选择的水源进行保护,建立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确保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4. 水资源利用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水资源的量化、计量和分配,建立水资源利用的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 灌溉设施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对灌溉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包括渠道修建、水泵安装和喷灌设备的采购等。

6. 生态环境保护:在设计和实施灌溉工程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项目效益1. 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2. 降低农田灌溉的用水成本,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

3. 提高农田的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4. 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5. 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2022年1月-2022年3月2. 灌溉设备和材料采购:2022年4月-2022年5月3. 灌溉系统建设和改造:2022年6月-2022年12月4. 验收和运行试验:2023年1月-2023年3月5. 项目总结和评估:2023年4月-2023年5月以上是一个大型灌区设计方案的700字示例,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和设计。

灌区规划方案

灌区规划方案

灌区规划方案摘要:本文旨在为灌区规划方案提供一个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将解释什么是灌区规划,其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将探讨灌区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接下来,将描述灌区规划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最后,将总结灌区规划方案的意义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议。

关键词:灌区规划,目标,原则,步骤,方法,挑战,建议1. 灌区规划的背景和重要性灌区是指通过灌溉设施向农田供水的特定区域。

灌区规划是指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制定出合理的灌溉方案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粮食生产。

灌区规划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对保障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灌区规划的目标和原则灌区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田的高效灌溉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规划灌区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考虑:综合考虑农田的水量需求、农作物特性、土壤质地等因素,制定灌溉方案。

(2)资源可行性:考虑灌区水源的供应能力和水质状况,确保提供足够的清洁水源。

(3)节约用水:设计科学的灌溉方法,减少浪费和水量不足的情况。

(4)可持续发展: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3. 灌区规划的主要步骤和方法灌区规划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数据库建立:收集整理相关的气象、土壤、地形等数据,为灌区规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需求评估:根据农田的灌溉需求和水资源可行性进行需求评估,确定灌溉的水量和质量要求。

(3)水资源调查:对灌区水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定供水渠道和水源的可行性。

(4)方案设计:制定灌溉方案,包括水源管理、水量调配和灌溉设施规划等。

(5)社会经济评价:对灌区规划方案进行社会经济评价,评估其对农民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灌区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技术经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和水资源模型等。

4. 灌区规划方案的意义和挑战灌区规划方案对农田灌溉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灌区规划能够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水资源,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农田取水灌溉方案

农田取水灌溉方案

农田取水灌溉方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农田的灌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当前和未来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重点介绍农田取水灌溉方案。

方案一:地下水取水地下水是指存放在地壳深层土石中的水资源。

对于部分偏远、干旱地区来说,利用地下水是保证农田灌溉所需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以通过钻井、打井等方式将地下水取出进行灌溉,目前较为流行的钻井方式是密排钻孔,密度大概是100米到200米。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对采井点进行细致的勘测,确保井的出水量符合要求。

•其次,需要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检测,以确保水质安全。

•最后,要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合理安排灌溉用水量。

方案二:利用灌区引水灌区引水是指将一定区域内的水源引入到农田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案通常适用于相对集中的农田群,其优点是稳定性好、可控性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先选定合适的水源,比如附近的河流、湖泊等。

2.需要建设一个灌渠,将水源引入入口。

3.灌区引水需要配备水源池和泵站、管网等设施进行支撑。

4.合理规划水源和建设设施,以保证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

方案三:降雨集水灌溉降雨集水灌溉是一种利用降雨进行雨水收集,然后用于农田生产的灌溉方式。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利用自然降雨资源,减轻了对地下水和引水等渠道的强依赖。

实施过程如下:1.首先需要规划好降雨集水区域。

2.然后可以建造大型水库等设施,用于水的储存。

3.农田灌溉需要通过引水渠道将水输送到田地里。

4.在执行降雨集水灌溉方案时,还要注意储水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取水和输水的方式等。

方案四:灌溉用水减量化管理灌溉用水减量化管理是指在保证农田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灌溉设施的优化以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等方式,减少农业用水量。

此种方案常用的实施措施有:•提高灌溉设施的节水能力;•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雾等;•确定合理的田间灌溉制度;•注重农资化肥的浪费减少。

灌溉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灌溉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灌溉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与概况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在我国广袤的农田中,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田灌溉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人工灌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因此,本项目拟设计一个现代化的灌溉工程项目,以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

本项目拟选取我国XX省XX市XX县XX乡镇的一块农田作为试点,设计并实施一套现代化的灌溉系统,以解决传统人工灌溉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促进农田的产量增加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目标1. 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2. 降低灌溉成本,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3. 提高农田的产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4. 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三、项目建设内容1. 灌溉系统设计:包括灌溉水源的选择、灌溉工程的布置、灌溉管道的敷设等;2. 灌溉设备选型:根据农田面积和作物需水量,选用适当的灌溉设备,包括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等;3.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的自动化管理;4. 系统配套设施建设:包括配电设施、通讯设施、支撑设施等。

四、项目建设方案1. 灌溉水源:根据试点农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选择附近的水源进行灌溉。

可以利用当地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资源,也可以考虑进行地下水开发。

2. 灌溉工程布置: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溉工程布置方案,包括灌区划分、灌溉管道敷设、喷灌设备设置等。

3. 灌溉设备选型:根据试点农田的作物种植情况和需水量,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包括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等。

考虑到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不同阶段的需水量,还可以采用可调控的灌溉设备。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的自动化管理。

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

5. 系统配套设施建设:建设配套的电力、通讯等设施,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项目建设过程1. 前期调研:对试点农田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测,掌握农田的地理特征、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条件等。

灌区农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设计主要步骤2013-12

灌区农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设计主要步骤2013-12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波编写2013年12月某灌区农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设计主要步骤第一部分总体设计思路第一步:供水量计算,以水定地。

确定规划面积。

第二步:灌区主要作物灌水率。

确定种植类型与比例,而后做出灌水率图,修订灌水率图,旱地作物一般q=0.25—0.5m3/(万亩s.),水稻一般q=0.4—0.6m3/(万亩s.)。

第三步:典型支取与干渠取水口流量推算。

第四步:典型干、支、斗、农渠横断面计算第五步:典型干、支、斗、农渠纵断面水位衔接。

第六步:典型干、支、斗、农渠纵横断面绘图第七步:田间工程规划布置绘图。

第二部分主要步骤一、供水量计算(一)需水量计算1、种植面积说明拟订的种植结构,确定数量的依据。

总面积约3-10万亩。

以下为举例说明!!农场种植农作物面积及需水量计算表补充:1、净灌溉面积:灌水面积、净面积,需要灌溉得可以种植作物的面积。

净灌溉面积=土地有效利用系数(0.9-0.95)×灌溉面积2、灌溉面积:毛灌溉面积、毛面积,包括净灌溉面积与渠道、排水沟、道路、林带等在内的面积。

3、非灌溉面积:村庄、水塘和坟地等其他不进行灌溉的面积。

4、总灌溉面积:灌溉面积+非灌溉面积2、供需水量平衡验算农场供需水量平衡计算3、灌水模数与灌水率图修订可以在农田规划完成之后,计算出净面积,再计算灌水率。

此时的数值比较精确。

(二)根据情况计算水量平衡某灌区农场分水量计算表二、灌区工程规划布置灌区规划布置包括:灌排渠沟系统规划布置、田间工程、渠沟系统建筑物。

(一)灌排渠沟系统规划布置见教材P117第三章第五节。

1、各级渠道和排水沟布置内容1)干渠与干沟2)支渠与支沟3)斗渠与斗沟布置形式:灌排相邻或相间布置间距:400-800m或根据当地资料确定4)农渠与农沟布置形式:灌排相邻或相间布置间距:100-200m或根据当地资料确定。

农沟间距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见教材第七章2、渠沟系统规划: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农田灌溉规划设计

农田灌溉规划设计

M灌区农田灌溉规划设计目录第一章基本资料 (1)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1)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1)二.地形地貌 (1)三.水文 (1)四.气象 (1)五.土壤 (1)六.水文地质 (1)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2)一.工农业生产情况 (2)二.自然灾害 (2)三.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2)四.灌区开发要求 (2)第三节灌溉排水设计依据的资料 (3)第四节灌水率设计资料 (4)第五节排水模数计算资料 (4)第六节田间水利用系数 (4)第二章农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5)第一节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5)第二节有效降雨量 (5)第三节计算定额 (5)第四节灌水率 (6)第三章设计面雨量的确定 (12)第四章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 (12)一.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12)二.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 (12)三.计算支渠的设计流量 (12)第五章干渠渠道断面设计 (14)第六章渠道纵断面设计 (17)第七章土方量计算 (17)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基本资料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及范围M灌区位于我国北方某地。

灌区范围西起铁路,东至精深公路,南临c河,北连F河。

总面积82km2,约合12.3万亩。

M灌区地形图见附录Ⅰ。

二.地形地貌灌区属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

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度一般在1/1500之间。

灌区东北部有一条古河床遗迹,地面上仅残留沙丘。

草桥关附近有一常年积水的湖泊——草泥洼。

三.水文C河及F河皆发源于西部山区,出山后向东穿过铁路即进入平原。

二河出山口处建有X水库及Y水库,并于C河沿岸修筑了堤防,基本上可控制一般洪水。

经二库调节后,除汛期外,河水位均低于地面,地表水及地下水皆可自流排入二河。

四.气象M灌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气温以7月份最高,在25℃以上;1月份最低,在- 2℃左右。

无霜期220天。

春季常有旱风,尤以五六月份的干热风危害最大,风向偏南,风力可达六七级;冬季多西北风,风力最大可达八九级。

农业灌溉配套工程设计方案

农业灌溉配套工程设计方案

农业灌溉配套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概况随着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灌溉配套工程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的重视。

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项目拟对某地区进行农业灌溉配套工程设计,以期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本项目的设计范围包括灌溉水源、输水管道、灌溉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内容,涉及到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设备选型、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

设计方案将建立在对工程用地、水资源、土壤条件等项目基础信息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灌溉水源设计1. 水资源调研根据当地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对水源进行细致调研和调查,确定灌溉所需水量和水质要求,包括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等多种水源。

2. 水权保障综合考虑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保障灌溉用水的水权和供水保障,合理规划和分配水资源。

3. 水源选址在水资源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水源采取引水或打井等方式,建立灌溉用水取水口。

4. 水源工程设计包括水源采集、输水、储水和供水等工程设计,确保灌溉所需的水资源可靠供应。

三、输水管道设计1. 输水管道类型选择根据当地地貌和土壤条件,选取合适的输水管道类型,包括土建管道、塑料管道、金属管道等多种类型,同时考虑管道的抗压、抗腐蚀、抗老化等特性。

2. 输水管道布局设计根据灌区地形地势和农田分布,设计合理的输水管道布局,确保灌溉水能够覆盖到每一片农田。

3. 输水管道施工工艺根据管道类型和地势条件,确定输水管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确保输水管道施工质量和工期。

四、灌溉设备设计1. 灌溉方式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水面灌溉、渗灌等多种方式。

2. 灌溉设备选型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灌溉方式,选取合适的灌溉设备,包括灌溉泵、管道、喷头、滴灌器等。

灌区工程设计方案

灌区工程设计方案

灌区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灌区工程是指为了农业灌溉目的而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一项专业工程。

灌区工程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灌区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设计一套完善的灌区工程方案至关重要。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套完善的灌区工程方案,包括灌溉水源分配、灌溉工程、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等内容,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项目内容灌区工程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灌溉水源和分配设计合理的水源,确保灌溉用水的供应和分配。

根据灌区面积和作物需水量,合理配置灌溉水源和管道,保证每个农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用水。

2. 灌溉工程设计高效、节水的灌溉系统,包括滴灌、喷灌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3. 排水工程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农田积水,防止作物根系腐烂,保证农田的排水畅通。

4. 水资源保护设计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水源保护等,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灌溉水的清洁和稳定供应。

五、项目方案根据以上项目内容,本设计方案拟采取以下措施:1. 灌溉水源和分配首先,根据灌区面积和作物需水量,确定灌溉水源的位置和数量。

其次,设计合理的水源分配系统,包括水库、渠道、管道等,将水源按照灌区的需要分配到每一个农田。

2. 灌溉工程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设计合理的灌溉布局和灌溉设备,确保每个农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用水。

并设置灌溉自动化系统,实现智能控制、远程监测,提高灌溉效率。

3. 排水工程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渠、排水管道等,保证农田的排水畅通,避免农田积水。

4. 水资源保护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本设计方案将采取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水源保护等措施,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六、项目实施本设计方案拟在灌区工程建设中实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灌溉水源和分配选取合适的水源位置,进行勘察和测量,确保水源的充足和稳定。

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是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并确保农田的正常生产。

本文将从规划和实施两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灌区灌溉设施项目。

一、规划部分:1. 灌溉需求评估:首先,需要对灌区的作物种类、土壤条件进行评估,了解灌溉需求。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不同作物对水的需求量,为灌区灌溉设施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 水资源调查:进行灌区水资源调查,明确可供灌溉的水源情况。

水源可以是河流、湖泊、蓄水池或地下水等。

根据水质、水量和可持续性,选择最适宜的水源供给灌溉系统。

3. 设施确定:根据灌溉需求和水资源情况,确定不同灌溉设施的类型。

可以包括喷灌、滴灌、渠道灌溉等不同形式的灌溉方式。

结合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设计出最适宜的灌溉设施。

4. 技术选型:在设施的规划过程中,需要评估不同技术方案的优劣,并选择适用于该灌区的技术。

考虑到设备的成本、操作难度和维护要求等因素,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

5. 资金筹集:制定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资金筹集计划,寻找政府资金和各种捐款,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顺利实施。

二、实施部分:1. 工程建设:根据规划设计,进行工程建设。

这包括土地治理、渠道开挖、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工作。

同时,需要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以便按照计划实施。

2. 运维管理:一旦灌溉设施建设完毕,就需要进行设施的运维管理。

这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管理灌溉系统、监测土壤水分以及及时修复设施的损坏等,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农民培训:为了确保农民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灌溉设施,需要组织培训活动,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灌溉水平,提高灌区的整体效益。

4. 监测评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评估项目的效果和运行状况。

通过监测灌溉水使用情况、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地利用状况等指标,可以检查项目的实施效果。

5. 信息共享: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将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经验和技术推广给其他相关地区。

农田灌区规划方案

农田灌区规划方案

农田灌区规划方案引言灌溉农田是保证农业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大多数地区,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水库、水井、河流等自然水源,同时也有一些地方依靠人工输水方式实现。

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满足当地的水需求,但却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灌溉效率低、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灌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农田灌区的规划方案。

这个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灌区规划前期工作;2.灌区规划方案设计;3.灌区规划方案实施;4.灌区规划方案优化。

灌区规划前期工作在开始灌区规划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以下方面:实地勘察实地勘察是灌区规划的第一步。

实地勘察需要了解灌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等情况,以及灌溉所需的水资源状况。

实地勘察还需要对周围农村、市镇等民居情况进行了解,在灌区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当地农民的需求。

数据采集在实地勘察之前,需要首先获取一些相关的数据,例如气象、水文、土壤、地形等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灌区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十分关键。

调查研究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工作,例如当地农村发展情况、市镇用水情况等。

这些情况将有助于更好地规划灌区。

灌区规划方案设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设计灌区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包括灌区主要设备、工程建设投资及资金筹备计划。

灌区设备包括水库水渠、三角孔、调节水池、防渗井、支渠、灌溉管道、溢流堰等。

灌区水资源调查及环境评估灌区水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产评估、水资源预测及开采潜力评价、水环境保护评估及水质保护和调整等。

在方案设计时,还必须考虑到灌区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评估。

设备选型及施工方案根据实地勘察和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选型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这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品牌、型号、质量、价格等因素,并给出明确的施工方案,以保障工程质量。

灌区规划方案实施在规划方案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实施工作。

实施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阶段:设备采购及施工根据规划方案,进行设备选型并采购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班级: 14水利2班**: ***学号: *********目录第一章基本资料 (1)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1)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1)二、地形地貌 (1)三、水文 (1)四、气象 (1)五、土壤 (1)六、水文地质 (1)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2)一、工农业生产情况 (2)二、自然灾害 (2)三、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2)四、灌区开发要求 (2)第三节灌溉排水设计依据的资料 (3)第四节灌水率设计资料 (4)第五节排水模数计算资料 (4)第六节田间水利用系数 (4)第二章农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5)第一节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5)第二节有效降雨量 (5)第三节计算定额 (5)第四节灌水率 (6)第三章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10)一、灌区总体规划布置原则 (10)二、总体规划设计指标 (10)第四章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 (11)一、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11)二、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 (12)三、计算支渠的设计流量 (12)四、推求干渠的设计流量 (13)五、渠道最小流量的计算 (14)六、渠道最大流量的计算 (14)第五章干渠渠道断面设计 (15)第六章渠道纵断面设计 (19)附图......................................................第一章基本资料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及范围M灌区位于我国北方某地。

灌区范围西起铁路,东至精深公路,南临c河,北连F河。

总面积82km2,约合12.3万亩。

M灌区地形图见附录Ⅰ。

二.地形地貌灌区属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

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度一般在1/1500之间。

灌区东北部有一条古河床遗迹,地面上仅残留沙丘。

草桥关附近有一常年积水的湖泊——草泥洼。

三.水文C河及F河皆发源于西部山区,出山后向东穿过铁路即进入平原。

二河出山口处建有X水库及Y水库,并于C河沿岸修筑了堤防,基本上可控制一般洪水。

经二库调节后,除汛期外,河水位均低于地面,地表水及地下水皆可自流排入二河。

四.气象M灌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气温以7月份最高,在25℃以上;1月份最低,在- 2℃左右。

无霜期220天。

春季常有旱风,尤以五六月份的干热风危害最大,风向偏南,风力可达六七级;冬季多西北风,风力最大可达八九级。

多年平均降水量517. 2mm,多集中在七八两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冬春雨量极少,多年平均蒸发量1357mm。

干燥度2.62。

五.土壤灌区内土壤大部为中壤土,肥力中等,灌区东部有小部分盐渍化现象。

经测定:灌区土壤0~80cm平均容重1.51t/m3,空隙率41. 3%(占土体的%),田间持水率为空隙体积的75%。

六.水文地质灌区不透水层顶板埋深为20m,含水层渗透系数K=3m/d,灌溉季节深层渗漏的灌溉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ε=lmm/d。

地下水等水位线大致与地面等高线平行,地下水流向大致为东北方向。

在古河床、九里牌与四十里铺以西,地下水埋深在2~3m之间,矿化度小于lg/L;以东埋深在1~2m之间,有时小于1m或接近地表,矿化度在1~3g/L之间。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在汛期是降雨,旱季是灌溉;地下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

地下水动态类型为降雨(灌溉)——蒸发型,主要是垂直运动。

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一.工农业生产情况灌区是以粮棉为主的农业地区,主要作物有小麦(种植比占60%)、棉花(占20%)、春玉米(占20%)及夏玉米(占60%)。

复种指数1.6。

灌区内各村镇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有纺织、成衣、粮油加工、陶瓷、酿酒、罐头等轻工业;铁路沿线及西部山区有机械制造、水泥、化肥、塑料制品、农药、冶炼和煤炭等重工业。

西部山区盛产石料,C河河滩盛产砂及卵石。

灌区内人口较稠密,劳动力充足,建筑业熟练的技术工人较多。

二.自然灾害本地区解放前为一多灾低产地区,洪、涝、旱、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难,贫苦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艰苦岁月。

解放后,特别是在全流域进行治理之后,由于y和X两座水库及堤防的作用,一般洪水得到了控制,不致成灾。

各地亦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旱涝灾害已趋缓和。

据解放后40年统计和调查,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如下:旱灾:在灌区内普遍存在,以春旱为主,秋旱次之,成灾率在50%~70%左右。

涝灾:在靠近铁路的灌区西部一带,极少发生;申部地区涝灾较轻,成灾率在30%~50%之间;东部古河床、九里牌至四十里铺一线以东,涝灾较重,成灾率在40%~70%左右。

盐渍化:灌区东部古河床、九里牌至四十里铺一线以东零星分布有1万亩轻盐渍土,表层土壤含盐量在0. 226~0.4%,作物减产10%。

三.现有水利工程情况在C河及F河修建的y水库及X水库皆为防洪、灌溉、发电及水产等多目标综合利用水库,水库兴利调节按灌溉、发电要求计算,故水库下泄流量可以满足灌溉要求。

水库的水质良好,下泄之水无泥沙,水温适中,含盐量小于0.001%。

y水库放水洞最低水位(干渠渠首设计水位)为68m。

灌区内机井较多。

四.灌区开发要求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流域规划,拟将本灌区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棉生产基地。

按照流域规划的统一安排,灌溉水源的分配方案是:X水库提供F河以西以北的灌溉水源;y水库提供M灌区的灌溉水源。

地下水主要供各地国有工业、乡镇企业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铁路以西高地的农田灌溉用水。

灌区内的机井主要供人畜饮用及零星菜地的灌溉,除特殊情况外,不用来灌溉大田。

灌区开发以灌溉为主,同时解决涝渍问题;对于盐渍化土壤采取排水改良措施,不考虑冲洗改良。

第三节灌溉排水设计依据的资料(1)典型年(中早年)冬小麦灌溉制度设计资料。

冬小麦生育期从10月1日至次年6月16日。

根据试验资料分析,当冬小麦计划产量为300kg/亩时,相应的需水系数K=1.0m3/kg。

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及需水模系数如表设1-1。

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为田间持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播前灌(9月24日)以前天然土壤含水率为48%(占空隙体积%)。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土体,其土壤含水量按田间持水率的90%计。

设计降雨保证率采用75%,经分析设计年小麦生育期逐句有效降雨量如表1-2。

地下水利用量从偏于安全考虑,可以忽略不计。

在进行播前灌的情况下,播种时土骧含水率按田间持水率的90%计。

(2)典型年(中旱年)其它作物灌溉制度,可根据经验拟定,如表设3所示。

表1-3 典型年(中旱年)棉花、玉米的灌溉制度第四节灌水率设计资料主要作物各次灌水的灌水延续时间大致如下(可供参考)。

小麦:播前灌10~20昼夜,拔节后灌水10~15昼夜。

棉花:苗期、花铃期灌8~12昼夜,吐絮期灌8~15昼夜。

玉米:拔节、抽穗期灌10~15昼夜,开花期灌8~13昼夜。

第五节排水模数计算资料 按地区排模经验公式计算最大排模0.930.3332max 0.041/()Q R F m s km -=•设计暴雨采用10年一遇最大1日暴雨147mm 。

从暴雨推求径流深R 的方法可参看[习题9-2]的附录。

按平均排除法计算地面平均排模时,耐淹历时取1昼夜。

地下排模取0. 03m 3/(s ·km 2)。

第六节田间水利用系数η田,可取0. 95。

第二章农作物灌溉制度设计第一节作物需水量的计算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量系数法进行直接计算:研究资料可知当冬小麦计划产量为300kg/亩,相应的需水系数K=1m 3/kg 则得ET=KY=1×300再根据表设1的冬小麦各生育期的需水模系数的累计值求出各生育期的需水量计算过程如下:ET i =K i ET幼苗期:ET 1=3.5%×300=10.5 m 3/亩分蘖期:ET 2=(11%-3.5%)×300=22.5 m 3/亩 越冬期:ET 3=(14%-11%)×300=9 m 3/亩 返青期:ET 4=(24%-14%)×300=30 m 3/亩 拔节期:ET 5=(55%-24%)×300=93 m 3/亩 抽穗开花期:ET 6=(68%-55%)×300=39 m 3/亩 乳熟期:ET 7=(86%-68%)×300=54 m 3/亩 黄熟期:ET 8=(100%-86%)×300=42 m 3/亩第二节有效降雨量由资料可知典型年(中旱年)冬小麦生育期逐句有效降雨量数据,即可按平均计算配到各个生育期。

例:幼苗期(10.1~11.5)的有效降雨量()230/5.2510105.0hm m P =⨯⨯=以此可计算其它时期的有效降雨量,计算结果见表2-1第三节计算定额根据资料可知灌区土壤的平均容重为1.51t/m 3,空隙率41.3%(占土体的%),田间持水率为空隙体积的75%,而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为田间持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播前灌以前天然土壤含水率为48%。

根据旱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原理分别计算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M 0和各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 i ,计算过程如下: 播前灌水定额()41max max 43210()10 1.510.641.3%(75%48%)1010.28/M H m hm γωω=-=⨯⨯⨯⨯-=各生育期灌溉定额:)(002S k W W W P ET M ----=其中地下水利用量从偏安全考虑,忽略不计。

则,幼苗期:ωmax =75%×41.3%×90%=27.88% ωs =75%×41.3%×94%=26.17%()234002/0%)]17.26%88.27(6.051.110[05.2155.10)(hm m W W W P ET M S k =-⨯⨯⨯---⨯=----= 表2-1 各生育期的灌溉定额计算表第四节灌水率根据公式ikiki ik T m q 864α=可计算各作物的各次灌水率,计算过程见表2-2、表2-3,而灌水率图见图2-1、图2-2。

表2-2 各作物各生育期的灌水率(修改前)7表2-3 各作物各生育期的灌水率(修改后)89第三章灌区总体规划布置一、灌区总体规划布置原则(1)对于平原区灌区的干、支渠大位于河流中、下地区的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

山前洪积冲积扇,地面坡度较大外,也具有平原地区的其他特征。

这类干渠多沿等高线布置,支渠垂直等高线布置。

(2)干渠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其他各级渠道亦应该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较高地带。

(3)为了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一般来说,渠线应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

(4)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进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