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5篇范文)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5篇范文)第一篇: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康复医学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
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1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1.1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1.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
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
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1.1.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1.1.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康复科安全隐患排查
康复科安全隐患排查康复科是一个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科室。
然而,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可能影响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隐患。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中接受康复治疗,我们对康复科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
一、环境设施方面1、地面防滑问题康复科的地面经常会有患者行走和进行康复训练,如果地面防滑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患者滑倒受伤。
我们检查发现,部分区域的地面存在磨损,防滑性能下降,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防滑地砖。
2、通道畅通性科室的通道应该保持畅通无阻,以方便患者使用轮椅、担架等辅助设备通行。
但在排查中发现,有些通道被临时放置的物品堵塞,影响了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需要加强对通道的管理,确保随时保持畅通。
3、照明设施充足的照明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部分治疗室和走廊的灯光亮度不足,可能会导致患者在行动时看不清周围环境,增加摔倒的风险。
需要对照明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光线明亮均匀。
4、设备摆放康复设备的摆放如果不合理,可能会妨碍患者的活动空间,甚至造成碰撞事故。
有些设备之间的间距过小,需要重新调整布局,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设备器材方面1、设备维护与保养康复设备经过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零件磨损等问题。
部分设备的维护记录不完整,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保养,这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需要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校准。
2、设备操作培训操作人员是否熟练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因素。
有些新入职的员工对某些复杂设备的操作不够熟悉,需要加强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操作设备。
3、设备安全性检查部分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存在损坏或缺失的情况,如紧急制动按钮失灵、防护栏松动等。
这可能会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
需要立即修复或更换这些安全防护装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三、人员管理方面1、医护人员资质确保康复科的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精编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
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
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
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康复科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康复科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康复科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康复治疗成为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
然而,康复科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疾病复杂多样以及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器械频繁接触患者,使得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康复科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康复科感染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加强康复科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的基本概念、感染途径、感染防控基本原则、手卫生、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同时,通过宣传栏、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普及感染预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康复科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后、穿脱隔离衣前后等情况下,必须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同时,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置,如洗手池、干手设备等,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方便地执行手卫生措施。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康复科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同时,加强抗生素使用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降低抗生素耐药风险。
四、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与灭菌康复科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如康复训练器械、呼吸机、透析机等。
这些器械容易成为感染源。
因此,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与灭菌至关重要。
严格按照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器械使用安全。
同时,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性能良好。
五、加强患者病情监测与护理康复科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同时,加强患者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通风良好,降低感染风险。
康复科诊疗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痊愈医学科医疗风险及防备对策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以致患者遭到伤和损失的全部不安全事件。
防备医疗风险,应增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拟订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危险要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痊愈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
痊愈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假如运动功能有阻碍的患者。
痊愈医学科服务的主旨是利用全部可利用的综合举措,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升生计质量,使患者可以重返社会。
在痊愈医学科平时诊断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痊愈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行不以为然,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必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1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备对策1.1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人工物理能经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喜悦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融化瘢痕、松解粘连、加快伤口愈合、加快骨痂形成、调理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因为无创、无难过、无毒副作用,对很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在实行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假如操作不妥,不注意防备,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1.1电击伤或电流损害: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害。
患者遇到电流损害时可表现为痛苦、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状况。
电击伤或电流损害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1.1.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害,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连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妥所致。
1.1.3过分刺激现象:因为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出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响外,如:红肿、-!振,病情恶化等现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备、食欲不象。
康复科医疗风险与防范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对策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防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
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对策(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
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
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医疗风险就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与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与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就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就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
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的方法。
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与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与事故就是电击伤与电流损伤。
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
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康复科是医学中的重要领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治疗和康复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功能并恢复日常活动。
然而,康复科医疗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缺乏对这些风险的有效防范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甚至致命后果。
因此,本文将探讨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康复科医疗风险1. 患者自身因素风险患者的身体情况可能会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患者可能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肝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对康复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伤口裂开、抽搐等情况,这些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2. 康复设备风险康复科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如床、轮椅、行走器、理疗仪器等。
这些设备可能存在瑕疵或故障,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床垫太硬可能会导致患者褥疮,轮椅高度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坐骨神经损伤。
3. 医护人员因素风险医护人员的不当操作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治疗师使用错误的力度或频率,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瘀伤等。
医护人员也可能因为疏忽或认知错误,给患者错误的药物或治疗,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伤害。
二、康复科医疗风险防范对策1. 患者自身因素风险防范康复科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以诊断优先,再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康复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饮食等方面,及时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
2. 康复设备风险防范康复设备的选用和使用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床垫、轮椅等设备要符合标准,设备检测可通过派发产品认证证明线缆、电池、手柄等部件检测来严格检验。
康复设备还需经过定期维护和保养,修理后需经过专业人员鉴定确认使用安全。
3. 医护人员因素风险防范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熟练掌握临床技巧和操作方法。
康复治疗师需要通过严格的培训程序,获得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治疗仪器的操作需谨慎认真。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加强自我学习并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确保对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有所了解。
康复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及防范
康复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及防范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康复科住院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康复科患者通常具有年龄大、病程长、病情复杂、自理能力下降等特点,因此,安全隐患问题在康复科尤为突出。
本文将对康复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康复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1. 跌倒/坠床:康复科患者普遍存在平衡功能受损,行动不便,且多伴有骨质疏松等疾病,跌倒/坠床的风险较高。
跌倒/坠床可能导致患者骨折、软组织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2. 误吸/窒息:康复科患者由于口腔分泌物增多、吞咽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误吸或窒息。
误吸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3. 皮肤损伤:康复科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皮肤破溃等皮肤损伤。
皮肤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4. 管道滑脱:康复科患者常伴有多种管道,如引流管、尿管等。
管道滑脱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5. 药物不良反应:康复科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
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器官损伤等。
6. 心理问题:康复科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复杂,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加重病情。
二、康复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防范措施1. 环境因素: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止滑倒。
床头应设有呼叫器,方便患者随时呼叫。
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留出足够通道,避免患者碰撞。
2. 床栏保护:对于跌倒/坠床风险较高的患者,应使用保护性床栏,并在床上加装防滑垫。
患者起床活动时,应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
3. 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选择易于吞咽的食物,避免进食干燥、硬质、粘稠的食物。
进食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坐立位,进食后进行空吞咽、自主咳嗽,以防止误吸。
4. 皮肤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皮肤检查,保持床单整洁,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使用减压贴、气垫床等设施,减轻皮肤压力。
医院感染在康复科的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在康复科的防控措施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治疗或接受护理的患者因感染而出现症状或身体指标异常。
对于康复科这样的特殊医疗环境,防控医院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康复科在防控医院感染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一、患者筛查与隔离在康复科,对于新入科的患者进行全面的筛查十分关键。
在入院前,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既往感染史,并且进行检查,如呼吸道标本采样等。
对于高危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等,应当采取隔离措施,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二、手卫生的重要性在康复科,手是医务人员最容易接触到患者的器官之一。
因此,做好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措施。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将手部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并彻底擦干。
接触患者后,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此外,康复科应设立充分的洗手设施,以便医护人员可以随时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三、环境清洁与消毒康复科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也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病房、洗手间、器材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特别是在患者出院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床位、床单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滥用抗生素却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康复科需要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严禁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五、教育和培训康复科的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感染的防控措施,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使其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六、监测与反馈康复科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这样可以有效地掌握感染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和危害。
综上所述,康复科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患者筛查与隔离、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教育和培训,以及监测与反馈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
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
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
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康复科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
康复科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康复科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
感染控制在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康复病房,因为康复患者常常处于身体较弱的状态,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2.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是为了识别和评估康复科医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
评估包括以下步骤:2.1 感染监测通过对康复科病房内患者感染情况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感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2 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对康复科感染病例进行调查,了解病原体的类型、传播途径和疾病流行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2.3 感染风险评估工具使用感染风险评估工具对康复科病房内的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感染控制措施为了降低康复科病房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应采取以下感染控制措施:3.1 接触预防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控制感染源的传播。
3.2 环境清洁与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康复科病房内的设备、床铺和表面,以减少潜在的感染源。
3.3 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医护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3.4 社区流行病学控制与社区卫生部门合作,进行疫情监测,及时控制流行病传播的风险。
4. 结论康复科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是保护康复患者免受感染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评估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和传播风险,提高康复患者的安全性和康复效果。
以上为康复科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的简要介绍。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了康复科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的概览,具体的实施细节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决策和操作。
康复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措施
康复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康复科护理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康复科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在遭受疾病或创伤后,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在康复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命安全。
本文主要分析了康复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一、康复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1)患者年龄:康复科患者年龄普遍较大,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术后康复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2)患者病情:康复科患者多为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容易出现病情波动,增加护理难度。
(3)患者心理:康复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2. 护理因素(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护理工作压力大,难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2)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不同,影响护理质量。
(3)护理流程不完善:康复科护理流程不完善,可能导致护理工作混乱,影响患者康复。
3. 环境因素(1)医院环境:医院环境嘈杂、空气质量差等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
(2)康复器材:康复器材不合格、不规范使用等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受伤。
二、康复科护理中的安全措施1. 患者因素的安全措施(1)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
2. 护理因素的安全措施(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2)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经验。
(3)完善护理流程: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3. 环境因素的安全措施(1)改善医院环境:加强医院环境管理,提高空气质量,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2)规范使用康复器材:加强对康复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患者安全。
康复医疗风险
康复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感染控制不力的问题,如未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等,可能对患 者造成伤害或病情恶化。
03
康复医疗设备风险
设备性能不足风险
01
设备性能不足风险
康复医疗设备性能可能不足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导致治疗效果不
佳甚至无效。
02
设备不适应患者风险
康复医疗设备可能不适应患者的身体条件或病情,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设备使用寿命缩短风险
康复医疗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因维护保养不善导致设备使 用寿命缩短,从而增加医疗成本。
04
康复医疗人员风险
医生技术水平不足风险
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如果医生在康复医疗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能会 对患者的康复治疗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误诊和误治
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医生可能会出现误诊和误治的情况,从而给 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即使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执行不到位或不严格遵守,也可能会导致各种风险的发 生,从而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管理监督不力
如果康复医疗机构缺乏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可能会导致制度的执行不力、管理 混乱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给治疗工作带来风险和隐患。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治疗效果不佳
由于医生的技术水平限制,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的康 复进程受到阻碍。
护士操作失误风险
操作不规范
护士在执行医疗操作时,如未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可能会导致 医疗事故或不良后果。
药品错误
护士在配药或给药过程中出现错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 康威胁。
伤口感染
护士在护理伤口时,如未能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可能会导致 伤口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康复医疗风险
在风险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紧急治疗、并发症处理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风险应对
不良事件监测
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其原因和影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病情及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风险。
风险报告
定期汇总和分析康复医疗风险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
控制策略
康复医疗机构应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建立康复医疗风险基金等措施,分散康复医疗风险,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分散康复医疗风险
康复医疗机构应与上级医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转诊和会诊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降低患者的医疗风险。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
分散策略
康复医疗风险事件分析
对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总结教训,完善风险防范措施。
患者教育与支持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
康复医疗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06
评价内容
对康复医疗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风险监控
康复医疗风险管理策略
04
康复医疗机构应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安全的康复医疗服务,并严格控制医疗差错和感染等风险。
减少康复医疗服务的提供
通过制定和执行康复医疗管理规范,以及加强康复医疗技术的培训和审核,减少医疗差错和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康复医疗流程规范化
减少策略
严格控制康复医疗适应症
康复医疗机构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确保患者符合康复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康复治疗。
康复科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理预案
一、目的为了确保康复科患者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及患者。
三、风险评估1. 患者跌倒:康复科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肢体功能受限,容易发生跌倒事件。
2. 患者呼吸道阻塞:康复科患者可能由于痰液、呕吐物等原因导致呼吸道阻塞。
3. 患者癫痫发作:康复科患者可能存在癫痫病史,需要做好防范措施。
4. 患者过敏反应:康复科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或食物过敏,需加强监测。
5. 患者意外伤害:康复科患者可能因操作不当等原因发生意外伤害。
四、应急处理预案1. 患者跌倒(1)发现患者跌倒,立即上前询问患者情况,并通知值班医生。
(2)检查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如有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根据患者伤情,进行伤口处理、固定等。
(4)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并通知家属。
2. 患者呼吸道阻塞(1)发现患者呼吸道阻塞,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2)必要时,给予吸氧、吸痰等处理。
(3)如情况危急,立即进行气管插管。
3. 患者癫痫发作(1)发现患者癫痫发作,立即将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
(2)解开患者衣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3)如患者口中有假牙,及时取出。
(4)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经患者臼齿处放入,防止咬伤舌头。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4. 患者过敏反应(1)发现患者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过敏源接触。
(2)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病情加重,立即通知医生。
5. 患者意外伤害(1)发现患者意外伤害,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固定等。
(2)根据伤情,给予相应治疗。
(3)如情况危急,立即通知医生。
五、应急预案实施1. 建立应急预案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改进。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4.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性。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科应急预案
一、康复科基本情况
康复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和康复管理等工作。
该科室是医院的重点护理专业,具有
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的操作难度。
二、康复科存在的风险与隐患
1.运动意外伤害
康复科患者通常是因为运动损伤或疾病而需要康复,他们在进
行运动疗法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运动意外伤害,如筋骨拉伤、韧带
断裂等。
2.康复设备故障
科室中使用的康复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将影响患者康复效果,
还可能引发事故。
3.医疗设备污染
康复科患者通常体弱多病,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抵抗力较低,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如不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可能引发交
叉感染,影响患者康复疗效。
三、康复科应急预案
1. 康复科运动意外伤害应急处理程序
(1)及时叫停操作,立即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
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
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
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
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4.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出现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5.未很好地掌握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使患者病情加重或发生意外。
对于高热、昏迷、恶病质、恶性肿瘤、心衰、出血倾向、化脓性感染、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孕妇腰骶部等,不适当地应用了直流电、中频电、高频电治疗。
对于有出血倾向、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心、肺、肝、肾功能衰竭,放疗及化疗后一年内的患者,不适当地应用紫外线、红外线等光疗法。
对于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炎症、持续性高热、出血倾向、消化道溃疡、心脏病及心脏安装起搏器、支架等患者及男性的睾丸、小儿的骨骺、急性关节炎、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适当地使用了超声波治疗。
对于有传染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动脉硬化、发热、皮肤破溃、月经期、大小便失禁、出血性疾病、过度疲劳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当地应用了水疗等。
(二)物理因子治疗风险的防范1.所有理疗设施一定要接合格的地线并使用安全的电压和电流。
操作人员要有安全用电常识并告知患者应注意的问题。
操作人员在治疗患者前,要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如有电击伤情况发生时,要立即采用安全措施切断电源,对患者及时进行抢救。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要做好患者和操作人员的防护,要使用合适的治疗剂量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经常询问,随时听取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发生损伤,发现有过度刺激反应的患者,要立即中止治疗。
3.认真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杜绝风险的发生。
二、运动疗法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一)运动疗法的风险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情况,借助治疗器械和(或)治疗者的手法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以提高患者日常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并可通过患者的主动参与,起到调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的作用。
但在实施运动疗法时,也应很好地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熟练掌握各种运动疗法的治疗技术,掌握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否则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1.应用关节松动技术的风险:关节松动技术是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
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做为治疗手段。
关节松动术在临床中常用来治疗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是有效而实用的手法操作技术。
但对于有关节活动过度、关节肿胀、关节内未愈合的骨折及关节部位恶性肿瘤等情况存在时,关节松动术则可使症状加重,严重时可造成骨折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2.肌力训练过程中的风险:由于神经、肌肉、骨骼的疾病和损伤或长时间卧床可造成肌力低下。
肌力低下可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
肌力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肌力,恢复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
肌力训练的方法很多,根据肌肉收缩形式可分等长运动、等张运动和等速运动;根据主观用力程度的不同可分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
在行主动等长运动或等长抗阻肌力训练时,常可伴有明显的升压反应;等长肌力训练的同时如果闭气,容易引起Valsalva效应,这些反应可对心血管造成额外负担。
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意外。
另外,患者如有明显的肌力低下,过分要求患者做超出肌力范围的活动,也可产生肌肉及关节的损伤。
3.牵引技术的风险:牵引技术是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器械或手法的力量,使关节或软组织得到持续的牵伸,从而达到复位,解除软组织的挛缩、痉挛、减轻或缓解神经压迫、消除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的目的。
牵引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中常用而有效的措施。
但如果有牵引的禁忌证,如牵引部位肿瘤、结核、严重的骨质疏松、明显的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新近的骨折、肌肉韧带损伤、出血肿胀、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如行牵引治疗会使症状加重,严重者可发生牵引意外。
另外,适合牵引的患者,如果牵引力,牵引的角度不适当,也会影响疗效并使症状加重。
4.偏截和截瘫患者运动训练时的风险:偏瘫和截瘫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除了促使患者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外,还要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体位转移(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床-轮椅转移、坐-站转移),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平衡,立位平衡),步行训练,协调训练等。
在进行上述训练时,患者如有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训练;或相关肌力不足,肌张力异常;或相关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不稳;或严重疼痛,平衡功能障碍;或心肺功能障碍;或设备有故障等,在训练时均可发生意外,如摔倒、骨折、肌肉关节损伤,血压升高、心肺功能不全等。
5.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运动疗法的风险:运动疗法对上述疾患等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但是,如果运动项目选择不当或运动量不合适,也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意外。
(二)运动疗法风险的防范1.医师在接诊每一位准备以运动疗法作为康复治疗措施的患者时,要认真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对患者机体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心肺功能进行仔细的评价,制定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
要向患者认真解释治疗内容、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患者配合。
2.治疗师在实施运动治疗方案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与医师沟通,以调整和修改康复治疗方案。
医师和治疗师要共同做好康复前、中、后期的评价。
3.治疗师在使用器械前,要常规检查设备的完好程度,以确保使用安全。
不允许患者未经许可自行操作康复器械。
三、针灸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一)针灸治疗的风险1.基本功不扎实,解剖知识及中医经络、穴位知识缺乏,选穴不准,操作不当,造成内脏、神经、血管等组织损伤,如气胸发生、神经损伤。
2.针具、穴区及治疗人员双手消毒不严格,引起感染。
3.刺激强度过大,患者过度紧张,针具陈旧,易造成断针。
4.患者因紧张、劳累、饥饿、虚弱产生晕针。
5.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针灸治疗时,特别是使用较粗的针具治疗时,出血不止。
(二)针灸风险的防范1.熟悉解剖结构及穴位的部位,掌握不同疾病选穴的原则,特别是对有风险的穴位要熟记在心。
针灸时一定严格操作常规,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好针刺的深度、方向和强度。
2.严格针具及皮肤的消毒,包括患者针灸部位的皮肤和治疗人员的双手。
3.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对发生的意外要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治。
4.要善于和患者沟通,打消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四、按摩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按摩疗法是通过手和器械,以不同形式的力作用于人体,使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消除症状,改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按摩疗法因其疗效可靠,一般无副作用,深受患者欢迎。
但如不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或按摩的手法不得当,在治疗时也会发生问题。
(一)按摩治疗的风险1.治疗人员对解剖结构不熟悉,对肌肉、血管、神经的走行及体表投影,知之甚少,未掌握按摩的适应证、禁忌证,从而影响按摩的疗效,严重者可发生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等意外。
2.治疗人员未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不了解患者疾病的情况,在按摩的部位,按摩的强度,操作的顺序,持续的时间等基本问题上未能体现因人而异,个别对待的原则,造成患者症状加重。
(二)按摩风险的防范1.治疗人员必须掌握人体解剖和生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按摩的适应证、禁忌证,了解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2.结合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耐受力,选择合适的按摩部位、手法、强度、顺序和持续的时间,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需要,予以调整。
3.治疗人员在施治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也应洗澡,换干净的衣服,以免交叉感染。
五、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一)脑卒中早期康复的风险脑卒中早期开始康复可使患者的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因此早期康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着如下风险。
1.再次脑出血发生,在患者病情尚未平稳时,康复训练不适当的介入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如再次脑出血。
2.脑卒中患者因较长时间卧床,深静脉易形成血栓。
在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功能训练,易使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或再次脑梗死。
3.对卧床的患者未行渐进性坐位或直立位训练,直接让其坐或直立,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
使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障碍,出现晕厥,心功能障碍等症状。
(二)脑卒中早期康复风险的防范对策1.要选择好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
目前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观察2—3天后,可作为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
2.注意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学会识别风险的先兆。
早期康复时,治疗师应注意动作要轻柔、和缓,并及时与主管医师联系。
3.患者直立位的康复训练要有一过渡阶段。
在经过逐渐增加倾斜角度平台的康复训练后,患者无头晕症状时,方可进行直立位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