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名词解释:工业强基工程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工业强基工程成为了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
工业强基工程旨在提升我国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本文将详细阐述工业强基工程的实施方案,包括目标与意义、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推进路径等方面。
一、目标与意义1.目标工业强基工程的目标是提升我国工业的综合实力,加快实现工业化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工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打破瓶颈制约、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工业节能环保水平等。
2.意义工业强基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从低端产业到高端产业的跨越,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其次,工业强基工程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发展向着高质量、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
最后,它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点任务1.加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是工业强基建设的根本,因此加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
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创新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装备研发。
2.打破瓶颈制约工业发展过程中常常遭遇瓶颈和制约因素,如供应链不完善、产业配套问题等。
因此,打破瓶颈制约是工程的另一个重点任务。
可以通过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整合、优化产业布局等手段,解决瓶颈和制约问题,提升工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3.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工业强基工程要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4.提升工业节能环保水平工业发展对能源和环境的消耗很大,因此提升工业节能环保水平是工程的必要任务。
可以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和装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支持加大财政支持是工业强基工程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
基础工业工程名词解释
三、基础工业工程名词解1. ECRS原则:是基础工业工程常用的分析技术,其中E是指取消,即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工作;C是指合并,即合并必须而且可能合并的工作;R是指重排,即重排所有必需的工作程序;S是指简化,即简化所有必需的工作。
2.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是依照工作流程,全程全面地分析有无多余、重复、不合理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过多,延迟等待是否太长等问题,通过对整个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改进现行的作业方法及空间布置,提高生产效率。
3.合格工人:是指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的工人。
4.评定:评定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是指时间研究人员将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以使实际操作时间调整至平均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基准上。
5.时限动作:两手同时动作时,动作时间有时不同,依据动作所需时间把动作分为时限动作与被时限动作,其中,时间值大的动作叫做时限动作。
6.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指对作业者和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瞬时观测,调查各种作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进行工时研究,并用统计方法推断各观测项目的时间构成及变化情况。
7.反射动作: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操作者将工具和专用工具等紧紧地握在手里,进行反复操作的动作为反射动作。
8.机器干扰宽放:机器干扰表现为操作工正在一台机器上工作时,另一台机器已完成上道工序而等待操作工去操作,从而产生了迟延。
9.制造过程:也称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也称为生产要素)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
10.管理事务分析:是以业务处理、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行管理业务流程的调查分析,改善不合理的流程,设计出科学、合理流程的一种分析方法。
11.工作研究:对工作方法、作业流程和作业时间进行科学分析和测定,据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使各项作业标准化,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工业强基
工业强基作者:陈曲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7年第02期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四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
《中国制造2025》把工业强基列为核心任务之一。
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结合点,成为中国制造现阶段的主攻方向。
作为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条件,毋庸置疑,工业基础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
工业基础是指支撑和推动工业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集中体现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受国外限制和具有前瞻性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简称工业“四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国。
工业基础领域也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能满足主机行业一般需求的工业基础体系,为建成制造大国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是,工业基础能力薄弱仍然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先进基础工艺研究少、推广应用程度不高,产业技术基础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影响一些主机和成套设备、整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品牌形象。
因此,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我国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战略基石。
对此,工信部专家提出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行动;实施重点产品“一条龙”应用计划;发挥工业强基专家咨询组的支撑作用;举办推进工业强基工作现场会;优化工业“四基”发展环境。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表示,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爆发式”快速工业化过程,面对发展新需求,我国在技术、资本、人才积累严重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不健全,亟须在继续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强工业化基础的补课任务。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
附件2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工业强基工程,夯实工业基础,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特制订本指南。
一、背景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国,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能够满足整机和系统一般需求的工业基础体系。
但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先进基础工艺应用程度不高,共性技术缺失;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不完善,试验验证、计量检测、信息服务等能力薄弱。
工业基础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主机、成套设备和整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品牌信誉,制约我国工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瓶颈。
未来5-10年,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迫在眉睫。
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决定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推进计划,明确重点任务,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各方资源,组织推动全社会齐心协力,抓紧抓实,长期坚持,务求抓出实效。
二、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落实制造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高端突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产需结合、协同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应用为牵引,创新为动力,质量为核心,聚焦五大任务,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行动,实施重点产品“一条龙”应用计划,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四基”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市场化的“四基”发展推进机制,为建设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
围绕重点工程和重大装备产业链瓶颈,从问题出发,分析和研究工业“四基”的薄弱环节,针对共性领域和突出问题分类施策。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前言工业强基工程指的是以发展高端、智能、绿色制造以及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工厂为核心的工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
这是一个国家战略,是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简要介绍工业强基工程实施的指南,以助力实施者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并顺利实施。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1. 战略规划工业强基工程实施的第一步是做好战略规划。
这需要从国家战略和企业自身需求出发,确定工业强基工程的目标与方向。
这一步需要涵盖产业规划、技术规划和投资规划等方面。
重点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产业规划–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确定工业领域的产业规划,包括主导产业、重点支持产业以及优势互补产业等。
•技术规划–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产业规划,明确工业强基工程的技术方向,包括技术路线、研发计划和技术储备等。
•投资规划–根据公司资金实际情况和技术计划,确定工业强基工程的资本投入,制定投资计划和资金安排等。
2. 项目建设在战略规划确定后,需要进行具体项目建设。
•项目策划–根据公司的技术规划和投资规划,制定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目标、计划和目标奖励等。
•工期计划–在项目策划基础上,通过工期计划,明确项目的执行时间和进度,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资源配置–在工期计划的基础上,合理分配项目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金和设备等,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 技术应用工业强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以实现工业领域的全面升级。
•数字化技术:通过各种数字模型、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产品智能化、工厂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等。
•智能化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机器人、云计算等,实现工厂智能化、流程智能化和设备智能化等。
•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通讯技术和云计算等,实现产品与设备的物联网化,进一步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
4. 质量监控在工业强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完成的约束、管控和监测,以确保项目按照规划和要求完成。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复习范围
灌注桩:在桩位处先 成孔,然后将钢筋笼 放入孔中,最后浇筑 混凝土形成桩基。
地下连续墙:在地下 挖出一条连续的深槽, 并在槽中浇筑混凝土, 形成地下连续墙。
扩基法:通过扩大 桩基的基底面积来 提高其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换填垫层法: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填 入强度高、压缩性低、无侵蚀性的材料,再分层夯实或压实,作为地 基的持力层,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计算方法: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
定义:挡土墙是一种防止土体滑坡 或坍塌的建筑物,通常由混凝土、 石料或钢材制成。
挡土墙
类型: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 锚杆式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用:主要承受侧向土压力,防止 土体滑坡或坍塌,保持土体的稳定 性。
强夯法:通过重锤自由落下,对地面进行强力夯击,使地面形成一定 厚度的加固层,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
土桩或灰土桩法:利用夯实机械将软弱土层夯实或振密,形成土桩或 灰土桩,作为地基的持力层。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 降。
如何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选土压应力的计算方 法:土压应力=土 的自重应力+附加 应力
土的容重的计算方 法:土的容重=天 然容重+孔隙水压 力
埋深的计算方法: 埋深=基础埋深+ 填土高度
挡土墙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挡土墙的类型和结构 土压力的计算和分析 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
桩基的施工方法有哪些?
预制桩:在工厂或施 工现场预制,通过锤 击或静压等方式打入 土中,形成桩基。
《工程新业态发展和应用》在线考试和答案解析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在线考试时间限制:60分钟离考试结束还剩 21分 6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本讲提到,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可能选C)喊出来。
A. 美国B. 中国C. 英国D. 德国2.制造业必须调整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制造()。
A. 大国B. 超级大国C. 强国D. 先进国3.根据本讲,IBM研发的TrueNorth属于()A. TPUB. ASIC芯片C. FPGA芯片D. 类脑芯片4.下列有关我国工业基础能力滞后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基础研究薄弱,很多环节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B. 产业发展中,长期“轻主机、重配套”C. 缺少全行业的协同,政府投入不够D. 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5.本讲指出,网络化是智能制造的特点之一,其本质是()A.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B. 把产品的物理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C. 改变人机关系D. 让人们联系更密切6.本讲提到,股票分析属于()。
A. 默顿系统B. 牛顿系统C. 爱因斯坦系统D. 达尔文系统7.国内首台25兆牛的油压双动正反向卧式铝挤压机的出现,为大型(A错可能选D)的生产奠定了A. 钢灌注产品B. 水泥制品C. 有色产品D. 玻璃制品8.根据本讲,2017年10月谷歌推出实时语音翻译无线耳塞Pixel Buds,可以完成多少种语言的实时翻A. 20种B. 30种C. 40种D. 50种9.本讲提到,未来制造的过程就是()。
A. 生产的过程B. 服务的过程C. 研发的过程D. 采购的过程10.清洁及可持续发展制造技术的要求不包括(A错可能选D)A. 轻量化B. 精密化C. 简单化D. 绿色化11.根据本讲,下列哪项不属于通用技术(A错可能选B、D )A. ICT技术B. 生物医药技术C. 新材料技术D. 电子控制技术12.根据本讲,震惊全球的AlphaGo是以下哪个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
【推荐下载】工业强基工程:我国制造2025助推剂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
张小只机械知识库工业强基工程:我国制造2025助推剂
近期,昊志机电、天和防务等上市公司相继公告称,公司中标工业强基工程相关项目。
对很多人而言,工业强基工程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什么是工业强基工程?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有什么意义呢?
一、工业强基工程定义
所谓工业强基工程,即强化我国工业基础能力的一项工程,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制约我国工业发展、受国外限制严重、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发展。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齐全的轻重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也跃居世界前列。
但是我国工业基础能力相对薄弱,一些高端装备零部件仍然依赖于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存在受制于人的问题。
例如下表中的零部件我国就严重依赖进口。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我国制造2025》规划,规划提出要实施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工业强基工程作为《我国制造2025》规划五大工程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工业强基工程的目标
关于工业强基工程的目标论述主要见于《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该《指南》是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我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7个部门共同制定的。
《指南》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目标规划:
第一步目标:经过5-10年的努力,部分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
基础工业工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
名词解释:1.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2.生产率的定义:一般定义:产出和投入之比概念:是衡量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3.生产率管理的定义: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4.生产过程的定义:是从产品投产前一系列生产技术组织开始,直到把它生产出来为止的过程(自然过程,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基本生产过程:工艺检验运输5.生产流程分析的定义:生产流程分析是以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系统分析6.作业测定的定义: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7.标准时间的定义: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8.时间研究的定义: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时间9.工作日写实的定义:按照工作时间消耗的顺序对工人在整个工作时间或部分工作时间的一切情况,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10.标准资料的定义: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基本操作单元)正常时间值的数据库11.劳动定额的定义: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限额12.劳动定额标准的定义:是对劳动定额制定,实施,统计分析和修订的各个环节中重复性事物所作的统一规定13.现场管理的定义:是对生产现场的一切活动,按照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的总称14.定置管理的定义:定置管理是企业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它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现场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化,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
一、强基工程简介
强基工程是指综合利用国家级重大投资资源,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改善基础设施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工业
化升级的一系列投资性工程。
强基工程可分为社会基础设施项目、企业生
产装备工程、科技装备设施工程、社会技术改造工程以及农村社会综合改
造工程等。
1、确立目标:在强基工程实施之前,应充分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根
据企业发展形势,确定强基工程功能和目标,结合市场情况确定企业长期
发展目标。
2、制定计划:根据强基工程的目标,以具体的步骤和时间确定具体
的施工计划,形成可行的施工方案。
3、组织实施:根据施工方案,组织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建立统一
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推进强基工程的实施。
落实施工计划,实时监督落
实情况,分析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4、管理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质量等情况进行实地检
查和管理,把握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完成投入使用:强基工程完工后,应按照计划投入使用,并开展
运行考核,检查和维护。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工业强基工程是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手段,提高工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和水平,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加大对工业园区、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还要注重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其次,要加强技术创新。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工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再者,要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对工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适应工业发展需求的各类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工业人才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适应新形势下工业发展的要求。
此外,要加强产业升级。
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最后,要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工业强基工程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工业强基工程的投入。
同时,要加强对工业强基工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效果的持续改善。
总之,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推动工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工业强基工程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以来,我们在工业基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体现在基础材料/零部件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电子元件等一批骨干企业崭露头角、部分领域区域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关键技术突破能力有所增强、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正在建立。
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少,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
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主要指标包括:企业研发投入要大于2%,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要大于70%,技术对外依存度小于30%。
但我们现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18%,科技创新对经济贡献是58.5%,对外依存度是40%-60%。
二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工业软件尚不能完全自主可控。
比如,大型盾构机刀盘主轴承、齿轮箱密封直径超大、工况复杂。
主轴承合金元素、杂质含量控制、锻件滚子热处理技术,超大直径密封结构设计、制造及表面处理技术等尚未解决。
三是缺乏工业基础核心技术,产品寿命短、可靠性差,短板问题较为突出。
四是基础工艺薄弱、质量基础不完善,阻碍产业迈向中高端。
比如同样型号的高端数控装备,由于工艺稳定性、可靠性差等原因,航空、汽车等行业仍愿花3倍价格从国外进口。
现有质量技术基础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要,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缺少顶层设计,工业基础研究重视不足,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整机、系统、成套设备与工业基础发展相脱节。
在工业化前期阶段,选择了依靠整机组装、生产为主的发展路径,导致政府和市场“重显轻潜”“重主机、轻配套”,没有重视工业基础。
进入WTO能。
本文根据陈学东院士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的主题演讲速记稿责任编辑:张煜zhangyu@。
关于工业强基工程实施的思考
关于工业强基工程实施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显著提升,但是综合国力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文化,更要关注工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国家强基工程的发展,更好的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逐步迈向工业强国的行列。
关键词:工业、强基工程、思考1.1工业强基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工业基础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它与工业材料的质量息息相关,在整体上影响着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也为工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进程很快,工业项目呈现多而不精的状况,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工业竞争力仍然处于劣势,这与“四基”的发展密切相关。
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工业的发展更加高端,更好的跻身工业强国的行列。
自2013年起,我国就将工业强基列为发展的重点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业强基工程效果显著,为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已经明确了工业强基工程的发展目标,深入理解工业基础的内涵,逐渐形成了完备的工业化发展体系。
工业强基工程也已经成为推动工业产业调整与转换的重要发展途径。
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强基工程的发展有着雄厚的资金作为发展保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基础工程的发展。
我国为了向工业强基工程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制订了相应支持政策,更好的为工业基础工程发展服务。
工业发展组织形式也不断创新,相关行业的发展逐渐重视协会的力量,不断创新工业发展技术,产学研用相结合。
特别是近两年,我国的工业强基工程选择有重点有目标的发展,有所偏重的做法更能解决工业强基工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国的工业强基工程发展前景优越,未来发展一片光明。
2.如何促进工业强基工程的发展2.1加大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相关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加强核心技术开发与研究,要有勇于创新的激情和攻克难关的精神。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
业强基工程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行业优势和不可替代性的重要基础。
它是企业实施创新管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核心竞争优势和企业经营实力的重要基础。
本图书为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通过实例分析及文字论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工业强基的实施流程及其特点、规划前瞻性、实施管理、实施模式以及实施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本指南介绍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步骤。
在此阶段,企业需要首先明确工业强基工程的目标以及针对目标提出的规划前瞻性措施。
在实施管理阶段,企业需要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技术创新的脉络,具体包括实施流程的确定、投资决策、技术改进路线的设定、量化评估等。
在实施模式阶段,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选择合适的实施模式,如整体投资实施模式、多方合作模式、民间投资实施模式等。
最后,本指南对于工业强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如加强社会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安全防护、财务管理等。
本指南旨在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工业强基工程实施,并制定合理强基工程实施计划,最终实现强基工程实施的成功结果。
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步骤,企业可以做出规划前瞻性的决策,有效地控制项目进展,充分发挥强基工程的作用,实现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本指南详细介绍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的内容,包括制定实施计划、制定实施模式、加强社会公众参与、科学研究报告等,以便
企业更好地开展工业强基工程实施,实现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强基工程分类及重点产品目录
工业强基工程分类及重点产品目录一、关键基础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领域:①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具有独特的声、光、电、热、磁等性能的金属材料。
②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较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的金属材料。
③先进高分子材料。
具有相对独特物理化学性能、适宜在特殊领域或特定环境下应用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新材料。
④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上新出现的具有耐磨、耐腐蚀、光电等特殊性能的材料。
⑤高性能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型、异性材料(一种作为基体,其他作为增强体)复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新型材料。
⑥前沿新材料。
当前以基础研究为主,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新材料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材料。
(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其他功能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钢和铁基非晶合金带材、电磁屏蔽材料、高磁导率软磁材料、高导电率金属材料、电磁兼容材料、铁铬铝金属纤维多孔材料)。
(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新型轻合金材料。
(三)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硅橡胶、硅树脂等有机硅聚合物,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及高性能聚四氟乙烯等高端含氟聚合物,环保型高性能涂料、长效防污涂料、防水材料、高性能润滑油脂和防火隔音泡沫材料)(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陶瓷、特种玻璃,其他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性超硬材料和大尺寸高功率光电晶体材料及制品。
积极发展高纯石墨,提高锂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质量,加快研发核级石墨材料。
大力发展非金属矿及其深加工材料。
开发高性能玻璃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高性能摩擦材料和绿色新型耐火材料等产品。
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壮大新型建筑材料产业规模。
)(五)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
(六)前沿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工业强基工程工业强基工程是为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设立的专门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的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五大工程之一,被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工业基础的内涵。
工业基础是指支撑和推动工业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集中体现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受国外限制和具有前瞻性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简称工业“四基”。
其中: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是组成工业制成品、具有一定功能、不可分拆的基础性基本单元,直接决定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质量。
关键基础材料是工业制成品自身及其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量大面广的材料及关键特种优质专用材料。
先进基础工艺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形成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产业技术基础是工业与技术协同发展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与创新环境,重点是质量技术基础和共性技术创新体系。
工业基础能力及水平直接决定着工业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现状和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
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国。
工业基础领域也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能满足主机行业一般需求的工业基础体系,为建成制造大国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是,工业基础能力薄弱仍然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先进基础工艺研究少、推广应用程度不高,产业技术基础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影响一些主机和成套设备、整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品牌形象。
工程的提出。
国家高度重视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从2011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把提升工业基础能力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2013年,又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开展专题研究,于2014年制定发布了《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规〔2014〕67 号),提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并组织实施了工业强基专项行动计划。
2015年,“工业强基工程”被作为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五大工程之一,列入《中国制造2025》,同年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6年,由工信部牵头,组织编制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待发布)。
实施方案。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了未来五年工业强基工程的主要工作。
主要目标是:到
2020 年,工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
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先进基础工艺推广应用率达到50%,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初步建立,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
再经过5年的努力,部分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达到国际领先,产业技术基础体系较为完备,“四基”发展基本满足整机和系统的需求,形成整机牵引与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夯实制造强国建设基础。
实施路径:一是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有序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领域工业四基“一揽子”突破行动。
二是开展重点产品示范应用,针对“四基”突出问题,实施传感器,控制器,控制系统,高精密减速器等14项“一条龙”应用计划。
三是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建设40个试验检测类公共服务平台,20个信息服务类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建设工业大数据平台。
四是强化“四基”企业和聚集区发展,培育形成100家左右“专精特”企业,打造10家左右“四基”产业集聚区。
五是推进“四基”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开展军民共性基础和前沿技术联合攻关,组织重点领域军民两用标准联合制定,引导“四基”领域军民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