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助力印刷企业管理升级
信息化管理理念下印刷企业管理工作创新升级
信息化管理理念下印刷企业管理工作创新升级作者:王忠明来源:《报刊荟萃(上)》2018年第02期摘要:信息化管理是现有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对信息化管理理念进行改述,而后对印刷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概括,最后对印刷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点进行分析,旨在让印刷企业进一步了解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势。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印刷企业;创新升级我国印刷企业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迎来了新机遇,但是印刷企业由于多方面原因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继而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印刷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信息化管理理念概述在现有网络计算机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今,大数据时代经到来,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生活也变得简易很多,信息化服务体感越来越强。
信息化管理是指以信息化技术带动工业生产中存在的管理工作,使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运作。
信息化管理是集合当代信息化技术和科学先进管理理念的系统管理理念,从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出发,整合企业资源,继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大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二、印刷企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度极高。
印刷行业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但其发展也倍感压力,这种压力主要体现在工作管、理效率和环保方面。
现行很多印刷行业发展不规范,像“口头指挥”、生产与需求不同步等情况时有发生,继而企业利益和发展受损,上述情况发生总其原因还是企业管理出现问题,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工作中沟通出现问题。
例如管理人员要了解企业实时生产情况,就必须要打电话沟通或是亲临现场才可以,这种管理效率显然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此外,企业在环保管理上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环保状况,环保工作与企业整体管理工作存在脱轨问题,继而出现环保问题,企业环境成本增大。
因此企业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使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三、印刷企业信息化管理(一)信息化管理,实现科学生产例如报纸印刷企业多以周为工作周期,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制定一个周生产计划,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存入计划并利用系统对每天的生产订单进行核对,再根据当天具体情况对当天日计划生产量进行汇总。
印刷厂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印刷厂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印刷厂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技术、质量、采购、销售等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高效原则: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 质量原则: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3. 安全原则:保障生产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 协同原则: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作,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印刷厂设立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协调各部门信息化工作。
第五条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以下工作:1. 负责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2. 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与管理;3. 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维护;4. 负责信息化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与安全;5. 负责信息化培训与推广;6. 负责信息化项目的评估与审计。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2. 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支持,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3. 质量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4.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信息化系统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配件;5. 销售部门:负责销售信息化系统的推广与应用。
第三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七条印刷厂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1. 网络设施: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局域网;2. 服务器设施:购置高性能、大容量的服务器;3. 数据库设施: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库系统;4. 存储设施:配置足够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安全;5. 安全设施: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
第八条印刷厂应定期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信息化系统建设第九条印刷厂应建设以下信息化系统:1. 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跟踪与统计;2. 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产品质量的监控、检验、追溯与改进;3. 采购管理系统:实现采购计划的编制、执行、跟踪与统计;4. 销售管理系统:实现销售订单的接收、处理、跟踪与统计;5.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员工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管理;6. 财务管理系统:实现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审计等管理。
印刷信息化管理
印刷信息化管理印刷行业一直在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印刷业也开始转型。
信息化管理成为了印刷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必要手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印刷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信息化管理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印刷业的生产方式、消费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
信息化管理作为印刷业进一步升级的必要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印刷品质量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协同化和信息化,减少人工干预。
对于一些印刷品质量关键的生产过程,比如说色彩控制、版面规划等,信息化管理可以确保印刷品的一致性和高质量。
2.降低人力成本传统印刷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不仅人力成本高昂,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采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减少人工的介入,避免人为的误差,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生产效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印刷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节奏。
4.提高客户满意度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多个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确保印刷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从而提高客户对印刷品质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同时,通过大数据等工具,印刷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印刷品的适合度。
二、信息化管理实践方法1.引进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印刷企业可以引进集ERP、MES、WMS等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全程透明和高效运转。
该系统可以实现订单管理、生产管理、仓储管理等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周期。
2.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印刷企业可以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生产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比如,可以通过引进数字化柔性制版、自动化印刷机械等设备,实现印刷过程无人化,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3.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印刷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和满足,并主动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与贴心服务。
信息化管理助力印刷企业管理升级
当下,很多印刷企业选择通过信息化手段(如erp、mis等)改造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向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模式迈进。
笔者在报纸印刷企业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多年,深感信息化管理对报纸印刷企业的重要意义,在此与广大读者分享几点心得体会。
科学安排生产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将数字化控制延伸到各机台以及各生产环节,做到科学安排生产。
如此,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安排生产。
做到科学安排生产,主要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生产计划报纸印刷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包括周计划、临时订单和日计划三部分。
由于大多数定期出版的报纸都以周为周期,因此报纸印刷企业的机台生产计划也通常以周为周期。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先建立一个周计划,每天根据周计划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自动检索当天要印刷的报纸订单,再加上当天的临时订单,就生成了当天的日计划。
当日计划下达到各个印刷机台和各个生产工序时,就进入到了生产过程管理阶段。
这时,若要安排机台任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就会根据每个机台的产能情况,合理安排最优的任务组合。
假设一家印刷企业有5台产能不同的轮转印刷机,系统会根据活件情况,合理安排每台轮转印刷机的工作量。
2.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包括版面接收管理、ctp输出管理、印刷机台管理、印后管理和生产调度管理等环节。
现在,很多印刷企业都在尝试运用实时反馈的方法进行过程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各机台可通过网络实时接收指令,并实时反馈进度和工作记录。
例如,每个机台每开始生产一个活件或者结束一个活件,都可以实时反馈到管理部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事前制订的生产计划,结合各机台、各生产环节的实时反馈信息,灵活做出调度决策,并实时下达到各机台和各生产环节;如果遇到提前完成或者延缓完成任务的情况,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重新安排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如果要进行生产信息的实时反馈,需要在机台安装电脑并连接网线。
而现在只需一个平板电脑,再加上车间的无线网络即可,非常便捷。
印刷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应用
印刷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应用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印刷行业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印刷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应用成为了提升印刷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智能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生产质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力投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印刷设备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印刷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人工记录和经验判断,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从而影响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而智能化管理则能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收集和分析数据,实现对设备的精准管理。
智能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企业能够准确掌握设备的闲置时间和工作负荷,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避免设备过度使用或闲置,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同时,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一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从而减少次品和废品的产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此外,智能化管理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响应速度。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快速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缩短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二、印刷设备智能化管理的技术手段1、传感器技术在印刷设备的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
这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为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印刷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通过云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掌握生产进度。
3、大数据分析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包括设备的故障记录、维护记录、生产数据等,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进行维护和保养,预防故障的发生。
4、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设备故障预测模型。
印刷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印刷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印刷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智能化升级。
智能化升级为印刷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使得印刷品质量得到了提升,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一、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印刷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主要体现在设备的应用方面。
传统的印刷设备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而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引入,印刷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比如,印刷机器人的应用使得印刷过程更加精准,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智能化设备还可以实现多功能集成,一个设备可以完成多个工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用是印刷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印刷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印刷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生产计划的有效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智能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并及时进行维修,减少了停机时间,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此外,智能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统计,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智能化设计软件的创新智能化设计软件的创新对印刷行业的智能化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
传统的印刷设计需要通过手工绘制或者使用简单的设计软件进行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智能化设计软件的应用使得印刷设计更加精准、高效和灵活。
通过智能化设计软件,设计师可以实现对印刷品各个细节的精确控制,提高了设计质量。
与此同时,智能化设计软件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对设计进行快速的修改和优化,提高了设计效率。
四、智能化印刷品质检系统的推广智能化印刷品质检系统可以帮助印刷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次品率。
传统的质检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检查,存在主观性和误差较大的问题。
智能化印刷品质检系统通过图像识别和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印刷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分析,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智能化印刷品质检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印刷品的追溯,对于印刷品质量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依据。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与效率提升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与效率提升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印刷行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数字化管理已成为提升印刷企业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刷行业中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效率的显著提升。
一、数字化管理在印刷行业的重要性1、优化生产流程传统的印刷生产流程往往依赖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容易出现误差和延误。
而数字化管理能够将生产流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实现从印前设计到印刷、印后加工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
2、精准的成本控制印刷成本涉及到原材料、设备折旧、人工费用等多个方面。
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成本数据,帮助企业准确计算每一个订单的成本,从而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通过对成本数据的分析,企业还能够发现成本浪费的环节,采取措施进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客户满意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客户对印刷品的质量、交货期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订单的全程跟踪,让客户实时了解订单的进度和状态。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如可变数据印刷、按需印刷等,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数字化管理系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销售、客户等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企业管理层能够做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
例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安排维护计划等。
二、印刷行业数字化管理的主要手段1、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ERP 系统是印刷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核心。
它整合了企业的财务、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通过 ERP 系统,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订单进度、库存情况、财务收支等关键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2、生产执行系统(MES)MES 系统专注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印刷厂如何通过数据管理提升印刷效果和质量?
印刷厂如何通过数据管理提升印刷效果和质量?一、确立数据管理体系印刷厂要提升印刷效果和质量,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
这包括建立全面准确的印刷生产数据库,将客户需求、印刷原料、加工工艺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建立起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机制。
通过高效的数据管理,印刷厂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变量,为提升印刷效果和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二、优化生产工艺数据管理可以为印刷厂提供准确的生产数据参考,帮助厂方发现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通过对印刷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印刷厂可以找到最佳工艺参数,提升印刷效果和质量。
比如,在印刷色彩控制方面,印刷厂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墨水配方、印刷压力和印版清洗等环节,使得印刷品的色彩更加鲜艳、准确。
三、精细化数据监控数据管理不仅可以用于改进生产工艺,还可以用于实时监控印刷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指标。
印刷厂可以借助数据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印刷温度、湿度、印刷速度等关键参数,并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通过精细化的数据监控,印刷厂可以快速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印刷效果和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四、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印刷厂可以借助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功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印刷生产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比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印刷厂可以找出造成印刷产能低下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数据分析还能够帮助印刷厂预测未来的需求趋势,为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印刷厂可以有效提升印刷效果和质量,实现稳定高品质的印刷产品。
数据管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印刷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巩固印刷厂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印刷厂在追求印刷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应重视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数据管理体系,实现印刷效果和质量的持续提升。
建设信息化的管理是当今印刷企业的使命
建设信息化的管理是当今印刷企业的使命印刷业作为信息产业组成部分之一,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走信息化道路是必然之选。
目前,一些管理理念超前的印刷企业已尝试建立全流程的计算机管理,同时更多的印刷企业也希望借助计算机这个现代工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但信息化管理流程在我国印刷企业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使用规模也十分有限。
总体看,东部印刷企业比中部好,中部比西部好;大城市企业比地处偏远的企业好;新建企业比老企业好;经济实力强、利润空间大的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开展较好。
在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型企业已实现信息化管理商务流程。
而我国印刷企业即使能够生产出与国外同类的产品,但由于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差距,也将使我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印刷企业要想搞好信息化管理建设,首先要对印刷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及特点充分了解。
印刷企业信息化,就是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
它同时具有技术要求具有先进性及适用性;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多次开发利用;与印刷企业体制改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广泛的产业及社会关联性;需要阶段性和持久性的发展等多方面特点。
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工作交流信息化、生产制造业务信息化、企业商务流程信息化及企业运作管理信息化四个方面。
我国印刷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有收获,也有困惑;有成就,也有波折。
印刷企业在分析了自身情况之后,要深入领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条件及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尽量避免困惑及波折,从信息化管理作业中获得收获及成就。
印刷企业推进信息化管理时,首先要做的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与重构,理顺企业内部关系,优化业务流程结构。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后,企业不光要看它用没用,更要关心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流程的进行情况,要时刻冷静思考。
同时要主动与印刷领域专家及信息技术专家加强合作,融合。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各个行业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印刷行业也不例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印刷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同时,不断的创新也是推动印刷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印刷行业数字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1、提高生产效率数字化管理能够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可以将印刷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如印前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进行整合和协同,实现信息的无缝传递和共享,避免了信息孤岛和重复劳动。
2、优化资源配置借助数字化管理系统,印刷企业可以对原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进行精确的规划和调度。
根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3、提升质量控制数字化技术可以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质量参数,如色彩、套准、墨量等。
通过质量检测设备与管理系统的集成,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次品和废品的产生。
4、增强客户满意度数字化管理能够实现与客户的实时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
通过在线订单管理系统,客户可以方便地提交订单、跟踪订单进度、查看产品样本,提高了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印刷行业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1、数字化印前管理印前环节是印刷生产的重要开端,数字化技术在印前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数字打样、色彩管理等。
CTP 技术省去了传统制版中的胶片环节,提高了制版效率和精度;数字打样可以让客户在印刷前更直观地看到最终的印刷效果,减少了误解和返工;色彩管理系统则确保了从设计到印刷过程中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生产过程数字化监控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进度、质量数据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字化管理平台。
印刷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议
印刷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迈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印刷行业作为传统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数字化时代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印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全面升级生产设备为了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印刷企业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升级。
先进的数字印刷设备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例如,启用全自动印刷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数字化可以实现快速设定和变更印刷内容,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建立数字化供应链在数字化时代,建立数字化供应链是印刷行业转型的关键。
通过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数字化信息交流,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协调性、降低沟通成本。
例如,通过与设计师和客户建立数字化连接,可以实现在线审稿和设计修改,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此外,数字化供应链还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追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三、开拓线上销售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已经成为印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并且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
同时,线上销售还可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此外,通过在线营销和社交媒体推广,可以增强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四、加强数据分析能力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企业可以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趋势等重要信息,为产品和服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同时,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因此,印刷企业应该加强对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并且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
五、加强安全和版权保护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和版权风险。
印刷企业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和版权的保护,避免非法复制和侵权行为。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信息化带动传统印刷企业管理的腾飞
●俞志康 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信息系统,是我们 上海烟印人梦寐以求的目标!
一、烟印厂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烟印厂的信息化可以追溯到上个 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企业本身的 发展。烟印厂的信息化建设大体走过 了准备期、规划期、试运行期、整合提 高期四个重要时期。通过有重点、有层 次、分步骤地实施策略,经过不断地实 践和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 规律的信息化道路,使得信息化成为 推动企业管理进步,提高竞争力的有 效利器。 在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信息中心 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复旦大学管理 学院和开发商威士顿公司的协助下, 通过全厂上下各相关人员的共同努 力,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奋斗,涉及企业 74个业务流程的烟印资源管理系统 (一期)项目顺利建成。2006年12月 底通过了由(集团)公司相关处室、复
天, 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如果说2004年企业整体搬迁,一 流的厂房以及先进的印刷设备为企业 发展的硬件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那 么一流的硬件需要先进的软件支持, 为了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加科学、高 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企 业长远发展规划,为了始终站在印刷 发展的前沿,建设一个涵盖企业生产
三、烟印厂信息化初见成效 经过2年左右的试运行和完善改 进,烟印资源管理系统已经逐渐步入 正轨。针对了烟印厂信息系统实施后 在经营销售、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物 料管理、工艺管理、品质管理和生产设 备管理等关键业务上的管理实践。从 运营效率、管理控制能力、管理决策能 力和战略竞争能力等不同管理层面对 系统进行了考察。评估结果显示,烟印 厂实施信息系统后: 1、业务运营效率有显著提高,具 体体现在经营销售、生产计划管理、物 料管理、工艺管理以及车间管理等日 常工作的效率提高。 2、各职能的管理控制能力有明显 提高,具体体现为信息化已深入融八 日常管理,管理人员及时获得更多的 一线信息,反馈信息更加准确和丰富。 3、信息化对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
印刷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印刷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传统印刷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印刷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首先,印刷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力度。
随着数字化印刷技术的发展,传统印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印刷设备,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数字化印刷技能,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
其次,印刷企业需要优化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再者,印刷企业需要拓展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除了传统的印刷业务,企业
可以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如个性化定制印刷、包装印刷、数字化印刷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场份额。
最后,印刷企业需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建立健
全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总之,印刷企业要实施转型升级,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力度,优化管
理体系,拓展市场,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
只有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印刷企业的数字化
印刷企业的数字化提高印刷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是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印刷企业提高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1. 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印刷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如数字印刷机、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这些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竞争力。
2. 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印刷企业应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将各个部门、环节和流程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
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进度、库存情况、客户反馈等信息,以便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3. 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能是关键。
印刷企业应定期为员工提供培训课程,使他们熟悉新的技术和设备,掌握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操作和管理技能。
同时,企业还应鼓励员工创新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4. 开发智能化解决方案:印刷企业可以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适合自身需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排版、色彩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优化供应链管理:印刷企业应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商、生产商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交货速度,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6. 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印刷企业应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及时了解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参加行业展会、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交流和学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提高印刷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强化员工培训、开发智能化解决方案、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等。
只有这样,印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升级
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升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升级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行政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行政管理的优化和创新,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诸多方面,如日常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管理、会议管理、财务管理等。
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容易出错,且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而信息化升级则可以打破这些瓶颈,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
首先,信息化升级能够显著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通过引入电子办公系统、自动化流程管理等工具,可以实现诸如文件的快速审批、信息的实时传递、任务的自动分配等功能,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等待时间。
例如,以前一份文件的审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签字盖章,耗费数天甚至更长时间,而现在通过电子审批系统,相关人员可以在网上即时处理,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其次,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作。
借助即时通讯工具、协同办公平台等,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能够更加便捷地交流与合作。
大家可以在平台上共享信息、讨论问题、共同完成项目,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了团队的协同效率。
例如,在组织一次大型会议时,行政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与各个部门协同工作,快速完成会议的策划、通知、场地安排等工作,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再者,信息化能够提升企业的决策支持能力。
通过对行政管理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管理层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比如,通过分析员工的考勤数据、绩效数据等,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通过分析办公费用的支出数据,可以发现节约成本的潜力点,优化财务预算。
然而,企业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升级并非一帆风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与发展策略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与发展策略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印刷行业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印刷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印刷行业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数字化管理为印刷行业带来了诸多优势。
首先,它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数字化流程,从订单接收到生产排程、再到质量控制,各个环节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减少了人工干预和错误,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其次,数字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
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如色彩管理系统、数码打样等,能够更精确地控制颜色、图像清晰度等关键质量指标,满足客户日益严苛的要求。
再者,数字化管理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
实时获取市场数据和客户需求,使企业能够迅速调整生产策略,推出更符合市场趋势的产品和服务。
二、印刷行业数字化管理的主要内容1、数字化生产流程管理引入 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等软件,实现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设备监控等环节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例如,通过 ERP 系统,企业可以精确计算原材料需求,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MES 系统则能实时监控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2、数字化色彩管理色彩的准确性在印刷中至关重要。
数字化色彩管理系统能够确保从设计到印刷的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通过建立色彩标准、进行色彩校准和使用专业的色彩管理软件,实现对色彩的精确控制。
3、数字化文件管理印刷企业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包括设计稿、客户资料等。
建立数字化文件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文件的快速检索、版本控制和安全存储。
同时,方便与客户进行文件共享和协作,提高沟通效率。
4、数字化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数字化营销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潜在客户。
同时,通过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客户需求的精准分析和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与实践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与实践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各个行业都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印刷行业也不例外。
数字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手段,正逐渐在印刷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和竞争力。
一、印刷行业数字化管理的背景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印刷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客户对高质量、短周期、低成本的要求。
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大,也使得印刷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化管理成为了印刷企业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印刷行业的应用1、生产流程数字化通过引入数字化生产流程管理系统,如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数字化印刷设备等,实现了从设计到印刷的全流程数字化控制。
设计师可以在电脑上完成稿件设计,直接传输到制版设备进行制版,然后通过数字化印刷设备进行印刷。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误差,还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2、库存管理数字化利用数字化库存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数量、位置和状态。
通过与生产系统的集成,实现了根据订单需求自动计算原材料的需求量,及时进行采购和补货,避免了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库存成本。
3、客户关系管理数字化建立数字化客户关系管理平台,整合客户信息、订单记录、沟通历史等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和偏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利用数字化营销手段,如电子邮件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拓展客户资源,提升市场份额。
4、质量管理数字化采用数字化质量检测设备和质量管理系统,对印刷品的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
通过设定质量标准和检测参数,自动识别和剔除不合格产品,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三、数字化管理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技术投入成本高数字化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进行技术培训。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与实践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与实践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印刷行业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挑战。
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印刷企业提升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质量控制和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关键手段。
数字化管理为印刷行业带来了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从订单接收、文件处理、印前准备到印刷生产和印后加工,每个环节都能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精准的控制和协调。
这不仅减少了人工干预可能带来的错误,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往,人工调度生产流程容易出现混乱和延误,而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其次,数字化管理在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化检测设备和软件,能够对印刷品的色彩、清晰度、套准等质量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一旦发现问题,系统能够迅速反馈给操作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这有效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客户的信任。
再者,数字化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可以根据订单的需求和生产设备的状况,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订单数据和生产能力,预测未来的订单量,提前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和储备,避免因原材料短缺而导致的生产中断。
同时,还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率和维护记录,合理安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在数字化管理的实践中,许多印刷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某大型印刷企业为例,他们引入了一套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监控。
客户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实时跟踪订单进度,了解产品的生产状态。
同时,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也能够通过系统获取各种生产数据和报表,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决策。
通过这套系统的应用,该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次品率降低了20%,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然而,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管理也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助力印刷企业管理升级
发表时间:2019-01-02T14:57:48.85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9期作者:徐建
[导读] 当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印刷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首要前提是不断加大对创新科技的研发投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优化内部体制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徐建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江西南昌 330038
摘要:当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印刷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首要前提是不断加大对创新科技的研发投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优化内部体制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印刷企业;经济一体化;管理模式;
当下,多数印刷企业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逐步摒弃了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不断拓展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管理系统等现代信息手段。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形势背景,围绕印刷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升级展开深度探究。
1简要论述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背景与基本条件
依据相关社会调查结果可知,信息化建设投资超生产设备投资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达65%,而企业网络技术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十倍以上。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应用程度是衡量印刷企业生存发展概况的重要指标。
然而,国内大多数印刷企业往往盲目侧重于采购生产设备,对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导致设备运行效率低,联动设备数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印刷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而一旦设备信息化管理匮乏,就会使印刷企业经营发展环节的诸多信息过分独立化,其具体内容如下:
不同业务模块、基础工序的数量往往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而这些信息系统又搭载于不同的业务平台,使得各环节的数据被强制分割到独立化业务平台中,不同业务模块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与数据信息交互,盲目侧重于关键业务的数据信息采集、整合及利用,对基础业务数据的重视力度不足。
在专业领域,这种业务模块独立化与数据信息交互不畅又被称之为“孤岛现象”。
针对此,要想提高创新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升级优化企业管理,就需对企业实行信息化改造,从根源消除孤岛现象。
而搭建信息化平台,是完善企业内部管控体制,优化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升级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
2完善印刷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2.1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生产计划
当下,大多数报纸印刷企业依然存在“口头指挥”“无单生产”的问题。
这种粗放式管理模式缺乏统一性、规范性,极易沟通不畅等问题。
另外,当基层生产调度人员想要了解生产进度或需要下达生产指令时,需要在线沟通或暂时脱离岗位深入生产现场进行查看,这使得工作效率偏低。
再者,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决策层无法掌握完备且准确的生产数据,对企业制定经营战略部署构成阻碍。
相比之下,高效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可将数字化控制系统拓展应用到各硬件设备及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由此,生产管理人员可全面掌握生产作业流水线的运转情况及生产进度,并以此为基准,制定完善的生产计划。
科学生产应当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生产计划
书刊印刷企业的生产计划主要包括周计划、临时订单和日计划三部分。
由于大多数定期出版的杂志周刊都是以周为时间计划,因此,印刷企业也应当以周为周期制定生产计划。
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先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周计划,通过检索计划信息确定报纸订单,再加上当天的临时订单数额,生成日计划。
印刷企业要根据日计划的具体内容下发生产指令,并调整各个印刷机台的运行参数和生产工序,进而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制定月度采购清单。
同时,客观对比不同生产时段对同一商品的需求量指标,避免因采购人员变动导致成本浮动范围过大。
或者也可制定清晰合理的采购清单,其有助于控制成本,节约资金。
2)合理控制成本投入
针对书刊印刷企业来说,其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包括纸张标准及使用数量、CTP板材规格、生产设备零构配件质量等级。
通过高效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控制生产成本,应当从流程控制与考核控制两方面着手。
其中,动态控制就是通过统一规范印刷工艺控制各项基础材料的使用数量。
以纸张为例,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根据生产计划确定需求量,还能全方位动态监控整个使用流程。
在杂志书刊出库前,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提前核算需领用的纸张数量。
出库后,也可以动态监控整个生产作业流程。
而对印刷材料的监控是考核一线机台操控人员的重要指标,其宗旨在于合理控制成本。
印刷企业可按照特定生产计划,将原材料合理分配到各个生产车间,确定对应的考核标准,以此客观评价实际生产概况。
2.2规避生产经营风险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辅助印刷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维系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作用为:
1)提高生产时效性与精确性
针对杂志周刊印刷来说,保证时效性是重中之重,而印刷企业的首要任务也就是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印刷生产任务。
但在保证生产时效性的基础上,还要避免印错版。
部分印刷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未注意出版社的临时改版,或出版社的改版信息未及时告知印刷企业,增加了无谓成本与资源消耗。
采取数字化生产流程后,信息化管理模式逐步取代粗放式管理模式,可自动识别版面,从根源消除风险,提高印刷效率,避免人为印刷失误。
2)优化纸张代管工作水平
通常来说,大多数出版社都是单独采购纸张,并由印刷企业集中管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报纸印刷企业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对于那些承印多种杂志书刊,需要管理多个出版纸张的印刷企业来说,实际工作更加令人头疼。
部分印刷企业对纸张代管工作缺乏重视,或由于工作任务量繁重,无暇顾及,出现纸张混用的情况屡见不鲜。
久而久之,不同报社的固定纸张数量出现错漏,需要印刷企业自行填补空缺。
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提高纸张代管工作质量,高效记录纸张数目,从而减轻隐化企业的工作负担,让其能够将更多精力投放与
印刷生产。
3)从根源规避丢报问题
以往,书刊印刷企业经常出现少数的现象,由于车间内监控探头存在死角,难以明确少数事件的原委。
针对此,可以在出货处及堆积设备上安装自动传感器智能监控书刊成本数量;在机台部分通过生产计数掌握废报数量;再通过动态监控损耗,掌握报书刊的生产概况,从根源杜绝少数现象。
3结束语
综上,如今报纸印刷企业逐步向“互联网+”方向靠拢,通过不断提高印刷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优化内部管控体制,强化设备信息管理品质,可有效增强印刷时效性与优质性,进而促进印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拥军.信息化管理助力印刷企业管理升级[J].印刷技术,2016(11)
[2]张一帆.信息化管理助力印刷企业管理升级[J].广东印刷,2017(2)
[3]刘宁俊.加强印刷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升级[J].中国印刷,2015(6)
作者简介:徐建(1986-)男,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印刷厂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