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养生--黄芪(耆)
黄芪的功效与主治与禁忌

黄芪的功效与主治与禁忌黄芪,这味在中医药领域备受重视的中药材,有着诸多的功效、主治病症以及使用禁忌。
黄芪,性微温,味甘。
其主要功效之一便是补气固表。
对于那些平日里容易感到疲劳、气短乏力、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的人来说,黄芪是一味良药。
它能够增强人体的中气,提升身体的能量水平,让人更有精力去应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黄芪还有托疮生肌的作用。
当身体出现疮疡久不愈合,或者伤口难以恢复时,黄芪可以促进肌肤和组织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这对于一些术后患者或者长期患有慢性皮肤疾病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在增强免疫力方面,黄芪也表现出色。
它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使人体更有能力抵御外界的病菌和病毒的侵袭。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较大的时候,适当服用黄芪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生病的几率。
黄芪还能利水消肿。
对于一些因肾脏功能不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水肿,黄芪能够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在主治病症方面,黄芪常用于治疗脾气虚证。
脾气虚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黄芪可以健脾益气,改善这些不适。
黄芪也常用于治疗肺气虚证。
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喘促、自汗等。
通过补充肺气,黄芪能够缓解这些肺部气虚的症状。
对于气血亏虚的人群,黄芪与当归等药材配伍使用,能够补气生血,改善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
然而,黄芪虽好,却也有禁忌。
首先,感冒发热的人不宜使用黄芪。
因为黄芪具有固表的作用,在感冒发热期间使用,可能会导致邪气滞留体内,难以发散,从而加重病情。
其次,阴虚阳亢者要慎用。
这类人群通常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症状。
黄芪性温,使用不当可能会加重阴虚阳亢的症状。
孕妇在使用黄芪时也需要格外谨慎。
虽然黄芪一般来说较为安全,但由于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此外,黄芪的用量也需要注意。
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上火、失眠等不良反应。
总之,黄芪是一味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药材,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生黄芪功效与作用

生黄芪功效与作用黄芪,又名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黄芪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誉为“长寿万岁草”。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的六大功效与作用。
首先,黄芪有养血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黄芪被归类为“补气药”,具有滋养血液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贫血症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其次,黄芪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黄芪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皂苷、多糖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第三,黄芪有抗肿瘤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
第四,黄芪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因此,黄芪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第五,黄芪有抗氧化作用。
黄芪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延缓细胞的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器官的功能。
最后,黄芪还具有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养血、增强免疫力、抗肿瘤、调节血糖、抗氧化和调理肠胃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不同,在使用黄芪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黄芪作为一种中草药,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过敏或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黄芪,又称黄精、黄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使用于中医药领域。
黄芪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誉为“长生不老草”,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下面将介绍黄芪的作用和功效。
1. 补益气血: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黄芪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气血,缓解气虚和血虚等症状,对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疲劳能力:黄芪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和黄酮类等活性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白血球的数量和活性,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同时,黄芪还可以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
3. 抗肿瘤作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此外,黄芪还能够提高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抗炎作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黄芪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修复,对于各种创伤、烧伤和溃疡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5. 调节免疫系统:黄芪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黄芪还可以调节免疫的平衡,降低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6. 保护肝脏:黄芪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能够减轻肝脏的损伤。
黄芪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对于肝炎、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总之,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癌抗肿瘤、抗炎作用、调节免疫系统和保护肝脏等多种作用和功效。
然而,由于黄芪具有温补性质,不适合阳盛体质、热病气色等人群使用。
在使用黄芪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简述黄芪的功效及用途

简述黄芪的功效及用途黄芪,又称黄耆,是常见的一种中草药,常用于中医临床,并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录。
黄芪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养正固脱、益气升阳、补血安神等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的功效及用途。
首先,黄芪具有养正固脱的功效。
中医认为,黄芪属于补气药物,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恢复体力。
黄芪可以补充体内的精气神,增强体质,改善疲劳、乏力等神疲体弱的症状。
因此,黄芪常用于治疗气虚患者,特别是气虚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体虚劳损等病症。
其次,黄芪有益气升阳的作用。
气虚是中医重要的病理概念,对于气虚所致的疾病,黄芪具有调整气机的作用。
黄芪能够补充人体气血不足的情况,提高气血的运行功能,增强机体的阳气。
因此,黄芪在调理气虚所致的症状时具有一定的疗效,如肾阳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虚失眠等病症。
此外,黄芪还有补血安神的功效。
黄芪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可以促进血液的生成和循环。
黄芪的补血作用源于其富含丰富的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黄芪补气益血,调理气血不足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月经不调等。
此外,黄芪还具有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因气血不足所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焦躁等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的用途非常广泛。
首先,黄芪常用于调理免疫系统。
黄芪对免疫细胞有明显的影响,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并有助于恢复体力。
因此,黄芪常用于调理和预防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多种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
其次,黄芪还常用于治疗气虚体弱和慢性疲劳综合征。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很多人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的情况。
黄芪可以补充气血不足的情况,增加人体的精力和体力,改善疲劳乏力的症状。
此外,黄芪还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以及失眠多梦、神疲倦怠等病症。
黄芪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同时,黄芪又有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有很多的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黄芪功效与作用

黄芪功效与作用黄芪,又称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
黄芪是我国特有的中草药材,历史悠久,被广泛用于中医中药领域。
它被誉为“东方人参”,被认为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黄芪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1.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
黄芪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黄芪苷等,这些成分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黄芪可促使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增强体内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免疫力。
2. 抗肿瘤作用黄芪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黄芪的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来实现,还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3. 抗疲劳作用黄芪具有抗疲劳的作用,能够增加机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和黄芪苷等成分能够改善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提高肝糖原储存和乙酰辅酶A氧化磷酸化作用,增加机体的运动耐力,减轻疲劳感。
4. 促进消化作用黄芪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增加胃蠕动,增强胃肠道蠕动能力,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可调节机体酶的分泌,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5. 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和黄芪苷等成分可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抑制炎症的发展。
6. 保护心血管作用黄芪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能够增强心脏收缩力和抵抗缺血缺氧的能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黄芪苷等成分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肌缺血。
7. 抵抗辐射作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可以减轻放射线对人体组织的损伤。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中和自由基,减少自由基的对DNA的破坏,保护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
中药养身黄芪的提神效果

中药养身黄芪的提神效果黄芪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和药膳调理中。
除了它的药用价值,黄芪还有提神效果,能够帮助控制疲劳,增强体力和精神状态。
本文将介绍黄芪的提神效果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黄芪来获得最佳效果。
黄芪,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属豆科植物,是一味中药药材,具有益气补虚的作用。
黄芪主要生长于我国北方地区,被广泛用作中药、保健品和药膳食材。
由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黄芪成为了提高身体健康和增强免疫力的重要选择。
黄芪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功效,可有效改善机体的生理功能。
在中药理论中,黄芪被归入“补气”的范畴,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益气固表,能够增强体力,提升免疫力,改善机体状况。
黄芪的提神效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增强体力:黄芪具有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能量代谢,增加肌肉的耐力,减少运动引起的乳酸堆积,从而延缓疲劳的发生。
长期服用黄芪能够增强人体的体力,使人更加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2. 调节免疫力: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提高机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黄芪还可以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机体对各种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因此,长期服用黄芪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 调节精神状态:黄芪还具有一定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
它可以舒缓情绪,减轻紧张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黄芪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能够改善人的精神状态,使人心情愉快,提高专注力和工作效率。
尽管黄芪有着诸多提神效果,但是正确使用黄芪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果。
以下是使用黄芪的一些建议:1. 建议咨询中医师:黄芪虽然药效温和,但仍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为了确保安全和合理使用黄芪,建议在使用之前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
2. 选择优质黄芪:市场上的黄芪品种较多,质量良莠不齐。
黄芪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黄芪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1. 黄芪的性味黄芪,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的根及根茎。
其性味归经如下:•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脾,肺经。
2. 黄芪的功能主治黄芪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2.1 补气扶正黄芪能够补气扶正,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它能够提高机体的气血运行,增加气血的营养供应,从而起到滋补作用。
常用于气虚血弱、久病体虚、疲劳乏力等症状的治疗。
2.2 益肺定喘黄芪有益肺定喘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肺气的升降功能,从而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因此,黄芪常被用于治疗慢性咳嗽、气喘、肺虚等症状。
2.3 安胎固精黄芪对于胎儿的发育和固精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补充女性体内的气血,增强子宫的营养供应,从而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黄芪也能够提高男性的精子质量,改善精子的活力。
2.4 护肝明目黄芪具有护肝的作用,可以帮助肝脏排毒,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此外,黄芪还可以明目,对于眼睛干涩、视力衰退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5 提振精神黄芪可以提振精神,改善人体疲劳和虚弱的状况。
它可以增加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
3. 主要应用根据黄芪的性味和功能主治,主要应用领域如下:•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久病虚弱者。
•气虚血弱,面色苍白,乏力倦怠者。
•慢性咳嗽,气喘症状明显者。
•孕妇调养,胎儿生长发育较慢者。
•肝脏功能受损,需要排毒保肝者。
•眼睛疲劳,干涩,视力衰退者。
•虚弱疲劳,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下者。
总之,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扶正、益肺、固精、护肝、明目、提振精神等功能主治。
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量进行使用。
然而,使用黄芪时应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剂量控制和禁忌症等问题。
黄芪的知识

黄芪的知识黄芪,又称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黄芪属植物的根部。
黄芪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百草之王”,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我将从黄芪的来源、性味、功效、用途等方面为大家介绍黄芪的知识。
黄芪的生长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地带,如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
黄芪的根部呈长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有纵纹和横裂纹,质地坚韧,具有一定的弹性。
黄芪的采挖一般在秋季进行,选取生长年限在3-6年的黄芪根进行采收。
黄芪的性味为甘平,归脾经、肺经。
黄芪具有补气、益阳、固表的功效,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黄芪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预防感冒、疲劳、肝炎等疾病的发生。
根据中医理论,黄芪有很广泛的用途。
首先,黄芪可以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病症,如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
其次,黄芪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也有治疗作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用于治疗痰湿阻滞、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黄芪还可以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问题。
除此之外,黄芪还可以作为辅助药物用于肿瘤、抗衰老等方面。
黄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服用,最常见的是泡水饮用。
将适量的黄芪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静置片刻即可饮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炖汤、煮粥等方式进行食用。
对于一些特殊病症,还可以将黄芪研磨成粉末,然后用于外敷或制作成丸剂、胶囊等剂型进行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具有很多功效,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体质偏热、气虚不实的人群,不宜过量使用黄芪。
此外,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黄芪时需要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黄芪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并且可以用于治疗气虚、脾胃虚弱、呼吸系统疾病等病症。
但是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不适当使用。
如有需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黄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1.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黄芪,又称黄药子、黄耆等。
为豆科植物黄芪的根部,为中药常用药材。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升阳固脱等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领域。
2. 黄芪的主治黄芪的主要功效包括:•补气养血:黄芪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对于气虚血瘀型疾病有一定疗效,如慢性乙肝、虚劳、白带、贫血等。
•益气固表:黄芪具有提升机体阳气功能,对于肺虚、气虚阳萎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常用于感冒、疲劳、食欲不振等情况。
•升阳固脱:黄芪可以增强肾脏功能,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遗尿、脱肛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3. 黄芪的用量用法黄芪可以内服或外用,具体用量用法如下:3.1 黄芪的内服用法•使用鲜品黄芪,一般用10-30克,煎汤服用。
•也可选用干品黄芪,10-15克左右,加水煎煮15-20分钟,取汤液饮用。
•内服黄芪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3.2 黄芪的外用用法•将黄芪研碎,加入适量水煎煮,待凉后,可以直接涂抹在伤口表面。
适用于外伤、烫伤、疮疡等皮肤问题。
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4. 黄芪的注意事项•孕妇禁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活血功效,孕妇在怀孕期间应禁止使用黄芪,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用量控制:黄芪具有较强的药性,用量过大可能导致不适,应根据具体病情确定合适的用量。
•长期使用:长期使用黄芪可能导致体内热气过盛,出现口干、目赤等症状,应适时停用或减量使用。
总结:黄芪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升阳固脱等功效。
在内服时可以煎汤或用黄芪干品加水煎煮,具体用量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外用时可将黄芪研碎涂抹于伤口表面。
然而,孕妇禁用、用量不宜过大、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不适等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可忽视。
如果您有相关疾病或症状,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后再使用黄芪。
《神农本草经》里的中药智慧——黄芪

的饮食精微化合在一起形成的气。宗气停 留在胸 的作 用 , 以使 玉屏 风散 的药效 发挥 到最 大 。服 用 可
中催动 心 脏 跳动 , 固摄 内脏 。如 果气 虚 不 固 , 内脏 就会 下 垂 , 气机就 会往 下 陷。
大 气 下 陷怎 样 治 疗 呢? 张 问题 , 是尿 中总有 蛋 白 , 是 就 这 因 为 肾脏 总是 在 漏蛋 白。 为什 么会 漏蛋 白呢? 这
跟脾气不足有关, 脾气不足就固摄 不住人体 的精
肌等功效。黄芪分为两种 , 一种是生黄芪 , 一种是 微物质 , 精微物质就会随尿液漏出去了。
炙 黄芪 。生黄 芪有 托脓排 痈 的作 用 , 能把卫 气给 固 住, 把邪 气 往 外排 出体 外 。 有人 可 能会 问 , 么 是 什 现 代 著 名 中 医专 家 岳 美 中发现 , 童 得 肾病 儿 以后往 往 不 爱 吃药 , 就 总结 古 代 的方 子 , 黄 芪 他 用
配 升麻 、 柴胡 等提升 之药 。女 病人服 用几 服药 之后 就 慢慢 恢复 了 。这个故 事见 证 了黄芪 的神奇 功效 。
幔性肾病黄芪医
黄 芪 治 疗 肾病 的效 果也 是 不 错 的。慢 性 肾炎
人体 卫气的 好 兄弟 —— 黄 芪
黄 芪 具 有 补 气 固表 、 水 退 肿 、 毒 排 脓 、 利 托 生
生黄 芪 3 0克 , 赤 “ 气 ”呢? 卫 气 就 是 指保 卫人 体 的气 , 卫 就像 是 保 熬 成 粥给 孩 子 喝 。具 体 配 药 为 :
36
芪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 , 李时珍在 很重要的概念。 灵枢 ・ 《 本藏 》 :卫气者, 以 载 “ 所 《 本草纲 目》 中释其名日 :耆 , “ 长也。黄耆色黄, 为 温分肉、 充皮肤、 肥腠理 、 司开合者也” “ ,卫气充则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1.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黄芪,又称为黄精、白芪,是中药材中常见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包括:•补气固表:黄芪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功能,帮助人体抵抗外界侵袭。
在寒冷季节或体质虚弱的人群中,黄芪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外界引起的疾病。
•提升免疫力: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促进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侵袭。
研究还发现,黄芪可以增加人体的白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
•抗氧化:黄芪含有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物质、多糖等,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进程。
•改善心血管功能:黄芪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同时,黄芪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脏健康。
2. 黄芪的主要治疗功效黄芪在中医药中被广泛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脾虚气弱:黄芪可以补气强身,治疗脾虚气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肢体无力等症状。
•气虚血瘀:黄芪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引起的疼痛、瘀伤等症状。
•免疫功能低下:黄芪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易感染、反复感冒等症状。
•肺脾两虚:黄芪可以补益肺脾,用于治疗肺脾两虚引起的久咳、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肌肉萎缩:黄芪具有温阳固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肌肉萎缩引起的活动受限、肢体无力等症状。
3. 黄芪的用量和用法黄芪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如煎剂、煮汤、蒸发酒等。
具体用量和用法如下:•煎剂:每次取黄芪15克,加水适量煎服,可分2-3次服用。
•煮汤:每次取黄芪20克,与其他药材一同煮汤,可饮用汤剂。
•蒸发酒:将黄芪盛入罐中,加入适量白酒(或米酒),密封放置10-15天,即可饮用。
每日建议饮用30-60毫升。
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用量和用法。
同时,黄芪可能会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4.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体质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
中草药黄芪的功能主治

中草药黄芪的功能主治简介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被称为黄精或者北芪。
它属于豆科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北方的草原和山区。
黄芪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能力。
下面是黄芪的一些主要功能和主治。
功能1.补气黄芪具有补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导致的疾病。
它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体力和精力。
常用于治疗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
2.提升免疫力黄芪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分化。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对外界侵袭的防御能力,预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3.抗氧化黄芪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等,可以中和自由基,减缓细胞的氧化损伤。
它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和抗炎等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4.改善新陈代谢黄芪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内各种代谢过程的平衡。
它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对营养的利用率。
同时,黄芪还可以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主治1.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长期体力、精力和神经系统功能不全的疾病。
黄芪具有补气、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缓解疲劳、增加体力,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2.免疫功能低下黄芪的免疫增强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它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黄芪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新陈代谢的作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减少炎症反应,促进气管和支气管的扩张,改善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4.心脑血管疾病黄芪对心脑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同时,黄芪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微循环的畅通,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5.糖尿病黄芪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的升高。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芪,又名黄芪草、黄芪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中。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中、固表止汗、利水除湿、化痰止咳等功效。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正确的食用方法。
首先,黄芪具有益气补中的功效。
黄芪能够补充人体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因此,适合于体弱、气短、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其次,黄芪还有固表止汗的作用。
在中医药中,黄芪被广泛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等症状。
长期服用黄芪可以调节人体的汗腺分泌,减少不正常的出汗现象。
此外,黄芪还具有利水除湿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黄芪被认为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湿热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因此,适合于湿热体质的人群食用。
另外,黄芪还可以化痰止咳。
在中医药中,黄芪被用于治疗痰饮咳嗽、气管炎等症状。
长期服用黄芪可以起到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关于黄芪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 黄芪煮汤,将黄芪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汤,可以起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这种方法适合于体弱气短、乏力的人群。
2. 黄芪煮粥,将黄芪与大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起到滋补作用,还可以增加饱腹感。
适合于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的人群。
3. 黄芪炖鸡,将黄芪与鸡肉一起炖煮,可以起到滋补养生、益气补中的作用。
适合于体弱乏力、气短乏力的人群。
4. 黄芪泡水,将黄芪切片后,放入开水中泡饮,可以起到滋补养生、益气补中的作用。
适合于日常保健。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黄芪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合理搭配和用药,不宜过量。
另外,孕妇、儿童、患有感冒发热、腹泻等疾病的人群慎用黄芪。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益气补中、固表止汗、利水除湿、化痰止咳等多种功效,适合于体弱乏力、气短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正确的食用方法包括煮汤、煮粥、炖鸡、泡水等多种方式,但需要注意合理搭配和用药,避免过量食用。
希望大家在食用黄芪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发挥其最佳的药用价值。
黄芪的总结

黄芪的总结引言黄芪,又称黄精、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它在中医理论中被归为补气药,并且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调理体质、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本文将对黄芪的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便读者对黄芪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来源和药用部位黄芪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其中以山东、河北、陕西等地的产量较高。
黄芪喜欢生长在海拔500-2500米之间的阴湿草坡、路旁和水边等地,因此在野外很容易找到黄芪的踪迹。
黄芪的药用部位主要为其根及根茎。
一般来说,黄芪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茎较粗大,富含有效成分,因此常被采集并进行中药材加工。
二、化学成分黄芪具有丰富而多样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黄酮类物质:如黄芩苷、黄芪苷、山柰苷等。
黄芩苷是黄芪的主要黄酮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2.甾醇类物质:如大黄甾醇、大黄含酮甾醇等。
这类成分对心脑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并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多糖类物质:包括临床应用较广泛的黄芪多糖、芪胶、芪聚糖等。
这些多糖类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
4.氨基酸、有机酸和挥发油:这些成分为黄芪的特有成分,对于改善人体机能、调理肠胃功能具有一定的功效。
三、药理作用黄芪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免疫力:黄芪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并具有抗肿瘤活性。
2.抗炎作用:黄芪中的黄酮类、甾醇类等成分可以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3.抗氧化作用: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
4.调理体质:黄芪能够增强人体的体力和免疫力,改善疲劳状态,对调节体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临床应用黄芪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养生保健:黄芪被认为具有补气养血、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因此常被用于调理体质、预防感冒等。
中药传奇】——黄芪

中药传奇】——黄芪黄芪在临床药用和日常保健中运用广泛,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其禀春升少阳之气。
黄芪本作“黄耆 (音qí) ”, 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古人给药材起名字, 有相当一部分能够反映药材的特征。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解释得名缘由:“耆, 长也。
黄耆色黄, 为补药之长, 故名。
今通俗作黄芪。
”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说:“ (黄耆) 为补气诸药之最, 是以有耆之称。
”功效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甘, 具有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排脓, 敛疮生肌的功效。
临床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久溃不敛, 以及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症。
一般入药用量10克~15克, 大剂量可用30克~60克。
炮制黄芪可炒制, 也可蜜炙。
前者为黄芪切片用麦麸炒至深黄色, 筛出晾凉入药者, 这种炮制方法制成的黄芪称为炒黄芪, 由于麦麸可入脾胃, 故能增强黄芪健脾补气的功效。
后者称为炙黄芪, 又叫蜜炙黄芪、蜜黄芪, 是将黄芪片用蜂蜜拌匀, 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入药者, 其补气润肺的功效较炮制前强。
国医大师朱良春自制食疗方功效:益气养血, 健脾清心。
配方:生黄芪250克, 薏苡仁50克, 莲子50克, 绿豆50克, 扁豆50克, 大枣30克, 枸杞10克。
制法:将生黄芪用水浸泡20分钟, 枸杞单洗, 其他药物清水洗净待用。
将泡过的生黄芪连水倒入砂锅中, 再加水600毫升, 大火煎煮15分钟, 滤汁;再加入1碗水煎煮, 沸腾后滤出。
将两次的汁水混合倒入锅。
加上洗净的薏苡仁、莲子、绿豆、扁豆和大枣, 大火煮沸后换小火煮40分钟, 然后再加入枸杞, 约10分钟即成。
服法:以上为5天/人的用量, 煮好后放入冰箱冷藏, 每日早晚取出少量, 用微波炉加热后服。
中药材介绍黄芪

中药材介绍黄芪黄芪,又称黄耆,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本文将介绍黄芪的起源、药用价值、使用方法以及常见的黄芪制剂等相关内容。
一、黄芪的起源与概述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的根。
它生长在我国多个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
黄芪的根呈长圆柱形,外表呈黄褐色。
根长可达数十厘米,直径为1.5-2.5厘米。
二、黄芪的药用价值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被誉为“百草之王”。
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和保健养生。
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皂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黄芪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对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三、黄芪的使用方法黄芪可以直接入药,也可以作为药物的辅料使用。
常用的使用方法包括煎煮、炖煮、泡水等。
对于大剂量使用,建议采用炖煮的方式,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黄芪的根块较硬,使用前可以先用冷水浸泡片刻,使之变软,便于炖煮。
同时,根据具体需要,黄芪还可以与其他中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药效。
四、常见的黄芪制剂除了黄芪的直接使用外,市场上还有许多黄芪制剂。
常见的黄芪制剂有黄芪颗粒、黄芪胶囊、黄芪口服液等。
这些制剂方便携带,易于使用,可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黄芪制剂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五、黄芪的禁忌与注意事项黄芪作为中药材,尽管有许多益处,但也有其禁忌与注意事项。
首先,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慎用黄芪。
其次,使用黄芪时应注意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进行过敏试验后再使用黄芪。
综上所述,黄芪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
在使用黄芪时,应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控制,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以确保发挥其最佳疗效。
希望本文对黄芪的介绍有所帮助,并增加了您对黄芪的了解。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芪,又名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正确的食用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正确的食用方法。
首先,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黄芪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其次,黄芪还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着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黄芪还有抗氧化的功效。
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保护细胞健康。
除此之外,黄芪还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那么,如何正确食用黄芪呢?一般来说,黄芪可以泡水饮用,也可以煲汤食用。
泡水饮用时,可以将黄芪洗净后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温水,静置片刻即可饮用。
煲汤食用时,可以将黄芪与其他食材一起放入锅中煲汤,既美味又营养。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性温味甘,大多数人都可以食用,但孕妇、体质虚弱者和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食用,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正确的食用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量食用黄芪,以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抗氧化,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食用黄芪,享受它带来的健康益处。
黄芪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黄芪作用与功效与作用黄芪,又名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豆科植物。
在中医药学中,黄芪被称为“百草之王”,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黄芪作为一种补益药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养生。
本文将从黄芪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功效与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黄芪的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黄芪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2.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提高抗体产生能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免疫应答,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组织肿胀和疼痛。
4.抗肿瘤作用:黄芪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血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5.心血管保护作用:黄芪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氧,增强心脏功能,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6.抗糖尿病作用:黄芪可以调节血糖,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二、黄芪的化学成分:黄芪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三萜类、黄酮异黄酮类、酚类等。
黄酮类和多糖类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
1.黄酮类: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芪苷、总黄酮、大黄元、甘草酸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糖尿病等多种药理作用。
2.多糖类:黄芪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促进生长发育等多种药理作用。
3.三萜类:黄芪中含有丰富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肿瘤、降血压等药理作用。
4.黄酮异黄酮类:黄芪中含有一些黄酮异黄酮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5.酚类:黄芪中含有一些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
黄芪的功能主治神农本草经

黄芪的功能主治神农本草经1. 草药简介黄芪(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又称黄耆、四黄、北黄耆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在《神农本草经》中,黄芪被列为上品草药,被誉为补气益力、强身健体的圣草。
2. 药性与功效2.1 补气养血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虚血弱、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
黄芪可促进红细胞生成,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强造血功能,对贫血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2.2 提高免疫力黄芪被称为“抗癌圣草”,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它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淋巴细胞活性,增强机体抗肿瘤和抗病毒能力,有效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2.3 抗衰老黄芪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的特点。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的过程,延缓人体器官的衰退,并有助于保持年轻健康的状态。
2.4 改善消化功能黄芪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它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轻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
3. 适用症状和用法3.1 适用症状•气虚乏力:乏力无力,容易疲劳,面色苍白。
•脾虚泄泻: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腹胀便后不爽。
•失眠多梦:难以入睡,多梦易醒。
•肺虚咳嗽:干咳少痰,声音低嘶。
3.2 用法用量•黄芪可煎服,每次15-30克。
•可以单独煎汤服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煎汤。
4. 注意事项4.1 孕妇慎用黄芪虽然功效很好,但孕妇应谨慎使用。
在怀孕期间,还是要咨询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2 脾胃虚寒注意黄芪虽然神奇,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不宜大量食用。
在服用黄芪过程中,如果出现寒性腹泻、腹胀等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4.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另外,黄芪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同一时间服用其他药物时,应询问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相互影响。
5. 结语黄芪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草药,备受推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养生--黄芪(耆)
黄芪(也叫黄耆读音相同)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这个名字,因为它的种植分布比较广,内蒙这边的叫北芪,其实都是一种植物只是按地域的叫法其它还有好多品种上,药效一样。
黄芪(耆)其根入药,药用历史悠久。
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黄耆列为“上品”。
《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
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官脱垂、浮肿及痈疽等疾病疗效显著”。
《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古药书均认为它有益气补虚的作用。
注意不要盲目追求野生黄芪的年份,空心了药效就不好了
药理研究发现,黄耆含有胆碱、豆香素、叶酸、氨基酸、甜菜碱、皂甙、糖类、蛋白质、核黄素、黄烷化合物、铁、钙、磷及硒、锌、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排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
由于黄耆能防止肝糖减少,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增加,可抵抗化学物质、放射线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人体白细胞减少,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但黄耆最主要的仍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对虚胖虚肿症最为适宜(此是关键,需要自己发挥想像力)。
黄芪有着补气的功效,用黄芪泡水喝能够增强免疫力,补气养血。
经过现代临床研究发现用黄芪泡水喝可以降血糖,治疗高血糖,缓解胃病的作用
1、补气增强免疫力
黄芪水有着补气的功效,像身体长期虚弱的都会有着气虚的症状,像呼吸短促,说话带喘,走两步就气喘吁吁。
还有突然生大病,像中风后以及经历大型手术后都会有身体虚弱的情况,这样的可以用黄芪泡水喝,起到补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补气养血
中医理论中认为气能生血,所以贫血的患者或者月经来完之后的女性可以用黄芪泡水饮用,来帮助养血补血。
3、降血糖
现在研究确定了黄芪有着降糖的作用,所以像血糖较高的患者,或者有家族遗传糖尿病的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使用黄芪来帮助降血糖。
4、治疗高血压
黄芪有着帮助降低高血压的功效,像高血压偏高的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黄芪泡水饮用。
很多肥胖的中年人都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趋向以及疾病,所以中年肥胖患者可以使用黄芪泡水饮
用。
5、补脾胃
脾胃不好、脾胃虚弱多是因为气血虚导致的,所以脾胃不好经常腹泻、呕吐、便秘的患者可以使用黄芪泡水饮用。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再好的东西也不是人人适用的)
黄芪虽然好,但是并不是什么样的人群都适合的,像体质偏热的人就不适合使用黄芪泡水喝。
因为黄芪本身就性温,使用黄芪泡水喝很容易导致上火,如果体质本身偏热或者有热性疾病会导致病情加重黄芪是降糖、降脂的好药材,但是孕妇(包括经期)在怀孕期间最好不要随意使用任何药物,所以孕妇最好不要随意喝黄芪水。
人体大病初愈或者手术过后很容易出现气虚,患者可以用黄芪泡水喝,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但是最好不要长期连续的喝,使用黄芪泡水喝2个月就可以
,黄芪虽然是中草药,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小,但是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如果身体健康,长时间喝黄芪会引起上火和增强身体负担。
如果需要黄芪来降三高的,可以喝一段时间停一停再喝。
最主要是不要相信网上的宣传,说年份越久的野生的越好,智商税就是这么收的,一般三四年生的就够了,年头太久的会空心变成纤维化,有效成分会降低。
也不是片越大越好,有人工压成的大片。
(今天打的错别了有点多,将就看吧,不影响效果的昂)
还是那句话,多学习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