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一)井点降水因暂无地质勘察报告资料,根据实际开挖情况,确定使用井点降水的段位。
1、井点管的位置布置,考虑到土方施工、基础施工及埋管的铺设施工均有车辆出入,因而井点布置在单侧,同时避开地下管线的影响;当井点管槽与地下管线相遇时,必须事前开挖样洞,确定其位置、口径、标高,妥善保护,必要时进行加固,并与井点管保持一定的距离。
2、井点在施工前,应布置好冲水管线及回浆线路。
进水管线采用橡胶软管供水,回浆线路在埋管直线位置、土方开挖处预挖300*300的回浆沟,以利于排除冲沉井点管时的工作水,但冲沉时排放的混浆应过滤,不得直接排入其它管道或影响环境。
当因地形条件限制时,可考虑集水坑用水泵抽除。
安装井点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点管组装前做好以下检查工作:1)井点管内保持清洁无积泥等杂物,保持通畅。
2)滤管孔眼无阻塞,滤网绑扎要牢固,铁丝形成整体电焊牢固,端部闷头应拧紧。
3)各联接端的丝牙应完好,涂抹黄油。
4)根据井点管需要的长度,用束节联接接长,螺牙必须有足够长度(不小于6~7牙)并用白漆麻丝或生料带围紧两端防止滑牙、漏水脱节。
(2)组装好的井点管应隔离地面,堆放整齐。
井点总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总管联接用法兰对接,间衬4~5mm厚的橡胶板垫圈总管终端用套盖封塞。
2)总管和弯连管均应逐根检查,管内不得有泥砂和沉积物。
3)总管布置应稳固,联结处不得漏水、漏气,总管与泵体连接处宜保持水平,一般总管起点与进泵处按1/1000~1/500落水坡度按直线状排设,减少弯角。
4)冲沉管采用冲枪冲孔后,再将井点管沉放。
5)冲枪下端设有冲嘴,一般除直孔喷嘴外再加设斜向喷嘴口以加强扩孔能力,如在较硬地质情况下,可考虑在冲水管两旁加设压缩空气管助动冲孔,冲水管长度比所沉放的井点管长1m,冲枪顶端用高压橡胶管连接高压水泵,有压缩空气则用高压橡胶管与空气压缩机联接,两者联接处用夹箍夹紧,防止脱落。
6)冲沉管对于5~6米的井点管考虑采用汽车吊或人工冲孔,采用人工冲孔时,必须有2人以上方可进行。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7.4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管道施工采用轻型井点排水时,井点一般是管道一侧排列. 井点距离管道结构外缘一般不小于1.5m。
2、井点滤管长度,一般采用2m.滤管顶部高程,一般应低于槽底不小于1m.;大面积基坑降水时,根据计算确定。
3、井点实管长度及水泵轴线高程,应根据槽深、水位及降低井点干管和泵房高程的许可条件等,合理确定。
实管长度一般采用5~6m.,最长不应超过7m。
水泵轴线高程降低后的地下水位(指井点管水位)不应大于6m。
4、井点安装在管道沟槽槽台上时。
槽台的宽度和单独开挖井点槽时,槽底的宽度,均不应小于1m。
共槽台和井点槽底的高程,宜低于计划井顶高程20cm。
5 、一个井点机组带动的井点数,根据机泵性能、含水层土质、降水深度、水量及水泵进口高程等确定。
6、井点排水机组带动宜设于一个井点组的中部。
井点干管的坡度可按0.1%~0.2%考虑,并使水泵进口处于最高点。
7、一个井口组最少应设置观测井管2根,一根设于排水机组后边,一根设于离排水机组最远处。
8、井点管安装前,应对井点管作如下列检查:一、虑管滤层棒扎牢固,下端装有丝堵;二、实管长度误差不大于±10cm.接头不搂气,上端装有临时丝堵或木堵。
三、管内冲洗干净,无泥傻。
9、井点管一般采用0.6~1.0MPa高压水泵冲孔下沉.冲孔一般采用套管,套管直径一般采用250或300mm.当土质条件好,不塌方时,也可不用套管。
10、水冲井孔应保持垂直,深度符合井点设计要求.井点管应尽量置于井空正中,井点管顶部高程不应大于±10cm,水平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cm。
11、井点管就位后,应在井点管四周填以干净的虑料,填至原地下水位以上0.5cm左右;上部可利用冲相邻井点管时的泥水自然淤填,并取粘土封顶,封顶厚度不小于0.8m。
12、每个井点管安装好后,应即进行试抽水,以出清水为合格.合格后,应仍将井口堵好。
13、井点管及干官上的所有接头,都应安装严密,不得漏气.每一组井点及机泵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抽水,并对所有接头逐个进行检查,如发现漏气,应认真处理,使真空度符合要求。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第1章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含水层颗了较粗的粗砂卵石地层渗透系数较大且降水深度较深一般为8 20m 的潜水或承压水地区第2章施工机具钻机滤水井管吸水管水泵等第3章工艺流程1. 绞线定位→钻孔法成井→安装滤水井管→接通吸水管→启动高压水泵抽地下水→降水完毕后拨井管→封井2. 管井井点布置基坑总漏水确定后再演算单根井点极限漏水量然后确定井点的数量1)坑槽外布置接受基坑外降水时依据基坑的平面外形或沟槽的宽度沿基坑外围四周呈环形或沿基坑或沟槽两侧成单侧呈直线形布置管井埋设深度和间距依据需降水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土层的渗透系数而定埋设深度可为5 ~10m 间距为5~ 10m2)坑槽内布置当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或者出于防止降低地下水对四周环境的不利影响的目的而接受坑内降水时可依据所需降水的深度单侧漏水量及抽水影响半径R 等确定管井井点间距再以此间在坑内呈棋盘状点状布置管井间距D 一般10 15m 同时应不小于21/2R 以保证基坑内全范围地下水位降低3. 接受泥浆护壁钻孔法成井先挖井口安装护筒钻机就位开头钻孔钻孔前在井一侧设排泥沟泥浆坑钻孔直径比滤水管井外径大200mm 以上管井下沉前应进行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可接受灌入稀泥浆用吸水泵抽出置换或用空压机洗井法将沉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滤网畅通然后将滤水管当中插入用圆木堵住管口管井与土壁之间用3 15mm 粒径砾石填充作为过滤层地面下0.5m 范围内用粘土填充夯实4. 管井用法时应经试抽水在抽水过程中应对电动机传动轴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5. 管井用法完毕后可用法起重设备将管井管口套紧缓缓拨出滤水管拔出后可洗净再用所留孔洞用用沙砾填实上部500mm 用粘土填充夯实第4章质量标准1.同本章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监测2.应随时检查观测孔中的水位3.应试运转如发觉井管失效应实行措施是其复原正常如无可能复原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第5章成品爱护1. 在基坑开挖时把井点管插上标记防止开挖至井管点破坏降水2. 降水时应有专人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止停电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坏降水第6章平安与环境1.降水时对于四周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需要爱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建立好标高观测系统并预备好防止沉降的措施2.井点的拔除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状况下进行且底板凝土必需要有确定的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结构浮动或破坏底板3.抽水过程中留意施工用电抽水泵必需实行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爱护特殊在雨季留意用电巡察4.由于井点降水对引起四周地层的不均匀沉降对四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降水前认真做好对四周环境的调研工作并合理用法井点降水第7章留意事项1.在井点管四周灌砂滤料后应马上洗井一般在抽筒清理孔内泥浆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浆冲清与拉活塞相结合洗井借以破坏深井孔壁泥皮并把四周土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出然后马上单井试抽使四周土层内未吸净的泥浆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淌而清洗出来2.需要疏干的含水层均应设置滤管滤网和砂滤料规格应依据含水土层土质颗粒分析选定3.依据实际水文地质资料计算降水范围总涌水量管井单位降水力量抽水时所需过滤部分总长度井点根数间距及单井出水量复核井点过滤部分长度井点出水量及特定点降深要求第8章质量记录1.所选机械设备性能合格证2.井点平面布置图3.井点设计计算书4.井点降水记录表5.井点降水监测记录。
浅谈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技术

浅谈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技术管井井点降水是井点降水的一种,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方法。
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
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20~50m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潜水泵、离心泵)不断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管井井点设备较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
管井埋设的深度和距离根据需降水面积、深度及渗透系数确定,一般间距10~50m,最大埋深可达100m。
用此法可降低地下水位5~10m,适用于土的渗透系数较大(K=20~200m/d)且地下水含量大的砂类土层中。
一、管井井点降水施作环境概况(1)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勘察院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将场地地面标高以下的岩土体工程地质层根据其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性进行划分,将成因时代相同、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土体划归为一层,共划分为6层。
其中层1杂填土为近期人工活动堆积,2层至4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新近沉积土层;5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一般沉积土;6层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冲积形成的老沉积土。
各土层分布详细情况如下:1层杂填土:杂色,松散,土质不均匀。
主要由粉土、黏土及碎石块近期回填而成工程性质较差。
厚度:1.00-1.40m,平均 1.20m;层底标高:24.83-25.24m,平均25.035m;层底埋深:1.00-1.40m,平均1.20m。
2层黏土:黄褐色~灰褐色,软塑,土质不均匀, 混粉土,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厚度:1.30-1.70m,平均1.5m;层底标高:23.62-23.21m,平均23.42m;层底埋深:2.60-3.00m,平均2.80m。
3层黏土:黄褐色~灰褐色,土质不均匀,可塑,混砂粒,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厚度:1.40-1.90m,平均 1.65m;层底标高:21.71-22.23m,平均21.97m;层底埋深:4.30-5.20m,平均4.75m。
4层黏土:黄褐色~灰褐色,软,可塑,土质不均匀,混砂粒,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管井降水施工工艺

管井降水施工工艺1、放线、定井位按设计要求布设井位并测量地面标高,降水井距沟槽上口线2m 布置。
井位应采用显著标志,必要时采用钢钎打入地面下300mm,并灌入石灰粉。
2、挖泥浆坑泥浆池位置的选定宜根据现场条件确定。
可多井一池,其大小根据井深、井数排浆量综合确定。
泥浆池的选定与开挖应注意地下管网,同时防止泥浆排入市政管网,并防止发生跑浆、漏浆,必要时采用砖砌泥浆池。
3、挖探坑为清除井位下障碍物,应在井位处挖探坑,一般直径800mm,深1.0~1.5m。
当地下有废弃障碍物时,用挖土机挖出障碍物并用粘土回填;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浸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
4、钻机就位、凿井钻机就位到井点位置,试钻、根据地质情况掌握钻进速度,控制泥浆比重,防止塌孔。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洗井,下井管,下管时保证孔壁与井管之间四周间隙均匀,以便于填充砂石,钻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
5、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
滤料必须为中粗砂。
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
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砂石滤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地下水位线或滤管顶以上1米,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
6、粘土封井、砌保护井衬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7、洗井成井后及时将潜水泵下入井内进行洗井,直到抽出清水为止,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8、水泵安装潜水泵检查完毕后再用钢丝绳吊放,置放到设计指定处。
然后铺设电缆和电闸箱,安装并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源。
9、铺设排水管网首先沿基坑外侧,铺设300mmPVC管,砌筑蓄水池,直至管道接入市政管网或附近河道,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市政管网,5‰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
10、抽降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有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
井点降水施工标准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范围本工艺适用于轻型井点降水分项工程。
2、施工准备2.1施工机具(1)滤管:Φ38-55mm,壁厚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2.O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钢板焊死,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Φ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O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联结。
(2)井点管:Φ38-55mm,壁厚为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
(3)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4)总管:Φ75-102mm钢管,壁厚为4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5)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6)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振冲机架旧设备)、牵引力为6t的绞车。
(7)凿孔冲击管:Φ219×8mm的钢管,其长度为10m。
(8)水枪:Φ50×5mm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mm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
(10)高压水泵:100TSW一7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
2.2材料粗砂与豆石,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2.3技术准备(1)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
2.4平整场地为了节省机械施工费用,不使用履带式吊车,采用碎石桩振冲设备的自制简易车架,因此场地平整度要高一些,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于车架在场地内移动。
3、操作工艺3.1井点安装3.1.1安装程序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位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3.6.1总则3.6.1.1降水作用与适用条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透水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由于基坑内外的水位差较大,较易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现象,有时还会影响到边坡或坑壁的稳定。
因此,除了配合围护结构设置止水帷幕外,往往还需要在开挖之前,采用人工降水方法,将基坑内或基坑内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1.降水作用(1)防止地下水因渗流而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作用。
(2)消除或减少作用在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上的静水压力与渗透力,提高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3)避免水下作业,使基坑施工能在水位以上进行,为施工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2.适用条件(1)地下水位较高的砂石类或粉土类土层。
对于弱透水性的黏性土层,可采取电渗井点、深井井点或降排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2)周围环境容许地面有一定的沉降。
(3)止水帷幕密闭,坑内降水时坑外水位下降不大。
(4)采取有效措施,足以使邻近地面沉降控制在容许值以内。
(5)具有地区性的成熟经验,证明降水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
3.6.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6.2术语1.降水:又称人工降水,即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将基坑内或基坑内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2.止水帷幕: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用的连续止水体。
3.轻型井点降水:系在基坑外围或一侧、两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
资料员-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管井井點降水施工工藝標準第1章適用範圍本工藝適用與工業與民用建築中含水層顆了較粗的粗砂卵石地層滲透係數較大且降水深度較深一般為8 20m 的潛水或承壓水地區第2章施工機具鑽機濾水井管吸水管水泵等第3章工藝流程1. 絞線定位→鑽孔法成井→安裝濾水井管→接通吸水管→啟動高壓水泵抽地下水→降水完畢後撥井管→封井2. 管井井點佈置基坑總漏水確定後再演算單根井點極限漏水量然後確定井點的數量1)坑槽外佈置採用基坑外降水時根據基坑的平面形狀或溝槽的寬度沿基坑週邊四周呈環形或沿基坑或溝槽兩側成單側呈直線形佈置管井埋設深度和間距根據需降水的範圍和深度以及土層的滲透係數而定埋設深度可為5 ~10m 間距為5~ 10m2)坑槽內佈置當基坑開挖面積較大或者出於防止降低地下水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的目的而採用坑內降水時可根據所需降水的深度單側漏水量及抽水影響半徑R 等確定管井井點間距再以此間在坑內呈棋盤狀點狀佈置管井間距D 一般10 15m 同時應不小於21/2R 以保證基坑內全範圍地下水位降低3. 採用泥漿護壁鑽孔法成井先挖井口安裝護筒鑽機就位開始鑽孔鑽孔前在井一側設排泥溝泥漿坑鑽孔直徑比濾水管井外徑大200mm 以上管井下沉前應進行清洗濾井沖除沉渣可採用灌入稀泥漿用吸水泵抽出置換或用空壓機洗井法將沉渣清出井外並保持濾網暢通然後將濾水管當中插入用圓木堵住管口管井與土壁之間用3 15mm 粒徑礫石填充作為過濾層地面下0.5m 範圍內用粘土填充夯實4. 管井使用時應經試抽水在抽水過程中應對電動機傳動軸電流電壓等進行檢查並對井內水位下降和流量進行觀測和記錄5. 管井使用完畢後可使用起重設備將管井管口套緊徐徐撥出濾水管拔出後可洗淨再用所留孔洞用用沙礫填實上部500mm 用粘土填充夯實第4章品質標準1.同本章深井點降水施工工藝標準監測2.應隨時檢查觀測孔中的水位3.應試運轉如發現井管失效應採取措施是其恢復正常如無可能恢復則應報廢另行設置新的井管第5章成品保護1. 在基坑開挖時把井點管插上標誌防止開挖至井管點破壞降水2. 降水時應有專人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止停電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壞降水第6章安全與環境1.降水時對於周圍在抽水影響半徑範圍內需要保護的建築物及地下管線等建立好標高觀測系統並準備好防止沉降的措施2.井點的拔除應在基礎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於浮力的情況下進行且底板凝土必須要有一定的強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結構浮動或破壞底板3.抽水過程中注意施工用電抽水泵必須實行三相五線制和一機一閘保護特別在雨季注意用電巡察4.由於井點降水對引起周圍地層的不均勻沉降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在降水前認真做好對周圍環境的調研工作並合理使用井點降水第7章注意事項1.在井點管四周灌砂濾料後應立即洗井一般在抽筒清理孔內泥漿後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漿沖清與拉活塞相結合洗井藉以破壞深井孔壁泥皮並把附近土層內遺留下來的泥漿吸出然後立即單井試抽使附近土層內未吸淨的泥漿地下水不斷向井內流動而清洗出來2.需要疏幹的含水層均應設置濾管濾網和砂濾料規格應根據含水土層土質顆粒分析選定3.按照實際水文地質資料計算降水範圍總湧水量管井單位降水能力抽水時所需過濾部分總長度井點根數間距及單井出水量覆核井點過濾部分長度井點出水量及特定點降深要求第8章品質記錄1.所選機械設備性能合格證2.井點平面佈置圖3.井點設計計算書4.井點降水記錄表5.井點降水監測記錄。
4.11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223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411-2004)1 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渗透系数为20~200m/d 的土层、砂层,以及用明排水易造成土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塌方及用轻型井点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
2 施工准备2.1 主要机具设备2.1.1 滤水井管:下部滤水井管过滤部分用钢筋焊接骨架,外包孔眼为1~2mm 滤网,长2~3m ,上部井管部分用直径200mm 以上的钢管或塑料管。
2.1.2 吸水管:用直径50~100m 钢管或胶皮管,插入滤水井内,其底端沉到管井吸水时的最低水位下,并装逆止阀,上端设带法兰盘的短钢管一节。
2.1.3 水泵:采用BA 型或B 型,流量10~25m 3/h ,离心式水泵或自吸泵。
(管井井点的构造见图-2)2.2 作业条件224 2.2.1 具有施工所需资料,主要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平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设计资料等。
2.2.2 确定基坑放坡系数、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位置、泵房位置等。
2.2.3 井点设备、动力、水源及必要的材料准备完毕。
2.2.4 排水沟开挖(或接排水管),附近建筑物的标高观测及防止附近建筑物沉降措施的实施。
2.2.5 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在基坑(槽)上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安全标志。
2.3 作业人员2.3.1 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3.2 电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3.3 钳工、运转工:已经过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
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2操作工艺3.2.1 施工测量及管井布置3.2.1.1 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与大小、士质和地下水的流向,降低水位深度以及成孔方式进行放线。
3.2.1.2井中心距基坑边缘的距离,根据所用钻机钻孔方法而定。
(1)当用冲击式钻机用泥浆护壁时为0.5~1.5m 。
(2)当用套管法时不小于3米。
3.2.1.3 管井间距为10~50m ,降水深度可达3~5m 。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技术标准

1 适用范围 2 编制依据 2.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 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 版 2.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3 主要材料、品牌、规格与型号
无砂混凝土管、水泵、降水管等。 4 用料及作法 4.1 工艺流程:进场→定井位→立钻架→成孔→下井管→清孔回填→洗井→安装 深井泵→安装水泵→连接管路→基坑降水→水位观测→降水结束→拆除设备→ 出场。 5 主要技术标准 5.1 降水井的数量 n 按下式计算
n=1.1Q/q 注:Q=基坑总涌水量,q=设计单井出水量 5.2 单井出水量 q(m3/d)可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注:Rs+过滤器半径(m),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5.3 单井井管进水长度 y0 的计算 5.3.1 潜水完整井
y0 = H 2 − 0.732Q (lg R0 − 1 lg nr 0n−1 rw)
k
n
注:r0=圆形基坑半径,rw=管井半径,H=潜水含水层厚度,R0=基坑等效半长
排水量大小选用,并应大于设计值的 20%~30%。 5.7 管井成孔宜用于钻孔或清水钻进,若采用泥浆管井,井管下沉后必须充分洗 井,保持滤网的畅通。 5.8 水泵应置于设计深度,水泵吸水口应始终保持在动水位以下;成井后应进行 单井试抽检查降水效果,必要时应调整降水方案;降水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测试 含砂量,保证含砂量不大于 0.5‰。 5.9 井点构造与设备 5.9.1 滤水井管:外包孔眼为 1~2mm 滤网,长 2~3m,上部井管采用钢管、塑 料管或混凝土管。 5.9.2 吸水管:用直径 50~100mm 的钢管或胶皮管,插入滤水井管内,其底端 应沉到管井吸水时的最低水位以下,并装逆止阀,上端装设带法兰盘的短钢管一 节。 5.9.3 水泵:采用 BA 型或 B 型,流量 10~25m3/h 离心式水泵;每个井管装置 一台,当水泵排水量大于单孔滤水井涌水量数量时,可另加设集水总管将相邻的 相应数量的吸水管连成一体,共用一台水泵。 5.10 管井的布置:沿基坑外围四周呈环形布置或沿基坑(或沟槽)两侧或单侧 呈直线形布置,井中心距基坑(槽)边缘的距离,依据所用钻机的钻孔方法而定, 当用冲击钻时为 0.5~1.5m;当用钻孔法成孔时不小于 3m;设计降水深度在基 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 0.5m,施工期间应安排专人每班监测地下水位。 5.11 管井埋设:管井埋设可采用钻成孔或泥浆护壁钻孔方法成孔;钻孔底部应 比滤水井管深 200mm 以上;井管下沉前应进行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可灌入 稀泥浆用吸水泵抽出置换或用空压机洗井法,将泥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滤网的畅 通,然后下管;滤水井管应置于孔中心,下端用圆木堵塞管口,井管与孔壁之间 用 3~15mm 砾石填充作过滤层,地面下 0.5m 内用粘土填充夯实,水泵的设置 标高根据要求的降水深度和所选用的水泵最大真空吸水高度而定,当吸程不够时, 可将水泵设在基坑内。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工法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DT-0201-2011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李义堂1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当深基坑工程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为保证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无水作业条件)的顺进行、确保土方边坡的稳定,需将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基底以下,这项工作就称为降水。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集水坑降水和井点降水两大类。
井点降水包括:真空井点、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引渗井点、大口井井点、辐射井点、电渗井点、水平井点、潜埋井点、管井井点等降水方法。
深基坑工程根据围护结构形式和地质状况的不同,可以选择基坑内降水、基坑外降水及基坑内外相结合降水等不同的降水形式,城市地铁工程中常采用基坑内降水方式。
1.2工艺原理管井降水主要是将井点管埋设到一定深度的含水地层里,利用管井内外水位差,使土层里的地下水通过碎石滤层、滤网渗流入井管内,再通过井管内的抽水泵排出地面。
另外,也可利用地面上安装的真空泵,通过管路连接,使井管内产生负压,利用井管内外压差,加速地下水的渗流,从而迫使降水区域内的地下图1 管井降水示意图2工法特点该工法具有井位易于布置,排水量大,降水深,降水设备和操作工艺简单,降水可靠的特点。
3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地层降水施工,特别适用于渗透系数大,土质为砂类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积大、时间长的降水工程。
4主要引用标准4.1《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4.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4.4《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4.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4.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年版4.7《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科学出版社4.8《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4.9《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4.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4.11《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J/T0148)4.12《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4.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5施工方法基坑开挖之前充分研究地质水文勘查资料,并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的详细程度和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测,力求全面详实掌握地质水文情况。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深井井点降水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调控技术,用于解决水文地质工程中的排水问题。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进行深井井点降水工程时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一、项目前期准备1. 深入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情况、含水层分布、岩性特征等,为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井点位置选取、井深设计、井点数量确定、井点间距确定等。
3. 确定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进行采购准备。
二、施工方案设计1.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调控要求,确定井点位置。
通常应选择含水层较薄且比较均匀的地段。
2. 根据工程需要和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确定井深。
通常井深应达到含水层底部,以确保有效降低地下水位。
3.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井点数量要求,确定井点间距。
通常井点间距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施工效果。
三、施工准备工作1. 准备井材和井点设备,包括井筒、滤管、滤管套管、井点、水泵等。
2. 检查井材和井点设备的质量,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3.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井点施工现场的布置,包括井点位置标志、井点深度标志等。
四、井点施工1.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井点的钻探作业。
钻探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井孔的垂直度和井孔的稳定性。
2. 安装井材和井点设备。
安装井材时要注意井孔的完整性和井孔与井材的贴合程度。
3. 进行井点开孔作业。
开孔作业要注意保持井孔的垂直度和井孔的平整度。
4. 安装滤管套管和滤管。
滤管套管和滤管的安装要注意保持井孔的垂直度和滤管与井孔的贴合程度。
5. 安装水泵和井点设备。
水泵和井点设备的安装要注意固定牢固和连接可靠。
五、施工质量控制1. 进行井孔的检查和测量。
井孔的检查和测量要注意井孔的垂直度、井孔的直径和井孔的平整度。
2. 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测试。
设备的检查和测试要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的性能指标。
3. 进行施工工艺的检查和测试。
施工工艺的检查和测试要注意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和施工工艺的有效性。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SGBZ-0112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深井井点降水分项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无砂混凝土管(滤管)、滤网、3-8mm砂砾混合料、潜水钻机、泥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
2.2作业条件:(1)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
(2)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和基坑放坡系数,确定井点位置、数量和降水深度。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一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3.2操作要点3.2.1、定位: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
3.2.2、采用冲击钻成孔。
孔径一般为600~800mm,用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坑。
3.2.3、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
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
3.2.4、安装水泵前,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除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3.2.5、水泵安装后,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合格后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
3.2.6、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作好详细记录。
管井剖面图4、质量标准4.1、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4.2、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井管顶部应比自然地面高O.5m。
4.3、井管与土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应一次完成,从井底填到井口下1.O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
4.4、每台水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要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井点降水工艺标准1.材料:1)滤水管:采用砾石混凝土制作,孔隙率大于15%,内径500mm。
2)沉砂管:一般采用与滤水管同直径钢管,下端用钢板封底。
3)滤料:粒径2~5mm硬质岩石,含泥量小于1%。
4)排水管:用直径219mm钢管带接头和DN60塑料透明管。
2.机具:1)潜水泵:采用电动潜水泵抽水,泵量15m3/h和60m3/h。
2)机械:旋挖钻机、卷扬机。
3.工序:1)降水井的施工:钻机定位→开孔→下护口管→钻进→终孔→冲孔换浆→下井管→冲孔换浆→填砾→止水封孔→洗井。
2)降水管道布设:钢管除锈→防腐→焊接→安装→打压。
3)开始降水:下泵试抽→抽水试验→正常降水。
4.工艺方法:1)定位完成后、埋设护孔管,埋设护孔管要求垂直,护孔管尽可能进入原状土层内20~50cm,外围用粘土填实,防止泥浆返出孔外,孔斜误差不超过1%。
2)钻进清孔。
选择没有冲击作用力的钻机,防止破坏降水井滤水通道,水来源不足导致降水失败。
钻进前测量好钻具总长,精确计算余尺,控制钻进深度。
注水进入井孔,终孔深度达到后,对孔内自造浆用清水抽换,同时保持孔内液面高度。
3)下井管,按设计井深事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标高严格控制,并且保持井口标高一致。
井管应平稳入孔,保证环状填砾间隙厚度大于100mm。
井管接口处用过滤网密封,减少降水过程中接口侵入细砂。
4)填砾冲孔,下入钻杆至离沉淀管底50cm,井口加上补心进行换浆,逐步调稀泥浆到比重1.08左右时边填边测,一边填一边开小泵量泥浆循环。
填砾达到要求深度后停止。
5)止水封孔,为了防止上部泥浆及降水直接渗入砾料内影响成井质量,等填砾结束20分钟后,上部填粘土。
6)洗井。
要求洗井台班至少2个台班,确保洗井质量,直至井内出清水,基本不含砂,出水量大,井底沉砂不大于20cm。
7)抽水需要每天24小时派人现场值班,并做好抽水记录,每天报水位、流量。
以掌握抽水动态,指导降水运行达到最优。
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前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已经成为常规的工程处理方式。
深井点降水施工是指,通过钻孔,在地下水位上方安装降水井管并进行排水处理的方法,从而降低地下水位。
本文主要介绍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的标准流程及要求。
国家标准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的标准流程和要求在国家标准《建筑工程降水处理技术规范》(GB50201)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该标准,深井点降水施工应包括以下内容:•降水井管的安装•井管周围土壤排水的施工•降水系统的调试和监测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深井点降水施工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环境调查进行环境调查是深井点降水施工的必要步骤,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施工地质情况•开挖深度和土质的状况•周边建筑情况•现场供电和施工条件等环境调查是为了确定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方案制定根据环境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井管深度、井管数量、井管直径、井管位置和排水管系统布置等内容。
材料选用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降水井管和降水管。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抗压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施工流程钻孔钻孔是深井点降水施工的第一步。
在井管安装的预定位置进行钻孔,通常使用锤式钻或旋转式钻进行。
钻孔深度需超过井管位置的最高地下水位。
安装井管井管应从钻孔口下沉下去,同时要进行堆积土的清理。
井管下缘应低于最低地下水位,同时要对井管周围进行土壤填充和压实。
井管的直径应大于等于降水管的直径。
管道连接将降水管和井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降水系统。
管道连接应采用贴合式连接或橡皮垫密封式连接。
设备安装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安装必要的设备,如泵站、电动机、控制系统等。
调试和监测按照设计方案对降水系统进行调试和监测,确定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调试和监测时间至少要持续一个月,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施工要求除了以上的施工流程,深井点降水施工还需遵守以下要求:安全深井点降水施工涉及到开挖和钻孔等工艺,施工现场应遵守安全生产要求,设立标识、警示等。
4.12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4.12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JO10412-2004〕1适用范围在土体渗透系数为10~250m/d,基坑深度超过15m,用其他井点不易解决的深层降水情况下采用本施工工艺标准。
降水深度可达50m以内。
2施工准备2、1主要机具设备2、1、1井管:由滤水管、吸水管和沉砂管三部分组成,可用钢管、塑料管或混凝土管制成,管径一般为300~357mm,内径宜大于潜水泵外径50mm。
〔1〕滤水管:长一般为3~9m。
通常在钢管上分三段抽条〔或开孔〕,在轴条〔或开孔〕后的管壁上焊φ6mm垫筋,要求顺直,与管壁点焊固定,在垫筋外螺旋形缠绕12号铁丝,间距1mm,与垫筋用锡焊焊牢,或外包10孔/cm2和41孔/cm2镀锌铁丝网两层或尼龙网。
上下管之间用对焊连接。
当土质较好,深度在15m内,亦可采用外径380~600mm、壁厚50~60mm,长1、2~1、5m的无砂混凝土管作滤水管,或在外再包棕树皮二层作滤网。
(2)吸水管:采用与滤水管同直径钢管制成。
〔3〕沉砂管:一般采用与滤水管同直径钢管,下端用钢板封底。
2、1、2水泵:用QY-25型或QB40~25型潜水电泵或QJ50~52型浸油式潜水电泵。
2、1、3排水管:用φ325~500mm钢管或混凝土管,并设3‰的坡度,与附近下水道连通。
2、1、4成孔设备:用CZ型冲击钻机、回转钻机、潜水钻机及配套卷扬机等。
2、2作业条件2、2、1具有施工所需资料,主要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平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设计资料等。
2、2、2确定基坑放坡系数、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位置、泵房位置等。
2、2、3井点设备、动力、水源及必要的材料准备完毕。
2、2、4排水沟开挖〔或接排水管〕,附近建筑物的标高观测及防止附近建筑物沉降措施的实施。
2、2、5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在基坑〔槽〕上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安全标志。
2、3作业人员2、3、1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管井降水施工工艺及方法

管井降水施工工艺及方法1、降排水必要性分析本工程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孔隙内,为孔隙潜水,分布全场地,含水层为粉质粘土层。
根据项目综合管廊施工整体安排,基坑开挖阶段正处于长春市雨季,降水量较大,地下水补充渠道多,地下水处于高位状态。
此时土层重力水含量较大,在开挖前若不采取措施降低该层的含水量,将造成开挖面大量积水,影响开挖面的正常施工;同时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土体产生液化现象,施工机械难以在开挖面上进行操作;较大的含水量也使得土体直立性差,影响开挖效率。
部分基坑开挖过深,在地下水作用下容易垮塌,如不降水,施工过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因此基坑施工时,采取排、降水措施,在施工中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基坑底面0.5m以下,做到干开挖、干施工。
2、降排水方案选择综合管廊基坑降水拟选用管井降水;相对基坑明排,井点降水法具有施工工序简单,机械设备对施工场地要求不高,造价低,适合各种地质条件,施工工期较易控制,对地下水位的控制比较灵活,可代替多组轻型井点作用、水泵设在地面、易于维护等特点。
管井降水适用降水深在15m以上,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明沟排水法易造成颗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坍方及用轻型井点难以满足降水要求的情况。
管井降水,是在基坑周围布置一些单独工作的管井,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井中,用抽水设备将水抽走。
据本工程勘察报告、结构施工顺序、现场施工场地条件、场地附近地区的已有降水经验、现场构筑物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
即在基坑周围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达到阻截基坑外围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
结合本工程水文地质特点,本工程降水方案采取以疏干粉质粘土②1-②4层孔隙性潜水为目的,在基坑四周布置抽水井形成封闭降水,在场地内条块状深基坑的纵向布设较深井点。
3、降排水施工施工技术参数根据勘察报告、站点结构施工顺序、现场施工场地条件、地下管线情况、现场构筑物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降水井在深基坑范围呈线型布置,其他单体建筑部分按线状呈环状布置。
施工工法工艺之地基基础工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一)

施工工法工艺之地基基础工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一)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工程,其中包括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这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我们将以施工工法工程之地基基础工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为主题,进行介绍和闪光。
1. 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确定井点位置和井深,绘制出管道图。
然后,要进行环境治理,清除施工区域的垃圾和杂草。
接着,要搭建支撑系统和井壁保护系统,确保施工过程中井筒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要进行降水处理,确保施工场地干燥。
2. 施工工艺标准(1)钻井开挖按照设计要求,确定井深和井点位置,然后使用钻机通过岩石或土层钻出井孔。
钻井时,必须注意钻井位置尽量远离建筑物,同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2)井壁支护当井孔开挖深度较大时,必须进行井壁支护。
常用的井壁支护材料有钢管、钢筋、玻璃钢等。
在支护材料安装时,要注意固定稳定,防止松动和下降。
(3)降水处理低洼地区的施工,常常通过井点降水的方式,来控制井周土壤的饱和程度,保证施工场地干燥。
降水通过气动抽水泵和管道系统进行,抽水泵的选择要根据施工区域的井深和水位高度进行。
在整个降水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防止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4)管井安装在降水完成后,开挖好的井孔需要进行管井安装。
安装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管道规格,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时,必须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保证管道方向和高度的准确性。
3. 施工质量控制在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检验,保证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最后,要进行管道测试和验收,确保管道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工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第1章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含水层颗了较粗的粗砂卵石地层渗透系数较大且降水深度较深一般为8 20m 的潜水或承压水地区
第2章施工机具
钻机滤水井管吸水管水泵等
第3章工艺流程
1. 绞线定位→钻孔法成井→安装滤水井管→接通吸水管→启动高压水泵抽地下水→
降水完毕后拨井管→封井
2. 管井井点布置基坑总漏水确定后再演算单根井点极限漏水量然后确定井点的数量
1)坑槽外布置
采用基坑外降水时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或沟槽的宽度沿基坑外围四周呈环形或沿基坑或沟槽两侧成单侧呈直线形布置管井埋设深度和间距根据需降水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土层的渗透系数而定埋设深度可为5 ~10m 间距为5~10m
2)坑槽内布置
当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或者出于防止降低地下水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的目的而采用坑内降水时可根据所需降水的深度单侧漏水量及抽水影响半径R 等确定管井井点间距再以此间在坑内呈棋盘状点状布置管井间距D 一般10 15m 同时应不小于21/2R 以保证基坑内全范围地下水位降低
3. 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法成井先挖井口安装护筒钻机就位开始钻孔钻孔前在井一侧设排泥沟泥浆坑钻孔直径比滤水管井外径大200mm 以上管井下沉前应进行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可采用灌入稀泥浆用吸水泵抽出置换或用空压机洗井法将沉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滤网畅通然后将滤水管当中插入用圆
木堵住管口管井与土壁之间用3 15mm 粒径砾石填充作为过滤层地面下0.5m 范围内用粘土填充
1
夯实
4. 管井使用时应经试抽水在抽水过程中应对电动机传动轴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
5. 管井使用完毕后可使用起重设备将管井管口套紧徐徐拨出滤水管拔出后可洗净再用所留孔洞用用沙砾填实上部500mm 用粘土填充夯实
第4章质量标准
1.同本章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监测
2.应随时检查观测孔中的水位
3.应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取措施是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
第5章成品保护
1. 在基坑开挖时把井点管插上标志防止开挖至井管点破坏降水
2. 降水时应有专人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止停电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坏降水
第6章安全与环境
1.降水时对于周围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建立好标高观测系统并
准备好防止沉降的措施
2
2.井点的拔除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况下进行且底板凝土必须要有一定的
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结构浮动或破坏底板
3.抽水过程中注意施工用电抽水泵必须实行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保护特别在雨季注意用电巡
察
4.由于井点降水对引起周围地层的不均匀沉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降水前认真做好对周
围环境的调研工作并合理使用井点降水
第7章注意事项
1.在井点管四周灌砂滤料后应立即洗井一般在抽筒清理孔内泥浆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浆冲清与拉
活塞相结合洗井借以破坏深井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出然后立即单井试抽使附近土层内未吸净的泥浆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动而清洗出来
2.需要疏干的含水层均应设置滤管滤网和砂滤料规格应根据含水土层土质颗粒分析选定
3.按照实际水文地质资料计算降水范围总涌水量管井单位降水能力抽水时所需过滤部分总长度井
点根数间距及单井出水量复核井点过滤部分长度井点出水量及特定点降深要求
第8章质量记录
1.所选机械设备性能合格证
2.井点平面布置图
3.井点设计计算书
4.井点降水记录表
5.井点降水监测记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