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_专题练习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C.【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3.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B.用玻璃做晶体的熔化实验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A【解析】【解答】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可以将漆包线缠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符合题意;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做晶体的熔化实验,B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D. 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 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参考的特殊练习
一、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
1.刘翔参加了110米栏田径赛,与跑步不同。
2.飞机在空中飞行是相对于地面的。
3、正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同学相对于沙发来说是的。
4、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相对于周围的树木说是的。
5.以小明的车为参考。
如果我们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小明和车都是。
6、乘电梯上楼,透过电梯房的玻璃看到旁边的楼房在向下降,若以楼房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是,若以电梯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却是的。
7、小李同学乘坐在旋转的木马上,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如果以周围的建筑物为参照物,他是的,若以木马为参照物,他却是_______________的。
8、甲乙两辆汽车并排同方向、同速度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___的,乙车也是_______的;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的;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同样是________的。
二、根据问题的含义选择适当的参考
9、“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是以.为参照物的。
10.车上的乘客说:“房屋和树木正在撤退。
”这是推荐信。
1。
机械运动专题
机械运动1.1机械运动要点一:机械运动例: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是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B.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注意: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微观物体(分子、原子等)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要点二:参照物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2.为了方便,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3.不能以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自身的运动情况,因为这样选择参照物,物体都是静止的。
要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2.参照物选定后,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相比,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是静止。
例:神州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州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当于地球是运动的天空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3.注意: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1.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要点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量之一,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记录时缺少单位,其记录结果毫无意义。
2.精确测量时,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注意: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并确定是否从零刻度线起,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相垂直,测量结果要孤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
要点二:误差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误差可以减小,减水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机械运动知识要点及练习
“机械运动”知识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2. 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比较快慢方法 :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4.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 、 km/h ;关系:1 m/s=3.6 km/h ; 1 km/h=1/3.6m/s5.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速度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匀速直线运动s —t 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作用:1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可以了解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可以了解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内,4也能计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例 题例题1. 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 、b 、c 三辆汽车,a 车上的人看到b 车匀速向南,c 车上的人看到a 车匀速向北,b 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例题2一辆行驶速度为75km/h 的汽车与一列行驶速度为28m/s 的列车,谁快?例题3.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例题4. 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_____的。
例题5.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 图像为图2所示a 、b 、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 甲的s-t 图一定为图线aB. 甲的s-t 图可能为图线bC. 乙的s-t 图一定为图线cD. 乙的s-t 图可能为图线a例题 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身旁似乎有一个“小虫”,用手抓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颗子弹是从对面的飞机上射来的 B. 这颗子弹是从地面上射来的C. 这颗子弹相对于这架法国飞机是静止的D. 这颗子弹和这架法国飞机具有相同方向,相同大小的速度一、填空题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 。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机械运动含解析
机械运动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1.如图所示,周日,晓明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若说晓华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自行车B. 路旁驶过的汽车C. 地面D. 树木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 桥B. 河岸C. 水D. 岸上的树3.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顾客本身B. 扶梯C. 大楼地面D. 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4.“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神舟十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5.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 、________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6.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________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考点二:运动状态的判断1.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2.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对方为参照物,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B. 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C. 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D. 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3.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是不变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 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D.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4.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考点三:速度图像分析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两车在0﹣20s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C. 经过10s钟后,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行驶D. 在0~5s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1所示 . 由图象可知()A.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小C.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距3米D.甲乙间距离一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如图a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b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图线AO和BO如图c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大于乙纸带的速度大于甲纸带的速度B. 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C. 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2ND. 丙纸带所对应的s﹣t图象应位于①区域4.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100表示________;(2)30km表示________.(3)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考点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兰州国际马拉松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去年6月李明同学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全程5km),他跑完全程用了41min4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________km/h;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2.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机械运动45题(附答案)北京地区适用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机械运动45题(附答案)北京地区适用知识要点:长度单位;长度的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时间的单位与测量;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
说加油机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加油机B.空中的云 C.地面 D.“歼﹣10”上的飞行员2.物理课上老师请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2cm、25.81cm 、25.72cm、25.80cm,则物理课本的长度是A.25.788cm B.25.79cm C.25.81cm D.25.82cm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B.只要测量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消除误差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4.下面是某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身高大约是B.脉搏每分钟跳动约70次C.眨一次眼的时间大约是D.手掌的长度大约是5.(2020房山二模)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错误是不可避免的B.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C.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D.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8cm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70℃C.初中体育考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60g 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7.(2020顺义二模)有一种迷你西瓜,如图所示捧在手中,它的外观与普通西瓜一模一样。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这种迷你西瓜的长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3m B.3dm C.3cm D.3nm8.(2020朝阳一模)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河岸C.水D.山9.(2020东城一模)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时,小桥相对于溪水是静止的B.硬币立于高速行驶的高铁的窗台上,硬币与列车是相对静止的C.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它们之间是相对运动的D.“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的过程中,它们一直是相对静止的10.(2020大兴一模)当加油机与受油机运动的快慢相同时,可以在空中完成加油任务,从而提高受油机的续航能力。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以下哪项不是机械运动?A. 地球自转B. 植物生长C. 汽车行驶D. 学生跑步答案:B2. 以下关于参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照物是任意选择的物体C. 参照物必须是运动的物体D. 参照物必须是被研究的物体答案:B3.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描述,速度的单位是:A. 米每秒(m/s)B. 千米每小时(km/h)C. 米每分钟(m/min)D. 千米每分钟(km/min)答案:A4.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以下哪项描述正确?A.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B.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C. 物体的路径是曲线D. 物体的速度和路径都不断变化答案:B二、填空题5.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通常选取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以便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参照物6.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米每秒7.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其速度保持不变,则该运动称为__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三、简答题8. 请简述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答案:测量物体的速度需要知道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然后用该距离除以时间来计算速度。
9. 参照物的选择对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何影响?答案: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
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导致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描述。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时,行驶中的汽车是运动的;而以汽车为参照物时,地面则是运动的。
四、计算题10. 一辆汽车以6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首先将速度换算成米每秒,即60千米/小时 = 60 * 1000米 / 3600秒 = 16.67米/秒。
然后计算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16.67米/秒* 600秒 = 10000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单选题1、如图,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A.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答案:A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与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都是静止的。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①②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细铜丝的直径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二者方法相同;③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的运动s﹣t、v﹣t图像分别如下两图所示,由图像()A.甲和丙的速度相同B.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C.若乙和丙运动的时间相同,则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D.甲是变速直线运动,乙和丙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A.根据s=vt,可由图1得出甲的速度为:v 甲=st=20m5s=4m/s由图2可知丙的速度为v丙=4m/s,所以v甲=v丙,故A正确;B.设甲和乙运动的路程为s,则甲所用的时间为t 甲=sv甲=s4m/s乙所用时间为t 乙=sv乙=s6m/s所以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甲∶t乙=s4m/s∶s6m/s=3∶2故B错误;C.设乙和丙运动的时间为t,则乙运动的路程为s 乙=v乙t=6t丙运动的路程为s 丙=v丙t=4t所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s 乙∶s丙=6t∶4t=3∶2故C错误;D.甲、乙和丙的速度恒定,所以三辆小车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2、机械运动之运动的描述静止运动参照物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99
机械运动之运动的描述参照物静止运动专项练习30题1.下列所列举的一些关于运动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足球运动员在操场上奔驰B.房屋、山等随地球转动C.铁块被火加热D.流星划破夜空2.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3.在有风速为3m/s的东风的天气中,某同学以3m/s的速度向西跑,他的感觉将是()A.无风B.有东风,风速比他不跑时更大C.有东风,风速比他不跑时小些D.有西风,风速比他不跑时更大4.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南运动,乙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向北运动B.静止不动C.向南运动D.先向南运动,然后向北运动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并肩坐在车里的甲、乙两人分别观察车外的景物.甲说:“路边的树木在向后运动”;乙说:“远处的树木在向前运动”.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的原因是()A.甲、乙两人观察的方向不同B.甲、乙两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C.甲、乙两人观察的时间不同D.甲、乙两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不同6.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总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以下有关参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我们说“站在运动的自动扶梯上的人静止不动”是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的B.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人看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此人是以地面为参照物C.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看到同向行驶的另一辆汽车静止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D.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有时看到远处的地平线发生了倾斜(这种画面在电视或电影中有时看到,这是由于飞行员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缘故7.车站并列着甲、乙两列客车,突然,甲车上的小明发现乙车好像在后退,下列关于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判断,可能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B.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前进8.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A.当时外界无风D.火车逆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等9.地球同步卫星以什么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A.太阳B.地球C.月球D.恒星10.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同步”是指卫星()A.相对太阳静止B.相对地球静止C.相对月球静止D.相对火星静止11.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月之东驰”是因为选_________为参照物.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_________的.1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禅师善慧大士(傅翕)写的一首禅诗,来表达他所体悟的与观察相悖的禅理,其中也包涵了物理的道理,说桥流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说水流又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此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13.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________原理.14.体育运动中涉及到许多的物理知识,请完成下列各题:(1)足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穿着“41码”的运动鞋打球,“41码”表示其长度约为26_________(填单位).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鞋与地面的_________,防止滑倒.(2)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15.如图所示,甲、乙两辆车都向西行驶,由图可以知道,此时刮的是_________风,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在向_________运动.16.研究运动的时候,地面、树木、太阳、人体自身都可以作为运动的参照物.毛泽东主席写的“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著名诗句,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判断_________运动了八万里.17.小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前往三明市,以汽车为参照物,小红是_________的;汽车到达某地时,小红看到路旁立着图12所示的标志牌,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到三明市最快还需要_________h.18.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飞行员在回忆飞机做俯冲时常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19.在美韩军事演习中,空中加油机给受油机加油时,两者在空中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_,此时两者彼此处于_________状态.20.2012年1月6日,成都市第二批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使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成都市公交车市内车速不得超过30km/h.“30km/h”是指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的_________(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21.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为36km/h,乙车的速度为12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_运动;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________运动.2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到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到甲保持静止不动,丙看到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对于地面各做何运动?23.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车中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是哪辆车?24.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在向上运动,你能判断,甲、乙、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吗?25.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如图所示),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26.电视、电影中正是利用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拍摄出了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孙悟空“驾云飞奔”,是先拍摄出孙悟空在“云朵”(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天空上的白云、地上的山河湖泊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我们看电视是以白云和山河湖泊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孙悟空腾云驾雾飞奔的效果.想想看,如何拍摄人坐在开动的飞机和火车里观看沿途风光的镜头?如何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27.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汽车,谈谈你的方法,并与其它同学讨论交流.28.小明买了本《十万个为什么》,上面的一些数据让他吃惊,书上说:地球绕太阳转的速度很快,大约30km/s,地球自转的速度也非常快,大约1600km/h,但小明觉得地球并没有动,这是什么原因呢?29.课外时,同学们分别测出了甲、乙、丙三辆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三车的路程﹣﹣﹣﹣时间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中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状态(填“运动”或“静止”).(2)观察分析甲、乙、丙三车运动图象,在前5s内_________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m/s.(3)观察分析甲车或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达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出的初步结论是甲车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4)观察图象并计算,在前20s内,甲、乙、丙三车的平均速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火车、飞机、赛车在起动或制动过程中的运动通常是变速直线运动.人们设法测得了它们在起动或制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列各表所示:表A火车在起动过程中各时刻的速度(从火车起动时开始计时)时间(秒)0 5 10 15 20 25速度(米/秒)0 1 2 3 4 5表B飞机在起动过程中各时刻的速度(从飞机起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时间(秒)0 5 10 15 20 25速度(米/秒)10 25 40 55 70 85表C赛车在制动过程中各时刻的速度(从赛车制动时开始计时)时间(秒)0 1 2 3 4 5速度(米/秒)25 20 15 10 5 0请你认真比较和分析上述表格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完成下列填空:(1)火车在起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_________;飞机在起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_________;赛车在制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_________.(2)如果对(1)中的火车、飞机、赛车在起动或制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点作进﹣步的归纳,可概括为:它们是一种_________的运动.(3)如果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反映(2)中概括出的这类运动的共同特点,这个物理量应如何定义,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解:A、足球场上的运动员相对于地面位置一直在发生改变;因此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房屋、山等随地球转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地球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因此房屋、山等以及地球都在做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铁块被火加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但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符合题意.D、流星相对于天空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流星在做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C2.解: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可以判断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列车是向西运动的.又因为甲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的速度比树木的速度要快.假设乙车向西运动,由于甲车向西,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的速度应该是比树木的速度要慢,故此假设也不成立.假设乙车不动,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树木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假设不成立.由此可以判断乙车是向东运动.所以A、B、C错误.故选D3.解:该同学在风速为3m/s的东风天气中向西跑时,因为他跑的方向与风向相同,他跑的速度与风速相等;所以感觉无风.故选A4.解:(1)甲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向南运动;(2)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车静止不动;二是向北运动;三是也向南运动,但速度比甲车慢.故选ABC5.解:甲说:“路边的树木在向后运动”是以自己或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的;乙说:“远处的树木在向前运动”,是以近处的房屋,建筑物等为参照物的,所以甲、乙两人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的原因是甲、乙两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和两人观察的方向不同.故选AB6.解:A、静止站在运动的自动扶梯中的乘客,和自动扶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是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故A正确;B、无风的雨天,以地面为参照物,雨滴是竖直下落,以行驶的火车上为参照物,是斜向下落向地面,故B错误;C、同向行驶的另一辆汽车以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为参照物的是静止的;故C正确;D、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他自己为参照物,飞行员与地平线之间发生倾斜;故D正确;故选A、C、D7.解:由“甲车上的小明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可知,此题研究的是乙车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欲判断乙车是向后运动的,首先应考虑到乙车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肯定发生了变化,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①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②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③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④甲乙两车都在后退,但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⑤甲乙两车都在前进,但乙车的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故ABC选项都是正确的,符合题意.若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或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前进,那么甲乙两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不管以哪一辆车为参照物,另一辆车都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8.解:烟雾的主要成分是固体小颗粒,它具有一定的惯性,冒出时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但由于烟雾很轻,容易受气流的影响,因此,只有气流与火车的运动状态相对静止时,烟雾才不会受到它的影响,据此可判断,风与火车运动的方向是相同的,速度也是相近的.C选项中说烟雾有惯性作用,是不合符合的,因为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一种作用.而B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符合题意.故选B9.解: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其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是静止的;10.解:卫星以地球为圆心,和地球同向、同速运动,和地球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和太阳、月球、火星之间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太阳、月球、火星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故选B11.解:“月之东驰”是说月亮在运动,而月亮正是相对于“游云西行”来说的,它们之间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故此时所选参照物为云;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与云的位置都在发生改变,所以它们都是运动的.故答案为:云;运动12.解:以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则说桥流;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水是运动的,则说水流;所以此诗句形象地说明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答案为:水;桥;相对性13.解:(1)“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船来说的;(2)“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3)同一个物体,以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答案为:船、地面(或两岸、青山)、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14.解:(1)奔跑的运动员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鞋码和长度的关系是:长度(cm)=,因此41码的鞋长度是26cm,鞋底上的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的.(2)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同时球也对脚施加力,所以脚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1)运动、cm、摩擦;(2)相互15.解:读图可知,屋顶的炊烟向西偏,说明此时刮的是东风.而此时乙车上的上旗向东摆,说明乙车一定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度.甲车的小旗向西摆,说明甲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根据题意,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则一定是向东运动的.故答案为:东;东16.解:人“坐地”(不动),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显然参照物不是“地面”;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坐地”的人相对于地心(地轴)日行路程是多大呢?地球赤道半径约6371公里,地球自转一周,人行的路程为周长值:2πr=2π×6471公里=40100公里=80200里.由此看出,“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地轴.故答案为:地轴,人17.解:(1)汽车和小红位置没有变化,以汽车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2)如图表示:此处距西大桥8km,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时间t===0.2h.故答案为:静止;0.218.解: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所选参照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的情况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飞机作俯冲飞行时,“大地迎面而来”,被研究的物体是大地,大地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大地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做参照物,并且选择一个与大地之间距离越来越小的物体为参照物,即选择飞机或飞行员都可以.故答案为:参照物;相对性;飞机19.解: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飞机加油时,受油机和加油机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由于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所以它们彼此相对静止.故答案为:相同;静止20.解:(1)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是运故答案为:(1)运动;(2)最大速度.21.解:甲车的速度V甲=36km/h=10m/s,乙车速度V乙=12m/s,∵V甲<V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故答案为:东;西22.解:甲看到地面楼房匀速下降,说明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相对于地面).乙看到甲保持静止不动,说明乙与甲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即乙乘坐的飞机与甲具有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上升,则丙乘坐的飞机可能匀速下降,也可能静止,还可能匀速上升,但速度小于乙乘坐的飞机.答: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乘坐的飞机与甲具有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丙乘坐的飞机可能匀速下降,可能静止,可能匀速上升,但速度小于乙乘坐的飞机23.解:因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匀速向南,所以乙车一定是相对地面向北运动的;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所以甲车一定相对地面是向北运动的,且车速大于乙车的车速;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那么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南运动也有可能向北运动但车速小于甲车;因此,三辆车中,有可能静止的只有丙车.答:这三车中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只有丙车24.答:三架电梯的运动情况是:甲、乙两电梯都相对地面向上运动,而丙电梯无法判断.因为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甲看高楼向下运动,那么要以高楼当参照物(高楼固定在地面上,相当于选地面为参照物),甲电梯一定向上运动;乙电梯是以甲电梯为参照物,同理可得,乙相对于甲是向上运动,因为甲相对地面在向上运动,所以乙相对地面也向上运动,只是运动的比甲快;对于丙,无论是静止,还是向下运动,还是比甲、乙都慢的向上运动都能观察到甲、乙两电梯向上运动,所以丙电梯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种25.解: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说明B车是向西运动的.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是往西运动的,并且车速比B车快.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说明C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①静止;②向东行驶;③向西行驶,但速度比B车小26.解:(1)拍摄出“人在火车或者在飞机里的镜头(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沿途的风光”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沿途风光”.我们看电视是以“沿途风光”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坐在飞机或者火车里看风景”的效果了.(2)先拍摄出“武艺高强的人在道具场飞的动作”的镜头,再拍出“房檐”等需要在上面飞的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房檐等”.我们看电视是以“房檐等”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效果27.解:让另一辆汽车与公共汽车同速同向行驶,再从公共汽车上转移人质到这辆汽车上.因为对地面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对彼此来说它们又是静止的,因此转移顾客也是安全的,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取决于你选择的参照物28.答:小明选取自己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明感到地球不动29.解:(1)分析丙图象可知,在AB段随着时间的增加,丙车的路程一直保持在20m不变,因此丙车在这一段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2)从三个图象中可以看出,当时间t=5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10m,乙通过的路程为15m,丙通过的路程为10m,说明在5秒的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最长,则乙运动最快;乙的速度为:v===3m/s;(3)甲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是相等的,即做匀速直线运动;(4)从三个图象中可以看出,当时间t=20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40m,乙通过的路程为60m,丙通过的路程为40m;则甲的速度为:v===2m/s;乙的速度为:v===3m/s;故答案是:(1)静止;(2)乙;3.(3)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4)2m/s;3m/s;2m/s30.解:(1)由表1知:t=0s时,v0=0m/s,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则加速度:a==0.2m/s2,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v0+at=0.2t.由表2知:t=0s,v0=10m/s,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则加速度:a==3m/s2,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v0+at=10m/s+3t.由表3知:t=0s,v0=25m/s,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则加速度:a==﹣5/s2,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v0+at=25m/s﹣5t.(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火车、飞机、赛车在启动或制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加或减小的速度相同.(3)这个物理量可定义为:定义a=,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答案为:(1)v=0.2t;v=10m/s+3t;v=25m/s﹣5t;(2)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加或减小的速度相同;(3)定义a=,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一、填空题(35分)1.物理学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7.“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9.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1.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1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3.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
1.2机械运动参照物
1、如图1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的.3、2017年1月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实验的辽宁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如图为歼﹣15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的,以舰载机上挂载的导弹为参照物,舰载机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6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8和.910A.水?? B13)A.飞船14ABCD15)AC16、物(AC1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则行人?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1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判断竹排“游”和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可能分别是()A.竹排和青山 B.青山和竹排 C.江水和竹排 D.江岸和青山19、在十字路口遇红灯等候通行的小华突然发现乘坐的小汽车往后退,他提醒驾驶车的爸爸是不是溜车了,爸爸却说我还踩住刹车.小华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A.小华把路旁的树木作为参照物B.小华把乘坐的小汽车作为参照物C.小华把旁边平行的向前行驶的车作为参照物D.小华把旁边平行的向后行驶的车作为参照物20、“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A.酒泉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一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21、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D22、A.列车?C23ABCD26ABCD27、ABCD28AB、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29、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30、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
机械运动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机械运动知识点及同步练习机械运动知识点及同步练习协议一、协议方信息1、提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接收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机械运动知识点1、机械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1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2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1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2 一旦选定参照物,就假定其是静止的。
23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1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2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4、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41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2 速度的公式:v = s / t ,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43 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1 m/s = 36 km/h 。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51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2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6、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61 对于变速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62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三、同步练习1、基础练习1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蜡烛燃烧B 月亮升上天空C 一杯开水变凉D 铁生锈12 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初一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位置的变化。
本测试题旨在帮助初一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一些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A. 运动B. 静止C. 力D. 惯性答案:A2. 机械运动中,参照物的选择是:A. 任意的B. 固定的C. 必须选择地面D. 不能选择物体本身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运动的类型:A. 平动B. 转动C. 振动D. 扩散答案:D二、判断题1.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绝对的。
()答案:错误。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需要选择参照物。
2. 一个物体在地面上静止不动,相对于太阳来说,它也是静止的。
()答案:错误。
相对于太阳,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都在运动。
3.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1. 机械运动中,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________。
答案:运动2. 参照物可以是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
答案:静止的物体;运动的物体3.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________的选择。
答案:参照物四、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机械运动?答案: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物体在空间中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2. 参照物在机械运动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参照物是用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基准。
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五、计算题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问它在10分钟内行驶了多少公里?答案:60公里/小时 = 1公里/分钟,10分钟行驶了10公里。
结束语:通过这些测试题,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探索和发现物理世界的奥秘。
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姓名: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一句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第一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第二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2.(09成都)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
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__ 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
3.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车速度大于乙丙两车的速度,而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以________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以_____为参照物已车静止。
4.(09南昌)如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之间是相对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的。
5.(09江苏)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6.(09贵州)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7.(09福州)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8.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乘客,看到一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时,且感到乙列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大楼9.当研究机械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选择的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B.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C.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10.(09宁波)如图所示,物体甲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乙轻放到甲上后,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也静止B.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C.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D.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静止11. A、B两列火车同向并列停在车站上,当B车起动时,A车内的乘客感觉错误的是( )A. 看车站自己是静止的B. 看B)D.甲、丙车.则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 )A. 一定向上运动B. 一定向下运动C. 一定是静止D.少判断的条件第三节运动的速度1.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既可以取相同时,比较的长短;也可以取相同时,比较的长短。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典型例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典型例题题型一机械运动例1.下列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火箭升空B.爱国运动C.跑步的运动员D.下落的雨滴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房屋、树木是绝对静止的B.太阳是绝对静止的C.恒星是绝对静止的D.地球相对房屋是静止的题型二参照物例3.“月亮在云中过”,“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云,水B.星星,水C.月亮,鱼D.云,鱼例4.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乙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时()A.可能静止B.可能运动C.一定运动D.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例5.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物就是不动的物体B.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其结果一定不相同C.研究机械运动时,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真正不动的物体是太阳D.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视情况而定例6.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A、甲船B、乙船C、一定运动D、都有可能例7.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例8.“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
前句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题型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9.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
骑自行车时,顺风时若车速与风速相同,则骑车人与流动的空气保持,会感觉到无风;摩托车行驶时骑在车上的人与空气相对,所以觉得风很大。
例10.某乘客以1m/s的速度在长为20m的火车车厢内行走,当火车匀速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大于从车厢头走向车厢尾的时间B.乘客相对地面是静止的C.乘客从车厢头到车厢尾的时间大于20sD.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为20s例11.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例12.在长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B.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D.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例14.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人镜头。
机械运动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机械运动知识点及同步练习一、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运动员在赛场上奔跑等,这些都是机械运动的常见例子。
二、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一)参照物的选择原则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
2、方便性: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通常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三、速度(一)速度的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二)速度的公式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用公式表示为:v = s / t ,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三)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1 m/s = 36 km/h 。
(四)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其速度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变速直线运动(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二)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到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五、机械运动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火炉中铁棒的温度升高B 小树长高了C 月亮绕地球运动D 思想斗争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人行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 向东运动B 向西运动C 静止不动D 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长短的物理量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4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 2s 的速度一定是()A 80m/sB 10m/sC 5m/sD 无法确定5、短跑运动员 5s 跑了 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 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 汽车、羚羊、运动员B 羚羊、汽车、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D 运动员、羚羊、汽车(二)填空题1、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参照物专题练习
一、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
1、在赛道上参加110米跨栏比赛的刘翔相对于跑到来说是的。
2、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来说是的。
3、正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同学相对于沙发来说是的。
4、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相对于周围的树木说是的。
5、小明乘车回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的。
若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和汽车都是的。
6、乘电梯上楼,透过电梯房的玻璃看到旁边的楼房在向下降,若以楼房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是,若以电梯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却是的。
7、小李同学乘坐在旋转的木马上,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如果以周围的建筑物为参照物,他是的,若以木马为参照物,他却是_______________ 的。
8、甲乙两辆汽车并排同方向、同速度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___的,乙车也是_______ 的;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 _的;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同样是_______ _的。
二、按照题意,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9、“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是以. 为参照物的。
10、车中的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
”是以为参照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