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读书笔记4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d1662f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4.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科学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从小就苦苦思索,十多年过去,这个词语似乎刻意的保存着自己的神秘感,让我始终无法解答。
我想,科学一定是一个庄重而有肃穆的词汇。
就好像那实验室中科学家们捣鼓的瓶瓶罐罐,抑或是宇宙飞船升天时电脑显示器上一连串的数字,也有可能是当年比萨斜塔上抛下的一个小球……这些无疑都是科学,但又似乎不是科学本身。
越得不到的,就越让人想抓住。
我开始翻《时间简史》,这本字里行间每个字我都认识但连成句段却让我丈二摸不着头脑的书,生生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我一页一页地浏览百科全书,想从中抓住科学的影子,可每次我一靠近,它又像个个小姑娘般跑远了……都说喜欢源于好奇,在无数次的追问与探索中,我渐渐迷恋上了“科学”这个字眼,以及它背后无垠的浩瀚。
我看科学,离我那么遥远,可有时又觉得,它离我好近。
夜晚,我常独自仰望星空,想象着亿万光年外,那一颗小小的寂寞的星球。
它在我眼中那么小,正如地球在宇宙中那么小一样。
众所周知,地球,以及火星、水星等等,都以一定的速度一定的路径围绕着太阳转动,日日,月月,年年,那些星球在宇宙中,不过沧海一粟,人类在宇宙中,不过尘埃一粒;众所周知,物质由无数个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电子按一定的轨道绕着原子核高度转动。
我想,那些星球,那些电子,是多么的相似!同样是渺小的,但都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连运动方式都那么相似。
那么,我可不可以大胆的假设,整个宇宙,不过是一个原子的内部,那些星球,不过是类似电子的物质,而我们的社会,社会中的人类,不过是一些更小的单位;反过来讲,构成我们的世界,甚至我们身体的物质,是不是也包含了一个宇宙,其中有更小的生物在自由生活着,在写作业,上班,生老病死,或者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思考着与我一样的问题…也许真的,有宇宙中的宇宙,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个套着一个,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60505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4.png)
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5篇品味一部时间简史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篇1】霍金教授在这本书中试图用一种通俗易懂的阐述方式来解释高深的物理知识,以达到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目的。
尽管如此,这本书看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这部书中,他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品读书籍,不得不赞叹霍金教授那如丝般缜密的逻辑性,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对论当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来形象地描述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是无法分离的这一物理规则。
书中的伟大成就之一是对黑洞的研究,黑洞最开始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一书中作出的一个预测,他假设如果存在一空间的曲率非常大,物体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连光也不能逃离这样的空间。
那么这样的空间可以称之为“黑洞”。
但他认为既然连光也不能逃离黑洞,那么我们也无法观测到它,它名副其实是一个非常黑的洞。
但霍金结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后提出:黑洞其实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还有着很高的温度。
正因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灭了,所以我们很难观测到它。
黑洞以极高的速度放射能量,当能量耗尽时则会向宇宙大爆炸那样在大挤压奇点处出现局部区域或整个宇宙坍缩,从而消亡结束。
《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时间的巨人。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这真正是空前的。
他在天体物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霍金《时间简史》阅读笔记
![霍金《时间简史》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26934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7e.png)
霍金《时间简史》阅读笔记霍金《时间简史》阅读笔记1在阅读《时间简史》时发现,远没有想象的轻松。
为了回归编程学习,我决定放弃认真读完《时间简史》的承诺。
于是,只草草读过,留下好多不解。
总体上没有改变我读完前两章得出的结论。
宇宙学是荒唐的。
大爆炸理论,黑洞假说,可能是无稽之谈。
探求宇宙的开端和终结是荒谬的。
连霍金自己也改变了想法,认为宇宙的开端没有奇点。
霍金也说过,所谓黑洞并不存在。
我认为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还是有必要存在。
抛弃绝对时间是一种度量上的无奈。
把时间与空间相绑,是一种量度上的需要。
时间无始点无终点,空间无小限无大限,不容怀疑。
人类受可见光可感波的局限,只能在一定范围了解宇宙。
借助科技手段可以有所突破,但也不是无限度的。
地球外宇宙间的生命现象,有可能存在。
同时因为空间无小限,所以甚至地球上微观领域也可能存在我们看不见的生命。
微观世界也许有类似星系一样的结构。
微观领域有智慧生命都是有可能的。
无非是可见光可感波不是一个量级而已。
我们看不见他们,他们也看不见我们。
物理学是近似的理论,超越界限就是谬误。
构建所谓统一的理论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
试图探求宇宙起源和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只能是狭隘视角的胡乱推断。
认为宇宙有始终,时间也有始终,微观世界有基本粒子,更是人类看不到永恒和无限的偏见。
相对论关于光速不变的假定,宇宙学中有关星系距离和速度的测量,我认为有不可靠的成分。
太阳光8分钟到地球也许可信,N多光年的说法则可能是谬以千里的。
这里的谬以千里是比喻荒唐的说法,真能误差千里可能是相当精确了。
我甚至怀疑,所谓椭圆轨道的说法,都是测量误读的产物。
实际时间和空间的测量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也正是相对论生存的土壤。
人类不能奢望探知借助一定手段可见可感外的宇宙及微观世界。
否则就是迷信。
需要和可能就是我们有作为的范围。
可知论应该在这个范围内成立。
这个范围会不断扩大,但一定会有不可知的范围。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需要在人类需要和可能的范围内统一起来。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df92f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c.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由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创作的科学巨著《时间简史》,包括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宇宙膨胀、不确定性原理等资料,为了能让科普的效果最佳化,霍金以尽可能浅显易懂的语言地介绍了远星系、粒子、黑洞、反物质等相关知识,并阐述了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经典命题。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发现虽然霍金虽然已经尽可能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描述,让更多的人能够容易理解,可是也有很多地方读起来比较难于理解,并且会发现学过的大学物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理解他的一些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我们理解这本书有极大的益处。
读完《时间简史》后,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奇点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认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整个宇宙是浓缩成一个点的,而这个点,就称之为奇点。
它被认为是这个宇宙的开端。
而这个奇点正是霍金和另一位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利用数学计算得出的,他们两人创立了现代宇宙论的数学结构理论。
第二方面是无边界宇宙模型。
结合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霍金提出了有限无边界宇宙。
这个模型我们应当怎样理解?以地球为例,它是有限的,可是当我们在地球上一向向一个方向前进,却永远也走不到尽头,这就是无边界的的体现。
第三个,黑洞是有辐射的。
一个物体质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
一般一个恒星在衰老之后,由于引力而收缩到一个体积很小,可是引力很大的状态时,就构成了黑洞。
可是,有温度的物质就会发射粒子,可是黑洞引力十分大,粒子怎样逃脱呢?关于这个矛盾的问题,霍金认为,黑洞也是有辐射的,可是辐射不是从黑洞里面发射出来的,而是从黑洞的边缘,边缘空虚的空间。
那里产生的负离子会被黑洞吸收,可是一些运气比较好的正离子能够逃出黑洞。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精选5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927a7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4.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精选5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精选5篇)《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的创始人史蒂芬.霍金写的。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篇1)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
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去不断的学习,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
身为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更有义务去学习,了解,研究我们所处的环境。
为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周日难得的机会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书中告诉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1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
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空间继续扩大,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
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因为地球,才有了人类,有了创造新世界的我们。
一本好书不仅能教给别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让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书。
而对于这本书的作者霍金先生,我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是真正的空前绝后。
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介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
所以说,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他有身体上的缺陷,可头脑聪明的很!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因为研究它用头脑足矣。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精选7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caeee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d.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精选7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篇一在《时间简史》中,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爆炸与重生等科普知识,完全改变了人们有关物理学、宇宙和时间本身的观念,向人们展现了当代有关宇宙的最重要的科学思想。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很多的事情,世界万物的构成,人类及各种动植物的最初形态—成长—开展—衰亡的过程和轮回;就像草,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各种小草。
它们在冬天会枯萎、发黄甚至死去。
但是,每年的春天一到我们又能见到翠绿的草原,正是应验了一句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试想这不也是一种死亡后的重生吗?在地球上,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渺小得如一粒沙子;在整个太阳系中,地球也只但是是千万星球中的一颗;而在宇宙中,太阳系是不是只是渺小的一个,我们人类的位置又是在哪里呢?回归到地球上的万物,不管是人还是植物,都会有终结而被代替的一天。
因为宇宙是不规律的,正因为宇宙的不规律才有此刻的太阳系、此刻的地球以及此刻的人类和此刻的完美生活。
浩瀚宇宙,辽阔苍穹,我们何其不只是一粒微尘,一粒各有缺陷,需要互相交融沟通的尘土。
而世界上亦没有十全十美,不管是对待自己的还是他们的错误,我们能做的是只是以一颗微尘谦卑的心,给予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责备,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不规律的宇宙之中,我们需要互相理解!说到宇宙的最初让我回想起我以前看过的一部短片视频。
短片中讲述我们人类所看、所听、所触、所感的都是不复存在的。
乍一听,我们可能会觉得此言论是语出惊人,喧哗取宠,但实那么不然。
我们都明白人的所有感官系统都是由大脑所控制的,就像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由我们的神经系统传播到我们的大脑组织,然后再由我们大脑组织显像出我们看到的以及我们所听到的景象或者声音。
试想一下把一个人的大脑组织拿出来,然后把它的听觉系统、视觉系统与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电脑连接在一齐。
电脑中的画面出现的同时是不是也在这个大脑的视觉系统中显现出相同的画面?我们再把事先准备好的音乐在电脑中播放,这时候的大脑听觉系统是不是也会同时听到一样的音乐呢?这一切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21篇)
![《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60646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2.png)
《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21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篇1时间是个什么概念?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
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起点处开始,这也是时间的起点。
《时间简史》讲述是探索时间和空间核心秘密的故事,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黑洞不是这么黑、时间箭头等内容。
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后来在对微观或宏观宇宙世界观测中得到证实。
自1988年首版以来,《时间简史》已成为全球科学着作的里程碑。
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
此版更新了内容,把许多观测揭示的新知识,以及霍金最新的研究纳入,并配以250幅照片和电脑制作的三维和四维空间图。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为霍金的天才而折服,我不是工科的学生,我是文科生,因此对于时间的感悟,无法像理科生那么敏感。
但是我却对时间充满了兴趣。
相信大家对于2012年玛雅世界末日的预言有所听闻,甚至人心惶惶。
但是,其实在玛雅人看来,所谓的世界末日不是世界消失殆尽,而是另一个世纪的开始,另一轮循环的开始。
而进入这个新世代,世界会有些大大小小的反应,不一定是指这年,而是这个时段,或许早已开始,或许仍未发生。
但是,在这过后,人类如果无法从中相应得到心灵的提升,感悟的提升,那么人类的道路将走得不太好了,相反,如果通过这次的大考验,人类反省提升自我,那么下个时代,将是我们重生的时代。
其实,玛雅人对时间持这种态度和想法也未尝不可。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531d2f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f.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正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2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篇1逆时,顾名思义就是时间倒流。
超时,顾名思义就是时间跳跃。
逆时和超时,在大家看来,无非是两个新名词,不用提去实现了。
但是,假设在宇宙中有虫洞存在,两者就可能实现。
超时空旅行,也就是从A时点瞬间跳跃至B时点,不用再经过A、B之间的时段。
看过《哆啦A梦》的朋友可能会联想起哆啦A梦的航时机,乘坐航时机可以到达未来或从前的世界。
那么,如何进行超时空旅行呢?超时空旅行有个前提条件:假设100是光速,就是要把宇宙飞船加速度达到99.99,还差0.01就到100。
当近光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就会到达将来的一个时段。
譬如,小明从8点钟开始进行超时空旅行,会在9点钟到达。
小军从9点钟开始进行超时空旅行,会在10点钟到达。
当然,你不只有一个小时可以越过,有二、三、四、五、六个小时,甚至一年也可以越过。
而且,在未来的世界里,你可以见到另一个你,另一个你的妈妈、爸爸呢!逆时空旅行,是从B时点瞬间返回到A时点。
它的前提条件是要超越光速。
这似乎无法达到。
现在,有家公司制造的火箭能加速到99.99,但仍未达到位居第一的光速。
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宇宙中具备弯曲空间条件的虫洞。
何谓弯曲空间呢?就是能将时空弯曲的物质,缩短了A、B之间的距离为弯曲空间。
假设地球与比邻星之间的距离是200光年,那么如果虫洞存在的话,它可以为地球与比邻星之间提供已经缩短了的捷径:可能是150、100光年,甚至更近的距离。
当飞船通过虫洞飞速行驶时,它一定能打破光速堡垒,回到从前。
而且同超时空旅行一样,能看见当时你的家人和当时的你。
遗憾的是,至今科学家没有在宇宙中找到半个虫洞。
我相信,在未来,一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和发明,一定有更多的机器会超过《哆啦A梦》中所描述的!《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篇2今天是20xx年6月25日,就在前不久,江苏省高考成绩和本科公布了,同时,一篇传是省委扩大会议的会议纪要也刷遍了朋友圈,周边朋友们对江苏高考的讨论让我不由地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和那本被我无数次翻阅的《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精选7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87757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a.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精选7篇)《时间简史》已成为科学著作的里程碑,作者迷人而生动的表达方式,用最权威的语言,最精确的数据,使宇宙这个令人敬畏的话题变得更加清晰。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作文【篇1】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我,于是我利用周末难得的机会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我是地地道道的唯物论者,对于那些神怪之类的说法很是反感,而对于能用科学理论解释奇异事物的书刊杂志便很感兴趣.对于霍金先生写的这本《时间简史》便很是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但是由于自己认知水平有限,不得不一字一句地慢慢理解最吸引我的内容,莫过于是虫洞,所谓虫洞就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在《时间简史》这本书中,我发现,时间原来真的是可以穿越的,可是,以现在的技术来看,确实颇有困难,霍金先生在《时间简史》中说到过许多关于时间旅行的实验,它们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平时上网过程中,我也会浏览一些关于时间穿越的案例,当我看到这一个个案例时,真是目瞪口呆,它们是那样神奇,宇宙是那样的神奇。
《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让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书.而对于这本书的作者霍金先生,我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贡献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空前的——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身体的不幸让霍金体会到了地狱般的煎熬,然而他却以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缔造了人类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因为研究它用头脑足矣.这正证明了约翰·弥乐顿的名言:头脑是他自己的住所,他在其中可制造地狱的天空,也可制造天堂的地狱。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通用10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b020e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f.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通用10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通用10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史蒂芬·霍金这本《时间简史》中,伟大的科学家们在继承前人的根底上努力创新,从而不断地推动科学的开展。
正是这种创新精神,才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迈进。
马尔滕曾经说过:水不流动,必至污浊。
同样,一切事业,假使当事者不常留意改进,改进,努力着创新,最终是准会落伍,失败的,所以说,创新是开展的不竭动力。
孔子的因材施教,还是当前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都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这些,不管在哪一行,无不都充分表达着创新的力量,提醒着,创新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开展。
也许有人会说:“那都是伟人所做的大事,跟我没有关系呀”。
那你就错啦。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都离不创始新。
当有的`同学发现擦黑板时有灰尘,于是创造了一个新的黑板擦。
当有的同学发现考试时铅笔容易坏,于是创造了自动铅笔。
这些例子无一不证明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创始新。
不仅个人需要创新才能,而且整个国家、企业也需要创新意识。
因为只有创新才可以开展,只有开展,才可以屹立世界民族之巅。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当年清朝的闭关锁国,缺乏创新使中国被其它国家践踏,使国家落后,也正是____的改革开放的创新意识,让中国重新回到世界民主的开展大潮中去。
细细数来,方正集团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经成为世界领先技术,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龙蕊1号CPU的研制成功,还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等,这些创新的技术使中国快速开展,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定会位于世界民族之首,而这个成功便是于我们不断的创新。
创新是后车轮,开展是前车轮,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推动开展。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2时间是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如液体般自由流动的非物质形态?还是物质运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是由过去、如今、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还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也许,这一切只有时间才明白真正的答案。
我们从何而来?宇宙为何是这样子的?这两个永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优秀10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697e7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5.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优秀10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4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a367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b.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4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4篇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我带着疑问,随着霍金的《时间简史》,畅游知识海洋,感受科学魅力,探寻科技之光!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一):有位名人这样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清楚,有人问我,我想给他解释,却茫然不解了。
”有一群科学家,就是冲着空间和时间的神秘,不断地奋斗。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霍金,我想他的著名更是因为他是个身残志坚的睿智者。
霍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得了卢伽雷氏症病,从此被禁锢在轮椅上,到后来他得了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剥夺了他说话的功能。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一蹶不振,虽然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但他却用惊世骇俗、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大胆提出了目前最伟大的宇宙学说,解开了许多宇宙之谜。
《时间简史》是霍金的著作。
书中霍金对时间本质、宇宙由来作出了权威性的总结,他的理论和构想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里程碑。
由于过于深奥,我选择了一种谁都能看懂的版本略探一下霍金的著作。
《时间简史》中,有很多内容仅仅是假说,但这又不同于生活中的那个假说,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才能大胆提出来的假说。
不过我读得依然很吃力,每一章只有小小一页纸,但其中看懂它需要的知识储备绝不止一座山。
原本我想着这篇读后感应该是一行一个问题,满页纸都是问号,虽然足以证明我读过《时间简史》,但我还是决定简洁为好,挑一个自己喜欢、有自己的见解的内容谈一谈。
有关宇宙的起源,书上说宇宙曾经是一个体积很小、密度很大、很烫的点,爆炸后,温度逐渐降低,直到今天的状态,然而目前宇宙仍然在不断地扩大,书中还说这是一个空间有限但没有边界,就像地球一样的封闭宇宙。
书中还讲到科学家们对大爆炸的过程的一个猜测,提到什么中子、质子一些我仅仅听人提到过的科学名词。
我勉强能看完,能懂多少又是另一回事了,我没法质疑这些我听不懂的东西。
但是之中还提到温度在十亿摄氏度以上,大爆炸后温度又迅速下降了一百万摄氏度左右。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1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0ed73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d.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1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读完《时间简史》自己的世界观时间空间观念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有谬误还请指正。
如果我们要让“时间倒流”,我们无疑需要很巨大的能量。
这个能量到底是多少?比如我们要回到一年前。
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旅行,全宇宙都要为你的“旅行”改变。
这个能量,是宇宙中,所有的微观粒子(已知的以及未知的粒子),所有的数量,现在我们不知道总共有多少。
它们在一年中,不断地运动,它们的质量和能量在不断地变化中。
回到一年前,就是搜集好全宇宙粒子它们在一年中运动的能量变化和质量变化,然后以某种方式,将它们的状态推回1年前的质量和能量的状态。
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一次长达一年的“时间旅行”。
而你自己,从现在回到过去,你身上的粒子的状态不能推回一年前,否则对你没有意义了。
而一年前的你身上的粒子,很可能在一年后已经被其他的粒子替换了,因为你要吃饭,要上厕所,要新陈代谢。
那么,你回去之后,你很可能是被“撕裂”,因为现在的你的体内的原子,和一年前是不同的。
我们要怎么解决这样的矛盾?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一直犯着一个错误,就是过多的将希望寄托在“时间”上,其实,我们应该将精力汇聚在改变物质状态上。
很多人会过去都有遗憾,而“时光旅行”是一个贴心的梦想。
但是,时间不能倒流。
我们可以努力改变未来,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
不是时间在流动,而是我们的状态在改变。
“时间”只是我们方便记录时间的发生顺序人为制造的工具。
有了“时间”的概念,我们可以方便地记录事物的状态。
生日啦,结婚啦,该上学了啦,该下课了啦,该吃饭了啦……这都是我们的状态。
而钟表,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方便。
寄希望于“时间”,而忽略了“状态”问题是不对的。
很多物理学公式,都将时间T引入。
那是必要的。
?因为T告诉我们状态的持久度。
我们要持续某种状态来换取另一种状态。
他就是这样的工具,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2今天的天气,适合宅在家里,来一次酣畅淋漓地阅读。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65d73f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0.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是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存在。
”我简直要恋爱了。
之前也有草率粗糙的看过生物、物理和化学的书籍,小时候也会对自然和宇宙之类的产生好奇和兴趣。
关于生命的进化、起源、演化或者诸如此类的内容,众说纷纭于是只挑选我中意的理论相信了。
我想我还是愿意非常高兴的承认,大部分情况下我对生命保持热爱,不论是我的生命还是别的什么的生命。
自宇宙诞生直到现在,生命的不断的演化,使得无机物能够最终呈现出复杂的生命现象……以至于允许在诸多的人类中有这么一个花时间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我存在。
生命的一切从微小的细胞器一直到庞大的生态链都完美的像是艺术品,我不清楚上帝是否存在,但是光是从一个创作热爱者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使人快乐。
宇宙花费了百亿年的时间完全随机的允许微小的粒子自由构筑,生命的产生对于这个宇宙而言只是一个偶然,但是在如此庞大的基数下生物的演化又是某一种必然,优胜劣汰,而好的会繁衍生息,不好的也会被安置于地壳与博物馆。
这足以使我感到快乐,我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我不可或缺,我微不足道,但是缺少了哪怕一个细胞器细胞都无法正常运转,我是被需要的,和所有这世间的生命一样,我是被爱着的。
我小时候很害怕死亡,总会感到沮丧,想着我死去了就永远死去了,但是实际上,恰恰相反。
组成我的身体与组成世间万物的都是化学元素,微不可察的原子分子以及更加细微的东西,当我死后,尘归尘,土归土,我会回到女娲的手里化作一捧黄土,或者我的灵魂会去见上帝,这都很好,像是落叶归根化为春泥一样。
我会是我,我会出生,我会死。
我的生命对宇宙而言稍纵即逝,而换个角度来说,我又是永恒存在的。
生命对于外界与内在的条件需求是如此严苛,要经过那么漫长的时间才能允许一个区区百年的个体在这儿胡思乱想,我之所以活着,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世界允许我存活在世界上,换言之,一切条件都是适合我存活的世界,所以我才会活着。
甚至可以说,我会活着,我会存在,这是偶然的必然,是奇迹,是因为我被宇宙爱着,我被期望活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出生了。
《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
![《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30c7c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f.png)
《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1读完《时间简史》自己的世界观时间空间观念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有谬误还请指正。
如果我们要让“时间倒流”,我们无疑需要很巨大的能量。
这个能量到底是多少?比如我们要回到一年前。
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旅行,全宇宙都要为你的“旅行”改变。
这个能量,是宇宙中,所有的微观粒子,所有的数量,现在我们不知道总共有多少。
它们在一年中,不断地运动,它们的质量和能量在不断地变化中。
回到一年前,就是搜集好全宇宙粒子它们在一年中运动的能量变化和质量变化,然后以某种方式,将它们的状态推回1年前的质量和能量的状态。
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一次长达一年的“时间旅行”。
而你自己,从现在回到过去,你身上的粒子的状态不能推回一年前,否则对你没有意义了。
而一年前的你身上的粒子,很可能在一年后已经被其他的粒子替换了,因为你要吃饭,要上厕所,要新陈代谢。
那么,你回去之后,你很可能是被“撕裂”,因为现在的你的体内的原子,和一年前是不同的。
我们要怎么解决这样的矛盾?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一直犯着一个错误,就是过多的将希望寄托在“时间”上,其实,我们应该将精力汇聚在改变物质状态上。
很多人会过去都有遗憾,而“时光旅行”是一个贴心的梦想。
但是,时间不能倒流。
我们可以努力改变未来,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
不是时间在流动,而是我们的状态在改变。
“时间”只是我们方便记录时间的发生顺序人为制造的工具。
有了“时间”的概念,我们可以方便地记录事物的状态。
生日啦,结婚啦,该上学了啦,该下课了啦,该吃饭了啦……这都是我们的状态。
而钟表,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方便。
寄希望于“时间”,而忽略了“状态”问题是不对的。
很多物理学公式,都将时间T引入。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419b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7.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篇1)时值暑期,正是充电的好时候。
上网一查,100本书一字排开,再仔细一看,我的眼球立刻被一本书吸引了,那本书正是《宇宙简史》。
茫茫书海独见一书,此书当然不同凡响。
自己平时一直喜欢看一些科普类的书,对《时间简史》也早已有所见闻,适逢暑假,又恰见这本仰慕已久的书的姐妹篇,当然立即拍案决定购买此书。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科学巨著,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了最深奥的宇宙原理。
在不断汲取着新知识的同时,从书中我也收获了许多其他的东西,这些已超过了知识本身给我带来的启迪。
《时间简史》已给我带来了一轮强烈的冲击,而《宇宙简史》把这股冲击延续了下去……我喜欢这本书,因为我漫步在知识的世界中。
曾几何时,自己对于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幻想和渴望,想着天上的星星,想着天上的月亮。
现在,我依然喜欢眺望星空,看着颗颗流星,看着五彩的星座。
从书中,我了解了更多关于黑洞的故事,揭开了反物质神秘的面纱,知道了更多遥远星系的奥秘。
从书中,我掌握了许多天文学的知识,让自己与遥远的未知更近了一步。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我从中学会了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如果他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
”从书中,我感悟到的是那颗对科学执着严谨的心,那颗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心,那颗刨根问底的心。
科学家们的不懈追求,为的是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外太空的探索,从不曾止步。
所以读罢此书,我更感受到的即是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
一本好书不仅能教给别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而我更是被作者霍金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贡献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空前的。
简练的语言,播撒着浩渺的知识;睿智的语言,体现着博大的智慧。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d950d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9.png)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时间简史》从思索宇宙的年轻人演讲到宇宙演化的图像,从牛顿宇宙到相对论,之后讲了弯曲空间、黑洞、大爆炸、虫洞等等理论。
下面是店铺向各位推荐的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篇一《时间简史》,霍金用了最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解释深奥的知识,可是对于我这个“理科文盲”还是具有与相当大的挑战性的。
花了很长时间去读它,至今也没能读完,虽然仔细阅读,可还是有些云里雾里的。
不过,虽然不能透彻的理解其中各种原理推理,但仍然还是让我获益匪浅。
《时间简史》从思索宇宙的年轻人演讲到宇宙演化的图像,从牛顿宇宙到相对论,之后讲了弯曲空间、黑洞、大爆炸、虫洞等等理论。
一个个理论诞生、发展,一层一层的剖析,然后又被新的理论替代,每一个理论像一个个时代的英雄从弱小到伟大,从成长到衰落。
谁能相信,这种残废程度,这样一个骨瘦如柴的人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拥有与肉体不相符合的无与伦比的头脑。
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家和宇宙论家。
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让我们觉得深思给人以启示。
它把读者引向宇宙的起点和万物的本源,从而引发我们对个人、对同伴、对事件、对社会、对生命、对世界、对意识等等的思考,进而使我们在自身寻找本质。
无意中便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如人存原理是指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
一本好书不仅能教给别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虽然《时间简史》对我来说如若“天书”,但使它我第一次对自然发出了质问与感慨。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篇二一开始实在搞不明白霍老先生为何突发奇想写出这部怪书,读后才有所发现和感触。
霍老谈论了他对宇宙外星生命问题的最新思考。
他认为外星生命几乎肯定存在于宇宙的许多其他地方——不仅是活在行星之上,甚至还可能存在于恒星中心,甚或是漂浮于行星间的广阔宇宙。
《时间简史》这本书阐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从大爆炸到黑洞。
时间简史文学著作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文学著作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88b1a37aa00b52acec7ca30.png)
时间简史文学著作读书笔记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本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科学著作,看了这本书后,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这个世界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时间简史文学著作读书笔记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时间简史文学著作读书笔记1拿到这本书已经两个月了,说实话,我不太愿意翻开它,虽说是普及版,但过于深奥的内容,作为一位科学专职的我来说,实在有点惭愧。
本书的作者是史蒂芬·霍金,我们知道霍金他一生的经历和他的科学贡献同样是一个奇迹,他20岁时即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医生甚至预言他当时还只有两年的寿命,然而他却创造了奇迹。
(据了解“渐冻症”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简称m.n.D.)的俗称,主要类型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因为特征性表现是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症”。
由于目前没有特效药,而与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并列为世界五大顽症。
)正如霍金所说,这是一本不仅让青少年,而且让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书。
他删去了《时间简史》中过于高深的部分,重写了相对论和弯曲空间这两章(它们分别讨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但是由于自己认知水平有限,不得不一字一句地慢慢理解,可仍然还是有不少地方弄不明白。
我们可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难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类的邪说。
我们要把霍金的这种精神用到自己工作学习上,作为一名不到三年的新教师,更加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
在平时的教书工作中,我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法,因为一个周全的严密的学习计划对于工作时间的安排是十分合理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有句谚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而好的学习方法,将有助你的听课、自学,以及上课。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能养成这样一种好的习惯,对于我将来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霍金,这样一位终年坐在轮椅上的人,依靠一个电脑发声合成器,以正常人十分之一的速度与人“交谈”,但他却同其他科学家一样,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人:执著的探索精神是生命的最大动力。
六年级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六年级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f7f29827284b73f34250c6.png)
六年级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五篇范文读书不但可以滋润读者的心灵,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面对生活的状态,多读一些好的书籍吧,它会让自己受益终身。
相信不久的以后自己也会爱上读书!以下是整理的六年级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六年级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一《时间简史》这本书读的人可能不多,但我相信只要读过这本书的人就一定有这样一种感觉:窥探茫茫宇宙,人生的那些小事又何足让你筋疲力尽,何不到茫茫宇宙中畅游一番。
这不就有了苏东坡的“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古人尚且如此,我辈何为小处而大伤脑筋。
《时间简史》所阐述的大部分内容都会牵动你的每一根神经,让你为之动容,为之感叹。
茫茫宇宙在她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有那么多的故事,让你有读不完的精彩,读不完的快乐,更有读不完的追求。
回首往日,生活让我辈容颜尽失,俨然失去了生活的无穷空间,在被填充满满的生活中,我还能找到什么呢?对,也许那是对的,当一个空间束缚你时,你需要做的不是逃离这个空间,而是在另一个高度去享受它。
达到这个高度需要不是一本书的阅读,而是对一本书的感悟。
《时间简史》是霍金的著作。
书中霍金对时间本质、宇宙由来作出了性的总结,他的理论和构想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里程碑。
由于过于深奥,我选择了一种谁都能看懂的版本略探一下霍金的著作。
《时间简史》中,有很多内容仅仅是假说,但这又不同于生活中的那个假说,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才能大胆提出来的假说。
不过我读得依然很吃力,每一章只有小小一页纸,但其中看懂它需要的知识储备绝不止一座山。
《时间简史》一部科学著作折射出不同的人生理论史,没想到此心里不易乐乎!跳出生活来观察生活,多静下来回头看看,不会累坏了,也不会没有方向。
会生活的人就会驾驭生活,而不会让生活牵着鼻子走!六年级时间简史读书笔记范文二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一切都在《时间简史》后,一一揭开神秘的面纱。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的作者,他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战胜疾病,创造出奇迹,是他让我们知道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碍,他用他的生命践行了他的诺言,为他热爱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20世纪最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捧着这本沉甸甸,装载着千千万万知识的书,我细细的端详着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4篇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我带着疑问,随着霍金的《时间简史》,畅游知识海洋,感受科学魅力,探寻科技之光!下面是我收集的《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一):有位名人这样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清楚,有人问我,我想给他解释,却茫然不解了。
”有一群科学家,就是冲着空间和时间的神秘,不断地奋斗。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霍金,我想他的著名更是因为他是个身残志坚的睿智者。
霍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得了卢伽雷氏症病,从此被禁锢在轮椅上,到后来他得了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剥夺了他说话的功能。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一蹶不振,虽然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但他却用惊世骇俗、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大胆提出了目前最伟大的宇宙学说,解开了许多宇宙之谜。
《时间简史》是霍金的著作。
书中霍金对时间本质、宇宙由来作出了权威性的总结,他的理论和构想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里程碑。
由于过于深奥,我选择了一种谁都能看懂的版本略探一下霍金的著作。
《时间简史》中,有很多内容仅仅是假说,但这又不同于生活中的那个假说,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才能大胆提出来的假说。
不过我读得依然很吃力,每一章只有小小一页纸,但其中看懂它需要的知识储备绝不止一座山。
原本我想着这篇读后感应该是一行一个问题,满页纸都是问号,虽然足以证明我读过《时间简史》,但我还是决定简洁为好,挑一个自己喜欢、有自己的见解的内容谈一谈。
有关宇宙的起源,书上说宇宙曾经是一个体积很小、密度很大、很烫的点,爆炸后,温度逐渐降低,直到今天的状态,然而目前宇宙仍然在不断地扩大,书中还说这是一个空间有限但没有边界,就像地球一样的封闭宇宙。
书中还讲到科学家们对大爆炸的过程的一个猜测,提到什么中子、质子一些我仅仅听人提到过的科学名词。
我勉强能看完,能懂多少又是另一回事了,我没法质疑这些我听不懂的东西。
但是之中还提到温度在十亿摄氏度以上,大爆炸后温度又迅速下降了一百万摄氏度左右。
我只知道温度是用温度计来测量的,温度计又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来制作的,其实我只是质疑一下有没有一种液体能够测量十亿以上的温度,霍金等这些睿智的科学家是如何判断的。
我非常震惊,霍金竟然能在这种只有猜测,而很少有证明的科学世界里遨游而且不会迷失方向。
猜测是谁都可以有的,对于宇宙的大爆炸,我有一种猜测,但只是猜测。
首先,一个点的爆炸,如果把点放大成一个球,然后让它爆炸,它会变成碎片,如果没有重力,它会一直往外延伸,这时就会发现,如果碎片包围的地方都是宇宙,随着宇宙的膨胀,宇宙会变得稀疏,那么宇宙诞生的那个点所在的空间——据书上说是一片空白,那么岂不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暴露无遗?在宇宙的边界,原本非常接近的两个点随着膨胀,会越来越远,如果膨胀永无休止地进行下去,随着宇宙的密度越来越小,宇宙不就会和一片空白融为一体了?有人说读《时间简史》艰涩难懂,但我读《时间简史》,仅仅是在读一本科幻小说,根本无法理解,便无所谓难懂与否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以我现在的知识储备,连聆听大师教诲的资格都没有。
今后,除了不断学习补充知识,别无他法。
我希望若干年后,经过不断地努力,当我捧起《时间简史》原版时,能理解得比现在多吧。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二):自古以来,我们头顶的天空究竟有什么奥秘这一难题一向困扰着人们。
关于世界起源有我国的盘古开天辟地之说等,西方世界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
于是乎,在欧美能够看到遍布大街小巷的教堂,大多数人都虔诚地信仰着上帝。
但是很可惜呀,哈勃望远镜把地球周围200亿光年范围内的空间都检查了一遍,却丝毫没有上帝的影子。
尽管这两种看法很明显都是错误的,但它也反映出人类爱思考的一面,实在想不出来时,就编一个盘古,上帝之类的出来,自圆其说。
霍金在这本书中试图用一种通俗易懂的阐述方式来解释高深的物理知识,以到达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目的。
尽管如此,这本书看起来还是有必须难度的,如果你没有必须的物理基础的话,那就更加难以理解了。
其实阻碍我们理解的最大原因还是我们平时生活在宏观低速的环境中,无法理解在宇观或微观下的物质及其运动状态。
就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它在物质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才有好处,但我们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类状况,所以除非有超强的想象潜力与抽象分析潜力,想要明白其实很难。
所以我将从一个业余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仅仅是出于爱好与好奇关于宇宙的起源,霍金教授坚持他的宇宙大爆炸观点。
即宇宙原先是一个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因而它的密度无限大。
它突然就爆发了,四散开来,同时爆炸产生的温度极高,从此宇宙就一向持续膨胀,直到此刻,而爆炸的那一刻就是时间的开始。
在膨胀的过程中,有些气体,灰尘渐渐冷却聚集在一齐,构成各种各样的星球,宇宙的样貌渐渐清晰了起来。
那里有个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大爆炸是时间的开始,那么在大爆炸“之前”,那个奇点算什么,没有时间跨度么或许用“之前”有些不适宜,毕竟在开始之前能有什么呢!但是开始又是从哪来的呢,这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论你说什么是源头,你都能够怀疑这个源头的来源,结束这种无休止的怀疑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一个最早的,没有“在那之前”。
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上帝,霍金呢,相信那个“奇点”,可我呢,我不明白,上帝那么多人信,估计没什么可信度,大爆炸理论也只是猜想,没有被证实。
事实证明,没有信仰的确是件很痛苦的事,脑中一片混沌,无法被拯救。
上面那个问题的确很折磨人,霍金教授自己也说的含含糊糊,一笔带过了,我也略过吧。
下面讲的是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关系。
在大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中,马克思简单的说了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时间与空间则是物质运动的表现,时间具有一维性。
霍金和一大批物理学家却有不同的观点。
首先,物质与空间的关系就很微妙——物质是扭曲的空间。
可空间是什么呢难道是真空真空但是意味着什么都没有——虚无。
这一点目前科学界仍在作努力,他们试图发现一种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东西,基本到不可再分割。
可惜在夸克这儿遇到了点障碍,因为夸克已经是一种猜想了,几十年来一向都还未被证实。
由于实验器材条件的限制,以及理论上的一些缺陷,对微观粒子的观测一向都有障碍,无法精确测得其运动状态。
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就只能很郁闷地整天苦思冥想,试图发现一种全新的理论,但在这几十年里,一向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这本书中最引人思考的地方还是它的时空观。
在相对论中,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都不存在。
此刻大部分人都已能理解绝对运动的观点,也就是说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
因为缺乏绝对的静止的标准,我们无法确定在不同时刻发生的事情是否处于同一空间位置上,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很简单——同一地点很好确定。
但平常人所说的同一地点是指在目前这个星球上的相对地点,把我们置身于宇宙之中,我们的位置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永远没有重叠的两点。
因为地球本身正一刻不停地做着运动,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时间也变成相对的,就让人很难懂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的流逝似乎是一成不变的,按照它自己固有的规律行走,不受我们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用时间来记录已经发生过的事,把时间当做一个固定的标尺,我们在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尺下进行交流才不会有困难。
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无情的指出不存在什么绝对时间,时间只但是是物质运动的附属品。
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似乎没有方向,虚无缥缈,看不见抓不到。
在相对论中,时间是一维的,它的方向就是宇宙膨胀的方向,我们的宇宙目前仍然在做膨胀运动。
关于时间的相对性我还是无法理解,霍金紧之后就介绍了黑洞。
我本以为我对黑洞是相当了解的,因为我经常能在科普节目中看到关于黑洞的解释。
黑洞是恒星老化后坍缩构成的。
恒星靠内部氢原子的聚变产生能量,释放光和热,太阳就是这样。
在内部原料用完后,就会发生坍缩,即向一点收缩。
当这一点十分十分小时,它的密度就会趋向于无穷大,同时它的引力也会变成无限大。
由于引力很大,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从它那儿逃逸出来,那里面也包括光。
众所周知,人能看到东西,是因为反射那个东西的光进入人眼。
此刻那儿不会有光发射出来,所以人类是不可能真正地看到黑洞的,但能够根据可见星体的运动规律来推测。
本来我以为这并有什么大不了的,看不见就看不见呗。
但霍金教授补充了一句,那里是时间的终点,类似于奇点。
我想在这个年龄的大部分青年都思考过宇宙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过去的就过去了么,未来又在哪里,命运是否早已决定好了之类的问题。
有的时候,我会因想不出来而无限伤感。
确实如此,当你发现你根本不明白你所存在的地方到底是什么,你到底为何而存在,心中肯定会有一丝落寞甚至悲哀。
过去我会刻意去逃避这些问题,想得太多或许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有时候看新闻,也会发现一些人因为这些问题而精神出现问题。
我选取看这本书,就是想解决萦绕于心中头的疑惑。
但这本书只是说了一些猜想和让人费解的理论。
此刻,我能够稍微理解那些相信上帝或其它宗教的人,毕竟,心中没有一个信仰会让人的生活失去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路。
我只期望有一个能让人信服的说法让我来相信。
我是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到底谁才是世界的主宰,谁也没办法证明。
尽管我能够确信上帝佛祖什么的都是扯淡,我也不会迷信和神有关的活动。
因为我在心中已不明白把那些个神啊仙啊骂了多少回,但此刻仍活的好好的,那些个神仙连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人都治不了么在某种程度上,我把自己归结为一个宿命论者。
因为这个世上巧合总是太多,比如我的存在就很奇妙。
试想宇宙中有多少分子原子,偏偏就有那么必须数量的原子组成了我。
话虽这样讲,但我也不会拿命运当借口,很多失败的人总把原因归结于命运。
我想一个普通的人怎样可能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命运,不到最后一刻,答案都不会揭晓。
暂时失败的人,也不代表就必须不能成功。
很多人都会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有这种态度又是从何而来的,他们的出生难道也掌握在自己手里么你或许能够说人们能够透过后天的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你要奋斗的这种态度又是从何而来呢,答不上来了吧。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三):读完《时间简史》,我颇有感触。
时间和光不是一种东西,这很容易想象。
比如在黑夜里虽然没有光,但仍然有时间。
光速和时间怎样联系起来我还不清楚。
我不用去定义宇宙和时间的概念。
宇宙构成之前是一个无穷小的奇点,而且无限紧密,我在那里说成没有,这不是唯心的没有,空间和时间在大爆炸时同时的从无生有。
这就会产生两个问题,那个无穷小的产生一切的奇点是什么和它为什么要爆炸。
那个奇点什么也不是,不是人类所认识的物质,能够起个随便的名字,比如上帝。
它就是一个无穷小无限紧密的点,仅仅是一个点。
它之所以要爆炸是因为它想那样,因为此刻有了一切所以它爆炸了。
这是无法证明的,人类的证明方法必然会引入第三方,为了证明第三方的正确又务必引入第四方,这样的证明会无休止的循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