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2《内能热传递》word教案

合集下载

内能热传递教学案教案

内能热传递教学案教案

内能热传递教学案教案教案标题:内能热传递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能概念,认识内能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

2.了解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

3.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导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

二、教学内容:1.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

2.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

3.导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1.内能概念的理解及其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的认识。

2.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1.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温度计、铝杯、热水槽、砂浆、铜板、蜡烛等。

教具:PPT、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次课上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在冬天会觉得冷吗?夏天又会觉得热吗?”2.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PPT介绍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温度和物质性质来解释人们在冬天感到冷,夏天感到热的现象。

3.实验演示(20分钟)将一杯温水放在铝杯中,让学生用温度计分别测量铝杯内外的温度,并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下来。

然后用热水槽加热铝杯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铝杯内外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

4.计算练习(20分钟)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在实验记录表中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练习,巩固学生对导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5.小结归纳(10分钟)总结内能热传递的主要内容,强调内能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以及导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七、课堂作业:1.给出一个具体的导热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2.阅读相关课外资料,进一步探究内能热传递的应用实例。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计算练习,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感受内能热传递的现象,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但是,另外一种思维提问方法如观察图片提问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热传递教案苏科版(new)

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热传递教案苏科版(new)

二、内能热传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地关系。

(2)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会用公式Q = cm△t计算热量。

2.方法与过程:(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根据比热的定义推导出计算热量的公式Q = cm△t,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体验用类比的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物体内能的转移——热传递以及热量的概念.首先,联系八年级所学的分子热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采用类比的方法介绍内能的概念,通过一个小实验说明温度与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关系,进而分析说明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然后,结合实例说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并进一步引申建立热量的概念。

教学重点: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热量公式:Q = cm△t教学难点:认识内能及相关定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教学器材:弹簧、冷、热水、两个烧杯、墨水、滴管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势能,我们是如何判断的?结论:机械能的存在可以凭肉眼判断,即它是一种外部形式的能量。

2、一杯开水可以烫伤人体,说明它具有能量,就像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热一样,这种能量的存在,你可以凭肉眼看到吗?结论:一般凭肉眼是不能判断的,但可以通过其他感官发现,即是一种内部形式的能量。

二、新课学习:1、探究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的关系。

(1)阅读课文并讨论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之间的联系。

(2)归纳统一结论并完成填表:2、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3、探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1)完成演示实验P41图12—20“墨水扩散"并分析内能的变化情况。

12.2内能热传递-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优质教学课件

12.2内能热传递-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优质教学课件

法正确的是( )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2.光的反射定律
④教室的门窗打开时,“过堂风”会把门关闭是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4.光的折射规律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B.热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解析】利用光伏发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
你能分析上述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吗?有什么共同特点? 12.(2019·贵港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F1
、F2、F3、F4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A.pA<pB=pC
B.pA=pC>pB
2、利用加速器研究,发现了反粒子。
高温物体
(能量)
低温物体
内能减小
(热量)
符号:Q 单位:J
内能增加
❖ 要想发生热传递,需要哪些条件? ❖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什么?
苏科物理 ·常态教学整体优化设计与实施
例、在物理学中“热”有很多含义,如“热量”“内
能”“温度”等,说出下面的情形中热的含义。 1、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二、内能 热传递
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 能,这个能量从何而 来?
汽车的能量来自发 动机中的汽油燃烧 所产生的能量
生活中的汽车的能量来自于燃料燃烧所产生的能,这叫什么能呢?
我们把这种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
思考:物质内部为什么会有能量?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12 2 热量与热值 教案1

12 2 热量与热值 教案1

12 2 热量与热值教案1[12.2 热量与热值]教案1《12.2 热量与热值》教案(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2、知道当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跟温度的升高成正比,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了解热值的概念,会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二)过程方法1、利用生活经验了解不同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2、根据各种燃料了解热值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二)教学难点:了解内能与热量的概念的区别。

1、一些常规燃料的样本、火柴、铁丝、润滑油等。

2、收集饮食与运动关系的资料。

3、了解自己家庭常用的燃料,一个月平均消耗多少燃料,支付多少燃料费。

1、复习总结上节课内容,并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

2、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本节内容。

(一)什么叫做热量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什么叫热量、热量的单位。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符号:Q ,单位j 。

2、教师提示:注意热量与内能有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能,热量是物体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

内能和热量的单位都是J 。

(二)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思考: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的多少的关系。

(1)提出问题: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2)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事实进行猜想。

(1)在家用燃气将初温相同一壶水与半壶水都烧开,它们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如何?谁吸收的热量多(你是如何判断的)?(2)将初温相同的一壶水烧成温水与烧成开水,水温的变化量如何?谁吸收的热量多?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得出: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多。

(3)研究水的吸热与其质量、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按照教材设计进行实验。

《第十二章 二、 内能 热传递》学历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二、 内能  热传递》学历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内能热传递》学历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内能热传递》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内能与热传递”。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热传递则是内能转移的一种方式。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方式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分子运动的关系。

2. 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能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热传递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内能的转移。

4.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热传递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内能和热传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引出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

2. 讲解内能概念: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内能的概念、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分子运动的关系。

3. 讲解热传递方式:分别介绍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其特点和应用。

4.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热传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内能转移现象。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加深对热传递过程的理解。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重点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内能和热传递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物理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拓展学习和深入理解内能和热传递相关知识。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反思:学生需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教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教案

内能教材分析:本节论述了内能的概念,描述了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并讲解了什么是热量,和热量的单位,教材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例子讲明了如何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明白热传递进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明白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进程与方式●通过探讨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式.●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使学生体验探讨的进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爱好.●通过演示实验,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明白得做功与内能转变的关系.●鼓舞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育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讨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式.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教学器材:教材教学课时:1时教学进程: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告知咱们,分子永不断息地无规那么运动着。

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

分子动理论还告知咱们:分子之间有彼此作使劲。

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新课教学(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使劲,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一个钢球是不是运动,是不是被举高,这只能阻碍钢球的机械能,并非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势能。

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2)内能的转变: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重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

上节课咱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份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加重。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12.2节,即内能和热传递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

3. 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让学生掌握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难点: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比热容计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讨论冬天烤火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讲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例题讲解: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能、热传递、热量和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5. 板书设计:内能、温度、质量、状态;热传递、方式、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计算方法。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案: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的第2节,主要涵盖了内能和热传递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热传递的原理及其方式;3. 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4. 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能和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影响因素;2. 使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能够分析实际案例中的热传递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难点: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实际案例中热传递现象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热量计等);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冬季取暖为例,让学生思考取暖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方式。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质量、状态等。

3. 原理讲解: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烧水、做饭等,让学生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热量在不同物体间的传递过程。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内能和热传递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热传递的原理、方式;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内能和热传递的关系。

答案:内能是物体分子运动的能量,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生活中,例如烧水时,热量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从火焰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 题目:请简述热传递的原理及其三种方式。

答案:热传递的原理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等。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第十二章 二、 内能 热传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二、 内能  热传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热传递的概念及其实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内能及热传递的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中的作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实质和过程。

2. 教学难点:热传递过程中吸放热的判断,以及内能改变时温度变化的情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热传递实验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和粉笔。

2. 准备教学内容:制作PPT,详细解释内能、热传递的概念及其实质,并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内能,掌握热传递的概念,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教学目标: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概念,并引出内能的概念。

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物体的热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

2. 讲解新知识:讲解内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越多、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同时,介绍热传递的概念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热量是如何传递的。

3. 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热传递的过程,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实物或模拟实验展示热传递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出疑问和困惑。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5. 练习与反馈: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新知识。

6. 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学习过程。

内能热传递物理教案-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2篇

内能热传递物理教案-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2篇

内能热传递物理教案-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内能热传递物理教案-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精选2篇(一)主题: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辐射、对流,并能举例说明;2. 理解内能的概念,能计算物体内能的变化;3. 能够分析和解释热传递和内能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2. 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 热传递和内能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前面学过的热学知识,例如热容、热传导等内容,并与本节课的主题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讨论(15分钟)a. 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传导: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热量;- 辐射: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传递热量;- 对流: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热量。

b. 讲解内能的概念:- 内能是物体分子、原子运动的能量;- 内能的改变与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的性质有关;- 内能的变化公式:ΔU = m × c ×ΔT,其中ΔU为内能变化量,m为物体的质量,c 为物质的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量。

c. 分析热传递和内能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热传递:会改变物体的温度和相态;- 内能的改变:会导致物体的温度变化。

3.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例如:热湿毛巾被放在冰箱中和阳光下的效果、河水冷却煮沸的效果等。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并解答学生对于热传递和内能的疑惑。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

五、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并总结身边与热传递和内能相关的现象或实例,并写一份观察报告。

六、教学反思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热传递和内能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

《内能热传递》[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4.体验用类比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重点难点]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难点: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教学器材]用弹簧相连的小球(两只)、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红墨水[教学过程]一、内能提出问题:师问:回力玩具汽车的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学生:靠汽油燃料的燃烧来提供能量。

师问:那么,这种燃料燃烧所产生的能叫什么能呢?学生:内能信息快递: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引导讨论: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2.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如果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演示实验:两只用弹簧相连的小球(如图所示)实验方法:改变分子模型间的距离,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类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力与斥力类似于上述的弹力的作用,由此可推知分子之间也存在势能。

结论:物理学中,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问题讨论: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2、00C时,物体的内能为零吗?3、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内能吗?(组织学生围绕一些实例来讨论)(1)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2)寒冷的冰山(3)炽热的铁水(4)车胎内的气体总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学生实验: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试一试: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看一看: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

概括结论:温度高→扩散快→分子运动得快→分子动能大→物体的内能大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无)关系。

可见,一般情况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的总和就增加,它的内能就越(大/小)。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12.2 内能 热量》教案2 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12.2 内能  热量》教案2 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12.2 内能热量》教案2 苏科版【教学目的】1、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知道热传递产生的条件。

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重点】热量的计算【教学难点】热量的计算【教学程序】〖复习提问〗什么内能,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引入新课〗当条件改变时,物体的内能将会发生变化?〖新授〗1、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1)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机械能都属于自然界能量的一种,它们的单位都是焦(J).(3)一个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不可以没有内能。

2、热传递(1)热传递现象(2)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变化(3)热传递的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4)热传递的条件:存在着温度差3、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5、热量的单位:焦耳(J)6、可以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改变.7、热量计算:Ⅰ、根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讨论: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则:(1)1kg的铝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2)2kg的铝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88×103×2J(3)2kg的铝温度从20℃升高到80℃吸收的热量是0.88×103×2×(80-20)JⅡ、导出热量计算公式:Q吸=cm(t-t0)Q吸:物体吸收的热量 c:比热容 m:质量t0: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 t: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Ⅲ、同理可得:Q放=cm(t0-t)Ⅳ、例题讨论:(1)0.5kg的铜温度从20℃升高到100℃,吸收多少热量?(2)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为着800℃,质量是1.5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3)经测试,一只装水2kg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h,瓶内的水温从95℃降到65℃,问这段时间内瓶内的水的减少了多少?〖小结〗热传递产生的条件,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练习〗1、烧红的铁块放进凉水里,会听到“嗤嗤“的声音,这是凉水沸腾的声音,在此过程中,水的内能___________,是因为水从烧红的铁块___________________.2、今天天气很热,这个“热”表示___________;摩擦生热,这个“热”表示__________;冰熔化吸热,这个“热”表示___________.3、0℃的冰完全熔化成0℃的水,体积减小,比较0℃的冰和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具有的内能相等B、0℃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C、0℃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D、无法确定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是一个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B、内能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C、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D、炽热的铁水和冰冷的铁块都有内能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加快,物体的内能增加B、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只存在着引力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6、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激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7、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分子运动的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变快,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的热运动将停止,物体也没有了内能D、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也不变8、关于空中飞行的导弹所具有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械能,没有内能B、既没有机械能,也没有内能C、既有机械能,又有内能D、一定有机械能,但不一定有内能〖作业〗《物理补充习题》P25:“基础题”*教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二章《12.2内能热传递》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二章《12.2内能热传递》

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 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内能热传递》。

本节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热传递的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

4. 热传递的原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能描述内能的改变方式。

2. 掌握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热传递的微观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金属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用热水取暖、夏天用冷水降温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两种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原理探究:通过实验演示和微观解释,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分析热传递过程等。

6. 知识拓展: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能和热传递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

热传递的原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初中内能 热传递教案

初中内能 热传递教案

初中内能热传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热传递的原理,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3. 让学生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热传递的原理及三种方式3.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4.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 previous knowledge关于动能、势能的概念,进而引出内能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 讲解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3. 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及三种方式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介绍传导、对流、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通过演示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

5.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热传递的效果,进一步理解热传递的原理。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内能、热量、温度三者的关系以及热传递的实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运用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热传递的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苏科版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内能热传递教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热传递》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会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热传递?3.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二)过渡: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讨论:得出来自于燃料燃烧具有的能。

(三)新授:1.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物体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分子动能: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物体的势能:物体由于被抬高(物体与地球之间相互作用)具有的能。

分子势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而具有的能。

机械能: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区别:(1)动能、势能、机械能研究的是宏观运动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研究的是分子的微观的运动(2)机械能可以为零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为什么?2.(1)试一试,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2)看一看,看到的现象是。

(3)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4)实验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所有分子的动能增加,物体内能就增大(5)物体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减少(6)注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内能减少,物体温度不一定降低3.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1)热传递:a概念: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温度相同。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热传递的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4.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5. 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6. 热效率的概念: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特点,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3. 理解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方式和热效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暖气片是如何传递热量的。

2. 概念讲解:(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3. 原理分析:(1)内能的影响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

(2)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4.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内能增加了多少?解:ΔU = cmΔt = 4.2×10^3 J/(kg·℃) × 1kg × (100℃ 20℃) = 3.36×10^5 J例题2:一个热效率为80%的热机,消耗了1000J的热量,所做的功是多少?解:W = 热效率× 热量= 0.8 × 1000J = 800J5. 随堂练习:(1)计算一个质量为0.5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60℃所增加的内能。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学案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学案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热传递学案苏科版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

5.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什么是能?什么是动能、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二、新课学习(一)内能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类似的,物体内部的分子也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具有。

2.被举高的物体与地球相互吸引而具有,被压缩的弹簧间相互排斥因而具有,类似的,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具有。

3.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具有的能量。

(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一切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

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三)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观察实验〗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现象〗。

〖分析〗温度高→扩散→分子运动→分子动能→内能;温度低→扩散→分子运动→分子动能→内能。

(提醒)分子势能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初中阶段暂不考虑它的变化,而只考虑分子动能对内能的影响。

〖结论〗物体的内能跟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温度降低,内能。

【注意】(1)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不能说成“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想一想,为什么?(2)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内能的 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
难点: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这改变。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二、 课内研讨
1.内能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1)扩散演示实验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实验表明什么?
(教师作适当启发)。
结论:。
(3):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归纳回答,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 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内能的改变:内能是如何转移的?生活中有哪些实例?
热量的概念:
4.教材P40www1.2
四、小结新课:学习本节内容,你有何收获?
五、布置作业:见补充习题
教(学)后记:
内能热传递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 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3.知道物体温 度改 变时,内能随之改变。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用热传递来改 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