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优势病种(2018修订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病科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2018年修订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患者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提示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经络
(1)风阳上扰: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入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4)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
(1) 痰热腑实: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燥,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伴腹胀,便秘,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

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

面色晦垢,痰涎壅盛,四肢逆冷。

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

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

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等。

2.风阳上扰证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黄芩、山栀、牛膝、郁金、夏枯草。

3.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龙骨、
牡蛎、龟板、代赭石、牛膝、当归、天麻、钩藤。

(2)中脏腑
1)闭证
1.痰热腑实证
治法:通腑泻热,息风化痰
推荐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

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陈胆星、全瓜蒌、赤芍、丹皮、牛膝。

2.痰火瘀闭证
治法:息风清火,豁痰开窍
推荐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羚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胆南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石菖蒲、郁金。

3.痰浊瘀闭证
半夏、茯苓、橘红、竹茹、郁金、石菖蒲、胆南星、天麻、钩藤、僵蚕等。

2)脱证
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推荐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龙骨、牡蛎、玉竹等。

(三)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中风脱证患者可选用参麦注射液等。

(四)针刺治疗
(1)中经络
治法:醒脑调神,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上亢:太冲、太溪;风痰阻络:丰隆、合谷;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等。

(2)中脏腑
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3)其他治疗
耳针法:若中风患者血压高者,可给予心、肝、神门、降压沟等穴位压豆;若失眠者,可给予神门、内分泌、心、、肝、肾等穴位压豆。

(五)基础治疗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吸氧与呼吸支持、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体温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

(六)中药熏洗疗法
中风病(脑梗死)常见肩-手综合征、偏瘫痉挛状态、偏瘫手部或同时见到瘫侧手、足部的肿胀,按之无凹陷,似肿非肿,似胀而非胀。

辨证论治,使用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熏洗患肢,每日1次。

(七)推拿疗法
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活动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推拿治疗,可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加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

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刺激,是偏瘫按摩中应注意的问题。

按摩手法常用揉法、捏法,亦可配合其它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擦法等。

(八)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良肢位设定、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体位变化适应性训练、平衡反应诱发训练、抑制痉挛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多项内容。

(九)食膳指导
日常生活中可采取饮食调养方法辅助中风病治疗:如三味粟米粥,五汁童便饮,大枣粳米粥,豆淋酒等适用于中风后期言语蹇涩、肢体麻木及偏瘫的患者。

另外,中风患者建议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要补充适当地蛋白质。

(十)护理
基础护理配合辨证护理。

调摄情志、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以及体位选择、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导管护理、血压的调理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学评价:通过《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症状、证候的变化。

2.疾病病情缺损评价: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nke Scale 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

3.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

如通过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等。

(二)评价方法
选择不同时间点(入院当天、入院21天)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价。

采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症状及体征评分以及目前常用的NIHSS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

2018年度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总结
脑病科在过去的一年里,不断完善各方面的诊疗治疗,积极拓展各种中医治疗项目,致力于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全面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部分医者认为膏药的作用只有一种:活血化瘀。

实际上膏药由于使用的中药成分不同,其适应症也是有一定的区别。

例如本年度我科增加了膏药的种类及使用数量,并结
合理疗设备综合提高中药的渗透力,用的较多的主要有祛风通络散、消肿止痛散、遗尿散等。

2.为进一步完善中医特色治疗引入耳穴治疗方法。

通过专家进行培训及授课,指导临床医护掌握及应用耳穴治疗。

通过全息理论的耳穴治疗提高临川疗效。

3.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适当给予穴位注射、中频疗法。

4.引用中药熏洗治疗。

通过辨证论治,四诊合参,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中药泡脚舒筋通络,刺激足底相关反射区的同时引火下行,实现中风症状的改善。

眩晕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2018年修订版)一.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病
西医诊断—梅尔埃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A.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舟船,甚则扑倒。

B.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C.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
A.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B.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C.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
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D.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E.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Ⅰ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Ⅴ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Ⅰ级;中度:Ⅱ、Ⅲ级;重度:Ⅳ、Ⅴ级。

(二)证候诊断
1.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舌苔白腻,脉弦滑。

2.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证:头晕目涩,或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3.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晕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4.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证
治法: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2.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证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3.痰瘀阻窍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胆南星、半夏、枳实、茯苓、陈皮、石菖蒲、竹茹、麝香(冲服,或白芷代)、丹参、赤芍、桃仁、川芎、红花、牛膝、葱白、生姜、大枣。

口服芪蛭消栓丸9g bid po
4.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

人参(或党参)、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生白芍、肉桂、枸杞子、怀牛膝、炙甘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肝阳上亢者可选用天麻素注射液,阴虚阳亢者可选用脉络宁注射液,痰瘀阻窍者可选用血塞通注射液,气血亏虚者可选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三)针刺治疗
体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三阴交。

耳穴:肾区、脑干、神门。

辨证取穴:风痰上扰加丰隆、内关;阴虚阳亢加太溪、肝俞;肝火上炎加行间、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血海;肾精不足加太溪、关元;痰瘀阻窍加膈俞、脾俞。

(四)其他疗法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

2.可选用以下设备辅助治疗: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

(五)护理
1.静卧,预防跌伤。

2.避免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

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
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

疗效指数≧70%,同时<90%;
有效:头晕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疗效指数≧30%,同时<70%;
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二)评价方法
(三)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①主证:头晕目眩;
②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③发作频率。

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价。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表1: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
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
主要难点是预防眩晕复发。

中医药在其缓解期的辨证论治,求因治本的治疗较有成效,主要以“缓则固其本”为原则。

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的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予以益阴补血养肝,药用生地当归白芍首乌,脾胃不足者,可用四君参苓理中建中归脾实脾等,一言蔽之,对证补之不足。

久病易虚易瘀,无痰不作眩也是经验之谈。

痰瘀之邪也不可轻视之。

同进,应提高身体素质,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尤其是针对性的抗眩晕锻炼也是治疗之本。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时的一个主要症状,但由于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也可以使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因此给医生的诊治带来困难;另外,该病以突发性、反复发作性为特点,严重者可合并不可逆的脑缺血等危急征象,均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

一、眩晕的辨证论治思路
眩晕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症状,并非一个单独疾病,而是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共性表现。

病因十分复杂,同一性质的眩晕可有不同病因引起,同一病因又可表现不同类型的晕,要从眩晕主诉中较快明确诊断不容易,特别是临床上多见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轻微、短暂缺血所致的头晕,由于缺少明确、完整的症状、体征,依据不充分,诊断常
难以肯定。

如何结合现代医学,将辨病与辨证结合,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率是我们思考的。

(一)如何预防眩晕复发
眩晕作为发作性疾病,西医治疗对缓解发作期眩晕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预防眩晕复发疗效不佳,如何针对不同疾病导致眩晕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应对措施的前瞻性分析
应针对眩晕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确立治疗的重点。

(1)难点一的应对措施
1.首先明确患者主诉是何种性质的晕
临床上根据“晕”的感觉表现不同,可以协助区分病变部位。

有“动”的感觉,即睁眼时看到周围景物旋转,闭目后感自身转动,称真性眩晕。

通常为前庭系统即内耳、前庭神经和神经核、脑干、小脑或大脑颞叶损害之表现,并且为了进一步定位定性,又可分为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和前庭中枢性头晕,前者指前庭神经核以下损害,后者是前庭神经核以上(即脑干、小脑和大脑)损害。

若诉有升降、沉浮、头重脚轻、头脑昏沉等,称假性头晕。

应考虑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庭中枢部分、眼部病变、本体感觉系统病变、其它周围疾病性头晕。

2.进一步探索病变的性质和原因
在上述初步定位的基础上,进而探索病变的性质和原因,这要根
据详细、可靠的病史和是否伴有其他临床表现,在通过必要的有关辅助检查,做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方可明确。

3.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及早诊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呈一过性局灶脑缺血发作,神经系统症状常只出现几分钟或几小时,有的可持续几天即自行消失,常不易查知,而且下次发作,可能又出现另一侧的神经系统症状,故应及早选择TCD、局部脑血流量测定或椎动脉造影。

另外,眼震电图(ENG)检查室诊断本病的一项主要方法,它可以区别周围性或中枢性损害,有助于进一步定位,即使头晕已愈者,仍有眼震电图异常。

另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敏感的记录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脑干神经细胞生理改变。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TCD、ENG、BAEP三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早期诊断率。

4.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制定符合临床的有效的诊疗方案。

(2)难点二的应对措施
眩晕成因较多,在明确其病因时,给与药物、手术等对因治疗外,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建立整体观念,在天人合一,求因治本的基础上治疗较有成效,主要以“缓则固其本”为原则。

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之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者,予以益阴补血柔肝,药用生地、当归、白芍、何首乌、枸杞、菊花等;对肾精亏虚,髓海失养
而脑转耳鸣者,予以培补肾精外,必知肾乃水火之宅,有偏阴偏阳之别,对阴精不足者,宜滋补肾阴,药用生熟地、女贞子、旱莲草、首乌、当归等;偏肾阳虚,药用肉苁蓉、菟丝子、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覆盆子、杜仲等。

在使用培补肾精药时,要避免滋腻呆补,必补中有通,可加入陈皮、谷麦芽、砂仁等健脾开胃药,防止脾胃受伤,运化失司,复引痰浊内生导致复发。

同时,就提高身体素质,量力而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突然的头部运动,少作或不做颈部旋转、弯腰动作,特别已发现某一行为引发眩晕时,更应避免以免诱发眩晕;同时要结合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忌暴怒、惊恐等刺激;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结合适当的饮食方法;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伤及脾胃,酿生痰浊而发眩晕。

2018年度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总结
脑病科在过去的一年里,不断完善各方面的诊疗治疗,积极拓展各种中医治疗项目,致力于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全面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针对多数眩晕患者地址中药,认为疗效不肯定以及眩晕反复复发的问题,我们科做出了以下改良。

A.我们进行了剂型的改革,处了常规中药汤剂之外,还添加了中药颗粒剂,方便携带和服用,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2.加强中医药的宣传,提高大家对中医的认知度。

科室定期会开展中医内容的讲座,召集医护人员一起学习,提高大家对中医的了解,
从中医操作项目的完成度、效率和疗效上面都有了一定地提高,同时项目也得到了更好的开展。

3.定期开展针对患者的学习活动,向患者宣传眩晕病以及脑病科其他疾病的常见预防和调护,其中包括情志疏导和饮食调养,并推荐相关合理的药膳,另外还组织学习降压操等。

4.更加注重中医的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提高中医治疗的准确率,降低不良反应以及证药不对应的情况。

临床上注重求因治本。

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之不同,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等;对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者,予以益阴补血柔肝,药用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等;对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而脑转耳鸣者,予以培补肾精外,必知肾乃水火之宅,对阴精不足者,药用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等,偏肾阳虚者,药用肉苁蓉、菟丝子等。

在使用培补肾精时,要避免滋腻呆补,必补中寓通,可加健脾开胃药,慎防脾胃受伤,运化失司,复引痰浊内生而至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