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装备出口形势分析
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形势分析(2023)
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形势分析(2023)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3.0%;经济规模突破120万亿元,人均GDP 达到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
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
2022年,电力行业展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电力消费增速实现平稳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电力生产供应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5.6亿千瓦,比上一年增长7.8%。
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转型,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近半,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
2022年我国发电量884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电力改革创新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5.25万亿千瓦时,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不断深化。
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布局建设一批支撑性调节性电源。
重大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持久动力。
一、电力消费平稳增长,结构日益优化(一)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2年,我国电力消费平稳增长。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数据,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
受疫情、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2022年用电量增速回落,为近5年来最低,略低于2020年的4.1%。
图1 2013—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情况(单位:亿千瓦时,%)注:2022年数据来自于中电联快报,其他来自中电联历年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增速系计算所得,如无特殊标注,下同。
(二)季度用电增速波动2022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波动明显,一、二、三、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0.8%、6.0%、2.5%。
电力装备制造业现状
电力装备制造业现状目录一、声明 (2)二、电力装备制造业现状 (3)三、技术投资与资源配置 (6)四、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10)五、持续改进与创新 (14)六、战略规划与目标设定 (18)七、报告总结 (22)一、声明电力装备制造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背景下,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为了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立足,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寻求合作与发展。
在电力装备制造业中,能源成本占据了较大比例。
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耗能情况,识别能耗高峰期,优化能源使用,降低整体能源成本。
目前,电力装备制造业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传统的制造技术,如铸造、锻造和机械加工。
这些技术虽然成熟,但在效率和灵活性上面临挑战,限制了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设备。
例如,机器人焊接、激光切割及3D打印等先进技术逐渐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也在增加。
通过投资于网络安全技术和人才,企业能够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敏感数据不被泄露或攻击,从而维护企业的商业利益。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二、电力装备制造业现状(一)行业概况1、行业定义与范围电力装备制造业是指专门从事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工业部门。
主要产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发电机组、高低压电气设备等。
该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支撑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2、行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以来,电力装备制造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从最初的手工生产到后来的机械化、自动化,再到如今的信息化,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及环保政策的推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机械装备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表达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产业和支柱产业,起着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作用。
发电设备产业,包括火电、水电、核电,是我国机械装备工业的重中之重,对随着国民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要求不断开展的电力工业至关重要。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开展,到今天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的技术实力,为装备我国电力工业作出了巨大奉献,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含量更高的高效、先进、大容量、高参数、环保性能好的发电设备方面更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存在诸如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相对不强。
我国参加WTO以后,发电设备企业将面临新的竞争环境。
如何正确分析、估量参加WTO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及带来的开展机遇,国家和企业怎样主动采取措施,尽早防范,趋利避害,引导、促进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民族工业健康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展,发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建立起实力比拟雄厚的物质、技术根底,根本具备了向我国电力工业提供重大装备的能力,同时还能为军工、船舶、石化、环保等提供重大装备,为我国社会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很大奉献。
发电设备制造业是我国机械行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从无到有,创立民族工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装备电厂的主要发电设备根本上依靠国外进口,国内仅曾零星仿造过少量小容量发电设备的零部件。
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建立生产基地,引进技术,培养人才,逐步建立起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工业体系。
1951年就着手筹建哈尔滨电机厂。
1952年8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哈尔滨、上海分别兴建两套发电设备主机生产基地。
电力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电力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客户分类与客户分类管理(一)客户分类客户分类指按照客户对于供应商的重要性分为不同等级。
等级划分有三级制,如A类、B类、C类;有五级制,如A类、B类、C类、D类、E 类;也有六级及以上的分类。
有的企业将不同等级客户称为钻石级、白金级、黄金级、白银级、普通级等,客户分类的目的是识别客户重要性并给予不同的待遇。
如果客户分类错误,就有可能将重要客户作为次要客户对待,而将次要客户作为重要客户对待,降低企业营销效益:正确的客户分类需要正确的分类标准,有的企业仅仅以客户购买量(额)作为分类标准,这是比较片面的,客户分类依据有客户关系价值、客户忠诚度、客户信用度等因素。
1、客户关系价值客户关系价值简称为客户价值,指客户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或客户在供应商眼中的价值。
长期客户总收益指一定时期内客户持续购买为企业带来的收益。
客户购买量、购买频率、购买持续时间是长期客户总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取客户的成本指企业为使潜在客户成为现实客户而耗费的成本。
保留客户的成本指企业为加强或维持客户关系而耗费的成本,如人员访问成本、设立俱乐部的成本等。
在获取及保持客户关系的成本不易计算时,可以近似地用销售量(额)来代替。
测定客户关系价值可以使供应商集中有限的资源服务于重要客户,收到更高的效益。
调查表明,许多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中等规模的客户,因为大客户,般要求周到的服务和最大限度的折扣,小客户零星购买产生较多的交易费用,这些都降低了公司的利润率。
中等规模的客户既没有大客户那么多的要求,又没有小客户那么多的交易成本。
客户关系价值应当综合考虑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两个方面,现实价值指客户当前购买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潜在价值指客户今后可能追加购买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有些客户实力雄厚,产品需要量大,但是对供应商还不了解或不放心,因而购买量小;如果增加了解或提高满意度则可能大幅度追加购买,成为大客户。
2、客户忠诚度客户忠诚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产品购买因素、成本因素、价格因素和态度因素等。
中电联发布 - 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电联发布| 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2年以来,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电力安全保供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双碳”目标新要求,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全力以赴保供电、保民生,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一)电力消费需求情况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
一、二、三、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0.8%、6.0%和2.5%,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第二、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回落。
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其中,农业、渔业、畜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3%、12.6%、16.3%。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以及近年来乡村用电条件明显改善、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拉动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5.7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
各季度增速分别为3.0%、-0.2%、2.2%和-0.1%。
2022年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9%。
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2.8%,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年用电量增速超过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大幅增长71.1%。
四大高载能行业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0.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形势相对较好,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2%和3.3%;黑色金属冶炼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4.8%和3.2%,建材中的水泥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5.9%。
消费品制造业全年用电量同比下降1.7%,其中,造纸和纸制品业以及吃类消费品用电形势相对较好,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
其他制造业行业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3.5%,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7%和9.4%。
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前景分析
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前景分析随着能源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未来,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将愈发广阔。
本文将对能源装备制造业进行发展和前景的详细分析。
一、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能源装备制造业是指以生产、销售、维修等为主要业务的能源设备和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我国开始推进能源领域的发展。
此后,能源装备制造业也逐步崭露头角,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得以蓬勃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锅炉制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有色冶炼技术始终保持在全球领先地位,钢铁生产等产业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同时,我国的核电装备、水力发电装备、风电装备等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些成就不仅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能源建设,而且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能源装备制造业也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发展势头。
二、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1.资源丰富性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着广泛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资源,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这使得能源装备制造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的能源资源优势,从而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
2.市场需求广泛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跨越了石油、电力、煤炭、天然气、核能等多个行业,在行业上有很好的替代性。
而这些市场的总体需求是比较稳定的,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这些行业的消费市场也不会降低。
这使得能源装备制造业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依然保持了优势。
3.定制化需求与其他行业相比,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定制。
例如,不同的工业领域由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式的不同,需要具有不同的机械和工艺技术,这些需求都需要设计、研究、开发。
因此,能为用户量身定做产品的能源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前景展望1. 市场的快速增长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电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创新管理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07“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它是我国的国家顶层发展战略,借助既有的区域合作平台,充分依靠与周边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同打造全方位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陕西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陕西要立足自身在新形势下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供应链和产业链,打响陕西品牌。
中国西电集团是陕西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动输变电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实现以中国西电为代表的陕西输变电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是该文重点论述的问题。
1 中国西电概况中国西电集团公司前身是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是一家以骨干企业群和科研院所为核心,集研发、制造、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主导产品为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交直流输配电设备。
我国输配电行业建设历史进程中,中国西电屡次承担促进输配电装备技术进步和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关键设备的重任。
其产品多次应用于330 kV、500 kV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750 kV、1 100 kV 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正负100 kV直流输电工程,正负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负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三峡工程”、“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成套输配电设备和服务,设备全部成功投入运行。
在海外市场上,中国西电的产品和技术已成功进入了美国、西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目前共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中国西电SWOT分析2.1 面临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与相关国家合作的重点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电力领域合作是重要内容,主要工作是推进沿线国家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互联互通,升级改造区域电网。
电力行业的特征分析
港口主要特征
港口集中上市,展开规模升级战:据交 通部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沿海港 口将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而这一轮 扩建热潮的资金,难以全部通过港口自 筹来实现,港口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成为 主流。
自05年底以来,由于A股市场停发新股,我国 港口选择赴香港上市,香港投资者对中国港口 显示出了高涨的投资热情,令这些港口以较高 的市盈率发行。在未来五年内,国内港口新一 轮的规模升级竞争将由此展开。 外资大量向国内港口转移:02年4月之前,我 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外商投资 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的公用码头设施建设时,所 占股份不得超过50%,也不得控股。中国加入 WTO后,根据有关协议,国内港口码头建设投 资经营必须逐渐放开。04年1月1日起,《中华 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正式施行,《港口法》中 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 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港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 权益。”这一条款明确了我国已最大程度地向 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
从主要的财务指标看,三种发电方式 的资产负债率基本相同。从成本费用 率、产值利润率等指标来看,水电、 核电都高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平均盈利 水平。尤其是核电,产值利润率维持 在30%以上,远高于火电 9%左右、全 行业10%左右的利润率。煤电、风电 均为短线投资项目。水电和核电的前 期工作量大,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 长,但市场风险较低,项目的财务回 报一般很乐观。
我们认为,随着世界船舶工业向中国产业转移趋 势的确立,未来十年中国船舶制造业将迎来发展 的关键时期。为提高中国船舶工业的整体水平, 消 除产业发展中“先进造船能力不足、自主研发 能力弱、船舶配套对外依存度高、造船生产效率 低”四大瓶颈,促进我国由造船大国发展成为造 船强国,2006年8 月16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 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主要 内容涉及了船舶工业的产业发展方针和目标、技 术发展、产品发展、生产组织现代 化、对外合作、 重大项目规划、投资管理和发展政策等,是指导 今后十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电力装备出口形势分析
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陈娟我国电力装备出口形势分析2007年我国电力装备出口继续保持着健康、平稳发展的好势头。
从整体看,电力装备国际竞争力呈现新市场、新结构和新竞争方式的特点,发展速度呈现“跨越式、超常规”特征。
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我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53%,累计完成营业额206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77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6%。
新签合同按行业分布:建筑业223.1亿美元,占28.7%,电力工程业156亿美元,占20.1%(从2006年的第四位窜升到第二位),交通运输业129.7亿美元,占16.7%,制造及加工业70.9亿美元,占9.1%。
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电站工程承包输出国,世界最年轻的电力装备承包商。
2007年境外电力项目投(议)标和签约简况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以下简称“商会”),2007年境外电力投(议)标项目和新签约项目的数量和金额比上年增长一倍多,参与国际竞争的规模和速度大幅提升,其中上亿美元火电项目占八成,凸现国际市场燃煤电站需求旺盛。
1.参与国际竞争的数量及金额情况2007年,境外电力投(议)标项目145项,金额高达219亿美元(详见表一)。
2.项目所在地区分布情况2007年,境外电力投(议)标项目分布在五大洲,其中:亚洲111个项目,金额176亿美元,市场仍高度集中;非洲排第二,金额23.7亿美元,亚、非、美、欧的顺序不变(详见表二)。
3.项目标的国情况145个项目分布在40个国家。
(一)按项目数量排序,前三名为:印度尼西亚29个、越南18个、印度14个;(二)按项目投(议)标金额排序,前6名为:印度尼西亚60亿美元、印度51亿美元、土耳其13亿美元、阿根廷11.4亿美元、越南10.8亿美元、巴基斯坦9.4亿美元(详见表三)。
4.产品分类情况145个项目中火电项目72个,金额186.6亿美元,占投(议)标总额85.19%,比重持续加大;水电项目24个,金额16.3亿美元,占投(议)标总额7.45%,比重略有下降;输变电项目47个,金额为14.8亿美元,占投(议)标总额6.78%,比重下降较大(详见表四)。
2021年中国电力行业供需现状及“十四五”行业发展目标分析
2021年中国电力行业供需现状及“十四五”行业发展目标分析一、电力行业供需现状1、社会用电量2019年我国电力生产运行平稳,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7.2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5%。
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十三五”时期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7%。
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在新的国内外环境形势下以及疫情和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预计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增长6%-7%。
2020年,第一产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用电量5.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5%;第三产业用电量 1.2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
2、发电量《2021-2027年中国电力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6-2020年中国电力工业发电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截止2020年底,中国电力工业发电量76236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2967亿千瓦时,增长率为4.0%。
其中,水电1355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火电517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核电366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并网风电46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1%;并网太阳能发电261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6%。
3、发电装机容量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同比增长5.8%。
分类型看,水电35804万千瓦、核电4874万千瓦、并网风电20915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0418万千瓦、火电118957万千瓦。
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02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
其中,水电370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3.4%;火电1245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7%;核电49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并网风电281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6%;并网太阳能发电2534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1%。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四小豪门: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的电力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过5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电力供需形势经历了从过去的严重短缺到目前的基本平衡的发展历程。
1949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为185万千瓦,年发电量仅43亿千瓦时,在世界上位居第21位和第25位。
到199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5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6,180亿千瓦时,跃居世界各国的第4位。
到200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19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3,600亿千瓦时。
到200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3,4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4,650亿千瓦时,发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电力工业已经满足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已掌握了30万、60万千瓦的亚临界大型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电力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进入超高压、大电网、高参数和大机组的时代,计算机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普遍应用于电力生产,生产管理现代化手段先进,基本实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接轨。
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提高电力工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有关各方的共识。
经过几年的艰苦讨论,2002年4月12日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最终得到了确定,国务院已经批准实施,中国电力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
一、行业发展现状(一)中国电力行业成就回顾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
电力装备行业发展现状、重点及措施建议
器、高压风机水泵变频器等。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备制造国。
(二)技术水平与强国仍存在差距通过我国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制造强国,以及我国能源装备骨干企业与ABB、西门子、施耐德等知名跨国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差距和不足,具体体现为:1)在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企业利润下降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受体制所限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缺位,前瞻性和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滞后于行业发展,研发和工程实施人才缺乏;专利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2)在质量效益方面: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增加值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同质化和低价竞争现象严重,企业销售利润率较低。
3)在产业结构方面:受机制体制所限,生产性服务业产值比重较低,企业的设备成套及工程总承包能力与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发展滞后;管理手段和水平、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基础材料采购议价能力较弱,阻碍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4)在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体系方面:针对高原、高寒、高温、湿热、抗震等特殊环境条件产品试验和检测能力不足;产品可靠性标准及合格评定体系尚未建立;现有的认证、检测机构未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可。
二、2020年工作的重点工作(一)突破传统思维,树立新的质量和品牌建设各项工作,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活动,打造更多的诚信企业,提升行业信用程度,塑造电工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巩固智能制造成果,宣传绿色制造理念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努力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可以说当前既要做好去产能、节能减排的减法,更要做好降本增效、培育新型产业的加法。
而电力供应缓和的局面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机遇和可能,推动火电“近零排放”、安全发展核电、加大可再生能源占比成为当今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最主要方向,相关电力装备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电工行业应该把握这一机遇,加快重大装备转型升级,同时在燃煤发电机组、中小型电机、工业电热、电焊机、配电变压器等领域加快现有生产装备的节能改造,推广高效绿色生产工艺,严格执行能耗限额和能效等级。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摘要: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
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同时,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和装备密集型产业,其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决定了其信息化发展的模式,各电力企业急需各类电力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加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话语权,提升整个行业的估值水准。
可以说,电力行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本报告整理出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必须掌握的行业资料,更让你轻松全面了解电力行业信息,让电力行业的求职者真正“入对门”,找到满意工作。
关键词:电力,电力公司,高薪,就业前景目录一.电力行业概况4(一)电力行业定义4(二)电力行业的特点6(三)2011年上半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6(四)2011年下半年电力行业发展趋势预测8(五)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0二.电力行业政策法规及行为管理模式11(一)国内对电力行业的政策法规及行为管理模式11(二)国外电力行业管理改革模式131.英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模式132.法国电力改革模式153.阿根廷:同时放开发电和用户市场15(三)国外电力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16三.电力行业生命周期分析17(一)电力行业的进出壁垒17(二)电力企业生命周期分析18(三)电力行业发展周期与景气判断20四.电力行业市场结构分析23(一)电力行业市场供给分析231.电力投资和建设情况232.电力生产情况263.电力输送情况35(二)电力行业市场需求分析361.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保持较高水平362.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较快增长363.各地区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37(三)电力行业供需趋势预测381.2011~2020年经济发展预测382.2011~2020年电力供需形势预测38(四)电力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垄断的电力市场结构391.改革前的电力市场结构392.改革后的电力市场结构39五.电力行业竞争结构分析40(一)电力行业从垄断到竞争的结构演变401.低水平的市场竞争阶段412.以规模效益为基础的垄断经营阶段413.以社会资源配置最优为目标的垄断经营阶段424.纵、横向分割和引入竞争的探索和实践阶段42(二)电力行业竞争环境分析43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442.潜在进入者443.替代品444.供应商445.购买者44六.电力行业发展环境分析45(一)宏观经济走势对电力行业的影响45(二)煤炭行业发展对电力行业的影响47(三)产业政策对电力行业的影响53七.电力行业薪酬概况57(一)薪资待遇:三级别差异化57(二)电力行业薪酬水平:“高薪一族”58(三)电力行业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58(四)电力行业薪酬体系的对策59八.电力行业人才61(一)人才需求61(二)人才结构62(三)电力行业重点职位描述63九.重点电力企业分析67(一)华能国际671.公司简介672.股权结构683.公司战略分析694.人才理念695.公司生产经营状况70(二)国电电力721.公司简介722.公司组织结构733.公司产业概况75(三)国投电力761.公司简介762.公司组织结构783.公司业务及竞争力分析784.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9(四)华电国际811.公司简介812.公司组织结构823.公司的业务发展策略834.公司经营情况83(五)中国大唐集团公司851.公司简介852.公司组织结构873.公司主营业务874.公司生产经营情况885.公司财务分析916.公司人力资源分析93十.电力行业就业前景分析96附录:2010年电力行业信用企业99一.电力行业概况(一)电力行业定义电力行业就是把各种类型一次能源通过对应的各种发电设备转换成电能,并且经由输电及配电网络把电能由发电厂输送到最终用户处,向最终用户提供不同的电压等级和不同可靠性要求的电能以及其他电力辅助服务的基础性工业行业。
2021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全国多地出现有序用电
2021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全国多地出现有序用电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有效应对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电力消费累计增速延续两位数增长,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
受电煤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三季度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全国多地出现有序用电。
一、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情况(一)电力消费需求情况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1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上年同期低基数以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是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两年平均增长7.4%,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3.0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1.2%、11.8%、7.6%,受同期基数因素影响,同比增速逐季回落;各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0%、8.2%和7.1%,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平。
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14.2%。
一、二、三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6.4%、15.9%和16.4%,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6%、14.1%和13.9%,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国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林牧渔业投资快速增长,拉动第一产业用电快速增长。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4.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6.9%。
一、二、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4.1%、10.6%和5.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4%、7.3%和6.1%,四大高载能行业增速回落是三季度第二产业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
前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3%,两年平均增长7.5%;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行业、消费品制造业、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9.7%、17.2%、16.2%、9.5%,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0.1%、9.1%、6.3%、6.4%。
我国企业设备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设备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化设备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从本世纪初至今,我国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各行各业制造业水平飞速提升,企业装备、设备升级换代,众多企业进口国外设备和生产线,企图进一步提升技术产品的发展制造水平。
但是,大多企业都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设备维护管理技术十分缺乏。
首先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与设备本有技术严重滞后,企业内部的技术力量不能满足维保的需求,即企业使用的先进装备与检维修队伍及技术的矛盾尖锐。
其次广大的中小企业由于人员流动大,设备信息化管理投入程度低,企业设备管理问题暴露:设备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技术档案极易缺失;资产实时信息更新滞后、账物不符;检修计划制定缺乏依据、方法,计划考虑不全面;维修缺乏统计分析、重复性故障耗费大量时间;检修计划执行不到位、随意性大、检修计划监督缺失;传统的纸质记录不易保存、不易统计、易出错;备件库存不断增长,周转期过长,维修费用成本居高不下;优秀员工知识经验形成孤岛,无法分享……种种问题的存在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国企业逐步采用了各种设备管理方法,已经取得大量成功。
关键词:企业;设备管理;发展一、设备管理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机械制造、自动控制、可靠性工程及管理科学出现新突破,现代设备的科学管理呈现了新的趋势,不仅是狭义上的设备技术的管理,而是更广义的生产力的管理,把握这一新趋势,对促进企业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设备管理在各个行业中的重要和成果也日渐显露。
以下简谈设备管理发展史。
1.起源和初期发展阶段:经验管理阶段(1949~1952年)从1949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前的3年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工交企业一般都沿袭旧中国的设备管理模式,采用设备坏了再修的做法,处于事后维修的阶段。
2.科学管理阶段(1953~1970年)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实施。
自-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研究5.5 .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研究摘要机电产品进出口是一国或一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竞争的一个主要指标, 而机电产业则是国际贸易及国际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主导产业。
机电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引进先进技术的主要行业。
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机电产品的相关概念并做了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对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解释。
第四部分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出口生产体系建设为依托,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一批机电产品出口自主品牌;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深度开拓国际市场;继续保持对机电产品出口政策的稳定执行等改善我国机电产品的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期对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策;目录1、绪论 01.1选题背景 01.2选题意义 02、相关概念介绍 02.1机电产品 02.2文献综述 (1)2.2.1基础理论综述 (1)2.2.2相关文献综述 (2)3、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2)3.1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2)3.2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问题分析 (4)4、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5)4.1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5)4.2以出口生产体系建设为依托,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一批机电产品出口自主品牌 (5)4.3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深度开拓国际市场 (6)4.4继续保持对机电产品出口政策的稳定执行 (6)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致谢 (8)1、绪论1.1选题背景机电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引进先进技术的主要行业。
机电产品的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机电产品本身性质来看, 它属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2022年我国装备工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装备工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分析2022年,我国装备工业进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十三五”各项新政策的实施、产业进展空间不断拓展等乐观因素,也有国内外需求持续低迷、企业面临的困难超出预期等不利因素,但总体机遇大于挑战,我国装备工业将呈现出新的进展形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将成为增长亮点。
进展趋势装备工业下行压力减小生产出口增速平稳回升2022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照旧缓慢,新兴经济体扩张偏弱,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仍旧存在。
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困难进程中,尽管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的趋势没有转变,但受汽车等主要行业市场下行波动及需求低迷影响,前8个月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低位徘徊。
9月和10月,汽车等行业快速回升,装备工业增速也实现企稳回升。
1~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低于全国工业同期水平,不足2022年同期的一半。
估计全年我国装备工业增速将连续回升,但在投资需求收缩和外贸形势压力下,回升幅度有限,2022年全年增速在5.5%左右。
出口方面,1~10月出口交货值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累计同比下降2.15%,10月下滑幅度略有减小,同比下降4.32%。
估计全年出口形势仍将严峻,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降低幅度在2.5%左右。
2022年,在“十三五”开局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我国装备工业下行压力将减小。
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仍旧严峻,但随着我国三大区域进展战略、中长期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及加快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逐步深化实施和加快落实,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逐步形成,国内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此带动下,2022年全年我国装备工业将加快进展,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加速回升,全年有望保持在7%左右。
出口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装备工业作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培育进展,同时因2022年出口基数下降,2022年我国装备产品出口增速有望加快回暖,出口交货值将实现同比增长,估计全年累计增幅在5%左右。
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面临巨大市场需求
Ad a t vn 。
选择只是决定通讯系统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不是唯
我 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面临巨大市场需求
有关专家 日前在 “ 第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 题 ,能源建设将始终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 国经济建设 会” 上表示, 2 2 , 国发 电装机容量将 达到 l 到 00年 我 0亿 的重中之重。预计到 22 年 , 0 0 我国 电力建设虽然不会保
有所不同。有些厂商比较谨慎, 仍然坚持采用确定性网 进一步使用。 以太网的优势是其廉价、 高速, 低负荷时具
络, 而另外一些则步子稍大, 在其 D S C 控制网络同样采 有良好的性能,对中小型 D S C 来讲不失为一个比较理 用了标准以太网, 但是针对工业控制的特殊要求开发了 想的选择: F D 作为一种确定性的高速、 而 DI 高容错性网
采用工业标准以太网和 T P I 协议。为了有效降低系 C/ P
统通讯负荷, 减少传输延迟, 特地采用 lM p/OMb O bslO p
19 。 9 4
[ 参考文献 ]
陈鸣, 张光元. 计算机网络. 电子工业出版社, 交换式以太网, 其中 10 bs 0M p 端口用于各交换器之间的 l 谢希仁 ,
蔡惟慈表示 , 电力装备制造业好形势有着 内在原 因。 新和水平的提升。我国输变 电制造行业正面临着干载难 从长远上看 ,能源 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中心 问 逢 的发 展机 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陈娟我国电力装备出口形势分析2007年我国电力装备出口继续保持着健康、平稳发展的好势头。
从整体看,电力装备国际竞争力呈现新市场、新结构和新竞争方式的特点,发展速度呈现“跨越式、超常规”特征。
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我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53%,累计完成营业额206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77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6%。
新签合同按行业分布:建筑业223.1亿美元,占28.7%,电力工程业156亿美元,占20.1%(从2006年的第四位窜升到第二位),交通运输业129.7亿美元,占16.7%,制造及加工业70.9亿美元,占9.1%。
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电站工程承包输出国,世界最年轻的电力装备承包商。
2007年境外电力项目投(议)标和签约简况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以下简称“商会”),2007年境外电力投(议)标项目和新签约项目的数量和金额比上年增长一倍多,参与国际竞争的规模和速度大幅提升,其中上亿美元火电项目占八成,凸现国际市场燃煤电站需求旺盛。
1.参与国际竞争的数量及金额情况2007年,境外电力投(议)标项目145项,金额高达219亿美元(详见表一)。
2.项目所在地区分布情况2007年,境外电力投(议)标项目分布在五大洲,其中:亚洲111个项目,金额176亿美元,市场仍高度集中;非洲排第二,金额23.7亿美元,亚、非、美、欧的顺序不变(详见表二)。
3.项目标的国情况145个项目分布在40个国家。
(一)按项目数量排序,前三名为:印度尼西亚29个、越南18个、印度14个;(二)按项目投(议)标金额排序,前6名为:印度尼西亚60亿美元、印度51亿美元、土耳其13亿美元、阿根廷11.4亿美元、越南10.8亿美元、巴基斯坦9.4亿美元(详见表三)。
4.产品分类情况145个项目中火电项目72个,金额186.6亿美元,占投(议)标总额85.19%,比重持续加大;水电项目24个,金额16.3亿美元,占投(议)标总额7.45%,比重略有下降;输变电项目47个,金额为14.8亿美元,占投(议)标总额6.78%,比重下降较大(详见表四)。
5.上亿美元项目在国别和产品分类的情况145个项目中上亿美元的项目58个,按项目数量和金额2008.1111排序:印度尼西亚均为第一,数量16个,其中13个为火电项目,金额54.8亿美元。
按产品类别统计,火电49个、水电4个、输变电5个,三大类产品数量相差悬殊,金额相差悬殊(详见表五)。
以上9个国家上亿项目金额占2007年全年投(议)标总额的74%,其中火电项目在9国投(议)标总额中占90%。
火电项目中:印度尼西亚占34.5%,印度占33%,土耳其、阿根廷各占7-8%,巴基斯坦占5. 6%,5国火电项目占9国火电总额的89.35%。
6.资金来源情况按投(议)标项目资金来源,2007年拟利用出口信贷项目18个,信贷金额为52亿美元,占协调总额的24.17%,占比较上年下降30.2个百分点。
其中:买方信贷50亿美元,占信贷总额96.08%,卖方信贷2亿美元,占信贷总额3.92%,需求下降尤为明显(详见表六)。
7.2007年境外电力项目投(议)标签约情况商会对18个主营公司统计,2007年新签电力项目93个,金额195.6838亿美元,涉及30个国家,总签约额超过前三年新签合同总和,新签数量和合同金额分别是上年的175.5%和390%。
新签项目中,火电38个,合同额145亿美元,占新签总额76%;水电24个,合同额21.18亿美元,占新签总额11%;输变电29个,签约额23.8亿美元,占新签总额12.5%。
火电项目集中在:印尼57.8亿、印度36.9亿、苏丹11亿、土耳其7亿、尼日利亚4.8亿;水电集中在越南、土耳其、巴基斯坦和缅甸(见表七)。
新签93个项目中使用出口信贷的27个,信贷金额73.6亿美元,占总签约合同额的38.6%,其中:买贷26个,金额72.9亿美元,占信贷总额99.1%;卖贷1个,金额6500万美元,占信贷总额的0. 88%。
以上16个国家的新签约合同共126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64.4%,形成了中国电力大项目出口的主市场。
其中,印度尼西亚合同额达到58亿美元,以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的燃煤电站合同为主,融资以买方信贷为主;印度合同额达37亿美元,为印度私营公司的燃煤电站合同,业主自筹建设资金;中国和赤道几内亚、苏丹、刚果(金)、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五国的经贸合作项目合同额达32.5亿美元,占16个国家使用出口信贷总额的45%,是我出口信贷重点支持的非洲国家。
2007年电力装备国际竞争力点评1.国际竞争规模和速度呈“跨越式、超常规”特征2007年中国电力装备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规模和速度急速攀升,投(议)标总额和新签合同总额均超过前三年(2004-2006年)总和,上亿美元的大项目在数量和金额上均上了大台阶,其中,大容量燃煤电站项目参与国际竞争的势头强劲,连续两年以高达73%、85%的比重拉动整体竞争规模翻番,呈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态势。
由于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持续暴涨,我大容量燃煤机组出口取得难得的国际市场需求机遇。
据商会统计,2007年新签30万千瓦燃煤电站合同31台套,60万千瓦燃煤电站15台套,累计新签合同装机达2000万千瓦,合同总额达15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大容量燃煤机组年产量的1/4。
大容量燃煤电站已成为领跑“走出去”的火车头。
2.国际竞争力呈现出新市场、新结构和新竞争方式的趋势(1)新兴经济体市场蓬勃发展,使我传统市场和新市场发展相得益彰。
亚洲新兴经济体拉动全球经济发展,同时拉动我电力装电器工业CHINA ELECTRICAL EQUIPMENTINDUSTRY2008.11 12备出口规模。
从国别市场变化看,原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的传统市场,从2004年起转变,印度、越南连续占据第一、第二标的国位置。
2006年,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挤进标的国排行榜,使中国电力装备的国际市场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市场占有量迅速超过传统市场的占有量,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世界接受中国电力装备的程度不断提高。
2007年,巴西30万千瓦燃煤电站合同生效,中国大容量机组踏入南美市场。
非洲,从我国实施能源换项目的一揽子经贸合作开始,非洲电力市场起步并逐年扩大。
2004年苏丹石油换项目,开启了安哥拉、尼日利亚、刚果(布)、赤道几内亚、纳米比亚等,一批富资源型国家的基础设施的电力项目在中国与非洲国家经贸合作项下实施建设。
2007年,新签合同中非洲项目金额占到22.3%。
(2)新签合同中独立开发商(简称IPP)项目增多,融资方式和承包方式逐步向国际化靠拢,新的竞争方式在探讨。
全球私有化趋势推动了电站IPP项目比重加大,例如,印度经济改革放开私营企业参与国家电力开发权和经营权,我签约的电站合同超过2000万千瓦,其中90%以上都是印度大型私企电力公司投资的项目;土耳其、巴西是典型的独立开发商为主的市场经济国家,燃煤电站需求大,2007年新签电站合同完全为IPP项目。
随着海外自由竞争的市场增多,新签EPC项目中的国家电力公司(国营项目)项目逐渐减少。
IPP项目风险多、施工难度大,即使我议标、议价优势明显,但依靠企业群体联盟和诚信维护行业利益的协调难度大,尤其在IPP项目集中的国家,我电力工程价格和质量对所在国产生的影响突出。
(3)带资承包结构变化,反映电力装备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金融机构运作模式与世界接轨。
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政策性融资支持始终是我电力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商会统计,从2003年到2005年,每年拟利用出口信贷金额约30亿美元,大约占投(议)标总金额的40%;2006年,印度尼西亚1000万千瓦项目投标,出口信贷额突破40亿美元,约占投(议)标总额达54%,使电力项目使用买方信贷首超卖方信贷。
2007年,投(议)标总额高达219亿美元,拟出口信贷需53亿美元,而需求占比却下降到24%。
电力承包工程规模逐年扩大,带资承包量增但占比减少,显示出中国金融业对电力装备业的一贯支持,同时电力装备业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依赖在减少,国际竞争力在提升。
2007年,中国18家银行(含外资银行)首次组成银团参加印度尼西亚电站项目国际融资招标一举中标,预示我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和竞争力。
利用国际银团提供建设资金的电站项目,中国公司参加招标和中标的项目也在增加,企业国际化运作的知识和经验也在提高。
更值得称道的是,中国公司开始探讨和尝试BOT、BOO等投资方式,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开创新的业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家竞争优势从依赖本国资源转向资源的全球配置,境外投资可能是下一轮展示电力装备国际竞争力的亮点。
2008年展望大容量燃煤电站出口带动电力装备国际竞争力呈现新市场、新结构和新竞争方式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态势,有效地利用当前大好的国际市场机遇,选择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策略,抓住全球整合的机遇,是提升中国电力装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好时机。
1.利用“卖方”市场机遇进行全球化整合国际层面,国际市场高通胀、低增长趋势进一步持续,欧美经济下行,石油、天然气、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同时,新兴经济体和传统市场燃煤电站需求旺盛。
国内层面,中国经济总量和外汇储备仍居世界前列,电力装备有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储备支持出口的同时,汇率、原材料高企等不稳定因素有所趋缓。
国际市场出现卖方市场特征,对大容量燃煤机组出口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是个难得的机遇。
据业内人士分析,加强占有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仅在3-5年间。
实现突破式发展,转型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中国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减少全球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努力在国际市场上得到认可;同时,决策贴近市场,建立规模经济,通过全球整合实现全球化公司。
今年重点须加强:(1)把国际市场做大、做好。
中国电力市场的重点在亚洲,新兴经济体多数在亚洲,份额增长稳定,市场有做大、做好的基础。
(2)电力装备业要掌握好议价权,提高电站整体出口价格水平。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2006年中期到今年上半年,合同签约价格每千瓦提升了30%。
企业群体的议价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2.政策调整推动和加快电力装备业全球整合进程出口政策的调整和倾斜是保持电力产业国际竞争力较现实的举措,也是调动企业自身挖潜、采取规避措施的契机,是行业选择可持续发展策略,抓住全球整合机遇,提升中国电力装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我政府高层领导关注电力装备的国际竞争力,相关部门正在研究电站国际承包工程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给予特定区域、特定行业政策优惠的可行性。
商会在配合人行、外汇局调研的同时,也积极开展针对不同出口国别市场,探讨从企业群体的角度争取减少损失的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