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合集下载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实践,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描述当下、预测未来!汤因比:“有人说,对于《伊利亚特》,如果你拿它当历史来读,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虚构,如果你拿它当虚构的故事来读,你又会发现其中充满了历史。

所有的历史都同《伊利亚特》相似到这种积度,它主要内容:一、“学院派”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特征二、“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批判三、社会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四、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环节五、社会科学的检验标准一、“学院派”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特征“现实淡出,学术凸显”己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心照不宣的流行话语,所谓的“纯学术研究”成为学术界主导的研究范式,过分重视纯学理的研究,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1、现实淡出、学术凸显: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在“学术凸显”的旗帜下,理论的目光对现实视而不见,学术的能量对现实无能为力,思想的话语对现实沉默寡言,甚至干沉默不语,在急剧变动的现实生活面前,社会科学无法“出场”干预现实,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现实性与学术性之间构成了紧张的二元对立关系。

一些学者为了迎合“凸显学术”的潮流,走向了片面学术化的道路,以概念消解问题_,以文本抗拒时代,以逻辑替代经验,一以经典代替流变‘在纯粹精神领域里自娱自乐,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现实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仅仅把社会科学研究看作一种纯学术活动,认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理论研究成为了学者们自娱自乐、自言自语的智力游戏。

后果I: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音符,突出地表现为伴随着理论成果“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是思想的荒漠化,我们可能有很多的论着成果,可能有着过剩的言说能力和无尽的言说内容,但未必解答了很多当下的问题,未必提供了很多现世的智慧,未必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学术繁荣的背后掩盖的是学术失语的砌.寒。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重点:实践的观点,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出认识的新问题;提供必要条件: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认识能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标准,最终目的。

实践观点的重要性:研究社会科学时,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认识和学习符合科学的客观规律(二)认识运动的规律人类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认识的运动循环反复和无限发展。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方法论: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在以认识知道实践,在时间中坚持和发展社会科学,才能得出正确的知识,并且不断创新。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一)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二)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或部分,并通过其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三)任何事物的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的系统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系统即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方法论: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科学的认识事物的联系,反对一刀切和一风吹,全面、系统的认识和学习,避免“片面主义”错误。

三.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1矛盾的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一讲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讲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讲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所谓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就是指以实践的观点、立场和眼光去看待事物, 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客观基础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实践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互分化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的前提。
◆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实践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和人类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2.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 本途径。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
面向实践:立足实践 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概括实践:对实践 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回归实践:在实践 中检验、发展理论
(一)面向实践:立足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1.为何要立足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马克思:“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 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 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毛泽东:“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 识世界中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1.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地认识世界
马克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 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 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 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 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 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缺陷。
◆坚持以实践的观点和立场认识世界。
2.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马克思:“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 在于改变世界。”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面向实践)(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2)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实践的需要决定一个理论的产生,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

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实践的需要决定一个理论的产生;2,实践的状况决定了理论的任务。

3,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研究提供条件。

4、方法论: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需要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3)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应该以问题为中心。

方法论: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识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十分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概括实践)(1)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要善于理论总结,善于提炼。

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总结失败的经验,既要总结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更要总结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在不同时空的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

(2)经验是感性的,需要总结、概括。

经验是具体的、零碎的、偏于感性的认识。

总结经验药经过思考,把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谈谈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谈谈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学术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和思考,从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它不同于传统理论性学术方法,例如历史、文化或心理学;而是将重点放在当前问题上:如何应对当前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强调交流、协作、创新思考以及多元化意义上的处理能力。

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时,要特别重视团队合作能力、整体思考能力以及多元化意义上的处理能力。

此外,要特别强调“尝试-评估-修正”循环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断尝试和修正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咬文嚼字(阅读)、汲取吸收新信息并把之应用于当前问题之中。

专题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专题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 为什么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会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结论之三:
• ——经验是具体的、零碎的、片面的认识。 • ——总结经验就是把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 造和创造,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再现 实务的本质和规律。
• 选题既要有理论意义,又要有现实意义
2、理论的构成
• 概念 • 定理、命题、陈述 • 逻辑与结构 • 推论、预测、假设
• 定理揭示真实的因果关系
单因关系
直接关系 间接关系
X
Y
X ZY
因果关系
X
多因直接关系
Y
Z
多因关系
多因间接关系
X WY
Z
多因多重关系
X
W
Y
Z
因果关系的类型 引自:林聚任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15页
• 研究活动的利益相关者 •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冲突和压力对研究的影响 • 公开或隐瞒 • 有意识与无意识
3、做人与做学问:文如其人
• ——调查研究要客观、周密和系统,不是 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掌握全部材料 的总和。
• 2.实践
• (1)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 ——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 解决。
• ——作为检验理论是非的实践标准,具有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确定性:是指以实践的结果论是非, 而不是以本本论是非;以权威论是非等
任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观察与体验。
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关系范畴 1.理论: (1)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

第一章_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_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_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时间需要研究理论(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

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们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浅析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浅析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浅析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浅析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社会工作实践调查研究为例学号:2019120077 姓名:王振飞摘要:本文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为基础,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研究中所运用到的实践调查方法,探讨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阐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紧密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统一。

而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专业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理解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工作研究来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实践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1/ 10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

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

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

其构成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涉及如何正确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实践,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描述当下、预测未来!汤因比:“有人说,对于《伊利亚特》,如果你拿它当历史来读,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虚构,如果你拿它当虚构的故事来读,你又会发现其中充满了历史。

所有的历史都同《伊利亚特》相似到这种积度,它主要内容:一、“学院派”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特征二、“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批判三、社会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四、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环节五、社会科学的检验标准一、“学院派”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特征“现实淡出,学术凸显”己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心照不宣的流行话语,所谓的“纯学术研究”成为学术界主导的研究范式,过分重视纯学理的研究,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1、现实淡出、学术凸显: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在“学术凸显”的旗帜下,理论的目光对现实视而不见,学术的能量对现实无能为力,思想的话语对现实沉默寡言,甚至干沉默不语,在急剧变动的现实生活面前,社会科学无法“出场”干预现实,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现实性与学术性之间构成了紧张的二元对立关系。

一些学者为了迎合“凸显学术”的潮流,走向了片面学术化的道路,以概念消解问题_,以文本抗拒时代,以逻辑替代经验,一以经典代替流变‘在纯粹精神领域里自娱自乐,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现实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仅仅把社会科学研究看作一种纯学术活动,认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理论研究成为了学者们自娱自乐、自言自语的智力游戏。

后果I: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音符,突出地表现为伴随着理论成果“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是思想的荒漠化,我们可能有很多的论着成果,可能有着过剩的言说能力和无尽的言说内容,但未必解答了很多当下的问题,未必提供了很多现世的智慧,未必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学术繁荣的背后掩盖的是学术失语的砌.寒。

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3篇)

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的概念、特点、实施步骤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的概念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以实践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的特点1. 实践性: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强调实践,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研究性: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激励性: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互动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5. 成长性: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 实验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

2. 实验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3.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5. 实验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6. 实验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的应用效果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研究法实验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

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人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姓名:学院:专业:学号: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上半学期课堂所学内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本文主要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联系矛盾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对于认识有着决定作用,认识也能反作用于实践。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例如: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显微镜、望远镜、雷达和人造卫星等先进的设备,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我们探索世界的深度,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这个过程中,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我们从结绳记事发展为珠算记账,最后到电子账簿。

实践不断地积累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真理的检验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是大众的意见吗?根据《圣经》,人是由上帝所造。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人们也都相信人是上帝造物。

但是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一系列考古、生物研究目前的研究发现,人类可能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那么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权威吗?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重者下落快,轻者慢。

但是经过伽利略的科学试验发现:100磅和1磅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同时落地。

那么真理的检验标准到底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实际发生的实践、行动和结果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用以发现、理解和解释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

它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实验研究、实地考察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这种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及验证知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知识。

具体来说,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实践现场观察实践现场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践现场观察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检验思想政治理论的真实性及其实践的可靠性。

如:对当地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发展问题进行调研、调查,派生出多种具体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使学生有机会观察、探究真实社会中的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志愿服务实践志愿服务实践是通过志愿者服务实践来体现学生的政治素质,参与社会事务,志愿服务实践有助于学生从社会实际出发,使之真正体会政治的实质,更好地了解政治知识,对他自身以及身边社会问题产生关注、参与兴趣和责任感,因此,学校尤其是高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公益服务、环境保护及膜拜制度体验等,让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实践政治知识,以增进自身理论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公民意识和道德责任的重要性,最终充分发挥教育作用。

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一种,它指的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了解政治情况,实践新方法,发展社会革新思想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政治意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装备学生"三观"(观点、态度、行动)。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活动,如贫困地区发展、社区建设等,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性服务,让学生当地实践体验周边环境和社会状况,获得政治认知能力和政治觉悟能力,从而有深刻的了解,内化真实政治知识,并拥有能够继承和发展政治知识的能力。

关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关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关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作为一名文科‎学生,我在高中时便‎系统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方法‎论知识,并且受益匪浅‎。

在研究生阶段‎第一学期的政‎治课上,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本书,该书详细论述‎了很多方法论‎知识,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与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在本书所涉及‎的各个方法论‎中,对我影响最深‎,同时也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与实践相对应‎的是认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我坚定地相信‎实践决定认识‎,所以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立足实践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哲学,因为它开创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主张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不是人的意‎志的产物,因为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社会生活。

同时,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这一理论无疑‎是正确的。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革命党‎人,正是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基础‎,在经历了多次‎实践后,才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重要理论‎的,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同时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该理论不光可‎以应用到革命‎中,也适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

相反的,如果我们脱离‎实际,孤立地搞理论‎研究,那么结果肯定‎是被实际所淘‎汰的。

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论

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论

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

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们群众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问题,那么,而后的全部研究都会变得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毫无价值。

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

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识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十分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函,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事件承认自己的经验,是失足的狭隘经验主义;拒绝研究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一味照搬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是十足的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主观主义。

经验是具体的、零碎的、偏于感性的认识。

总结经验的任务,在于经过思考,把这些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之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论

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地 实践是人地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 . 实践地需要是理论研究地出发点 理论地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以实践为基础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地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地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地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地基本原则.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地矛盾而进行地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地物质性活动 .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地基本实践.其中地物质生产实践,是人地第一个历史活动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地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地同时,也生产了自己地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地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地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地同时,也改造了自己地主观世界,一部人类社会地历史,在本质上是人地实践活动地历史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地神秘东西,都能在人地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地理解中得到合理地解决”.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地种种问题.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地需要地程度” .“一切划时代地体系地真正地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地那个时期地需要而形成起来地”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地需要作为自己研究地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地.”“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地中国地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于实践地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与实践和时代地发展同进步,与人们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地需要、时代地走向和人民群众地愿望,具有强烈地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地先导作用.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地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地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地研究.“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地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地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地成绩就越大.”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地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地或实验上地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地问题,新地可能性,从新地角度去看旧地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地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地真正进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强烈地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问题,那么,而后地全部研究都会变得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毫无价值.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识地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十分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地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地发函,具有重大意义.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地概括和总结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地需要而产生地,而且是对实践经验地概括和总结.人地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社会地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事件和科学文化实践钟来.邓小平说:“一个新地科学理论地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地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地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地理论?”成功地经验是宝贵地财富,失败地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只有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地经验,才能深刻了解事物地本质和规律.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地“两起两落”,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地经验之后,才真正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历史经验,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地教训,才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重视总结别人地经验、过去地经验,更要重视总结自己地经验、现实地经验,在不同时空地比较中认识事物地本质和规律.拒绝研究别人地经验、过去地经验,只承认自己地经验,是失足地狭隘经验主义;拒绝研究自己地经验、现实地经验,一味照搬别人地经验、过去地经验,是十足地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主观主义.经验是具体地、零碎地、偏于感性地认识.总结经验地任务,在于经过思考,把这些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之作,形成概念和理论地系统,再现事物地本质和规律.“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地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二)原则不是研究地出发点而是研究地结果总结经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地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共产党人地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地思想、原则为根据地.”“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地阶级斗争、我们眼前地历史运动地真实关系地一般表述.”“在自然界和历史地每一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地事实出发”.恩格斯在批判杜林从原则出发地先验论时指出:“原则不是研究地出发点,而是它地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地;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复核自然界和历史地情况下才是正确地.”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要求我们坚持观察地客观性,按照客观世界地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定义或主观想象出发,而应当从实际出发.毛泽东说:“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地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地而不是臆造地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地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地想到.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地热情,不凭死地书本,而凭客观存在地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地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地结论.”调查研究室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地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地基本要求.“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地历时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地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地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地,只有靠大量地、批判审查过地、充分地掌握了地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地任务.”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唯一地方法就是向社会作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真正地社会科学研究.调查研究要客观、周密和系统,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掌握全部材料地综合.列宁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地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地,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地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地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地整体上、从它们地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地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地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地和随意挑出来地,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搜集材料既要全面而要有重点,历史地和现实地,内部地和外部地,正面地和反面地,主要地和次要地,愈丰富愈好.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抓住本质、抓住规律、抓住全局.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地范围内不能解决.马克思说:“人地思维是否具有客观地……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地问题,而是一个实践地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地真理性,即自己思维地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地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地思维——地现实性或非现实性地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地问题.”毛泽东说: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地唯一标准.”作为经“验理论是非地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所谓确定性,就是只能通过实践地结果论是非,而不能以本本论是非,不能以圣人论是非,不能以权威论是非,不能以长官意志论是非,不能以自我感觉论是非.某一认识即使不能被一时地具体实践所证实或证伪,最终也必将被人类持续地总体实践所证实或证伪.所谓不确定性,是说任何时间都是具体地、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地,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一切认识,而且这种证实或证伪所达到地程度或便捷也是相对地,因而不是一劳永逸地.列宁说:“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地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地‘不确定’,以便不让人地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地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地一切变种进行无情地斗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地认识,就要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地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就哼;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地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观盲目性,又要防止思想僵化.(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实践是发展地,理论也是发展地.社会实践地发展,一方面不断为我们提供新地经验和新地认识工具,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地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所提供地经验和认识工具又总是有限地,从而又限制着我们地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这种状况决定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地统一只能是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而不能是绝对地统一.毛泽东说:“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恭喜是完全地,是再不向前发展地.”人地认识作为一个以实践为基础地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从知之不够正确到知之比较正确地过程.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地论点,悲观地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地论点,都是错误地.”客观世界地运动、变化、发展永无止境,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世界地认识也永无止境.“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地道路”.我们应该牢记恩格斯地话:“世界体系地每一个思想映像,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地制约,在主观上收到得出该思想映像地人地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地限制”,因而每一时代人们地认识“所包含地需要改善地东西,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地或正确地东西多得多”.(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与迷信是对立地,坚持科学必须破除迷信.毛泽东说:“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地就是对地,不对地就是不对地,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地也好,现代地也好,正确地就信,不正确地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地态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都则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同时又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把自己地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地观念、做法和体制地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地错误和教条式地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地桎梏中解放出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在新地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地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义;要尊重别人地经验,但不能照搬别人地经验;要尊重自己地经验,但不能固执己见.对一切都要加以分析,看它是不是真有道理,有几分道理,择其是者而从之,其不是者不从之.就是说,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最可贵地品质.。

结合党成立100周年,谈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结合党成立100周年,谈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结合党成立100周年,谈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指以实际事物的观察、实践和检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探索出真实情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作为一名文科学生,我在高中时便系统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方法论知识,并且受益匪浅。

在研究生阶段第一学期的政治课上,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本书,该书详细论述了很多方法论知识,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与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在本书所涉及的各个方法论中,对我影响最深,同时也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与实践相对应的是认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我坚定地相信实践决定认识,所以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立足实践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哲学,因为它开创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主张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不是人的意志的产物,因为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社会生活。

同时,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这一理论无疑是正确的。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革命党人,正是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基础,在经历了多次实践后,才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重要理论的,
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同时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该理论不光可以应用到革命中,也适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

相反的,如果我们脱离实际,孤立地搞理论研究,那么结果肯定是被实际所淘汰的。

记得我在高二时,曾经阅读过一篇关于学习效率的文章,其中写道某一研究机构经过研究发现,人们在清晨的时候大脑最清醒,记忆力也最高,所以清晨最适合学习。

我在高一一整年都是晚上学习,虽然效率不错,但我还是决定要改变一下学习习惯,因为我希望自己的学习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所以在那之后我尝试了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学习,但是半个月下来我发现效果并不好。

首先是我起床时很困难,其次在清晨学习的那段时间里一直打瞌睡,后几天甚至在课堂上也忍不住打瞌睡。

我在经过思考之后终于明白了该种学习方法不适合我的原因。

因为我每天晚上九点半下晚自习,到家已经十点,洗漱完毕之后就更晚了,还要再学习一段时间,早上如果还那么早起来的话,缺少睡眠,上课时自然会打瞌睡。

所以我果断放弃了早起学习这一不适合我的方法,回到了自己正常的学习时间。

通过这次事情我明白了,做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盲目,只有符合自己的实际,才是最有效的。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还强调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研究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理论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还是理论实现发展的过程。

社会科学研究既要总结概括实践,更要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

理论成果从实践中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样,理论会更丰富、更完整、更发展,实践也会更成功。

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注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能孤立地搞理论,也不能孤立地搞实践。

实践可以检验和发展理论,理论也会对实践产生影响,正确的理论会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理论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只有
将正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正符合这一理论。

大家都知道白色运动鞋洗过之后容易泛黄,但是如果在外面包一层卫生纸的话,泛黄程度会大大降低,所以很多人在洗完鞋子之后都会用卫生纸包好,包括一些专门的洗鞋店也会这么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也将这一理论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

然而,我发现,即使用卫生纸将鞋子包起来,鞋子主体不泛黄,边缘部分也会泛黄。

为了找到使鞋子边缘不泛黄的方法,我查阅了相关书籍,发现洗甲水可以去除衣服上的污渍。

既然洗甲水可以去除衣服上的污渍,那我可不可以将它用于鞋子呢?我将这一猜想运用到了实际当中,在洗鞋子时,先用洗甲水擦过之后再刷,最后用卫生纸包好,等到鞋子干了之后我发现简直和新鞋子一模一样,不仅一点都没有泛黄,反而比之前亮了很多。

通过这一件事情,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如果我没有经过纸包鞋子的实践,我不会发现鞋子边缘泛黄;如果我没有进行相关理论查阅,我也不会知道洗甲水有去污的功效。

正是由于我将正确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上,才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哲学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它对生活起着指导作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善于应用该方法论,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好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