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线索
文章的线索
![文章的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c3fc00e5852458fb770b56d1.png)
文章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串-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语、句子等,也有可能是件东西或一种感情。
分析文章的线索,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填空题。
给出部分线索,留空,让考生完善线索。
2.问答题。
①选文的线索是什么? ②"XX”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线索的判断方法、依据及作用判断方法判断依据作用看标题叙事抒情类文章,如果以某个物件做标题,那么这个物件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
贯串全文,推进文章情节的发展,通过线索可以把相关的人物。
事件场面环境等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物线,一条是感情线。
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文中反复出现某个词语或某个抒情议论句,往往这些语句中就藏含着线索,用抒情议论句来表明的往往是感情钱索。
感情线索往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中,这就需要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变化的轨迹。
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填空题。
填空题一般要求填写词语,词语的字数一般要与给出的部分一致。
所填词语往往能从原文中找出。
如感情线索,做题时要去原文中寻找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句子中描写人物感情的词语就可以照搬过来使用。
2.问答题。
①按照上面表格中的方法判断出线索即可。
②首先判断出“XX"是文章的线索,然后写出其作用即可。
线索的作用一般是贯串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
问答题的答题模式:①本文的线索是“XX”。
②"XX"是本文的线索,起到贯串全文的作用,使全文浑然一体。
(云南曲靖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7分)百合花开宓月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
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
擎起它的根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地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小学阅读指导6:文章的线索
![小学阅读指导6:文章的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2e4c9fa59e31433239689394.png)
文章的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
它的作用就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一、线索的分类文章线索的分类,主要有六种: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物品为线索、以事情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
1、以时间为线索例文:北京的春节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怎样把握文章的线索
![怎样把握文章的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1087303acfc789eb172dc89d.png)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
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 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释义:贯穿一篇文章
属性: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
作用: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线索的分类:
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例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以人物的活动(行踪)为线索。例子:《桃花源记》 3.以人对物(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例子:《猫》 4.有时,文章采用某个成语或某人(物)从头至尾反复出现为线索。 例子:《红布条》 5.有时,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例子《背影》
暗线就是相对来说要从文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 线索.
线索经常出现的位置
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 首段尾的关节处;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文章中的议论、抒 情的语句,以及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而把握文 章的气势、整体脉络和倾向,则是把握线索的关键。
明线和暗线
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 ,将 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
找文章线索的方法
![找文章线索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47c2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7.png)
找文章线索的方法
找文章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阅读文章标题和摘要:文章标题和摘要通常会提供文章主题和主要亮点的线索。
如果对文章感兴趣,可以先阅读文章标题和摘要,以获取有关文章主题和主要内容的基本信息。
2. 搜索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搜索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可以获得文章标题和文章的相关信息。
3. 阅读目录和索引:文章的目录和索引通常会提供文章结构的线索。
如果对文章的章节或段落感兴趣,可以逐一阅读并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4. 阅读文章正文:文章的正文通常会提供文章主题和主要内容的线索。
如果找到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关键词或问题,可以在文章的正文中寻找答案和解释。
5. 参考其他文献:如果文章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可以查找其他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文献,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线索。
6. 联系作者或出版商:如果对某一篇文章感兴趣,但无法获得相
关信息,可以联系文章的作者或出版商,以获取有关文章的更多信息。
贯穿全文的线索答题格式
![贯穿全文的线索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4ffe5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c.png)
贯穿全文的线索答题格式一、单一线索情况1. 先点明线索是什么- 就像你去寻宝,你得先说出你找宝的依据是啥。
比如说“这篇文章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小主人公的那顶红色帽子”。
直接把这个线索给拎出来,就像从一堆东西里把关键的那根线给抽出来一样。
2. 然后说说线索在文中的体现- 这就好比沿着红线找宝藏的过程。
“在文章开头,小主人公戴着红色帽子出场,那顶帽子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然后在中间部分,他把帽子弄丢了,大家都在帮他找帽子,整个故事的发展都围绕着帽子的丢失和寻找展开。
到了结尾呢,他又重新找回了帽子,故事也就在这时候圆满结束了。
”把线索在文章各个部分的表现,就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
3. 最后简单说下线索的作用- “这顶红色帽子作为线索,把故事里的人物、情节都串起来了。
如果没有这顶帽子,故事就会散架,就像珠子没了线会散落一地一样。
它让故事有了连贯性,让读者能够跟着这顶帽子的命运,轻松地把整个故事读完。
”二、双线索情况(以明暗线为例)1. 分别点明明线和暗线是什么- “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小主人公的旅行经历,暗线是他内心的成长历程。
”就像你看到的表面上是一个人到处游玩,但是在背后还有他内心悄悄发生的变化这个隐藏的故事。
2. 阐述明线在文中的体现- “明线的小主人公旅行经历可精彩啦。
文章一开始他就背着行囊出发了,他到了一个又一个地方,遇到了不同的人,像在海边遇到了渔民,在山里遇到了采药人。
这些旅行中的遭遇一个接一个,就像串珠子一样把故事串起来了。
”3. 阐述暗线在文中的体现- “暗线呢,他内心的成长历程也很有趣。
刚开始旅行的时候,他是个胆小又有点任性的孩子。
随着旅行的进行,在遇到困难又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变得勇敢和懂事了。
比如他在山里迷路的时候,一开始很害怕,后来冷静下来想办法,这个过程中他内心就在成长。
这就像一条隐藏在地下的河流,虽然看不见,但是一直在流淌,推动着故事深层次的发展。
”4. 说明两条线索的关系和共同作用- “明线和暗线就像两根麻花辫一样交织在一起。
六年级文章的线索
![六年级文章的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5d4ad637960590c69ec376f4.png)
第一讲文章的线索一、概念讲述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指串起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物品、事件或者情感,是穿结文章全部材料、推进文章内容发展的一条坚强的“纽带”,通过它我们就可以把一些相关的人物、事件、场面、环境、细节等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2、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实物为线索。
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例:《蛤蜊油》,围绕蛤蜊油展开对母亲的回忆和怀念。
(2)以人物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按照人物的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例:《傻二哥》一文,以傻二哥为线索,介绍了傻二哥的外号的来历,买药糖时的吆喝和耐心,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傻灵傻灵”的热心肠的青年形象。
(3)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就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
例:《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红军星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竟然没有留下一件御寒的棉衣给自己而被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课文语言朴素、自然,安事情发展顺序,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人物形象饱满。
3、如何理清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始终贯穿全文的一条脉络,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整体。
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领,抓住了这个纲领,就能够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解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怎样才能较快地找到文章的线索(1)首先要了解文章的题材和内容(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再仔细阅读全文内容,是不难找出全文线索的。
(2)注意文章的表情。
有的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线索,有的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3)有时文章采用某个词语或者某个事物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办法来显示线索。
(4)有时则用议论抒情来显示线索,这样的线索往往是某种感情。
另外,有的文章同时具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
《文章线索》课件
![《文章线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f169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e.png)
在整理文章线索时,要确保线索的完整性,不要遗漏重要的 线索,以免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注意文章线索的突出性和简洁性
突出性
在整理文章线索时,要突出重要的线 索,可以使用粗体、斜体、颜色等方 式来强调。
简洁性
在整理文章线索时,要尽量简洁明了 ,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使读者能 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
线索的运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引 导读者的注意力,使文章更加易于记 忆和理解。
清晰的线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 章的主题和内容,提高阅读体验。
文章线索的分类
时间线索
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文章 内容,常见于叙事类文
章。
空间线索
按照空间位置或顺序组 织文章内容,常见于说
明类文章。
逻辑线索
按照逻辑关系组织文章 内容,常见于论述类文
清晰的线索。
描述方法
在PPT中,可以使用情感曲线图 等形式来展示情感线索,并标注
情感的高潮和转折点。
适用场景
适用于小说、散文等以情感变化 为主要线索的文章。
03
文章线索整理技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确定文章主题和结构
明确文章中心 确定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确保文章内容紧扣主题。
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总结文章主题
在完成线索整理后,引导学生对 文章的主题进行总结,概括文章 的核心内容。
分析文章意义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意义和 价值,理解文章对于读者的影响 和启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
05
文章线索整理的注意事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注意文章线索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文章线索
![文章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153c07c533d4b14e852468c9.png)
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 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在整篇文章 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 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的 作用就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 的全部人、事、景、物,它把文章 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 的有机体。
物品 事件
明线
人物 时间
线 索
地点
暗线
以作者的思想感 情或思想感情的 变化为线索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 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 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 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 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 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 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 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 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 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 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 来。
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 之间的内在联系, , 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 迹, 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 荔枝蜜》 文章开头 写“我” 如 小时候因被蜜蜂蜇了一下,而“总不 大喜欢”蜜蜂;接着写因为看到荔枝林,喝到 荔 枝蜜而“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当参 观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忘我劳 动与无私奉献的 精神后 ,“我不禁一颤”,对蜜蜂发生了由衷的 赞叹;最后“梦见 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由 此,可以理出“我” 对蜜蜂感情变化的线索:不 大喜 欢→向往、爱慕→赞颂→学习。
怎样寻找线索?
寻找线索的方法
如何确定文章线索
![如何确定文章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47d3c5c3767f5acfa0c7cd56.png)
如何确定文章线索1.通读课文,大体划分内容,看看都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先辨析是否是时线或地线,再辨析是否是物线或人线。
2.如果是人线,具体分析是哪一类情况,如果是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要找出关键的语句,一般在文章中。
3.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往往是以作者对景,对物的感情为线索的。
4.找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句子或是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再详细一点: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其形式也是多样的。
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及其全局的构思的配合。
(1)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如《回忆我的母亲》第二部分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勤劳而伟大的一生。
在以时间为线索的作品里,它的线索是有语言标志的。
有时具体地写出某年某月某日,有时则笼统地说:“过了些日子”,有时用描绘景物、时令的变化来交待时间的延续。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部分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我到四五岁时——到八九岁时——乙未(1895)那一年——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从宣统元年到现在。
②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此文章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由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时间为线索和以空间转变为线索有时交叉不可分割。
如《故乡》一文“我的活动”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人物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人物行踪为线索”。
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
如《夜走灵官峡》一文,“我”贯穿全文的线索。
文章线索
![文章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a9ad0411866fb84ae45c8dda.png)
文章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文章线索的分类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事情为线索3、以物品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6、以感情为线索文章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是明线,如果有暗线,是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抒发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但有时会有双线索,即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是文章线索的难点!文章线索,指事情可寻的端绪,路径,或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
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即究竟按什么顺序来叙述. 线索是在文章中起连贯作用的,如果有了好的材料,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在一篇文章里,事物发展的过程或作者所表述的思路,常常成为贯串始终的一条线索.读课文,抓住了线索, 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中心思想.写作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 一般叙事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如《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线索来写的. 2.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 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一定要争气》,重点记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 3.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不仅按参观顺序来写,而且以参观者每到一处的踪迹开头.点明参观的地点,再抓住每一处所见所闻具体描述.4.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如写《一个苹果》把传来传去的苹果作为线索, 围绕苹果叙述了感人的事.5.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养花》围绕中心事件养花写了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怎样养花,怎样劳动获得丰收,怎样享受劳动成果.养花有何乐趣等.6.以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为线索.如《说茶》一文,介绍了我国是茶的故乡,介绍了茶叶的种类,喝茶的好处以及茶具的质地和造型. 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只有一条线索,有的文章是双线并行甚至是三条线索展开的,如《春天的雨点》一文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达丽玛上课走神到专心听讲这一线索,另一条是乌汉娜老师发现她上课不专心的情况后,给她补课并护送回家这一条线索.这两条线索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有几条线索组成的文章,往往有一条是主线.如《春天的雨点》乌汉娜老师发现她上课不专心的情况后,给她补课并护送回家这一条线索是主线,另一条线索是为了衬托老师的精神的可贵.有的文章虽然也有两条线索,但一条线索是明的,另一条是暗的,如《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明线是在写闰土的特点,暗线写出了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掌握了以上安排线索的方法,我们在叙事文章时,可以得心应手地安排好材料,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 如何找到线索:①首先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的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表现手法是不是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文章中线索的作用
![文章中线索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e55d3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5.png)
文章中线索的作用
线索是文章中脉络的关键。
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材料、中心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和布局谋篇的技巧,也使读者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整体上的把握。
1、线索能够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2、线索能够帮助表现文章主
题3、线索能够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
以《金色花》为例:金色花比喻少女的爱慕与信任;宝蓝色的海洋形象地说明沙特阿拉伯人民的富足、安宁生活。
而小男孩在家门口无忧无虑地玩耍,则是这个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描写。
这段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真实地再现了沙特阿拉伯美丽富饶的国土风光和风土人情,展示出他们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故事的情节则由沙特阿拉伯儿童热衷于收集金色花种子的过程渐次展开,同时又与美丽善良的小男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它们之间就像一条条线索把它们串连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一篇文章中如果线索较多,我们可以用“分—合”的方式将其进行整理。
先列出几条线索,在每条线索下面附上提示语,然后用一两句话说明各线索的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规律,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归纳方法。
- 1 -。
六类行文线索
![六类行文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c349e9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9.png)
文章的行文线索主要有以下六类:
1. 以人物为线索:这种线索通常涉及对人物的描述、对话、行动等,以此推动故事的发展。
2. 以事情为线索:这种线索通常涉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以此展开文章的内容。
3. 以物品为线索:这种线索通常涉及对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描述、变化、作用等,以此贯穿文章的主线。
4. 以地点为线索:这种线索通常涉及对不同地点的描述、变化等,以此引导读者的思路。
5. 以时间为线索:这种线索通常涉及时间的顺序、变化等,以此组织文章的结构。
6. 以感情为线索:这种线索通常涉及作者或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以此反映人物心理和情感状态。
以上六类行文线索在文章中可能会单独出现,也可能交叉运用,具体情况视文章主题、风格、结构等因素而定。
文章线索
![文章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a8da90d7d15abe23482f4d6c.png)
文章线索就是在文章的不同段落 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 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 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文章的线索是文章里面的脉络,它 像一条线一样把所写的人物或事件串连 起来,又像一串钥匙那样串在一起而不 会脱落,这样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 线索串连起来的文章才不会内容杂乱或 者离题,所以线索是文章中不能缺少的 组成部分。
文章线索的作用
文章中的明线:贯穿全文,使文章浑
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如果有暗线,它的作用是与明线共同 贯穿全文,也为抒发的感情找到一 个很巧妙的切点。
文章线索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物为线索 2、以事情为线索
3、以பைடு நூலகம்品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时间为线索
6、以感情为线索
文章中的线索要怎么找
找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 类词语(表示时间的虽不是相同的词语 却是同一类词),仔细分析,如果它能 将文章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统一而紧 密的整体,那么它基本就是了。这要看 具体情况,不可死板,要“见机行事”, 有时文章会有两条线索:明线和暗线。
常见的六种行文线索
![常见的六种行文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e5fba3a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a.png)
常见的六种行文线索
文章常见的线索有6种:1、以人物为线索:如《背影》。
2、以事情为线索:如《皇
帝的新装》。
3、以物品为线索:例如:《灯市口的兔儿爷》。
4、以地点为线索:《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
5、以时间为线索:如《藤野先生》。
6、以感情为线索:主要以作者
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阅读文章时,线索可以帮助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取主要信息;写作时,线索能帮
助围绕表达中心,合理安排叙述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阅读
和写作实践中,只要有线索意识,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欣赏品味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文章线索除了主线和副线的区别外,除了明线和暗线之分后。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就存有浓淡两条线索:一条就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相处,属明线;另一条就是鲁
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属暗线。
找文章线索的方法
![找文章线索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b5cc0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8.png)
找文章线索的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出一篇文章的线索,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不论是为了学术研究、新闻报道,还是做商业分析,找到文章线索都是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找到文章线索的方法:
1. 阅读标题和摘要:文章的标题和摘要通常都包含了作者想要传达的主旨和重点。
快速阅读标题和摘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找到文章线索。
2. 扫描文章段落:如果我们想要深入了解一篇文章,就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的段落。
扫描段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论点和观点,从而找到文章线索。
3. 寻找关键词:关键词是文章中最重要的词汇,它们通常用来描述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4. 研究文献引用:如果我们正在进行学术研究,研究文献引用可以让我们找到与所研究的主题相关的文章。
文献引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篇文章的来源和背景。
5. 对比不同文章: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理解一个主题或者问题,我
们可以对比不同的文章。
通过对比不同文章的观点和论点,我们可以找到文章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主题或问题。
总之,找文章线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掌握这项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术研究、新闻报道或商业分析等工作。
文章常见的六大线索
![文章常见的六大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cbf2fa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3.png)
文章常见的六大线索在写作中,线索是指文章中用来引导读者理解主题和内容的提示或线索。
它们为读者提供了在文章中寻找信息和理解作者意图的道路。
下面是六大常见线索类型:1. 逻辑线索:逻辑线索是指文章中的一系列信息或观点的相互关系,以便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论点或结论。
逻辑线索有助于读者跟随作者的思路,并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2. 时间线索:时间线索是指文章中基于时间顺序给出的线索。
它们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故事发生的顺序,或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
时间线索可以是具体日期、时间点,也可以是一系列时间短语或词语。
3. 空间线索:空间线索是指在文章中用来描述地理、物理或场所位置的线索。
通过空间线索,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场景和环境。
它们可以是地点的具体描述,也可以是与位置有关的方位词。
4. 因果线索:因果线索是指文章中用来表示原因和结果之间关系的线索。
它们帮助读者理解事件或观点之间的因果联系,并推断出文章的逻辑推理。
因果线索可以是由于、所以、导致等表示原因和结果之间关系的词语。
5. 比较线索:比较线索是指文章中用来比较事物、观点或情况之间相似或不同的线索。
它们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对比和类比。
比较线索可以是用来表示相似之处的词语,也可以是用来表示差异的词语。
6. 强调线索:强调线索是指文章中用来强调某个观点、信息或结论的线索。
它们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重点和重要性。
强调线索可以是用来强调的形容词、副词,也可以是用来表示重要性的表达方式。
总之,线索在文章中起着引导、连接和解释的作用。
通过使用逻辑、时间、空间、因果、比较和强调线索,作者能够更好地传达他们的意图和信息给读者,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线索的类型和作用
![线索的类型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cfd8f9a76e58fafbb0031b.png)
(3)以人物感情为线索
如:《穷人》这篇文章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线索,推 动故事情节发展。 。
(4)以典型事物为线索
以一个具体的事物贯穿全文。 如:《落花生》以“落花生”为线索,叙述了“种花 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环节。
(5)以时间空间的变化为线索
游记一般都以时空为线索。记事的记叙文,按事件自 身的开端、发展、结局来写,往往以时间为线索。
如:《故宫博物院》以空间变化为线索,条理有序地 描写了故宫的雄伟。《第一场雪》以时间为线索,将雪 景分为雪前—雪中的主题;突出人物形象;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贯穿文章始终,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完整。
(1)以人物品格为线索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 典型事例,这三个事例可以说是文章的“部分”, 要把“部分”组成“整体”,就得有条线索,这条 线索就是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的品质。
(2)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的活动为线索,(皇 帝)爱新装一做新装——看新装一一穿新装一展新 装作为线索,把皇帝的昏庸愚蠢和大臣们的虚伪、 奸诈等刻画得淋漓尽致。
线 索
学习目标:
学习线索的类型和作用,掌握阅读中线索类答题方法。
考点链接:
1.这篇文章以xx为线索,记叙了xx的事。 2.本文以xx为线索贯穿全文?
线索
1. 概念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一条脉络,它把材料或故事串 联起来,在解读文章时可以帮助解读文章内容,了解文 章情节。
2.线索的类型
线索有明线和暗线之分,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 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将文章联系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暗线就是相对来说要从文 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
文章的线索
![文章的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0259255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1.png)
一、文章的写作人称【1】1.文章的写作人称及其作用,好处:①第一人称:使文章更具有真实性;叙述亲切自然;便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②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拉进与读者距离;便于交流思想感情。
③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展示生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自由。
二、文章的写作顺序1.记叙文的记叙顺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①顺叙: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写,如《最后一课》。
②倒叙:先写事情的结果或者结尾,或者把事件发展的最突出部分提前,再用顺叙的手法写过程,如《羚羊木雕》。
③插叙:在文章中中断主线叙述,插入人物相关故事或者内容,介绍完后再接上主线。
特点:插入可能有好几段,或者一大段,去掉后也能使文章完整。
如《背影》先交待家中变故。
④补叙:行文过程中用几句话,或者一小段,或者打括号的方式对相关情节内容做补充。
特点:篇幅较短,是主线的重要部分,去掉后无法理解写作主线的相关情节或者内容。
如《智取生辰纲》中对吴用等人的身份介绍。
2.各种记叙顺序的作用①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②倒叙:开篇点题;制造悬念,激发读者兴趣,使读者对故事情节或者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引出下文;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③插叙:交代了……的内容;解释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者埋下伏笔;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突出人物性格或形象;突出文章主题;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④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使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文章的线索1.什么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的主线。
粗略讲,即串联起文章材料、内容的一根“引线”。
再粗略地讲,线索就是文章中始终存在,出现的关键内容。
2.常见的线索种类?①人②事③事物④情感⑤时间变换,空间变换。
3.具体线索例文举例①以时间线索为例:《伟大的悲剧》、《金色花》《童第周》②以事件为线索,这里要知道事件一般有起因、经过、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文章线索的分类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物为线索 2、 以事情为线索 3、以物品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时间为线索 6、以感情为线索7、作者的行踪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