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衔接班讲义二)

合集下载

强化训练02-2023-2024年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强化训练02-2023-2024年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强化训练02-2023-2024年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强化训练02一、基础综合春(节选)朱自清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⑤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抚摸(fǔ)润湿(yùn)酝酿(liàng)窠巢(kē)B.嫩叶(nèn)卖弄(lòng)清脆(cuì)喉咙(hóu)C.宛转(wǎn)应和(hè)牧童(mù)短笛(dí)D.嘹亮(liáo)黄晕(yùn)筋骨(jīng)胳膊(gē)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繁花斜织薄烟呼朋引伴B.傍晚烘托撑伞披衰戴笠C.稀疏静默风筝抖擞精神D.舒活健壮腰脚花枝招展3.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02讲:标点符号进阶训练-2024年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学生版)

第02讲:标点符号进阶训练-2024年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学生版)

第02讲:标点符号进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 ,一本是“小约翰”。

B.这故事很美丽、优雅、有趣。

C.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D.鞭炮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天宫课堂》正式开讲。

B.科幻创作者自己也要有定力:是满足于各领风骚三、五年,还是追求持续喷涌的写作生命?C.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

D.相较于“全面二孩”政策,2035年“三孩”政策会为学前教育带来约270~810万人的规模增量(约9%~28%的增幅)。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B.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怎么啦?同学们。

”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

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D.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

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B.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C.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

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

初一衔接班语文(一)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五:虚词假意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

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

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

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积累:从①跟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②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③顺着,随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④依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⑤介词,由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⑥介词,向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故①旧的,原来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②原因,缘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③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④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具①详细,详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②具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③工具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④备,置办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⑤同“俱”,全,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书①字条,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②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③文书,公文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④著作,书籍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⑤书写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 已①停止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②完结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③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④同“以”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⑤已经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隆中对》)比①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②比较,较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③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六: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初一预科班语文讲义2

初一预科班语文讲义2

美语之都初一预科班语文讲义(一)姓名: 2015.7.8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等。

1.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2.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3.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4.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5.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实战演练: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

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

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

(《百喻经》)[注释]①益:增加。

②爽:败坏(口味)。

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2)缘有盐故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初一语文预科讲义

初一语文预科讲义

初一语文预科讲义
引言
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科目之一。

本讲义旨在为初一学生提供一些语文预科知识,帮助他们打好语文基础,为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词汇知识
-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对于研究语文非常重要。

初一学生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常用词汇,并了解其意思和用法。

2. 语法知识
-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学好语法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初一学生需要理解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基本用法和搭配。

3. 阅读技巧
- 阅读是研究语文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一学生需要研究一些阅读技巧,如如何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等。

4. 写作技巧
- 写作是语文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和文思敏捷能力。

初一学生需要研究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
如何组织思路、如何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如何编辑和修改文章等。

5. 文学常识
- 文学常识是研究语文的基础,通过了解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学
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初一学生需要了解一些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结论
本文档在给出初一语文预科的内容概述的同时,强调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阅读技巧、写作技巧和文学常识的重要性。

希望初
一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重视这些方面的学习,并不断提高自
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初一升初二(金南班)语文2011年5~7月讲义二

初一升初二(金南班)语文2011年5~7月讲义二

阅读
美丽乌龟
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洁说明本文的写法。(10字以内)
解析:这是属于对散文"形"的考查,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表达方式,然后才能答题。"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书面或口头的"写作"方式。这条题目启示我们,散文阅读必须掌握一些与散文阅读有关的文体知识。
解析:本题要求学会鉴赏、评价文章的优劣得失,谈感受,为探究类的题型。近几年中考中这类考题日渐增多,且有继续加大的趋势。
参考答案:生命在困苦中坚韧,在安逸中委靡。
古诗赏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前一句写诗人所见: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间仿佛过了滤似的,分外皎洁,投下了斑驳陆离的光影,境界显得更加宁静。后一句写诗人所闻:山泉格外清澈明净,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还能听到它的叮咚的流水声。用清泉流淌反衬"空山"的清幽。
参考答案: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
2. 从情节梳理的角度,概括本文中的故事。(20字以内)
解析:这是对概括散文要点的考查。答题时紧紧抓住"乌龟"这个材料和线索梳理情节,很快就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一只乌龟,经远洋来而无羌,后来却吃香蕉撑死了。
或购得乌龟,运回乌龟,乌龟撑死。
也可以这样概括:买乌龟,运乌龟,喂乌龟,乌龟撑死。
3.从表达目的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评析。
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只巴西乌龟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____________的感悟。
解析:此题"关注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穿透的人生哲理",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做这条题目要善于注意那些发表议论、揭示文章主旨的关键语句,如"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哪!"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人类选取生活方式的感悟。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02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02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二学期第二周视频讲义(03.10)一、分析精讲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写作背景2.题目解说:3.内容结构:一(1-12)等待毕业典礼,回忆昨天去医院看爸爸的事情二(13-30)插叙赖床被打,破例让“我”坐洋车上学,又冒雨给我送花夹袄,表现父亲的严厉和温情三(31-32)由回忆转到现实、毕业典礼马上开始,“我”非常关心父亲的病情四(33-34)插叙爸爸爱花、养花的事情五(35-37)毕业典礼开始,主任讲话和同学唱的骊歌引发“我”的感慨六(38-53)由现实又转入回忆,重点插叙爸爸让我寄钱一事七(54-68)毕业典礼回来,看满院落花,听老高的话,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逐段分析、理解其中的关键语句和问题长大了4.写作手法:5.线索:6.三处照应:7.主旨:二、分析自读课文《在那颗星星下》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2.内容结构:叙事散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充满诗意3.主题:4.写作特点:三、练习:(一)父子之间的怯意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

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

”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

他说:“瞎胡唱,别唱了。

”我说:“你唱一个。

”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们喝。

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

“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换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

“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

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展览馆或画廊。

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初一语文衔接班讲义二

初一语文衔接班讲义二

初一衔接班语文(二)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一:多音字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一样的读音表义不一样,用法不一样,词性也常常不一样。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1.读音有差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这种种类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所有多音字的 80% 。

对这种多音字,我们应当依据不一样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

如“将”:ji 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率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 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 āng(动词),作“愿”“恳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状况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读音有差别用法的作用。

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 bó,一般用于合成词,厚礼、厚古薄今; bò,薄荷(专闻名词)。

3.语体不一样,读音不一样,读音有差别语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

如“给”:口语读 gěi;书面语读 j ǐ赐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

这种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域。

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 tu 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持续使用到此刻而形成了多音字,一般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一样而造成多音等。

累积:常有多音字例释:行 xíng①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②运动天行有常(《荀子·天论》)行 háng①路遵彼微行(《诗经·七月》)②队列鸳鸯七十二,排列自成行(《汉乐府·鸡鸣》)③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数 shǔ ①动词,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②数落,列举罪行晏子请数其罪(《贞观政要·纳谏第五》)数 shù作数词用,译为“几”数shuò副词,频频,多次骑千余,卒数万(《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骑 qí动词,骑马其子好骑(《因祸得福》)骑 j ì名词,一人一马叫一骑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少shǎo ①名词,少量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堪称知类(《公输》)②不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③略微来宾意少舒(《口技》)④少时,一会儿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少 shào①年青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小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妥立(《陈涉世家》)间jiān ①中间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②表房子的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舍为秋风所破歌》)间 ji àn①暗自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参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③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④离间赵王信秦之间(《廉颇蔺相如传记》)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异读字异读字是一种独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同样的字。

衔接班第二讲

衔接班第二讲

中小学语文衔接训练第二节记叙文与文言文阅读一、基础训练1.选出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炫耀中流底柱卖弄(lîng)惟妙惟肖(xiào)B.执拗未雨绸缪拮据(jū)鲜为人知(xiǎn)C.凛洌获益匪浅奔丧(sāng)苦心孤诣(yì)D.归省锲而不舍娴熟(xián)怒不可遏(hâ)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A.咫尺(zhǐ)炽痛(zhì)抽噎(yì)囊萤映雪(náng)B.讪笑(xiān)绯红(fēi)造旨(yì)颔首低眉(hàn)C.禀告(bǐng)璀璨(cuǐ)煞白(shà)迥乎不同(jiǒng)D.缄默(xián)收敛(jiǎn)祈祷(qí)不言而瑜(yù)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其人格的形成、健全和完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说,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防御性的能帮助我们抵御来自不友好国家的袭击。

D.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展,从海藻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

4、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空格处。

[备选词语:平等仁爱沟通]生活中不同的开始方式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陌生人彼此在凝视中用笑脸相迎,是的开始;市民和进城民工在心中用尊重握手,是的开始;看到口渴难耐的漂泊者,递上一瓢水,是的开始;送人玫瑰,发现手有余香,是快乐的开始。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初一语文家教第二次课讲义

初一语文家教第二次课讲义

第二次课讲义 2011—11—6一、复习第一单元字词二、成语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无济于事,徒劳无功。

24 闭门造车:关起门来造车。

比喻故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关起门来搞建设,求发展;或者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良莠不齐:莠:狗尾(wěi)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三、综合性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成为了悠久文化的载体。

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请参加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分)【活动一:读经典】《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

请根据音韵特点,在歌谣中补上一个姓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右边的田字格中。

(1分)百家姓歌谣(节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初一语文寒假衔接班补课讲义

初一语文寒假衔接班补课讲义

初一语文寒假衔接班补课讲义一、课程目标本补课讲义旨在帮助初一学生在寒假期间巩固语文知识,为下学期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讲义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温故知新:复初一上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巩固基本概念和技能;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各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3. 拓展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4. 培养研究兴趣: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讲义涵盖了初一上学期的主要语文知识点和技能,并提供了相应的练题和答案。

具体内容如下:1. 课文复:重点复初一上学期的课文,包括课文内容、背诵要点等;2. 语法讲解:系统总结初一上学期所学的语法知识,包括词语搭配、句子结构、语法规则等;3. 阅读理解:提供各类文章和阅读题,让学生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和答题技巧;4. 写作练:通过各种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5. 词语积累:整理总结初一上学期的重点词汇、成语和古诗词,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安排本补课讲义建议按照每周5天的研究安排,每天每科研究时间为2小时,具体安排如下:周一:课文复周二:语法讲解周三:阅读理解周四:写作练周五:词语积累四、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本讲义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2. 练演练:提供大量的练题,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巩固;3. 互动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4.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5. 总结评价:每周进行一次知识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五、补要求学生在参加寒假衔接班补期间,需要遵守以下要求:1. 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2.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3. 完成课后练,巩固所学知识;4. 倾听老师的建议,主动互动。

六、补效果评估为了评价补的效果和学生的研究进展,我们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每周进行一次作业和练的评分;2. 每月进行一次的考试,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3. 定期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2021—2022学年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讲义

2021—2022学年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讲义

初高中衔接内容:第一讲汉字与词性汉字一、汉字特点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围绕字形所形成的字形、字义、字音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

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字义从字形上直接显示出来,只有把握了字的造字法,才有可能对字义作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只有真正弄清了汉字的造字法,才说得上深入了解了汉字的基本特点。

二、造字方法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总结了前人造字经验,提出了“六书”的说法。

所谓“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

这六种造字法是古人在研究汉字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来的,是先有实践然后才有理论的,而不是先立下了六种造字法,然后才按照这些方法造字。

根据一般的解释,“六书”当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确实是汉字的四种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只是汉字的两种用字的方法。

(一)象形象形就是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

用这种造字法造出的字,叫象形字。

这里所说的象形,是就古汉字来说的。

现代汉字已完全失去了象形特点。

象形这种造字方法最古老。

例如:(日):像太阳的轮廓。

(月):像一弯新月。

(目):像眼睛的形状。

(山):像峰峦层叠的山。

(木):像有树根、树枝的树木(草):像一株株草。

(竹):像竹叶下垂。

(二)指事指事一般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或用纯符号组合来创造新字的方法。

用指事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

指事字有以下两种情况: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符号,用来指示所要说明的事物。

例如:(本):在木下面加一短横,指出这儿是树根。

(寸):在手腕上加一短横,表示手下一寸的地方。

(亦):“亦”是“腋”的本字,“”像正面的人形,加两点指示两腋的所在。

(甘):在口字中加一短横,表示口中含着甜美的东西。

这类指事字都是指示事物的具体部位的,是在象形字上附加指示符号来表示词义的。

这类指事字是指事字的主体,在所有指事字中占绝大多数。

2、用纯粹的符号来指明或象征某种事物、某种意义。

例如:“上”和“下”都是以一条长横线表示位置的界限,线上加一短横表示“上”,线下加一短横表示“下(三)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合起来另造新字、以表示一个意义的方法。

14年暑期语文培训班初1升2讲义

14年暑期语文培训班初1升2讲义

14年暑期语文培训班初1升2讲义1(总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翰林学校2014年暑期初一升初二培训讲义(1答案)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项是( C )A.确凿.(záo)菜畦.(qí) 桑椹.(shèn) 轻捷.(jié)B.蟋蟀..(xīshuài) 臃.肿(yōng ) 脑髓.(suǐ) 书塾.(shú)C.鸡毛掸.子(tǎn) 丑陋.(lòu) 讪.笑(shàn) 嫉妒..(jídù)D.鄂.(è) 豫.(yù) 绥靖..(suíjìng) 阻遏.(è)2.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有误的项是( D )A.来势汹.汹(xiōng) 木屐(jī) 瞬.息(shùn) 荒草萋.萋(qī)B.蝉蜕..(chántuì) 人迹罕.至(hǎn) 人声鼎.沸(dǐng) 秕.谷(bǐ)C.系.绳(jì) 鉴.赏(jiàn) 收敛(liǎn) 油蛉.(líng)D.转弯抹.角(mò)蹿.出(cuān) 拂.晓(fǒ) 张惶.失措.(huáng cuò)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一代天骄....李白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岂能和那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B.大雪过后,街道上红装素裹....,处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气氛.C.近年来,泸州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基础强化07-2024年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

基础强化07-2024年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

基础强化07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憔.悴(jiāo)仿膳.(shàn)瘫痪.(huàn)B.暴.怒(bào)沉寂.(jì)侍.弄(sì)C.捶.打(chuí)央.求(yāng)絮叨.(dao)D.绝.别(jué)烂漫.(màn)淡雅.(yǎ)【答案】C【A.憔.悴(jiāo)——qiáo;B.侍.弄(sì)——shì;D.绝.别(jué)——诀.别;故选C。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B.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普及食品安全卫生,强调要购买放心安全的食品。

C.酸奶作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蛋白质、钙、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组成。

D.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而且是一场体育盛会,世界将对中国有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

【答案】AB.成分残缺,应在“安全卫生”后面加上“的知识”;C.句式杂糅,将“组成”去掉,或者将“含有”改为“由”;D.语序不当,应将“一场文化盛宴”和“一场体育盛会”互换位置;故选A。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地步,境地)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坦率自然,毫不做作)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D.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来回翻身)【答案】BB.“烂漫”在本句中指颜色鲜艳美丽,光彩四射的样子;故选B。

4.《金色花》一文中,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七年级小升初衔接班第2讲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知识精讲 试题

七年级小升初衔接班第2讲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知识精讲 试题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第2讲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学习过程:〔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那么,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一样或者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假如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如今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才能的重要根底。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拟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衔接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衔接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衔接知识点一、语文知识点概述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其知识点是极其丰富和广泛的,从语音、词汇到语法、修辞,无所不包。

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衔接知识点,以便更好地进入后续的学习阶段。

二、基础知识点1. 词语的词性和词义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词性和词义是词语的两个基本属性。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牢固掌握各种词性的特点和用法,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词义的多义性和含义丰富性,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

2. 语法知识语法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句子结构、词语用法、语言变化等方面。

初中阶段的语法学习着重掌握基本句型和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和特点,如主谓结构、并列、复合句等,同时还需要注意虚词的使用和句子的语气变化。

3. 修辞手法修辞是指作家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采用的一些手法,其目的是增强文章表达的效果。

在初中语文中,需要掌握几种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同时还需要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对文章的影响。

三、1. 语音语音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也是其他语文知识点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普通话的基本发音和音调规律,如四声、儿化音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方言的一些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各地的文化和语言。

2.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在初中阶段,需要多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积累词汇量,同时还需要了解常用成语、谚语和俗语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3.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

需要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如《论语》、《诗经》、《红楼梦》等,同时还需要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表达中华文化的底蕴。

四、总结七年级上册语文衔接知识点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来掌握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衔接班语文(二)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一:多音字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
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

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

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

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

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

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积累:
常见多音字例释:
行xíng①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②运动天行有常(《荀子·天论》)
行háng①路遵彼微行(《诗经·七月》)
②行列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汉乐府·鸡鸣》)
③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
涉世家》)
数shǔ①动词,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②数落,列举罪状晏子请数其罪(《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数shù作数词用,译为“几” 骑千余,卒数万(《陈涉世家》)
数shuò副词,屡次,多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骑qí动词,骑马其子好骑(《塞翁失马》)
骑jì名词,一人一马叫一骑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少shǎo①名词,少数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
②不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
③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
④少时,一会儿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少shào ①年轻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小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
间jiān①中间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
②表房屋的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间jiàn①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③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④离间赵王信秦之间(《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异读字
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

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破音异读,又叫“读破”。

它是采用改变汉字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性和意义的改变。

如:天雨墙坏。

(《智子疑邻》)句中没有谓语动词,因此“雨”转化为动词。

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yǔ)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的本字“悦”(yuè),而不能再读shuō音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称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如:可汗问所欲,木兰
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古代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而不能读为“kěhàn”。

积累:
王:①作名词,表示“帝王”“诸侯王”等意时,读wáng。

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②当其用作动词,表示“成就王业”等意时,读wàng。

例: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
度:①作名词,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气度”等意时,读dù。

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②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

例: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臭:①作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u。

例: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

(《昌言理乱》)
②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

例: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课外古诗词积累(一)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
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
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螣蛇,传说
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ì):千里马。

枥(lì):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长。

缩,短。

⑦但:仅,只。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⑨永:长久。

⑩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

【翻译】
神龟虽然长寿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