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周考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周考一

物理(周考一)姓名1、用密绕法测细铜丝直径,如图所示,一种是密绕在锥形圆珠笔上,一种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比较()A.甲偏大B.甲偏小C.甲、乙一样D.都有可能2、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A. 甲先被击中B. 乙先被击中C. 两人同时被击中D. 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3、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必定向南行驶B.乙车必定向北行驶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4、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5、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紧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如粘着的一块口香糖),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6、某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知识后,想研究一个测量项目(如图所示),某市场的一楼与二楼间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他用直尺测出一个“踏步”的宽和高分别是a和b,然后用软绳顺着“踏步”从A点铺到B点,所用绳长L,则一、二楼间的高度为()7、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
则:(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2)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错误的是______。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周考13试题和参考答案

物理周考试题13双向细目表物理周考试题(十三)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C .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D .铀235只要俘获中子就能进行链式反应15.某同学阅读了“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一文,摘录了以下资料: (1)太阳几十亿年来一直在不断地释放能量,质量在缓慢地减小.(2)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两位近邻,金星位于地球圆轨道的内侧,火星位于地球圆轨道的外侧. (3)由于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几乎相同,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也几乎相同,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根据该同学摘录的资料和有关天体运动的规律,可推断( ) A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增大 B .日地距离在不断减小C .金星的公转周期超过一年D .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大于3个月 1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木块A 和B ,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竖直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F 缓慢拉A 直到B 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中力F 做的功至少为( ) A .m 2g 2kB .2m 2g 2kC .3m 2g 2kD .4m 2g 2k17.已知一个无限大的金属板与一个点电荷之间的空间电场分布与等量异种电荷之间的电场分布类似,即金属板表面各处的电场强度方向与板面垂直.如图所示,MN 为无限大的不带电的金属平板,且与大地连接.现将一个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置于板的右侧,图中a 、b 、c 、d 是以正点电荷Q 为圆心的圆上的四个点,四点的连线构成一内接正方形,其中ab 连线与金属板垂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点电场强度与c 点电场强度相同 B .a 点电场强度与b 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 .a 点电势等于d 点电势D .将一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ad 移到d 点的过程中,试探电荷电势能始终保持不变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度为R 的细绳拴着在竖直面上绕O 点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竖直面的最高点A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小球通过最高点A 的速度为gRB .小球通过最低点B 和最高点A 的动能之差为mgRC .若细绳在小球运动到与圆心O 等高的C 点断了,则小球还能上升的高度为RD .若细绳在小球运动到A 处断了,则经过时间t =2Rg小球运动到与圆心等高的位置19.一个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 ,额定电流为I ,线圈电阻为R ,将它接在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直流电源的两极间,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则( ) A .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UI B .电源的效率为1-Ir E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ID .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U 2R2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环,小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轻质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 .现将小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 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 时(图中B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环与重物、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小环到达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也为dC .小环在B 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22D .小环下落到B 处时的速度大小为(3-22)gd21.如图甲所示,左侧接有定值电阻R =3Ω的水平粗糙导轨处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2T ,导轨间距为L =1m .一质量m =2kg 、接入电路的阻值r =1Ω的金属棒在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CD处沿导轨向右加速运动,金属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 m/s2,金属棒的v-x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从起点到发生位移x=1 m的过程中()A.拉力做的功为16 JB.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25 CC.定值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0.75 JD.所用的时间t一定大于1 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5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如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小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23.(10分)为测定海水的电阻率:(1)某学习小组选取了一根厚度可以忽略的塑料管,分别用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测出其长度L 和外径d,外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得d=________ mm.(2)在塑料管里面灌满了海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海水柱.将多用电表的转换开关K旋转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插入“+”、“-”插孔的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粗测其阻值R,其结果如图中表盘所示,则R=________ Ω.(3)该小组为进一步精确测量其阻值,现采用伏安法.有如下实验器材供选择:A.直流电源: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额定电流为1 A;B.电流表A:量程0~10 mA,内阻约10 Ω;C.电压表V: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 kΩ;F.多用电表;G.开关、导线等.①该小组采用限流电路并在正确选择器材后完成了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并在滑动变阻器旁边标上其符号(R1或R2).②若该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所选用的电流表损坏.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可将多用电表的转换开关K旋转至直流电流________挡位上,替换原使用的电流表并通过插入“+”、“-”插孔的红黑表笔正确接入电路,继续实验.该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和I,则精确测出的海水电阻率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24.(12分)质量为m、电荷量为q、带正电的绝缘小球a,以某一初速度沿水平放置的绝缘板进入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区域,场强方向如图所示,若小球a与绝缘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小球a自C点沿绝缘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在D点与质量为M=2m的不带电绝缘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此时原电场立即消失(不计电场变化对磁场的影响),磁场仍然不变,若碰撞时,小球a无电荷量损失,碰撞后,小球a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C点,往返总时间为t,CD间距为L,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a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之比;(2)电场强度E的大小.25.(20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长为L的圆管竖直放置,顶端塞有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M=4m,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4mg.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H处自由落下,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每次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没有从管中滑出,则球与管刚达到相同速度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3)管第二次弹起后球没有从管中滑出,L应满足什么条件.(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选修3-3](15分)(1)(5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饱和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单晶体在某些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C.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加D.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E.当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2)(10分)如图所示,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粗管长为L=13cm,细管足够长,粗管的截面积为细管的两倍.管内的气体被一段水银柱封闭,当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300K时,粗、细管内的水银柱长度均为h=5cm.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现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求:①水银恰好全部进入细管时气体的温度T2;②从开始加热到T3=500 K时,水银柱的下表面移动的距离为多少厘米(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4.[选修3-4](15分)(1)(5分)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已知两波源分别位于x=-0.2 m和x=1.0 m处,振幅均为A=0.5 cm,波速均为v=0.2 m/s.t=0时刻,平衡位置处于x=0.2 m和x=0.6 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4 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t=0时,质点P、Q振动方向分别是向下和向上B.0~1 s内,质点P的运动路程为0.2 mC.t=1.5 s时,平衡位置处于0.3 m~0.5 m之间的质点位移均为0D.t=2 s时,x=0.3 m处质点的位移为-0.5 cmE.两列波相遇分开后,各自的振幅、周期均保持不变(2)(10分)如图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的玻璃砖,∠A=60°,AB=12 cm,现有两细束相同的单色平行光a、b,分别从AC面上的D点和E点以45°角入射,并均从AB边上的F点射出,已知AD=AF=5 c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求:①该玻璃砖的折射率;②D、E两点之间的距离.物理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22.(5分)(1)0.497 m/s 2(0.495 m/s 2~0.499 m/s 2均可) (2)①CD ②天平 (3)m 3g -(m 2+m 3)am 2g23.(10分)(1)3.740 (2)6×103 (3)①如图所示 ②10 mA πd 2U4IL24.(12分)解析:(1)a 、b 两小球发生弹性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碰前a 球速度为v 0,碰后a 球、b 球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 v 0=-m v a +M v b ① 12m v 02=12m v a 2+12M v b 2② 由①②式解得:v 0v a =31(2)往返总时间t =L v 0+L v a =4Lv 0得:v 0=4Lt③a 球碰后匀速返回,则有:qB v a =mg ,得:B =mgq v a ④a 球碰前匀速,则有:F N =mg +qB v 0⑤ qE =μF N ⑥由③④⑤⑥解得:E =4μmgq .25.(20分)解析: (1)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的加速度a 1=4mg +4mg4m=2g ,方向向下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DBCDABADCD球的加速度a 2=4mg -mgm=3g ,方向向上(2)取向上为正方向,球与管第一次碰地时速度:v 0=2gH ,方向向下 碰地后管的速度v 1=2gH ,方向向上 球的速度v 2=2gH ,方向向下若球刚好没有从管中滑出,设经过时间t 1,球、管速度v 相同,则有 v 1-a 1t 1=-v 2+a 2t 1 t 1=2v 0a 1+a 2=22gH 5g设管从碰地到它弹到最高点所需时间为t 2,则: t 2=v 0a 1=2gH2g因为t 1<t 2,说明管在达到最高点前,球与管相对静止,故管从弹起经t 1这段时间上升的高度为所求.解得h 1=v 1t 1-12a 1t 12=1225H(3)球与管达到相对静止后,将以速度v 、加速度g 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根据速度公式得 v =v 1-a 1t 1=152gH故这个高度是:h 2=v 22g =ggH 2)251(2=125H因此,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 m =h 1+h 2=1325H这一过程球运动的位移:x =-v 2t 1+12a 2t 12=825H则球与管发生相对位移:x 1=h 1+x =45H当管与球从H m 再次下落,第二次落地弹起中,发生的相对位移由第一次可类推知: x 2=45H m所以管第二次弹起后,球不会滑出管外的条件是:x 1+x 2<L 即L 应满足条件L >152125H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选修3-3](15分) (1)(5分)ABD (2)(10分)解析:(2)①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0-ρg ·2h )·2S (L -h )T 1=(p 0-ρg ·3h )·2SLT 2解得:T 2=450 K ;②从T 2到T 3,由盖-吕萨克定律: 2LS T 2=2LS +SxT 3 得:x ≈2.9 cm水银柱移动的距离:s =2h +x =12.9 cm. 34.[选修3-4](15分) (1)(5分)ACE (2)(10分)解析:(2)①由几何关系得:从AC 边入射的光的折射角θ=30° 由折射定律:n =sin 45°sin 30°=2;②设该玻璃砖的临界角为C ,则sin C =1n ,解得:C =45° 由几何关系得:从E 点入射的光线在BC 边的F ′点入射角为60°,故在BC 边发生全反射由几何关系得:FF ′=14 cm DE =FF ′=14 cm.。
第五周周考物理试卷

第五周周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24分)1.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如粘着的一块口香糖),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A.B.C.D.2.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23s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13s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3(V1+V2) B.12(V1+V2) C.121232V VV V+D.121232V VV V+3.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吹一细管,并将细管不断剪短,听其声音的变化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面颊,感到发麻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D.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5.手电筒发出的光垂直地照射到一个空的烧杯的底部。
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的光圈如图中虚线所示,把水倒入烧杯中,烧杯注满水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化为图中的( )A. B. C. D.6.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甲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选项中的 ( )A. B. C. D.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周周考(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周学业能力检测试题范围:分子热运动内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变小B. 液体很难被压缩C. 两个铅块相互押金后粘在一起D. 食堂的饭菜香气扑鼻2. 下列有关物体的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 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3. 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一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B.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没有一定的体积C.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D.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4.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B. 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C.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5. 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A. 太阳照射B. 相互摩擦C. 浸入热水D. 炉火加热6. 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 冬天,瑞雪飘飘B. 秋天,落叶飘飘C. 春天,柳絮飞扬D. 夏天,荷花飘香7.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 把一块-1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的熔化D. 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8. 小明放学回家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就会跟着被动吸烟。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A. 分子间有间隙B.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9. 下列有关“温度不变”时,“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 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C. 0℃的水凝固成0℃的冰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 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10. 学校厨房的墙角边堆放了煤炭,隔了一段时间后,煤炭粉末就扩散到了墙里面,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A.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 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C. 分子之间斥力大于引力D. 相互接触的煤炭粉末与墙壁存在着温度差11. 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者炒糊,失去鲜味。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物理试卷

高一上期第一次周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计48分)1、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奥运会在东京举行.在下列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评判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C. 某同学沿着400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400mD. 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km”涉及的是位移3、如图所示运动图象中,哪幅图说明物体在作匀速直线运动()4、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6s末的速度为9.3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5.5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12.2m/s B.11.8m/s C.10m/s D.10.2m/s5、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也越大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D.物体速度大小为0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7、(多选)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2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一定是14 m B.位移的大小可能是6 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3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7 m/s28、(多选)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 s末的速度为2 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前10s内通过的位移10m B.每秒速度变化0.2m/sC.10s内平均速度为1m/s D.第10s内的位移为2m二、实验题(共计14分)9、(6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为减小实验误差,打点计时器应优先选用________(选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该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印出纸带后,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A点开始,每4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A、B、C…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s。
人教版物理八下(5月)第2周 周测试(基础篇)(解析版)

第2周周测试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小球在B位置的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C.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则小球将竖直下落D.当小球摆至C位置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位置2.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B.鸽子比燕子飞得快C.燕子比鸽子飞得高D.鸽子比燕子飞得高3.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4.将乒乓球按压到水面下30cm深度处,松开手后,乒乓球加速上升,在乒乓球没有露出水面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变小B.乒乓球的动能变大C.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变小D.乒乓球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二.填空题(共1小题)5.飞行的子弹中靶后,能将靶击穿,这是因为子弹具有巨大的;将钟表的发条拧紧后,能让钟表的指针走相当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拧紧的发条由于发生而具有弹性势能;爬上树玩耍的小孩,时刻有被摔伤的危险,是因为他具有较大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6.小明猜想物体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所示,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分别开始自由下滑,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段距离后静止。
小球从同一高度开始自由下滑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可得到怎样的结论?(2)实验中如果水平面光滑是否能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
(3)小明要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另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怎样操作?(写出简单的操作步骤)第2周周测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分析】(1)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高中物理周测,焦仲颖

1.17物理限训焦仲颖1、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许多快递公司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
某快递小哥想到了用无人机配送快递的办法,某次配送质量为2kg的快递,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0-10s 内快递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快递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快递在0~10s内的位移大小为75mC.10s末快递竖直方向速度为50m/s D.1s末快递受到合力大小为42N2.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M、N分别是甲乙两船的出发点,两船头与河岸均成α角,甲船船头恰好对准N点的正对岸P点,经过一段时间乙船恰好到达P点,如果划船速度大小相等,且两船相遇,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船也能到达正对岸B.甲船渡河时间一定短C.两船相遇在NP直线上的某点(非P点)D.渡河过程中两船不会相遇3、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从虚线PQ右侧某位置分别以速度v1、v2沿水平方向抛出,其部分轨迹如图1、2所示,两球落在斜面上同一点,且速度方向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球抛出点在同一竖直线上B.甲、乙两球抛出点在斜面上C.甲球抛出点更靠近PQ线D.一定有v1>v24、以水平速度0v抛出的小球1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实线所示;在斜面顶端以水平速度0v抛出的小球2落在斜面上,其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则()A.球1在空中经历的时间为tanvgθB.球1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tanθC.球2落回斜面时的速度大小是cosvθD.球1与球2打到斜面前瞬间的速率之比为21sin14tan+θθ5、荷兰选手迈克尔•范格文在世界飞镖界排名第一。
在某次比赛中,他先后两次将飞镖在同一出手点以不同的水平速度掷出,飞镖插入竖直镖靶,相关参数如图所示。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上学期周考物理试卷(2)

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上)周考物理试卷(2)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D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现让小球A、B、C带等量的正电荷Q,让小球D带负电荷q,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与q的比值为()A.B.C.3 D.2.M、N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在M点由静止释放一个α粒子,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沿着电场线从M点运动到N点.粒子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B.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C.M点到N点,α粒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D.α粒子在M点所受电场力大于在N点所受电场力3.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b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C.a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D.a和b的动能一定都增大4.如图所示,一个枕形导体AB原来不带电,将它放在一个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AB中心O点的距离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A、B两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当达到静电平衡时,()A.导体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B.导体A端电势低于B端电势C.导体中心O点的场强为0D.枕形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在O点产生感应电场强度R=,方向水平向左5.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和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两板的中央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小孔,今有一个带正电的液滴,自小孔的正上方的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先后穿过两个小孔后的速度为v1.若使a板不动,若保持电键K断开或闭合,b 板向上或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相同的液滴仍然从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先后穿过两个小孔后的速度为v2,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键K保持闭合,向下移动b板,则v2>v1B.若电键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向下移动b板,则v2>v1 C.若电键K保持闭合,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则v2=v1 D.若电键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则v2<v1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带电小球A和B放置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彼此相距为l,A球带电荷量+Q,B球带电荷量﹣Q,若用一水平力拉动其中一个球,且要使另一个球与前面的球始终保持l的间距运动,则拉力F的大小为?7.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L=8cm,两板间距离d=8cm,A 板比B板电势高300V,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q=10﹣10C,质量m=10﹣20kg,沿电场中心线RD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υ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可进入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12cm,D是中心线RD 与界面PS的交点.求:(1)粒子穿过界面MN时偏离中心线RD的距离以及速度的大小?(2)粒子到达PS界面时离D点的距离为多少?(3)设O为RD延长线上的某一点,我们可以在O点固定一负点电荷,使粒子恰好可以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求在O点固定的负点电荷的电量为多少?(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上)周考物理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D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现让小球A、B、C带等量的正电荷Q,让小球D带负电荷q,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与q的比值为()A.B.C.3 D.【考点】库仑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在本题中可以选择A、B、C三个中的一个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受力平衡列方程求解.【解答】解:以A、B、C三个中的一个为研究对象,如以B为研究对象有:受到A、C的库仑斥力作用,同时受到D点点电荷的库仑引力作用,设三角形边长为L,根据受力平衡得:,所以解得:=,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M、N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在M点由静止释放一个α粒子,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沿着电场线从M点运动到N点.粒子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B.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C.M点到N点,α粒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D.α粒子在M点所受电场力大于在N点所受电场力【考点】电势能;电势.【分析】根据α粒子,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知,α粒子,做初速度为零的变加速直线运动,由此可以判断出电场的方向和电场强度大小、电势高低的变化情况.根据能量守恒分析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由图可知:α粒子做初速度为零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变加速运动说明α粒子所受电场力不恒定,则电场强度是变化的,此电场一定是非匀强电场.故A错误.B、由于α粒子由静止开始,仅受电场力作用从A运动到B,α粒子带正电,因此电场线方向从A指向B,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即有φA>φB,故B正确.C、α粒子的动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其电势能必定减小.故C 错误.D、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见α粒子的加速度不断增加,电场力不断增大,则A小于B,则α粒子在M点所受电场力小于在N点所受电场力.故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b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C.a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D.a和b的动能一定都增大【考点】电场线;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力与速度不共线,要明确力、速度和运动轨迹三者的位置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动能的关系,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解答】解:A、由运动轨迹如图可知,a、b做曲线运动,由于电场线方向未知,故a、b电性不能确定,故A错误B、根据a、b两粒子做曲线运动轨迹弯曲程度即电场线的疏密可知,b 所处的电场线变密,电场强度变强,所受的电场力在增大,加速度在增大;a所处的电场线变疏,电场强度变弱,所受的电场力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故B正确C、根据图知a、b两粒子的电场力、速度的夹角为锐角,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根据图知a、b两粒子的电场力、速度的夹角为锐角,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D正确故选BD.4.如图所示,一个枕形导体AB原来不带电,将它放在一个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AB中心O点的距离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A、B两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当达到静电平衡时,()A.导体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B.导体A端电势低于B端电势C.导体中心O点的场强为0D.枕形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在O点产生感应电场强度R=,方向水平向左【考点】静电现象的解释.【分析】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是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B、当达到静电平衡时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则导体A端电势等于B端电势.故A错误,B错误.CD、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中心O点的场强为0;枕形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在导体中心O点的场强大小与点电荷﹣Q 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为;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左;故C正确,D正确.故选:CD.5.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和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两板的中央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小孔,今有一个带正电的液滴,自小孔的正上方的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先后穿过两个小孔后的速度为v1.若使a板不动,若保持电键K断开或闭合,b 板向上或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相同的液滴仍然从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先后穿过两个小孔后的速度为v2,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电键K保持闭合,向下移动b板,则v2>v1B.若电键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向下移动b板,则v2>v1 C.若电键K保持闭合,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则v2=v1D.若电键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则v2<v1【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的应用;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分析】带正电的液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电场力作用,重力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判断带电液滴速度大小关系.【解答】解:A、若电键K保持闭合,重力与电场力做功不变,由动能定理可知,带电液滴速度不变,则v2=v1,故A错误;B、若电键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向下移动b板,电场力做的负功减小,由动能定理得液滴速度变大,即v2>v1,故B正确;C、若电键K保持闭合,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重力与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变,由动能定理可知,液滴速度不变,即v2=v1,故C正确;D、若电键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向上移动b板,重力做功不变,电场力做功增加,由动能定理可知,液滴速度变小,即v2<v1;如果向下移动b板,重力做功不变,电场力做功变小,由动能定理可知,小球速度变大,即v2>v1,故D错误;故选BC.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带电小球A和B放置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彼此相距为l,A球带电荷量+Q,B球带电荷量﹣Q,若用一水平力拉动其中一个球,且要使另一个球与前面的球始终保持l 的间距运动,则拉力F的大小为?【考点】库仑定律.【分析】先把A、B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运用静电力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题【解答】解:如拉力F作用于B上水平向右,使系统做匀加速运动,对A有对系统F=2ma,则.F=答:拉力的大小为7.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L=8cm,两板间距离d=8cm,A板比B板电势高300V,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q=10﹣10C,质量m=10﹣20kg,沿电场中心线RD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υ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可进入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12cm,D是中心线RD与界面PS的交点.求:(1)粒子穿过界面MN时偏离中心线RD的距离以及速度的大小?(2)粒子到达PS界面时离D点的距离为多少?(3)设O为RD延长线上的某一点,我们可以在O点固定一负点电荷,使粒子恰好可以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求在O点固定的负点电荷的电量为多少?(静电力常数k=9。
曲线运动单元练习(物理周考)

曲线运动测试(物理周考)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C、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作曲线运动D、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可能作直线运动2. 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速度大小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合运动是加速运动时,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加速运动D、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3、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秒钟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四个球: (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坚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4、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C、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5.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改变的是: ( )A.速率B.向心力C.角速度D.周期6. 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 )A、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7.一质点做圆周运动,速度处处不为零,则: ( )A、任何时刻质点所受的合力一不定期不为零B、任何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C、质点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的改变D、质点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的改变8、关于平抛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加速运动; B匀变速运动;C匀速率曲线运动;D不可能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9、甲、乙两人从距地面h高处抛出两个小球,甲球的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是乙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为了使乙球的落地点与甲球相同,则乙抛出点的高度可能为:A、2hB、2hC、4hD、3h10、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
高三第12周物理周测试题

由于是等差的等势面,则知,C等势面的电势为10V;
根据能量守恒可知,电子再次经过D等势面时,电势能不变,动能不变,其动能仍为20eV;A错误,C正确;
B.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可知,该电场是匀强电场,电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
高三第11周物理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静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 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自A点由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最远只能到达在x轴上B点,且从A到O点与O到B点的时间之比为2:1,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从A到B点,电势一直降低
A.增大偏转电压UB.增大加速电压U0
C.增大偏转极板间距离D.将发射电子改成发射负离子
二、多选题
5.两个等量同种正点电荷固定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10-3C、质量为0.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C点静止释放,其在水平面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动能定理
C.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经过b点和d点时的速度大小相同
8.如图所示,在由坐标轴与虚线围成的正方形区域内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将电子从坐标原点O处以32eV的初动能向电场区域内的任一方向射出,从A点离开电场区域的电子动能为14eV,从B点离开的电子动能为8eV,若规定坐标原点的电势为零,不计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
(1)小球的初始位置距 点的距离;
(2)小球受到的圆轨道的最大弹力。
物理学测周考五

高二学测周考物理试题(5月8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一物块紧靠着圆筒内壁随圆筒匀速转动,则该物块需要的向心力由下列哪个力提供A .重力B .弹力C .静摩擦力D .滑动摩擦力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也增加 B.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也减少 C.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3、如图所示,细线吊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受重力一个力B.受重力、绳的拉力两个力作用C.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向心力三个力作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由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要小,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 从地球表面放到月球表面上去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变小B .惯性变小C .所受重力变小D .所受重力变大5、质量为1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1s 末(物体还未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是(g 取lOm /s 2)A.1WB.10WC.100WD.1000W6、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就增加, B.物体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就增加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肯定减少D.物体重力势能的值随选取的参考平面不同而不同,重力势能可以为负值7、一质量为m 的汽车在水平路面匀加速前进,牵引力为F ,阻力保持f 不变,则该汽车此时的加速度为A .mF B .m f C .m f -F D .m f +F 8、一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一段时间后,一个力对它做了50J 的功,且物体克服另一个力 做了100J 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A.增加了50JB.增加了150JC.减少了150JD. 减少了50J9、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少为原来的21,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A .21F B .F C .4F D .16F 10、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②电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③燃气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④空调把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电能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1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则通过对纸带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如果测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求出A 、B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D .如果测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求出A 点的瞬时速度12、如图所示,重为G 的物体受到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恒力F 的作用,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小于GD.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G 13、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 只有M 端验电箔张开,且M 端带正电B 只有N 端验电箔张开,且N 端带正电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N 端带负电,M 端带正电D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两端带同种电荷14、一辆汽车在4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 ,末速度为10m/s ,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的加速度为2m/s 2B.汽车的加速度为8m/s 2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m/sD.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15、关于电荷所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正确的说法是A .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洛伦兹力作用B .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作用C .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一定与该处电场方向相同D .电荷所受洛伦兹力方向一定与该处磁场方向相同16、如图所示,金属棒MN 用绝缘细线悬吊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电流方向由M →N ,此时悬线的拉力不为零,要使悬线的拉力变为零,可采用的办法是A .磁场方向不变,适当增大磁感应强度B .电流方向不变,适当减小电流强度C .将磁场方向反向,并适当增大磁感应强度D .将电流方向反向,并适当增大电流强度17、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则同一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 点和B 点所受静电力A F 和B F 的大小关系是A .AB F F < B .A B F F >C .A B F F =D .无法判断A F 和B F 的大小18、第一宇宙速度是指A .物体在宇宙中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B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图3-3C.物体摆脱地球引力所必须具有的速度D.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所必须具有的速度19、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时,飞机受到的重力与垂直于机翼向上的升力平衡,当飞机沿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这时关于飞机受力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受到重力、升力B.飞机受到重力、升力和向心力C.飞机受到的重力和升力仍平衡D.飞机受到的合外力为零20、如图,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铁架台、铁夹、学生电源、纸带、打点计时器和重物外,还需选用下述哪种仪器A.秒表B.刻度尺C.天平D.弹簧秤21、用手水平托着一本书做如下几种运动,假定各种情形中加速度大小都相等,且书与手保持相对静止,则书对手的作用力最大的情况是A.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B.竖直向上匀减速运动C.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D.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22、速度为v的子弹,恰可穿透一块固定着的木板,如果子弹的速度为3v,子弹穿透木板时阻力视为不变,则可穿透同样的木板A.6块B.3块C.8块D.9块2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力消失,关于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B.物体沿直线Bb运动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24、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40J,则A.重力势能减小了40JB.重力势能增加了40JC.动能减小了40JD.动能增加了40J25、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牛顿B.安培C.奥斯特D.法拉第26、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是矢量A.磁通量B.安培力C.质量D.电量27、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电荷的体积一定很小B.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很小C.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2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同一高度沿不同倾角的斜面下滑,物体跟各斜面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若物体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和W3,则A.W1>W2>W3B.W1<W2<W3C.W1=W2=W3D.无法确定29、如图所示为哪种电荷在真空中产生电场的电场线A.两个正点电荷B.两个负点电荷C.两个异种点电荷D.单个点电荷30、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受力发生偏转,所受的力是A.库仑力B.电场力C.安培力D.洛伦兹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023届高三物理练习一(学生用)第一次周考 详解版

物理第1页共4页2023届高三物理练习一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7-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5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20分。
本大题共44分)1.如图所示,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吞食荷花花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鱼儿吞食花瓣时鱼儿受力平衡B .鱼儿摆尾出水时浮力大于重力C .鱼儿摆尾击水时受到水的作用力D .研究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的动作可把鱼儿视为质点2.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3.ETC 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
如图,汽车以15m/s 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等待缴费,再加速至15m/s ,已知从开始减速到恢复至原来速度共用时50s ,发生位移225m 。
如果过ETC 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m 处减速至5m/s ,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m/s ,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 2,汽车过ETC 通道比人工通道节约时间为()A .28sB .27sC .26sD .25s4.两位小朋友玩弹珠子游戏。
固定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 ,两颗有孔的珠子a 、b 穿在直杆上,初始时珠子之间的距离为0另一个小朋友同时将珠子b 无初速度释放,经时间t ,在珠子a 返回过程中两珠子相遇。
珠子与杆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sin 370.6 ,210m /s g ,则()A.0lt v >B .lt v C .06v lD .036l v l<<5.如图,用两根等长的细绳将一匀质圆柱体悬挂在竖直木板的P 点,将木板以直线MN 为轴向后方缓慢转动直至水平,绳与木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忽略圆柱体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在转动过程中()A .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增大B .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C .两根细绳上的拉力均先增大后减小D .两根细绳对圆柱体拉力的方向不变D只受关注到速度为0时两个的加速度相等减速段t isws x逛to②匀速取t if2S xiom ③加速段ititios xzioomxixzis om ee 225⼈还少⼀个5m ⾮算净错要跟505⽐需加上5呁速2时向本⼆是以权t 5os ct tt 䖵50-23-275ygc5Ms_中到相⾊时向Rt缃河取相对参融取的参考可以做邈动it㵙⽽减速时间⻓⼆箱⼆fat ˋˋ即⼀辅助图⽚中Be us T T 上四到原点时022012近古以实n iNUTNir品品谕xxphoto split-8从钝⻆变到90再度到锐⻆sàr 先办的⼈先Tbh G物理第2页共4页6.如图所示,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一个物体,O 点的正下方A 处有一垂直于纸面的光滑细杆,OA 为橡皮筋的自然长度。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周考8试题和参考答案

物理周考试题8双向细目表物理周考试题(八)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将某均匀长方体锯成A、B两块后,在水平桌面上对齐放在一起,现用水平力F推B,使A、B整体保持长方体并沿F方向匀速运动,则()A.A在水平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且合力为零B.A在水平方向受到五个力的作用,且合力为零C.A对B的作用力方向与A、B接触面垂直D.B对A的弹力大于桌面对A的摩擦力15.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 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 和弹簧压缩量Δx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的机械能损失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mB.当Δx=0.3 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6.假想在地球赤道上有一颗苹果树,其高度超过了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高度.树上若有质量相等的三个苹果A、B、C,其高度分别低于、等于、高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A的线速度最大B.苹果B所需向心力小于苹果A所需向心力C.苹果C离开苹果树时加速度减小D.苹果C脱离苹果树后,可能会落向地面17.如图所示,在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以速度v从AC边的中点O垂直AC边射入磁场区域.若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均为2L,要使粒子从CD边射出,则v的取值范围为()A .qBL m ≤v ≤22qBL mB .qBL m ≤v ≤ 5qBL mC .qBL 2m ≤v ≤(2+1)qBL mD .qBL 2m ≤v ≤ 5qBL2m18.如图所示,磁单极子会在其周围形成均匀辐射磁场.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圆环当通有恒定的电流I 时,恰好能水平静止在N 极正上方H 处.已知与磁单极子N 极相距r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kr ,其中k 为常数.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静止时圆环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俯视)B .静止时圆环沿其半径方向有扩张的趋势C .静止时圆环的电流I =mg (H 2+R 2)2πkR 2D .若将圆环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19.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239 94Pu 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239 94Pu →X +42He +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频率很大的电磁波,穿透能力很强B .X 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C .8个239 94Pu 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4个D .衰变过程的总质量不变20.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A 、B ,其连线中点为O .在A 、B 所形成的电场中,以O 点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面垂直于AB ,以O 为几何中心、边长为2R 的正方形abcd 平面垂直圆面且与AB 共面,两平面边线交点分别为e 、f ,g 为圆上一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c 、d 、e 、f 六点中,不存在场强和电势均相同的两点 B .将一电荷由e 点沿圆弧egf 移到f 点,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C .将一电荷由a 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 .沿线段eOf 移动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21.如图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 ,电阻为R .线框绕与cd 边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ω从中性面开始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框转过π6时,线框中的电流方向为abcdaB .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2BSω2RC .线框转一周过程产生的热量为2πωB 2S 2RD .线框从中性面开始转过π2过程,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BSR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5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以下两个规律:①两物块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接,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②系统机械能守恒.P、Q、R为三个完全相同的带有遮光片的物块,P、Q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物块R与轻质滑轮连接,放在细绳正中间,三个光电门分别放置于a、b、c处,调整三个光电门的位置,能实现同时被遮光.最初细绳水平,现将三个物块由静止释放.(忽略R上的遮光片到轻质滑轮间的距离)(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Q、R的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1、t2、t3外,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A.P、Q、R的质量MB.两个定滑轮间的距离dC.R的遮光片到c的距离HD.遮光片的宽度x(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Q的速度大小相等,则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3)若要验证物块R沿绳方向的分速度与物块P的速度大小相等,则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4)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23.(10分)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图中a为标准电源(电动势为E s),b为待测电源(设电动势为E x);供电电源的电动势为E,R为滑动变阻器,G为零刻度在中央的灵敏电流计,AB为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滑动片C可在电阻丝上移动,AC之间的长度可用刻度尺量出.(1)为了完成上述实验,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是E________E s,E________E x(填“>”“=”或“<”).(2)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电路;②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合适位置,闭合开关S1;③将S2接1,调节滑动片C使电流计示数为零,记下______;④将S2接2,重新调节C位置,使____________,并记下____________;⑤断开S1、S2,计算待测电源的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x=________(用E s和所测物理量表示).24.(12分)如图所示,某次高速滑行测试中,C919大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经t1=20 s达到最大速度v m=288 km/h,之后匀速滑行一段时间,再匀减速滑行,最后停下来.若滑行总距离x=3 200 m,且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与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取g=10 m/s2.(1)求C919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2)若C919的质量m=8×104 kg,加速过程中飞机受到的阻力恒为自身所受重力的0.1倍,求飞机加速过程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大小;(3)求C919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5.(20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置一光滑绝缘轨道,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P 从高为h1处由静止下滑,轨道末端水平并放置另一质量也为m的不带电小球Q,经碰撞后,球P和球Q合为一体水平抛出.在距轨道末端下方h2的水平线MN下方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PQ整体水平抛出后,穿过MN进入电、磁场区域,并恰好经过轨道末端的竖直线与MN的交点O.若P、Q均可视为质点,已知m=0.1 kg,h1=5 m,h2=1.25 m,q=0.1 C,E=20 N/C,取g=10 m/s2.求:(1)P、Q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v;(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3)定性画出PQ整体从O点穿出后的运动轨迹(至少画一个周期).(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对于同一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E.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教室空气中飞舞的灰尘做无规则运动,灰尘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2)(10分)一艘潜水艇位于水面下h=200 m处,艇上有一个容积V1=2 m3的钢筒,筒内贮有压强p1=200p0的压缩气体,其中p0为大气压强,p0=1×105 Pa.已知海水的密度ρ=1×103 kg/m3,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设海水的温度不变.有一个与海水相通的装满海水的水箱,现在通过细管道将钢筒中部分气体压入该水箱,再关闭管道,水箱中排出海水的体积为V2=10 m3,此时钢筒内剩余气体的压强为多少?34.[选修3-4](15分)(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无关B.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D.医学上用激光做“光刀”来进行手术,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亮度高、能量大的特点E.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10分)一半圆柱形透明体横截面如图所示,O为截面的圆心,半径R= 3 cm,折射率n = 3.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AOB边上的A点以60°的入射角射入透明体,求该光线在透明体中传播的时间.(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物理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22.(5分)(1)BCD (2)t 1=t 2 (3)t 3t 1=2H 4H 2+d 2 (4)gH =12x 2)111(232221t t t ++ 23.(10分)(1)> > (2)③AC 的长度L 1 ④电流计示数再次为0 AC 的长度L 2 ⑤L 2L 1E s24.(12分)解析:(1)288 km/h =80 m/s , 由题意可知v m =at 1=80 m/s , 解得a =4 m/s 2由于减速过程和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减速滑行的加速度大小a ′=4 m/s 2. (2)加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kmg =ma 解得F =4×105 N(3)加速过程t 1=20 s ,x 1=12at 12=800 m减速过程t 2=20 s ,x 2=12a ′t 22=800 m匀速过程t 3=x -x 1-x 2v m =20 s故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v =xt 1+t 2+t 3≈53.3 m/s.25.(20分)解析:(1)由题意可知:mgh 1=12m v A 2P 、Q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m v A =2m v 解得v =5 m/s.(2)P 、Q 碰撞后进入电、磁场前做平抛运动,有 h 2=12gt 2,解得t =0.5 s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CCCCABBCBDx =v t =2.5 m v y =gt =5 m/s则PQ 进入电、磁场区域时,v 合=5 2 m/s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向下 在电、磁场区域中,G =2mg =2 N ,电场力F =Eq =2 N G =F ,则PQ 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Bq v 合=2m v 合2R ,B =2m v 合Rq由几何关系可知:R =x sin 45°=542 m 解得B =8 T.(3)PQ 从O 点穿出后在MN 上方只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33.[选修3-3](15分) (1)(5分))BCD (2)(10分)解析:钢筒中气体初始状态: p 1=200p 0,V 1=2 m 3与海水相通的水箱中的压强:p 2=p 0+ρgh =21p 0设钢筒内剩余气体的压强为p 3,钢筒中排出的气体在压强为p 3时的体积为V 3, 则有p 3V 3=p 2V 2对钢筒中所有的气体有:p 1V 1=p 3(V 1+V 3) 解得:p 3=9.5×106 Pa. 34.[选修3-4](15分) (1)(5分)BCD (2)(10分)解析:设此透明体的临界角为C ,依题意sin C =1n =33当入射角为60°时,由n =sin 60°sin α,得折射角α=30°此时光线折射后射到圆弧上的C 点,在C 点入射角为60°,比较可得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同理在D 点也发生全反射,从B 点射出. 在透明体中运动的路程为s =3R ,在透明体中的速度为v =c n在透明体中传播的时间为t =s v =3nR c=3.0×10-10 s .。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周考1试题和参考答案

物理周考试题1双向细目表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14.下列选项中所提到的物理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关于他们的贡献,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元电荷e的数值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运用油滴实验精确测定的C.伏特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D.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并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15.如图甲所示,有界匀强磁场Ⅰ的宽度与图乙所示圆形匀强磁场Ⅱ的半径相等.一不计重力的粒子从左边界的M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向右垂直射入磁场Ⅰ,从右边界射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θ角;该粒子以同样的初速度沿半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Ⅱ,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2θ角.已知磁场Ⅰ、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1、B2,则B1与B2的比值为()A.2cos θB.sin θC.cos θD.tan θ1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最大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17.某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立定跳远项目比赛,起跳直至着地过程如图所示,测量得到比赛成绩是2.5m,目测空中脚离地最大高度约0.8 m,忽略空气阻力,则起跳过程该同学所做功约为()A.65J B.350J C.700J D.1250J18.银河系处于本超星系团的边缘,已知银河系距离星系团中心约2亿光年,绕星系团中心运行的公转周期约1000亿年,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根据上述数据可估算()A.银河系绕本超星系团中心运动的线速度B.银河系绕本超星系团中心运动的加速度C.银河系的质量D.银河系与本超星系团之间的万有引力19.如图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1、V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原线圈两端电压u=220 2sin 314t(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光照增强时,电压表V1示数为44 2 V保持不变B.当光照增强时,电压表V2示数变大C.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方向每秒变化100次D.当光照增强时,电流表A1、A2示数同时变大20.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有异种点电荷+Q和-2Q,以AB连线中点O为圆心作一圆形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场强大小关系有E a<E b、E c=E dB.电势高低关系有φa>φb、φc=φO=φdC.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移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D.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a移动到d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小于将该正点电荷沿直线由d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21.如图甲所示的水平传送带AB逆时针匀速转动,一物块沿曲面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以某一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滑上,在传送带上由速度传感器记录下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左为正方向,以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为计时起点).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关于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第一次回到传送带左端的时间t,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μ=0.4B.μ=0.2C.t=4.5 s D.t=3 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6分)某同学利用倾斜气垫导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l,结果如图2所示;b.读出导轨标尺的总长L0,并用直尺测出导轨标尺在竖直方向的高度H0;c.读出滑块释放处挡光条与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d.由静止释放滑块,从数字计时器(图1中未画出)上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2读出l=________mm.(2)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必要用天平称出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3)多次改变光电门位置,即改变距离s,重复上述实验,作出1t2随s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当已知量t0、s0、l、L0、H0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满足表达式1t20=________时,可判断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3.(9分)某学习小组欲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提供下列器材:A.电压表V(量程6 V,内阻约6 kΩ)B.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10 Ω)C.电阻箱R1(0~999.9 Ω)D.定值电阻R2=200 ΩE.定值电阻R3=100 ΩF.滑动变阻器R4(0~10 Ω)G.滑动变阻器R5(0~100 Ω)H.规格为“6 V,6 W”的待测灯泡I.电源E(电动势约12 V,内阻较小)J.开关、导线若干(1)某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将电流表的量程由0.6 A扩大至1.0 A,首先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内阻.闭合开关S1,反复调节电阻箱阻值,当R1=19.0 Ω时,发现闭合和打开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相同,则电流表的内阻R A=________Ω.若忽略偶然误差,从理论上分析,实验测得的电流表内阻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选填“R4”或“R5”).(3)图2是测量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置于最左端).24.(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以v0=5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的平板小车上,若小车质量M=4kg,平板小车足够长,滑块在平板小车上滑动1s 后相对小车静止,g取10 m/s2.求:(1)滑块与平板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此过程中小车在地面上滑行的位移.25.(1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1kg,带电荷量为q=+0.5C的小球以速度v0=3m/s,沿两正对带电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场可看成匀强电场)左侧某位置水平向右飞入,极板长l=0.6m,两极板间距为d=0.5m,不计空气阻力,小球飞离极板后恰好由A点沿切线落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ABC,圆弧轨道ABC的形状为半径R<3 m的圆截去了左上角127°的圆弧,CB为其竖直直径,在过A点竖直线OO′的右边界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10V/m,取g=10m/s2.求:(1)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2)欲使小球在圆弧轨道运动时不脱离圆弧轨道,求半径R的取值应满足的条件.(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会随着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B.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只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C.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等容变化过程,如果吸热则其内能一定增加D.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微粒的无规则热运动E.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10分)如图所示,气缸长L=1m(汽缸厚度可忽略不计),固定在水平面上,汽缸中有横截面积为S=100 cm2的光滑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当气缸内的温度为t=27℃,大气压强为P0=1×105Pa时,气柱长L0=0.4m.现用水平拉力向右缓慢拉动活塞.①若拉动活塞过程中气缸内的温度保持27℃,求活塞到达缸口时缸内气体的压强;②若汽缸、活塞绝热,拉动活塞到达缸口时拉力大小为500 N,求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下列关于振动、波动和相对论内容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必须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B.光速不变原理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C.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E.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Δx,如果只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2)(10分)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折射率为2,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B点.激光束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22.(6分) (1)8.20(2分) (2)没有(2分) (3)2gH 0l 2L 0s 0(2分)23.(9分) (1)9.5(2分) 等于(2分) (2)R 4(2分) (3)如图所示(3分)24.(14分)答案:(1)0.4 (2)0.5 m解析:(1)规定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对滑块和平板小车组成的系统:设m 滑上平板小车到与平板小车相对静止时速度为v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M )v 1(3分) 对m :根据动量定理得 -μmgt =m v 1-m v 0(3分) 代入数据解得 μ=0.4(3分)(2)对M :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s 车=12M v 21(3分)解得:s 车=0.5 m(2分) 答案:(1)0.4 (2)0.5 m25.(18分)答案 (1)10V (2)3 m>R ≥2518 m 或R ≤2563m解析:(1)在A 点,竖直分速度:v y = v 0tan 53°=4 m/s带电粒子在平行板中运动时间:t =Lv 0=0.2 sv y =at ,得a =20 m/s 2 又mg +E ′q =maE ′=Ud,得U =10 V(2)在A 点速度v A =v 0cos 53°=5 m/s①若小球不超过圆心等高处,则有 12m v A2≤(mg +qE )R cos 53° 得R ≥2518m故3 m>R ≥2518m②若小球能到达最高点C ,则有 12m v 2A =(mg +qE )R ·(1+cos 53°)+12m v C 2 在C 点:mg +Eq ≤m v C 2R可得:v C ≥(mg +qE )Rm联立解得:R ≤2563m故圆弧轨道半径R 的取值条件为:3 m>R ≥2518 m 或R ≤2563m33.(15分)答案:(1)(5分)CDE (2)(10分)①4×104 Pa ②102 ℃解析:(2)(10分)①活塞刚到缸口时,由玻意耳定律得 p 1SL 0=p 2SL 2,得p 2=4×104 Pa(3分) ②温度升高,活塞刚到缸口时,L 3=1 m p 3=p 0-F /S =5×104 Pa(2分) p 3L 3S T 3=p 1L 0ST 1(3分) T 3=p 3L 3T 1p 1L 0=5×104×1×3001×105×0.4K =375 Kt 3=375 K -273 K =102 ℃(2分)34.(15分)答案:(1)(5分)BDE (2)(10分)(3+1)R解析:(2)入射光线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设折射光线在屏幕上形成的光斑距B 点的距离为L 1,反射光线在屏幕上形成的光斑距B 点的距离为L 2,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得sin rsin i=n 解得r =45°(2分) L 1=R (2分)由反射定律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 L 2=R tan 60°=3R (3分) L =L 1+L 2=(3+1)R (3分)。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九次周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物理:丁戈 张贺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的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C .x -t 图象中t 1时刻物体1的速度小于物体2的速度D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15.如图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上,B 悬挂着.已知m A =3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簧的弹力变小B.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C.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D. 弹簧的弹力及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16. 如图所示,某生产线上相互垂直的甲乙传送带等高、宽度均为d ,均以大小为v 的速度运行,图中虚线为传送带中线.一工件(视为质点)从甲左端释放,经足够长时间由甲右端滑上乙,滑至乙中线处时恰好相对乙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工件与乙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dg v 2B 、工件从滑上乙到恰好与乙相对静止所用的时间为vd 2 C 、工件在乙传送带上的痕迹为直线,痕迹长为d 22 D 、乙传送带对工件的摩擦力做功不为零 17.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卫星甲、乙、丙在如图所示的三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甲和乙的运行轨道在P 点相切.不计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甲、乙分别经过P 点时的速度相等B 、卫星甲、乙在P 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C 、如果地球的转速为原来的(g +a )/a 倍,那么赤道上的物体将会“飘”起来D 、卫星甲的机械能最大,卫星中航天员始终处于完全失重状态;18. 如图所示,O 点为均匀带正电的导体棒AB 的中点,P 点为AO 的中点,a 、b 两点分别处在P 、O 两点的正上方。
八年级上册物理周练试题及参考答案

⼋年级上册物理周练试题及参考答案⼋年级上册物理周练测试题(三)⼀、选择题:(1’*30)1.下⾯关于声现象的⼀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定能够听到声⾳B.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语⾔交流C.雷声是由于空⽓振动发声的D.狗趴在地上睡觉,⽿朵贴着地⾯,很容易发觉⼈⾛动,是因为狗的⽿朵特别灵敏2.蝴蝶在飞⾏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的声⾳,这是因为()A.⼈⽿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C.翅膀振动不产⽣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较⼩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滴打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声4.正在拉⼆胡的⼀位同学不断⽤⼿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的是()A.使⼆胡发出不同的⾳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C.为了获得更⼤的响度 D.阻⽌琴弦振动发声5.甲同学在⼀根较长的注满⽔的⽔管的⼀端⽤⽯头敲击⼀次,⼄同学在⽔管的另⼀端⽤⽿朵贴着⽔管听声。
⼄同学听到的声⾳次数是()A.⼀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6.⼩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张单⾝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近⼀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远⼀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近⼀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远⼀些7.检查视⼒时,⼈眼与视⼒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的房间东西墙壁最⼤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把视⼒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平⾯镜,此时被检查者应⾯向西坐在平⾯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3m B.距镜⾯2m C.距镜⾯1.5m D.距镜⾯1m8.物体在平⾯镜中所成的像的⼤⼩取决于()A.镜⾯的⼤⼩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 D.物体与镜⾯的距离9.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能解释这⼀现象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散10.某⼈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他在平静的河⽔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A.1m/sB.0.5m/sC.0D.2m/s11.潜⼊游泳池⽔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A.⽐实际位置⾼B.⽐实际位置低C.与实际位置⼀样⾼D.条件不⾜⽆法判断12.“⼥⾼⾳歌唱家”和“男⾼⾳歌唱家”,这⾥的“⾼”和“低”指的是()A.⾳调B.响度C.⾳⾊D.都有可能13.下⾯⼏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情景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的霓虹灯光D.利⽤激光给隧道准直14.⼩明从平⾯镜⾥看到镜⼦对电⼦钟⽰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15.⼈⽿能分清前后两次声⾳的时间间隔应⼤于1/15秒,据此,要想听到⾃⼰的回声,⼈离障碍物的距离应()A.⼤于11.3⽶B.⼩于22.6⽶C.⼩于11.3⽶D.⼤于22.6⽶16.下列现象中,不能⽤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A.平静的⽔⾯映出⼭的倒影B.⽇⾷、⽉⾷的形成C.影⼦的形成 D.⼩孔成像17.有⼀台光电控制液⾯⾼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处理)上来显⽰液⾯的⾼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的⾼度。
山东省济南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周考物理试卷

八年级下物理周考(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0分)1.(本题2分)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一定不为零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本题2分)篮球从地面弹起向上运动时,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刻停在空中B.立刻向下加速运动C.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3.(本题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小车可以从斜面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根据在图中三个表面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如果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本题2分)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减速进站的动车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D.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5.(本题2分)下列关于惯性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脚踢飞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的惯性的作用B.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自己的惯性C.松手后小推车会停下来,是因为阻力改变了小推车的运动状态D.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6.(本题2分)运动会比赛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比赛时,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一定落向地面B.铅球比赛时,握在运动员手中的铅球也具有惯性C.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D.百米比赛时,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7.(本题2分)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办法使头紧在锤柄上,如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周考测试题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1k B 12 k2k D121() k m m12:2:1v v ,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当两车急刹车后两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分别为12s s 和。
则A.12:1:2s s B.12:2:1s s C.12:1:1s s D.12:4:1s s1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力为零的情况下的特例B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12.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
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1600m ,所用的时间为40s 。
假设这段运动为匀加速运动,用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离地的速度,则 ( ) A .a =2m/s 2,v =80m/s B .a =1m/s 2,v =40m/sC .a =80m/s 2,v =40m/sD .a =1m/s 2,v =80m/s13.某汽车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L ,在2L 处速度为v 1,在2t处速度为v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匀加速运动,v 1>v 2 B .匀减速运动,v 1<v 2C .匀加速运动,v 1<v 2D .匀减速运动,v 1>v 214.甲车在前以v 0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较大的速度同向行驶。
为避免相撞,乙车以大小为2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经5s 时两车相距最近为20m ,则( )A .5s 时刻乙车速度为v 0B .4s 时两车相距22mC .4s 时两车相距21mD .因不知v 0数值和两车原来的距离,无法知道4s 时两车的距离二、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庄八中北校高三周考物理试题2015、10、23一、选择题(1-6小题只有一个正确;7-10有多个选项,总共40分) 1.下列图像均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在t =2 s 内物体位移最大的是( )2.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实心圆球被直径AB 所在的平面一分为二,先后以AB 沿水平和竖直两种不同方向放置在光滑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两半球间的作用力分别为F 和'F ,已知支架间的距离为AB 的一半,则'FF 为( ) A .3 B .3 C .23 D .3 3.如图a 所示,质量为m 的半球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平板上,当θ从00缓慢增大到900的过程中,半球体所受摩擦力F f 与θ的关系如图b 所示,已知半球体始终没有脱离平板,半球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o ~q 段图象可能是直线 B .q ~π/2段图象可能是直线C .4q π=D .2mgp =4.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 点以速度v 平抛一小球,经t 1时间落到斜面上B 点处,若在A 点将此小球以速度水平抛出,经t 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 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B ∶AC =2∶1 B .AB ∶AC =4∶1 C .t 1∶t 2=4∶1D .t 1∶t 2=2∶15.如图所示,A 、B 、C 三球质量均为m ,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 球相连,A 、B 间固定一个轻杆,B 、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 . 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 C .A 、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θsin 2mgD .A 、B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θsin 21g 6、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s=6m ,从此刻开始计时,乙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t 图象如图7所示.则在0~12s 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4s 时两车相遇B .t=4s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 .0~12s 内两车有两次相遇D .0~12s 内两车有三次相遇7.用细绳拴住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弹簧压缩了△x(小球与弹簧不拴接),如图所示,则将细线烧断后( ) A .小球立即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小球立即做类平抛运动C .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a >gD .小球落地时的动能大于mgh8.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若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 ≠0,则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9.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 、B 、C ,质量均为m ,B 、C 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
现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C 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加速度都将减小 B .若粘在A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 、B 间摩擦力不变C .若粘在B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 、B 间摩擦力增大D .若粘在C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 、B 间摩擦力都减小图710.如图为玻璃自动切割生产线示意图.图中,玻璃以恒定的速度可向右运动,两侧的滑轨与玻璃的运动方向平行.滑杆与滑轨垂直,且可沿滑轨左右移动.割刀通过沿滑杆滑动和随滑杆左右移动实现对移动玻璃的切割.移动玻璃的宽度为L ,要使切割后的玻璃为长2L 的矩形,以下做法能达到要求的是( )A .保持滑杆不动,使割刀以速度沿滑杆滑动B .滑杆以速度可向左移动的同时,割刀以速度沿滑杆滑动C .滑杆以速度v 向右移动的同时,割刀以速度2v 沿滑杆滑动D .滑杆以速度v 向右移动的同时,割刀以速度沿滑杆滑动二、实验题(共16分,每空2分)11、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 、B 、C 、D 、E ,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 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小题:(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打C 点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m/s ; ②滑块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 m/s 2; ③若在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频率超过50Hz ,但计算时频率还是用50Hz ,由此计算出的加速度值将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____________. A .木板的长度L B .木板的质量1mC .滑块的质量2m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3mE .滑块运动的时间t (3)不计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及细绳与滑轮间的阻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___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12.如图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砝码 托盘图甲图乙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
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摩擦。
(1) 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操作中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操作中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 ,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 ,测得多组m 、t 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
下列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________三、计算题(44分)13.(10分)近来我国高速公路发生多起有关客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好车距,据经验丰富的司机总结,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可按你的车速来确定与前车的距离,如车速为80km/h ,就应与前车保持80m 的距离,以此类推,现有一辆客车以大小h /km 900=v 的速度行驶,一般司机反应时间s 5.0=t (反应时间内车被视为匀速运动),刹车时最大加速度21s /m 5=a 。
求:(1)若司机发现前车因故突然停车,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该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按经验,车距保持90m 是否可行(2)若客车超载,刹车最大加速度减为22s /m 4=a ;司机为赶时间而超速,速度达到h /km 1441=v ;且晚上疲劳驾驶,反应时间增为s 5.1='t ,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在此情况下经验是否可靠14、(10分)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求:(取g =10 m/s 2)(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15、(12分)如图所示,M 是水平放置的半径足够大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OO 匀速转动,以经过O 水平向右的方向作为x 轴的正方向.在圆心O 正上方距盘面高为h 处有一个正在间断滴水的容器,在t =0时刻开始随传送带hvxM沿与x 轴平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已知容器在t =0时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当前一滴水刚好落到盘面上时再滴一滴水.问: (1)每一滴水经多长时间滴落到盘面上(2)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一条直线上,圆盘转动的最小角速度ω. (3)第二滴水与第三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间的最大距离s .16.(12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 ,长为L=;木块右端放的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 ,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F 作用在木板M 右端,恒力F 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a ﹣F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 2.求: (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2)若水平恒力F=,且始终作用在木板M 上,当小滑块m 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的时间为多长.枣庄八中北校高三周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2015、10、231、B2、A3、D4、B5、D6、D7、CD8、BC9、AD 10、 CD . 11、(1)① ② ③ 偏小 (2)CD (3)()gm am m g m 2323+-12.(1)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 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C13.解:(1)司机发现前方危险在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m 5.1201==t v x刹车时间前进的距离 m 5.622122==a v x 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m 90m 7521<=+=x x x 经验可行.(2)若客车超载,司机发现前方危险在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m 6013='=t v x刹车时间前进的距离 m 20022214==a v x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m 144m 26043>=+='x x x在多重违章情况下,经验不可靠.所以要按交通规则行驶,经验才可行.14、(10分)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此时速度为v 1,着地时相当于从h 1高处自由落下,则有v 2-v 12=-2ah , 又v 12=2g (224-h )联立解得h =99 m ,v 1=50 m/s (4分)以5 m/s 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 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 1=v 2,所以h 1=g v 22=5220m = m. (2 分)(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 ,则有v 1=gt 1,t 1=g v 1=5010 s =5 s ,t 2=av v 1-=错误! s = s , (2分) 故所求时间t =t 1+t 2=(5+s = s. (2分) 15、(12分)(1) 水滴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有2121gt h =得1t =( 3 分) (2)要使每一滴水在圆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相邻两滴水的下落时间内,圆盘转过的最小角度为π,所以最小角速度为1t πω== ( 3 分) (3)第二滴水落在圆盘上的水平位移为2122s v t =⋅=( 2 分) 第二滴水落在圆盘上的水平位移为3133s v t =⋅=( 2 分) 当第二滴水与第三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位于同一直径上圆心的两侧时两点间的距离最大,为235s s s =+= ( 2 分) 16、解答: 解:(1)由图乙可知,当恒力F≥25N 时,小滑块与木板将出现相对滑动,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ma 1,代入数据解得μ1=.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1mg﹣μ2(m+M)g=Ma2,则,结合图象可得,解得μ2=.(2)设m在M上滑动的事件为t,当水平恒力F=时,由(1)知滑块的加速度为,而滑块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由(1)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为,代入数据解得,而木板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由题可知,s1﹣s2=L,代入数据联立解得t=2s.答:(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2)经历的时间为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