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2019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巨人与小矮人》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巨人与小矮人》教学目的1. 帮助幼儿认识音乐中的高低音符号。
2. 培养幼儿感知音乐、表达音乐的能力。
3. 通过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其音乐欣赏水平。
4. 让幼儿了解童话故事《大巨人与小矮人》。
教学内容1. 人物角色:小矮人、大巨人。
2. 音乐元素:旋律、节奏、高低音。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老师向幼儿展示画面,让幼儿了解童话故事《大巨人与小矮人》,并为幼儿演奏一段钢琴曲。
Step 2:学习旋律老师为幼儿演奏简单的钢琴曲,让幼儿听到旋律,并模仿演奏。
在演奏的同时,老师引导幼儿思考旋律中的高低音符号,并指导幼儿练习嗓子发音。
Step 3:学习节奏老师为幼儿演奏有节奏的曲子,然后让幼儿模仿演奏,并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节奏元素,如重拍、轻拍等。
在演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从节奏方面理解旋律。
Step 4:合奏练习在旋律和节奏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合奏练习,并指导幼儿听清差异和重点音符。
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钢琴、小提琴等不同的学习材料,让幼儿通过练习感受不同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Step 5:评估在学习完毕后,老师可以对幼儿进行考核,并根据幼儿的学习知识和表现能力给出合适的表扬或建议。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的高低音符号。
2. 培养幼儿感知音乐、表达音乐的能力。
3. 利用音乐元素进行合奏练习,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理解高低音符号。
2. 如何让幼儿在练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很容易被音乐所吸引,他们能够迅速地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并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另外,我也发现在幼儿中,音乐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是这一次教学中的一大收获。
最后,我认为,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对幼儿练习效果的监督和评估。
教学反思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非常喜欢在课堂上与幼儿们一起创造和享受音乐。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不仅在音乐学习上对幼儿有所帮助,同时也帮助了他们理解并爱上了音乐。
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及教学反思《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设计意图:音乐的强弱需要幼儿去感受,怎样让幼儿轻松有趣的去感受,而非教师的简单讲解示范呢?为此我设计了《大巨人和小矮人》这一活动,用故事情境展开,在情境中自然穿插渐强与渐弱,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了音乐的渐强与渐弱,激发了幼儿感受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2、大胆创编动作,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活动难点:根据音乐变化创编动作活动准备:大巨人和小矮人的音乐;个头递增递减的矮人与巨人;渐强与渐弱符号。
活动过程:一、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会魔法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快乐地劳动、快乐地生活着,瞧,他们唱着歌儿,准备到山上去打猎呢!” 啦…………叭(休止符)啦…………教师边唱边出示渐强与渐弱符号(小矮人在符号上上山与下山)“刚才小矮人上山时唱的歌有什么变化?下山时唱的歌又有什么变化?”像这样音乐逐渐变强,我们就叫它“渐强”,音乐逐渐变弱,我们叫它“渐弱”。
请小朋友试一试,唱一唱。
[故事导入,幼儿兴趣浓厚,同时流畅的引入渐强与渐弱,出示课题。
]二、欣赏音乐,感知渐强与渐弱。
1、欣赏打猎完下了山,小矮人们高兴地往家走,突然,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咚…………”(渐强)来了一个大巨人,头顶天,脚踩地,你们说,小矮人会不会害怕?小矮人没有害怕,他们会变魔法呢!只见他们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大巨人”(渐强边出示小矮人渐变的图片)小矮人变得比那个大巨人还要高,那个大巨人一看,吓跑了。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有趣的比较大》,详细内容为章节三《大巨人和小矮人》。
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和理解大小的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能够用语言表达出事物的大小。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大和小的例子。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小矮人的图片,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苹果、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讲述《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大和小。
(2)邀请幼儿分享故事中喜欢的大巨人或小矮人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大巨人、小矮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大小。
(2)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物品的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
(2)幼儿分组进行“大小接力”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大和小的认识。
(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画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大巨人、小矮人的图片2. 大小不同的物品3. 幼儿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
答案:幼儿作品。
2.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并与家长分享。
答案: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大小的概念,但部分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中班音乐游戏《大巨人与小矮人》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大巨人与小矮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2.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感知音乐的强弱变化。
2.用身体动作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1.节奏的掌握与身体动作的协调。
2.合作完成音乐游戏。
四、教学准备1.音乐CD《大巨人与小矮人》。
2.画有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图片。
3.玩具乐器(如铃鼓、木鱼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音乐《大巨人与小矮人》,让幼儿倾听并感受音乐。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音乐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二)基本教学1.教师出示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大巨人和小矮人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代表音乐中的什么声音?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当音乐强大时,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大巨人;当音乐弱小时,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小矮人。
3.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动作。
(三)拓展教学1.教师出示玩具乐器,引导幼儿用乐器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当音乐强大时,幼儿可用铃鼓等乐器敲击;当音乐弱小时,幼儿可用木鱼等乐器轻敲。
2.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乐器的使用。
(四)音乐游戏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大巨人与小矮人。
2.教师播放音乐,两个小组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用身体动作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3.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与指导。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3.教师邀请全体幼儿一起表演《大巨人与小矮人》音乐游戏,展示学习成果。
六、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大巨人与小矮人》音乐游戏。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表演过程中的感受,以便下次活动分享。
七、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过程中,幼儿对音乐强弱变化的感知较为明显,能够在游戏中表现出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这首音乐作品的故事背景和内容;2.能够感受并理解音乐的动态、节奏和旋律,拓展音乐语感;3.通过音乐与小伙伴们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提高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录音和歌词;2. 乐器:小提琴、钢琴等;3. 教具:音乐绘本、幻灯片等;4. 其他:班级环境布置(如:音乐氛围,教室蓝牙小喇叭等)。
三、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老师先向全班介绍这周要学习的音乐作品《大巨人和小矮人》,然后通过音乐绘本和幻灯片展示作品的故事背景、内容和主题,并与班级环境的音乐氛围协调,让小朋友尽快进入音乐情境。
2. 听音乐老师播放《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录音,让小朋友们安静地坐着,认真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老师可以提前挑选一些重要节奏和旋律的片段,进行重复播放和引导小朋友跟唱。
3. 游戏活动让小朋友相互配对,一人扮演大巨人,一人扮演小矮人,模仿音乐中的主题情境,进行搭配舞蹈的游戏活动。
小朋友需要互相协作,进行音乐情境的演绎。
4. 乐器演奏老师准备好小提琴、钢琴等乐器,通过演奏强化音乐的形式。
老师同时也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例如小朋友们可以拿出自己的玩具乐器一起演奏或者请一些家长自愿来宣传自己的乐器,跟小朋友们一起演奏,营造激励、轻松的场氛围。
5. 互动交流激发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来帮助小朋友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
让小朋友分成小组,分别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并共同讨论作品的精髓。
6. 总结反思在音乐学习中,总结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让小朋友们学习后进行总结,问自己这堂音乐课你学到了什么,又有什么不足,以便于下一节课的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音乐课,我发现小朋友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的确,让小朋友们在丰富的音乐氛围中学习,真正地进入到音乐情境中,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音乐,我想这就是我一直追求和敬畏的教育胜利方式了。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
2.教具:音响设备、音乐CD。
三、教学流程1. 开场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舞动身体,热身准备。
2. 引入新歌(10分钟)老师播放《大巨人和小矮人》的音乐,让幼儿仔细听歌词并跟随节奏拍手。
然后,老师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学唱歌曲(20分钟)老师分段教唱《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歌词,让幼儿跟随老师的节奏和音高一起唱。
逐渐加上伴奏,并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歌曲的内容。
4. 音乐表演(1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幼儿扮演大巨人,一名幼儿扮演小矮人,其他成员扮演花朵。
老师播放音乐,每个小组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情节,表演出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展示给其他小组观看。
5. 教学总结(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他们对歌曲和表演的感受,引导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音乐课的教学,幼儿们对《大巨人和小矮人》这首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极参与到歌曲的学唱和表演中。
在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幼儿的发音仍不准确,下次教学时需要更多地进行发音的指导和纠正。
在音乐表演环节中,幼儿们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增强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不过,有几个小组在表演过程中出现了分歧和沟通不畅的情况,需要提前进行角色分配和表演指导,以便更好地协作。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幼儿在学唱歌曲时节奏感较弱,容易跟丢节拍,下次教学时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和身体动作的训练来加强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音乐课的教学,幼儿们不仅学会了一首新的歌曲,还提高了音乐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动作协调能力。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比较与测量”,具体内容为“大巨人和小矮人”。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比较大小概念,并解如何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大与小概念,能够区分大小不同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测量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大与小概念,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测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和小矮人图片、故事书、尺子、玩具模型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大巨人和小矮人》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大巨人和小矮人形象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大巨人和小矮人图片,让幼儿指出哪个是大巨人,哪个是小矮人。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大小不同物体,如树木、房子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在组内找出大小不同物体,并进行比较。
指导幼儿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解测量工具使用方法。
4. 小组活动(10分钟)每组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一个大巨人和一个小矮人,并剪下来。
对幼儿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大巨人和小矮人图片、故事书。
2. 黑板右侧:幼儿画大巨人和小矮人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大巨人和小矮人,并剪下来。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与小概念,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但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细节,提高他们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家里大小物品,进行大小比较。
在幼儿园环境中,教师可以设置大小比较主题区角,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如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与小概念。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曲调、歌词和基本内容。
2.能够跟随音乐,配合动作。
3.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音乐、电子琴、麦克风、帽子、尺、小石子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带着幼儿们想象一下:今天我们将会去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有一个巨人,他很高大,身体非常强壮。
还有一个小小的矮人,他的身材娇小,却非常灵活。
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通过对幼儿的提问,引导幼儿们尽可能想出与巨人和矮人相关的内容:a.巨人和矮人会玩什么游戏?b.巨人和矮人会一起做什么?c.巨人和矮人有没有遇到问题,他们又是怎样解决的?2.音乐活动1)教师播放《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曲目,用慢板或中板速度聆听,让幼儿们先听其他人跟唱。
然后,询问幼儿们有关巨人和矮人的情节。
2)教师向幼儿介绍唱歌的方法:节奏要放松,语速要适中,注意音调和强弱。
然后,把音乐放慢一些,教唱歌词,让幼儿跟着唱。
3)引导幼儿试着将音乐和动作结合起来:先用尺子模拟一下巨人的高度和矮人的身材,然后,在歌曲的引言部分先用尺子比比高度(巨人/矮人),再用帽子做出形象的表现。
幼儿可以用手比比自己和同伴的身高,也可以穿不同大小的帽子相互娱乐。
4)教师将小石子放在中心点,幼儿围成一圈,每人拿一只小石子,根据歌词唱歌、跳舞、玩游戏。
a) “大风吹,小石头滚”:幼儿在歌词歌词“大风吹”时把石头投掷在外侧的圈外,然后在歌词“小石头滚”的时候去捡起它们,直到歌曲结束。
b) “打啦糕,唧唧唧”:在这个部分中,幼儿击打小木鱼,在歌词“打啦糕”时,击打才会更加有节奏感。
而在“唧唧唧”的部分,幼儿可以在鼓的节奏示范下,敲击小手鼓或拍子。
3.教学总结答应幼儿们一个对巨人和矮人的小测验,以便于检验他们对这个故事的了解情况。
也可以留给幼儿们时间,再跳一起舞蹈。
四、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这首歌曲音乐动感、简单易学,因此,它很适合幼儿进行音乐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课程,涉及教材《大巨人和小矮人》。
具体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一章《大巨人的世界》,第二节《大巨人的朋友们》。
2. 详尽内容: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的特点,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爱同伴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幼儿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图片、故事书、卡片、道具等。
2.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讲解:结合故事内容,讲解大巨人和小矮人的特点,让幼儿了解并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a)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大巨人和小矮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b)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大巨人和小矮人,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c) 画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颜料等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或小矮人形象。
4. 随堂练习:a) 例题:给出一个场景,让幼儿描述大巨人或小矮人在这个场景中可能做的事情。
b) 练习:让幼儿相互扮演大巨人和小矮人,进行对话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大巨人和小矮人》2. 内容:a) 大巨人和小矮人的特点b) 尊重他人,关爱同伴c) 想象力与表达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大巨人或小矮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趣事,并将讨论结果画出来。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讨论和绘画作品,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
2.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用恰当的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歌曲,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他们的世界吧!2.歌曲教学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遍这首歌曲,注意听歌曲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的特点。
(1)第一遍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师: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生1:我觉得这首歌曲很有趣。
生2:我觉得这首歌曲的旋律很好听。
(2)第二遍听歌曲,让学生关注歌词内容。
师:请你们仔细听,歌曲中分别出现了哪些角色?生1:歌曲中出现了大巨人和小矮人。
生2:还有小鸟。
(3)教学歌曲,让学生跟唱。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唱。
(4)分组练习,让学生巩固歌曲。
师: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唱大巨人的部分,另一组唱小矮人的部分。
3.音乐游戏师:我们刚刚学会了这首歌曲,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音乐游戏。
游戏规则是:当听到大巨人的部分时,大家要做出大巨人的动作;当听到小矮人的部分时,大家要做出小矮人的动作。
(1)第一遍游戏,让学生自由发挥。
师: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2)第二遍游戏,让学生按照规定动作进行。
师:这次,我们要按照规定的动作进行。
当听到大巨人的部分时,要做出大巨人的动作;当听到小矮人的部分时,要做出小矮人的动作。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并用动作表现了音乐形象。
大家在游戏中也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小矮人和大巨人》及活动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小矮人和大巨人》及活动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矮人和大巨人》,感受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小矮人和大巨人》2.角色扮演:小矮人和大巨人3.歌曲演唱:集体演唱、分组演唱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气氛。
2.歌曲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矮人和大巨人》,引导幼儿聆听,感受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3.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表情,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含义。
(1)教师唱一句,幼儿跟唱一句。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形象。
4.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扮演小矮人和大巨人。
每组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歌曲中的情感。
(1)小矮人组:幼儿模仿小矮人的动作和表情,如缩着身子、走路等。
(2)大巨人组:幼儿模仿大巨人的动作和表情,如挺胸、大声说话等。
5.歌曲演唱(1)集体演唱:全体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小矮人和大巨人》。
(2)分组演唱:小矮人组和大巨人组分别演唱歌曲,体验合作与竞争。
四、活动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更好地理解了歌曲中的形象,提高了音乐表现力。
2.教学策略在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歌曲欣赏、角色扮演、歌曲演唱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教学不足活动中,部分幼儿在角色扮演时表现较为紧张,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4.教学改进(1)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前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以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
(2)在角色扮演环节,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角色分配,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3)在歌曲演唱环节,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集体拍手、做动作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歌曲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小矮人和大巨人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他们的歌曲,你们准备好了吗?2.歌词学习(1)教师唱一句,幼儿跟唱一句。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大巨人和小矮人》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课程,涉及主题是“大小比较”。
教材章节是《有趣大小》,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生活中各种物品大小,通过有趣故事《大巨人和小矮人》,让幼儿理解大小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物品大小。
2. 培养幼儿通过比较来判断物品大小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感受大小带来乐趣,激发幼儿对大小概念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大小比较方法。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比较生活中物品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小矮人玩具,大小不同球,水果,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大巨人和一个小矮人玩具,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
通过讨论,让孩子们解什是“大”和“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大巨人和小矮人》,引导孩子们观察故事中大巨人、小矮人以及他们生活中物品大小。
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描述并比较物品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观察教具中各种物品,让他们通过比较,将物品按照大小分类。
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创作环节(10分钟)孩子们使用学具,创作一幅以“大巨人和小矮人”为主题作品。
鼓励他们运用大小不同物品进行创作。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心得体会。
其他孩子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巨人和小矮人》2. 内容:大小比较:大巨人、小矮人生活物品:大小不同球、水果、图片等作品展示:孩子们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物品,找出大小不同三件物品,并描述它们大小关系。
(2)和家人一起分享今天学到故事《大巨人和小矮人》,讲述自己最喜欢故事情节。
2. 答案:(1)例如:爸爸鞋子比我鞋子大,我碗比妈妈碗小,妈妈手机和爸爸手机一样大。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中班音乐详案:课题:《大巨人和小矮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演唱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2. 表演歌曲配乐。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2. 音乐节拍器材(如鼓);3. 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的CD或MP3。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张开双手,做手指运动,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进行热身。
二、引入新歌(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让学生先听一遍;2. 教师边播放边做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3. 教师逐句教学歌曲的歌词,并带领学生一起唱。
三、学唱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分段学唱歌曲的歌词,加上动作示范;2. 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动作进行模仿。
四、合作表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大巨人,一组扮演小矮人;2. 两组学生进行排练,其中一组表演时,另一组用鼓等节拍器材配乐;3. 两组轮流表演,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表演。
五、反思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意见;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音乐。
教学反思:这堂音乐课上,学生对《大巨人和小矮人》这首歌曲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参与度。
他们能够通过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节奏来学唱歌曲,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能够分组进行表演。
在合作表演环节,学生们积极配合,互相鼓励,并且表演出色。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在跟随节奏和动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性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会更注重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技巧,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此外,由于节拍器材不够,有些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配乐中,下一次课我会准备更多的节拍器材,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合作表演中去。
总的来说,这堂音乐课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和合作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大巨人和小矮人》,具体内容包括:1. 认知章节: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大小、高矮的概念。
2. 表达表现章节:引导幼儿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想象。
3. 社交情感章节: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互相尊重、团结合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知大和小、高和矮的概念,能够分辨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大小、高矮关系。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动作、语言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想象。
3.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互相尊重、团结合作,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大和小、高和矮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在集体活动中的社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小矮人的图片,大小不一的玩具,高矮不同的瓶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感知大和小、高和矮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大小不一的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2)展示高矮不同的瓶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高矮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找不同”游戏,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大小、高矮不同的物品。
(2)请幼儿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想象。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巨人、小矮人的图片2. 大小、高矮的概念及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大巨人和一个小矮人的手工作品。
(2)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三组大小、高矮不同的物品,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答案:(1)手工作品:大巨人高大的形象,小矮人矮小的形象。
《小矮人和大巨人》活动教案
一、活动主题:《小矮人和大巨人》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矮人和大巨人》2. 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头饰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故事讲述: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
3. 故事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小矮人和大巨人有什么不同?”“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等,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5. 绘画活动:给幼儿发放画纸和颜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形象,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理解故事的主题,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幼儿的口语表达、表演能力和绘画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进行故事讨论和角色扮演,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矮人和大巨人》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相关图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3. 区域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提供相关图书、角色扮演道具等,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进一步巩固故事情节和角色认知。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3.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家园共育的效果。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故事内容和活动难度,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中班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
中班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一、背景介绍《小矮人与大巨人》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歌曲内容表达了小矮人和大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一首充满温馨的歌曲。
此次教学针对的是中班的幼儿,旨在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小矮人与大巨人》的歌词意义,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幼儿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幼儿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教师演示+幼儿模仿:教师先唱一句歌词,让幼儿们跟着唱,反复讲解每句歌词的意义,鼓励幼儿模仿。
2.教师引导+团队合作: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分别扮演小矮人和大巨人。
教师引导幼儿们进行音乐表演,鼓励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具体实施第一步:学习歌词1.教师唱一句歌词,让幼儿们跟唱。
2.解释歌词的意义,例如:“小矮人和大巨人来了,朝阳在彼岸等着他们。
”第二步: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们唱歌曲。
2.鼓励幼儿们模仿教师的音乐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第三步:角色分配1.将幼儿分成小组。
2.选出两名代表,分别扮演小矮人和大巨人。
第四步:团队合作1.教师引导幼儿表演歌曲。
2.鼓励幼儿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音乐表演,增强幼儿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通过音乐教育,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唱歌曲,还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也了解到友谊的重要性,增强了幼儿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奥尔夫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教案
奥尔夫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感受奥尔夫音乐中强弱的变化。
2. 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和乐器演奏来表现音乐中的强弱。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1. 奥尔夫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的音频。
2. 打击乐器(如鼓、沙锤、木琴等)。
3. 图片或道具(如小矮人、大巨人的形象)。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故事、图片或道具引出小矮人与大巨人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欣赏音乐播放奥尔夫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引导幼儿仔细聆听音乐中的强弱变化。
3. 肢体动作表现让幼儿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矮人与大巨人的形象。
例如,在强音处表现大巨人的高大形象,在弱音处表现小矮人的娇小形象。
4. 乐器演奏为幼儿分发打击乐器,让他们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奏乐器,以表现小矮人与大巨人的形象。
5. 音乐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音乐游戏。
在音乐强音处,小组扮演大巨人,展示高大的形象;在音乐弱音处,小组扮演小矮人,展示娇小的形象。
6. 创编与表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出其他动作或使用其他乐器来表现小矮人与大巨人的形象,并进行表演。
四、活动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事物的大小对比,感受强弱的变化。
2. 在音乐区提供更多的奥尔夫音乐和乐器,让幼儿继续探索音乐的表现力。
五、活动评价本活动通过欣赏奥尔夫音乐、肢体动作表现、乐器演奏和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中的强弱变化。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提高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中班音乐游戏《大巨人与小矮人》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游戏《大巨人与小矮人》
设计意图:
音乐的强弱需要幼儿去感受,怎样让幼儿轻松有趣的去感受,而非教师简单讲解示范呢?为此我设计了《大巨人与小矮人》这一活动,用故事情境展开,在情境中自然穿插渐强与渐弱,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了音乐的渐强与渐弱,激发幼儿感受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让幼儿尝试大胆创编动作,自由表达。
2.能跟随音乐的变化使用乐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以及区分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难点:能跟随音乐的变化使用乐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巨人与小矮人的音乐图谱乐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通过欣赏音乐找到小矮人变大变小的咒语。
二、基本部分。
1、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我们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2、分段欣赏音乐。
分段欣赏音乐,用故事进行展示,及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尝试用声音来表现。
3、尝试用肢体来表现
出示绿巨人,用身体各部分来表现音乐,打跑绿巨人。
4、增加难度,用乐器来表现。
小朋友们表演的都很棒,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乐器,我们用乐器来变现小矮人的魔法好不好?
5、下面我们带上乐器跟着音乐一起变魔法吧!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想不想继续变魔法?下面我们带上自己的小乐器一起到户外变魔法吧!
四、活动延伸:到教师常用的钢琴对这段音乐进行表现。
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小矮人与大巨人》
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小矮人与大巨人》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渐强和渐弱,上行与下行,在韵律活动、打击乐活动中,表现音乐的强弱规律。
2.让幼儿与同伴间互相交流,合作,自主探索,大胆创编动作,通过身体动作和人数的不同,挑战变化,体验合作的成功感,体验相互合作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童谣《小矮人和大巨人》;打击乐器:铃鼓、沙锤;小矮人与大巨人图片。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热身
1.复习《围个小圆圈》,感受音乐大小,强弱关系。
2.用动作表示大小,区分大小,带出音乐大小与强弱关系。
二、欣赏童谣《小矮人与大巨人》
1听童谣《小矮人与大巨人》,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2.再次倾听,带出音乐的渐强和渐弱,让幼儿知道音乐越强越大声,越有力;音乐越弱越小声,越无力。
当听到…变成大巨人时,将身体伸展;当听到“…变成小矮人”时,就将身体收缩。
3.利用图谱,让幼儿观察小矮人变大巨人、大巨人变小矮人的过程,感受音乐的上行与下行。
4.大巨人有多大?小矮人又有多小呢?让幼儿用自己身体来表示他们的大小。
5.请幼儿找到一个好朋友、两个好朋友,甚至更多的朋友一起变成更大的巨人……让幼儿在与同伴互相交流合作中挑战变化,培养了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能力。
四、乐器表演
1.带入打击乐器名称及使用方法:铃鼓、沙锤。
2.幼儿分组演奏打击乐。
3.幼儿分两组进行音乐表演,一组为打击乐,一组为律动表演。
五、结束表演活动,小结。
活动反思: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与同伴间互相交流,合作,自主探索,大胆创编动作,体验合作的成功感,体验相互合作的愉悦心情。
中班韵律活动:小矮人与大巨人
中班韵律活动:小矮人与大巨人设计意图《小矮人与大巨人》这首歌曲具有明显的渐强渐弱节奏特点,适合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韵律活动中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渐强渐弱,激发幼儿感受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歌曲《小矮人与大巨人》的旋律,感知歌曲中渐强渐弱的节奏;2.技能目标:能用不同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小矮人与大巨人,并尝试做到合拍地随乐进行表演;3.情感目标:喜欢跟着音乐做动作,能主动模仿和参与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小矮人与大巨人》的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图片(出示小矮人与大巨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一个高一个矮,一个大一个小)高大的叫做大巨人,小个子的叫做小矮人,我们一起玩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变大变小”,小朋友们想想当我们说变大的时候要怎么做呢?(教师双手张开,双脚打开模仿大巨人)那当我们说变小的时候又怎么做呢?(变小要把手缩起来并蹲下)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说“大巨人”的时候,小朋友们变成大巨人,说“小矮人”的时候,小朋友们变成小矮人。
二、欣赏歌曲,熟悉旋律,感知歌曲中渐渐强渐弱的节奏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感受渐强渐弱的节奏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师:小朋友们仔细听,大巨人的声音是不是越来越大,小矮人的声音越来越小?2.播放音乐加上动作,感受歌曲渐强渐弱的节奏特点师:我们一起来变大巨人和小矮人,记住哦,大巨人的声音大,小矮人的声音小三、跟着音乐一起做律动1.引导幼儿做律动师:刚刚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们坐好,我们再听一遍音乐,要仔细听噢。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没有歌词的地方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有一个没有歌词的地方,老师有个好办法可以帮助它加上声音,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仔细看。
播放音乐,在没有歌词的地方用拍手的方式拍打节奏(强弱)教师带领幼儿从头将律动动作进行练习、串联2.幼儿互动,串联动作师:小朋友们学习得真快,那现在大家想一想,刚刚我们用拍手为歌曲加上了好听的声音,那还有什么方式可以为它加上声音呢(跺脚、拍腿、拍肩膀等)引导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律动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音乐《小矮人与大巨人》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2大胆创编动作,自由表达。
3能跟随音乐的变化使用乐器,体验音乐游戏带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巨人和小矮人的音乐;个头递增递减的矮人、巨人;渐强与渐弱符号、森林水粉画、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会魔法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快乐地劳动、快乐地生活着,瞧,他们唱着歌儿,准备到上去打猎呢!”
啦叭(休止符)啦
“刚才小矮人上时唱的歌有什么变化?下时唱的歌又有什么变化?”
像这样音乐逐渐变强,我们就叫它“渐强”,音乐逐渐变弱,我们叫它“渐弱”。
请小朋友试一试,唱一唱。
二、欣赏音乐,感知渐强与渐弱。
1欣赏
打猎完下了,小矮人们高兴地往家走,突然,传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咚”了一个大巨人,头顶天,脚踩地,你们说,小矮人会不会害怕?为什么?小矮人没有害怕,他们会变魔法呢!只见他们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大巨人”小矮人变得比那个大巨人还要高,那个大巨人一看,吓跑了。
“咚”小矮人又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小矮人”小矮人用魔法与
勇敢战胜了大巨人,你们想不想也学一学,变一变魔法呢?
2感受
幼儿学唱,提示幼儿将渐强与渐弱唱明显一些。
三、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发展幼儿创造力与表现力。
小矮人用动作怎样表现?大巨人用动作怎样表现?
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游戏几次。
四、自由选择乐器,根据音乐做动作
分组的形式进行表演巨人与矮人的动作,或是表演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五、活动延伸。
接下让我们带着乐器一起到户外玩“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