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制访问控制(MAC)

合集下载

浅谈等级保护技术标准要求中的操作系统标记和强制访问控制

浅谈等级保护技术标准要求中的操作系统标记和强制访问控制
3强 制 访 问 控 制 ( MAC) 操 作 系 统 的 某 一 合 法 用 户 可 任 意 运 行 一 段 程 序 来 修 改 该 用 户 拥 有 的 文
统 允 许 用 户 自己 编 程 ,就 没 办 法 杜 绝
特 洛 伊 木 马 。 但 可 以对 其 过 程 采 取 某 些 措 施 ,这 种 方 法 称 为 过程 控 制 。 例 如 , 告 用 户 不 要 运 行 系 统 目录 以 外 警
别 ;强 制 访 问控 制就 是 依 据 这 个 级 别
某 个 客 体 。用 户 为 某 个 目 的 而 运 行 的 程 序 ,不 能 改 变 它 自己 及 任 何 其 它 客
体 的安 全 属 性 ,包 括 该 用 户 自己 拥 有 的 客 体 。 制 访 问控 制 还 可 以 阻 止 某 强 个 进 程 生成 共 享 文 件 并 通 过 这 个 共 享 文 件 向其 它 进 程 传 递 信 息 。 一 般 强 制 访 问 控 制 采 用 以下 几 种
方法:
为 规 范 我 国 信 息 安 全 建 设 ,0 3 2 0
来 决 定 主 体 以何 种 权 限 对 客 体 进 行 操
( ) 制 访 问控 制 。 1限
年 , 国家 信 息 化领 导 小 组 关 于加 强 《
信 息 安 全 保 障 工 作 的 意 见 》明 确 指 出 “ 行 信 息 安 全 等 级 保 护 ” “ 重 点 实 。 要 保护基 础信 息 网络 和关 系 国家安 全 、
时 防 止 内 、外 非 法 用 户 的 攻 击 就 成 为 当 前 信 息 系统 等 级 化 建 设 中 一 个 至 关 重要 的问题 。
本 文 就 等 级 保 护 技 术 标 准 要 求 中 的 标 记 和 强 制 访 问 控 制 ,谈 谈 作 者 的

强制访问控制 安全策略

强制访问控制 安全策略

强制访问控制安全策略强制访问控制安全策略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数据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

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策略,它通过规定系统对用户和资源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能够访问合法的资源。

本文将介绍强制访问控制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安全策略。

强制访问控制概述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安全标签的访问控制机制,它通过强制执行政策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与自由访问控制不同,强制访问控制的权限由系统管理员分配,用户无法随意更改或绕过。

强制访问控制通常用于处理对机密信息的访问,如军事、政府和金融领域。

强制访问控制的类型1. 强制访问控制 - 标签审计策略•标签审计策略是一种最基本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它使用标签来标识用户和资源,并根据标签属性来确定访问权限。

只有符合标签属性要求的用户才能访问相应资源。

•标签审计策略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小型系统。

但它需要事先定义好标签属性和权限规则,扩展性较差。

•审计策略是一种较为严格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它要求用户在访问资源之前必须得到授权,授权后的访问行为将被记录下来进行审计。

只有经过审计的合法访问行为才能被允许。

•审计策略的优点是能够详细监控和追溯用户的访问行为,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然而,审计策略需要对大量的日志进行处理,给系统性能带来一定的压力。

3. 强制访问控制 - 多级安全政策•多级安全政策是一种针对高度机密信息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它将资源和用户按照安全等级进行分类,并确保只有具备足够安全等级的用户才能访问对应的资源。

•多级安全政策的特点是安全等级的严格控制和信息的隔离性。

然而,它需要较为复杂的安全标记体系和精细的权限管理,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成本。

结论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策略,它通过规定系统对用户和资源的访问权限,限制了对机密信息的无授权访问。

不同类型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正确使用强制访问控制策略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

访问控制机制名词解释

访问控制机制名词解释

访问控制机制名词解释访问控制机制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或进程对系统资源的访问进行限制和管理的一种机制。

它通过规定一些规则和策略,控制特定用户、组织或程序能够访问哪些资源,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访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访问控制机制及其解释:1.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ACL是一种基于资源的访问控制机制,它将用户或组分配给资源,并定义了他们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ACL通常包含了用户标识和与之相关的权限信息,可以指定哪些用户可以读取、写入或执行某个资源。

2.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RBAC是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它将用户分配给角色,而不是直接分配给资源。

每个角色都有一组与之相关的权限,用户通过被分配到的角色来获取相应的权限。

这种机制简化了用户管理和权限分配的复杂性。

3. 行级访问控制(Row-Level Access Control,RLAC):RLAC是一种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访问控制机制,它允许对数据库中的每行数据进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通过定义谁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哪些行数据,RLAC可以实现对敏感数据的保护。

4. 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AC):MAC是一种基于安全级别的访问控制机制,它通过对资源和用户进行标记并定义访问策略,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MAC通常用于对国防、军事和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保护。

5. 容器访问控制(Container Access Control,CAC):CAC是一种用于容器化环境的访问控制机制,它通过对容器中的资源和进程进行隔离和管理,以确保不同容器之间的安全性和隔离性。

CAC可以防止容器之间的互相干扰和非法访问。

这些访问控制机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实现对系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分配。

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

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

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信息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许多组织和企业都开始采用强制访问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

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AC)是一种安全机制,通过对用户和资源之间的访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行为。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

一、标签安全系统(Label Security System)标签安全系统是一种基于标签的访问控制方法,它为每个用户和资源分配一个标签,用于标识其权限和级别。

这些标签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其他符号。

用户和资源的标签决定了其所能访问的其他用户和资源的级别。

只有在具有足够权限的情况下,用户才能够访问相应的资源。

标签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二、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s)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基于列表的访问控制方法,它定义了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每个资源都有一个访问控制列表,其中列出了被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

当用户尝试访问资源时,系统将检查其身份是否在访问控制列表中,并根据权限决定是否允许访问。

访问控制列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新和修改,以适应组织的变化。

三、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角色基础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它将用户和资源分配给不同的角色,并为每个角色分配相应的权限。

用户通过成为某个角色的成员来获得相应的权限。

这种方法简化了权限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当用户需要访问资源时,系统将根据其所属角色的权限来决定是否允许访问。

四、多因素认证(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多因素认证是一种基于多个因素的访问控制方法,它要求用户提供多个身份验证因素,如密码、指纹、声纹等。

三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三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三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指控制多个结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强制访问控制 (MAC):MAC 方法通过在传输介质上加密数据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

这种方法通常是通过物理隔离或网络隔离来实现的。

例如,在局域网中,管理员可以配置网络适配器的物理位置,以确保只有授权设备才能访问网络。

2. 自愿访问控制 (VAC):VAC 方法允许用户自愿选择是否共享其访问权限。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需要访问敏感数据的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

例如,在企业中,高级管理员可以授予普通员工访问某些数据的权限,但普通员工可以选择不共享其访问权限。

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BAC):RBAC 方法基于用户的角色来分配访问权限。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数据或应用程序。

例如,在企业中,管理员可以配置部门经理可以访问所有部门数据,但普通员工无法访问。

以上是常见的三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强制访问控制通常用于保护敏感数据或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自愿访问控制可以让用户自由决定是否共享其访问权限,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数据或应用程序。

selinux原理

selinux原理

SELinux 是一种强制访问控制(MAC)系统,是Linux 内核的一部分,它通过将安全上下文标签应用到各种资源(如进程、文件、套接字等)来提供更细粒度的安全策略。

它的主要思想是建立一个强制访问控制策略,即只允许明确允许的操作,而禁止所有其他操作,以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

SELinux 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标记系统:SELinux 会为每个对象(如进程、文件、套接字等)提供一个安全上下文标签,该标签包含对象的身份信息、权限信息和其他策略信息。

2. 策略引擎:SElinux 提供了一个策略引擎,用于根据安全上下文标签规则执行访问控制决策,以确定哪些操作是允许的,哪些是禁止的。

3. 访问控制决策:当某个进程对某个对象进行操作时,SELinux 会根据当前操作的安全上下文标签和对象的安全上下文标签,去策略引擎里查找匹配的规则,如果匹配成功则允许操作,否则拒绝访问。

4. 日志记录:SELinux 会将所有访问控制决策信息记录到系统日志中,以便后期审计和分析。

除了上面提到的,SELinux 还有一些其他的原理和特点:1. 强制访问控制(MAC):SELinux 强制访问控制是指只有在用户被授权访问某个资源的情况下才允许访问,而普通的权限控制是基于用户自己的限制和许可来控制访问。

2. 安全上下文:SELinux 使用安全上下文标签来标识每个进程和文件的身份信息、权限信息和其他策略信息。

这些标签是由系统管理员和SELinux 策略引擎共同定义的。

3. 多层安全:SELinux 支持多层安全,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和应用程序分配不同的安全级别,确保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完全隔离,并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4. 可定制性:SELinux 的策略引擎是高度可定制的,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的安全需求。

SELinux 是一个复杂而且功能强大的安全模块,它能够在Linux 系统中提供强制访问控制和更细粒度的安全保障,适合需要高度安全性保护的系统和应用程序。

访问控制规则

访问控制规则

访问控制规则访问控制规则访问控制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网络和应用程序中的资源进行保护的一种机制。

通过访问控制,可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这些资源,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访问控制规则的相关内容。

一、概述1.1 定义访问控制规则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或进程进行权限管理的一种机制。

通过定义特定的规则,可以限制不同用户或进程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权限,从而实现对系统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1.2 目的访问控制规则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中重要资源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进程所使用。

通过限制不同用户或进程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权限,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攻击和误操作等风险。

二、分类2.1 强制访问控制(MAC)强制访问控制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或进程进行权限管理时,采用固定策略来限制其权限。

这种方式下,用户或进程无法自行修改其权限,只能根据预设策略进行操作。

2.2 自主式访问控制(DAC)自主式访问控制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或进程进行权限管理时,用户或进程具有自主决定其权限的能力。

这种方式下,用户或进程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权限进行操作。

2.3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BAC)角色基础访问控制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或进程进行权限管理时,采用角色来定义不同的权限。

这种方式下,用户或进程被分配到特定的角色上,从而获得相应的权限。

三、常用规则3.1 最小特权原则最小特权原则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或进程进行权限管理时,应该尽量减少其所拥有的权限。

只有当必要时才给予相应的权限,从而保证系统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隔离原则隔离原则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不同用户或进程进行权限管理时,应该将其隔离开来。

不同用户或进程之间应该互相独立,以防止恶意攻击和误操作等风险。

3.3 审计原则审计原则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或进程进行权限管理时,应该记录下其操作行为,并定期进行审计。

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制访问控制形式化分析与明证

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制访问控制形式化分析与明证

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制访问控制形式化分析与明证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制访问控制(MAC)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机制,用于保护机密信息和敏感数据的安全。

MAC通过限制用户和对象之间的访问关系,适应于许多安全需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军事、金融等领域。

MAC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形式化方法来进行安全性分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明证,即证明一个系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安全策略并能够正确地实施这些策略。

MAC的形式化建模方法通常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定义安全策略,即规定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对象,并限定访问权限。

然后,通过形式化方法对安全策略进行建模,其中包括建立安全模型和安全审计模型。

安全模型用于描述安全策略,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化语言,如Z语言、B语言、模型检测等。

安全审计模型用于监控数据库访问行为,确保系统的运行符合安全策略,通常采用事件审计、完整性控制、通信安全等方式来实现。

明证是MAC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检验系统是否满足一系列安全性质,如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并证明系统的正确性。

明证的过程通常涉及证明目标、推理规则、论证步骤等。

其中,证明目标是明确的安全性质,推理规则是基于逻辑、代数、图形等形式化方法,论证步骤则是基于之前的证明结果和已知的数学公理,逐步推导出系统的正确性。

在MAC的实际应用中,形式化分析方法和明证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军事领域,MAC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通信、机密信息、非法访问等领域,形式化方法被用于描述和验证复杂的安全策略,明证技术被用于证明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在金融、保险等行业中,MAC也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敏感数据和客户隐私信息的安全,形式化分析和明证技术也被用于验证系统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总之,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机制,采用形式化分析和明证技术可以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确保其正确地实施安全策略,从而保护机密信息和敏感数据的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化语言和明证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

等保数据库强制访问控制实现方法

等保数据库强制访问控制实现方法

等保数据库强制访问控制实现方法等保数据库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数据安全保护策略,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保护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下面是50条关于等保数据库强制访问控制实现方法的详细描述:1. 强制访问控制(MAC)是一种基于标签的安全模型,其中数据和用户被标记上不同的安全级别。

2. 安全级别包括机密、秘密和普通三个层次,每个层级有各自的访问控制规则。

3. 需要定义数据库中各个表、字段和记录的安全级别,以及用户的安全级别。

4. 数据库管理员需要制定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表、字段和记录。

5. 引入角色概念,将用户分为不同的角色,并给予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访问权限。

6. 数据库管理员需要定期审查和更新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其与实际需求相符。

7. 强制访问控制可以通过标签或标记进行实现,每个用户和数据都被赋予一个标签。

8. 标签可以根据用户的安全级别和数据的安全级别来确定。

9. 强制访问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读写权限,只有具有相应标签的用户才能访问相应的数据。

10. 标签可以被授权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修改,以适应不同的访问需求。

11. 数据库管理员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以确定其安全级别。

12. 强制访问控制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或访问控制矩阵(ACM)来实现。

13. 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简单的授权机制,定义了哪些用户有权访问某个数据库对象。

14. 访问控制矩阵是一种更复杂的授权机制,定义了不同用户对数据库对象的各种操作权限。

15. 强制访问控制还可以通过多层安全(MLS)机制来实现,确保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存储。

16. 多层安全机制可以通过标签传递策略来处理,即将一个标签传递给其他标签来控制访问权限。

17. 强制访问控制还可以通过强制隔离机制来实现,确保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在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

18. 强制隔离机制可以通过数据分区、访问控制规则和审计日志等方式来实现。

简述基于mac访问控制基本原理

简述基于mac访问控制基本原理

简述基于mac访问控制基本原理在计算机网络中,访问控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机制,它可以限制用户或设备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MAC(Media Access Control)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物理地址的访问控制方式,它可以通过限制MAC地址来控制设备的访问权限。

本文将简述基于MAC访问控制的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是网卡或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它是由48位二进制数组成的,通常表示为十六进制数。

MAC地址是唯一的,每个网络设备都有一个独特的MAC地址。

MAC地址的前24位是厂商代码,后24位是设备编号。

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

二、MAC地址过滤MAC地址过滤是一种基于MAC地址的访问控制方式,它可以限制设备的访问权限。

MAC地址过滤可以通过在交换机、路由器或无线接入点中配置MAC地址列表来实现。

只有列表中的设备才能访问网络资源,其他设备将被阻止访问。

MAC地址过滤的工作原理是在网络设备中设置一个MAC地址列表,只有在列表中的设备才能通过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当一个设备尝试连接到网络时,网络设备会检查该设备的MAC地址是否在列表中,如果是,则允许该设备访问网络资源,否则拒绝该设备的访问请求。

三、MAC地址欺骗MAC地址欺骗是一种绕过MAC地址过滤的技术,它可以伪造MAC 地址来欺骗网络设备,从而获得访问权限。

MAC地址欺骗通常是通过软件工具来实现的,可以改变设备的MAC地址,使其伪装成列表中的设备。

MAC地址欺骗的工作原理是伪造MAC地址,使其与列表中的设备相同,从而获得访问权限。

当一个设备尝试连接到网络时,网络设备会检查该设备的MAC地址是否在列表中,如果是,则允许该设备访问网络资源。

由于欺骗设备的MAC地址与列表中的设备相同,因此欺骗设备可以成功地访问网络资源。

四、MAC地址过滤的优缺点MAC地址过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访问控制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 简单易用:MAC地址过滤不需要额外的认证过程,只需要在网络设备中添加MAC地址列表即可实现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模型总结汇报

访问控制模型总结汇报

访问控制模型总结汇报访问控制模型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安全概念,用于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受保护的资源。

这篇文章将总结几种常见的访问控制模型,包括强制访问控制(MAC)、自主访问控制(D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和属性访问控制(ABAC)。

强制访问控制(MAC)是一种严格的访问控制模型,它通过强制规则来控制谁可以访问资源。

在这个模型中,系统管理员决定了资源的分类等级,然后根据用户的需要和授权来控制对资源的访问。

这种模型适用于高度机密的环境,如军事和政府组织。

自主访问控制(DAC)是一个更为灵活的访问控制模型,它基于资源的所有者来控制对资源的访问。

资源的所有者具有决定是否授权其他用户访问资源的权力。

这种模型适用于商业环境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的保护,其中组织中的员工需要共享文件,但需要保持对文件的控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访问控制模型,尤其适用于大型组织。

在这个模型中,每个用户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具有特定的权限和访问级别。

用户被分配到角色,而不是直接授予特定的访问权限,从而简化了访问控制的管理。

这种模型也支持将权限集中管理,以便快速更改和更新。

属性访问控制(ABAC)是一种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模型,它使用用户和资源的属性来决定是否允许访问资源。

这些属性可以包括用户的角色、所在部门、地理位置等。

这种模型特别适用于企业环境中的复杂访问控制需求,因为它可以根据特定情况对访问进行动态调整。

总的来说,访问控制模型是信息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通过规定谁可以访问资源,以及何时和如何访问资源来确保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不同的访问控制模型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和安全策略来选择适合的模型。

同时,访问控制模型也可以与其他安全措施相结合,如身份验证和加密,以构建更为健壮的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原理解析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原理解析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原理解析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中的两个关键技术,用于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网络资源和系统。

身份认证验证用户的身份,访问控制决定用户能够访问的资源和操作的权限。

本文将对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原理进行解析。

身份认证的原理:1.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最常见的身份验证方式,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验证用户提供的密码是否与存储在服务器上的密码一致。

2.双因素身份认证:结合用户名和密码与其他身份验证因素,如指纹、智能卡、硬件令牌等,提高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3.单点登录(Single Sign-On, SSO):用户只需要进行一次身份验证,即可访问多个不同的系统。

SSO使用令牌或凭据共享等机制,允许用户无需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访问多个系统。

4.生物特征识别:如指纹、虹膜、面部识别等,通过扫描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

5.多因素身份认证:结合多个不同的身份验证因素进行验证,如知识因素(密码、PIN码)、物理因素(智能卡、硬件令牌)、生物特征因素(指纹、虹膜识别)等。

访问控制的原理:1.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MAC):基于安全级别和标签的访问控制模型,系统管理员通过设置标签和安全级别来限制资源的访问,用户只能访问被授权的资源。

2.自愿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DAC):用户拥有资源的所有权,并有权决定其他用户能否访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用户可以授权其他用户访问自己的资源。

3.角色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中,每个角色拥有一组权限,用户通过分配给自己的角色来获得相应的权限。

4.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 ABAC):用户访问资源的控制基于用户的属性和资源的属性,访问决策基于用户的属性、资源的属性和上下文信息。

强制访问控制的优缺点

强制访问控制的优缺点

强制访问控制的优缺点3100604017信息安全1001段惠文自主访问控制(DAC)是一个接入控制服务,它执行基于系统实体身份和它们的到系统资源的接入授权。

这包括在文件,文件夹和共享资源中设置许可。

强制访问控制是“强加”给访问主体的,即系统强制主体服从访问控制政策。

强制访问控制(MAC)的主要特征是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制的客体(例如:进程、文件、段、设备)实施强制访问控制。

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

系统通过比较主体和客体的敏感标记来决定一个主体是否能够访问某个客体。

用户的程序不能改变他自己及任何其它客体的敏感标记,从而系统可以防止特洛伊木马的攻击。

强制访问控制一般与自主访问控制结合使用,并且实施一些附加的、更强的访问限制。

一个主体只有通过了自主与强制性访问限制检查后,才能访问某个客体。

用户可以利用自主访问控制来防范其它用户对自己客体的攻击,由于用户不能直接改变强制访问控制属性,所以强制访问控制提供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更强的安全保护层以防止其它用户偶然或故意地滥用自主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策略将每个用户及文件赋于一个访问级别,如,最高秘密级(Top Secret),秘密级(Secret),机密级(Confidential)及无级别级(Unclassified)。

其级别为T>S>C>U,系统根据主体和客体的敏感标记来决定访问模式。

访问模式包括:下读(read down):用户级别大于文件级别的读操作;上写(Write up):用户级别小于文件级别的写操作;下写(Write down):用户级别等于文件级别的写操作;上读(read up):用户级别小于文件级别的读操作;依据Bell-Lapadula安全模型所制定的原则是利用不上读/不下写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即不允许低信任级别的用户读高敏感度的信息,也不允许高敏感度的信息写入低敏感度区域,禁止信息从高级别流向低级别。

uos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uos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uos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关于uos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uos是一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拥有自己的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AC)策略来保护系统和用户的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将逐步介绍uos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施方法和适用场景。

一、基本概念1. 强制访问控制(MAC):与自由访问控制(DAC)不同,该策略不允许用户随意控制对象的访问权限。

相反,它由系统管理员预先设置的强制策略指导。

在uos中,其目的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2. 安全标签:uos中每个文件和进程都有一个安全标签,用于标识其访问控制级别。

标签包括主体(Subject)和客体(Object)两个部分。

主体代表了用户、进程、角色等,而客体代表了文件、目录、设备等。

3. 标记:标记是安全策略中最基本的部分,它定义了对象的访问控制级别。

标记包括类别(Category,如文件、进程)、类型(Type,用于特定对象的分类)和级别(Level,用于指示访问控制级别)。

二、工作原理uos的强制访问控制策略基于最小权限原则,即每个主体只能访问其级别及以下级别的对象。

这确保了信息的机密性和系统的完整性。

当一个主体(如用户或进程)尝试访问一个对象时,uos会根据对象的标记和主体的安全上下文来判断是否允许该访问。

安全上下文是主体正在进行的操作所涉及的对象集合。

uos使用基于标记的访问控制(Label Based Access Control,LBAC)来实现MAC。

每个主体和客体都有一个标记,标记中包含类别、类型和级别。

当一个主体要访问一个对象时,uos会比较主体和对象的标记以确定是否允许访问。

具体的比较规则由管理员在系统设置中指定。

三、实施方法uos的MAC策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施:1. 标记定义:系统管理员需要定义每个对象的标记。

这包括确定对象的类别、类型和级别。

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标记,以便灵活地控制不同对象的访问。

建立强制性的访问控制机制

建立强制性的访问控制机制

建立强制性的访问控制机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愈发严重。

访问控制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建立强制性的访问控制机制势在必行。

一、引言强制性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AC)是一种基于规则和策略的访问控制方法,它不依赖于用户的身份或权限,而是根据资源的敏感级别和访问者的安全级别来决定访问权限。

相比于自愿访问控制(Voluntary Access Control,VAC),强制性访问控制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二、背景访问控制机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特定的资源。

在传统的自愿访问控制机制中,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权限自主地决定资源的访问方式。

这种机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用户可能滥用权限或者被攻击者冒用身份。

三、强制性访问控制的工作原理强制性访问控制是基于标签或标记的方式实现的。

每个资源和主体都被赋予一个安全级别(Security Level),用于表示其重要性和敏感程度。

在访问控制过程中,系统通过比较主体的安全级别与资源的安全级别来判断是否允许访问。

只有当主体的安全级别大于或等于资源的安全级别时,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四、强制性访问控制的优势1. 提供了更高级别的保护:强制性访问控制不依赖于用户自主决策,而是基于系统设定的安全策略,确保资源仅对具备相应权限和安全级别的主体可用。

2. 抵御内部和外部威胁:由于强制性访问控制不受用户自主性的限制,能够有效地抵御内部和外部的威胁,保障系统的安全。

3. 支持完整性保护:强制性访问控制可以限制主体对资源的修改和访问,从而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5、强制性访问控制的应用与实践强制性访问控制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军事、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对于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要求较高的部门都采用了强制性访问控制机制。

6、强制性访问控制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强制性访问控制在提供信息安全方面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简述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简述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简述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两种主要的存取控制(Access Control)方法。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机构决定主题(Subject)对客体(Object)的存取权限的方式各不相同。

以下是更详细的步骤介绍。

一、自主存取控制方法自主存取控制方法(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DAC)是一种基于主题定制的存取控制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主题的拥有者可以自主地选择特定的用户或用户组授予某些权限。

特别是,该方式使主题拥有者透过特定标签或时间参数给予他人必须的权限。

步骤:1. 主题的拥有者创建对象,根据需要定义特定的存取级别,并设定权限处理规则。

例如,在图像文件中创建“read-only”、“read-write” 或“update-only”等级别。

2. 主题拥有者为存取级别指定或设置用户或用户组。

3. 用户访问对象时必须经过系统的存取请求递交及主题的判断,然后系统再将请求递交给安全检查框架,用以权限的验证处理。

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强制存取控制方法(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AC)是一种基于操作系统的存取控制方式。

以“最小权限”原则为核心,MAC规定了在若干各安全级别之间的流程控制,确保只有在相同的安全级别上的主题才具备相应的访问权限。

尤其是,该方法中,主题是严格受限的,只有管理员可以修改其暂时的访问权限。

步骤:1. 系统启动时,主题和对象(文件、目录、驱动器等)自动得到一个预设的安全级别。

2. 在主题或对象进行操作时会经过系统核查级别,系统会比较主题和对象的安全级别。

系统规定,只有主题对象的安全级别相等或主题的级别大于目标对象的安全级别时,主题才可以执行对目标对象的操作。

3. 设定“指定操作员”、“文件读写”、“文件操作”、“时间限制”、“空间限制”等级别。

操作者必须在满足所设定的要求后才可以执行相应操作。

浅谈强制访问控制MAC

浅谈强制访问控制MAC

浅谈强制访问控制(MAC)【摘要】访问控制: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的主要手段。

访问控制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或成为发起者,是一个主动的实体:如用户、进程、服务等),对访问客体(需要保护的资源的)访问权限。

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合用访问控制机制决定用户及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干什么、及做到什么程度。

访问控制分类:1)传统访问控制:自主访问控制DAC,强制访问控制MAC;2)新型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TBAC……。

本文主要谈论传统访问控制中的强制访问控制MAC。

【关键词】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Bell-Lapadula安全模型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隐患比较严重,计算机病毒传播和网络非法入侵十分猖獗,网络违法犯罪持续大幅上升,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

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它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机制的主要手段。

访问控制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或称为发起者,是一个主动的实体;如用户、进程、服务等),对访问客体(需要保护的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访问控制机制决定用户及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做什么,及做到什么程度。

访问控制,作为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的主要手段,及最为突出的安全机制, 被广泛地应用于防火墙、文件访问、VPN及物理安全等多个方面。

其中,强制访问控制就在次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访问控制从实现的基本理念来分有以下两种:1)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2)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本文主要谈论强制访问控制控制,包括其定义、原理及其分类。

一、强制访问控制MAC (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 源于对信息机密性的要求以及防止特洛伊木马之类的攻击。

访问控制的概念和分类强制访问控制和自主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概念和分类强制访问控制和自主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概念和分类强制访问控制和自主访问控制今天温习上周学习的知识,其中一个点是有关访问控制未搞清楚。

之前对访问控制没有很深入的理解,下午在网上查询后总结如下。

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指授权合法用户(主体)访问相应的资源(客体)。

在这里,主体通常指客户,实际上由相应的进程代表,客体则根据粒度不同有所划分,包括整个系统、客户资料整体、客户的个别资料等。

身份认证实际上包括客户识别、客户鉴别2个过程,通常是客户访问整个系统的第一个环节,故身份认证也被认为是粗粒度的访问控制--及允许主体访问整个系统。

"细粒度的访问控制,通常是指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提供的用户对文件或数据库表、记录/字段的访问所进行的控制.也就是GB17859中所描述的经典的访问控制。

【1】"在我的理解中,可以认为系统客户访问内容的控制,比如张三登录之后只能看到自己的财富信息,而不能看到李四有多少财产,当然这是业务规则所实现的一种粗粒度控制策略,因为实际情况要复杂许多。

强制访问控制和自主访问控制【1】所谓自主访问控制是指由系统提供用户有权对自身所创建的访问对象(文件、数据库表等)进行访问.并有权将对这些对象的访问权授予其他用户和从授予权限的用户收回其访问权限。

访问对象的创建者还有权进行授权转让"即将授予其他用户访问权限的权限转让给别的用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一些系统中.往往是由系统管理员充当访问对象的创建者角色并进行访问授权而在其后通过"授权转让将权限转让给指定用户.于是容易引起这种访问控制不是由用户自主决定访问权限的误会。

按照【2】的说法:在强制访问控制系统中,所有主体(用户,进程)和客体(文件,数据)都被分配了安全标签,安全标签标识一个安全等级。

主体(用户,进程)被分配一个安全等级客体(文件,数据)也被分配一个安全等级访问控制执行时对主体和客体的安全级别进行比较所谓强制访问控制是指由系统(通过专门设置的系统安全员)对用户所创建的对象进行统一的强制性控制,按照确定的规则决定哪些用户可以对哪些对象进行哪些操作类型的访问,即使是创建者用户,在创建一个对象后.也可能无权访问该对象。

强制存取控制策略

强制存取控制策略

强制存取控制策略
强制存取控制(MAC)策略是一种访问控制策略,它要求对每个资源都实施强制性访问控制,从而确保所有用户都符合安全策略。

MAC 策略基于特定的安全策略,例如对数据和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保护。

在MAC策略下,访问控制决策是基于用户的身份以及他们是否被授权访问特定资源。

MAC策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身份验证,它涉及验证用户的身份以及他们是否被授权访问特定资源。

身份验证可以包括密码验证、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或面部识别)或智能卡等。

一旦身份得到验证,用户将被授予对特定资源的访问权限。

MAC策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授权。

授权是指确定用户被授予的特定权限,例如读取、写入或删除特定资源。

在强制存取控制中,授权决策基于用户的身份以及他们被授予的特定权限。

MAC策略还可以包括其他方面,例如审计和日志记录,以确保对所有访问请求进行跟踪和记录。

此外,MAC策略还可以包括对系统资源的限制和控制,以确保用户不能执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总的来说,强制存取控制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策略,它通过对每个资源实施强制性访问控制来确保所有用户都符合特定的安全策略。

2020年计算机软考复习要点解析:强制访问控制

2020年计算机软考复习要点解析:强制访问控制

2020年计算机软考复习要点解析:强制访问控制
【导语】2020年计算机软考已进入备考模式,目前这个阶段,大家该强化一下自己对于教材考点的记忆,及时查漏补缺。

为您精心整理了2020年计算机软考复习要点解析:强制访问控制,更多计算机软考的备考资讯,请关注为您实时更新的内容。

2020年计算机软考复习要点解析:强制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缩写MAC)在计算机安全领域指一种由操作系统约束的访问控制,目标是限制主体或发起者访问或对对象或目标执行某种操作的能力。

在实践中,主体通常是一个进程或线程,对象可能是文件、目录、TCP/UDP端口、共享内存段、I/O设备等。

主体和对象各自具有一组安全属性。

每当主体尝试访问对象时,都会由操作系统内核强制施行授权规则——检查安全属性并决定是否可进行访问。

任何主体对任何对象的任何操作都将根据一组授权规则(也称策略)进行测试,决定操作是否允许。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也存在访问控制机制,因而也可以应用强制访问控制;在此环境下,对象为表、视图、过程等。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强制访问控制(MAC)【摘要】访问控制: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的主要手段。

访问控制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或成为发起者,是一个主动的实体:如用户、进程、服务等),对访问客体(需要保护的资源的)访问权限。

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合用访问控制机制决定用户及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干什么、及做到什么程度。

访问控制分类:1)传统访问控制:自主访问控制DAC,强制访问控制MAC;2)新型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TBAC……。

本文主要谈论传统访问控制中的强制访问控制MAC。

【关键词】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Bell-Lapadula安全模型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隐患比较严重,计算机病毒传播和网络非法入侵十分猖獗,网络违法犯罪持续大幅上升,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

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它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机制的主要手段。

访问控制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或称为发起者,是一个主动的实体;如用户、进程、服务等),对访问客体(需要保护的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访问控制机制决定用户及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做什么,及做到什么程度。

访问控制,作为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的主要手段,及最为突出的安全机制, 被广泛地应用于防火墙、文件访问、VPN及物理安全等多个方面。

其中,强制访问控制就在次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访问控制从实现的基本理念来分有以下两种:1)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2)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本文主要谈论强制访问控制控制,包括其定义、原理及其分类。

一、强制访问控制MAC (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 源于对信息机密性的要求以及防止特洛伊木马之类的攻击。

MAC通过无法回避的存取限制来阻止直接或间接的非法入侵。

系统中的主/客体都被分配一个固定的安全属性, 利用安全属性决定一个主体是否可以访问某个客体。

安全属性是强制性的, 由安全管理员 ( Security Officer ) 分配, 用户或用户进程不能改变自身或其它主 /客体的安全属性。

MAC的本质是基于格的非循环单向信息流政策。

系统中每个主体都被授予一个安全证书, 而每个客体被指定为一定的敏感级别。

访问控制的两个关键规则是: 不向上读和不向下写, 即信息流只能从低安全级向高安全级流动。

任何违反非循环信息流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

MAC起初主要用于军方的应用中, 并且常与DAC结合使用, 主体只有通过了 DAC与 MAC 的检查后, 才能访问某个客体。

由于 MAC对客体施加了更严格的访问控制, 因而可以防止特洛伊木马之类的程序偷窃, 同时 MAC 对用户意外泄漏机密信息也有预防能力。

但如果用户恶意泄漏信息, 则可能无能为力。

由于 MAC增加了不能回避的访问限制, 因而影响了系统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 虽然MAC增强了信息的机密性, 但不能实施完整性控制; 再者网上信息更需要完整性, 否则会影响 MAC的网上应用。

在 MAC系统实现单向信息流的前提是系统中不存在逆向潜信道。

逆向潜信道的存在会导致信息违反规则的流动。

但现代计算机系统中这种潜信道是难以去除的, 如大量的共享存储器以及为提升硬件性能而采用的各种Cache 等, 这给系统增加了安全隐患。

二、强制访问控制的原理在强制访问控制下,用户(或其他主体)与文件(或其他客体)都被标记了固定的安全属性(如安全级、访问权限等),在每次访问发生时,系统检测安全属性以便确定一个用户是否有权访问该文件。

强制访问控制是“强加”给访问主体的,即系统强制主体服从访问控制政策。

强制访问控制(MAC)的主要特征是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制的客体(例如:进程、文件、段、设备)实施强制访问控制。

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

系统通过比较主体和客体的敏感标记来决定一个主体是否能够访问某个客体。

用户的程序不能改变他自己及任何其它客体的敏感标记,从而系统可以防止特洛伊木马的攻击。

强制访问控制一般与自主访问控制结合使用,并且实施一些附加的、更强的访问限制。

一个主体只有通过了自主与强制性访问限制检查后,才能访问某个客体。

用户可以利用自主访问控制来防范其它用户对自己客体的攻击,由于用户不能直接改变强制访问控制属性,所以强制访问控制提供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更强的安全保护层以防止其它用户偶然或故意地滥用自主访问控制。

控制思想:每个客体都有既定的安全属性,每个客体也都有既定的安全属性,主体对客体是否执行特定的操作取决于两者安全属性之间的关系。

实现方式:所在主体(用户、进程)和客体(文件、数据)都被分配了安全标签,安全标签标识一个安全等级。

——主体被分配一个安全等级;客体也被分配一个安全等级——访问控制执行时对主体和客体的安全级别进行划分适用范围:MAC进行了很强的等级划分,通常用于多级安全军事系统。

强制访问策略将每个用户及文件赋于一个访问级别,如,最高秘密级(Top Secret),秘密级(Secret),机密级(Confidential)及无级别级(Unclassified)。

其级别为T>S>C>U,系统根据主体和客体的敏感标记来决定访问模式。

访问模式包括:下读(read down):用户级别大于文件级别的读操作;上写(Write up):用户级别小于文件级别的写操作;下写(Write down):用户级别等于文件级别的写操作;上读(read up):用户级别小于文件级别的读操作;图1 Bell-Lapadula安全模型依据Bell-Lapadula安全模型所制定的原则是利用不上读/不下写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见图1)。

即不允许低信任级别的用户读高敏感度的信息,也不允许高敏感度的信息写入低敏感度区域,禁止信息从高级别流向低级别。

强制访问控制通过这种梯度安全标签实现信息的单向流通。

依据Biba安全模型所制定的原则是利用不下读/不上写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见图2)。

在实际应用中,完整性保护主要是为了避免应用程序修改某些重要的系统程序或系统数据库。

图2 Biba安全模型三、强制访问控制方法操作系统的某一合法用户可任意运行一段程序来修改该用户拥有的文件访问控制信息,而操作系统无法区别这种修改是用户自己的合法操作还是计算机病毒的非法操作;另外,也没有什么一般的方法能够防止计算机病毒将信息通过共享客体从一个进程传送给另一个进程。

为此,人们认识到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访问控制手段,这就是强制访问控制。

在强制访问控制中,系统对主体与客体都分配一个特殊的一般不能更改的安全属性,系统通过比较主体与客体的安全属性来决定一个主体是否能够访问某个客体。

用户为某个目的而运行的程序,不能改变它自己及任何其它客体的安全属性,包括该用户自己拥有的客体。

强制访问控制还可以阻止某个进程生成共享文件并通过这个共享文件向其它进程传递信息。

强制访问控制对专用的或简单的系统是有效的,但对通用、大型系统并不那么有效。

一般强制访问控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限制访问控制。

一个持洛伊木马可以攻破任何形式的自主访问控制,由于自主控制方式允许用户程序来修改他拥有文件的存取控制表,因而为非法者带来可乘之机。

MAC可以不提供这一方便,在这类系统中,用户要修改存取控制表的唯一途径是请求一个特权系统调用。

该调用的功能是依据用户终端输入的信息,而不是靠另一个程序提供的信息来修改存取控制信息。

(2)过程控制在通常的计算机系统中,只要系统允许用户自己编程,就没办法杜绝特洛伊木马。

但可以对其过程采取某些措施,这种方法称为过程控制。

例如,警告用户不要运行系统目录以外的任何程序。

提醒用户注意,如果偶然调用一个其它目录的文件时,不要做任何动作,等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限制取决于用户本身执行与否。

(3)系统限制要对系统的功能实施一些限制。

比如,限制共享文件,但共享文件是计算机系统的优点,所以是不可能加以完全限制的。

再者,就是限制用户编程。

不过这种做法只适用于某些专用系统。

在大型的,通用系统中,编程能力是不可能去除的。

四、强制访问控制实例下面介绍一个实例:Unix文件系统强制访问控制机制的Multics方案。

Multics方案是Unix文件系统强制访问控制机制的多种方案之一,其他的还有Linus IV 方案、Secure Xenix方案、Tim Thomas方案等。

在Multics方案中,文件系统和Unix文件系统一样,是一个树形结构,所有的用户和文件(包括目录文件)都有一个相应的安全级。

用户对文件的访问需要遵守下述安全策略:①仅当用户的安全级别不低于文件的安全级别时,用户才可以读文件;②仅当用户的安全级别不高于文件的安全级别时,用户才可以写文件。

一个文件的创建和删除被认为是对文件所在目录(文件的父目录)的写操作,所以当一个用户创建或者删除文件时,他的安全级一定不能高于文件父目录的安全级。

这种限制与Unix文件系统是不相容的,因为在Unix文件系统中,有些用户可以读安全级别比自己低的文件。

例如,在Unix文件系统中有一个共享的/TMP目录用于存放临时文件,为使用户能读他们存放在/TMP下的文件,用户的安全级别应该不低于Multics方案的安全级。

这就是Multics方案中强制访问控制策略矛盾,因为在Multics方案中,用户如果想写/TMP目录,他的安全级别就必须不高于/TMP目录的安全级别。

结束语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就是访问控制的安全。

利用强制访问控制,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强制访问控制的各个方面,相信此文能使大家更了解访问控制的原理。

访问控制是个古老而又新颖、简单而又复杂。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应用系统的多样性又决定了访问控制的复杂性, 很难统一到一个简单的标准之内。

由于MAC 能够很好地适应实际组织的安全策略,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能够减轻系统安全管理的负担, 因此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 石文昌,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2] 冯登国,网络安全原理与技术,科技出版社,2007年9月[3] 蒋睿、胡爱群、陆哲明,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 王凤英,访问控制原理与实践,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5] 洪帆,访问控制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