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论述题

合集下载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

两汉文学一、填空题: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2、两汉时期,士大夫文坛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是散文和。

3、西汉初期,为适应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政治需要,文坛上最先兴起的文体是。

4、西汉初期政论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5、西汉后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桓宽的《》。

6、东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王充的《》。

7、东汉的政论散文除王充的《论衡》外,比较尖锐地批判现实的作品还有王符的《》和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8、东汉晚期,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文中出现了抒情散文这种新题材类型,有代表性的是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

9、西汉初期贾谊的赋《》和《鵩鸟赋》可以视作从楚辞到汉赋形成的过渡之作。

10.枚乘的《______________》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

11.西汉前期最著名的汉大赋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

12、东汉晚期的赋以抒情小赋为主,代表作家是和赵壹。

13、张衡的《》描写了退隐田园的乐趣,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田园题材的作品。

14、《史记》原名《》,东汉末期始被称为“史记”。

15.司马迁的《史记》由本纪、表、书、、列传五个部分构成。

16、东汉前期的《》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17、“汉乐府民歌”是汉王朝音乐机构“”所采集的民间歌词的统称。

18、“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诗中,以《》和《陌上桑》艺术成就最高。

19.有姓名可考的文人五言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宋子侯的《董桥娆》和辛延年的《_________________》20、“古诗十九首”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

二、单项选择题:1、.贾谊的《过秦论》和《》是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2、鼌错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是《》。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3、汉武帝时期的《》是一部以黄老道学为理论基础的资政著作,它构建了一个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包容在一起的庞大理论体系。

填空、简答、论述(秦汉魏晋南北朝)

填空、简答、论述(秦汉魏晋南北朝)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秦代唯一的散文家是李斯他散文的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2、汉初著名的政论文作家有贾谊和晁错,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分别是《过秦论》和《论贵粟疏》。

鲁迅称他们的文章为“西汉鸿文”。

3、太康诗人主要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二陆”指陆机和陆云,“两潘”指潘岳和潘尼,一左指左思(曾以《三都赋》名震京都,《咏史》诗八首奠定其文学地位)。

4、西晋诗坛以陆机和潘岳(善写悼亡题材的作品)为代表,其诗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孙绰和许询。

对此,《续晋阳秋》《宋书·谢灵运传论》《诗品》皆有一致的看法。

6、嵇康的绝笔诗是《幽愤诗》,其散文代表作是《与山巨源绝交书》。

7、元嘉三大家是指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8、曹丕《典论·论文》中所述的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王粲为“七子”之冠冕,代表作《登楼赋》9、魏晋南北朝小说主要有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分别是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10、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并成为“七体”的开山之作。

11、司马相如以大赋《子虚赋》《上林赋》名世,其骚体赋也卓有成就,骚体之作除《大人赋》外,还有《长门赋》和《哀秦二世赋》。

12、东汉京都大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以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成就为最高。

13、东汉后期的抒情小赋以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祢衡的《鹦鹉赋》最有名。

14、贾谊的骚体赋以《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最为有名。

15、扬雄前期所创作的“四大赋”包括《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后期辞赋《解嘲》16、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

述行赋在融会古今、抒发历史沧桑感方面有很多新的开拓,按性质可分为治世之作、衰世之作和乱世之作。

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

最新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

最新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

两汉文学一、填空题: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2、两汉时期,士大夫文坛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是散文和。

3、西汉初期,为适应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政治需要,文坛上最先兴起的文体是。

4、西汉初期政论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5、西汉后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桓宽的《》。

6、东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王充的《》。

7、东汉的政论散文除王充的《论衡》外,比较尖锐地批判现实的作品还有王符的《》和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8、东汉晚期,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文中出现了抒情散文这种新题材类型,有代表性的是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

9、西汉初期贾谊的赋《》和《鵩鸟赋》可以视作从楚辞到汉赋形成的过渡之作。

10.枚乘的《______________》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

11.西汉前期最著名的汉大赋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

12、东汉晚期的赋以抒情小赋为主,代表作家是和赵壹。

13、张衡的《》描写了退隐田园的乐趣,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田园题材的作品。

14、《史记》原名《》,东汉末期始被称为“史记”。

15.司马迁的《史记》由本纪、表、书、、列传五个部分构成。

16、东汉前期的《》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17、“汉乐府民歌”是汉王朝音乐机构“”所采集的民间歌词的统称。

18、“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诗中,以《》和《陌上桑》艺术成就最高。

19.有姓名可考的文人五言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宋子侯的《董桥娆》和辛延年的《_________________》20、“古诗十九首”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

二、单项选择题:1、.贾谊的《过秦论》和《》是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2、鼌错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是《》。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3、汉武帝时期的《》是一部以黄老道学为理论基础的资政著作,它构建了一个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包容在一起的庞大理论体系。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三)——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2)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三)——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2)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三)——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2)18.简要比较一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

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由于产生的地域和社会环境不同,故而在内容与风格上就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南朝民歌多产生于商业发达的都市,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统治者采录民歌仅仅是为了声色娱乐,在收集时按照他们的趣味进行选择,因此,现存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且多是女性口吻,如《西洲曲》写一个女子怀人,情思缠绵。

此外,某些情歌还有较重的色情成分和胭脂气,很少泥土气息。

南朝民歌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清妙的歌谣随口唱来,不雕饰,不做作,便将内心深处细腻缠绵的情感真切地表现出来。

二是大量运用双关语,也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双关语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同音异字的,如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等;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以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匹”,以药名或曲名之“散”双关取散之“散”等。

这些巧妙的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

北朝乐府民歌,现存只有六十余首。

由于北朝乐府民歌产生于长期处于混战状态的北方,又出于多个民族,因此反映现实生活比南朝要远为深广。

其中以反映战争、徭役和人民流离失所的诗篇最多;其次是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表现壮烈牺牲、歌颂战斗英雄的,如《木兰诗》;还有少数诗篇写婚姻恋爱和北国风光的,如《敕勒歌》。

可见,北朝民歌数量虽然比南朝民歌少,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南朝民歌所不能比的。

北朝民歌语言朴素,感情直率,就是情歌也大都大胆泼辣,这就形成了北朝民歌刚健豪放的风格,与南朝民歌的艳丽柔弱迥然不同,显示出北方民族独有的特色。

19.简述南朝文学的主要特点。

南朝文学是指宋、齐、梁、陈四代的文学。

这个时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创作活动受到空前的重视,文人集团创作活跃,作家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越前代;作品内容单薄空虚,但题材有所开拓,形式技巧趋于成熟;文学理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考试样题A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考试样题A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考试样题A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考试样题A一、填空(25分)(一)文学史常识1、秦汉唯一著名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是《》。

2、汉代最兴盛的文体是,但真正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的《》中的传纪文学作品及诗歌中的、民间歌辞、文人五言诗《》。

3、我国文学史上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

4、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么三篇,其中只有《》最可信为蔡琰所作。

5、东汉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西晋左思则以十年时间构思写成《》。

“洛阳纸贵”指的即是的佳作被富贵人家竟相传抄之事。

6、晋宋之际代替玄言诗的是由谢灵适开创的。

7、集南北朝诗歌之大成的作家是,其代表作为《拟咏怀》廿七首。

8、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最杰出最系统的一部著作是刘勰的《》。

(二)诗句填空1、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2、,游子不顾返。

《古诗·行行重行行》3、白骨露于野,。

(曹操《蒿里行》)4、丈夫志四海,。

(曹植《赠白马王彪》)5、,澄江静如练。

(谢月兆《晚登三山还想京邑》)6、池塘生春草,。

(谢灵运《登池上楼》)7、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8、,白骨蔽平原。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9、,翔鸟鸣北林。

(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10、援琴鸣弦发清高,。

(曹丕《燕歌行》)10分)1、被王国维推为“一代之文学”的汉代文体是()。

A.汉乐府民歌B.汉赋C.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散文D.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文人2、乌有先生,亡是公是出自()。

A.枚乘的《七发》B.司马相如《子虚》《上林》C.贾谊《鹏鸟赋》D.杨雄《羽猎》赋中虚构的人物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薄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之句出自汉乐府民歌中的()。

A.《有所思》B.《陌上桑》C.《妇病行》D.《孔雀东南飞》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之句出自()一诗。

A.司马迁《报任安书》B.李斯《谏逐客书》C.班固《苏武传》D.晁错《论贵粟疏》5、汉代四大赋家指的是()。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问题详解)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问题详解)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考试题-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题库及答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考试题-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题库及答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练习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成科,成为个人抒发怀抱的行为,发射出夺目的光彩,成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建安时期战乱的现实,人命危浅,经学束缚的解除,使个性得以张扬,于是,叹生命之短促,人生之多艰,悲凉慷慨,刚健清新,便成为建安文学的主要风貌。

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全国的局面,但维持时间极短。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重在哲理思索的玄言诗,之后是东晋的山水田园诗,均在探讨人生的价值。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为我国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百余年,诗歌艺术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探讨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各种文体发展得相当完备,而且还出现了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骈体文。

这一时期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也得到很大发展,产生了如《文心雕龙》、《诗品》等文学理论巨著。

基本知识1.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

2.建安时期,为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3.建安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4.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蠫、应NB75B *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5.曹操(155 —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6.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7.曹操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

8.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方向发展的。

9.曹丕(187 —226),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

10.曹丕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

他的《燕歌行》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11.曹植(192 —232),字子建。

12.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期。

13.曹植前期诗歌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就是通过写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

秦汉魏晋古代文学试题

秦汉魏晋古代文学试题

秦汉魏晋古代文学试题古代文学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5空,每空1分,共25分)1、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散文著作是《吕氏春秋》。

此书内容驳杂,所以后世把它列为“ 杂家”。

2、西汉赋作中,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都是以“不遇”为主题。

3、《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汉武帝时代,长达三千年左右。

4、班固《汉书·艺文志》将汉乐府歌诗创作精神的特点归纳为:“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5、东汉时期著名的京都赋,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6、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名。

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一篇自传体叙事诗,对杜甫的《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和《北征》等有很大影响。

7、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山水诗_____________ 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8、谢灵运与鲍照和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9、自齐梁之后,南朝散文日衰,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10、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__ 志人小说_________ 两大类。

11、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

1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1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淮南子》《淮南子》是汉初南王刘安招致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原称《淮南鸿烈》。

(1分)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

(1分)其文风新异瑰奇,行文也多形容铺张,注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1分2、汉大赋汉大赋又称散体大赋,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特征,(1分)以主客问答为基本结构(1分)的韵散相间、半诗半文的文体。

3、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蔡琰为代表的作家(1分)亲身经历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目睹了民生的苦难,因而大都既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与抱负,(1分)其作品大都呈现出高扬理想、忧时伤世、充满个性、富有悲剧色彩的特征,这种特点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建安风骨”。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doc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doc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一、填充:1,《诗经》现存诗--------篇,大抵是--------至----------------约----百年的作品。

2,写出《诗经》古代和现代著名的注本或选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3,写出2部《楚辞》著名的注本或者选注本(包括作者和书名):----------------------------、--------------------------------。

4,写出《论语》古今著名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5,写出《孟子》古今著名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

6,写出3种先秦诸子散文代表性的著作:-------------、-------------、------------。

7,写出3篇神话作品的名称:------------------、------------------、-----------------。

8,写出4篇屈原作品的名称:----------------、----------------、----------------、----------------。

9,汉代所传《尚书》有二种,一为﹍﹍﹍﹍﹍﹍﹍,有﹍﹍﹍篇;一为﹍﹍﹍﹍﹍﹍﹍,有﹍﹍﹍篇。

10,所谓“《春秋》三传”是指------------------、------------------、-----------------。

11,《左传》记叙了自鲁---------------年起到---------------止共-------年的史实。

12,《左传》是一部以----------------的记事为纲的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最新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最新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_第二段_。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李斯一。

3 •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 •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 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_峄山刻石_、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 _发愤著书_”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 _赋_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_《七发》_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_。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_。

15•班固的_《两都赋》_、张衡的_《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_《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_。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 _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_。

21 •《新语》的作者是_陆贾_。

22 •《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_《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_。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_。

(完整版)(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精品文档)

(完整版)(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一)一、选择题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1〕谢灵运;〔2〕谢脁;〔3〕沈约;〔4〕阴铿;〔5〕鲍照。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1〕多用谐音双关;〔2〕语言自然质朴;〔3〕多用五言四句形式;〔4〕感情强烈,直抒胸臆。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1〕《典论》;〔2〕《文章流别论》;〔3〕《文心雕龙》;〔4〕《诗品》。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1〕贾谧;〔2〕石崇;〔3〕陆机;〔4〕潘岳。

5、三国后期的士人群体主要有〔1〕建安七子;〔2〕正始名士;〔3〕竹林七贤;〔4〕竟陵八友。

6、提出“文章经国之大业”的观点的是〔1〕葛洪;〔2〕曹丕;〔3〕陆机;〔4〕挚虞。

7、下面哪些属于“四声八病”〔1〕猪肚;〔2〕正纽;〔3〕蜂腰;〔4〕凤尾。

8、下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是:〔1〕阮籍;〔2〕陈琳;〔3〕阮瑀;〔4〕曹植。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你认为不正确的理由〔每题8分,共16分〕1.与南方迥然不同的北方风物使庾信的诗风发生了巨大变化。

2.由于永明体作家提倡四声八病,因而他们的诗歌创作无犯其病者。

三、默写〔每题6分,共12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2、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鲁迅说陶渊明的《咏荆轲》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何道理?2、曹植的诗歌创作前后期有何变化?3、简述南北朝民歌的不同。

五、论述题〔1题8分;2、3每题15分,共38分〕1.归纳王聚《登楼赋》各段大意和全篇中心思想,谈谈其写作特色。

2.说说“辞”的定义与“赋”的区别以及辞演变为赋的过程。

归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中心思想。

3、简述谢灵运的山水诗风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2〕〔3〕。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1〕〔3〕。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3〕〔4〕。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2〕〔4〕。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三)——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1)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三)——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1)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三)——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1)1.请简述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主要表现。

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义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到了南朝。

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

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人学、玄学、史学并立,这是重要的标志。

同时,这一时期又有文笔之分。

《文心雕龙·总术》中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篇》中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的说明:“……至如文者,惟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他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是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并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上溯至《汉书·艺文志》,而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且将诗和赋分开,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论及十二种文体,对各种文体追溯其起源,考察其演变.并举出一些作品加以讨论,比曹丕和陆机又进了一步。

东晋李充的《翰林论》联系风格来辨析文体,是对文体风格的进一步探讨。

《文心雕龙》和《文选》则对文体有着十分系统的区分和深入的讨论。

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表明人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而《文心雕龙》对文学作品艺术特征的论述,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述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述题

论述题1、文学的自觉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

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追溯到《汉书·燕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铬律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至于《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既系统,对文体的讨论也很深入。

《文心雕龙》的上篇主要的篇幅就是讨论文体共分33大类。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这在下面还要讲到。

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的特性。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自觉追求上。

上面提到过“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

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精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论著中可以看到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简答论述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简答论述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简答论述论述题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

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简述曹植《白马篇》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白马篇》是曹植诗歌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对一个武艺高强、勇猛无畏,又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以爱国勇士英勇卫国的精神的描写,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渴望,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全诗迸发着慷慨激昂的炽烈热情,洋溢着高迈不凡的蓬勃朝气。

诗歌内容充实丰富,采用虚实相生、疏密得当的笔法,工于起调,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多慷慨悲愤之气,体现了其诗辞藻华茂的艺术风格。

3、列举两晋诗歌有代表性的重要现象?参考答案:太康体,左思风力,玄言诗,游仙诗。

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

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专题训练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专题训练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专题训练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专题训练中国古代史部分一(分封制)司马炎(晋武帝)代魏后,认为曹魏失权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宗室拱卫中央皇室。

鉴于宗族无力勤王的史实,在尚未统一全国时,就进行分封诸王,封27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分封诸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

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

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材料中“分封诸王”的制度名称是什么?(2)阅读以上材料,从“分封诸王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1)分封制。

(2)观点: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论述: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观点: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论述:西周分封诸侯,造成日后周天子面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束手无策,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

后来到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历时16年,严重削弱了西晋中央政权的势力,西晋从此衰落。

二(商鞅变法)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观点: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富裕强大。

论述: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通过奖励军功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使得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论述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论述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述题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开;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结合作品进行论述)2试论曹植诗歌的风格及其成因。

曹植诗歌的风格,《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前期创作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期表达理想与现实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壮,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这种风格的形成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

3前人评价司马迁有“爱奇”倾向,请结合《史记》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司马迁的“爱奇”,既有神奇鬼怪之事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对特异性人物的推崇与偏爱。

建功立业、隐忍就功名、悲剧人物、游侠刺客等。

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审美观,寄托自己的理想,体现褒贬倾向。

使《史记》文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史记》的文学成就答:《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

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历史,成为中国传记文学的千古典范作品。

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相当篇目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

《史记》象一道漫长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特色的人物几百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近百人,为后代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写人的楷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表现在精心选材上。

作为史书,《史记》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必须按照真实的材料刻划人物。

因此,精心选材是传记文学写作的关键。

太史公在选材时为突出某一人物形象,体现某一创作意图,往往采用“互见法”。

即在写一个人的本传时,往往只将传主的主要事迹、性格写入本传,而将他的其它事迹、性格分置于他传中。

这样既保证了各篇的完整性,又使得各篇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如写刘邦,刘邦本传《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历史功迹及其作为政治家的不凡个性,而刘邦的一些“无赖”行径则可见于其它一些相关的人物传记中。

考研笔记分享: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考研笔记分享: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魏晋风流: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而魏晋风流表现在外的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电可以说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

这种艺术必须是自然的,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

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而从深层看来,魏晋风流下那种对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那种对个性化的向往,那种无拘无束的氛围,正是文学成长的良好气候。

魏晋风流不仅对魏晋这两代文学产生影响,也对魏晋以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已成为一个美好的影像,映在后人的心里,不断激发出文学的灵感。

建安风骨:这是对汉末魏初时期的优秀诗歌创作特色所作出的概括。

建安文学以曹魏集团为中心,主要成就在诗歌。

建安诗人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其内涵主要有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浮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三曹:指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的创作对当时的文坛有很大影响,故后人合称为“三曹”。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涛文俱佳,风格清峻通脱。

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钟嵘称他“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述题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开;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结合作品进行论述)2试论曹植诗歌的风格及其成因。

曹植诗歌的风格,《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前期创作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期表达理想与现实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壮,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这种风格的形成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

3前人评价司马迁有“爱奇”倾向,请结合《史记》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司马迁的“爱奇”,既有神奇鬼怪之事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对特异性人物的推崇与偏爱。

建功立业、隐忍就功名、悲剧人物、游侠刺客等。

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审美观,寄托自己的理想,体现褒贬倾向。

使《史记》文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史记》的文学成就答:《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

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历史,成为中国传记文学的千古典范作品。

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相当篇目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

《史记》象一道漫长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特色的人物几百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近百人,为后代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写人的楷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表现在精心选材上。

作为史书,《史记》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必须按照真实的材料刻划人物。

因此,精心选材是传记文学写作的关键。

太史公在选材时为突出某一人物形象,体现某一创作意图,往往采用“互见法”。

即在写一个人的本传时,往往只将传主的主要事迹、性格写入本传,而将他的其它事迹、性格分置于他传中。

这样既保证了各篇的完整性,又使得各篇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如写刘邦,刘邦本传《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历史功迹及其作为政治家的不凡个性,而刘邦的一些“无赖”行径则可见于其它一些相关的人物传记中。

这样既通过《高祖本纪》正面肯定了刘邦的历史功业,又以他传对刘邦的一些不好的品行作了揭露,从而使后人能对刘邦的事迹、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其次,太史公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往往在一些篇章中集中只写几件事。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为突出蔺相如、廉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一思想品质,主要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

此外,太史公还通过情节描写特别是戏剧性的情节场面;某些心理特征的描绘;对比衬托;细节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等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㈡谋篇布局,匠心独运全书一百三十篇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整体,互相补充照应,同时又独立成篇。

而这些独立成篇的传记,有的是人物传;有的是叙事文;有的象抒情文;有的象单篇的专论。

在文章的组织方面首尾呼应,组织严密,常以某些穿插贯穿全篇。

而在穿插中又有灵活的变化,使人感到神秘莫测,波澜起伏。

这些穿插有情节的穿插,议论的穿插,奇闻轶事的穿插,而结尾又往往耐人寻味,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觉。

㈢悲愤慷慨,有强烈的抒情性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部《史记》,是作者用他的全部心血和生命铸成的,饱含了自己的爱憎善恶。

《史记》就象《离骚》一样是一部长篇悲愤诗。

我们从《史记》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浓重的个人身世之悲与历史悲痛的同体整和、同体震颤。

可以说,《史记》的情事之悲愤是中国史书千古以来绝无仅有的。

㈣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史记》总的风格是朴拙雄浑,有感情,有气势,有力量。

《史记》各篇随着内容的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时而雄姿悲壮,时而冷峻深刻,时而又低回婉转,总之,能尽其语言巧妙传神之能事。

5南北朝民歌有何不同答:a. 从题材看,吴声西曲专写男女爱情,北歌则充满了批判现实的精神,视野广阔得多,战争惨景、贫富对立、民风土俗、英雄人物等都有涉及,老女、孤儿、寡妇、穷汉、战俘,骑射称雄的健儿,背井离乡的游子,种种人物都在诗中出现,歌辞描写的也正是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b.从风格看,南北乐府民歌的风格同样显著不同。

南歌专写缠绵婉约的情爱,风格委婉细腻;北歌则抒发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情绪,风格直率粗犷。

它的语言也不像南歌那样清丽,而在质朴中带有俚俗粗野的气息。

c.南北民歌内容、风格的不同,同它们的声调是大有关系的。

“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皆胡虏之曲。

”,吴声西曲是侑酒佐饮的女乐,声调软,内容风格自然婉曲;而鼓角横吹则是军中马上的武乐,声调以雄浑悲忼为特色,北歌的风格正同这种声调互为谐合。

d.从艺术形式看南北乐府民歌的形式体制相对比较接近,北歌也大都是短小的抒情诗,五言四句的最多。

北歌有一部分本用外族语言写成,曾经过汉译;一部分则直接用汉语写,南北朝同是五言诗的昌盛时期,民间歌辞也多五言本是不难理解的。

加上北方民歌再由北入南时经过南方作家的翻译润色,在体制上更容易同南方民歌接近了。

不过南歌有五言三句、五句和六句者,北歌的七言二句、四句体也不见于吴声西曲。

6、班马异同论答:“班马”指的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与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两人在史学上、文学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既有类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班固所著《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在体制上承袭《史记》,只是把“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汉书》前半部照抄《史记》,武帝以后是新作。

司马迁及其《史记》在思想上既吸取了各家学说,又自成一家之言,具有卓越的思想和批判精神。

班固及其《汉书》在思想上尊奉儒家,有明显的正统观念。

《汉书》从儒家伦理道德出发,肯定了一些正直之士,批判了一些奸佞小人,这与《史记》有类似之处,但不具有《史记》那样强烈的思想锐气和广泛的人民性,有时还表现出与《史记》针锋相对的观点。

《史记》与《汉书》在史传文学上都有高度成就。

《史记》开创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先河,成为中国史传文学的千古典范。

《汉书》在描写手法上继承了《史记》的一些传统,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它没有《史记》那样的奇崛多姿,但文章组织严密,语言受到汉辞赋散文影响,繁富绮丽,凝炼整饬,具有一种雍容典雅之美。

7、“建安风骨”是指什么样的文学风貌?答:“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建安时代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著称,被后人尊为文学的典范,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首先是指建安时代的文学(主要是诗歌)内容充实、感情丰沛的特点。

建安时代的作家,由于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本来就很注重作品的抒情性,又由于他们久经战乱,思想感情表现的就更加慷慨激昂。

其次,“建安风骨”是指建安诗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

建安诗歌是从乐府诗歌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也讲究辞采,但仍然保持了乐府民歌质朴爽直的本色,不像后来文人诗那样过分地追求富丽的辞藻,因此明朗刚健的风格就更加突出。

第三,它是指建安诗文风骨和藻饰恰当的结合。

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曹植。

此外,“建安风骨”还可以从志深笔长和梗概多气来理解,政治理想的高扬、悲凉慷慨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对人生短暂的哀叹是“建安风骨”的具体体现。

8、论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及其意义答:《古诗十九首》是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集体创作的一组抒情短诗,其主题多半是写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与下层文士人的生命慨叹,曲折地反映了东汉覆灭前动荡不宁的社会生活。

《古诗十九首》充满了一种对人生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暂的悲慨。

这种人生悲情的表达,后来弥漫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调。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主要有如下几点:①善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

如《迢迢牵牛星》,通篇描绘牛女形象,而男女离别之情,已隐含其中。

②善于以事传情,通过某些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使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

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情的描述,抒写了一个怀才不遇、失路徘徊的下层文士的苦闷。

③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以衬映烘托,能达到一种虽着墨不多却语短情长的艺术效果。

如《冉冉孤生竹》写新婚女子对丈夫别后深长的思念,即以孤竹结根泰山喻女子托身君子,为后面抒写久别之苦作了很好的铺垫。

④语言上具有浅近自然、意蕴丰厚的特点。

如《行行重行行》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虚写思妇对丈夫久行不归的怨愤,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极写思妇刻骨的相思,以“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描写思妇对丈夫的猜度,都具有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钟嵘《诗品》称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正说明了《古诗十九首》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

它在平易流畅中见清丽,极大地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抒情性;而它所流露出的生命悲情,不仅强烈地表现出特定时代里的生命意识和个体意识,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9、钟嵘为什么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正确吗?答: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就陶渊明诗歌的主要方面而眼,应该说是正确的。

古代有很多隐士,但大多是有意为之,并不是真正的归隐,其目的是为了沽名钓誉,也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

但陶渊明却是一为真正的隐士,他活了63岁,其中有五十多年是在乡村度过的,而且从他的诗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隐居躬耕生活的题材,这些优美的田园诗,情感真挚,风格浑融,没有厚实的生活基础,是写不出来的。

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由衷热爱,而且也表现了他冲淡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

在陶渊明以前,没有人像他一样把隐逸生活写得如此的生动多样,正如朱自清在《陶诗的深度》中说的:“田园诗才是陶渊明的独创,他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钟嵘的评价没有错。

”不过,陶渊明并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悠然自得,他的内心还是有一定的冲突的。

他的隐居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早期受的教育是纯粹的儒家教育,因此希望建功立业、大济苍生是他的追求。

但是,时局的混乱以及政治的黑暗,使他的仕宦之心冷却了下来,归隐田园便成为他的必然选择,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他的归隐也就弄假成真了,而且他觉得他最适合的生存方式应该是田园的生活。

而且,在他的诗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还有对贫苦的悲叹,对死亡的忧惧,他也并没有完全忘却政治。

所以,他没有脱离他所属于的社会和时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渊明“并非整天正夜的飘飘然”,“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