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1]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问题详解)
汉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斯。
3.统一后出自斯之手的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
20、《过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摹拟。
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题先秦文学思考题1.比较《诗经》中“国风”和“小雅”诗的风格特征。
2.试述风、雅、颂的文体特征。
3.试述赋、比、兴的文学意义。
4.试析《诗经》怨刺诗的思想和表达特点。
5.论述《诗经》的现实精神。
6.试论《诗经》的基本情感特征。
7.试论《诗经》的形式特征。
8.试论《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9.简述《春秋》记事的特征。
10.古人是如何论述《春秋》的“微言大义”的?11.《左传》的理性精神是如何通过叙事表现出来的?12.论《左传》人物描写的特点。
13.试析《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14.试析《左传》的叙事特征。
15.试述《左传》的记言特征。
16.结合战国文化背景,论述《战国策》的思想特征。
17.试述策士的基本游说技巧。
18.试述《战国策》寓言的特征。
19.比较《左传》和《战国策》说辞的艺术特征。
20.从陈述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比较“语录体”和“论辨体”散文的特征。
21.谈谈先秦议论散文的文体发展线索。
22.举例说明《孟子》文章“循循善诱”的表达特征。
23.试析《庄子》的文体特征。
24.论述《庄子》的艺术特征。
25.简析《庄子》文章中意象的特点。
26.简述《荀子》的文章体制的特点。
27.从结构、意象、论述方式等方面谈谈《庄子》散文的“诗性”特征。
28.简述《韩非子》文章风格特征。
29.具体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三书中寓言的不同特征。
30.简述《离骚》的主题思想。
31.试述《离骚》的艺术特色。
32.谈谈《离骚》和《九歌》在运用象征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33.简述《九歌》表达相思之情的特点。
34.试论《天问》的结构特征。
35.简述宋玉的文学成就。
36.简述屈原和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两汉文学思考题1.汉代的经学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汉代的文学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3.西汉前期的论说文有什么共同特点?从朝廷作家和藩国作家中各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4.汉武帝时期的论说文出现了哪三种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倾向?5.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儒道两家思想对论说文创作各有什么影响?6.贾谊、晁错等西汉散文家在哪些方面继承了战国说辞的艺术成就。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 秦汉文学思考题、如何理解“秦世不文,” 1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此后十五年间,战国百家争鸣结束,诸子异说绝响,《诗》、《骚》抒情传统随之消歇。
《汉书?艺文志》载秦有杂赋九篇,歌诗八篇,儒家羊子、名家黄公若干篇。
但或毁于嬴政焚书坑儒,或尽于项羽咸阳之火,皆不传于后世。
今所得者,唯秦世君臣诏令奏议之文与称颂功德的刻石之文。
故《文心雕龙?诠释》云“秦世不文”。
秦世不文不独是秦的文学特征,也是秦的政治特征。
2、两汉文学的概况如何,一、汉诗: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二、汉赋:京都田猎大赋咏物抒情小赋三、两汉史传散文:《史记》《汉书》四、两汉诸子散文:政论散文学术散文两汉社会概况(政治思想):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1)汉初思想:黄老思想成为汉初主要的统治思想。
(萧规曹随) 2、思想2)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思想的统一文学基本态势: 1 巨丽之美 2 进取精神 3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4 从浪漫到现实5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比方说古诗十九首的产生3、两汉经学对两汉文学有何影响,汉初儒生通过注经来发表自己的政治文化学术观点。
1、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1) 以当时流行的隶书为五经作传,称为“今文经学”) 以汉以前的文字(古籀zhòu文,即大篆)为五经写的传,称为“古文经学”。
22、经学兴盛,文学沦为经学附庸。
4、汉赋产生的原因有那些,一、汉赋的渊源1)汉赋在结构上常用假设人物对话应答组成文章,楚辞中的《卜居》《渔父》已用此形式。
2)汉赋的用韵与铺陈的表现手法受《诗经》影响;3)汉赋继承了《诗经》(远源)到《楚辞》(近源)的颂美讽谏精神 (散体大赋);4)汉赋抒写文人士子的个人哀怨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骚体赋),这同样是从《诗经.小雅》到楚辞中的重要内容;5)汉赋的铺张扬厉承之于先秦纵横家恣肆驰骋之文。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秦汉文学绪论一、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熟读《谏逐客书》、《过秦论》、《论贵粟疏》二、了解李斯、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桓宽、刘向、王充、王符的散文代表作。
三、名词解释《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四、论述题1.结合作品,分析李斯《谏逐客书》的文学成就。
2.结合作品,分析贾谊和《过秦论》(上)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二章汉代辞赋一、熟读并背诵《归田赋》,泛读《鵩鸟赋》、《七发》、《子虚赋》、《上林赋》、《刺世疾邪赋》二、了解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赵壹的汉赋代表作品。
三、名词解释汉赋、骚体赋、“七体”、汉大赋、抒情小赋、“劝百讽一”、汉赋四大家四、简答题1. 简析《七发》的艺术成就。
2. 简析《子虚赋》与《上林赋》的艺术成就。
3. 简述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
4. 简述汉赋的发展阶段、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
第三章汉代史传文学一、熟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苏武传》二、名词解释“史汉”、本纪、世家、列传、互见法、李陵之祸三、简答题1. 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产生了重要影响?2. 简述《史记》的风格特征?3. 《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4. 简述《汉书》的成书和体例。
四、论述题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史记》塑造人物的高超的艺术技巧。
2. 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背诵《有所思》、《上邪》、《陌上桑》、《战城南》、《长歌行》、《十五从军征》,熟读《东门行》、《孤儿行》、《饮马长城窟行》、《焦仲卿妻》、《上山采靡芜》。
二、名词解释:乐府、两汉乐府诗、《乐府诗集》三、简答题1.《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哪几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哪几类中?2.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四、论述题1. 结合作品谈谈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
2.《汉书·艺文志》评述汉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问题详解)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思考题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思考题复习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练习题1.、试述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战乱和分裂(长期频繁悲剧性情感基调以悲为美)(2)饥馑、疾疫夺去无数人性命(3)文人命运,文人卷入政治斗争(魏晋名士少有全者)(4)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游仙诗的流行感伤的生命意识笼罩着整个时代。
影响:(1)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人性觉醒,开始追求诗文艺术形式美,而不强调“寓教训”。
(2)文学从广义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其独立地位确立。
(3)对文学各种体裁有比较明确细致的区分,对各类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比较明确的区别;(4)对文学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⑴反映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曹植《送应氏》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蔡琰《悲愤诗》(五言)⑵表现政治理想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植《白马篇》《薤露行》《杂诗》(其五、六)刘桢《赠从弟》⑶强烈的生命忧患和悲剧色彩曹操《短歌行》《龟虽寿》徐干《室思诗》阮瑀《七哀诗》曹植《赠白马王彪》《赠徐干》曹植《野田黄雀行》《吁嗟行》⑷鲜明的个性特征曹操《蒿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野田黄雀行》、《吁嗟行》3、建安风骨的内涵是什么?试加以阐述。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廊清天下的盼望,悲天悯人的情操配合建功立业的壮志,正是建安风骨的内涵。
4、试述建安诗歌的艺术成就。
⑴五言诗繁荣并走向成熟——“五言腾踊”曹植大力写作五言诗,存诗90多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一、文学常识题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史记》“五体”: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分别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
N词解释:班马、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班马: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是历史名著,又是杰出的散文作品。
他们两人既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又是著名的散文家,故常并称。
建安风骨:~指汉末建安时期至魏文帝黄初时期,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等诗人为代家所写的优秀诗歌,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抒发了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
大抵情辞慷慨,格调刚劲遒健,在思想和艺术上均有鲜明特色,后人称这种特色为“建安风骨”。
“左思风力”: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
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借咏史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
二、佳句赏析《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作者在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的境与意会的无限情趣。
一个“见”字将南山胜景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传情的表达出来,“见”用神妙。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描写春天的景色,对仗工稳,生动笔调写出了生机春天,选取最代表春天景物,是其具有永久魅力的重要原因。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三、问答题1.汉乐府中主要作品的把握与分析。
(《上邪》、《江南》)2.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并举例予以分析。
3.赏析陶渊明《饮洒》(其五),并回答:为什么说“心远”是这首诗的纲领?“心远”即“心志高远”,思想远离尘嚣。
中国古代文学(2)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2)思考题1.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概况。
2.理解文学的自觉。
1.概念:建安风骨、三曹、七子。
2.曹操、曹丕、曹植诗歌各自的艺术特点。
3.作品:曹操《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王粲《七哀诗》。
⏹ 1.概念:竹林七贤、左思风力、游仙诗、玄言诗。
⏹ 2.阮籍、嵇康诗歌的特点。
⏹ 3.左思的咏史诗。
⏹ 1.概念: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
⏹ 2.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 3.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 4.庾信与南北诗风的融合。
⏹ 5.作品:谢灵运《登池上楼》、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鲍照《拟行路难》。
⏹ 1.南北朝民歌的各自特点。
⏹ 2.作品分析:《西洲曲》、《木兰诗》。
☐了解陶渊明的思想。
☐ 1.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 2.作品:《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 1.陶诗的艺术成就。
☐ 2.了解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
识记:魏晋南北朝赋的代表作家作品。
1.概念:骈文。
2.说明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发展。
作品分析: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
作品识记: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均《与宋元思书》、孔稚珪《北山移文》、郦道元《三峡》。
1.了解关于“小说”的三则资料。
2.说明小说的渊源。
1.概念:志怪小说、《搜神记》。
2.熟悉《三王墓》、《宋定伯》。
3.了解志怪小说的艺术和影响。
1.概念:志人小说。
2.《世说新语》的思想和艺术。
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发展的原因了解《典论·论文》、《文赋》、《诗品》的主要内容。
了解《文心雕龙》、《昭明文选》1.说明唐诗的繁荣。
2.了解唐诗的发展分期。
说明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作品:《人日思归》。
2.概念:上官体。
1.概念:初唐四杰。
2.说明四杰的贡献。
3.作品:《野望》、《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从军行》、《在狱咏蝉》。
1.作品:《春江花月夜》。
2.简述:沈宋与律诗。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双专业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熟读《谏逐客书》、《过秦论》、二.名词解释《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成书年代大约在前239年左右。
在砸去败家学说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造,从而构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为十二纪(5),八览(8),六论(6)和序文。
《吕氏春秋》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包括诸多短小精炼,文风平实畅达,是十分优秀的散文。
如《重己》。
另一个突出的文学成就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四.论述题1.李斯《谏逐客书》的文学成就。
答案: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1)是善于用比喻。
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
如文中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
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
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
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
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2.贾谊和《过秦论》(上)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答案:思想内容:《过秦论》(上)重点分析了秦朝从兴盛迅速转为衰败进而灭亡的原因,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文章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论述秦“过”,而一切选材与论证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提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2)文章的在论证方法上,主要采用了陈述史实与议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史实的分析中揭示其论点与结论。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 秦汉文学思考题、如何理解“秦世不文,” 1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此后十五年间,战国百家争鸣结束,诸子异说绝响,《诗》、《骚》抒情传统随之消歇。
《汉书?艺文志》载秦有杂赋九篇,歌诗八篇,儒家羊子、名家黄公若干篇。
但或毁于嬴政焚书坑儒,或尽于项羽咸阳之火,皆不传于后世。
今所得者,唯秦世君臣诏令奏议之文与称颂功德的刻石之文。
故《文心雕龙?诠释》云“秦世不文”。
秦世不文不独是秦的文学特征,也是秦的政治特征。
2、两汉文学的概况如何,一、汉诗: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二、汉赋:京都田猎大赋咏物抒情小赋三、两汉史传散文:《史记》《汉书》四、两汉诸子散文:政论散文学术散文两汉社会概况(政治思想):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1)汉初思想:黄老思想成为汉初主要的统治思想。
(萧规曹随) 2、思想2)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思想的统一文学基本态势: 1 巨丽之美 2 进取精神 3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4 从浪漫到现实5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比方说古诗十九首的产生3、两汉经学对两汉文学有何影响,汉初儒生通过注经来发表自己的政治文化学术观点。
1、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1) 以当时流行的隶书为五经作传,称为“今文经学”) 以汉以前的文字(古籀zhòu文,即大篆)为五经写的传,称为“古文经学”。
22、经学兴盛,文学沦为经学附庸。
4、汉赋产生的原因有那些,一、汉赋的渊源1)汉赋在结构上常用假设人物对话应答组成文章,楚辞中的《卜居》《渔父》已用此形式。
2)汉赋的用韵与铺陈的表现手法受《诗经》影响;3)汉赋继承了《诗经》(远源)到《楚辞》(近源)的颂美讽谏精神 (散体大赋);4)汉赋抒写文人士子的个人哀怨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骚体赋),这同样是从《诗经.小雅》到楚辞中的重要内容;5)汉赋的铺张扬厉承之于先秦纵横家恣肆驰骋之文。
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
一.试论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战乱和分裂。
乱世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典型特征。
2、由于政权更迭的频繁,统治集团中争权夺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形成了文学的悲观与放达的感情基。
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二.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文学发展阶段?文学进入自觉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
文体得到长足发展:1、五言诗创作达到顶峰;2、骈文出现并发展迅速;3、骈赋发展进入高峰;4、七言古诗确立并取得可喜成绩;5、民歌兴盛;6、小说初具规模;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的内涵是什么?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
其内涵是:1、政治理想的高扬。
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
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
3、强烈的个性表现。
4、浓郁的悲剧色彩。
正始诗风: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的区别: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由直接敏锐变为间接隐晦,感情的表达由热烈直率转为曲折含蓄。
人生态度经历了从高飏到内敛、从追求立功到痛苦自保、从慷慨淋漓的情感宣泄到玄远清虚的哲学幽思的变化;作品的风格从刚健明快,渐变为含蓄隐晦。
多采用曲折的象征、比拟手法,形象性上有所前进,但出现以诗谈玄说理的苗头。
2、试述“三曹”的诗歌创作及成就。
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其主要成就是乐府诗,他是文人向民歌学习,创作拟乐府的第一人。
其主要成反映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统一天下的抱负。
《度关山》、《对酒》、《龟虽寿》、《观沧海》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一,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1汉大赋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作家和作品?体制宏大;采用问答形式;铺陈文采;歌颂为主。
主要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2 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婚姻爱情;战争徭役;苦与乐的深刻揭示;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3南朝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委婉细腻;以情为核心展开动态描写;多用顶真手法和双关语。
4《诗品》评曹植诗歌的特点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请结合作品加以阐释。
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5《史记》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史记》在历史真实基础上刻画人物,成为传记文学的开端;是对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人文精神的弘扬;对后代散文、小说、戏剧等产生重要影响。
6曹操《短歌行》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短歌行》的特点:情调低昂回旋;化用《诗经》成句;多用比喻。
7“大小谢”的山水诗在风格上有什么差异?大谢对山水景物作客观的描摹,小谢通过山水景物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小谢在语言上避免了大谢的晦涩、平板之弊,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8陶渊明诗歌有哪些风格特征?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平易自然,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情景事理的浑融。
另外,陶诗还有金刚怒目式的风格。
9、枚乘《七发》在汉赋发展史上有何地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以七件事启发太子,大肆铺陈、讲究文采,标志着汉大赋的成熟。
对后来的辞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七林”。
10、《孔雀东南飞》在叙事诗发展史上有何意义?《孔雀东南飞》在叙事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结构;生动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对白;环境渲染。
11、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南朝民歌多为情歌,北朝内容广泛;南朝委婉含蓄,多用双关语,形式短小;北朝粗犷豪放,直率,形式多样。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1、试述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这一时期文学由于以宫廷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内部的趋向性,导致文学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是变化中最有意义的,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这时期的文学创作他点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2、试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况。
①文学的自觉a重视文学,文学观发展b辨析问题c追求文学的审美特质。
②文学集团的活跃曹操、曹丕、曹植等邺下文人集团。
3、什么叫“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抒发作家渴望统一及建功立业的抱负,风格清新刚健,慷慨悲凉,充满了昂扬进取的豪迈精神,后人将“建安文学”这种鲜明特色称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4、试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①汉末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②思想从儒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③曹氏父子的带头创作和对文学的鼓励倡导。
5、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学发展中的贡献。
①建安文学的领袖,倡导文学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②自觉学习汉乐府民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
曹操的诗歌全是乐府诗,乐府诗不再局限于乐府机关收集的诗歌,还包括文人模仿乐府诗创作的诗歌。
③采用乐府古题写实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④采用适合内容的诗歌形式,具有创新精神,曹操擅长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诗。
例如:《蒿里行》《薤露行》古辞都是杂言,曹操改为五言。
四言诗自《诗经》后已经衰落,少有佳作,曹操写了一篇优秀的四言诗作《短歌行》。
6、试分析曹丕对诗歌艺术形式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曹丕虽然仅存约四十首诗,却是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具备。
王夫之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
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
”7、试分析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前期生活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论述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述题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开;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结合作品进行论述)2试论曹植诗歌的风格及其成因。
曹植诗歌的风格,《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前期创作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期表达理想与现实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壮,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这种风格的形成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
3前人评价司马迁有“爱奇”倾向,请结合《史记》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司马迁的“爱奇”,既有神奇鬼怪之事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对特异性人物的推崇与偏爱。
建功立业、隐忍就功名、悲剧人物、游侠刺客等。
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审美观,寄托自己的理想,体现褒贬倾向。
使《史记》文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史记》的文学成就答:《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
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历史,成为中国传记文学的千古典范作品。
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相当篇目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
《史记》象一道漫长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特色的人物几百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近百人,为后代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写人的楷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表现在精心选材上。
作为史书,《史记》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必须按照真实的材料刻划人物。
因此,精心选材是传记文学写作的关键。
太史公在选材时为突出某一人物形象,体现某一创作意图,往往采用“互见法”。
即在写一个人的本传时,往往只将传主的主要事迹、性格写入本传,而将他的其它事迹、性格分置于他传中。
这样既保证了各篇的完整性,又使得各篇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如写刘邦,刘邦本传《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历史功迹及其作为政治家的不凡个性,而刘邦的一些“无赖”行径则可见于其它一些相关的人物传记中。
古代文学复习题(1)解答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复习范围(2014级)一、诗文背诵:本学期要求背诵的所有篇目二、名词解释:汉赋:是汉代在远承《诗经》赋诵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家铺张恣肆的文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杨雄的《法言》。
“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
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这是杨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李陵之祸: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
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机报答汉朝。
正好汉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汉武帝。
武帝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遭受“腐刑”。
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之。
汉代设立的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并负责搜集各地歌谣的音乐管理机关。
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题材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
沿用到后世,涵义近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
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伤感色彩。
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
是汉代文人无言诗成熟的标志,其内容多写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蔡琰为代表的作家亲身经历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目睹了民生的苦难,因而大都既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其作品大都呈现出高扬理想、忧时伤世、充满个性、富有悲剧色彩的特征,这种特点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建安风骨”。
真实地反映了现时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流露出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幽怨,带有悲剧色彩,意境宏大,笔调畅朗,从而形成的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
两汉文学一、填空题: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2、两汉时期,士大夫文坛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是散文和。
3、西汉初期,为适应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政治需要,文坛上最先兴起的文体是。
4、西汉初期政论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5、西汉后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桓宽的《》。
6、东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王充的《》。
7、东汉的政论散文除王充的《论衡》外,比较尖锐地批判现实的作品还有王符的《》和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8、东汉晚期,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文中出现了抒情散文这种新题材类型,有代表性的是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
9、西汉初期贾谊的赋《》和《鵩鸟赋》可以视作从楚辞到汉赋形成的过渡之作。
10.枚乘的《______________》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
11.西汉前期最著名的汉大赋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
12、东汉晚期的赋以抒情小赋为主,代表作家是和赵壹。
13、张衡的《》描写了退隐田园的乐趣,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田园题材的作品。
14、《史记》原名《》,东汉末期始被称为“史记”。
15.司马迁的《史记》由本纪、表、书、、列传五个部分构成。
16、东汉前期的《》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17、“汉乐府民歌”是汉王朝音乐机构“”所采集的民间歌词的统称。
18、“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诗中,以《》和《陌上桑》艺术成就最高。
19.有姓名可考的文人五言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宋子侯的《董桥娆》和辛延年的《_________________》20、“古诗十九首”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
二、单项选择题:1、.贾谊的《过秦论》和《》是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2、鼌错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是《》。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3、汉武帝时期的《》是一部以黄老道学为理论基础的资政著作,它构建了一个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包容在一起的庞大理论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秦汉文学绪论一、谈谈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情况二、谈谈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情况如何?汉代文学主要分几个时期?分别有何特点?出现了哪些代表作家?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熟读《谏逐客书》、《过秦论》二、了解李斯、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桓宽、刘向、王符的散文代表作二、名词解释:《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四、简答1.《吕氏春秋》的作者、成书及体例及艺术特点?2.《淮南子》成书、内容及艺术特点?3、西汉散文的演变情况如何?五、论述1.结合作品,分析李斯《谏逐客书》的文学成就。
2.结合作品,分析贾谊和《过秦论》(上)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二章汉代辞赋一、熟读并背诵《归田赋》,泛读《鵩鸟赋》、《七发》、《子虚赋》、《上林赋》、《刺世疾邪赋》二、了解贾谊赋、枚乘、汉武帝、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刘向、刘歆、班彪、班固、张衡、蔡邕的代表作品三、名词解释:汉赋、骚体赋、“七体”、汉大赋、抒情小赋四、简答题一、《七发》的艺术成就?二、《子虚赋》与《上林赋》在的艺术成就?三、扬雄赋的特点?四、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第三章汉代史传文学一、熟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苏武传》二、名词解释:《史记》、《汉书》、《吴越春秋》、本纪、世家、列传、李陵之祸三、简答题1、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带来了重要影响?2、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实践其写作目的的?3、《史记》的叙事艺术主要有哪些?4、《史记》的地位何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5、《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6、《史记》的风格特征?7、《汉书》的体例、地位如何?四、论述题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史记》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技巧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背诵《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东门行》、《焦仲卿妻》,熟读《孤儿行》、《上山采靡芜》、《羽林郎》。
二、名词解释:乐府、《乐府诗集》三、简答题1、太乐与乐府两个音乐机构的区别?2、简谈乐府机构在西汉的兴衰情况。
3、《诗集》把乐府诗分为哪几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哪几类中?4、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对两汉乐府诗体产生重大影响的乐曲有哪些?四、论述题1、结合作品谈谈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第五章东汉文人诗一、背诵《四愁诗》、*《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迢迢牵牛星》,熟读《庭中有奇树》、《客从远方来》、《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二、了解班固、张衡、秦嘉、郦炎、赵壹、蔡邕的诗歌代表作品。
二、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1、简谈班固的诗歌贡献。
2、张衡的诗歌贡献。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谈谈《古诗十九首》内容与艺术特点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名词解释:玄学二、简答题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主题有哪些?与时代背景有何关系?2、文学自觉的标志什么?3、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哪些代表性的文学批评著作?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哪几方面?5、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如何?各阶段有什么主要特征?6、简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燕歌行》、《白马篇》、《赠白马王彪》、《七哀诗·明月照高楼》、《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赠从第》、《咏怀诗·夜中不能寐》,熟读《名都篇》、《美女篇》、《悲愤诗》、《咏怀·驾言发魏都》二、名词解释建安风骨、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三、简答1、简谈曹丕的文学成就。
2、曹植前后期代表作是什么?分别体现出什么特点?3、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写了什么典型情节,这样写有何作用?4、简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正始诗歌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哪些?为什么?6、阮籍《咏怀》82首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四、论述题1、结合作品,谈谈曹操的诗歌成就。
2、结合作品,谈谈你对钟嵘《诗品》评曹植作品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理解。
第二章两晋诗坛一、背诵:《赴洛道中作》、《咏史》(“郁郁涧底松”)、《扶风歌》二、名词解释太康诗风、游仙诗、玄言诗三、简答题1、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体现在哪几方面?2、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3、左思《咏史》诗文学史意义4、兰亭诗的文学史意义第三章陶渊明一、背诵:《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归去来兮辞》二、了解陶渊明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情况三、简答题1、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有几类,分别有什么代表作品?2、简谈《归去来兮辞》的文学史意义。
3、简谈《桃花源记》的社会理想。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与艺术特征第四章南北朝民歌一、背诵《西洲曲》、《敕勒歌》、《木兰诗》,熟读《子夜歌》(始欲识郎时)、《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华山畿》(君既为侬死)、《那呵滩》(闻欢下扬州)、《瑯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陇头歌辞》(陇头流水)。
二、名词解释吴歌、西曲三、简答题1、南朝民歌使用的音乐、产生地域、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
2、北朝民歌使用的音乐、产生地域、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
3、为什么说《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之绝唱?四、论述题结合具体诗歌,谈谈南北朝民歌在内容与艺术上的区别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背诵《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物)、《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代出自蓟北门行》二、名词解释元嘉三大家三、简答题1、谢灵运和鲍照在诗史上的地位。
2、南朝时期山水诗出现的意义。
3、为什么山水诗能在南朝宋初产生?4、鲍照诗歌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结合具体诗歌,谈谈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的转变。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一、背诵《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二、了解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和作品,门阀制度下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及以宫廷和诸王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三、名词解释永明体、四声八病、宫体诗四、简答题1、简谈永明体的产生过程2、沈约在齐梁诗坛中的地位。
3、大、小谢山水诗有何异同?4、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五、论述题以《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为例,分析谢朓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一、背诵《拟咏怀》(榆关断音信)、《寄王琳》二、了解北朝的代表作家、作品,南北使臣的外交活动和南朝迁入北方的文士对南北文化交融所起的作用三、简答题1、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
四、论述题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一、背诵《登楼赋》,熟读《洛神赋》、《芜城赋》、《别赋》、《哀江南赋序》、《与陈伯之书》《与宋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二、了解这一时期的辞赋、骈文与散文代表作家、作品二、名词解释:骈文、《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三、简答题1、骈文主要有何特点?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一、熟读《韩凭妻》、《紫玉》、《石崇要客宴集》、《王子猷居山阴》二、名词解释志怪小说、志人小说、《搜神记》、《世说新语》三、简答题1、简谈小说的起源。
2、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的原因。
3、《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
4、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一1、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散文著作是《》。
此书内容驳杂,所以后世把它列为“”。
2、西汉赋作中,董仲舒的《》、司马迁的《》,都是以“不遇”为主题。
3、《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下至西汉时代,长达三千年左右。
4、班固《汉书·艺文志》将汉乐府歌诗创作精神的特点归纳为:“,。
”5、东汉时期著名的京都赋,有班固的《》和张衡的《》。
6、刘勰称王粲为,其《》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最负盛名。
蔡琰的五言《》是一篇自传体叙事诗,对杜甫的《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和《北征》等有很大影响。
7、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8、与和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9、自齐梁之后,南朝散文日衰,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颜之推的《》、郦道元《》、杨衒之《》。
10、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和___ _________ 两大类。
11、相去日以远,。
12、池塘生春草,。
13、丈夫志四海,。
二1、《淮南子》2、汉大赋3、建安风骨4、太康诗风5、骈文三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四1、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带来了重要影响?2、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3、《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4、曹植前后期代表作是什么?分别体现出什么特点?5、大、小谢山水诗有什么异同?6、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有几类,分别有什么代表作品?五1、结合作品,谈谈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
2、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1、吕氏春秋、杂家;2、士不遇赋、悲士不遇赋;3、传说中的黄帝、汉武帝;4、感于哀乐,缘事而发;5、两都赋、二京赋;6、七子之冠冕、七哀诗、登楼赋、悲愤诗;7、山水诗;8、谢灵运、鲍照;9、颜氏家训、《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10、志怪小说、志人小说;11、衣带日以缓;12、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淮南子》是汉初南王刘安招致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原称《淮南鸿烈》。
(1分)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
(1分)其文风新异瑰奇,行文也多形容铺张,注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1分)2、汉大赋又称散体大赋,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特征,(1分)以主客问答为基本结构(1分)的韵散相间、半诗半文的文体。
(1分)3、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蔡琰为代表的作家(1分)亲身经历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目睹了民生的苦难,因而大都既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与抱负,(1分)其作品大都呈现出高扬理想、忧时伤世、充满个性、富有悲剧色彩的特征,这种特点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建安风骨”。
(1分)4、太康诗风:陆机、潘岳是两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两晋诗风。
(2分)繁缛,是太康诗风的特征。
(1分)5、骈文:文体名。
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
(1分)起源于汉魏。
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
(1分)迨南北朝,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
唐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