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体育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46体育综合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46 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运动训练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15%,填空题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75-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运动训练学导言
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二、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
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2、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3、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4、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三、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3、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四、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2、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3、操作性训练方法
4、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五、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1、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
2、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
六、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1、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框架
2、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七、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1、教练员的认知
2、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
复习材料:《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4。
③710体育学综合(含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__2019年学术型体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10体育学综合适用专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考试内容含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两部分,分值分别约为150分。
(四)基本题型结构(每一部分)名词解释题(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等2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2、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主张。
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对“五四”以后的中国体育产生了哪些巨大影响?4、前苏联的主智主义体育理论有哪些特点?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表现出体育课程哪些新特征?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不同学段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和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有哪些?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有哪些基本要求?4、不同学段学生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5、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6、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哪些基本要求?7、不同学段学生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由《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两部分各占150分,卷面总分300分。
两部分考试大纲如下: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部分考试大纲一、满分及考试时间1、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与《运动生理学》部分合计180分钟二、试题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综合题三、主要参考书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四、考查内容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考核内容: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简况二、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三、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考核要求:了解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简况,掌握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及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考核内容: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考核要求:了解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以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理解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考核内容:学校体育的结构及功能和目标考核要求: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四章体育课程考核内容:一、体育课程的含义二、体育课程的编制三、体育课程的实施及评价四、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考核要求:了解体育课程的含义及体育课程的编制,理解体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及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
第五章体育教学考核内容: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1.体育教学的概念 2.体育教学的特点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三、体育教学目标: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及特征 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3.体育教学的层次 4.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四、体育教学过程:1.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及要素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体育教学过程的原则五、体育教学方法:1.体育教学方法概念及分类 2.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基本要求3.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六、体育教学计划:1.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及意义 2.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3.体育教学的单元教学设计 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七、体育教学实施考核要求:了解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和构成要素,掌握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实施。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学院代码:003
学院名称:体育学院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体育教学(045201)、运动训练(045202)、社会体育指导(045204)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体育综合(346)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为体育硕士考试大纲
体育综合 (346)
(一)《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3.西方体育和体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4.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
5.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
6.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不同学段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和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基础
5.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6.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7. 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动力学,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8.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延髓心血管活动中枢,心血管反射(压力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局部血流的自身调节
(2)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
(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1)IgG的特性和功能
(2)IgM的特性和功能
(3)IgA的特性和功能
(4)IgE的特性和功能
(5)IgD的特性和功能
6.抗体的应用
(1)抗血清(多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2)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11.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2. 皮层诱发电位、脑电活动和脑电图,觉醒和睡眠
13. 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十一、内分泌系统
1. 激素的概念和递送信息的途径,激素的化学分类
2.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作用的调控
7.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突触的易化
8. 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区别
9. 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10. 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5.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氧和二氧化碳的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011体育学院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3
2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考试大纲
《教育学》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 能否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理论的能力,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 践问题的能力等。 《运动生理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运动生
专业基础综合 626
(包括运动生理 学、体育社会学)
《运动生理学》 ,王瑞元、苏全生主 编,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 出版社,2012 年版;
《体育社会学》 ,卢元镇主编,高等 二、考试范围 《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等; 《体育社会学》的 教育出版社,2006 年 6 月第 2 版。
一般基础理论和知识等。 三、试题结构 《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论述 题、简答题。 《体育社会学》 :概念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学院名称: 体育学院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考查考生对运动训练学基本理论和运动训练实践技能、知识 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和学校体育实践技 能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较好运用相关知识、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学 校体育实践问题;考查考生对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 掌握以及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运动生 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运动生理学基 础理论知识分析、综合解决运动训练及群众体育健身锻炼实践中 的具体问题。
学、教育学)
2.《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二、考试范围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 1.《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201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体育综合考试科目
201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体育综合考试科目教指委2019考试大纲,如教指委没更新,将按该大纲命题 201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体育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第一篇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释义(二)竞技体育的形成动因(三)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四)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二运动训练概述(一)运动训练释义(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三运动训练学概述(一)运动训练学释义(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三)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四)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一)运动成绩释义(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一)竞技能力释义(二)竞技能力的构成(三)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异同(四)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的异同三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一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一)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二)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二竞技需要原则(一)竞技需要原则的概念(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三)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三有效控制原则(一)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理论依据(三)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周期安排原则(一)周期安排原则的概念(二)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三)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五适宜负荷原则(一)适宜负荷原则的概念(二)适宜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三)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科学地处理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五)科学地根据项目的性质安排负荷六区别对待原则(一)区别对待原则的含义(二)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论依据(三)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七适时恢复训练原则(一)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二)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一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三)运动训练手段概述(四)运动训练手段体系二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一)重复训练法(二)间歇训练法(三)持续训练法(四)变换训练法(五)循环训练法(六)比赛训练法三运动训练常用手段(一)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二)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三)固定组合练习手段(四)变异组合练习手段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训练释义(二)运动员体能的构成(三)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一)力量素质释义(二)最大力量的训练(三)快速力量的训练(四)爆发力的训练(五)相对力量的训练(六)力量耐力的训练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一)速度素质释义(二)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三)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四)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四耐力素质及其训练(一)耐力素质释义(二)有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三)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四)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二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三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一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二战术训练方法三战术方案的制订第八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理训练的类型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三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四运动智能概述第九章运动训练计划一运动训练计划概述(一)运动训练计划释义(二)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意义(三)运动训练计划分类二多年训练计划(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释义(二)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划分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负荷特点(四)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年龄特征(五)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特征(六)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七)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八)竞技保持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三年度训练计划(一)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二)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四周训练计划(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和组织(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三)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四)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五课计划与组织一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一)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二)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二教练员与运动员(一)教练员(二)运动员第十章运动队伍管理本篇参考书目 12000 2.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第二篇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一、学校体育发展简况(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四、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一)学校体育的结构(二)学校体育的功能(三)学校体育的目标第二章体育课程一、体育课程的含义(一)体育课程的概念(二)体育课程的特性二、体育课程的编制(一)体育课程的目标(二)体育课程的内容三、体育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取向(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四、体育课程的评价(一)对学生的评价(二)对教师的评价(三)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一)历史经验(二)改革趋势第三章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的特点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一)构成要素(二)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之间的关系三、体育教学目标(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三)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学校体育学四、体育教学过程(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四)体育教学原则五、体育教学方法(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三)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四)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六、体育教学计划(一)体育教学计划的概念与构成(二)学年教学计划(三)学期教学计划(四)单元教学计划(五)课时计划七、体育教学实施(一)体育教学常规(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运用(三)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第四章课余体育一、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一)课余体育的地位(二)课余体育的特点二、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一)课余体育的功能(二)课余体育的价值三、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一)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二)学校体育管理机构与职能二、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三、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四、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一)学校体育管理相关法律(二)学校体育管理相关行政法规(三)中央相关文件第六章体育教师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二)体育教师的作用二、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三、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二)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本篇参考书目1.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2.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第三篇运动生理学绪论(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二)生命的基本特征(三)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肌肉收缩的原理12 3-收缩偶联(二)肌肉收缩的形式123(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 2、肌肉酸疼(四)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23(五)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123(六)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2 (七)肌电的研究与应用第二章血液(一)血液概述123 内环境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二)血液的功能12 3 调节作用4 (三)渗透压和酸碱度(四)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12 第三章循环机能(一)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12 (二)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12(三)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23第四章呼吸(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234 (二)气体的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三)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 1血液运输 2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12 (五)运动时的合理呼吸1234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一)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123(二)糖代谢与运动能力123(三)脂肪代谢与运动12 3肥(四)蛋白质代谢与运动1第三篇运动生理学绪论(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二)生命的基本特征(三)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肌肉收缩的原理 12 3-收缩偶联(二)肌肉收缩的形式123(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 2、肌肉酸疼(四)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23(五)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123(六)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2 (七)肌电的研究与应用第二章血液(一)血液概述 123 内环境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二)血液的功能12 3 调节作用4 (三)渗透压和酸碱度(四)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12 第三章循环机能(一)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12 (二)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12(三)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23第四章呼吸(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234 (二)气体的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三)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 1血液运输 2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12 (五)运动时的合理呼吸1234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一)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123(二)糖代谢与运动能力123(三)脂肪代谢与运动12 3肥(四)蛋白质代谢与运动12 (五)水的代谢运动员脱水及其复水(六)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12345 第六章肾脏机能(一)运动性蛋白尿(二)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一)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2(二)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23 4素5(三)兴奋剂及其危害23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一)视觉器官12(二)听觉与位觉12 (三)本体感觉12(四)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12 第九章运动技能(一)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23 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一)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23 (二)有氧工作能力1运动实践中的应用23 (二)无氧工作能力13 第十一章身体素质(一)身体素质概述12 (二)力量素质1234 (三)速度素质123 (四)耐力素质12 (五)灵敏与柔韧素质12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12 (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23 (三)稳定工作状态12 (四)运动性疲劳12(五)恢复过程12 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一)高原环境与运动12(二)热环境与运动12第十五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本篇参考书目 123 王步标等主编1234 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一)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112(二)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 2002 2019 2019。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一、学校体育发展简况(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四、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一)学校体育的结构(二)学校体育的功能(三)学校体育的目标第二章体育课程一、体育课程的含义(一)体育课程的概念(二)体育课程的特性二、体育课程的编制(一)体育课程的目标(二)体育课程的内容三、体育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取向(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四、体育课程的评价(一)对学生的评价(二)对教师的评价(三)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一)历史经验(二)改革趋势第三章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的特点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一)构成要素(二)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之间的关系三、体育教学目标(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三)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四、体育教学过程(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四)体育教学原则五、体育教学方法(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三)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四)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六、体育教学计划(一)体育教学计划的概念与构成(二)学年教学计划(三)学期教学计划(四)单元教学计划(五)课时计划七、体育教学实施(一)体育教学常规(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运用(三)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第四章课余体育一、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一)课余体育的地位(二)课余体育的特点二、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一)课余体育的功能(二)课余体育的价值三、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一)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二)学校体育管理机构与职能二、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三、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四、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一)学校体育管理相关法律(二)学校体育管理相关行政法规(三)中央相关文件第六章体育教师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二)体育教师的作用二、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三、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二)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第七章体育社会结构一、体育与政治二、体育与经济三、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四、体育的社会分层第八章人口与体育人口一、人口问题概述二、体育人口三、非体育人口第九章体育群体与体育社团一、群体概述二、体育群体概述三、体育社团第十章体育社会问题一、体育社会问题概述二、体育社会问题特点与种类本篇参考书目1.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论(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二)生命的基本特征(三)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肌肉收缩的原理123-收缩偶联(二)肌肉收缩的形式123(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1、力量2、肌肉酸疼(四)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23(五)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123(六)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2(七)肌电的研究与应用第二章血液(一)血液概述123 内环境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二)血液的功能123 调节作用4(三)渗透压和酸碱度(四)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12第三章循环机能(一)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12(二)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12(三)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调节23第四章呼吸(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234(二)气体的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三)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12(四)呼吸运动的调节12(五)运动时的合理呼吸1234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一)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123(二)糖代谢与运动能力123(三)脂肪代谢与运动123(四)蛋白质代谢与运动12(五)水的代谢运动员脱水及其复水(六)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12供能系统的特征345第六章肾脏机能(一)运动性蛋白尿(二)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一)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2(二)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2345(三)兴奋剂及其危害123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一)视觉器官12(二)听觉与位觉1置与适宜刺激2(三)本体感觉12(四)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12第九章运动技能(一)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23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一)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123(二)有氧工作能力12的意义3(二)无氧工作能力123第十一章身体素质(一)身体素质概述12(二)力量素质1234(三)速度素质123(四)耐力素质12(五)灵敏与柔韧素质12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12(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23(三)稳定工作状态12(四)运动性疲劳123(五)恢复过程12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一)高原环境与运动12(二)热环境与运动12第十五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234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112(二)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本篇参考书目1200222005 3 王步标等主编2006。
西北师范大学932《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2019)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运动训练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2)学院名称(盖章):体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9年6 月5 日《运动训练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2)一、考核要求本考试科目为运动训练学学科的综合基础理论考试,要求考生准确掌握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运动训练的常用方法与手段,了解运动训练理论前沿知识,具备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二、考核评价目标《运动训练学》适用于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和体育硕士运动训练方向研究生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的是测试考生对运动训练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理论分析、解释和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言第一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第二节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第三节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第一节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第二节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第三节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第四节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第五节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第六节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第三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第一节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第二节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第四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第一节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第二节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第三节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训练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概述第二节运动训练控制方法第三节操作性训练方法第四节运动训练基本手段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第一节运动训练负荷概述第二节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第三节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第四节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第五节运动训练负荷的项群特征第七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第一节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构架第二节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第三节运动训练过程的调控第八章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第一节教练员的认知第二节教练员的执教第三节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第四节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参考书目: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0452体育硕士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体育综合科目代码:346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0452体育硕士……………………………………………………………………………一、考试性质《体育综合》是为了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为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体育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体育综合》按照体育硕士的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三门课程。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体育类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适用于体育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题型及比例(每部分内容):(1)名词解释: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简答题: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论述题: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四、考查内容:由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一、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二、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一)学校体育的结构(二)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三)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四)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五)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四、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一)体育课程的特点(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三)体育课程的编制(四)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五、体育课程的实施(一)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二)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三)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六、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二)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三)体育教学内容(四)体育教学方法(五)体育教学组织管理(六)体育教学设计(七)体育学习评价七、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一)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二)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三)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八、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九、课外体育活动(一)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十、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十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二)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三)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十二、理想的体育教师(一)理想的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二)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三)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十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一)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二)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三)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四)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第二部分: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概念、构成、特点以及社会价值(二)运动训练概念、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关系、运动训练学主要任务以及学科特征(三)《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项群训练理论二、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一)运动成绩概念以及影响因素(二)竞技能力概念以及结构模型(三)运动训练负荷概念以及构成(四)运动训练方法释义以及多维分类体系、具体操作性训练方法(五)运动训练过程概念、基本结构以及组织实施。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1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1)训练的特点、原则与管理(2)训练的内容与计划(3)竞赛的特点价值与内容
13.学校体育管理:(1)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2)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职责
(3)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三)
考试内容:
1.绪论:(1)运动生理学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2)生命的基本特征(3)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3)运动性疲劳(4)恢复过程
13.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1)概述(2)超负荷原则的生理学分析(3)恢复原则的生理学分析(4)周期性原则的生理学分析(5)个体化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14.环境与运动:(1)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2)热环境与运动能力(3)冷环境与运动能力
水环境与运动能力
15.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运动训练对机体机能的影响(2)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专业基础综合为初试科目,时间3小时,满分300分,考试科目包括: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专业课考试及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专业基础课均在复试中进行,各科目考试方式均为笔试,主要考查考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应能力。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如下:
(3)人体机能评定的方式(4)人体机能评定的常用指标(5)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16.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1)概述(2)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3)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实施
17.运动生理负荷的检测与调控:(1)概述(2)运动生理负荷的检测与调控
考试科目:学校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二)
考试内容:
1.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1)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江汉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解决体育的现实问题。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3小时。
2)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300分。
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变换训练法的概念、类型、应用;循环训练法的概念、应用;持续训练法的应用;比赛训练法的类型;
(4)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要素、类型。
5、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1)运动负荷概念、分类;
(2)训练负荷设计的依据、考虑的问题、要求。
(3)运动训练负荷生物学监控的主要指标与评定;训练负荷的训练学评定。
4、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1)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一般功能
(2)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4)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5、内分泌调节
(1)内分泌与激素
(2)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
(3)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6、免疫与运动
(1)免疫学基础
(2)运动与免疫
7、血液与运动
(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2)速度素质
(3)无氧耐力素质
(4)有氧耐力素质
(5)平衡、灵敏、柔韧及协调素质
(6)身体素质训练的几种新方法
12、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
(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2)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
(3)运动性疲劳
(4)恢复过程
(5)脱训与剑锋状态训练
13、运动技能的形成
(1)运动技能的生理学基础
(2)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1)运动生理学概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体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学院代码:003
学院名称:体育学院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体育学基础综合(612)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硕士考试大纲
体育学基础综合(612)
(一)《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2.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
3.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1.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
2.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
3.高等院校及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管理
4.竞技体育后备队伍的训练管理
第三章运动员选材
1. 运动员选材的概述
2. 运动选材的生物学基础
3.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施。
2019年体育硕士考试科目
2019年体育硕士考试科目
2018年体育硕士考试科目
体育硕士考试科目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3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水平
12月23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4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4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5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相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单独考试须由招生单位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实行。
第三十九条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相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
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水准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实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体育硕士教师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体育硕士教师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一)测试目的:
主要测试应考者从事教学、训练、科研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常识和写作水平,考察应考者对竞技健美操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其专业素养。
(二)题型介绍: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三)测试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选择题、判断题)
. 了解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等。
. 熟练掌握竞技健美操相关基础理论、基础技术。
. 熟练掌握竞技健美操训练课程内容(课程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设计、课程评价)。
. 熟练掌握竞技健美操赛事组织、安排。
第二部分:基本常识部分:(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 掌握竞技健美操的训练内容、组织形式、方法;裁判规则。
. 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及测试操作方法。
. 掌握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第三部分:组织、应变能力检测(论述题)
测试应考者体育教学、训练、赛事等活动的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题目以设计、论述为主。
例:针对竞技健美操的不同训练时间段(日、周),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例:计划在校内院系之间开展群体竞赛活动,请你根据健美操项目赛事的特点,制定一份赛事组织计划书。
2019年辽宁体育硕士考试科目(已公布)
2019年辽宁体育硕士考试科目(已公布)无忧考网辽宁体育硕士频道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的得知,2019年辽宁体育硕士考试科目已公布,具体如下:【考试科目】第三十六条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2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2日下午外国语12月23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3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单独考试须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进行。
第三十九条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有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
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第三十二条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三十三条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体育研究生考试内容
体育研究生考试内容
体育研究生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体育学的基本概念、体育学的学科构成、体育学的发展历程、体育学的方法论等。
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科学论文写作等。
3. 运动生理学:主要包括人体运动机能的生物学基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等。
4. 运动心理学:主要包括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个体差异与运动表现、心理训练与运动竞技能力、心理因素在运动中的作用等。
5. 运动训练学: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运动训练的科学原理与方法、运动训练的内容与组织、运动训练的评价与控制等。
6. 体育教育学:主要包括体育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体育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育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体育教育评价与研究等。
除了以上的内容,体育研究生考试还可能包括体育科技与管理、
体育史与体育哲学等相关知识。
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因学校、专业和考试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体育教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
题考试科目大纲
《体育教案》
一、考试说明
《体育综合》是体育部为招收体育教案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体育部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侧重考查考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分钟
(三)试卷分值:(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试内容:
. 教案论
. 运动训练学
. 体育社会学
三、参考书目
. 《教案论》(第二版),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年;
.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
. 《体育社会学》(第三版),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