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带宽计算公式
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
、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带宽=存储器时频率X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8如PC133 的SDRAM 的带宽如下:133Mhzx64bit/8=1064MB/s 有一些电脑发烧特别针对显卡的显存提出了一条计算公式;显存的带宽=帧缓冲带宽+贴图纹理带宽+Z 缓冲带宽,这已经是比较专业化的算法了,孝虑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而本文中所涉及的公式除特别指出的外,均为理论数值二、总线带宽的计算公式总线带宽=存储器时钟频率>存储器数据总位数/8女口:PCI总线带宽=33MHz X 32bit/8=133MB/s,AGP X总线的带宽为66Bit/8=528MB/s 理论上来说,AGP N X的带宽就是528/sxN 。
三、显示器带宽计算公式显示器带宽(MHz)=(每条水平扫描上的像素个数X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
公式中括号里即为显示器的标称分辩率,所以在分辩率一定的情况下,当显示器的刷新有少许的提高,它的带宽就是要提高相当多。
在实际中,计算分式加上了一个系数 1.35,这是因为水平扫描的图素的个数和行扫描频率要比理论值高一些,即:显示器带宽(MHz)=1.35 X(每条水平扫描线上的像素数X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
四、A DSL的网络传送数据速度计算公式上/下行速度(Mbps)=信道数X每个信道采样值位数X调制速度ADSL有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以每赫兹传送15bits(位)数据,调制解调速为4KHz,所以ADSL的理论上行速度为25X15X4KHz=1.5Mbps ,而理论下行速度为249X15X 4KHz=14.9Mbps 。
五、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非格式化硬盘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硬盘容量=面数*(磁道数/面)* (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硬盘的容量是由硬盘的磁头数、柱面数和每磁道扇区数决定的,因PC机中每扇区容量为512字节,所以硬盘容量的具体计算公式为:总容量(字节数)=512X 磁头数X 柱面数X 每磁道扇区数。
lpddr5x 8533内存带宽计算公式
LPDDR5X 8533内存带宽计算公式一、概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人们对设备的性能和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内存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带宽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速度和性能表现。
LPDDR5X 8533内存是目前市场上一种主流的内存型号,本文将探讨其带宽的计算公式。
二、LPDDR5X 8533内存概述LPDDR5X 8533内存是一种低功耗双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广泛用于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份额和影响力。
它具有低功耗、高带宽、高性能等特点,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LPDDR5X 8533内存带宽计算公式LPDDR5X 8533内存的带宽计算公式如下:带宽(GB/s)= 内存频率(MHz)× 内存通道数× 数据位宽(bit)÷ 8其中,各项的含义解释如下:1. 内存频率(MHz):LPDDR5X 8533内存的频率是指内存模块进行读写操作的速度,其单位为兆赫兹(MHz)。
2. 内存通道数:LPDDR5X 8533内存可以支持的通道数,通道数越多,带宽越大。
3. 数据位宽(bit):LPDDR5X 8533内存每次传输的数据位宽,一般为16位或32位。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简单粗暴地计算得出LPDDR5X 8533内存的带宽大小。
四、实例分析举例如下,假设有一款LPDDR5X 8533内存模块,其内存频率为1600MHz,通道数为2,数据位宽为32位,那么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其带宽:带宽(GB/s)= 1600 × 2 × 32 ÷ 8 = xxxMB/s = 12.8GB/s通过此实例,可以看出LPDDR5X 8533内存的带宽计算并不复杂,只需要输入相应的参数值并按公式计算即可获得结果。
五、LPDDR5X 8533内存带宽计算公式的意义LPDDR5X 8533内存的带宽计算公式的提出,对于移动设备、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的性能和速度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带宽换算公式
带宽换算公式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决定了网络传输的速度和性能。
带宽的换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最常用的带宽单位有比特(bit)、字节(byte)、千比特(Kbps)、千字节(KB/s)、兆比特(Mbps)、兆字节(MB/s)、千兆比特(Gbps)和千兆字节(GB/s)。
下面是常用的带宽换算公式:1. 比特与字节的换算:1字节 = 8比特这个公式是因为在计算机中,一个字节由8个比特组成。
2. 比特与千比特的换算:1千比特 = 1000比特这个公式是因为在国际标准中,1千比特等于1000比特。
3. 字节与千字节的换算:1千字节 = 1000字节这个公式是因为在国际标准中,1千字节等于1000字节。
4. 比特与兆比特的换算:1兆比特 = 1000000比特这个公式是因为在国际标准中,1兆比特等于1000000比特。
5. 字节与兆字节的换算:1兆字节 = 1000000字节这个公式是因为在国际标准中,1兆字节等于1000000字节。
6. 比特与千兆比特的换算:1千兆比特 = 1000000000比特这个公式是因为在国际标准中,1千兆比特等于1000000000比特。
7. 字节与千兆字节的换算:1千兆字节 = 1000000000字节这个公式是因为在国际标准中,1千兆字节等于1000000000字节。
通过这些换算公式,我们可以在不同单位之间相互转换带宽。
比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网络连接的带宽是10Mbps,我们可以使用公式4来将其换算成比特:10Mbps * 1000000 = 10000000比特。
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文件的大小是2GB,我们可以使用公式5来将其换算成字节:2GB * 1000000 = 2000000000字节。
带宽换算公式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传输中非常有用。
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衡量网络连接的速度和性能,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单位转换。
带宽与存储空间计算
带宽与存储空间计算带宽和存储空间是计算机网络中两个常用的概念。
带宽指的是网络连接的速度,而存储空间则是指可用于存储数据的容量。
在网络应用中,带宽和存储空间的计算对于成功运营和提供高效的服务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计算和优化带宽和存储空间。
首先,我们来讨论带宽的计算。
带宽通常以位每秒(bps)为单位来表示。
带宽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应用类型:不同的应用对带宽的需求是不同的。
例如,视频流服务和网页浏览服务对带宽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计算所需的带宽,我们需要了解应用中数据的类型和大小。
2.用户数量:用户数量对带宽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影响。
用户越多,带宽需求就越高。
在计算带宽时,我们需要预估系统中的最大用户数量,并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来确定带宽需求。
3.数据传输速度:数据传输速度是指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速度。
传输速度越快,就需要更大的带宽来支持。
在计算带宽时,我们需要确定数据的传输速度,并根据它来调整带宽的大小。
在计算带宽时,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总带宽=平均带宽*最大用户数量其中,平均带宽是指单个用户平均使用的带宽,最大用户数量是指系统中最大的用户数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系统所需的总带宽。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存储空间的计算。
存储空间通常以字节(byte)为单位来表示。
存储空间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类型占用的存储空间是不同的。
例如,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在存储空间上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计算存储空间时,我们需要了解存储数据的类型和大小。
2.数据量:数据量是指需要存储的数据的总量。
数据量越大,就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来支持。
在计算存储空间时,我们需要预估系统需要存储的总数据量,并根据它来确定存储空间的大小。
3.数据冗余:数据冗余是指存储中存在的重复或不必要的数据。
减少数据冗余可以节省存储空间。
在计算存储空间时,我们需要考虑数据冗余的情况,并根据它来优化存储空间的使用。
电脑各种硬件带宽的计算
电脑各种硬件带宽的计算带宽,这个经常出现在内存、显存、显示器的技术参数到底是什么?其实,带宽有PC中是无处不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带宽的故事,了解一下带宽的基础知识。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用户,文中介绍的内容都值得去学习和掌握。
这些概念有利于大家深入、全面的了解计算机知识,是成为一个硬件高手的必经之路。
你知道吗?数字世界中的比特在数字世界里没有电影、没有杂志、没有一首首的乐曲,只有一个个的数字“1”和“0”。
以前人们对于数字世界中的这两个数字还不知道如何命名,直到1946年普林斯顿大学的统计学家约翰•土吉(John Turkey)把它们定为二进制,才有了比特(Bit)这一术语。
比特是电脑当中最小的量单位,1 MB=1024 KB=1024×1024 Byte=1024×1024×8 Bit。
一、认识带宽在电子学领域里,表带宽是用来描述频带宽度的。
但是在数字传输方面,也常用带宽来衡量传输数据的能力。
用它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一般以“秒”为单位)传输数据容量的大小,表示吞吐数据的能力。
这也意味着,宽的带宽每秒钟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
所以我们一般也将“带宽”称为“数据传输率”。
带宽的单位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B/s、KB/s或MB/s,表示单位时间(秒)内传输的数据量(字节、千字节、兆字节)第二种是bps(或称b/s)、Kbps(或称Kb/s)或Mbps(或称Mb/s),表示单位时间(秒)内传输的数据量(比特、千比特、兆比特)。
这两种带宽的换算公式是:1 B/s=8 bps(b/s)、1 KB/s=8 Kbps (Kb/s)、1 MB/s=8 Mbps(Mb/s)。
二、带宽随个数在很多文章里往往看见关于带宽的各种描述,那么怎么计算电脑当中的各种带宽呢?下面将向大家详细说明PC中的各类带宽(均为峰值带宽,也就理论的最大带宽)。
但大家也要清楚一点,在实际工作时,未必能达到峰值带宽。
内存带宽如何计算
内存带宽如何计算现在的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一般都是64bit的,8个2进制bit相当于1个字节,换算成字节是64/8=8,再乘以内存的运行频率,如果是ddr内存就要再乘以2,因为它是以sd 内存双倍的速度传输数据的,所以ddr266,运行频率为133mhz,带宽为133*2*64/8=2100mb/s=2.1gb/s ddr333,运行频率为166mhz,带宽为166*2*64/8=2700mb/s=2.7gb/s ddr400,运行频率为200mhz,带宽为200*2*64/8=3200mb/s=3.2gb/s 所谓双通道ddr,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
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是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位宽为64-bit的内存控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内存可以达到128-bit的位宽,因此,内存带宽是单通道的两倍,因此双通道ddr266的带宽为133*2*64/8*2=4200mb/s=4.2gb/s 双通道ddr333的带宽为166*2*64/8*2=5400mb/s=5.4gb/s 双通道ddr400的带宽为200*2*64/8*2=6400mb/s=6.4gb/s 关于瓶径问题: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称前端总线(fsb),对于intel 的主流平台,其采用q/p总线技术,fsb=cpu外频*4,如赛扬4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a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b的外频为133,其fsb为533,数据带宽为4.2gb/s,p4c、p4e的外频为200,其fsb为800,数据带宽为6.4gb/s,对于amd 的主流平台,其采用ev6总线技术,fsb=cpu外频*2,对于athlon xp,其外频为133,166,200,对应的fsb分别为266,333,400,数据带宽分别为2.1,2.7,3.2gb/s fsb与内存带宽相等的情况下,则不存在瓶径问题,如果内存带宽小于fsb则形成内存带宽瓶径,无法完全发挥系统的性能。
hbm带宽计算公式
hbm带宽计算公式
HBM(High Bandwidth Memory,高带宽内存)是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和数据
中心应用的内存解决方案,其带宽计算公式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参数。
HBM
通过多个堆栈和多个通道连接处理器和存储器,提供高带宽和低延迟的内存
访问。
HBM带宽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1. 内存容量(Capacity):HBM内存模块通常具有多个堆栈,每个堆栈包
含多个通道和多个bank。
内存容量表示模块的总容量,以MB(兆字节)为
单位。
2. 通道数(Channels):HBM通过多个通道连接处理器和存储器,每个通
道可以独立地进行数据传输。
通道数是评估带宽的重要参数,通道数越多,
数据传输速率越高。
3. 数据速率(Data Rate):HBM的数据速率以Gbps(千兆比特每秒)为单位,表示每秒传输的数据量。
数据速率越高,带宽越大。
4. 接口宽度(Interface Width):接口宽度表示每个通道的数据总线宽度,通常以字节(Byte)为单位。
接口宽度越大,每个通道传输的数据量越大。
HBM带宽计算公式如下:
HBM带宽 = 内存容量×通道数×数据速率×接口宽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HBM的总带宽。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
因素,如延迟、功耗等。
需要注意的是,HBM带宽计算公式是一个理论值,实际应用中的带宽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硬件限制、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测试,以确保最佳的性能和效率。
CPU和内存的带宽
主频=倍频 X 外频INTEL CPUINTEL CPU主频=外频×倍频INTEL CPU的前端总线FSB=外频×4数据带宽=前端总线FSB×数据位宽÷8, 而现在的数据位宽都是64,也可简化为数据带宽=前端总线FSB×8目前Intel处理器主流的前端总线频率有800MHz、1066MHz、1333MHz几种,而就在2007年11月,Intel再度将处理器前端总线提升至1600MHz(默认外频400MHz),这比2003年最高端的800MHz FSB总线频率整整提升了一倍。
这样高的前端总线频率,其带宽有多大呢?前端总线为1333MHz时,处理器与北桥之间的带宽是10.67GB/s,而提升到1600MHz能达到12.80GB/s,增加了20%。
虽然Intel处理器的前端总线频率看起来已很高,但CPU与芯片组存在的前端总线瓶颈仍未根本改变。
例如1333MHz的FSB所提供的内存带宽是1333MHz×64bit/8=10667MB/s=10.67GB/s,其与双通道的 DDR2 667正好匹配,但如果使用双通道的DDR2 800、DDR2 1066的内存,这时候FSB的带宽就小于内存的带宽,更不用说和未来的三通道高频率DDR3内存搭配了。
而INTEL现新的Core i7处理器放弃了前端总线FSB,改用QuickPath Interconnect技术(缩写为QPI),QuickPath总线其数据吞吐量目前可以达到32GB/s,并在处理器内部集成类似AMD的内存控制器(IMC),并且该处理器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技术。
AMD CPUHT作为AMD主板CPU上广为应用的一种端到端的总线技术,它可在内存控制器、磁盘控制器以及PCI-E总线控制器之间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
HT1.0在双向32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12.8GB/s,其带宽便可匹敌目前最新的FSB带宽。
计算机+计算题公式梳理(答-2-23)
计算题公式梳理1.总线带宽计算:总线带宽(M B/s)=(数据线宽度/8)(B)×总线工作频率(MHz)2.存储容量= 磁盘面数(磁头数)⨯磁道数(柱面数)⨯扇区数⨯512字节B3.CPU访问内存空间大小是由CPU的地址线宽为n决定,那么CPU的寻址大小是2n(B)平均存取时间T=寻道时间5ms+旋转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0.01ms/扇区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4.内存地址编码4.1容量=末地址-首地址+14.2末地址=容量+首地址-15.点阵字存储计算:点阵/8(例:24*24/8,单位B)6.光驱数据传输速率:倍速*150KB/s7.进制转换7.1十转非十:整数(短除求余倒取),小数(乘进制,取整,顺取)7.2非十转十:按权展开求和(权*基数n-1)7.32与8关系:一位8进制转为3位2进制,3位2进制转为一位8进制(421法)7.42与16:一位16进制转为4位2进制,4位2进制转为一位16进制(8421法)8.二进制算术运算8.1加法:逢二进一8.2减法:借一位算二9.二进制逻辑运算9.1逻辑或:有1得1,全0得0 逻辑加V9.2逻辑与:有0得0,全1得1 逻辑乘9.3异或:相同时为0,不同时为110.无符号整数表示:0-[2n-1]11.有符号整数原码表示:[-2n-1+1,+2n-1-1]12.有符号整数补码表示:[-2n-1,+2n-1-1]13.有符号整数二进制原码:该十进制的八位二进制原码,正数最高位置0,负数最高位置114.有符号整数二进制补码:该十进制的八位二进制原码后,反码,末尾+115.每类IP地址可用主机数量:2主机号二进制位数-216.ASCII编码计算:A(65,41H),a(97,61H),两者相差32(20H)0(48,30H),空格(32,20H)17.汉字的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17.1国标码=区位码+2020H17.2机内码=国标码+8080H17.3机内码=区位码+A0A0H18.灰度图像亮度计算:亮度数量=2n ,亮度取值范围=0~2n-119.彩色图像颜色种类:颜色种类=2n+m+k20.数字图像:数据量(B)=图像水平分辨率×图像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b)/821.波形声音的码率(kb/s)=取样频率(kHz)×量化位数(b)×声道数若B 则÷8存储=时间X码率声音压缩比例=压缩前码率/压缩倍数22.压缩编码以后的码率=压缩前的码率/ 压缩倍数23.单元格引用23.1相对引用:复制公式,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目标单元格公式会变;移动公式时,目标单元格公式不会变;23.2绝对引用: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目标单元格公式会变;复制公式,移动公式时,目标单元格公式不会变;23.3混合引用:针对上面两者各自规则引用。
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
一、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带宽=存储器时频率×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8如PC133的SDRAM的带宽如下:133Mhzx64bit/8=1064MB/s有一些电脑发烧特别针对显卡的显存提出了一条计算公式;显存的带宽=帧缓冲带宽+贴图纹理带宽+Z缓冲带宽,这已经是比较专业化的算法了,孝虑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而本文中所涉及的公式除特别指出的外,均为理论数值二、总线带宽的计算公式总线带宽=存储器时钟频率×存储器数据总位数/8如:PCI总线带宽=33MHz × 32bit/8=133MB/s,AGP1×总线的带宽为66Bit/8=528MB/s 理论上来说,AGP N×的带宽就是528/sxN。
三、显示器带宽计算公式显示器带宽(MHz)=(每条水平扫描上的像素个数×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 ×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
公式中括号里即为显示器的标称分辩率,所以在分辩率一定的情况下,当显示器的刷新有少许的提高,它的带宽就是要提高相当多。
在实际中,计算分式加上了一个系数1.35,这是因为水平扫描的图素的个数和行扫描频率要比理论值高一些,即:显示器带宽(MHz)=1.35×(每条水平扫描线上的像素数×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 ×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
四、ADSL的网络传送数据速度计算公式上/下行速度(Mbps)=信道数×每个信道采样值位数×调制速度ADSL有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以每赫兹传送15bits(位)数据,调制解调速为4KHz,所以ADSL的理论上行速度为25×15×4KHz=1.5Mbps,而理论下行速度为249×15×4KHz=14.9Mbps。
五、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非格式化硬盘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硬盘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硬盘的容量是由硬盘的磁头数、柱面数和每磁道扇区数决定的,因PC机中每扇区容量为512字节,所以硬盘容量的具体计算公式为:总容量(字节数)=512X磁头数X柱面数X每磁道扇区数。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内存带宽=内存工作频率X内存总线宽度/8(计算带宽时位和字节的换算)SDR和D DR都是64bit的总线宽度,只是DDR可以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送数据,因此计算得到的相应带宽要X2。
RDR的总线带宽较窄,只有16bit,但RDR在工作时使用的是对称传输的工作模式,因此计算得到的相应带宽也要X2。
DDR266、333的命名方式是因为D DR的理论效能是SD R的两倍,为了区别S DR,所以分别以SD R工作频率的两倍来区分DDR,分别映射在133、166MHz工作下的D DR。
PC1600、2100、2700的命名方式是指DDR的实际带宽,分别映射在100、133、166MHz工作下的DD R。
产生CPU和Memo ry瓶颈的原因现今的存储器速度远远低于处理器的速度。
外频并不一定是CPU的B IU(Bu sInt erfac e Uni t)的工作频率。
现在的总线的速度一般在200MHz到500M Hz。
和C PU一样,总线的工作频率也是通过倍频得到的。
现在的主板提供的内存异步工作模式都是内存频率小于总线频率。
比如Bu s工作在266MHz下,内存工作在100MHz下。
你说的266应该是DDR内存吧,266MHz的DDR,c lock还是133M Hz。
如果你的Dur on是100MHz的外频,也就是说Bus的频率是200MHz,那么你的DDR的工作cloc k也是100MHz。
现在的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一般都是64bit的,8个2进制bit相当于1个字节,换算成字节是64/8=8,再乘以内存的运行频率,如果是D DR内存就要再乘以2,因为它是以sd内存双倍的速度传输数据的,所以DDR266,运行频率为133MHz,带宽为133*2*64/8=2100MB/s=2.1GB/sDDR333,运行频率为166MHz,带宽为166*2*64/8=2700MB/s=2.7GB/sDDR400,运行频率为200MHz,带宽为200*2*64/8=3200M B/s=3.2GB/s所谓双通道D DR,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
CPU带宽和内存带宽之间的匹配
内存还有CPU带宽如何计算2009年08月03日星期一下午 04:05CPU带宽是指CPU与北桥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从CPU前端总线带宽的计算方法“前端总线带宽=系统外频×N倍速×64位总线位宽/8”中,我们可以知道,P4系列133MHz外频即前端总线为533MHz(133MHz 外频×4倍速)的CPU的传输带宽可达4.2GB/s(533MHz×8)速率。
由此我们可以换算出其他不同前端总线CPU的带宽:266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2.1GB/s;333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2.7GB/s;400MHz FSB 的传输带宽为 3.2GB/s;533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 4.2GB/s,800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6.4GB/s。
内存速率是指内存的工作频率,例如DDR266的工作频率即为266MHz,根据内存带宽的算法:带宽=总线位宽/8×一个时钟周期内交换的数据包个数×总线频率,DDR266的带宽=64/8×2×133=2128,它的传输带宽为2.1GB/s,因此DDR266又俗称为PC2100,这里的2100就是指其内存带宽约为2100MB。
同理,DDR333的工作频率为333MHz,传输带宽为 2.7GB/s,俗称PC2700;DDR400的工作频率为400MHz,传输带宽为3.2GB/s,俗称PC3200。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带宽=内存时钟频率×内存总线位数×倍增系数/8。
以目前的DDR400内存为例,它的运行频率为200MHz,数据总线位数为64bit,由于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倍增系数为2,此时带宽为:200×64×2/8=3.2GB/s(如果是两条内存组成的双通道,那带宽则为6.4 GB/s)。
很明显,在现有技术水准下,运行频率很难成倍提升,此时数据总线位数与倍增系数是技术突破点。
内存频率与带宽有什么关系
内存频率与带宽有什么关系你们知道内存频率与带宽关系的吗?不知道的话跟着店铺一起来学习了解内存频率与带宽关系。
内存频率与带宽关系介绍内存带宽=内存频率×内存位宽÷8CPU数据带宽=前端总线×总线位宽/8可以简单理解为:CPU主频=外频*倍频(MHz)Intel CPU前端总线=外频*4(MHz)AMD CPU前端总线=外频*2(MHz)CPU数据带宽=前端总线*8(MB/s)内存带宽=内存等效工作频率*8(MB/s)内存带宽=内存频率×内存位宽÷8内存频率不用多说了,DDR400内存频率就是400MHz。
至于内存位宽,双通道内存为宽为128位,但通道的只有64位。
除以8是把结果换算成字节来表示,8位等于一个字节。
Intel的CPU的前端总线等于4倍外频,外频×倍频=CPU的主频DDR400的频率就是400MHZ吗?可以这么认为,但严格来说,DDR400的实际工作频率是200MHz,由于其带宽双倍于同频率的SDRAM,因此它的等效工作频率为400MHz (注意实际工作频率与等效工作频率的区别) DDR2-400与PC2-3200是什么关系?DDR2-400内存就是PC2-3200内存。
这里给你解释以下为何PC2-3200的内存就是DDR2-400的内存:PC2-3200、PC2-4300、PC2-5300、PC2-6400等是按内存传输速率命名,3200、4300、5300、6400等是指内存的传输速率为3200MB/s、4300MB/s、5300MB/s、6400MB/s。
DDR2-400、DDR2-533、DDR2-667、DDR2-800等是按内存工作频率(实际上是等效工作频率,对于DDR2内存实际工作频率即时钟频率是等效工作频率的1/4,对于DDR内存实际工作频率即时钟频率是等效工作频率的1/2)命名,400、533、667、800是指内存的工作频率为400MHz、533MHz、667MHz、800MHz。
计算机+计算题公式梳理(答-2-23)
计算题公式梳理1.总线带宽计算:总线带宽(M B/s)=(数据线宽度/8)(B)×总线工作频率(MHz)2.存储容量= 磁盘面数(磁头数)⨯磁道数(柱面数)⨯扇区数⨯512字节B3.CPU访问内存空间大小是由CPU的地址线宽为n决定,那么CPU的寻址大小是2n(B)平均存取时间T=寻道时间5ms+旋转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0.01ms/扇区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4.内存地址编码4.1容量=末地址-首地址+14.2末地址=容量+首地址-15.点阵字存储计算:点阵/8(例:24*24/8,单位B)6.光驱数据传输速率:倍速*150KB/s7.进制转换7.1十转非十:整数(短除求余倒取),小数(乘进制,取整,顺取)7.2非十转十:按权展开求和(权*基数n-1)7.32与8关系:一位8进制转为3位2进制,3位2进制转为一位8进制(421法)7.42与16:一位16进制转为4位2进制,4位2进制转为一位16进制(8421法)8.二进制算术运算8.1加法:逢二进一8.2减法:借一位算二9.二进制逻辑运算9.1逻辑或:有1得1,全0得0 逻辑加V9.2逻辑与:有0得0,全1得1 逻辑乘9.3异或:相同时为0,不同时为110.无符号整数表示:0-[2n-1]11.有符号整数原码表示:[-2n-1+1,+2n-1-1]12.有符号整数补码表示:[-2n-1,+2n-1-1]13.有符号整数二进制原码:该十进制的八位二进制原码,正数最高位置0,负数最高位置114.有符号整数二进制补码:该十进制的八位二进制原码后,反码,末尾+115.每类IP地址可用主机数量:2主机号二进制位数-216.ASCII编码计算:A(65,41H),a(97,61H),两者相差32(20H)0(48,30H),空格(32,20H)17.汉字的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17.1国标码=区位码+2020H17.2机内码=国标码+8080H17.3机内码=区位码+A0A0H18.灰度图像亮度计算:亮度数量=2n ,亮度取值范围=0~2n-119.彩色图像颜色种类:颜色种类=2n+m+k20.数字图像:数据量(B)=图像水平分辨率×图像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b)/821.波形声音的码率(kb/s)=取样频率(kHz)×量化位数(b)×声道数若B 则÷8存储=时间X码率声音压缩比例=压缩前码率/压缩倍数22.压缩编码以后的码率=压缩前的码率/ 压缩倍数23.单元格引用23.1相对引用:复制公式,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目标单元格公式会变;移动公式时,目标单元格公式不会变;23.2绝对引用: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目标单元格公式会变;复制公式,移动公式时,目标单元格公式不会变;23.3混合引用:针对上面两者各自规则引用。
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匹配问题
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匹配问题外频外频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一般常见的有100、133、166、200。
我们说的FSB(Front System Bus)指的是系统前端总线,它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常见频率有400、333、533、800。
作为新手不必掌握那么多概念性的东西,只要记住以下几个公式:主频=外频*倍频(MHz)IntelCPU前端总线=外频*4(MHz)AMDCPU前端总线=外频*2(MHz)CPU数据带宽=前端总线*8(MB/s)内存带宽=内存等效工作频率*8(MB/s)前端总线频率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
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
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
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最高到1066MHz。
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内存参数换算及讲解
内存参数换算及讲解PC3200其实是指DDR内存的。
由于现在的内存是64位,所以带宽=400*64/8(频率*位宽/一个字节的位数)=3200,这也就是平常说的PC3200的含义了。
由此推算内存为DDR400。
而DDR333则是333*64/8=2700,即PC2700DDR400,333,266它们除了频率上的区别外,还有延迟时间上的区别,DDR400的频率是最快的,达到了200MHZ(为什么是200MHZ,因为DDR内存是双倍速率随机动态同步存储器的意思,所以DDR400是200乖以2得来的,那么换算过了,DDR400的实际频率就是200MHZ,333的实际频率是166的,266的是133的,DDR2533的是266,DDR2667是333的,DDR2800的是400MHZ 的。
)但是DDR400也是DDR内存中延迟最后的,一般的,速度快的内存,相对速度慢的内存延迟要高些。
从外观上看它们大致相同,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这主要是从与它们容量和速度相关的内存颗粒上看出的,256MB的内存不管是DDR几的,都是单面的,而512与512兆以上的,多半是两面都有颗粒的。
还有,DDR400的内存所使用的颗粒的速度是5NS的,而333的是6NS的,266的是7NS(一般是这样的)。
其次还有电压和针脚定义的不同,还有封装形式,大多是采用TSOP(薄型小尺寸封装)还有MBGA(微型栅格球形阵列封装)的。
DDR266,333,400的区别是这样的。
一般的内存条上的标签上会标明它们是DDR多少的。
这个DDR多少实际上就是DDR内存的运行频率。
如DDR266就是266兆赫兹的,注意这里的266兆赫兹不是就是以这个频率运行的。
而是由于DDR内存时钟上下沿都能处理数据这样双倍得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效频率,那么它的真实频率要除以2,就是133兆赫兹了。
其它的DDR多少也是这样算。
当然有的内存上没有标明是DDR多少,而是标的PC多少,如PC2700,PC3200等,这些标的是内存的带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SB与内存带宽相等的情况下,则不存在瓶径问题,如果内存带宽小于FSB则形成内存带宽瓶径,无法完全发挥系统的性能。
因此对于对于intel的主流平台,如赛扬4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应该使用DDR400或双通道DDR200以上,P4A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应该使用DDR400或双通道DDR200以上,P4B和C4D的外频为133,其FSB为533,数据带宽为4.2GB/s,应该使用DDR533或双通道DDR266以上,P4C、P4E的外频为200,其FSB为800,数据带宽为6.4GB/s,应该使用双通道DDR400以上,对于AMD的主流平台,Athlon XP,其外频为133,166,200,应该分别使用DDR266,DDR333,DDR400,在这个平台上没必要使用双通道内存。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
内存带宽=内存工作频率X内存总线宽度/8(计算带宽时位和字节的换算)
SDR和DDR都是64bit的总线宽度,只是DDR可以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送数据,因此计算得到的相应带宽要X2。RDR的总线带宽较窄,只有16bit,但RDR在工作时使用的是对称传输的工作模式,因此计算得到的相应带宽也要X2。
产生CPU和Memory瓶颈的原因
现今的存储器速度远远低于处理器的速度。外频并不一定是CPU的BIU(Bus Interface Unit)的工作频率。现在的总线的速度一般在200MHz到500MHz。和CPU一样,总线的工作频率也是通过倍频得到的。现在的主板提供的内存异步工作模式都是内存频率小于总线频率。比如Bus工作在266MHz下,内存工作在100MHz下。
DDR266,运行频率为133MHz,带宽为133*2*64/8=2100MB/s=2.1GB/s
DDR333,运行频率为166MHz,带宽为166*2*64/8=2700MB/s=2.7GB/s
DDR400,运行频率为200MHz,带宽为200*2*64/8=3200MB/s=3.2GB/s
双通道DDR333的带宽为166*DDR400的带宽为200*2*64/8*2=6400MB/s=6.4GB/s
关于瓶径问题:
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称前端总线(FSB),对于intel的主流平台,其采用Q/P总线技术,FSB=CPU外频*4,如赛扬4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A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B的外频为133,其FSB为533,数据带宽为4.2GB/s,P4C、P4E的外频为200,其FSB为800,数据带宽为6.4GB/s,对于AMD的主流平台,其采用EV6总线技术,FSB=CPU外频*2,对于Athlon XP,其外频为133,166,200,对应的FSB分别为266,333,400,数据带宽分别为2.1,2.7,3.2GB/s
DDR266、333的命名方式是因为DDR的理论效能是SDR的两倍,为了区别SDR,所以分别以SDR工作频率的两倍来区分DDR,分别映射在133、166MHz工作下的DDR。PC1600、2100、2700的命名方式是指DDR的实际带宽,分别映射在100、133、166MHz工作下的DDR。
所谓双通道DDR,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是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位宽为64-bit的内存控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内存可以达到128-bit的位宽,因此,内存带宽是单通道的两倍,因此
双通道DDR266的带宽为133*2*64/8*2=4200MB/s=4.2GB/s
你说的266应该是DDR内存吧,266MHz的DDR,clock还是133MHz。如果你的Duron是100MHz的外频,也就是说Bus的频率是200MHz,那么你的DDR的工作clock也是100MHz。
现在的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一般都是64bit的,8个2进制bit相当于1个字节,换算成字节是64/8=8,再乘以内存的运行频率,如果是DDR内存就要再乘以2,因为它是以sd内存双倍的速度传输数据的,所以
前端总线带宽计算公式与内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