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人口复习题(试题)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人口活动是人口在短期分开后又前往原寓居地的现象。
查字典天文网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请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读以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域,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缘由,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缘由B.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政治缘由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缘由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缘由【答案】 C【解析】首先要依据图中经纬度判别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
其主要清楚目先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要素是经济要素,是从欠兴旺地域向兴旺地域迁移。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
据此完成2~3题。
迁移率 2021年~2021年 2021年~2021年新疆迁出率1.4% 1.3% 迁入率 6.9% 4.2% 浙江迁出率 2.1% 2.5% 迁入率 6.1% 16.2% 2.影响2021年~2021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区分是()A.资源开发工业化B.婚姻家庭文明教育C.生态改善工业化D.资源开发文明教育3.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发生的影响是()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 2.A 3.D【解析】第2题,新疆资源丰厚,浙江工业兴旺,这是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入的主要缘由。
第3题,迁入浙江的人口主要从事工业、修建业、效劳业等行业,促进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降低老龄化水平,减轻环境压力。
读我国某市2021年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表达是()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能够会发生婚育方面的社会效果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要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动了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5.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能够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开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效果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备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4.A 5.D【解析】第4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剖析,2021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别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要素(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效果。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人口》含答案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人口》(2024·湖南)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
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分布)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2.(人口迁移的影响)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①阻碍农民增收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导致乡愁淡化④增加耕地撂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C 2.D【分析】1.某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大值-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小值。
结合题干选项并读图分析可知,15~21岁年龄段,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300万人左右,而同期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两者数量差异约为600万人;36~42岁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同期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500万人,两者数量差异约为400万人,故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为15~21岁,排除BD选项;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大于统计结果,说明该年我国乡村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人口净流出量高,C 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图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自然增长快慢,A错误。
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太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感情不深,以后乡愁会变淡,③正确;青壮年人口迁出导致乡村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耕地撂荒现象,④正确;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外出打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结合旅游开展乡村服务业、利用振兴乡村战略创业致富等,乡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有利于农民增收,①错误;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②错误。
高三地理测试题—人口、乡村与城镇
高三地理测试题—人口、乡村与城镇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题,72分)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
据图完成。
1.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C.冰川侵蚀D.冰川堆积2.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高C.冰川广布 D.降水稀少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
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下图为“秦巴山区沿109°E经线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
3.图中A点对应的区域为()A.渭河平原B.秦岭C.汉水谷地D.大巴山4.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2021·山东地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
5.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落户政策放宽 B.医疗条件改善C.生育政策调整 D.行政区划变动6.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 B.产业结构优化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GDP增长缓慢7.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物流业 B.旅游业 C.采矿业 D.制造业(2020·全国文综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
8.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 B.1971~1975年 C.1981~1985年 D.1991~1995年9.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育龄妇女较多 B.生育观念转变 C.经济发展提速 D.生育政策放宽10.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B.人口总量逐渐减少C.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D.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人口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一般中学2019 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人口专项复习练习我国 15-59 岁劳动年纪人口在2019 年达到峰值 9.25 亿人 ||,2019 年比 2019 年减少 345 万||,这是劳动年纪人口的初次降落 ||。
2019 年开始逐年降落 ||,2019 年减少 244 万||,2019 年减少 371 万||,2019 年减少 487 万||。
据此回答 1、2 题||。
1.当前 ||,我国劳动年纪人口减少的主要原由是近几十年来我国A. 人口死亡率提高B. 人口出生率降落C. 流感人口的增添D. 大批人口的外迁2.针对我国劳动年纪人口减少的状况 ||,合理的应付举措是A. 大批采取移民B. 全面松开生育政策C. 普及基础教育D. 推行自动化生产读表 ||,回答第 3、4 题||。
2019 年中国部分省份人口统计数据表3. 表中A .鲁—出生率最高 ||,人口密度最小B.新—死亡率低 ||,与年纪构造有关C.琼—为三低模式 ||,老龄化最严重D. 宁—自然增添率低 ||,华侨回乡多4. 我国A.出生率高的省区所有位于东部季风区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区死亡率越低C.西部省区人口增添数目大于沿海省区D.各省区人口自然增添的影响要素不一样浙江省嵊山岛面积约为 4.22 平方千米 ||,以前是我国重要的近海捕捞基地 ||。
后面湾村位于该岛东北部 ||,鼎盛期间所辖人口超出 3000 人||。
自上世纪 90 年月 ||,该村渔民陆续迁出本岛 ||,现在已变为“无人村” ||。
据此回答第 5、6 题||。
5.致使后面湾村人口外迁的原由有①自然灾祸频发②海面上涨加快③渔业资源枯竭④生活需求提高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嵊山岛将来适合发展的家产是A .海岛参观业B.船舶制造业C.能源加工业 D .特点栽种业图中表示“ 2019 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密度” ||。
读图回答7、8 题||。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8人口与地理环境练习含答案
训练8人口与地理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023·浙江杭州期末)2022年,我国总人口呈现负增长状况,同时人口迁移的地区差异显著,对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带来不同影响。
下图是2022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增长数量的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部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有()①人口容量②产业结构③自然资源④工资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常住人口变化对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降低江苏第二产业的产值B.降低上海服务业产值占比C.促进部分小城市产业升级D.降低浙江省城镇化的水平“田亩饱和度”是指同一区域历史时期纳税田亩与1949年纳税田亩的数量之比,不同的“田亩饱和度”决定了不同的移民容量。
下表示意明代与1949年福建长汀、江西信丰、广西永福三县的人口与田3.表中所示明朝时期,长汀、信丰、永福三县中有大量人口迁入的可能是()A.长汀B.信丰C.永福D.三县都是4.与1393年相比,1451年永福县“田亩饱和度”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人口增长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D.战乱频发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含预测)。
读图,完成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受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
下图为河南省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结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7~8题。
7.与2010年相比,2020年该省()A.农业产值降低B.工业发展缓慢C.产业结构优化D.就业压力加大8.河南省人口就业结构变化说明该省人口()A.由农村向城市迁移B.向外省迁移量减少C.空间分布趋向分散D.城乡分布趋向均衡安徽省和湖南省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出大省(以外出务工为主),但人口外出去向省份有所差异,如下图所示。
高三复习题之人口试题
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题12——人口一、人口增长模式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问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 .总量呈下降态势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1990年以前 B .1990-2000年之间 C .2000-2004年之间 D .2004年以后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3.该国人口变化趋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 .年轻劳动力过剩B .老龄化趋势显著C .自然增长率上升D .人口出生率较高 4.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 .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 .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 .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 .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5.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 .中国 B .日本 C .印度D .泰国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 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6.关于该生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7.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 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常住人口数(注: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2010年8235万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左图、右图,回答8~9题。
8.图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9.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右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高考地理《人口》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3·广州高三一模]下面图甲示意陕西省1月平均气温、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图乙示意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
据此回答1~2题。
1.与①地区人口密度关联较小的因素最可能是()A.地形B.矿产资源C.科技水平D.对外开放程度2.为增加②地区人口容量,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②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③合理利用水资源④陡坡开荒,多种小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3·福建南平联考]生育更替水平是指同一批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以及她们伴侣的人口更替水平。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长期处于生育更替水平以下的状态。
下图示意日本出生人数和总和生育率(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日本初次出现少子化现象是在20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4.日本出现少子化问题主要是由于()A.政府实施生育限制B.经济发展比较落后C.生育观念发生转变D.育龄妇女比重太低5.日本政府为解决少子化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鼓励国外人口迁入B.实施生育激励政策C.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D.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一般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
下图为2011~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比上一年度)增长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6~7题。
6.2011~2019年上海市()A.户籍人口减少B.人口总量下降C.常住人口减少D.人口迁入趋缓7.造成该时段上海市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政策变化B.产业转型升级C.城区面积扩大D.人口自然增长慢[2023·全国甲卷]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
高考地理-人口(测)-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人口(测)-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高考地理专题练人口(测)一、选择题(20小题,共80分)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上升,工业产值下降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3.预计到2040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与“单独二孩”政策相比,0~14岁人口将增加约()A.0.2亿B.0.4亿C.0.7亿D.1亿4.“全面放开二孩”人口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不正确的是()A.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的趋势B.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C.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D.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5.2000~2010年间()A.县内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B.省际人口流动量中部基本无变化C.省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最多D.西部的省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6.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理解正确的是()A.县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B.目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C.大学生跨省求学会增加县内人口流动比重D.二孩政策一定会促进省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7.若A、B、C分别表示农、牧、林三大部门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自然条件优越性比较:①>②>③B.①、②、③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C.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物的影响程度高考地理专题练人口(测)一、选择题(20小题,共80分)1.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中,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正确的排列方式是()A。
①③②④B。
②③④①C。
①②③④D。
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第二阶段农业产值上升,工业产值下降C。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B. 家庭因素的影响C. 自然因素的制约D. 政府政策的推动【答案】A2. 城市人口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哪一因素的影响最大?A. 自然增长率B. 城市化水平C.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D. 城市建设规模【答案】B3. 下列不属于人口密度测算方法的是()。
A. 定期人口普查B. 样本调查C. 人口红外线扫描D. 遥感技术测算【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城市化的特征?A. 人口城市化率的提高B. 城市人口的集中C. 增长速度较快D. 农业发展的加快【答案】D5. 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B.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C. 人口分布的集中D. 人口分布的分散【答案】C二、判断题1. 当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城市人口比重也会较高。
()【答案】对2. 城市化率是一个区域或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指标。
()【答案】对3. 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案】对4. 人口红外线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测算人口密度的技术手段。
()【答案】错5.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答案】对三、简答题1. 什么是人口转移?具体有哪些原因导致人口转移?【答案】人口转移指的是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 就业机会变化: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导致人口向就业机会较多的地区转移;- 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引起人口的流动;- 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等会导致人口向安全、干净的地区迁移;- 政府政策的推动:政府推行的人口控制、城镇化政策等会影响人口的转移。
2. 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有哪些影响?【答案】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会大幅增加,人口规模扩大;- 人口分布集中: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更倾向于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地区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人口密度变化:城市化使得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而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减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改变专题练习题(含答案)人口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以下是人口的改变专题练习题,请考生刚好练习。
例1 依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始终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以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
材料二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日的13亿人口?为什么?(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则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数将会怎么改变?(3)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解析】本题以历史材料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在历史事务中的体现。
乾隆年间虽然出现了人口的高峰,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现在低许多,所以其并不能养活现在生产力水平下能养活的13亿人口,这是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如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同等。
【答案】 (1)不能;资源种类和数量少(粮食产量低),科技水平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对外开放程度低,国外资源流入少等。
(2)人口数量削减。
(3)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同等。
针对训练1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头下半期人口流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A.云南B.广东C.广西D.福建(2)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缘由是()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B.耕地面积广袤,水资源丰富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3)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缘由是()A.人口分布的差异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自然环境的差异D.消费水平的差异解析第(1)题,广东经济发达,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从图中又可以看出,该省区的人口承载水平较低,这说明该省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几个省区中最大的。
第七章 人 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一、选择题(2024·韶关模拟)区域性人口回流是指流动人口由跨省流动转为省内流动,或由省内跨市流动转为市内跨县流动的返迁流动行为。
下图示意我国区域性回流人口在不同行政等级城镇的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A.全国的省级行政中心和直辖市接受的区域性回流人口最多B.东部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区域性人口回流主要目的地C.西部地区的县级城市对区域性回流人口吸引力最强D.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的区域性人口回流占比最高2.与县级城市相比,普通地级城市区域性人口回流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有()①工资水平和生活成本更高②距离大城市更近③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更高④公共服务更完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4·汕头模拟)下图示意2010—2017年我国不同地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
据此完成3~4题。
3.东部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说明东部地区()A.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外来人口本地化明显C.教育资源供给显著改善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4.为改善东北地区的人口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改善生态环境B.健全养老保险体系C.优化产业结构D.增加教育资源投入(2024·汕头三模)有学者基于河南省45个村的回流农民工预期购房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必要参考。
下图示意回流农民工预期购房区位与现居住地远近的吸引力统计。
据此完成5~6题。
5.近年来,吸引河南省大部分农民工回流购房的主要原因是()A.乡镇经济发展缓慢B.城乡交通条件改善C.居民家庭婚姻变化D.农民工就地市民化6.结合材料推测,为迎合回流农民工购房需求,未来城镇化重点建设区域是()A.县城B.集镇C.本村D.地级市(2024·湛江模拟)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人口已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并且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已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分化。
下图为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时间与子女随迁概率统计图。
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专项训练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专项训练题选择题1、下图为某市2015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迁入加快了该市的老龄化进程B.该市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D.迁入人口的性别差异,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D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答】(1)读图可知,该市迁入人口以年轻人为主,大量年轻人口迁入,会降低老龄化水平,A错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B错误;由于就业结构不同,导致人口迁入的差异,而不是人口迁入改变就业结构,C错误;迁入人口女性占比大,该市产业结构以服务业和轻工业为主,D正确。
故选D。
(2)人口大量迁入,会增加就业压力,①错误;人口大量迁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该市经济发展,②错误;人口数量增多,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加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③正确;人口大量迁入,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压力,④正确。
故选D。
2、每年春运期间,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大量的人口进出,2017年春运时间为2017年1月13日—2月21日,下图为2017年春节前后武汉的人口流入和流出数据。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与流入人口相比,2017年春运期间武汉市流出人口()A.波动较大B.比较平稳C.居高不下D.数量相对较多(2)2017年春运即将结束前,武汉市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务工B.经商C.培训D.返校答案:B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春运期间,武汉的流出人口数量比较平稳,数量也相对较少。
高考地理人口专题试题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专题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增长率是指:A. 一年内人口增加数与年初总人口的比率B. 一年内人口增加数与年末总人口的比率C. 一年内出生人数与年初总人口的比率D. 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年末总人口的比率答案:A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宗教信仰D. 地形条件答案:D3.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出生率 - 死亡率B. 人口总数 / 出生人数C. 人口总数 / 死亡人数D. 人口总数 / (出生人数 + 死亡人数)答案:A4.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是:A. 自然增长B. 机械增长C. 国际移民D. 农村人口回流答案:B5. 人口容量的估算通常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资源状况B. 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1.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__________数量,它是衡量人口地理分布的重要指标之一。
答案:人口2. 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这种划分有助于分析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发展趋势。
答案:幼年3. 在人口迁移的规律中,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原居住地的__________因素和目的地的__________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排斥吸引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人口增长模式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个阶段。
原始型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2. 描述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答: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和城市地域范围扩大。
其影响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变化、就业机会的增加、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大等方面。
四、综合题1.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题精练-人口(原卷版)
专题07 人口下表为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据表1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2.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4.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5.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下图为2000-2015年我国4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变化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6.甲、乙、丙分别代表()A.乡→城迁移、乡→乡迁移、城→乡迁移B.乡→城迁移、城一乡迁移、乡→乡迁移C.城一乡迁移、乡→城迁移、乡→乡迁移D.城→乡迁移、乡→乡迁移、乡→城迁移7.城→城迁移占总迁移比率在2010年后迅速升高,主要是从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该现象会引起()A.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B.大城市环境逐渐得到改善C.小城市就业机会增多D.大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下左图为近年来黑龙江省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下右图为2020年春节前湖北省武汉市流出人口占当地人口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针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我国将采取的措施最有可能是()A.控制人口流动B.加快城镇建设C.完善养老服务D.增加就业岗位(2)影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口比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经济发展速度B.计划生育政策C.资源环境差异D.妇女生育意愿答案:CA【提示】主要人口问题及其措施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A2、下图为刘小红和史密斯的有关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以上资料判断影响刘小红和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政治和气候B.经济和气候C.经济和矿产D.交通和水源(2)关于刘小红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了洪洞县的环境承载力B.改善了柯桥区的环境状况C.提高了柯桥区的城市化水平D.减少了洪洞县的留守儿童答案:B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答】(1)刘小红为了追寻更好的经济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从山西农村迁往浙江省城镇,成为一名纺织厂职工,影响她迁移的原因是经济因素;史密斯已到退休之年,由于美国东北部气候较为寒冷,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质量,从纽约迁到了气候温暖湿润的美国南部城市休斯敦,影响因素是气候,B正确;资料中显示的情况与政治因素、矿产开发、交通条件和水源条件等无关,ACD错误。
故选B。
(2)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使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上升,C正确;环境状况随着人口的增多可能变差,B错误;环境承载力不会随人口的迁移而改变,A错误;增加了迁出地留守儿童的数量,D错误。
故选C。
3、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2)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经济B.交通C.文化D.教育答案:BCA【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判断,三个最粗的箭头,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从三个不同地区指向了南部地区,说明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故B正确,ACD错误。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段考]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为()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D.东南部人口密度总体来说最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读图可知,江苏省北部人口密度小于南部,A错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于内陆,B错误;中部人口密度小于东南部,C错误;总体来说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D正确。
2.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主导因素是()A.经济发展程度B.自然地理环境C.地区开发程度D.国家发展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发展程度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导因素,A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江苏省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B错误;地区开发程度和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各区域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
3.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D.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缓解人口分布不均的措施。
由上题分析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其他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A、B、C错误,D 正确。
[2024·北京海淀一模]人口空间均衡是指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驱动力共同作用下,区域间人口净零迁移的理想状态,即区域间人口迁入与迁出量相等。
有学者依据某种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均衡人口数量进行研究。
该研究显示,上海均衡人口数量超过3 000万,居长三角地区之首。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期末复习人口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期末复习人口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1春•丰台区期中)下列因素中,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的是()A.资源数量B.消费水平C.对外开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下降。
如图为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17~18题。
2.据图判断()A.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B.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C.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D.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3.对流动人口返迁影响相对较小的因素是()A.乡土家庭观念B.城市环境质量C.产业结构调整D.城市人口政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是当今法国社会的三种主要养老模式。
为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法国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的养老服务,其中养老服务券是养老发展规划的重要方面。
养老服务券的流通模式是首先由企业或个人购买养老服务券,企业购买养老服务券后,将养老服务券作为员工福利直接发放给员工个人或以一个较低的折扣售予员工个人;个人得到养老服务券后,凭券向养老服务提供商要求服务,养老服务提供商则凭券与养老服务券发行商结算。
如图示意养老服务券的流通模式。
据此完成6~7题。
4.法国养老服务类型多、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是()A.养老服务市场成熟B.科学技术水平高C.资本市场经济发达D.人口老龄化不严重5.养老服务券模式的最大作用是()A.调动员工的积极性B.扩大养老服务范围C.降低养老服务成本D.有效提高企业利润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下列7~8小题。
6.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B.P'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D.P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7.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C.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有学者根据我国省际常住人口变动趋势的差异,把34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变动分为三种类型:波动型、减弱增长型和负增长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人口复习(2011年试题)【2011·北京朝阳期末】“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图6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回答13~15题。
13.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A.1964年至1968年B.2008年至2012年C.2024年至2028年D.2040年以后1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15.“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B.人口总量减少C.就业困难D.经济衰退【2011·北京朝阳期末】图7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回答16~18题。
16.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17.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18.该国可能是A.中国B.巴西 C.德国D.泰国【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表1.完成33、34题。
表1国家名称美国德国印度日本出生率‰)14 9 25 9死亡率(‰)9 10 8 833.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叙述是()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34.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不足③人口增长过快④人口总量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图13,回答35、36题。
35.2001 - 2007年江苏人口()A.迁入增多B.出生率上升C.自然增长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36.导致图中江苏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 ( ) A .历史、文化差异 B .自然环境差异C .经济发展差异D .人口政策差异【2011·北京丰台期末】图14为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由图可知A .2000年与2050年,我国少年人口男性均少于女性B .2000年与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男性均多于女性C .2050年15—29岁人口数量较2000年下降D .40岁及以上人口,2050年少于2000年23.据图预测,未来四十年我国①人口高增长率和高增长量仍将长期并存 ②老龄人口比重增大,步入老龄化社会 ③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④社会福利增加,社会负担加重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①④图14【2011·北京海淀期末】图1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图”,图2为“不同阶段的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1、图1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有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11·北京海淀期末】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
读图3“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3、4题。
图33.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2011·北京海淀期末】26.图9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10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据图9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2分)(2)据图9简述E 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条件。
(2分)(3)据图10描述2007年与1983年相比,G 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影响。
(6分)【2011·北京西城期末】图8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
据图回答23、24题。
23.该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特点为( )A .京、津、石家庄等直辖市最高B .东南部地区大于西:化部地区C .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D .由中心地带向周边地区递减2468101214161819831989199520012007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图10年24.应用GIS技术在图8甲基础上制作图8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A.各行政区边界的数值B.2000年各行政区人口数量C.各行政区面积的比值D.1999年各行政区人口数量【2011·合肥一质】读某国2008年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男女性别比例表,回答l7—18题。
17.表中数据反映的国家及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俄罗斯/现代型B.孟加拉国/传统型c.芬兰/现代型D.印度/传统型18.以下各项,不符合该国人口状况的说法是A.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性别比失调现象由来已久c.劳动力后备资源不足D.人口过多,应该控制人口增长【2011·合肥一质】23.(14分)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ll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
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0—2010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l88万人增加到360万人,净增172万人,年均增长9.1%,合肥市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62.1%,年均提升l.8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二(1)合肥市市区人l21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人口增长速度,请说明合肥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读材料二,说出安徽省面临的人口问题,试列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
(3)结合我省省情,简述城市化会给我省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2010·济南一质】读“四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率历史及预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 1950年以来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A.德国B.英国C.日本D.美国的是2.下列措施与抑制人口老龄化无关..A.倡导适龄妇女生育B.鼓励外来移民C.推迟退休年龄D.增加儿童抚养补贴【2011·济南一质】2010年11月,我国展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1-12题。
11. 与前几次相比目前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A. 人口分布更不均衡B. 人口增长速度各地差异大C. 人口迁移量大D. 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12.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①人口数量②人口年龄构成③人口合理容量④城市化水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011·金华期末】人口流动是产生区域经济均衡过程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经济不均衡是导致人口流动的重要原因。
下图是中国1952~2005年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常住人口为统计对象)分布变化图。
读图,完成9~10题。
9.1952~2005年间,两重心相距最近的年份及对应距离约为A.2005年140km B.2000年150kmC.l995年130km D.1990年140km10.下列关于1952-2005年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 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始终是反向移动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是从口重心发生迁移的主要因素D.1975,-2005年间,两个重心的移动是同向且距离逐渐变小【2011·辽宁锦州期末】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12.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B.贵州C.安徽D.浙江【2011·南昌一调】表1是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分析表1回答13—14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1)流出省市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占总量比重(%)6.1 16.1 10.6 8.6 8.3 10.6 39.713.表l中显示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A.城市到农村B.城市到城市C.中西部到沿海D.农村到农村14.表格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因素B.政治因系C.资源条件D.自然灾害【2011·南京一模】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表1),回答11~12题。
11 据表l可以推论:1990—2010年,该省A.家庭户教呈减少趋势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12.导致}题巾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观念变化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c.人均GDP快速增长D老龄人“比重增大【2011·苏北四市期末】201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1~12题。
11.与前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此次人口普查难度更大,其主要原因是①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性加大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③国内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增加④人口普查的项目增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前五次人口普查是在普查前采用人工画图的方式获取普查小区的平面图,为了克服人工画图不够准确且不能重复利用,以及普查员工作强度大的缺点,本次人口普查运用的新技术手段是A.RS B.GPS C.GIS D.GPRS【2010·潍坊质检】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 -64岁)比重预测图,回答11—12题。
11.对2015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B.国际劳工大量输出C.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12.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A.有助于解挟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动力的大量输入 D.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2010·潍坊质检】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