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书法到底有没有规律,看启功是如何定义黄金分割定律的!

书法到底有没有规律,看启功是如何定义黄金分割定律的!书法结字黄金律是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一大发明。
他经过多年的探索,通过对欧阳询、柳公权等前人经典法书楷书、行书碑帖的深入研究,从数学、美学的原理上,论证了汉字结构的“黄金分割律”。
启功先生以有韵诗歌的形式用简明的语言阐释了结字黄金律的意义:“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并说“世俗流行之九宫格、米字格作字,上字之脚,每侵入下格,递侵之余,常或一行四格之中,只能容三字。
以注意力必聚于格之中心也。
偶以放大画图所用划有细小方格之坐标玻璃片,置于贴上,详量每字笔画之聚散高低,始知结字之秘。
盖字中重点,并不在中心一处。
其法将每大方格纵横各划十三小方格,中间三小格纵横成十字路,每行小格为五三五。
自左上一交叉点言,其上其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
此十字路中四交叉点,各为五比八之位置,合乎黄金分割之理焉。
”启功先生在“论书随笔”贰《论结字》第九十九首一文中说:“……这种五比八,若往细里分,即0.382∶0.618,无论叫什么黄金律、黄金率、黄金分割法、优选法,都是这个而己矣”。
启功先生的结字黄金分割律发现,传统米字格的中心点不是字的重心聚集处,把一个正方形方格纵横各画十三个正方小方格,即正方方格每条边均分为十三等份,字的重心在中间五:八处,即字的交叉点“其上其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这四个交叉点就是汉字的结构中所注重的地方,也是汉字的重心和聚处,启功先生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专门强调:“第一,不要注意中宫,而要注意四个五比八的交叉点;第二,就是不要真正的横平竖直。
凡是注意中宫这个观念和一定要横平竖直观念的,他再写一辈子也写不好。
”根据结字黄金分割律的要求,汉字的结字重心应安排在中宫点偏上偏左的一个小范围内,按此法则写出来的字不仅体势舒展,端庄稳重,而且能够获得合适的透视角度,便于布置字面的疏密虚实,增加体势的立体感,避免出现四平八稳的僵硬和呆板。
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和文化遗产,其形体和结构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字结构体系。
在研究汉字结构时,有一种分析方法被称为“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本文将介绍这一分析法的原理、应用以及对于汉字结构研究的意义。
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是基于黄金分割原理的一种方法。
黄金分割是古希腊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比例,其比值接近1:0.618。
在艺术和建筑领域,黄金分割被广泛运用于美感的设计与创造。
而在汉字结构分析中,黄金分割原理被用于研究汉字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中,首先需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
汉字通常由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等多个因素组成。
而这些因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正是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关注的核心。
在具体分析一种汉字的结构时,可以首先将汉字分解为各个构成部分,并测量它们之间的尺寸比例。
然后将这些尺寸比例与黄金分割的比例进行对比,如果它们接近或符合黄金分割比例,那么可以认为这个汉字的结构是合理、和谐的。
通过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我们可以对汉字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形体上的美学原则。
黄金分割原理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美学原则,被认为具有对人眼视觉产生愉悦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可以在汉字的结构中体现出来。
其次,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也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行的创作方法。
在创作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时,我们可以根据黄金分割原理来设计和构思作品的结构,以增加作品的美感和观赏性。
此外,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还为我们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汉字结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与黄金分割比例的偏离程度,从而推测其形态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总结起来,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是一种应用黄金分割原理的汉字结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汉字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揭示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为创作提供灵感,同时也为汉字的历史演变研究提供参考。
黄金分割比例是汉字结构的基本规律

黄金分割比例是汉字结构的基本规律友好一中徐连玲关于汉字结构与中国汉字结构的关系,多有论述。
但大多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圈定所有的汉字,这就使得生动多变的汉字变得僵化,理论也就显得牵强。
笔者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发现黄金分割比例确实汉字结构最基本的规律。
这也证明汉字的书写确实是一种美学范畴。
汉字结构分析要从细节的笔画到整体的汉字都要做分析才能做到恰当有力的说明。
下面就逐次的阐述。
汉字的笔画所撑起的方框成黄金比例。
汉字的笔画的最上最下最左最右点所围成的空间是笔画所围成的方框空间。
这个空间的高宽比例是成黄金分割比例的。
而且这个比例延展到黄金数列比例,即1、2、3、5、8、13、21等。
在点、横、竖、撇、捺等五种基本笔画中,点有1比1、2比3、1比2、3比5等比例,这些比例是黄金分割比例,在笔画间相互搭配时适时的以不同的比例出现。
根据情况不同,笔画会相应的调整随应。
在楷书的书写中,横一般是弧形的。
把横分成段落,自左向右,不同的段落中心线的倾角不同,用不同段落中心线的高宽比来比较,中心线中点的左侧部分左低又高,倾角按一定的梯次变缓,右侧如果变为左高右低,要较左侧平缓,反之,右侧就会下耷。
还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过中点后继续维持一段左右高的姿态再变为左高右低,另一种是始终保持左低右高。
采用哪种情况,据不同情形而定。
横的视觉印象是横本身的高宽,各段横的实体宽度与在横框中空白处所占的高度,各处的实笔画和空白处彼此的横向纵向的对比。
这些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即和谐美观。
竖的情况与横类似。
撇有直撇和弧撇之分,弧的姿态各异,有的弧撇近于直撇。
撇宽高之比有1比1、1比2、2比3等基本比例,特别要提到的是,人字的撇常是3比4的近于直撇的弧撇。
弧撇的最大弯曲处的不同使得撇姿态不同。
也就使得撇的各段落的高宽比不同变化。
在1比2的弧撇中。
由撇的右上到下,将高宽比4比1、2比1、2比2的三条线段连起来,会发现这个弧线很协调美观,实际书写时,粗笔道的中心线即笔的近似运行路线会偏离靠近边框的理论线,但中心线要渐进的离合理论线。
楷书结构30法,黄金分割,没半句废话,看完就会写好字了

楷书结构30法,黄金分割,没半句废话,看完就会写好字了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笔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安排处置,这就叫做间架结构。
虽然书法形态万千,书家风格不同,但总离不开一个法度,总有规律可寻。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总结如下: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
横我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
“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
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如下图: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如下图: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如下图: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如下图: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
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16、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7、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另左右两点写不法与其相同),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一些汉字结构中的黄金分割规律的体现

一些汉字结构中的黄金分割规律的体现友好一中徐连岭当字,小子高宽2比3,冖自身高宽1比3,上侧与小字连接处,以下与宝盖同宽,为小字宽的2分之3,在这空间内,上下均分,下部为田字的高,上部下3分之2为口字的高,口为正方,田字宽为高的3分之4,为宝盖宽的3分之2。
此种结构可以推演到宫,党,堂,富等,只是需做相应变化。
显字,日字高宽2比3,业字与上部同高,两竖宽为上部的3分之1,自为正方字或略扁。
易字,日子高宽2比1,勿字正方,高位日字的4分之5,横伸出撇为撇的2分之3,撇接日字的横向中间。
弧勾主干高宽2比1,在一弧勾高为边长的正方内,上边三分,左边2分分别为两撇的端点。
以字,左右不分高宽均为3比2,山下错开6分之1,此字,高宽3比4,两长竖三均分,横为纵向中间3分之1。
北字,高宽3比4,匕字右一半,高宽3比2,竖与横下接处居2分之1,左竖均分左一半,短横与竖下接触同右平。
简体,比,此,止相类似。
得字,正方字,左右3比5,短撇为长撇的3分之2,日字正方,上8分之3,于字正方,两横占上2分之1,点与横相交。
也字,竖勾以左正方,两竖三均分,横起自一半,竖勾占中间2分之1。
勾右伸出3分之1或2分之1。
吾字,正方字,撇高宽2比1,横勾与横勾起点竖直到长横处以上正方,口字正方,或正方的下3分之2。
制字,左侧。
撇为正撇,横起自撇纵向的2分之1,右伸出2分之3,下部横,纵向对照撇的正撇的中心点,接撇的下伸2分之1,下部竖接在延伸的2分之1,启闭横向正多,竖的高为撇的高,横为撇的2倍,竖勾对比左竖上下略伸,长竖上身撇的2分之1,下伸撇的1倍。
长横左与撇齐,长度为撇的3倍这样,左半部为高宽3比2,右不分依据横向3分,纵向5分的原则。
图字,繁体字,字的高宽4比3,内部口与长横占上一半,口为正方横高宽1比6,下部口为正方,连接两口字的竖撇自身高宽成一定比例,左右端也横向分割整个字的空间。
者字,整体字正方。
土字短横居横向中间3分之1,日字居下2分之1,高宽3比2,比照短横右移4分之1或6分之1,撇正撇,接竖的下端即纵向中间的上3分之1,笔画较粗时,上侧边居中间竖的上6分之1和3分之1。
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黄金格习字法)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字----笔画造型好、间架结构差,究其原因,是在日常写字中,只注重了笔画的造型美,忽视了汉字的整体结构美。
元代书法家赵孟兆页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
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
”笔画造型和间架结构是汉字书写的两大要素,是互相依存的,笔画影响着结构,结构制约着笔画,二者并重,缺一不可。
汉字的间架结构美是符合相对论和视觉美学原理的。
汉字的间架结构美只有在字的比例适当、偏旁迎让、点画呼应、重心平稳等结体原理上,并在向背、疏密、大小、长短、高低、开合等结构变化中,才能得以完美体现。
用什么方法才能帮助我们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合理体现汉字各构件的比例关系呢?针对这一课题,笔者通过对古老的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及近年来流行的回宫格、回米格、回字格、井字格等辅助宫格的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设计发明了黄金格,并通过该格对大量的汉字进行结构分析,总结出“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只要正确依照本法分析、书写汉字,就能够使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化;配以优美的笔画造型,和谐的章法布局,就可以写出端正、美观的汉字。
黄金格设计原理字是用手“写”出来的,而其功能的实现却是用“看”来完成的。
故而,在对上述各种宫格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后,确认“黄金分割”这一普遍存在的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服装等领域的视觉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汉字的结体原理。
本着“方块汉字,以字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印刷楷体为研究对象,以“激光照排汉字级数表”和黄金分割率为计算依据,即l级(P)=O.25mm,lOO级为7l磅,故每磅=lOO×O.25/7l=0.352mm;设定N磅汉字的字边框(为正方形)的边长为n,则字边框面积(字宫)为n2,字宫与外框面积(外宫)之比为黄金分割比率(61.8%),外宫为n2/61.8%,外框边长为1.272n,字边框与外框共有一个对角线交叉点且对角线相重合;再以字边框的每个边为基准,对字宫进行黄金分割,得到四条黄金分割线,此四条线与字边框、外框组成黄金格。
黄金分割之从异字同构看汉字结构的规律性

黄金分割之
从异字同构看汉字结构的规律性美观的汉字机构符合黄金分割规律,这是不争的现实。
下面从异字同构方面说明这一点。
这些偏旁,共同的特点就是,横竖撇捺点的组合,而且与竖形成交叉分割。
在方格模型里我们看到,外框是4.5比9即1比2,内框3比9即1比3。
内框宽与外框宽之比为2比3,这些都是黄金分割比例。
外宽比照内框左伸3分之1,右伸6分之1。
再看与竖的分割点在上3分之1,与中间即2分之1处。
以上一系列数字之间都由黄金分割数列规律紧密的联系着。
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的是。
由于笔道较粗,考虑到间隔空隙均衡的问题,各笔画的上下侧面或笔道的中间部分经过分割点。
撇的起点在横向上的位置与竖及右侧空间要有合适的比例。
提手时提并没有充斥整个空间。
大、天、夫三字的组字的关键在其下不撇与捺的组合,组字基
础是下一个图,但捺的起点要连到撇的起点。
其上部延伸部分弧度梯次变陡,依据组字不同形状各异。
短横有时候会考虑到与竖的平衡会相应移动。
短横的上下位置也很关键。
在这些字中,各笔画的各方向上的伸展对比都是黄金比例。
这些字的组字基础是上框2比3下框2比6,而下框右侧竖又是宽的一半,与左侧比3比2。
尚字中,内部的口是整体高宽比2比3.
这些字的组合基础是撇与捺的交叉形式及相对位置。
上述的一些字是书写中相对比较难写的字,我们掌握了集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的字具有相似的结字模式,所以汉字结构是符合一定规律的。
黄金分割规律涵盖所有的字。
黄金格习字法黄金格习字法

黄金格习字法(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字----笔画造型好、间架结构差,究其原因,是在日常写字中,只注重了笔画的造型美,忽视了汉字的整体结构美。
元代书法家赵孟兆页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
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
”笔画造型和间架结构是汉字书写的两大要素,是互相依存的,笔画影响着结构,结构制约着笔画,二者并重,缺一不可。
汉字的间架结构美是符合相对论和视觉美学原理的。
汉字的间架结构美只有在字的比例适当、偏旁迎让、点画呼应、重心平稳等结体原理上,并在向背、疏密、大小、长短、高低、开合等结构变化中,才能得以完美体现。
用什么方法才能帮助我们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合理体现汉字各构件的比例关系呢?针对这一课题,笔者通过对古老的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及近年来流行的回宫格、回米格、回字格、井字格等辅助宫格的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设计发明了黄金格,并通过该格对大量的汉字进行结构分析,总结出“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只要正确依照本法分析、书写汉字,就能够使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化;配以优美的笔画造型,和谐的章法布局,就可以写出端正、美观的汉字。
黄金格设计原理字是用手“写”出来的,而其功能的实现却是用“看”来完成的。
故而,在对上述各种宫格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后,确认“黄金分割”这一普遍存在的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服装等领域的视觉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汉字的结体原理。
本着“方块汉字,以字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印刷楷体为研究对象,以“激光照排汉字级数表”和黄金分割率为计算依据,即l级(P)=O.25mm,lOO级为7l磅,故每磅=lOO×O.25/7l=0.352mm;设定N磅汉字的字边框(为正方形)的边长为n,则字边框面积(字宫)为n2,字宫与外框面积(外宫)之比为黄金分割比率(61.8%),外宫为n2/61.8%,外框边长为1.272n,字边框与外框共有一个对角线交叉点且对角线相重合;再以字边框的每个边为基准,对字宫进行黄金分割,得到四条黄金分割线,此四条线与字边框、外框组成黄金格。
书法技法体会.黄金分割的书法应用

书法技法体会.黄金分割的书法应用黄金分割的书法应用毫无疑问,用数学方法来给书法艺术做出公式性规定是违背艺术规律的,这如同历史上的“台阁体”、“馆阁体”一样束缚艺术的创造生命,但为了阐明书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有时借鉴一点数学方法我想也是可以的。
本文希望利用黄金分割来对传统书法理论中的间架结构法则作更详细更便于实践演练的阐述,以及对较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硬笔横行书写的章法问题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一、黄金分割与楷书传统间架结构法则我们都知道,传统艺术理论大都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重质不重量,讲求“微言大义”,往往因为求简约而把话说得太绝对;二是说到一定层度难以言传时则用我们独有的精妙的模糊语言,如神、气、韵等,或者用喻,“如风行水上”一类,因为只有这种“模糊”才能表达得精确。
但这样的理论便于领会神髓却不便于操练技法,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数学方法总结出一些便于学习技法的规律作为对传理论的注解。
黄自元(清)“九十二法”中,对楷书左右结构的字有四个大的法则:“左旁小者齐其上”,“右旁小者齐其下”,“让左者左昂右低”,“让右者右伸左缩”。
显然,这些法则都重质不重量,理论依据是我们在平衡感觉上的重右轻左。
美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合唱队站在舞台靠左的位置,而指挥仅一个人站在靠右的位置,我们感觉这是平衡的,而如果反过来,我们感觉是失衡的。
在书法上,如果严格按水平线写横画,我们感觉右边向下沉,反而是向右上倾斜5度左右时,给我们感觉是平衡的。
那么我们就会理解,九十二法里这几个法则的实际意义是:左边偏旁短小则左旁上靠,右边偏旁短小则右旁下靠。
因为无论是左旁小还是右旁小,都不可能真的一刀切成“齐其上”或者“齐其下”,否则就不协调。
请看下图:怎样才最协调呢?根据黄金分割原理,左旁小的字应该是左旁的视觉重心对准右旁的上黄金分割点,右旁小的字右旁的视觉重心对准左旁的下黄金分割点。
这既符合数学家的研究结论也符合传统书法理论,但这又引出两个有趣的问题:一是黄金分割比本身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大概美之极限确实无法用数字表示吧,如圆周率也是如此),其位置的确定我们在实践中不可能先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再者即使先画一个三角形又怎样确定偏旁的视觉重心呢,我想首先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可以凭我们的练习和美感来把握,其次在书写过程中还能够通过偏旁视觉重心的调节来使一个字更趋近于结构法则,比如右旁小的字,如果左旁已经完成,其下黄金点已确定,那么我们在写右旁的时候可以通过上下位置、笔画粗细的变化使其视觉重心趋于与左旁下黄金点对齐。
掌握利用黄金格读字的技巧,就能提高效书法学习效率。

以下字例来自清代书法奇才梁诗正的跋仇英清明上河图梁诗正的行书被誉为300年来最美行书梁诗正的书法融诸家优长于一身骨骼秀挺气息连贯气质文雅错落有致疏朗分明较为符合今人的审美习惯
掌握利用黄金格读字的技巧,就能提高效书法学习效率。
黄金格读字示范
左右结构
左多右少
上
窄长字形
半包围结构
浅谈利用黄金分割率教学左右结构的字

浅谈利用黄金分割率教学左右结构的字作者:仇刘燕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8年第03期【摘要】启功先生的黄金分割结体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把握结构规律,感受汉字之美的习字方法。
美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书法教学应当循着规律开展。
教学中用“黄金分割率”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对比”中学习此规律;在反复操练中,掌握此规律;在空间延展中深悟此规律,从而让学生乐于书法、勤于书法、敏于书法。
【关键词】左右结构;黄金分割率【中图分类号】G29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1-0058-03我国当代的书法泰斗启功先生首创以黄金分割法讲解书法。
《论书绝句一百首》一书中的第99首明确说明:“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他认为一个字的重心并不是一点而是四点,他曾说,“其法将每大方格纵横各划十三小方格,中间三小格纵横成十字路,每行小格为五三五。
自左上一交叉点言,其上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
此十字路中四交叉点,各为五比八之位置,合乎黄金分割之理焉。
”怎样利用黄金分割法帮助学生把握正楷字的结构呢?执教者以“相、约、锡、地”四个字为教学内容,做了探究和尝试。
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学习兴趣浓,书写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一、以规律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教学内容前欣赏埃菲尔铁塔、胡夫金字塔、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芭蕾舞等经典艺术的图片。
经典的作品,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的最完美的作品。
世界经典建筑奇观如希腊巴台农神庙、埃及胡夫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经典艺术珍品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断臂的维纳斯》等,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美的化身,正是因为它们都体现了黄金分割率的特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前通过以上一组“经典作品”图片的欣赏,唤醒学生对美的认识,让学生感知黄金分割率这一法则的神奇魅力。
黄金分割与汉字结构美学规则

黄金分割与汉字结构美学规则1比20汉字除记载表述的功能外,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上的愉悦也是深刻的,这既是汉字的美学。
凡美学就要符合一定的规则,从结构上讲就要和黄金分割脱离不了干系。
从结构讲,单一笔画的高与宽、最粗与最细处及笔道与空隙在笔画所占方框内同一水平或竖直方向上的对比及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段上的各个方面上都要符合黄金分割,独体字的横向笔画及纵向笔画的对比伸缩及相互分割所成的节段对比都符合黄金分割规律当然有时为了避让会有区别但区别往往符合黄金分割规律,组合字中组合的各部分或按黄金分割对比或各按黄金站位比例各居其位。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我已在百度文库中做了不少的描述,这里将最近的新的体会叙述下来。
大天夫结构的同源性这三个字又横与撇捺构成,各笔画在字的位置上有极大的相似性。
人字作为字的顶端部分时稳定且又险峻生姿的构成是撇高宽比3比2捺高宽比2比3,撇横下来既是捺捺立起来即为撇,捺上下的空隙竖直上上部与下部的对比是3较2多出的1而分的3比2.当为大字时撇捺在起笔处连接捺高宽变为2.6比3在撇捺的连接处左右各伸2为横比撇向上竖弧伸2大字即构成为大字中横的一半横向上居横的中间的一半右上端抵大字框的上端天子即构成撇向上竖弧伸3夫字即构成这些变化中黄金规则处处体现史更丈结构的同源性高宽比2比1上端为弧竖下端为收尾弧度对称的高宽为1比1的匀称弧的位于左半部的撇与高宽为1比2但最高点和最低点段高宽约为2比3的位于下半部的捺是这些字的构成基础,由于捺起笔右移到左起4分之1处,最低点相应上移保持高宽1比2.字的剩余部分均匀分布在上半部。
笔画横与竖的倾斜横笔求平衡的体势时,以中间分割左右都是渐进的倾斜态势,左起高宽1比10段后接过中点后继续1比40上杨再接1比20下抑如求沉稳也可过中点即下抑,分段即各段倾斜的比例会因字的不同与所达目的不同而不同。
竖笔,如果是笔直的,顿笔后行笔笔道渐变细再渐变粗,两侧应该是对称的有时如柳体和颜体中会出现向左向右的倾斜倾角为高宽比15比1后30比1等等,倾斜自起笔或其他位置会有不同收笔段有时直有时也是弯弧。
黄金分割比例是汉字结构的基本规律

黄金分割比例是汉字结构的基本规律友好一中徐连玲关于汉字结构与中国汉字结构的关系,多有论述。
但大多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圈定所有的汉字,这就使得生动多变的汉字变得僵化,理论也就显得牵强。
笔者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发现黄金分割比例确实汉字结构最基本的规律。
这也证明汉字的书写确实是一种美学范畴。
汉字结构分析要从细节的笔画到整体的汉字都要做分析才能做到恰当有力的说明。
下面就逐次的阐述。
汉字的笔画所撑起的方框成黄金比例。
汉字的笔画的最上最下最左最右点所围成的空间是笔画所围成的方框空间。
这个空间的高宽比例是成黄金分割比例的。
而且这个比例延展到黄金数列比例,即1、2、3、5、8、13、21等。
在点、横、竖、撇、捺等五种基本笔画中,点有1比1、2比3、1比2、3比5等比例,这些比例是黄金分割比例,在笔画间相互搭配时适时的以不同的比例出现。
根据情况不同,笔画会相应的调整随应。
在楷书的书写中,横一般是弧形的。
把横分成段落,自左向右,不同的段落中心线的倾角不同,用不同段落中心线的高宽比来比较,中心线中点的左侧部分左低又高,倾角按一定的梯次变缓,右侧如果变为左高右低,要较左侧平缓,反之,右侧就会下耷。
还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过中点后继续维持一段左右高的姿态再变为左高右低,另一种是始终保持左低右高。
采用哪种情况,据不同情形而定。
横的视觉印象是横本身的高宽,各段横的实体宽度与在横框中空白处所占的高度,各处的实笔画和空白处彼此的横向纵向的对比。
这些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即和谐美观。
竖的情况与横类似。
撇有直撇和弧撇之分,弧的姿态各异,有的弧撇近于直撇。
撇宽高之比有1比1、1比2、2比3等基本比例,特别要提到的是,人字的撇常是3比4的近于直撇的弧撇。
弧撇的最大弯曲处的不同使得撇姿态不同。
也就使得撇的各段落的高宽比不同变化。
在1比2的弧撇中。
由撇的右上到下,将高宽比4比1、2比1、2比2的三条线段连起来,会发现这个弧线很协调美观,实际书写时,粗笔道的中心线即笔的近似运行路线会偏离靠近边框的理论线,但中心线要渐进的离合理论线。
书法黄金分割律,启功总结的书法精髓尽在此中

书法黄金分割律,启功总结的书法精髓尽在此中
讲座图文总结:
(一)启功书法结字规律
1、找到字的重心
不同于“九宫格”和“米字格”的以中心为重心,所谓的“中宫”,启功的“字格”比例,如下图所示:
示例:
高效学书法
海量书法教学视频,收录数万幅历代碑帖,孤本珍本。历届国家级书法展全集,五千集百家讲坛,最专业的书法学习号。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字的笔画,要有序的组合排列,一般为:
(1)先紧后松:上紧下松,左紧右松
(2)先小后
黄金分割比例,在书法上真有那么神乎吗?

黄金分割比例,在书法上真有那么神乎吗?
展开全文
黄金分割比例,在书法上真有那么神乎吗?黄金分割比例是书法技巧中的一个知识点,没有那么神乎其乎!从本质上来讲,它是指在汉字结体中笔画之间的相交或者相连的一个约为0.618数值位置。
当然,倘若将它进行扩展,也可以应用到大、小章法上。
黄金分割点的常用情况一般为:
1、撇捺交点
顾名思义就是撇笔画和捺笔画相交处约在撇笔画的0.618位置。
如:“叉”字,第一笔画与第二笔画的相交之处。
倘若交点偏下的话,重心就太低,缺乏神采,因此应该偏上一些。
2、撇捺连点
顾名思义就是撇笔画和捺笔画相连处约在撇笔画的0.618位置。
如:“久”字,其第二笔与第三笔的相连之处。
虽然撇、捺的长度不同,但是两个笔画的连接点都在黄金分割0.618处。
也就是中间偏上一些。
3、撇横连点
顾名思义就是撇笔画和横笔画相连处约在撇笔画的0.618位置。
如:“斤”字,第三笔画和第二笔画的连接点要0.618位置,也就是横笔画与撇笔画的连接点要中部偏上。
4、横竖交点
顾名思义就是横笔画和竖笔画相交处约在竖笔画的0.618位置。
如:“十”字,横笔画在竖笔画中的位置是0.618位置。
也就是横笔画在竖笔画的中部偏上,或者说,竖笔画是上短下长。
总而言之
书法的学习大体是分为两大方面,其一为技巧,其二为神采。
而技巧的学习则包含着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诸多内容。
黄金分割则是字法或章法中的技巧之一。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软、硬笔书法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黄金分割律在书法中的应用

黄金分割律在书法中的应用启功先生首创以黄金分割法分析讲解书法。
黄金分割法大概是源于西方的美术家研究绘画和雕塑时的发现,他们发现要使作品协调优美,则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应在8:5左右,最精确的比率是0.382:0.618,而不能是5:5或者接近5:5。
值得强调一下的是,他们是在研究静态中的物体构图而非动态物体的构图时发现这一规律的,因而这一规律从一开始就不足以涵盖人和物的一切状态。
启功先生发现这一规律,也是在分析楷书结构之时,而楷书正是书体中的“静物”。
传统上分析书法结构,用的是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这三种格子的共同点,就是重心都在格子正中央,用这种格子很容易误导人认为汉字的结构重心是在正中的,从而会把字写得过分的平稳,甚至僵硬死板。
但楷书其实也需要“活”,要静中有动,要楷而有草意,要“以点画为形质,以使转为情性”。
因此,优美的结字,重心其实是不在正中间的,或偏左,或偏右,或偏上,或偏下,这样才会奇正相生。
启功先生尝试把四方形的各边分成十三等份,这样在各方向的5:8位置形成四个交叉点,而字的重心就大约在这四个点上。
当然,汉字形态复杂丰富,要把所有汉字都机械地套上这个方格去讲黄金分割,不免变成作茧自缚。
其实黄金分割律(注意,这里用的是“律”字)的精神,在于破除5:5的取向,破除单调雷同重复的习惯,所有的对应、交接、角度、距离、位置、量度关系都要尽量处理得微妙丰富,达到“阴阳不测之谓神”的化境。
王羲之云:“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黄金分割律不仅可以用于分析结构,也可以推而广之用于研论章法,上下字之间、左右字之间,大小、轻重、长短、疏密、欹侧向背、穿插迎让等等关系的处理,乃至不同字之间偏旁、笔画的各种关系处理,都可以遵循黄金分割律的精神而得解牛之妙。
比如楷书或行楷书,无论竖写或横写,也并非串在绝对的一条直线上,而是允许或干脆说是鼓励在每个字的四个5:8的点上作左右或上下的摇摆,也就是说,即使是楷书或行楷书,也应该在一行字的连贯上有十三分之三的摇摆度!在正体与草体的书写中,黄金分割律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黄金分割比例,在书法上真有那么神乎吗

黄金分割比例,在书法上真有那么神乎吗首先,这个这个黄金比例是启功先生研究的一套楷书结构法。
那么什么是黄金比例分割法呢?这个黄金比例分割法是:一个方格,分别在四条边的8:5处做上两个点,总共8个点,然后再把上下左右的8个点两两对应连起来。
这样就有4条垂直相交的线段把正方格分成9个不相等的小方格。
可以这样理解,其实他就是一个不均等的九宫格。
(见下图1)具体运用是这样的:这个不均等的九宫格中宫的4个角,也就是4条8:5黄金比例的分割线的4个交点所围成的区域,启功先生认为,在书法中汉字的中宫位置就在这个区域,在汉字的书写中,汉字的笔画至少要穿过两到三个黄金比例分割线交点,(参看下图2)这样汉字就找对了中宫的科学位置。
这样写出来的字是最稳妥最美的。
接下来我再说一下黄金比例分割法的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启功早年因字不佳倍受打击的经历:索画的人嫌弃启功的字丑不让落款。
所以启功发奋习字。
在习字的过程自己发现了习字的格子是有问题的。
习字所通用的格子就是九宫格、田字格、米字格。
一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用。
这几种格子都不能很好地布置字的中宫,左右和左中右结构的字右边部分拥挤,上下和上中下结构的字下边部分拥挤,要么笔画出格。
在一个网上视频里我看到过启功在讲座中拿出他收藏的清末人的习字作业,确实有很多出格的笔画和拥挤的现象。
启功质疑传统的这几种格子没有准确划分出汉字的中宫区域范围。
九宫格的中宫区域范围过大,米字格和田字格的中宫都指向格子的中心点,比如“口、问、回”等好多字的笔画并不经过格子的中心点,起不了布置中宫的作用。
启功先生通过对经典书法作品的研究,证实了他的质疑是对的。
具体研究的过程是这样的:用一张大的透明胶片,在上面打满很细小的小格子,好像一大张马赛克图案,把打满小格子的透明胶片盖在经典字帖上,等于把字帖上的每个单子字都平均分割了若干等份,仔细观察每个部件所占整个字的比例,通过无数次的观察,发现了汉字的中宫区域范围就是整个字的中心8:5黄金比例区域。
黄金分割率在书法中的应用

黄金分割率在书法中的应用黄金分割率在书法中的应用日期:2021-5-7罗小平/文文黄金分割率在书法中的应用文/罗小平●●●黄金分割简述何为“黄金分割率”?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
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
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
何为“黄金三角形”?黄金三角形有2种:☆☆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为72°,顶角为36°;这种三角形既美观又标准。
这样的三角形的底与一腰之长之比为黄金比:(√5-1)/2.☆☆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为36°,顶角为108°;这样的三角形的一腰与底之长之比为黄金比:(√5-1)/2.☆☆黄金角度:36°、72°、108°均为黄金角度。
‘黄金分割率’在字当中的表现形式狭义上黄金分割点约等于0.618:1。
大约的比例关系就是3:10、7:10、6:10、4:10。
单从比值上我们可以拓展到3:7或者4:6。
如果一个字由两个部分组成,那么它们的大小比例可能也产生着黄金分割比例关系或者一个字在格子当中所占的面积大小和格子的面积大小,他们之间的比值也可能产生黄金比例关系。
黄金交点黄金线段黄金角度黄金面积四、黄金分割率在结字中的应用●●●黄金分割在欧楷中的应用“上”字横竖交点就是横画的(左)黄金分割点。
竖画长度与横画长度之比约为4:10。
竖画的起笔和横画的起收笔三点围成的三角形近似黄金三角形。
“下”字横长和竖长之比约为6:10。
横竖交点正好是横画左侧的黄金分割点。
横画的起收笔和竖画的收笔围成的三角形近视黄金三角形。
欧阳询在写“以”字时,打破了“以”字原有的均匀,中间留下比较大的空白(黄金留白),形成了“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内松外紧的字势。
●●●黄金分割在集王羲之《圣教序》行书中的应用行书比起楷书书写是比较简约,但是比楷书更注意结构的开合、收放、疏密、倚正、错位等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黄金格习字法)
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字----笔画造型好、间架结构差,究其原因,是在日常写字中,只注重了笔画的造型美,忽视了汉字的整体结构美。
元代书法家赵孟兆页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
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
”笔画造型和间架结构是汉字书写的两大要素,是互相依存的,笔画影响着结构,结构制约着笔画,二者并重,缺一不可。
汉字的间架结构美是符合相对论和视觉美学原理的。
汉字的间架结构美只有在字的比例适当、偏旁迎让、点画呼应、重心平稳等结体原理上,并在向背、疏密、大小、长短、高低、开合等结构变化中,才能得以完美体现。
用什么方法才能帮助我们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合理体现汉字各构件的比例关系呢?
针对这一课题,笔者通过对古老的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及近年来流行的回宫格、回米格、回字格、井字格等辅助宫格的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设计发明了黄金格,并通过该格对大量的汉字进行结构分析,总结出“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只要正确依照本法分析、书写汉字,就能够使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化;配以优美的笔画造型,和谐的章法布局,就可以写出端正、美观的汉字。
黄金格设计原理
字是用手“写”出来的,而其功能的实现却是用“看”来完成的。
故而,在对上述各种宫格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后,确认“黄金分割”这一普遍存在的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服装等领域的视觉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汉字的结体原理。
本着“方块汉字,以字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印刷楷体为研究对象,以“激光照排汉字级数表”和黄金分割率为计算依据,即l级(P)=O.25mm,lOO级为7l磅,故每磅=lOO×O.25/7l=0.352mm;设定N磅汉字的字边框(为正方形)的边长为n,则字边框面积(字宫)为n2,字宫与外框面积(外宫)之比为黄金分割比率(61.8%),外宫为n2/61.8%,外框边长为1.272n,字边框与外框共有一个对角线交叉点且对角线相重合;再以字边框的每个边为基准,对字宫进行黄金分割,得到四条黄金分割线,此四条线与字边框、外框组成黄金格。
黄金格各区间名称
为了方便分析汉字结构,特对黄金格的各区间命名,并在图示中用灰色条块表示。
外宫是整个黄金格所占区间,是书写汉字时布白的依据。
上图所示为单一黄金格的外宫;每行或每列黄金格使用一个外宫,就其中单字而言,利用其左右或上下两字的字宫边线与整个外宫的上下或左右边线组成单字的外宫。
字宫是黄金格中书写汉字的区间。
中宫是从左右两侧分别对字宫作黄金分割,得到的两个中项的重叠部分,中宫是黄金格的纵向中轴区,亦是汉字的重心区,故又称“重宫”。
内宫是从上下左右分别对字宫作黄金分割,得到的四个中项的重叠部分,是黄金格的中心区。
横向中宫是从上下两侧分别对字宫作黄金分割,得到的两个中项的重叠部分,是黄
金格的横向中轴区。
主宫是黄金分割线分割字宫产生的中项区间,因其在黄金格中的方位不同,故有右主宫、左主宫、下主宫和上主宫之分,他们分别与旁宫、部宫、头宫和底宫互补为完整字宫。
主宫是合体字之主体的所在区间。
旁宫、部宫、头宫和底宫是黄金分割线分割边框产生的四个小项区间,因是汉字左旁、右部、上头、下底的驻地,故名称中省略了方位词,分别与右主宫、左主宫、下主宫和上主宫互补。
左旁、右部、上头、下底统称为偏旁,故此四宫亦统称为偏宫。
环宫是四个偏宫组合而成的环状区间,与内宫互补为完整字宫。
中华民族独有的方块汉字究竟有多少,谁都无法说清楚。
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字最多、最完备的工具书《汉语大字典》,收字57000多个。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为了适应语文教学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制订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而为适应出版印刷、词书编纂和汉字机械处理、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需要,制订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含常用字)。
故本人着重对通用汉字进行分析归纳,依照汉字的造字原理,总结汉字的结构分类,提出了主结构与次结构两个概念。
主结构是从字的整体上来分析字的结构,找出字的主体,而不是尽可能多的将汉字拆分为最小的构件。
次结构是对字的主体进行结构分析。
如:“激”,常规的汉字结构将其归为左中右结构,而本分析法则将其定位于左右结构之左旁结构,即氵旁与敫字组合,此为主
结构;敫字是右部结构的字。
又如:“煎”,主结构为下底结构,即“前”与“灬”组合;“前”是次结构,为上头结构,即“”与“刖”组合;而“刖”为右部结构,是“前”的次结构,即“月”与“刂”组合。
还有如:缩、猛、劁、影等字,都用此方法来进行结构定位。
汉字由独体字与合体字组成,独体字是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画都不成字的汉字。
合体字是由主体字(独体字或合体字)与偏旁、笔画组合而成的汉字,用来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或合体字称为字的主体。
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
黄金分割汉字结构分析法,是应用黄金格各宫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一则四法,又称黄金格习字法。
总则:使用中宫对汉字进行总体的重心控制。
因汉字的重心并不是字的中心线,同时字的重心也因字而异,所以不用线而用中宫(重心区)来表示。
四条黄金分割线作为辅助线起参照作用。
凡汉字都要使用本法则。
第一法:黄金分割线对单体字起参照与定位的作用。
如:川,三画分别定位于三个区间;皿,因字型趋扁,两横贴近横向黄金分割线运行;了,横折钩与竖钩被黄金分割线分割定位于头宫和下主宫;几,丿与乙被黄金分割线分割定位于旁宫和右主宫。
第二法:单独使用互补宫格对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合体字进行结构分析。
字的主体位于主宫,偏旁则各就各位,即右主宫与旁宫适用于左旁结构、左主宫与部宫适用于右部结构、下主宫与头宫适用于上头结构、上主宫与底宫适用于下底结构。
因合体字是由独体字或合体字与偏旁、笔画组合而成,所以只要练好独体字与偏旁,写好合体字就仅是如何进行和谐地组装了。
例如:“百”与“亻”组成“佰”,“佰”与“宀”组成“宿”,“宿”与“纟”组成“缩”;“匕”与“匕”组成“比”,“比”与“日”组成“昆”,“昆”与“氵”组成“混”,与“木”组成“棍”,与“王”组成“琨”,与“钅”组成“棍”,与“纟”组成“绲”,与“车”组成“辊”等。
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将字的主体与偏旁机械地填写,而是要根据每个字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进行合理的布局,才能使主体与偏旁有机的结合成为完美的字。
如前面所举之"缴渺做煎",因字的主体笔画的伸展,而超出主宫进入偏宫,位于偏宫的偏旁要进行适当的迎让。
合体字的主体是合体字的,可用黄金格对其进行详尽分析。
如:
猛:孟入右主宫,犭入旁宫;而子入上主宫,皿入底宫。
彩:采入左主宫,彡入部宫;而木入下主宫,爪字头入底宫。
缩:宿入右主宫,纟入旁宫;而佰入下主宫,宀入头宫;百入部宫,亻入中宫。
第三法:使用中宫与偏宫对左中右、上中下结构的合体字进行结构分析。
1.左中右结构的字,左旁入旁宫,右部入部宫,中间的字或笔画入中宫。
如:辨、斑、粥、街、衍等。
2.上中下结构的字,上头入头宫,下底入底宫,中间的字或笔画入横向中宫。
如:莫、算、亮、壳、曼、赢等。
第四法:组合使用各宫格对围包结构的合体字进行结构分析。
1.全围包的字,三面围包的字,其外部笔势在环宫的中路运行,但无绝对性,可根据具体字进行适当变化,如:“圈”字,因“卷”笔画多、笔势舒展,故外部笔势应适当偏外;“回”字,因“口”笔画少、笔势内缩,外部笔势亦适当内缩。
被围包的笔画或主体字应用其适用的各法则,但是要适当地内缩。
2.半围包的字,其外部笔势使用两个偏宫的组合来结体、分析。
有的外部笔势笔画简单,如:压、庆、层、送、建、虱、句等,其笔势在偏宫中运行;有的外部笔势笔画复杂,如越、爬、魁、摩、鹰、虎、房、痊、氢、贰、或、载、武等,其笔势充满偏宫,部分舒展笔画超出偏宫,向主宫拓展。
以上为我之愚见,望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