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数据传输通信协议

合集下载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串口通信协议的基础知识二、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法三、温度采集器与上位机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实例四、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的应用优势与局限性正文一、串口通信协议的基础知识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口通信协议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常常使用串口通信协议。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是逐个比特按顺序进行传输的。

发送方将数据字符从并行转换为串行,按位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收到串行数据后,再将其转换为并行数据。

这种通信方式在仅使用一根信号线的情况下完成数据传输,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但是,由于串口通信是按位进行的,因此传输速度较慢,且容易受到噪声干扰。

二、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法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硬件层通信协议。

常见的硬件层通信协议有 RS-232、RS-485 等。

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需要考虑通信距离、通信速率、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2.设计数据帧格式。

数据帧格式包括起始符、地址符、数据长度、数据内容、校验和、结束符等。

起始符用于指示数据帧的开始,地址符用于指示数据帧的地址,数据长度用于指示数据帧的数据内容长度,数据内容用于存储实际的数据信息,校验和用于检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结束符用于指示数据帧的结束。

3.编写下位机程序。

下位机程序主要负责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硬件层通信协议。

在编写下位机程序时,需要考虑数据帧的组装、发送、接收、解析等方面。

4.编写上位机程序。

上位机程序主要负责与下位机进行通信,实现数据采集、控制等功能。

在编写上位机程序时,需要考虑数据帧的解析、数据处理、控制指令的发送等方面。

三、温度采集器与上位机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实例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温度采集器与上位机之间的串口通信协议,用于实现温度采集数据上传和上位机控制每路温度测量通道的开启功能。

TCP协议报文自定义

TCP协议报文自定义

TCP协议报文自定义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通信中。

它通过建立一个可靠的、全双工的通信连接,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TCP协议的报文格式在通信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如何自定义TCP协议报文,以满足个性化的数据传输需求。

TCP协议的报文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首部包含了TCP协议的控制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数据部分则是待传输的实际数据。

在自定义TCP协议报文时,我们可以通过修改首部的相关字段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首先,我们可以自定义序号字段(Sequence Number)和确认号字段(Acknowledgment Number)来实现更灵活的数据传输。

序号字段用于标识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字节的序号,而确认号字段则用于标识接收方期望接收的下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通过调整序号和确认号字段的值,可以实现数据的重传、顺序重排等功能。

其次,我们可以自定义窗口大小字段(Window Size)来控制数据传输的流量控制。

窗口大小指的是接收方在接收到确认消息前能够缓存的数据量。

通过修改窗口大小字段的值,可以调整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带宽限制。

另外,我们还可以自定义首部中的标志字段来实现更多的功能。

例如,通过设置SYN标志和ACK标志,可以在建立连接时进行握手操作。

通过设置FIN标志,可以在关闭连接时进行释放操作。

通过设置RST标志,可以强制关闭连接,并重置所有的连接状态。

通过设置URG标志,可以标识紧急数据。

最后,我们可以自定义首部的选项字段来实现协议的扩展。

选项字段用于在首部中承载一些可选的控制信息。

常见的选项包括窗口扩大因子、时间戳、最大报文长度等。

通过增加自定义的选项字段,可以扩展TCP协议的功能和灵活性。

自定义TCP协议报文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必须确保所使用的自定义报文格式与接收方的解析器兼容。

自定义通信协议

自定义通信协议

自定义通信协议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通信协议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的设计和选择对于网络通信的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除了常见的TCP/IP协议、HTTP协议等通用协议之外,有些特定的应用场景需要自定义通信协议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自定义通信协议是指根据特定的通信需求和环境,由通信双方协商制定的适合自身应用的通信规则和约定。

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定制,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下的通信要求。

首先,自定义通信协议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通信的安全性。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密算法和身份认证机制,可以保障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因此,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考虑如何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以及如何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

其次,自定义通信协议还需要考虑通信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通信双方可能处于不同的网络环境下,通信的稳定性和效率会受到网络带宽、延迟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传输机制,以减少通信的延迟和丢包率,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效率。

另外,自定义通信协议还需要考虑通信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随着应用需求的变化,通信协议可能需要进行升级和扩展。

因此,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灵活地支持新的功能和特性的添加,同时保持与旧版本的兼容性。

在实际的应用中,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如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多人在线游戏的网络通信、金融交易系统的通信等。

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更好地满足特定应用场景下的通信需求,提高通信的安全性、效率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自定义通信协议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通信的安全性、效率性、稳定性以及灵活性和扩展性,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更好地支持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网络通信,提高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自定义通信协议

自定义通信协议

自定义通信协议1. 引言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信息传输的规则和约定。

自定义通信协议是指根据特定需求,自行设计和制定的通信规则。

本文将介绍自定义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以及示例。

2. 自定义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自定义通信协议是一种特定领域的通信规则,在该协议下,通信的双方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格式和规则进行信息交换。

自定义通信协议的设计可以灵活地满足特定需求,提高通信效率和安全性。

3. 自定义通信协议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好的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3.1 简洁性通信协议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冗余信息和复杂的操作步骤。

简洁的通信协议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3.2 安全性通信协议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被非法篡改和窃取。

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和身份验证等手段来增强通信的安全性。

3.3 可扩展性通信协议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需求和新技术。

设计时应考虑到通信协议的可升级性,以便后续的功能扩展。

4. 自定义通信协议示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通信协议示例,用于传输传感器数据:4.1 协议格式自定义通信协议的格式如下:| 数据类型 | 数据长度 | 数据 |•数据类型:表示数据的类型,如温度、湿度等。

•数据长度:表示数据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数据:实际的传感器数据。

4.2 示例协议包以下是一个示例的通信协议包:| 温度 | 1字节 | 25℃ |该协议包表示传输的是温度数据,数据长度为1字节,具体的数据为25℃。

4.3 示例协议流程示例通信协议的流程如下:1.传感器将数据按照协议格式打包。

2.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到接收端。

3.接收端按照协议格式解析数据包,获取传感器数据。

4.接收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5. 总结自定义通信协议是一种根据特定需求自行设计和制定的通信规则。

本文介绍了自定义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以及一个示例。

设计一个好的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考虑简洁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以提高通信效率和安全性。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摘要:一、什么是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二、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的应用实例三、如何实现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四、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的优缺点五、总结正文:一、什么是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是指在串口通信过程中,通过约定好的规则和格式来进行数据传输的一套通信规则。

这套规则通常包括数据格式、传输速率、校验方式等,以便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电子设备、计算机外设、通信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的应用实例以温度采集器与上位机的串行通信协议为例,可以实现温度采集数据上传和上位机控制每路温度测量通的开启功能。

具体的通信协议可以参考如下步骤来实现:首先选择层通信协议设计相应的通信协议,然后编写相关的下位机程序和上位机程序,最后实现通信协议的收发机制。

三、如何实现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实现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硬件层通信协议。

常见的硬件层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 等。

2.设计数据格式和传输速率。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据格式(如字节、字符等)和传输速率。

3.实现校验和错误检测。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需要实现校验和错误检测机制,如奇偶校验、CRC 校验等。

4.编写上下位机程序。

根据通信协议的规则,编写下位机程序(如温度采集器)和上位机程序(如上位计算机)。

5.实现通信协议的收发机制。

通过硬件设备(如串口模块)或软件(如串口通信库)实现通信协议的收发机制。

四、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的优缺点优点:1.灵活性高:自定义串口通信协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2.适用范围广:串口通信协议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计算机外设、通信设备等领域。

3.实现简单:相对于其他通信协议(如TCPIP),串口通信协议实现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1.传输速率有限:串口通信协议的传输速率有限,不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2.抗干扰能力较弱:串口通信协议的抗干扰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环境干扰。

c语言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具体实现

c语言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具体实现

c语言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具体实现在实际开发中,应用通信功能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通讯协议,常见的通讯协议一般有TCP/IP、UDP和HTTP等,但是在一些特殊场景下,需要使用自定义的通讯协议,本文将介绍c语言实现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具体实现方法。

一、通讯协议的概念通讯协议是一种规范,它定义了通讯的格式、内容、序列、错误控制等信息,使通信双方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通信协议。

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实现需要遵守以下步骤:1、确定通讯协议内容首先需要确定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内容,包括通讯数据的格式、内容、长度、序列以及通讯的命令等信息。

一般情况下,自定义通讯协议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计。

2、定义数据接口定义数据的输入输出接口是自定义通讯协议的重要一个步骤,一般情况下,数据接口应该尽量简单化,实现数据的快速解析以及传输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等功能。

3、实现协议解析功能协议解析功能是实现自定义通讯协议的重要一个内容,在实现协议解析功能时,可以利用c语言中的结构体来实现数据的存储、传输、解析等功能,同时,还需要实现数据的校验和、长度校验等功能,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性。

协议编码功能是实现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用于将应用数据编码成符合协议要求的数据格式,常用的编码方式有二进制编码和文本编码方式。

5、实现数据传输功能数据传输功能是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实现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功能,常见的传输方式有TCP/IP、UDP和HTTP等。

三、自定义通讯协议的优点1、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自定义通讯协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可以更好的满足应用程序的需要,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2、提高通讯安全性。

自定义通讯协议拥有自己的通讯协议格式和加解密方式,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提高通讯的安全性。

3、提高通讯速度和效率。

自定义通讯协议可以自由定义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同时可以针对应用程序对数据传输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c语言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具体实现

c语言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具体实现

c语言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具体实现
在C语言中,自定义通讯协议的具体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确定通讯协议的格式和内容:通讯协议应该包含哪些信息以及信息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如何标识数据包的开始和结束等。

2. 定义数据结构:根据通讯协议的格式和内容,定义合适的数据结构来存储数据。

例如,可以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表示一个数据包,包含标识数据包的头部和尾部以及通讯协议中规定的各种信息。

3. 编写数据包的组装和解析函数:根据定义的数据结构,编写组装和解析函数,将数据转化为通讯协议中规定的格式,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

4. 实现通讯协议的传输:根据通讯协议的传输方式,使用相应的函数或库实现数据的传输,如TCP/IP、串口通信等。

5. 测试和调试: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通讯协议的实现符合预期,能够正常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定义通讯协议时,要考虑到通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丢失和传输错误的情况发生。

同时,还要考虑通讯协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窃取。

- 1 -。

单片机自定义协议通信

单片机自定义协议通信

单片机自定义协议通信
首先,自定义协议通信的设计需要考虑数据帧的格式。

数据帧通常包括起始标志、地址信息、数据内容、校验位和结束标志等字段。

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和结束,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数据内容是实际传输的信息,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通信规则也是自定义协议通信设计的重要部分。

通信规则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流程、数据帧的处理方式、重发机制、错误处理等。

在设计通信规则时,需要考虑通信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另外,校验机制也是自定义协议通信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常见的校验机制包括奇偶校验、CRC校验、校验和等,用于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单片机自定义协议通信还需要考虑通信的功耗、通信速率、通信距离等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设计方案。

总的来说,单片机自定义协议通信涉及到数据帧格式、通信规则、校验机制等多个方面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通信的稳定性、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因素。

设计合理的自定义通信协议能够提高单片机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tcpip自定义协议规则

tcpip自定义协议规则

tcpip自定义协议规则TCP/IP自定义协议规则自定义协议是指根据特定需求和场景,通过TCP/IP协议栈的基础上,进一步定制化的协议规则。

通过自定义协议,可以满足特定的通信需求,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自定义协议的概念和作用:自定义协议是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开发,通过自定义协议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安全和灵活的网络通信。

自定义协议可以包括协议头、协议体和协议尾等组成部分,用于定义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和校验机制等。

自定义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格式定义:通过自定义协议可以规定数据的格式,包括数据的类型、长度、字段顺序等,以保证数据的正确解析和处理。

2. 传输方式定义:自定义协议可以定义数据的传输方式,如分包、组包、压缩等,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安全性增强:通过自定义协议可以加入加密、认证、权限控制等机制,增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4. 灵活性扩展:自定义协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增加新的功能和特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二、自定义协议的设计原则:在设计自定义协议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协议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1. 简洁性:自定义协议应尽量简洁,避免冗余和复杂的结构,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2. 可读性:自定义协议的数据格式应易于理解和解析,以方便开发和维护。

3. 可扩展性:自定义协议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方便后续功能的增加和升级。

4. 安全性:自定义协议应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加入合适的加密和认证机制,以防止数据被篡改和窃取。

5. 兼容性:自定义协议应与现有的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兼容,以保证与已有系统的互通性。

三、自定义协议的实现步骤:设计和实现自定义协议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需求:明确通信需求和目标,确定自定义协议的功能和特性。

2. 协议设计:根据需求,设计自定义协议的数据格式、传输方式和校验机制等。

3. 协议开发:根据设计的协议规则,进行协议的开发和编码工作。

自定义通信协议

自定义通信协议

自定义通信协议自定义通信协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流,通信协议的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通用的通信协议如TCP/IP,但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往往需要自定义通信协议来满足具体的需求。

自定义通信协议是针对特定的通信需求,对通信规则和格式进行定义的一种标准。

它可以通过定义特定的数据结构、字段类型、编码方式等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解析。

下面就以一个简单的自定义通信协议为例进行介绍。

首先,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确定通信的双方角色。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有两个设备A和设备B进行通信。

设备A为客户端,设备B为服务器端。

客户端负责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端的响应。

其次,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定义数据包的格式。

一个数据包包括了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请求数据和从服务器端到客户端的响应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封装和解析。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将每个数据包划分为四个字段:起始标志、数据长度、数据内容和校验码。

起始标志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包的开始。

它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字符串,比如"START"。

数据长度表示数据内容的字节长度,可以是一个整数类型。

数据内容则是实际传输的数据,可以是一个字符串或者字节数组。

校验码用于校验数据包是否完整和正确,可以使用CRC等散列算法进行计算。

最后,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定义通信的流程和规则。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规定客户端在发送请求之前需要先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握手信号,以建立连接。

服务器端在收到握手信号后,返回一个确认信号,表示连接已经建立。

然后客户端可以发送具体的请求数据,服务器端收到后进行处理,并返回响应数据。

客户端在收到响应数据后,确认数据完整无误,然后可以断开连接。

总之,自定义通信协议是根据特定需求而设计的一种通信规则和格式。

通过定义数据包的格式、通信流程和规则,可以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流。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1. 简介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程序。

通过串口通信,可以实现计算机与各种外设(如传感器、电机、显示器等)之间的数据交互。

自定义通信协议则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数据传输需求而定义的一套规则和格式。

本文将介绍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设计原理、实现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2. 设计原理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设计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核心概念:2.1 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接口(通常是RS-232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

串口通信使用单根传输线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其中一根线为数据线(TXD),负责发送数据;另一根线为接收线(RXD),负责接收数据。

2.2 自定义通信协议自定义通信协议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数据传输需求而定义的一套规则和格式。

通信协议包括数据的帧格式、数据的编码方式、数据的校验等内容。

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解析。

2.3 数据帧数据帧是通信协议中最基本的单位,包含了数据的起始标志、数据内容、校验码等信息。

数据帧的起始标志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帧的开始,数据内容是要传输的实际数据,校验码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4 流控制流控制是为了解决数据发送和接收速度不一致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混乱问题。

常用的流控制方式包括硬件流控制和软件流控制。

硬件流控制通过控制RTS(请求发送)和CTS(清除发送)信号来实现数据的流控,软件流控制则通过发送和接收端的协商来控制数据的流动。

3. 实现步骤下面是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实现步骤:3.1 确定通信需求首先需要确定通信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传输的类型(单向还是双向)、数据的格式和数据的传输速率等。

3.2 设计数据帧格式根据通信需求,设计数据帧的格式,包括起始标志、数据内容和校验码等。

起始标志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帧的开始,数据内容是要传输的实际数据,校验码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 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根据串口通信的原理,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在现代信息传输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通信协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通信协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信息传输的需求。

因此,研究和设计一种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串口通信协议是指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规范。

在实际应用中,通信双方需要遵循一定的通信规则,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传统的串口通信协议如RS-232、RS-485等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可能并不适合。

因此,设计一种针对特定应用需求的自定义通信协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通常会采用自定义通信协议。

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设计通信规则,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同时,自定义通信协议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在设计自定义通信协议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分析应用场景的特点,确定通信双方的需求和约束条件。

然后,根据这些需求和约束条件,设计合适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

此外,还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在未来应用中进行升级和扩展。

为了有效地设计自定义通信协议,通常会采用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

其中,状态机是一种常用的设计工具。

通过状态机,可以清晰地描述通信协议的各种状态和状态转移条件,从而实现通信规则的精确设计。

另外,还可以采用CRC校验、数据压缩等技术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除了设计自定义通信协议之外,还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实现和测试。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使用一些开发工具和仿真软件来对通信协议进行验证和调试。

通过仿真测试,可以发现通信协议中的问题,并及时修复。

同时,在通信协议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系统资源的限制和通信性能的优化。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在现代信息传输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设计合适的通信协议,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的高效和可靠。

自定义通信协议

自定义通信协议

⾃定义通信协议在简单⽹络通信中,通信协议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向下兼容、安全、纠错能⼒、精简、可扩充。

以下是我初步设计的⼀个通信协议,请⼤家过⽬,指正。

以⽅便我完善之。

谢谢协议格式如下:4bit4bit8bit主版本副版本⼦版本模块命令标志位(32bit)序号(16bit)预定序号(16bit)扩展位(32bit)报头长度数据长度CRC校验位(16bit)数据字段......字段说明:1.主版本/副版本/⼦版本:标识此数据包所使⽤通信协议版本信息,⽤于通信双⽅统⼀语⾔或选择不同的解析代码。

2.模块:可以设置成应⽤所涉及到的功能模块或信息类型,如:远程桌⾯、数字⽩板、服务器控制信息等,再⽐如:⽂字、视频、⾳频、⽂件等。

3.命令:其实就是通信约定。

⼀般由#define COMM_SEARCH_LINK 0xFF,这样的实现,⽤于标识通信协议的主体内容4.标志位:⽤于以位的形式标识协议内容的解析⽅式。

可由⽤户⾃⾏设计。

5.序号:⽤于标识,本数据包在整体通信过程中所传递的数据包的序号;6.预定序号:由通信的另⼀端给出,说明另⼀端将要接收的的序号,序号必须与预定序号相同,同时要与另⼀端保存的预定序号相同,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的保证不被中间⼈截获,攻击通信双⽅。

7.扩展位:⽤于扩展控制信息,在前⾯1到6项不能完全描述或不⽅便描述的情况下使⽤。

8.报头长度/数据长度:就不⽤说了吧。

报头长度是固定的,20Byte。

数据长度在每次填充数据时计算。

9.CRC校验位:主要是报⽂的校验,防⽌传输错误。

10.数据字段:就不介绍了,是主要的传输内容。

说明:1.协议最⼤长度为:⼀个页⾯分配单元的长度、磁盘扇区⼤⼩或报⽂最⼤不分割长度。

在这⾥我⽐较了⼀下,4K是最合适的设置,不知道对不对。

优点:减少磁盘读写次数;防⽌出现内存碎⽚。

2.协议报头长度为20字节,则数据字段最⼤长度为:协议最⼤长度-协议报头长度(20)-数据校验位(2)。

文件传输协议---一种自定义的文件传输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一种自定义的文件传输协议

⽂件传输协议---⼀种⾃定义的⽂件传输协议前⾔ 由于TFTP协议过于简单,且没有重传机制;FTP协议很好,但是不能完美的嵌⼊到已有的代码中,从零开发有⼀定难度,因此定义了⼀种基于UDP协议,简单,有确认和重传机制的⽂件传输协议。

该种协议只有⼀对Socket套接字,没有控制命令,直接就是⽂件数据的传输,所以很容易以函数级别嵌⼊到已有代码中,且对性能的影响⾮常⼩,由于协议是在UDP协议的基础上定义的,因此需要有确认机制。

通信的两端没有服务端和客户端之分,两端都可以发起。

唯⼀的条件是:两端的UDP通信的Socket已经建⽴成功,且通信正常。

协议格式发起端:总包数(4)、本包序号(4),本包长度(4),本包校验码(2)、本包数据(N)说明:⽂件总包数:⽂件包总数。

本包序号:包序号,从1开始计。

本包长度:后续“本包数据”字段的长度,如果通讯层包最⼤32K,该值建议不超过16K。

本包数据校验码:根据CRC计算校验码(只计算”本包数据”字段的内容)。

本包数据:具体需要传输的数据。

接收端:本包序号(4)、当前状态(2)、重传包序号(4)、保留(2)说明:本包序号:当前包的报序号当前状态:不同的情况对应不同的状态,且数据接收失败,⼀律丢弃。

0x0000:本包数据接收成功,可以接收下⼀包数据;0x0001:全部数据接收成功;0x0002:本包数据接收失败,长度不符或校验码错,可以重新接收本包数据;0x0003:本包数据接收失败,序号错,需要重新接收“重传包序号(4)”的包;0x0004:本包数据接收失败,单板出现数据存储出错,⽆法继续接收;0x0005:内存申请失败,⽆法继续接受;0xFFFF:未知错误,⽆法继续接收;其他错误码保留,待以后扩展使⽤重传包序号:如果需要重传,该字段填写需要重传的包序号保留:扩展协议使⽤扩展 该协议有确认和重传机制,但是没有超时机制,可以添加确认超时机制,保证数据的传输更加稳定!。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摘要:1.引言2.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3.自定义通信协议的重要性4.编写自定义通信协议的步骤a.确定通信双方的功能需求b.设计数据帧结构c.定义数据帧内的控制字段d.实现数据帧的解析与处理e.编写通信程序5.总结与展望正文: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随着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串口通信技术在各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自定义通信协议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编写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1.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设备间通信方式,它通过串行传输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安全性,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自定义通信协议。

2.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是逐个比特按顺序进行传输的。

发送方和接收方需要约定数据位的长度、奇偶校验、停止位等参数。

3.自定义通信协议的重要性自定义通信协议能够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提高通信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在某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优化数据帧的传输速率;在某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实现加密传输。

4.编写自定义通信协议的步骤编写自定义通信协议需要遵循以下步骤:a.确定通信双方的功能需求:首先需要明确通信双方的功能需求,例如,需要传输哪些数据,以及如何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b.设计数据帧结构:根据通信需求,设计数据帧的结构,包括数据长度、控制字段、数据内容等。

c.定义数据帧内的控制字段:为了实现数据帧的解析与处理,需要定义数据帧内的控制字段,如起始符、结束符、数据长度等。

d.实现数据帧的解析与处理:编写程序实现数据帧的解析与处理,例如,根据控制字段解析数据内容,对数据进行处理等。

e.编写通信程序:根据设计好的通信协议,编写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5.总结与展望编写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是实现设备间高效、安全通信的关键。

一种RS_485总线自定义通信协议及其应用

一种RS_485总线自定义通信协议及其应用

一种RS_485总线自定义通信协议及其应用RS-485总线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适用于多点通信和远距离通信。

在RS-485总线上可以使用自定义通信协议,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自定义通信协议及其应用。

一、自定义通信协议的设计在设计自定义通信协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格式:通常包括数据头、数据体和数据尾。

数据头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包的开始,数据体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数据尾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包的结束。

2.数据传输方式:可以选择同步传输或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通常使用固定的数据传输速率,而异步传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3.数据校验: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通常会采用一些校验算法,例如CRC校验。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前会对数据进行校验,接收方在接收数据后也会对数据进行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说明数据传输中出现错误。

4.地址和命令:每个设备在总线上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用于标识设备的身份。

在每个数据包中,除了数据外,还应该包含地址和命令信息。

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地址和命令来判断下一步的操作。

二、自定义通信协议的应用RS-485总线的自定义通信协议可应用于以下方面:1.远程监控系统:通过RS-485总线实现多个监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监测数据。

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并将数据展示在中心监控系统上。

2.工业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以使用RS-485总线作为通信接口,将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连接到总线上。

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的发送。

3.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包括照明控制、空调控制、门禁系统等。

通过RS-485总线和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的发送,从而实现对楼宇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4.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电力系统中包含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如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断路器等。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前言串口通信作为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被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灵活性,通常需要自定义通信协议。

本文将介绍一种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实现方法。

1.引言在嵌入式系统中,串口通信是常用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

然而,由于不同设备间的通信需求各异,通过串口进行通信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协议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解析。

自定义通信协议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额外功能的扩展。

2.自定义通信协议设计要点为了实现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以下是一些设计要点:2.1报文格式通信协议的报文格式需要清晰明了,包含必要的字段,以便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正确地解析报文。

通常,一个报文包含起始标志、数据内容、校验码等字段。

2.2协议命令协议命令用于定义不同的通信行为,例如数据请求、数据响应、错误码等。

每个命令包含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命令类型。

2.3校验机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需要在报文中添加校验码字段。

校验码可以使用CR C、校验和等方式计算得出,接收方通过校验码校验来确认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和正确。

3.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实现步骤下面是实现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步骤:3.1初始化串口首先,需要根据实际硬件情况初始化串口的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数、校验位等。

3.2定义报文结构根据协议设计要点中的报文格式定义,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报文。

3.3发送数据构造报文内容,并根据协议格式将报文数据发送出去。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4接收数据使用串口接收中断或循环查询的方式接收数据,并根据协议格式进行解析。

验证校验码,判断数据是否正常。

3.5处理通信命令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标识符,执行相应的通信命令处理函数。

例如,根据命令类型发送数据、响应数据请求等。

4.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实现方法。

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提高通信效率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在现代通信领域,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然而,由于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不同,常规的串口通信协议往往无法满足特定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发了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是一种根据特定需求而设计的数据传输协议。

它通过在传输数据时添加特定的控制信息和校验信息,实现了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

首先,在设计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时,需要明确通信双方之间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和格式。

这些信息包括数据长度、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通过明确这些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异常情况和错误处理机制。

由于串口通信受到干扰和噪声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异常情况,并设置相应的错误处理机制。

例如,在接收端可以通过添加校验位来检测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校验失败,则可以重新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

此外,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添加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

数据压缩可以减小传输的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而加密功能可以保护传输的数据安全,防止被未授权的人员获取和篡改。

在实际应用中,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各种设备之间需要实时地传输大量的控制指令和监测数据。

通过使用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可以保证设备之间的高效、可靠地通信。

此外,在物联网领域中也广泛使用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与云端进行大量的数据交互,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常规的串口通信协议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通过使用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可以实现物联网设备与云端之间高效、安全地进行双向通信。

总之,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是一种根据特定需求而设计的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方式。

通过明确双方之间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和格式,并添加错误处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

模拟串行通讯(自定义通信协议)

模拟串行通讯(自定义通信协议)

作业1模拟串行通讯(李洲一、作业背景题目:模拟串行通讯一、题目:通过数字通道进行两个计算机系统的通讯二、目标:设计、实现一个用于数字通道串行通讯的协议三、思路与方法1.硬件计算机1计算机2 GNDCLKDTA2.软件CLK上升沿检测DTA的值,作为1bit,存入寄存器中。

3.编写程序并测试二、课程作业方案设计(一)自定义协议格式START帧头数据长度标识数据数据效验帧尾1Byte1Byte1Byte1Byte1Byte2Byte1Byte 0x530xFE0x010xDD0x0D0C0xFF1、起始标志:协议数据帧开始的标志,保留字为0x53。

2、帧头:同其他设备通信时首要的一致性保证,此次为0xFE。

3、数据长度:表示当前数据包的大小。

4、标识:可以自定义,对于不同的数据包,采用不同的标识。

比如当为温度采样问题时,该为温度采集器序号。

当为湿度采样问题时,该为湿度采集器序号。

5、真实数据:发送的数据内容,对于温度采样问题。

6、数据校验:根据前述数据所得的CRC32校验码。

7、结束标志:即帧尾,协议数据结束的标志,保留字为0xFF。

(二)、自定义协议详解1、自定义协议采用的是端到端的通信。

2、自定义的通信协议采用2条信号线,1条时钟线(CLK)和1条数据线(DTA),属于串行半双工通信。

每个从设备有自己的标识、帧头、数据、数据长度、数据校验、帧尾,主设备发送START信号(0x53)后,紧跟着发送想要数据的帧头(0xFE),当验证了帧头之后,该数据包即是我们所需的对应数据包。

3、CLK上升沿检测DTA的值,作为1bit,存入寄存器中。

没有数据传输时,DAT上恒保持高电平。

4、START信号:当检测到DAT的值为0x53时,开始传输数据。

5、帧头:0xFE—>即在CLK时钟的8个周期内,此时传输了8bit数据为1111 1110时(即0xFE),该数据包即是正确的数据包,在第一个字节后,主机立即读从机,开始接收该数据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上位机和下位机中的数据发送
物理通信层中提供了两个基本的操作函数, 发送一个字节数据则为数据发送的 基础。数据包的发送即把数据包中的左右字节按照顺序一个一个的发送数据而 已。当然发送的方法也有不同。 在单片机系统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直接调用串口发送单个字节数据的函数。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处理器在发送过程中全程参与, 优点是所要发送的数据能 够立即的出现在通信线路上, 能够立即被接收端接收到。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中 断发送的方式, 所有需要发送的数据被送入一个缓冲区,利用发送中断将缓冲区 中的数据发送出去。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占用处理器资源小,但是可能出现需要发 送的数据不能立即被发送的情况,不过这种时延相当的小。对于 51 系列单片机, 比较倾向于采用直接发送的方式,采用中断发送的方式比较占用 RAM 资源,而且 对比直接发送来说也没有太多的优点。以下是 51 系列单片机中发送单个字节的 函数。 void SendByte(unsigned char ch) { SBUF = ch; while(TI == 0); TI = 0; } 上位机中关于串口通信的方式也有多种, 这种方式不是指数据有没有缓冲的问 题, 而是操作串口的方式不同, 因为 PC 上数据发送基本上都会被缓冲后再发送。 对于编程来说操作串口有三种方式,一、使用 windows 系统中自带的串口通信控 件,这种方式使用起来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接收时的阻塞处理和线程机制。 二、使用系统的 API 直接进行串口数据的读取,在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中,设 备被虚拟为文件, 只需要利用系统提供的 API 函数即可进行串口数据的发送和读 取。三、使用串口类进行串口操作。在此只介绍 windows 环境下利用串口类编程 的方式。 CSerialPort 是比较好用的串口类。它提供如下的串口操作方法: void WriteToPort(char* string, int len); 串口初始化成功后, 调用此函数即可向串口发送数据。为了避免串口缓冲所带 来的延时,可以开启串口的冲刷机制。
4.上位机中的数据接收和命令处理
上位机中数据接收的过程与下位机可以做到完全一致, 不过针对不同的串口操 作方法有所不同。对于阻赛式的串口读函数,例如直接进行 API 操作或者调用 windows 的串口通信控件,最好能够开启一个线程专门用于监视串口的数据接 收, 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可以向系统发送一个消息。笔者常用的 CSerialPort 类中 就是这样的处理过程。CSerialPort 打开串口后开启线程监视串口的数据接收, 将接收的数据保存到缓冲区, 并向父进程发送接收数据的消息,数据将随消息一 起发送到父进程。 父进程中开启此消息的处理函数,从中获取串口数据后就可以 把以上的代码拷贝过来使用。 CSerialPort 向父类发送的消息号如下: #define WM_COMM_RXCHAR WM_USER+7 // A character was received and placed in the input buffer. 因此需要手动添加此消息的响应函数: afx_msg LONG OnCommunication(WPARAM ch, LPARAM port); ON_MESSAGE(WM_COMM_RXCHAR, OnCommunication) 响应函数的具体代码如下: LONG CWellInfoView::OnCommunication(WPARAM ch, LPARAM port) { int retval = 0; rcvdat = (BYTE)ch; if(state_machine == 0) // 协议解析状态机 { if(rcvdat == 0x55) // 接收到帧头第一个数据 state_machine = 1; else state_machine = 0; // 状态机复位 } else if(state_machine == 1) { if(rcvdat == 0xAA) // 接收到帧头第二个数据 state_machine = 2; else state_machine = 0; // 状态机复位 ......
此过程中, 使用了一个变量 state_machine 作为协议状态机的转换状态,用于 确定当前字节处于一帧数据中的那个部位, 同时在接收过程中自动对接收数据进 行校验和处理, 在数据包接收完的同时也进行了校验的比较。因此当帧尾结束符 接收到的时候,则表示一帧数据已经接收完毕,并且通过了校验,关键数据也保 存到了缓冲去中。主程序即可通过 retval 的标志位来进行协议的解析处理。 接收过程中,只要哪一步收到的数据不是预期值,则直接将状态机复位,用于 下一帧数据的判断,因此系统出现状态死锁的情况非常少,系统比较稳定,如果 出现丢失数据包的情况也可由上位机进行命令的补发, 不过这种情况笔者还没有 碰到。 对于主程序中进行协议处理的过程与此类似, 主程序循环中不断的读取串口缓 冲区的数据, 此数据即参与到主循环中的协议处理过程中,代码与上面所述完全 一样。
else state_machine = 0; } else if(state_machine == 9) { if(xorchkm == rcvdat) // 判断异或校验和是否相等 state_machine = 10; else state_machine = 0; } else if(state_machine == 10) { if(0x0D == rcvdat) // 判断是否接收到帧尾结束符 { retval = 0xaa; // 置标志,表示一个数据包接收到 } state_machine = 0; // 复位状态机 }
// 状态机复位
接收到帧头第二个数据
// 状态机复位
接收到帧头第三个数据
state_machine = 3; else statelse if(state_machine == 3) { sumchkm = rcvdat; // 开始计算累加、异或校验和 xorchkm = rcvdat; if(rcvdat == m_SrcAdr) // 判断目的地址是否正确 state_machine = 4; else state_machine = 0; } else if(state_machine == 4) { sumchkm += rcvdat; xorchkm ^= rcvdat; if(rcvdat == m_DstAdr) // 判断源地址是否正确 state_machine = 5; else state_machine = 0; } else if(state_machine == 5) { lencnt = 0; // 接收数据计数器 rcvcount = rcvdat; // 接收数据长度 sumchkm += rcvdat; xorchkm ^= rcvdat; state_machine = 6; } else if(state _machine == 6 || state _machine == 7) { m_ucData[lencnt++] = rcvdat; // 数据保存 sumchkm += rcvdat; xorchkm ^= rcvdat; if(lencnt == rcvcount) // 判断数据是否接收完毕 state_machine = 8; else state_machine = 7; } else if(state_machine == 8) { if(sumchkm == rcvdat) // 判断累加和是否相等 state_machine = 9;
3.下位机中的数据接收和协议解析
下位机接收数据也有两种方式,一、等待接收,处理器一直查询串口状态,来 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二、中断接收。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前的一篇关于串口 通信的文章中详细讨论过。得出的结论是采用中断接收的方法比较好。 数据包的解析过程可以设置到不同的位置。如果协议比较简单,整个系统只是 处理一些简单的命令,那么可以直接把数据包的解析过程放入到中断处理函数 中,当收到正确的数据包的时候,置位相应的标志,在主程序中再对命令进行处 理。如果协议稍微复杂,比较好的方式是将接收的数据存放于缓冲区中,主程序 读取数据后进行解析。也有两种方式交叉使用的,比如一对多的系统中,首先在 接收中断中解析“连接”命令,连接命令接收到后主程序进入设置状态,采用查 询的方式来解析其余的协议。 以下给出具体的实例。在这个系统中,串口的命令非常简单。所有的协议全部 在串口中断中进行。数据包的格式如下: 0x55, 0xAA, 0x7E, 0x12, 0xF0, 0x02, 0x23, 0x45, SUM, XOR, 0x0D 其中 0x55, 0xAA, 0x7E 为数据帧的帧头,0x0D 为帧尾,0x12 为设备的目的地 址,0xF0 为源地址,0x02 为数据长度,后面接着两个数据 0x23, 0x45,从目的 地址开始结算累加、异或校验和,到数据的最后一位结束。 协议解析的目的,首先判断数据包的完整性,正确性,然后提取数据类 型,数据等数据,存放起来用于主程序处理。代码如下: if(state_machine == 0) // { if(rcvdat == 0x55) // state_machine = 1; else state_machine = 0; } else if(state_machine == 1) { if(rcvdat == 0xAA) // state_machine = 2; else state_machine = 0; } else if(state_machine == 2) { if(rcvdat == 0x7E) // 协议解析状态机 接收到帧头第一个数据
自定义数据传输通信协议
现在大部分的仪器设备都要求能过通过上位机软件来操作,这样方便调试, 利于操作。其中就涉及到通信的过程。在实际制作的几个设备中,笔者总结出了 通信程序的通用写法,包括上位机端和下位机端等。
1.自定义数据通信协议
这里所说的数据协议是建立在物理层之上的通信数据包格式。 所谓通信的物理 层就是指我们通常所用到的 RS232、RS485、红外、光纤、无线等等通信方式。 在这个层面上,底层软件提供两个基本的操作函数:发送一个字节数据、接收一 个字节数据。所有的数据协议全部建立在这两个操作方法之上。 通信中的数据往往以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送的, 我们把这样的一个数据包称作 为一帧数据。 类似于网络通信中的 TCPIP 协议一般,比较可靠的通信协议往往包 含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帧头、地址信息、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数据块、校验 码、帧尾。 帧头和帧尾用于数据包完整性的判别,通常选择一定长度的固定字节组成,要 求是在整个数据链中判别数据包的误码率越低越好。 减小固定字节数据的匹配机 会, 也就是说使帧头和帧尾的特征字节在整个数据链中能够匹配的机会最小。通 常有两种做法,一、减小特征字节的匹配几率。二、增加特征字节的长度。通常 选取第一种方法的情况是整个数据链路中的数据不具有随即性,数据可预测,可 以通过人为选择帧头和帧尾的特征字来避开,从而减小特征字节的匹配几率。使 用第二种方法的情况更加通用, 适合于数据随即的场合。通过增加特征字节的长 度减小匹配几率, 虽然不能够完全的避免匹配的情况,但可以使匹配几率大大减 小, 如果碰到匹配的情况也可以由校验码来进行检测,因此这种情况在绝大多说 情况下比较可靠。 地址信息主要用于多机通信中,通过地址信息的不同来识别不同的通信终端。 在一对多的通信系统中, 可以只包含目的地址信息。同时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则适用于多对多的通信系统。 数据类型、 数据长度和数据块是主要的数据部分。数据类型可以标识后面紧接 着的是命令还是数据。数据长度用于指示有效数据的个数。 校验码则用来检验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通常对数据类型、数据长度和数据 块三个部分进行相关的运算得到。最简单的做法可是对数据段作累加和,复杂的 也可以对数据进行 CRC 运算等等,可以根据运算速度、容错度等要求来选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