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短文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短文互联网,即因特网,是指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能够将世界上所有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进行互相连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下面将简要介绍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为了解决当时美国国防部内部计算机系统之间无法相互通信的问题,开始了一个名为“阿帕网”的计划。
阿帕网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络,它将计算机分成多个分组发送,然后在目标地点再进行组装。
这为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连接和数据交换奠定了基础。
1969年,第一条阿帕网成功建立,连接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个计算机。
这标志着因特网的诞生。
1970年代,ARPA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在阿帕网的研发上,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的网络节点。
此时,因特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
1980年代初,因特网开始走向国际化。
随着国际互联网协会的成立,各国开始建立自己的互联网节点,并且开始动力研究因特网的标准和技术。
1990年,由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万维网(World Wide Web)技术的发展,因特网迅速普及。
WWW技术使用户可以轻松地在因特网上访问和浏览各种信息,这也奠定了现代因特网的基础。
2000年代初,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因特网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因特网进行通信、购物、娱乐等各种活动,使得因特网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因特网也不断演变。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访问因特网。
物联网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因特网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阿帕网的建立、互联网的国际化、万维网的普及和现代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几个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因特网将会继续不断演变,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概括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概括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节点:1. ARPANET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首次提出了一个分布式计算网络的概念。
1969年,由ARPA资助建立的ARPANET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因特网的前身。
2. TCP/IP协议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ARPA开始研究一种能够连接不同计算机系统的通信协议。
1973年,由Vinton Cerf和Bob Kahn提出的TCP/IP协议被正式采纳,成为官方网络协议,将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因特网的互相通信。
3. 面向商业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因特网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面向商业化。
1989年,时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蒂姆·伯纳斯-李在瑞士提出了万维网的构想,引发了全球对因特网的关注与投资。
4. 全球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迅速成为全球性的通信网络。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兴起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因特网的用户规模迅速扩大。
此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万维网浏览器等。
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1世纪初,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3G、4G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接入因特网,享受各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
6.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兴起:近年来,云计算和物联网成为因特网发展的新趋势。
云计算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和可扩展的服务方式,而物联网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通过因特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
总之,因特网经历了从军事领域到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从最初连接几台计算机到连接全球数十亿用户的网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因特网将继续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
internet发展历程
internet发展历程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和里程碑事件,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事件:1.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开始研发ARPANET(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这是互联网的前身之一。
ARPANET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分布式的通信网络,以确保在核战争中传输信息的可靠性。
2. 1971年,电子邮件的概念首次出现。
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开发了第一个用于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发送消息的电子邮件系统,标志着电子邮件作为一种基本的通信工具开始发展。
3. 1983年,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
TCP/IP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的缩写,它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基础。
当时,互联网的使用主要限于军事和学术界,TCP/IP的广泛应用使互联网开始向公众开放。
4. 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使人们可以通过链接跳转到不同的网页,并在网页上展示文本、图像和其他媒体。
5. 1995年,商业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开始进一步商业化,许多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开始提供产品和服务在线销售。
6. 2004年,Web 2.0的概念的提出。
Web 2.0强调用户生成内容和互动参与,它带来了社交媒体、博客、维基百科等互联网现象。
7. 2007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移动互联网开始崭露头角,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上网。
以上只是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将会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因特网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因特网概述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全球各级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已经成为全球通信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核心是一些遍布全球的高速通信线路和连通这些线路的路由器与交换机。
因特网的特点是分布式、开放架构,以及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二、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的ARPANET、TCP/IP协议的开发、商业化的因特网和现代的超级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1.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所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西岸诞生。
2. TCP/IP是因特网发展的标志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在美国研发出来的。
3. 商业化的因特网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此时ARPANET已正式关闭。
其后出现了域名系统(DNS),让设备能够使用更方便的域名而不是直接IP地址来建立连接,因特网标准化技术也频繁出现。
4. 随着开源软件运动的兴起,因特网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三、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是由一系列网络连接而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和访问部分。
1. 边缘部分是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包括用户端设备和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2. 核心部分是连接边缘部分的高速光纤线路和路由器。
3. 访问部分是用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包括ADSL、光纤、4G/5G等方式。
四、因特网的协议因特网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该协议包括了TCP、IP、UDP、ICMP等多种子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
1. IP协议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包传输。
2. TCP协议用于在传输层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UDP协议在传输层也提供了数据传输服务,但是不提供可靠性。
4. HTTP、FTP、SMTP、POP3等协议则是应用层的协议,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应用程序。
因特网由于其开放性和分布式特点,面临着多种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信息泄露、非法监控、网络犯罪等。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的发展历程0.基本概念⽹络:若⼲节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电信⽹络:电信系统的公共设施. 两个或多个规定的点间提供连接以便建⽴电信业务和信息的结点与链路的集合.有线电视⽹络:⾼效廉价的综合⽹络频带宽容量⼤多功能低成本抗⼲扰能⼒强⽀持多种业务连接千家万户为信息⾼速公路的发展奠定基础.计算机⽹络: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络操作系统⽹络管理软件及⽹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作⽤:1.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络最基本的功能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 2.资源共享是⽹络中的所有的软件硬件数据资源⽹络中的⽤户可部分或全部享⽤这些资源3.分布处理通过算法将⼤型综合性问题交给不同的计算机进⾏协同⼯作并⾏处理⽹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处理问题的实时性计算机⽹络的分类:⼴域⽹(Wide Area Network):局域⽹(Local Area Network):城域⽹(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个⼈区域⽹(Personal Area Network):公⽤⽹(public network):专⽤⽹(private network):接⼊⽹(Access Network):计算机⽹络性能: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传播时延:信道长度/数据在信道的速率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收到分组时花费的处理时间排队时延:分组在路由器处理时排队的时间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络当前时延=⽹络空闲时延/(1-⽹络利⽤率)往返时间RTT:从发送⽅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收到接收⽅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利⽤率:信道利⽤率是某信道被利⽤的时间百分⽐⽹络利⽤率是全⽹络的信道利⽤率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机⽹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1974年美国IBM公司宣布系统⽹络体系结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的标准框架法律上的国际标准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互联协议⽹络协议:为进⾏⽹络中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internet通⽤名词互联⽹或互连⽹Internet专⽤名词因特⽹采⽤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到⼀起因特⽹把许多⽹络连接在⼀起是世界上最⼤的计算机⽹络.1.第⼀阶段:单个⽹络向互联⽹发展ARPANET是现代计算机⽹络诞⽣的标志. 1969年投⼊使⽤后发展成为美国国防部⾼级研究计划署1983年分为ARPAnet和纯军事使⽤的MILNET. 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因特⽹诞⽣.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关闭第⼆阶段:三级结构的因特⽹即主⼲⽹地区⽹校园⽹或企业⽹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会建设了国家科学基⾦⽹NSFNET.第三阶段: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2.因特⽹在中国的发展第⼀阶段(1987-1994):中科院⾼能物理所建成了第⼀条与因特⽹联⽹的专线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邮件通信.第⼆阶段(1994-1995):为教育科研⽹发展阶段. 北京中关村地区及清华北⼤组成NCFC⽹并于1994年4⽉开通了与因特⽹的64千位/秒专线连接同时还设中国最⾼域名(CN)服务器从此中国真正加⼊了全球因特⽹的⾏列.第三阶段(1995---):因特⽹在中国进⼊商⽤阶段. 1994年9⽉中国邮电部门开始联⼊因特⽹建⽴北京上海两个出⼝ 1995年6⽉正式运营从⽽拉开了中国因特⽹商⽤化发展的序幕.⽬前中国公⽤计算机互联⽹(CHINANET)已成为中国因特⽹的⾻⼲⽹.3.因特⽹的⼯作⽅式分为核⼼部分:⼤量⽹络和连接⽹络的路由器组成向⽹络边缘的主机提供连通性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转发收到的分组分组交换(包交换):双⽅以分组为单位使⽤存储转发机制实现数据交互实质:将⽤户通信的数据划分成多个更⼩的等长数据段并在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作为数据段的⾸部每个带有⾸部的数据段就构成了⼀个分组 (准确地传递)每组打上标识许多不同的数据分组在物理线路上以动态共享和复⽤⽅式进⾏传输 (充分利⽤资源)数据分组传送到交换机时会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动态分配合适的物理线路传送到⽬的地数据分组再重新组合起来形成⼀条完整的数据电路交换:报⽂交换(message switching):报⽂:传送的整块数据.分组(packet)=等长的⼩数据段+控制信息组成的⾸部(header)⾸部包含⽬的地址和源地址边缘部分:所有连接在因特⽹上的主机(端系统end system)组成端系统划分为C/S客户-服务器⽅式 P2P(peer to peer)对等连接⽅式对等连接⽅式原理:两个主机进⾏通信时不区分服务请求⽅和服务提供⽅只要运⾏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从本质上还是客户服务器的⽅式只是每⼀台主机即是客户⼜是服务器.4.制定因特⽹的正式标准经过的阶段:因特⽹草案(Internet Draft)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开始成为RFC⽂档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因特⽹标准(Internet Standard)备注: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级研究计划署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国家科学基⾦会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服务提供者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因特⽹交换点WWW(World Wide Web)万维⽹ISOC[W-ISOC](Internet Society)因特⽹协会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因特⽹体系结构委员会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程部IRTF(Internet Reserach Task Force)因特⽹研究部RFC(Request For Comments)⽂档@我们的⼤学时代:⽤四年时光书写⼀个梦!第⼀次:2016年4⽉19⽇<------------------------------------------------------------------------------------------------------------------------------------------>⼀.使⽤交换机组建局域⽹1.双机互连组建对等⽹对等⽹(peer to peer)p2p也称⼯作组⽹看,采⽤分散管理的⽅式每台计算机即作为客户机⼜作为服务器进⾏⼯作.(1)两台配备⽆线⽹卡的计算机通过wifi实现双机互连答案:(2)两台配备USB接⼝的计算机通过USB数据线实现双机互连答案:双机USB互联需要芯⽚进⾏协议转换. 驱动安装-⽹络设置-共享操作USB连机线:只有拷贝功能USB联⽹线:实现普通以太⽹的功能()2.⽹络通信性能(1)⽹络通信性能的测试⽅法(2)⽹络测试⼯具的软件⽹络测试⼯具ping确定⽹络连通性ARP显⽰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缓存中的项⽬ ARP缓存中包含的表⽤于存储IP地址及经过解析的以太⽹或令牌环物理地址. ipconfig⼯具查看本机有关的TCP/IP配置还可验证系统试图在TCP/IP上进⾏通信时使⽤的参数tracert⽤于跟踪“路径” 记录从本机到⽬的主机经过的路径以及到达的时间。
因特网的形成和发展
因特网的形成和发展1.Internet的形成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作为军事试验网络,建立了ARPANET。
1972年ARPANET发展到几十个网点,并就不同计算机与网络的通信协议取得一致。
19年产生了IP互联网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
1980年美国国防部通信局和高级研究计划署将TCP/IP 协议投入使用。
1987年ARPANET被划分成民用网ARPANET和军用网MILNET。
它们之间通过ARPAINTERNET实现连接,并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
简称Internet,标志着Internet 的诞生。
2.因特网在中国
早在1987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便开始通过国际网络线路使用Internet,后又建立了连接Internet的专线。
90年代中期,我国互联网建设全面展开,到1997年底已建成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中国科学和技术网(CST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并与Internet建立了各种连接。
3.163和169网
163网就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它是我国第一个开通的商业网。
由于它使用全国统一的特服号163,所以通常称其为163网。
169网是“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的俗称,CninfoNET。
因为它使用全国统一的特服号169,所以就称其为169网。
它们是国内用户最多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是国家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一共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什么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一共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什么
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因特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因特网,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因特网的国家。
之后,China、CER、CST、Chinagb等多个因特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因特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至1996年底,我国因特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因特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因特网在我国快速最为快速的阶段。
我国因特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
据我国因特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
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因特网的发展 史
因特网的发展史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又称网间网。
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
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
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
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
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
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第一篇: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起源因特网,又叫国际互联网,英文是Internet。
它最早是美国国防部为支持国防研究项目而在1960年建立的一个试验网。
它把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联接到一起,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这个试验网随时进行交流,而不必再频繁地聚在一起开会讨论问题了。
同时,由于各地的数据、程序和信息能够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资源,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
因特网的发展70年代末,计算机远距离通讯需求开始实现,于是针对性的研究开始实施并最终在技术上得以实现,越来越多的、更广范围的计算机可以联接在一起,充分体验到这一全新通讯方式的优点。
1983年,因特网已开始从实验型向实用型转变。
随着对商业化使用政策的放宽,因特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网上信息服务出现了。
许多机构、公司、个人将搜集到的信息放到因特网上,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浏览服务。
人们把提供信息来源的地方称为“网站”,即因特网上的信息站点。
凡是连入因特网的用户,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可以从网站上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务。
可以说,此时的因特网才真正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正是从这时起,因特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团体和用户,这个网也随之越来越庞大了。
因特网现状进入90年代,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的节奏,伴随着高性能的计算机走进普通家庭,因特网也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目前,全世界已有两亿多用户接入因特网。
我国在1994年正式接入因特网之后,已形成4个主要干道进入因特网,它们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目前,中国联通和铁路信息网也正在加入其中。
因为因特网起源于美国,最初网上几乎全都是英文信息,随着中国的加入,为华人服务的中文网站出现了,大量中文网站的涌现最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走进因特网的世界。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
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它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
1985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为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计算机与这些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开始他们想用现成的ARPANET,不过他们发觉与美国军方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叫做TCP/IP的通迅协议自已出资建立名叫NFSNET的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资金的鼓励和资助,许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已局域网并入NSFNET。
这样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后取代 ARPANET 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90年代初期,随着WWW的发展,Internet 逐渐走向民用,由于WWW良好的界面大大简化了Internet操作的难度,使得用户的数量急剧增加,许多政府机构、商业公司意识到 Internet具有巨大的潜力,于是纷纷大量加入Internet,这样Internet上的点数量大大增长,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十分丰富,如今Internet 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通过WWW浏览、电子邮件等方式,人们可以及时的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Internet大大方便了信息的传播,给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通讯方式,可以说Internet是继电报、电话发明以来人类通讯方式的又一次革命。
我国Internet的发展较晚,但还是比较迅速。
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率先开通到德国的X.25线路,此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并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以此为基础我国的Internet初具雏形。
因特网发展史
互联网简介及发展历史因特网(Internet)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由美国的ARPA网发展演变而来。
“因特网”是“Internet”的译名,“Inter”音译为“因特”,“Net”意译为“网”。
为了避免与英特尔(Intel)公司混淆,通常不再采用早期译名英特网。
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络(interconnection network),在港台等地多被译作网际网路,与英文里的“internet”同义,即是“联接网络的网络”,可以是任何分离的实体网络之集合,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网络。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称为网络互联。
单独提起互联网,一般都是因特网或接入其中的某网络,甚至有时将其简称为网(Net)。
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
这促使了分散网络、排队论和包交换的研究。
1960年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ARPA)建立的ARPA网引发了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因特网发展的中心。
1973年ARPA网扩展成因特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计算机。
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TCP/IP协议。
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变为TCP/IP协议。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因特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
在1994年,NSFNET转为商业运营。
Followed by the opening of the network to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1995.互联网中成功接入的比较重要的其他网络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种商用X.25网络。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从北京向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始,因特网正式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行。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全称为互联网(Internet),是指连接全球各种计算机网络的网络系统。
它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技术之一,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研究构建分散的通讯网络,以增加网络的稳定性和抗毁性。
于是在1969年,ARPA建立了ARPANET,这是一个世界上第一个因特网的原型。
ARPANET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传输数据,这种方式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创新的。
在70年代,因特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议的发展。
1972年,Vinton Cerf和Bob Kahn提出了一种新的通信协议,即TCP/IP协议。
这个协议集成了当时各种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使得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能够互相通信。
此后,TCP/IP协议成为了因特网的基础协议。
1974年,因特网的概念首次由Vint Cerf和Bob Kahn在一篇论文中提出,正式将ARPA研究的网络称为因特网。
80年代初期,因特网开始向学术和科研机构的网络扩展。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研究机构提供了新的网络,称为NSFNET。
它的建设使得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能够加入到因特网中,从而使因特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此外,80年代也是因特网标准化的时期,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成立,并开始制定各种因特网标准,使因特网的技术更加稳定和安全。
90年代以后,因特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在1991年,因特网在全球的用户数首次超过了一百万人。
同时,世界各地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因特网的商业价值,并开始将其引入到商业领域。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开始涌现,人们可以通过宽带连接来使用因特网。
此时期,因特网商业化的探索也推动了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浏览器的出现使得因特网的使用变得简单易懂,网页的发展丰富了内容,电子邮件的普及使得人们的通信更加方便。
到了21世纪,因特网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因特网的发展史
因特网的发展史1. 互联网的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启动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计划,旨在建立一种能够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共享信息的通信网络。
•1972年,ARPANET完成了第一次国际互联,连接了美国和英国的几个大学和研究机构。
•1974年,为了更好地管理ARPANET,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成立,开始制定互联网标准。
2. 互联网的商业化•1983年,ARPANET采用了TCP/IP协议,将其由实验性网络转变为通用的互联网。
•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了一个称为NSFNET的高速骨干网络,连接了大学和研究机构。
•1991年,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开放商业使用,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概念提出。
•1995年,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互联网在商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 互联网的普及与扩展•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许多互联网公司破产,但互联网的发展没有停止。
•2004年,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成立,标志着互联网的社交化时代的开始。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款iPhone智能手机,引领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2010年,云计算发展迅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灵活和可扩展的计算资源。
•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了传统互联网用户数量,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新趋势。
4. 互联网的创新与未来•2014年,物联网的概念提出,各种智能设备之间通过互联网互相连接和交互。
•2016年,人工智能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
•2018年,区块链技术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被认为有可能改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数据安全性。
•2020年,云游戏和5G技术的发展,使得游戏和视频流媒体等大型应用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娱乐性进一步提升。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将进一步智能化、个性化和安全化。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与新技术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与新技术由于当前的技术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走得太远,而以前几十年来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却没有被广泛阐述过。
因此,我的文章是关于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与新技术的探讨,让读者了解这个伟大的网络神话。
第一步:ARPANETARPANET是因特网的初期版本,在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的支持下建立。
在此时期,因特网仅仅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小型实验。
当时,计算机是极其昂贵的,只有大型组织或政府机构购买得起。
第二步:TCP/IP早期ARPANET的概念更加原始和简单,因此需要更高效的协议。
就在上个世纪70年代,Vint Cert发明了TCP/IP协议,这是第一个使得计算机可以进行互相通讯的网络协议。
第三步:Web尽管互联网使用TCP/IP协议,但是它最终得力于Tim Berners-Lee的WWW(World Wide Web)。
WWW是Web页面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链接协议(HTTP)的赞美诗。
随着万维网的出现,将单一的文本链接扩展融合到入h5、javascript、和CSS 这类的用户端技术之中,使得Web的生命周期更长、更具有互动性。
第四步:搜索引擎网络搜索引擎帮助我们在互联网这个世界上找到所需信息。
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策略,能够根据我们提供的关键词找到相应的信息。
第五步: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正在显着改变我们的生活。
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网站,将你和其他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种互联的方式像传染病一样需要扩散,现已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第六步: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一个完全革命性的设备,正如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智能手机也变革了我们的行为。
移动设备普及使人们生活的某些方面更加便利、高效、互动性和多样化。
第七步:物联网物联网可能是互联网技术在未来十年里产生的最具变革性的项目。
我们常所说的IoT是指对象(即机器)互相沟通而无需依赖人类。
internet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一、互联网来源互联网(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
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
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
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最初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二、发展历程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因特网这个词已经频繁出现在我们的交流中,因特网是不是就是我们常看到的Internet呢?实际上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联网,又称网际网路,根据音译也被叫做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各种不同的连接链路、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数不尽的计算机、终端。
使用互联网可以将信息瞬间发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
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另一个推动Internet发展的广域网是NSF网,它最初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设的,目的是连接全美的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供100多所美国大学共享它们的资源。
因特网的发展
大数据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 2010年代初,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科研领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 2010年代初,数据挖掘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使得科研领域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研究设计和 结果分析 • 2010年代初,数据可视化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使得科研领域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结果展示 和学术交流
互联网服务的个性化
• 2000年代中期,**搜索引擎优化(SEO)**的出现,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提高网站的搜索 排名 • 2000年代中期,**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兴起,使得互联网上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 • 2000年代中期,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精准地获取所需信息
因02特网在信息传播中的应
5G技术的发展
• 2010年代初,5G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2010年代初,5G网络的部署,使得5G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 2010年代初,5G应用场景的创新,使得5G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的发展
• 2010年代初,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物体可以互联互通 • 2010年代初,物联网应用的普及,使得物联网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技术 • 2010年代初,物联网安全的问题,使得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关注信息安全问题
万维网的普及
• 1990年代末,网络浏览器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更方便地访问万维网 • 1990年代末,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 2000年代初,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万维网成为了人们交流和分享信息的 重要平台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介绍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因特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ARPA)资助的ARPAnet。
该计划局是1957年成立,主要针对前苏联的Sputnik(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做出的反应,其任务是打造美国国防及军事应用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ARPA主持研究了用于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络ARPAnet。
该网络的设计思想是:要求网络能够在遭受严重破坏的条件下(如某些节点不能工作或某些线路中断),仍然能够保持运行。
因此,ARPAnet被设计成可在计算机间提供许多线路(即“路由”)的网络,使计算机能够通过其中任一线路而不是只通过其中某一固定线路来发送信息。
“包交换”的含义就是把数据分解成不同部分,每部分经由不同路径发送,最后再重新组合成完整的数据。
在1969年底,建立起一个由4台计算机(节点)互连的分组交换试验网络ARPA网。
这四个节点分别是斯坦福研究院(SRI)、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UCSB)、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UCLA)和犹他大学。
1976年,ARPA网发展到57个节点,连接了100多台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发展到2000多个。
1982年,ARPA网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作为民用,即早期的Internet。
为了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互连,即解决网络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ARPA提供基金支持工业界和学术界从事新的研究项目,最后ARPA网决定采用网络互连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来取代网络控制协议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如果把Internet的发展划分阶段的话,1968~1984年的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Internet的提出、研究和试验阶段,这时的Internet以ARPA网为主干网。
由于ARPA网采用离散结构,不设中央网络控制设备,实现了网络渠道的多样性,从而减少了系统彻底崩溃的可能性,网络的生存能力得到保证,实现了ARPA的最初构想。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介绍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起源因特网(Internet)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开始研究一种能够在分散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方式。
这个项目称为ARPANET,是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它于1969年建立,并在美国西岸、西南部和东岸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建立了节点。
1969年10月29日,第一份通过ARPANET发送的信息(一个单词“login”)成功传达到了网络上的另一个计算机。
这个事件标志着因特网的诞生。
发展1971年,因特网传输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被发明。
IP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它定义了在因特网上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式。
1972年,第一个电子邮件程序出现了,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发送邮件和文件。
1973年,由ARPA开发的“包交换协议”(Packet Switching Protocol)首次在ARPANET上运行,将数据分成小包并经过多个节点进行传输,从而大大提高了因特网的传输速度。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因特网开始向其他国家扩展,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网络。
1983年,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IETF)成立。
该团队主要负责规定和开发因特网上使用的协议和标准。
1991年,国际万维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成立,旨在推广在因特网上使用的万维网技术。
这是因特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化的互联网服务开始出现,人们可以购买并使用因特网服务。
此外,因特网的速度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它不再只是一个用于传输电子邮件和文件的网络,而是变成了全球性的信息交流平台。
人们可以使用因特网来搜索全球信息、购物、进行社交、娱乐等等。
现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0亿人口使用互联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了一项名为阿帕网(ARPANET)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能够连接分散的计算机系统的网络。
它的目标是使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大学能够共享计算资源和研究成果。
1969年,第一个节点被建立起来,连接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台计算机和位于斯坦福研究所的一台计算机。
这标志着因特网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更多的节点连接到了ARPANET,并且采用了分组交换的通信方式。
这种方式允许数据包按照最佳路径从发送者传输到接收者,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1973年,ARPANET开始允许民用机构连接。
网络的发展逐渐从军事和科研领域扩展到商业和民用领域。
这使得科学家、工程师和普通民众都能够访问和共享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特网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络,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协议(TCP/IP)来实现国际互联互通。
1989年,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概念,这使得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普及。
万维网是一种基于超文本的信息系统,通过超链接将各种信息资源组织起来,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检索信息。
1990年代,因特网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上论坛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21世纪以来,因特网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因特网。
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也推动了因特网的应用和服务的多样化。
未来,因特网将继续发展,新的技术和应用将不断涌现。
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因特网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无限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Internet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60年代,Internet起源
70年代,TCP/IP协议出现,Internet随之发展起来
80年代,NSFnet出现,并成为当今Internet的基础
90年代,Internet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向全世界普及
1、Internet的起源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
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
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 (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
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 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
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 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2、TCP/IP协议的产生
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至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
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电脑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
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电脑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到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协议的美国军方的ARPA网,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协议的各种网络。
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
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
3、网络的“春秋战国”时代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可以说是网络的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各样的网络应运而生。
八十年代初,D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没有获得美国联邦机构合同的学校仍不能使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着手建立提供给各大学计算机系使用的计算机科学网(CSNet)。
CSNet是在其他基础网络之上加统一的协议层,形成逻辑上的网络,它使用其他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在用户观点下也是一个独立的网络。
CSNet
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所有信息交换都经过CSNet-Relay(一台中继计算机)进行。
1982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斯蒂文·贝拉文(Steve Bellovin)创立了著名的集电极通信网络——网络新闻组(Usenet),它允许该网络中任何用户把信息(消息或文章)发送给网上的其他用户,大家可以在网络上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和其他人进行讨论;1983
年在纽约城市大学也出现了一个以讨论问题为目的的网络——BITNet,在这个网络中,不同的话题被分为不同的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电脑订阅,这个网络后来被称之为Mailing List(电子邮件群);1983年,在美国旧金山还诞生了另一个网络FidoNet (费多网或Fido BBS)即公告牌系统。
它的优点在于用户只要有一部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就可以互相发送电子邮件并讨论问题,这就是后来的Internet BBS。
以上这些网络都相继并入Internet而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Internet成为全世界各种网络的大集合。
4、Internet的基础——NSFNET
Internet的第一次快速发展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的介入,即建立NSFNET。
八十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享,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竞争。
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四台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
最初NSF 曾试图使用D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DARPANet的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政府机构,这个决策没有成功。
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 通讯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1986年NSF投资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纳尔大学建立五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连接形成NSFNET 的雏形。
1987年NSF公开招标对于NSFNET的升级、营运和管理,结果IBM、MCI和由多家大学组成的非盈利性机构Merit获得NSF的合同。
1989年7月,NSFNET的通信线路速度升级到T1(1.5Mbps),并且连接13个骨干结点,采用MCI提供的通信线路和IBM 提供的路由设备,Merit则负责NSFNET的营运和管理。
由于NSF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从1986年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
NSFNET的正式营运以及实现与其他已有和新建网络的连接开始真正成为Internet的基础。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某些质的变化。
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纯计算机专业人员。
新的使用者发觉计算机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
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当
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共享NSF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进入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际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
NSFNET连接全美上千万台计算机,拥有几千万用户,是Internet最主要的成员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拓展和扩散,美洲以外的网络也逐渐接入NSFNET主干或其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