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原缺氧专项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应急物资

一、预案背景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人体因缺氧、气压降低等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
对于初次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高原反应尤为常见。
为保障高原旅游、工作等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应对高原反应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高原地区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2. 最大程度减少高原反应对工作、旅游等活动的干扰;3. 提高高原地区应急救援能力。
三、应急预案1. 高原反应预防措施(1)进入高原前,了解高原环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2)进入高原前,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3)进入高原时,逐步增加海拔高度,避免突然进入高海拔地区;(4)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5)注意饮食,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 高原反应应急处置(1)轻微高原反应:给予休息、补充水分、吸氧等措施;(2)中度高原反应:在轻微高原反应基础上,增加药物治疗,如吸氧、止痛、止吐等;(3)重度高原反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四、应急物资准备1. 常用药品(1)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2)止吐药:如吗丁啉、胃复安等;(3)抗高原反应药物:如高原红景天、高原反应片等;(4)感冒药、消炎药、抗生素等;(5)氧气袋、氧气瓶等。
2. 生活用品(1)帐篷、睡袋、防潮垫等;(2)衣物:保暖衣物、防晒衣物等;(3)生活用品:毛巾、牙刷、牙膏、洗发水等;(4)便携式电源、充电宝等。
3. 救援设备(1)急救箱:包括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2)便携式氧气机、氧气瓶;(3)卫星电话、对讲机等通讯设备;(4)救援车辆、无人机等。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2. 对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 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物资充足、完好;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通过以上预案和应急物资的准备,可以有效应对高原反应,保障高原地区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原区段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高原区段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突发事件。
为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有效地应对高原区段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 加强应急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原区段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组、交通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职能机构。
3. 各职能机构职责如下:(1)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搜救、抢险、排险等。
(4)医疗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和医疗救护工作。
(5)交通保障组:负责现场交通指挥、车辆调度和保障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生活保障和通讯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指挥部立即启动紧急响应,通知各职能机构迅速到位。
(2)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救援工作。
(3)救援组迅速展开救援行动,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 紧急处置(1)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现场安全。
(2)及时疏散周边群众,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后续处置(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受伤人员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
(3)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包括食品、药品、帐篷、急救设备等。
2. 人员保障: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能力。
3. 通讯保障:确保应急救援通讯畅通,便于指挥调度。
4.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高原应急预案模板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高原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高原地区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二、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高原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成员单位应急指挥部由政府、公安、卫生、交通、通信、环保、消防、民政、旅游等部门组成。
三、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2)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4)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2. 预警信息发布(1)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递;(2)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3)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和响应工作。
四、应急响应1. 分级响应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2. 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救援力量;(2)及时转移、疏散受威胁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3)对受灾地区进行抢险救援,恢复基础设施;(4)加强社会面管控,维护社会稳定。
五、后期处置1. 调查评估对突发事件进行原因调查、损失评估和责任追究。
2. 处理善后(1)妥善处理受灾群众安置、救助、补偿等问题;(2)修复受损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1. 人力资源保障建立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财务保障设立应急资金,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顺利开展。
3.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要。
高原缺氧应急预案演练

一、背景随着高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原反应的现象日益增多。
为提高景区应对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本景区特制定高原缺氧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景区工作人员应对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检验高原缺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增强游客对高原缺氧的认识,提高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3年10月15日2. 地点:帕米尔旅游区石头城景区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游客在石头城景区大门楼梯观景台木质栈道出现高原反应,严重缺氧晕厥。
2. 演练流程:(1)游客出现高原反应,家属向附近安保人员求助。
(2)安保人员接到求助后,立即向景区管委会报告。
(3)景区管委会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应急小组启动预案。
(4)现场指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安保人员对周围游客进行疏散。
(5)后勤保障组立即派出景区应急车和医务室人员携带医用担架、医药箱、氧气瓶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6)对缺氧游客进行专业救护,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7)演练结束后,景区管委会召开会议,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研讨。
五、参演人员1. 景区管委会、皇冠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2. 景区医务室人员3. 景区安保人员4. 景区后勤保障人员5. 景区志愿者六、演练要求1. 各参演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此次演练。
2. 演练过程中,各参演人员要严格遵守纪律,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高原缺氧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景区应对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游客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增强游客对高原缺氧的认识,提高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方案

一、背景高原反应是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是由于海拔高度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导致人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为保障进入高原地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包括但不限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高原反应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应急预案的执行。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收集高原反应相关信息,制定具体应对措施。
3. 建立应急队伍,包括医疗救护队、运输保障队、通讯保障队等。
四、应急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高原反应知识普及,提高进入高原地区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2)进入高原地区前,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3)进入高原地区时,携带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氧气袋、抗高原反应药物、急救药品等。
2. 应急响应(1)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2)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a. 轻度高原反应: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如红景天、肌苷口服液等,同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b. 中度高原反应: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吸氧治疗,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c. 严重高原反应:立即送医救治,途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3. 应急物资保障(1)确保氧气袋、抗高原反应药物、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充足。
(2)加强与当地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医疗救治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4. 通讯保障(1)确保应急队伍通讯设备正常使用,实现信息畅通。
(2)建立应急通讯联络机制,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高原反应。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高原缺氧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随着我国高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原工程建设日益增多,高原缺氧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提高我单位应对高原缺氧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我单位对高原缺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2. 熟悉高原缺氧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程序。
3.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演练时间2023年10月25日四、演练地点某高原工程项目现场五、演练内容1. 模拟施工人员出现高原反应,进行现场急救。
2. 模拟高原缺氧事故发生,进行应急疏散和救援。
3. 模拟事故现场恢复,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六、演练组织1. 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总体协调和指挥。
2. 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3. 成立应急小组,包括医疗救护组、疏散组、警戒组、后勤保障组等。
七、演练流程1. 演练开始前,各部门负责人召开动员大会,明确演练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 演练开始,模拟施工人员出现高原反应,医疗救护组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3. 演练进入第二阶段,模拟高原缺氧事故发生,疏散组负责应急疏散,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
4. 演练进入第三阶段,事故现场恢复,环境监测组进行环境监测,评估组进行评估。
5. 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八、演练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参演人员要严格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确保演练效果。
3.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九、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负责人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3. 加强应急演练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我单位应对高原缺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本次高原缺氧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单位应对高原缺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原缺氧晕倒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应对高原地区因缺氧引起的晕倒事件,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提高救援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高原地区各类单位、企业、旅游景区等可能发生缺氧晕倒事件的场所。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高原缺氧晕倒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1)总指挥:由单位或景区主要负责人担任。
(2)副总指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指挥部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医疗救护人员、安保人员等组成。
2. 应急救援小组(1)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2)安保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晕倒事件(1)现场人员发现晕倒者,应立即呼叫救援小组。
(2)救援小组接到呼叫后,迅速赶赴现场。
2. 初步判断(1)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晕倒者进行初步判断,如呼吸、心跳、意识等。
(2)如确定晕倒者生命体征平稳,可将其扶至安全区域休息。
3. 医疗救治(1)如晕倒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同时,医疗救护组迅速将伤员送往附近医疗机构。
4. 现场处理(1)安保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保其他人员远离事故现场。
(2)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 信息上报(1)指挥部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事件情况。
(2)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五、后期处理1. 调查原因(1)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缺氧原因。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 整改措施(1)针对缺氧原因,采取相应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加强高原地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指挥部负责解释。
3. 各单位、企业、旅游景区应根据本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高海拔地区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

高海拔地区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一、介绍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含量较低,存在缺氧的风险。
为了提高在高海拔地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制定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安全演练方案,以确保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工作、生活和旅行时的人员安全。
二、缺氧的危害及识别1. 缺氧的危害缺氧是指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含量过低,人体无法正常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缺氧会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头晕、头痛、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
长期暴露在缺氧环境中,还可能导致高原反应、肺水肿等严重疾病。
2. 缺氧的识别在高海拔地区,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缺氧:- 观察身体状况:头晕、恶心、疲劳等症状表明氧气供应不足。
- 使用便携式氧气测量仪: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判断是否达到安全水平。
- 观察周围环境:如果周围有人出现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现象,可能是缺氧引起的。
三、高海拔地区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1. 建立应急演练组织为了确保演练的有效性,应成立专门的应急演练组织。
该组织应包括高海拔地区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如旅行社、登山俱乐部、医疗机构等。
组织应急演练前,确定演练的目的、内容和参与人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 了解高海拔地区特点和安全知识在进行高海拔地区缺氧演练前,参与人员应事先了解高海拔地区的特点和安全知识,包括高原反应的症状、处理方法,缺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参与人员还应熟悉常用的应急设备和药品,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
3. 进行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是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环节。
可以选择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模拟演练,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训练。
演练内容包括识别缺氧症状、快速判断应对措施、正确使用应急设备和药品等。
演练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参与人员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和处理。
4. 提供必要的装备和药品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工作或旅行时,参与人员应携带必要的装备和药品,以应对缺氧引起的突发状况。
例如,可以准备氧气罐、药物(如脑血管扩张药物)、高原反应的药物等。
缺氧应急预案流程

一、前言为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缺氧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救援,特制定本缺氧应急预案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缺氧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地下室作业等。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缺氧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3. 信息报告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流程1. 发生缺氧事故(1)现场人员立即停止作业,保持冷静,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组、信息报告组、后勤保障组等相关人员。
2. 现场救援(1)应急救援组迅速到达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 医疗救护(1)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或现场医疗救护点。
(2)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
4. 信息报告(1)信息报告组及时收集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原因、伤亡情况、救援进展等。
(2)向上级领导、相关部门、家属及社会公众报告事故情况。
5. 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1)后勤保障组根据事故需求,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
(2)确保救援过程中物资和设备的供应充足、及时。
6. 事故调查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7. 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预案不符的,以本预案为准。
高原缺氧窒息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易导致人体出现高原反应,严重时可能发生缺氧窒息。
为保障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原缺氧窒息事件,降低事故发生率。
2. 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高原地区群众的安全意识,降低高原缺氧窒息事件的发生。
三、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加强高原地区群众的健康教育,普及高原反应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对从事高原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高原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对高原地区旅游、探险等活动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
2. 应急响应(1)发现高原缺氧窒息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现场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3. 救援措施(1)对疑似高原缺氧窒息患者进行初步判断,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迅速将患者转移至低海拔地区,确保患者呼吸畅通。
(3)对重症患者,立即进行吸氧、输血、抗感染等治疗。
(4)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4. 应急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氧气袋、吸氧设备、急救药品等。
(2)确保应急救援车辆、通讯设备等设备正常运行。
5. 信息报告(1)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2)及时向媒体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四、应急结束1. 事故原因查明,患者得到妥善救治,恢复正常生活。
2. 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恢复正常秩序。
3. 对事故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XX市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3. 各级单位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高原地区专项应急预案

一、背景高原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提高高原地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高原地区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组织体系1. 成立高原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2)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治资源,开展伤病员转运、救治等工作。
(3)交通运输组:负责保障应急物资运输、伤病员转运等工作。
(4)信息保障组:负责收集、汇总、分析、发布应急信息。
(5)宣传教育组:负责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四、应急响应1. 预警阶段(1)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高原地区气象、地质、卫生等领域的动态。
(2)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 应急响应阶段(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2)医疗救治组迅速组织医疗力量,对伤病员进行救治,确保及时转运。
(3)交通运输组确保应急物资、伤病员转运车辆畅通无阻。
(4)信息保障组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3. 后期处置阶段(1)开展伤病员救治工作,确保伤病员得到妥善救治。
(2)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保障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完善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4.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应急物资

一、预案背景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氧气稀薄、气压降低,人体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的现象。
为保障高原旅游、工作等活动中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高原反应的预防意识,降低高原反应的发生率;2. 及时、有效地处理高原反应,减轻患者痛苦;3. 确保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救治,降低高原反应带来的危害。
三、应急预案1. 高原反应预防(1)加强高原反应知识普及,提高游客、工作人员的预防意识;(2)合理规划行程,避免连续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活动;(3)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入高原地区;(4)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身体适应高原环境的能力。
2. 高原反应处理(1)发现高原反应患者,立即停止活动,让其休息;(2)为患者提供充足氧气,必要时使用氧气袋;(3)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痛药、抗高原反应药物等;(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病情加重,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四、应急物资清单1. 氧气袋:用于为高原反应患者提供氧气,缓解症状;2. 氧气瓶:备用氧气,确保氧气供应充足;3. 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4. 抗高原反应药物:如红景天、高原反应胶囊等,用于预防或减轻高原反应;5. 药用绷带、创可贴:用于处理轻微擦伤、扭伤等;6. 防晒霜、遮阳帽、墨镜:用于防晒,防止紫外线伤害;7. 高原反应手册:普及高原反应知识,提高预防意识;8. 急救包:包括止血带、消毒液、消毒棉、棉签、剪刀等常用急救用品;9. 通讯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与外界联系;10. 便携式充电宝:为通讯设备、急救设备等提供电力支持。
五、应急物资管理1. 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2. 对应急物资进行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使用;3. 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更新,淘汰过期或损坏的物资;4. 对应急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总结经验,改进预案。
通过以上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清单的制定,旨在提高高原旅游、工作等活动中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确保高原反应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一、引言高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人们在进入高原后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 3000 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为了保障人们在高原地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高原反应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包括游客、工作人员、运动员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高原反应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高原反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中心成员包括医疗专家、救援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二)医疗救援组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组成,负责对高原反应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
(三)救援行动组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救援和转移。
(四)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医疗物资、食品、饮用水等后勤保障。
四、高原反应的症状及分级(一)症状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慌、气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等。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二)分级1、轻度高原反应:头痛、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活动。
2、中度高原反应:症状加重,影响正常活动,需要休息和治疗。
3、重度高原反应: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和转移。
五、预防措施(一)提前准备在进入高原前,应提前了解高原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医疗条件,做好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和物资,如抗高原反应药物、氧气袋等。
(二)逐步适应进入高原地区后,应遵循逐步适应的原则,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第一天休息为主,避免洗澡,饮食清淡。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减轻高原反应的症状。
六、应急响应(一)发现疑似高原反应患者当发现有人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疗救援组。
(二)医疗救援组到达现场医疗救援组应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高原缺氧应急演练方案

高原缺氧应急演练方案一、背景及目的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导致氧气含量较低,易引发人体高原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高原地区单位和人员对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方案。
二、演练目标1. 提高参演单位和人员对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
2. 检验和完善高原缺氧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
3. 增强参演单位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 促进参演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跨部门应急救援能力。
三、演练范围1. 演练地点:选择高原地区一单位内部或周边区域。
2. 演练对象:演练单位全体职工及相关部门。
四、演练内容1. 模拟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发生,如作业人员在高原地区工作时突然出现高原反应。
2. 参演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 救援过程中,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人员疏散、救治伤员、提供氧气供应等操作。
4. 参演单位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资源调配,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5.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和评估,对预案进行完善。
五、演练组织架构1. 演练指挥部:负责整体演练的策划、组织和指挥。
2. 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救治伤员等。
3. 医疗保障组:负责提供医疗救治和救护设备,如氧气瓶、急救箱等。
4. 通讯联络组:负责协调参演单位之间的通讯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5. 安全监控组:负责现场安全监控,确保演练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六、演练流程1. 演练前期准备:确定演练地点、时间,制定详细预案,组织参演人员培训。
2. 演练开始:通过模拟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
3. 救援行动: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救援操作。
4. 演练结束: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和评估,对预案进行完善。
七、演练评估1. 参演单位对演练过程进行自我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
2. 演练指挥部组织专家对演练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高原缺氧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容易导致人体出现高原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高原病。
为保障在高原地区执行任务的人员生命安全,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有效地应对高原缺氧事件,降低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发生率。
2. 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减轻高原缺氧对任务的负面影响。
3. 提高高原地区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任务顺利进行。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高原地区,包括但不限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份。
四、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高原缺氧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高原缺氧应急工作。
2. 设立高原缺氧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协调和监督。
3. 成立高原缺氧应急队伍,负责现场救援、医疗救治等工作。
五、预案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高原地区人员培训,提高高原适应性。
(2)为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氧气袋、防晒霜、防晒衣等。
(3)在高原地区设置医疗站点,配备专业医疗人员,提供高原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2. 应急措施(1)接到高原缺氧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前往现场。
(2)现场救援a. 对出现高原反应的人员进行初步评估,采取吸氧、休息等措施。
b. 对出现高原病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必要时转送至低海拔地区医院。
c. 对严重病例,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争取最佳救治时间。
(3)信息报送a.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请求支援。
b. 向外界发布事件信息,提高公众对高原缺氧的认识。
3. 后期处理(1)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对应急队伍进行总结评估,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完善高原缺氧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六、预案保障1. 人员保障:选拔具备高原适应性、专业医疗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的优秀人员组成应急队伍。
2.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工作所需资金,为应急队伍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3. 设备保障:配备应急车辆、通讯设备、医疗设备等,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高原反应是身体缺氧的一种表现,是在高原上生活或旅游的人可能面临的健康问题之一。
如果处理不当,高原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建立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对于预防高原反应以及对其采取应急措施都至关重要。
一、预防措施1. 适应期逐步长到达高原之后,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适应环境和气候。
适应期逐步长可帮助身体增加红细胞,提高氧气供应。
首先应该选择低海拔地区进行适应。
在新的高度居住或进行活动的前几天,应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休息充分以帮助适应。
2. 饮食清淡高原环境的氧气浓度较低,新加坡对此应适应。
身体疲劳可能导致胃肠系统失调。
为防止消化不良,饮食应尽量清淡,避免油腻食品和酸辣刺激性食品。
3. 保持水分摄入在高原地区,维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对于身体非常重要。
高山反应的症状通常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和头痛。
有些人可能还会出现呕吐和腹泻。
饮水不足可能加重这些症状。
因此,应该喝足够的水以确保身体保持 hydrated。
4. 注意氧气供应在高原地区活动时,应记住携带氧气供应。
尤其是对于那些高山徒步旅行者,一份足够的氧气供应是必要的。
另外,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二、应急措施1. 休息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头痛、呕吐、恶心、胸闷等高原反应的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活动。
找一处安全、防止寒冷和风的地方休息,并避免随意升高海拔或过度活动,等待症状缓解。
2. 氧气供应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高山病的严重症状,必须考虑氧气供应。
如果携带氧气供应,需要使用,如果没有携带,需要立即寻找氧气站或接受急救。
在使用氧气的同时,注意呼吸有规律,不过度依赖,不抽烟或吸入室内污染的空气。
3. 制定疏散计划如果出现严重高海拔病(如高山肺水肿)等症状,应迅速疏散到低海拔地区的诊所或医院进行治疗。
在高海拔地区活动的人,应制定疏散计划,如熟悉地形,掌握路线、距离、时间等信息,预留适当时间,避免因等待救援而耽误时间。
4. 调整行程如果感觉身体状况不佳,应该调整行程,适当减少海拔上升速度。
高原_高海拔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1. 提高高原高海拔地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 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
3. 建立健全高原高海拔地区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高原高海拔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
三、组织体系1. 成立高原高海拔地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救援措施1. 灾害预警与信息报告(1)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灾害信息。
(2)灾害发生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救援队伍(1)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医疗、公安、交通等。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 物资储备与调配(1)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包括食品、药品、帐篷、衣物等。
(2)根据灾害情况,及时调配物资。
4. 应急救援行动(1)迅速开展救援行动,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2)组织医疗救护,保障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
(3)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5. 恢复重建(1)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对受灾地区进行评估,制定重建规划。
五、应急保障1.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 人员保障:各级政府应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4. 技术保障:加强应急救援技术研发,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按照本预案要求,落实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指挥部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落实到位。
3. 对违反预案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高原病应急预案

高原病应急预案:保障安全,避免高原病的发生高原病是一种因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常见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
这种病症不容忽视,严重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为保障游客的安全,各大旅游公司、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高原病的应急预案。
一、了解高原病的特点高原病是一种典型的高海拔反应病,常见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心力衰竭等症状。
这种疾病的发生与高原缺氧、气压下降等原因有关。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游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地高原反应防御措施,避免高原病的发生。
二、制定预防规定针对高原病的发生,旅游公司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规定。
首先,在旅游前应当对游客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培训,让他们了解高原病的发生原因和症状,并告知他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其次,旅游公司需要发放必要的药品和氧气,以便游客遇到高原病后及时处理。
此外,旅游公司还应当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游客身体不适问题,保护游客的身体健康。
三、实行预警机制在高海拔区域中,天气变化可能比较快,变化极大。
因此,为避免高原病的发生,旅游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
一旦天气发生变化,游客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提醒游客注意高原反应防御措施,有必要时提醒游客返程或者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旅游公司应当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可行的预警机制。
四、紧急救援措施在旅游过程中,如果游客出现高原病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救援处理。
为此,旅游公司需要配备专业的紧急救援人员,能够正确使用救援器械、给予足够的急救措施和药物,救治游客的症状。
此外,旅游公司还应当与当地的卫生部门保持联系,能够及时地调用专业急救车辆,确保游客的安全。
五、总结高原病在高海拔地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为了避免游客因高原病而发生不幸事件,旅游公司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有力的应急预案,增强游客的综合防御能力。
针对高原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也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确保每一位游客在高原旅游中能够健康、安全地度过每一天。
高原反应急预案

一、背景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人体因缺氧、低氧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为确保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包括但不限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份。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高原反应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信息收集、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3. 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成立相应应急小组,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1)当预报或监测到高原地区出现可能引发高原反应的气象、地理等灾害时,启动预警机制。
(2)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范措施。
2. 初级响应(1)当出现高原反应病例时,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上报情况,启动初级响应。
(2)各级应急小组要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包括:组织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物资保障等。
3. 紧急响应(1)当高原反应病例数量增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启动紧急响应。
(2)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五、救援措施1. 医疗救护(1)设立临时医疗点,为高原反应患者提供及时救治。
(2)组织医疗队伍,对重症患者进行转运救治。
2. 心理疏导(1)设立心理疏导小组,为高原反应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2)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3. 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氧气袋、急救药品、保暖用品等。
(2)确保物资供应畅通,优先保障应急救援需求。
4. 交通保障(1)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畅通无阻。
(2)对受阻车辆进行紧急疏导,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确保人员充足。
(2)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2. 资金保障(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应急救援工作的资金投入。
高原作业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高原作业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
由于高原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氧气稀薄,加之作业环境特殊,给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保障高原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高原作业人员生命安全;2. 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3. 确保高原作业项目顺利进行。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高原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高原作业安全工作;2. 设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整改;3.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高原作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预案内容1. 作业前准备(1)对作业人员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提高其高原作业能力;(2)对作业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3)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4)储备必要的高原作业物资,如氧气瓶、高原药物、急救包等。
2. 作业过程中(1)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3)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发现高原反应症状,立即采取措施;(4)加强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3. 事故应急处理(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救援小组;(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4)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4. 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高原作业安全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2)针对不同事故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方案;(3)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高原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2.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本预案的执行情况;3.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应急救援工作。
六、预案修订与更新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作业环境等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本预案。
修订后的预案由高原作业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矿业有限公司
高原缺氧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矿区地处祁连山山区,海拔4043~4300m,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上游聚乎更煤矿区的西南部,行政隶属天峻县木里镇管辖。
本区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空气含氧量低,年平均气温-5.1℃,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6℃,自然条件恶劣,属高原高寒地区。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原缺氧对人员造成伤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编制。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中突然发生的高原反应且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应急处置工作。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典型事故类型
2.1.1 高原反应从平原急速进入海拔3000m高原或从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发生以头痛、心慌、气促、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1.2高原肺水肿又称肺型或重型急性高原病。
是在低氧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型肺水肿。
其特点为剧烈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有严重的呼
吸困难,不能平卧,头痛。
严重者少尿,神志不清。
2.1.3、高原昏迷又称高原脑水肿或高原脑病。
患者除早期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外,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现象,如剧烈头痛、呕吐、神志恍惚、抑郁或兴奋、谵妄等精神症状。
患者也可抽搐、嗜睡乃致昏迷。
脉率增快、呼吸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等危重体征,较易引起死亡。
2.2可能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
2.2.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高原空气中含氧量低,人体氧摄入量不足。
2.2.2感冒治疗不及时,引发肺水肿等其他急性疾病。
2.2.3劳动强度或运动量偏大。
2.2.4过度饮酒。
2.3 可能引发的后果
缺氧对人的危害极大,易引起人体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3、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3.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3.1.1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矿山高原反应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由安质环保部负责。
总指挥:青藏矿业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青藏矿业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青藏矿业公司总工程师
成员单位为矿业公司安质环保部、采矿作业部、综合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以及各施工单位负责人。
3.2应急指挥部职责
3.2.1检查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和救援物资预备工作。
3.2.2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3.2.3负责启动和指挥矿区内应急救援工作。
3.3各小组职责
3.3.1医疗救援组:出现高原反应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医务人员、设备和应急物资进行救治,防止人员病情恶化。
3.3.2保障组:公司启动应急救援行动后,协调各小组的行动、对内对外联络、安排交通用车并参与救治。
3.3.3后勤组:提供应急处理的人力、资金保障工作,协助人员的转移,对意外受伤人员进行急救,核实物资设备数量。
3.3.4调查组:检查和督促预防措施和救援行动的整个过程,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
3.4应急救援指挥流程图(见下页)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
4.1.1进入高原前首先要通过正规医院体检,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
4.1.2禁除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4.1.3应避免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对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人须大量吸氧。
4.1.4高原气候多变,尤其是早、晚气温偏低,一定要注意保暖
4.1.5伙食应选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不可暴饮暴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生素的食品,适量饮水。
晚餐时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
4.1.6初到高原,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消耗体力。
4.2出现头痛、胸闷、气短、心悸、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口唇紫绀等症状时,立即按应急预案救治。
应急救援指挥流程图
5信息报告与处置
5.1 报告电话
青藏矿业有限公司高原反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公司安质环保部,电话:,。
5.2 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事发的第一时间报告安全事故(事件)的基本情况。
5.3 向上级报告的程序和内容:按照总体预案的相关规定执行。
6应急响应
6.1响应分级
二级响应: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即可逐渐缓解。
救援小组可以利用现有救援物资救治。
一级响应:缺氧反应严重,有可能引发较重后果,救援小组无法缓解受伤人员症状时,拨打120,请求医院支援。
6.2响应程序
一旦发现有人员出现高原缺氧反应,现场人员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切忌惊慌失措,并安抚病人情绪,立即开始现场救治同时报告应急救援小组(后附联系电话),应急救援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召集小组成员,全面部署紧急救援行动,各行动组按照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迅速展开行动,以尽快实施救援工作。
6.3应急处置
6.3.1一般高原缺氧反应,可现场吸氧以缓解症状,同时适当服用药物如红景天等。
必要时返回平原即可自愈。
6.3.2高原肺水肿应现场充分吸氧(6L~8L/分钟),呋塞米(速尿)20~40mg静脉注射。
绝对卧床,保暖。
烦躁不安可给予镇静剂。
也可采用O.25g 氨茶碱溶于50%葡萄糖液40ml静注;或选用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
并立即送当地医院救治,一旦病情稳定,应转移至较低海拔处治疗。
6.3.3高原昏迷患者易致死亡,首先应连续给氧(95%的氧和5%二氧化碳)。
清醒后仍应间断给氧。
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病情稳定后转至低海拔处继续治疗。
6.3.4因为高原缺氧引起的其他突发性疾病如高原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应及时治疗。
6.3.5所有高原缺氧引起的疾病,不能立即转移到低海拔地区治疗,应在就近的当地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移至低海拔处治疗。
7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物资配置有:高压氧舱,医务人员、交通车辆、氧气瓶(袋)、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如红景天)以及高原反应急救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