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史》word版

《社会工作史》word版

第一讲绪论一、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思想渊源:主要表现在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完善,最终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可以说是社会福利思想体系.1.西方古典的福利思想如何进行财富分配?如何认识幸福和获得幸福?幸福观:幸福不在于占有,而在于分享,富人只有帮助穷人才能获得幸福.责任观:富人帮助穷人是一种社会责任,要尊重穷人.正义观:人应公平享有物质.2.基督博爱的思想身、心、灵三者并重圣经:当爱你的邻舍.强调教徒应有奉献的爱心与谦卑的态度##的社会福利思想从当代社会工作的眼光来看,似乎偏重于慈善补偿式的义务,但是,##家的利他、奉献、博爱与救人救世及其以爱心救人和与人为善的思想,均是社会工作者应效仿的.3.人本主义思想〔1〕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2〕人是可以认识的〔3〕人生而自由〔4〕人生而平等〔5〕人与社会相互依赖〔6〕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7〕人类社会应努力改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二〕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社会工业的发展〔工业化〕:一方面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社会成员生活的脆弱性增强,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土壤.〔三〕社会政治条件自下而上的社会运动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推动了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二、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需要〕社会工作制度的产生负有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职责.〔一〕人类的基本需要:1.与生俱来的需要〔1〕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愿望〔2〕人的生命周期的需要2.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需要〔二〕人的需求的差异性:三、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发展趋势〔一〕发展阶段1.社会工作的萌芽期〔17世纪初——19世纪末〕2.社会工作的发展期〔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末〕3.社会工作的成熟期〔二战——至今〕4.社会工作的变革期〔20世纪80年代后〕〔二〕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1.从非专业发展到专业2.从无理论发展到有理论3.由消极的救济工作发展到积极的福利措施4.由地方性工作发展到全国性措施5.由事后的补救治疗发展到实现的预防6.由少数人参与发展到大众的参与7.由对少数人的救济工作发展到对全体大众的福利8.以传统个案工作为主的发展到整体性、综合性的福利行政、立法与制度〔方法的整合〕9.从描述性的访问调查发展到数量化实证的研究分析10.从不算成本的工作发展到讲究方案的评估及成本效益分析.四、西方社会工作史与社会福利史和社会保障史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区别和联系第二讲社会工作的萌芽期一、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一〕产生的背景1.历史背景圈地运动:产生了严重的犯罪、疾病、贫穷等社会问题.16世纪的##改革:教会的权利和救济能力下降.2.政策背景1349年《劳工法》:规定所用由劳动能力而没有资产的人必须接受雇佣,任何人不得提供救济给有劳动能力的乞丐.1531年:政府根据调查的结果向行乞的老人和穷人发行执照, 每个执照只在本教区内有效.政府在社会救济中的作用只是在于对各种救助活动进行协调而不提供救济的经济来源. 1536年《亨利济贫法》:责令教区在自愿的基础上,征集捐款,并负责本教区的贫民救济. 1562年《技工法》:流浪者要被强迫工作,否那么就沦为奴隶.1572年《教区贫民救济税》:开始以税收的形式作为济贫基金的来源,征收全国性济贫税;建立贫民馆;明确规定政府有责任进行社会救济.至此,政府开始由以前的社会救济活动的协调者变成了社会救济活动的实行者和社会救济资源的提供者 .尽管上述改革的实施有一定的效果,但并未改变英国的社会病,"在经过了试图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来控制贫穷的两个世界之后,政府开始慢慢地并极不情愿地接受这样的一种义务:帮助那些不能自我求助的人.1349年至1601年之间的经历,竟让英格兰的统治者确信了这样一种事实:仅仅依靠惩罚并不能消除贫穷,而只有通过申请公共资源以补助个人需要才能够减轻贫穷."〔二〕伊丽莎白济贫法的主要内容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开政府抽税办理救济之先河,为以后各国政府办理公共救助之先声〕.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分区办理,每一教区设立贫民检察员若干人;同时,中央政府设立贫民监督员.〔开创了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办理救济兴行政之先河.〕3.规定凡是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教区设立贫民习艺所〔以工作换取救济,是最早的工赈方法〕.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立救济收容所,强迫在所内工作,有家的人给与家庭补助,是其仍然可以在家中居住,同时把救济工作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开创机构式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河〕5.规定每个公民对贫穷的家人或亲戚都由救济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只有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获得救济的时候才予以救济.而且,教区救助的对象只限于本教区出生或在本教区居住时间超过三年以上的人.〔这种以居住权利为接受公共救助的条件以及所谓的"亲属责任"或"家庭责任"到今天一致还是公共救济中的争论问题.〕6.将贫民分成三类:体力健全的贫民必须强迫进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不能劳动的贫民进入救济院或者采用院外救济的方式进行救济;失去抚养者的儿童,采取领养或寄养的方式进行救助.〔三〕历史作用分析〔对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正式承认政府有济贫之责,并建立了初步的行政救济制度和救济工作方法,为各国社会救济法的典X.〔四〕新济贫法〔1834年〕1.原那么:减轻政府负担,鼓励贫民自食其力.2.背景:政策背景、社会舆论的压力社会运动3. 主要内容*停止发放院外救济;*撤销教区对济贫工作的管理权,按地区设立地方监护委员会,由政府济贫法委员会统一负责管理;*习艺所将贫民按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进行分类,分开居住,同时对申请救济的贫民进行严格审查;*坚持不合格的原那么,即一定要使那些依靠救济的贫民的生活状况比院外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要差.二、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作为一个工业化比较早的国家,德国遇到的社会问题与英国的十分相似,贫穷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1788年的汉堡制1788年,一名叫布希<Busch>教授起草了一种济贫制度,后在汉堡市实行,即所谓的汉堡制.主要内容:1.该制度在汉堡市内设立了一个中央办事处,处理全市的救济业务.2.全市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立监察员一名,救济员若干名.3.救济方法是助人自助.4.向失业者介绍工作5.把贫困儿童送往职业学校学习技能.6.把病人送往医院就诊.7.不准向沿街乞讨施舍已取缔无业游民,并且不使贫民养成依赖心理.〔二〕1852年的"爱尔博福制"1852年,爱尔博福在对"汉堡制"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救济制度,即所谓的"爱尔博福制".主要内容:1.该制度规定全市划分为564段,每段大约300人左右,其中贫民不得超过4人.2.每段设立救济员一名,凡需要救济者必须先于救济员联系,救济员经过调查确认属于救济对象之后才能给与救济,而且在实施救济之后,每两周就要复查一次.3.救济的标准必须是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以防止贫民养成依赖心理.4.救济员还要负责本段内的其他工作,如职业训练、职业介绍、游民管理等.5.救济员一般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是一个荣誉职务.6.全市每14段为一个赈济区,设立监察员一名,负责领导改赈济区的救济员,区内14段联合组成一个赈济委员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本段区内的救济工作,并且要形成报告、提案交给全市各区联合组成的中央委员会.7.中央委员会是全市最高救济机关,负责从总体上管理全市的救济所、医院及救济工作,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爱尔博福制的优点:1.在工作机构方面,全市各区有由下而上及综理全市救济事务的组织,上下沟通,行政集中,监察严密,各级委员会经常开会,随时计划、检讨与改善工作,十分灵活有效,行政效率很高.2.全市划分的工作区域很小,每区赈济员所负责的贫民人数不多,能照顾周到,且不时开会讨论各项问题,可以互相切磋,取长补短.3.赈济员由地方人士义务充任,可以节约人事经费,提倡人民义务服务精神;赈济员可连选连任,熟悉地方事务,经验丰富、轻车熟路.4.济贫工作不仅注重消极的救助,且注重扶助贫民自立与贫穷预防工作.5.赈济员与接受救助申请后及实行救助前,须做家庭调查;事后并经常做家庭探访,凡工作经过,均有个别纪录,并经常召开会议讨论有关问题,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做法;划分段区,由地方人士志愿服务的做法,也符合现代社区工作的精神与方法.总的来说,德国的这两种社会救济制度基本抄袭了英国的《济贫法》中的分级管理、对救助对象进行分类救助、救人自救、以工代赈等思想和方法.但与英国的《济贫法》相比,这两种制度设计得更加细致,尤其是艾尔博福制.这两种制度中规定的分级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更为细腻,决策、执行、监督等管理环节都比较健全;艾尔博福制中对被救助对象的资格审查更为严格.所有这些实践方法都为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法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实践经验.作为一种荣誉救济员的设立,更符合社会工作中志愿服务的精神.三、英美慈善组织会社〔C.O.S〕〔一〕英国慈善组织会社产生的历史背景1.济贫法未尽妥善.2.工业影响所及,失业情形渐多,社会开始关心贫民,各种具有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纷纷设立,征集捐款,救济贫民.但是这些慈善机构之间缺乏联系,步调不一、各自为政、相互冲突、重复浪费、形成混乱现象.〔二〕英国慈善组织会社的成立1868年,亨利索里牧师建议设立一个组织,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1869年,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C.O.S〕.〔三〕英国慈善组织会社的理念及目标1.理念:该会社接受托马斯.查尔斯〔ChalmersThomas〕的理论,认为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摧毁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及道德观念,最终致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因此主X贫民应尽其所能维持其本人生活.2.目标:该会社的目标是,使英国特别是伦敦的慈善事业组织起来,使之密切联系起来,发挥合理的作用,使真正需要救助的贫民可获得合理的救济.〔四〕英国慈善组织会社的方法:1.成立一个中央的管理机构,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个区,每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每区有志愿委员会,主持救济分配工作;2.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关受理申请救助案件的总登记,令特设咨询部供济贫法监护人、各慈善组织及个别慈善家搜集有关申请救济者的资料,使许多同时向诸多经济机构驱逐的职业乞丐暴露真面目;3.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申请人的各种社会环境;4.提高救济款物配额,是能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五〕美国慈善组织会社1.成立:1877年,美国牧师Gurteen Reverend在Buffalo成立了美国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目前的家庭服务社〔family service societies〕就是其化身.2.美国慈善组织会社的目标:*除有效救济贫民外,并力求避免救济机构间经费的浪费、相互冲突及工作上的重复.*强调对个人或家庭的需要予以调查,以保证所提供的经济救助是给与那些"值得救济的贫民",即最有可能成为自立自助、能维持自己生活的申请者.*那些不值得救济的贫民,那么被强迫在救济院或习艺所内改变生活方式.〔六〕英美慈善组织会社的历史作用它们发展了以下七个概念:1.机构间合作2.社区教育3.个别化4.适当的救济5.行乞的抑制6.预防性博爱7.个人服务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建立有极大的贡献:一方面,它们派出了亲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及确定应采用的措施,它强调依据调查,按照个别情况的不同,对每一个别案例,分别予以处理,这种强调"个案化",促使社会个案工作的产生;另一方面,它们在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会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社会工作迈进了现代化与专业化的途径.四、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在伦敦东区的贫民区,英国牧师巴涅特建立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取名为"汤恩比馆"."汤恩比馆"社区服务中心的特点:1.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其口号为"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3.尽量发动当地人力,培养其自动自发、互助合作的精神,为地方服务.4.使各地的社区睦邻服务中心成为当地的服务中心之外,并尽量向当地居民介绍本国或外国文化,使其成为当地文化中心.美国的第一个社区睦邻服务中心是1886年由柯义特〔Coit〕在纽约创立的睦邻公社〔the neighborhood guild〕,最有名的为琼•亚当斯〔Addams Jane〕1889年创立的赫尔馆〔Hull House〕.社区睦邻组织运动的意义:1.说明了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改善与提高个人与社会的生活水平,工作方法应该从个人和社会双方同时着手.2.社会工作应随时依据社区的实际需要,并且应该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工作.3.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并且以全面推进社区的福利为目的.4. 工作进行方法不仅可以运用社会个案工作方法,并发展了社会团体工作与社区组织两种工作方法.五、社会工作萌芽期的总特点1.正式承认政府有济贫之责,但政府并不是救助的主角,多以私人组织团体或慈善团体为主;2.救助系局部性、暂时性的,组织性不强,救助能力较脆弱;3.社会工作缺乏理论指导,非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基本上是志愿者;4.社会个案工作方法已初具形态,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也已萌芽;5.价值理念上主要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思考题1.为什么把伊丽莎白济贫法看作是社会工作的源头?2.试分述英美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贡献.3.试述社会工作萌芽期的总特点.第三讲社会工作的发展期〔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及社会问题的新变化,各国政府加强对社会的干预力度,这主要体现在立法方面,社会安全制度得到很大发展.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受助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因此,立法方面的完善对于社会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德国社会安全制度的建立〔一〕历史背景为什么社会安全制度未能在老牌的工业化国家开端,而是在后起的、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德国诞生呢?1.德国的阶级状况与封建社会主义〔19世纪下半叶,德国阶级关系极为复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地主阶级的多面性,资产阶级的先天性缺陷,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不成熟,封建社会主义兴盛.2.理论基础中世纪以来的封建家长制思想: "父爱政治"近代发展起来的国家社会主义学说的国家干预和社会改良主义的思想〔19世纪上半叶以来盛行于德国的历史学派〕3.直接动因社会保险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表现社会保险是德国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重要途径社会保险立法是打击德国社会##党、摧垮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手段〔二〕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1.1883年5月31日,通过《疾病社会保险法》.主要内容略2.1884年6月27日,通过《工伤事故保险法》.主要内容略3.1889年5月24日,通过《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1911年,《帝国保险法》1927年,《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在1883年——1927年,德国先后建立起疾病、工伤、残疾、老年和失业方面的保险立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安全制度.〔三〕作用简析二、英国社会安全制度的建立〔一〕历史背景1.失业问题和贫穷问题日益严重2.《济贫法》已无法新形势的要求3.价值理念的变更:社会福利与个人责任并重、积极预防比消极救济更重要〔二〕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1.有关失业问题的保险立法1905年,《失业工人法》,政府正式承认失业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国家有责任解决失业问题.1909年,《劳动交易法》,承认失业是一个现实问题,即失业是现代社会长期且普遍存在的事实.1911年《失业保险法》,准备一定的保险基金以防不测.1929年,实现了失业保险金与失业救济金的分离.1934年、1936年相继通过了《失业法令》、《农业失业法令》、《国民健康保险法》2.有关老年问题的立法1908年《养老金条例》3.有关疾病问题的立法1911年《健康保险法》三、美国社会安全制度的建立〔19世纪30年代〕〔一〕历史背景1.社会救助的传统美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遇到与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类似的问题,即随着财富的增加,失业和贫穷问题人已日益严重,而社会救助的主体以教会和私营慈善组织为主,这一直延续到19世纪30年代.<1>殖民地时期〔1647-1776〕初期: 穷人基本上是通过非正式的管理体制及社区负责制获得救助.18世纪20年代##复兴运动:贫穷不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理性,因此,穷人有权分享社会资源.各种慈善组织应运而生,并担负着公共救助的职责.〔2〕国内战争以前〔1777-1860〕公共福利主要由地方和州政府负责,但这一时期由于美国盛行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人们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平等地享有成功的机会,导致贫穷的责任不在社会而在个人.所以,当时的公共救助被严格地限制在收容所、济贫院等机构.〔3〕内战及其战后〔1860-1900>1865-1869年,根据国会立法建立"自由民管理局",是美国第一家由联邦政府资助和经营的社会福利机构.在此期间,私人慈善事业在美国迅速的发展起来,并超过了任何一个欧洲国家.2.经济大萧条〔1929-1933〕1929年纽约证券市场的崩溃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危机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右社会舆论的传统看法,即认为贫困出自懒惰;人们逐渐意识到,贫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还有社会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大危机打破了廉价政府、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民众强烈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责任.面对经济大萧条胡佛〔1929-1932〕:仍坚持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救济是道德救济,并不是经济救济,私人慈善是好事,但是,公共救助特别是联邦政府救助那么是一个‘悲哀’."罗斯福〔1932-1944〕:"美国最需要两件东西:一件是任何人都需要工作,一种包含一切道德和精神价值的工作,第二那么是伴随工作一起的适度的安全,包括自身的安全和妻子儿女的安全."上任后立即推行"新政",美国的社会救助由此开始发生质的飞跃.〔二〕罗斯福"新政"及主要内容1.社会救济: 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在此基础上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工程设计署、公共工程署及全国青年署,实施救济.直接救济:将救济金直接发到失业工人和生活困难的贫民手中.间接救济:通过"以工代赈"向失业工人和待业学生提供救济金.罗斯福明确指出:直接救济是"一种麻醉剂,会给人们的精神状态造成一种无可名状的破坏.""‘以工代赈’的就业措施,不仅能使失业者避免贫困潦倒,还能保持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尊心、勇气和决心." "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通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他们要求保持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此救济改变了美国救济事业应由地方办理的传统观念,由政府负责办理普及全国的社会救助.2.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1>社会保险方案:包括老年保险制度、失业补偿制度"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促使已到退休年龄的人,放弃自己的工作,从而给年轻一代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使大家在展望前景时有一种安全感."失业保险"不仅有助于避免个人今后被解雇只依靠救济为生,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2〕公共分类救助方案:由联邦资助的、由州政府主办的社会救助.其对象为无依无靠的贫穷老年人、盲人及失依儿童.(3)卫生及福利服务方案另设社会安全理事会,负责业务管理并执行监督权《社会保障法案》标志着美国社会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联邦政府开始承担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美国的社会安全有了永久性的立法与制度.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初步专业化阶段〕在各国加强社会保障与立法的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着.1. 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专业教育迅猛发展2.已开始对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1915年,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吗?》,提出一门专业应具有六个条件:〔1〕伴随个人责任的智慧性操作〔2〕通过科学与学习获得专业素材〔3〕这些素材比较实用且清晰明了〔4〕拥有可教育的沟通技巧〔5〕朝向自我组织〔6〕逐渐形成动机上的利他性1917年,玛丽.瑞奇蒙德〔Mary Richmond>,《社会诊断》:第一次将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1922年,《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这两部著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开端.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也发展起来。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h
29
从1919年到1953年,美国专业教育机 构日趋完善,已逐步形成本科、硕士两个阶 段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社 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h
21
(三)社会工作的形成
A、慈善组织会社(1869)
在英国,一方面由于济贫法不能有效地发挥
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的影响,失业与贫民问题 日益严重。社会开始特别关心贫民问题,各种具有 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纷纷成立。这些慈善组织之间 缺乏联系与协调,步骤不一,重复浪费甚至相互冲 突现象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869年伦敦成立了“组 织慈善救济暨抑止行乞会社”,后易名为“伦敦慈 善组织会社”。
h
2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 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 革命。
接着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 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而且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 大冲击。
h
3
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而来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欧美许多思 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同 时,他们还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 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 会工作就是这些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h
18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美国自1929年10月纽约股票交换所破产所引起 的经济大恐慌之后,失业人数有增无减,政府救济 费用日渐沉重。当时,胡佛总统仍坚守他的信条, 认为私人救济事业应继续为失业者解决问题。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逐步采取 了联邦救助的各项措施,也就是所谓的“新政”。 联邦救助的措施强化了美国民众需要一个“全国性” 的计划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改变,恰恰为美国社 会安全制度的发展铺了一条新路。政府开始负责办 理全国性的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事业,先后设立了 各种联邦救济行政机构。

第一讲社会工作的起源

第一讲社会工作的起源

• (3)专业组织 • 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 协会。 • 1942年美国社会行政学院 协会。
• 1952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取 代前两者,负责社会工作教育的专 业水准和专业资格的授证工作,后 来又分别成立了实务社会工作者组 织。1955年,为协调不同专业组织, 美国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 从1974年开始,美国社会工作者协 会更积极参与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 使社会工作专业得到政治力量的充 分支持。
3、制度化
• 1935年美国政府正式建立社会 保障制度。 • 1948年英国颁布制定国民保险 法等五项法规,实践福利国家 理念。
• 社会工作成为社会福利实践的 制度性措施的组成部分。
(五)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 代至今
• 社会福利政策变革,向混合福利模 式转型。 • 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方 面进行反思。
2、德国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 1788年,德国汉堡市采取了一 种名为“汉堡制”的救济制度。
• 全市分为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 救济员若干人。 • 救济的理念为“助人自助”,如帮 助失业者介绍工作,把贫苦儿童送 往职业学校学习技艺,把病患送往 医院诊治,不准向沿街乞食者施舍, 以取缔无业游民且不使贫民养成依 赖心理。
• (1)成立管理联系机构,将伦敦全市划为 若干区,各设立分交机构,组成志愿委 员会领导救济工作。(2)区里统一受理申 请救助案件,进行登记,设立询问部, 提供资料,防止同时向多处救济机构求 助的“职业乞丐”钻空子。(3)各区派亲 善访问员对申请者详细调查,如住房、 健康、教育、工资等情况。(4)提高救济 款物配额,以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 全市每14段为一赈济区,设监察员1人 领导区内济贫员,并由区内各段组成赈 济委员会,每两周开一次会,讨论全区 济贫工作并形成报告、提案,交给全市 各区联合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 会是全市最高的救济机构。

社会工作问答题

社会工作问答题

第一章第一节1、社会工作的产生根源、背景、基础、专业关怀是什么?答:社会工作产生的根源是社会问题丛生、社会公平失调;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是十九世纪的西方工业革命;社会工作的专业关怀——社会公平与正义。

2、影响社会工作发展的五个社会福利制度是什么?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是什么?答:(1)英国的济贫法承认政府应承担社会救济的责任;向地主开征济贫税,作为社会救济资金来源;以教区(社区)为单位,对贫民实行分类救助;设感化院/贫民习艺所安置体力健全的贫民;对老人、病人、残疾人、精神病患、带小孩的母亲进行家庭补贴;对孤儿及家庭无力抚养的孩子采取家庭寄养。

(2)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成立全市性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管理有关救济的事务;提出助人自助的理念——为贫民介绍工作、提供技能训练、送医治疗,并禁止施舍;强调赈济员对申请者做家境调查,在查明需要的基础上施助,并要求经常性的家庭访视及详细记录;强调预防重于救济,重视对困难人群扶助,防止致贫;发动地方社区人士从事志愿服务。

(3)英美慈善组织会社成立统一的组织,致力于协调民间慈善机构之间及政府与民间慈善组织之间的关系,提倡合作解决问题——社区组织方法萌芽;开办专门学校训练职业的“友善访问员”,开始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和社会救济职业化;强调个别化、细致化的家庭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个案化救助——个案工作方法出现。

(4)英美睦邻组织运动明确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强调根据社区实际需要来制定和调整服务计划;带进了两种新的工作方法——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

(5)德国社会安全制度实行强制性劳工保险制度,保险范围涉及养老、工伤、疾病、残废——社会行政方法的萌芽。

(6)早期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趋势——促使社会工作的初步专业化从消极的贫困救济逐步发展出积极的社会福利措施;从地方性工作发展到全国性的制度;开始注重社会福利的传递过程和传递效果,重视服务的方式和服务品质的改善;由对少数特殊群体的补救性、治疗性服务发展到对全体大众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和预防服务;由少数人提供服务发展为大众参与服务。

王思斌《社工导论》笔记

王思斌《社工导论》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本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二、社会工作多重理解⏹三、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征一、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一)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作为尊重人并致力于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工作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思想有关。

西方的文化传统包括崇尚个人价值的传统、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也对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整个社会被分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经济的变迁带来社会流动,打破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第三,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二)社会工作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1 社会工作的形成⏹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人们普遍指出的是1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以英国的济贫法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为代表,后来进行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友好运动,促进了社会工作队伍的形成。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渐形成。

2 社会工作的发展⏹(1)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个案、团体和社区工作⏹(2)社会工作治疗模式的变化:治疗——预防,救助——发展二、社会工作的多重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把社会工作者、案主、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连接起来,并进行有效配合以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因此,对于社会工作的界定上,也存在多重理解。

(一)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从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差异性来看,社会工作更强调应用、更注重实践的方法。

社会工作学知识系统

社会工作学知识系统

社会工作佛山大学伍文义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意义社会工作(Social work)是有百年历史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对从事这类工作的名称就不同。

二、社会工作的涵义联合国1947年举行各国社会工作教育状况调查时,33 个国家所提供的“社会工作”的定义便有33种。

这些不同的定义大约可分为三类,而这三个分类正好代表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社会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1.社会工作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的慈善事业。

是指中产阶级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对社会贫困与不幸者所办的慈善施舍。

这是各国社会工作发展初期阶段的特点。

2. 社会工作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将社会工作视为主要由政府所举办的各种有组织活动。

包括对社会上事业、贫困、疾病、衰老、身心残障、精神病患、孤苦等各种经济方面的扶助与救助事业;政府举办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

很多国家采取这种定义,并认为对于社会贫穷的救助与预防应属于政府的责任。

3. 社会工作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和社会团体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此种服务是不分性别、年龄与贫富,以协助任何个人发挥其最高潜能,使其获得最美满与最有效的生活目的。

这种定义将社会工作的范围加以扩大,政府为保障人民经济安定与社会安全,设置促进社会福利的各种大规模或全国性的社会福利计划。

(二)对社会工作的多重理解1、在学科归属上社会工作属于应用社会科学,它是以关于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推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P22、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

(完整版)社会工作概论第2章社会工作的历史

(完整版)社会工作概论第2章社会工作的历史
2)不能工作的贫民,包括病患者、老人、残 疾人、精神病患者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 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
3)失去依靠的儿童,包括孤弃儿或父母无力 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2020/8/18
7
意义
(1)济贫法首先规定了政府在社会工作中的 主导作用。
(2)济贫法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强调救济 对象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救济。
后才给予补助。
(3)全市每14段为一赈济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领导 区内各段赈济委员会,定期开会,指导各段的赈济工 作。形成报告、提案,交给市中央委员会。
2020/8/18
10
三、社会工作的发端
1、慈善组织会社 背景:工业发展——失业增多 ❖ 组织、内容、意义
2020/8/18
11
1.组织
(1)1869年,英国伦敦成立慈善组织会社。 英国牧师H·索理于1868年建议成立一个理事会,以协调政府和 各民间慈善机构的活动。1869年伦敦成立了“组织慈善救济与抑 制行包协会”,后易名为“慈善组织会社”。
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 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
5)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庭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 构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放给予救 助。
6)对贫民实施分类救济。 (见课本p29)
2020/8/18
6
贫民划分
1)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 “习艺所”工作;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制度背景
英国1601年伊利莎白《济贫法》
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2020/8/18
3
(一)英国1601年伊利莎白《济贫法》 Elizabethan Poor Laws

第2讲: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第2讲: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古罗马:人们强调责任观,认为富人为 穷人解除痛苦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上的责 任,并且认为,富人在帮助穷人的时候 只有使穷人不失去尊严,才能更显现出 富人的尊贵。毫无疑问,这影响着富人 对穷人的帮助,影响着人们对帮助他人 的看法。
希伯莱时期:人们主张正义,认为人们 应该公平地享有财富,托马斯.阿奎那 认为,公平即大同与分配。与中国的 “大同社会”类似;这对后来社会工作 中强调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标:
微观:使贫民获得物质帮助和各种建议。
宏观:使伦敦的慈善事业组织起来,使 之密切配合,发挥最合理的作用。
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①友善访问员开展的“个别化”调查成 为个案工作的开端;
②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的方法 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 睦邻组织运动
(三)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1.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依据 2.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 3.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并各
领风骚 4.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整合 5.21世纪的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依据 专业社会工作产生于19世纪末20
世纪初,因为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不 仅存在着贫穷问题,而且还出现了许多 新的社会问题。
2.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
里士满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标志 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
社会工作培训和教育为社会工作专业化 提供了制度性前提。

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了《医
疗社会工作》课程。

1932年美国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了,颁布
了“最低限度课程”,也就是一年制的大学
教育方案。
3.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并各 领风骚。

社工考研:社会工作概论

社工考研:社会工作概论

社工考研: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一)社会工作产生的原因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2.工业革命引发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3.社会阶级分化日益分化;4.资本主义发展使得社会流动加剧,农村社会、家庭结构解体结构;5.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价值观蔓延;6.贫困、饥饿、失业等社会问题凸显(二)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发展历程1.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产生]2.1788年德国汉堡市和1852年爱尔伯福市救济制度;[产生]3.1869年英国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慈善组织活动;[产生]4.1884年英国睦邻组织运动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就困中的作用;[产生]5.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瑞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一书以及《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使得个案工作被普遍接受;[发展]6.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方法被认为“社工界普遍承认的唯一工作方法”[发展]7.20世纪20年代小组工作被引入;40年代作为专业方法被接受;[发展]8.20世纪60年代社区工作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础方法;[发展]9.20世纪70年代社会行政作为间接方法被接受。

[发展](三)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2.20世纪初晏阳初倡导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被认为中国社会工作开端;3.1949年以后全能政府下,形成了“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模式,即“行政性、非专业化社会工作”;4.改革开发后“政企分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工作发展迎来契机;5.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四)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五)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只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六)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

(七)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狭义的社会福利指对社会弱者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服务支持。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是一个以推进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社会工作 发展为目的的非盈利组织,属于全国性一级 学术社团。团体会员皆为开办社会工作专业 的院校或专业,个人会员为该领域的资深学 者和专家。目前协会挂靠在北京大学,秘书 处设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现任会长是王思 斌教授,现任秘书长是史柏年教授。经过多 年的不懈努力,到2006年8月,协会从最初 成立时的43名会员发展到今天的188名会员。
(2)家庭解组
现象:联合、扩展家庭~核心家庭 原因:a、生产形式的变化 :由作坊工场~工厂 b、劳动强度降低,妇女参加工作 C、单元式住宅的出现 危害:a 、一些家庭无恒产可依,又无血缘可 靠,收入一旦中断,生活陷入困苦 b、家庭矛盾增多 C、老年人问题出现 要求:a、家庭收入中断,社会保障出台 b、社会福利机构介入家庭
2 、小组工作的产生 Social group work
1946年 美国纽约水牛城举行的全美 社会工作会议上,柯义尔(女)代表美国 团体工作研究协会以《迈向专业化》为题 发表演说。她认为团体工作应是一种广义 的社会工作方法。其意见为大会所接受, 标志着小组工作产生并得到认同。
3、社区工作的产生 Comunity work
意义:
a、开西方各国政府兴办社会救助的先河, 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 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b、开西方各国政府以工代赈的先河。
(2)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汉பைடு நூலகம்制
1788年,德国汉堡曾经采用的一种济贫制度 pr of、Busch 布希教授起草 规定该市设一个中央办事处,综合管理全市救济工作。 全市分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赈济员若干人。 救济方法为助人自助: 失业者~ 介绍工作 贫困儿童~ 送往职业学校习艺 患病者~ 送往医院进行医治 沿街乞讨者~ 不准予以施舍 目的:在于取缔无业游民,并不使贫民对社会救济产 生依赖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课件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课件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关系变得复杂, 需要更多的社会服务和支持。
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职业病等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贫困和阶级冲突的加剧
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困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阶级冲突和
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
贫困问题导致了社会福利和公共 卫生状况恶化,人们的生存和发
CATALOGUE
社会工作产生的理论基础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社会公 平和福利,认为社会工作是实 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通过社 会工作可以改善社会底层人民 的生活状况,实现社会公正和 平等。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工作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 社会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
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思潮对社会工作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社 会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实证主义思潮则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 证据,认为社会工作应该基于科学的 研究和实践经验。
CATALOGUE
社会工作产生的实践基础
慈善组织的发展
社区服务的兴起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 史背景课件
目 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 社会工作产生的理论基础 • 社会工作产生的实践基础 •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意义 • 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contents
CATALOGUE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面 临巨大压力。
展受到严重制约。
阶级冲突的加剧也使得社会不稳 定因素增多,需要更多的社会服
务和治理措施来缓解矛盾。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2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2

• 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 (1)国家公共服务领域的扩展使得社会工作在这一领域迅速发展,有利 于社会工作的制度化; – (2)社会工作者的观念及工作领域的改变,危机之前,案主问题更多归 为自身懒惰、道德缺陷、不幸个人经历、过渡心理压力等;危机之后, 案主问题更多指向制度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 (3)社会工作行政的发展。
• 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 (1)承认每一个人均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 – (2) 人的行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 (3)承认人生而自由。 – (4)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一个人帮助他人是一种 责任t也是一种快乐。 – (5)人类不断地努力,设法治疗、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 改进甚至重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人道至美的表现。 – (6)每个人均享有人的尊严,而且这种尊严必须受到尊 重。 – (7)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自我发展、自我决定以 获得幸福生活的权利。
• (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救济所收容救济,强 迫在所内工作;有家者给予家庭补助,使其仍在家里居住。救济分为 院内救济与院外救济两种。 (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 例。) • (5)规定人们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 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属那里获得救济时,方给予救济。救助对象 仅限于在该区出生的人,或在该区居住满三年的人。(这种以居留权 利作为接受公共救济的条件及所谓“亲属责任”或家庭责任,到今天 还是公共救济中的争论问题。) • (6)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 • A 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院”或“习艺所”工作; • B 不能工作的贫民,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包 括病患者、老人、残废者、精神病患者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 • C 失去依靠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包括孤儿、弃儿或父母无力 抚养的儿童。)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卷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容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源起和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主张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利益。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强调天赋人权,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和宗教一起为后来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二)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不但使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表现在:第一,两大阶级,即代表财富和特权的资本家阶级和代表贫穷和无权的无产阶级。

第二,资本经济高速发展打破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的出卖者。

第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扩张。

社会问题大量出现。

自由竞争的失败者沦为失败者、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等充斥社会。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两种思路:改良(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改革(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破旧有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无阶级压迫的、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展的社会)(二)社会工作产生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社会工作的形成1601年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1788年度德国汉堡制和1852年度爱尔伯福利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三、社会工作的发展(一)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工作的科学化1917年玛丽.芮奇蒙(美)出版【社会诊断】标志专业社会工作诞生标志。

个案工作(20世纪20年代)小组工作(20世纪40年代)社区工作(20世纪70年代)(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最初,社会工作只扮演补救者的角色,任务是诊断受助者的问题。

后来,治疗—预防、救助—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基本思路。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一、社会工作领域的逐渐扩大(一)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社会工作领域也称社会工作的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考研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考研笔记

目录第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 (1)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 (1)第一节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构成 (1)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 (1)第四节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1)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1)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1)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1)第四节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1)第二编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与理论 (1)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1)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1)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1)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1)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1)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1)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1)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1)第四节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1)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 (1)第一节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 (2)第二节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2)第三节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第三编社会工作方法 (2)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 (2)第一节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 (2)第二节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 (2)第三节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2)第四节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2)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 (2)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2)第二节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2)第三节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2)第四节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2)第八章社区工作 (2)第一节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2)第二节社区工作的理论 (2)第三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2)第四节中国的社区工作 (2)第九章社会行政 (2)第一节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2)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内容 (2)第三节我国的社会行政 (3)第四编社会工作实务 (3)第十章儿童社会工作 (3)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涵义 (3)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第三节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3)第十一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3)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历史 (3)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3)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第四节中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3)第十二章老年社会工作 (3)第一节社会变迁与老人问题 (3)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3)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3)第十三章妇女社会工作 (3)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3)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 (3)第三节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 (3)第四节中国妇女社会工作时间 (3)第十四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3)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3)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4)第三节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4)第十五章家庭社会工作 (4)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 (4)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4)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4)第四节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4)第十六章医务社会工作 (4)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发展 (4)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与理论基础 (4)第三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和实务方法 (4)第四节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4)第十七章工业社会工作 (4)第一节工业社会工作的概述 (4)第二节工业社会工作的理论 (4)第三节工业社会工作的内容、方法与实务模式 (4)第十八章农村社会工作 (4)第一节农村社会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4)第二节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和方法 (4)第三节中国的农村社会工作 (4)第十九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4)第一节贫困问题概述 (4)第二节反贫困的国际经验回顾 (5)第三节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5)第二十章矫正社会工作 (5)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的涵义与起源 (5)第二节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5)第三节中国大陆的社区矫正工作 (5)第二十一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5)第一节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民政工作 (5)第二节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5)第三节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5)第五编社会工作的发展 (5)第二十二章社会工作教育 (5)第一节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与性质 (5)第二节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与课程 (5)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 (5)第四节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5)第二十三章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 (5)第一节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与目标 (5)第二节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与过程 (5)第三节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5)第四节中国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发展 (5)第二十四章社会工作研究 (5)第一节社会工作研究的涵义与功能 (6)第二节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与伦理 (6)第三节社会工作研究的程序 (6)第四节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6)第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第⼆章--社会⼯作的历史起源、产⽣与发展.第⼆章社会⼯作的历史起源、产⽣与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作发端于西⽅社会,⾄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作在西⽅国家的发展历史,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章我们要从社会⼯作的历史起源说起,⼀⽅⾯考察社会⼯作作为⼀个专业在西⽅国家的发展历史,另⼀⽅⾯还要考察影响社会⼯作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

第⼀节社会⼯作的历史起源关于社会⼯作的起源和形成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学术界,多数⼈认为社会⼯作起源于中世纪教会所举办的慈善事业,形成于资本主义时期。

⼀、社会⼯作产⽣的思想萌芽和思想基础在原始社会,多数情况下,当⼈们遇到问题时,主要是由当事⼈⾃⼰来解决,各种社会关系也主要靠习俗来进⾏调节。

在这⼀时期,只有朴素的社会⾃治性事务,⽽没有专门的社会⼯作。

进⼊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

剥削阶级最初所采取的是压制⼿段,⽐如对流浪、乞讨者实施幽禁、鞭打、烙印、切⽿、挖⿐等刑罚,或者对社会问题不闻不问,任其⾃由发展、蔓延泛滥。

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当⼈们⽆法忍受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便起来造反,推翻旧的统治,建⽴新的王朝。

到了后来,虽然也规定了⼀些解决的办法,但却很少真正实⾏。

劳动⼈民憧憬着⼀个各种社会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的社会,古代的⼀些思想家在他们的思想中就反映了劳苦⼤众的这种愿望。

(⼀)思想萌芽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提出了“⼤同”的思想。

《礼记·礼运》就有这样的记载:“⼤道之⾏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其⼦,使⽼有所终,壮有所⽤,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墨家提出“兼爱”思想,主张“有⼒者疾以助⼈,有财者勉以分⼈,有道者劝以教⼈,若此,则饥者得⾷,寒者得⾐,乱者得治”(《墨⼦·尚贤下》)。

法家则提出了“实利”思想,主张调节贫富悬殊,富民以富国,实⾏“九惠之教”(参见李P51或资料),即“⽼⽼、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赈困、接绝”等(《管⼦·⼊国》)。

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的定义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改良主义VS革命主义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掀起着社会工作的开端 1788年德国汉堡社区型救助工作,成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的先导 1852年德国爱尔伯福利制度,完善了救济制度和工作方法(家庭访视开启) 1869年英国伦敦慈善组织会社的兴起 1884年英国伦敦”汤因比馆“建立,成为历史上第一睦邻社区服务中心组 织 1896年美国友善访问员的兴起,同时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于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
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苪奇蒙出版《社会诊断》艺术,标志着社会工作专 业化发展,成为个案工作的开端 20世纪40年代,小组工作开端 20世纪60年代,社区工作开端 20世纪70年代,社会工作行政作为间接社会工作开端 社工发展思路:治疗—预防,救助—发展
课后阅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甘炳光:社會工作的社會涵義
社会工作和民政人才宣传片 /article/ztzl/201112/20111200247754.shtml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于发展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20世纪初,社会工作受西方影响开始发展,晏阳初华北平民教育为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中断社会工作发展 198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置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社会工作硕士(学术性硕士) 2008年开始推行社会工作师考试 1991年民政部成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
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 作、妇女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 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 反贫困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学校社会 工作、灾后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考研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考研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考研笔记整理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改良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二)社会工作的产生:英国1601年的济贫法、德国的救济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学科化的重要标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相继成熟的三种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早期的社会工作多采用救助和治疗模式,后来发展成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救助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家族集团式结构及文化未能产生专业社会工作。

1949年之后中国形成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一)社会工作的领域的涵义:社会工作领域分为理想和实际的两种,社会问题分为宏观社会问题和社会性问题。

(二)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人们认识的变化、社会变迁促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一)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社会进步的涵义;“大同”思想。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大“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社会工作的领域:(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特征分类生理:儿童、少年、青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社会工作;(二)按困难类型分类:日常生活问题、就业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性、帮助性、发展性社会工作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一、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起源
(一)思想根源
1、古代西方社会的 社会福利思想
3、人本主义思想
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1、古代西方社会的社会福利思想
(1)古希腊人的幸福观
(2)古罗马人的责任观
(3)古希伯来人的公正观
奔回家的方向
社会工作概论
孩子们的渴望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1、特点: (1)设有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 民共同生活; (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 作; (3)尽量发动当地人才,培养其自觉的互助合作 精神,为社区服务; (4)社区睦邻中心不仅为服务中心,而且也是文 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生产力的高水平发展,社会机 构产生巨大的变化:
1、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现象产生 。
2、社会问题大量涌现。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背“黑锅”的老人
分享“美食”的男人 们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三)实践基础
由宗教团体和世俗人士所开展的扶贫济弱活动 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直接的实践基础。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3、评价:
(1)它是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扩展到对 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及对社区环境的改造; (2)工作者认识到受助人出现问题不仅是由于物 质资源的匮乏,精神方面的不满足也是产生问题的 重要原因;积累了有关案主及其环境的知识,推动 了全世界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社会基础
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关 系的深层次变革。 1.两大对立阶级的分化; 2.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 3.社会关系的理性化与异质化 。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二、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
早期社会工作实践经验
英国伊丽莎白 济贫法 英美的睦邻 组织运动 英美的慈善 组织会社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圣经》强调“爱 自己的邻居”,甚 至陌生人,宣扬 “明爱”和“意志 之爱” ——“明爱”:献身 于他人的幸福,或 是“聆听、回应、 转化之爱”;
——“意志之爱”: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3、人本主义思想 (1)承认人的价值与尊严; (2)对人的本性持乐观态度; (3)认为个人自由有极高的价值; (4)主张给人们发展的机会及促进 个人权利。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1)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主要思想:建立“人人平等,个个 幸福”的新社会,提出社会主义(或共 产主义)的基本原则。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二)经济背景 (直接推动力——工业革命)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2、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
(1)政府参与 合法性 (2)立法 助人自助 (3)分类救助 福利资源 (4)设置专门人员 职业化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3、缺陷
(1)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
(2)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 (3)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1、汉堡制的内容
(1)为失业者介绍工作;
(2)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 校习艺; (3)将患病者送医院治疗;
(4)不准对沿街乞讨者施舍。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2、爱尔伯福制
(1)将全市分段;
(2)每段设赈济员一人; (3)设立赈济区和赈济委员会; (4)设立中央委员会。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2、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意义:
(1)社会工作的目的是谋求个人与社会生活改善, 工作方式是从个人与社会双方入手; (2)社会工作应顺应社区实际需要而开展,应发 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 (3)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以促进社区 福利的全面改善为目的; (4)社会工作进行的方法,应运用社会个案工作 方法、小组工作、社区组织等方法。
德国汉堡制 与爱尔伯福制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Poor Law
1、主要内容: (1)征收济贫税 ——政府责任 (2)设立监察员,设立监督人员 ——设立机构 (3)规定以工作换取救济 ——救济理念 (4)救济工作分院外与院内 ——救济方式 (5)规定对贫穷亲属有救济义务 社会工作概论
(2)设立咨询部,进行登记,收集资料; (3)进行个别详细调查; (4)提高救济款物配额;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3、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1)“个别化” 社会个案工作专业方法
(2)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社区(四)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社区改良运动)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第一节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教学目的】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理 解社会工作从民间慈善事业发展到有组织的 专业化工作的主要历史线索.
【重点问题】英国济贫法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难点问题】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工作实 践 【课时安排】 1学时 【主要内容】 1、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起源 2、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思考题
为什么把伊丽莎白《济贫法》看作是社会工作 专业的历史发展源头? 英美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 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谢谢!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1、该会社的基本主张: (1)个人应对自己的贫 困负责; (2)接受公共救济会损 害其自尊心、进取心 与道德观念; (3)贫民应自助维持生 活,外来力量只在必 要时才介入救济。
社会工作概论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2、主要内容
(1)成立一中央的管理与联系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