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核舟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东泰山足球队冲冠.(guàn)成功,他们用奋斗镌.(juàn)刻荣光,书写着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B.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首次颁.(bān)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瀚.(hàn)大海上的成功着舰。
C.她站在十米高台,沉静自若,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翘.(qiào)首而望、屏.(bǐng)息敛声的一刹那。
D.有时候我整天用差.(chā)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若的东西。
到了晚上,简直是筋.(jīn)疲力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璀璨发祥地拖泥带水粗制烂造B.犀利金钢钻盛气凌人心旷神怡C.真谛遥控器海誓山盟郁郁寡欢D.轩昂必需品长洪卧波翻来覆去3.请选出空格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面对令人①的电子游戏,青少年大多兴致②,家长们则对此③。
对于青少年来说,电子游戏是最吸引人的休闲方式,在其中可以交友、锻炼反应能力等;对于家长来说,多少因沉迷游戏而浪费青春甚至走向犯罪道路的案例警钟长鸣、④。
A.①眼花缭乱②盎然③深恶痛疾④振聋发聩B.①叹为观止②轩昂③深恶痛疾④入木三分C.①叹为观止②盎然③轻描淡写④振聋发聩D.①眼花缭乱②轩昂③深恶痛疾④振聋发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58分)1. (2分)给带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尘嚣墓冢荫庇禁锢飒飒A . xiāo zhǒng pì gùsàB . xiáo zhǒng bì gūsuǒC . xiáo zǒng pì gūsōuD . xiāo zhǒng bì gùsà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轩昂躁热粗糙油光可鉴B . 简陋落弟俭朴筋疲力尽C . 窒息仁慈蒙昧为富不仁D . 慰勉畸形愚钝诚皇诚恐3. (2分)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①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
②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流之于俗、毁之于形。
③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
④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
A . ③②④①B . ①②④③C . ①④②③D . ③④②①4. (2分) (2016九上·阜宁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使观众受到精神的洗礼,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争当模范、崇尚模范的浓厚氛围。
B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 .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 . 尽管微博实名制可能会对用户的活跃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提高微博媒体营销和增强用户的内容自律。
5. (10分) (2017九上·莒县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
(1)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三中八级语文上册《第23课 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解读课文内容。
2、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说明事物,学习语言的简洁、周密、生动。
学习准备: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罔不因势象形()2、尝贻余核舟一()3、高可二黍许()4、箬篷覆之()5、峨冠而多髯者()6、石青糁之()7、各隐卷底衣褶()8、诎右臂支船()9、舟尾横卧一楫()10、矫首昂视()11、天启壬戌()12、又用篆章一()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长约八分有奇2、左手倚一衡木3、王毅叔远甫刻4、诎右臂支船而1、启窗而观2、峨冠而多髯者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之1、能以径寸之木2、能以径寸之木3、左臂挂念珠倚之4、箬篷覆之三、注意朗读节奏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整体把握本文是一篇“记”,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
接着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
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最后总括全文。
问题探究:1.本文介绍的作品的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怎样的?从这件作品的主题来看,“大苏泛赤壁”,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文人雅事。
雕刻家虽然取材于这件事,但讲求的是既具体生动又高度集中的概括方式;他力图再现人物的神情动作,又不把人物的塑造跟四周的环境分离开来。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要点:(1)雕刻品的原材料桃核,又具有“修狭”的特点,宜于刻成舟形形成“泛舟”的主题。
【语文版】最新八年级语文上第23课《干将莫邪》原创同步练习(含答案)

23干将莫邪文言文句式【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等标志性词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隐含被动义,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3)倒装句。
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四种。
(4)省略句。
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5)固定句式。
例如“不亦……乎”“得无……乎”“如……何”“然则……”等。
01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将..(gān jiāng)莫邪.(yé)重.身(chóng)汤镬.(huò) 踬.目(zhì) 自刎.(wěn)2.词语积累——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客以剑拟.王(C)A.制订B.杀人C.比画D.计划(2)当于.汤镬煮之(A)A.在B.被C.从D.自(3)客曰:“不负.子也。
”(C)A.耽误B.负担C.辜负D.负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哭之甚悲耶?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啊?(2)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那位陌生人说:“(我绝)不会辜负你的。
”在这时候(赤的)尸体这才倒下去。
4.按提示要求,简要分析文章中“赤”这一人物的形象。
(1)从“赤”不惜自刎献头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刚烈,报仇的坚决。
(2)从“赤”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5.关于本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干将莫邪》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出自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B.此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2018·丹东)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 脸颊(jiá)徘徊(huái)亘古(gèn)锐不可当(dǎng)B . 畸形(jī)刹那(chà)倾向(qīng)随声附和(hè)C . 祈祷(qí)惩戒(chéng)赃物(zhāng)引颈受戮(jīng)D . 琐屑(xuè)推崇(chóng)潜行(qián)衰草连天(shuāi)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希望能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不攀比吃穿,以读书为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游子思归之情。
(4)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细节描写,形象地揭示内心苦闷、抑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饮酒》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3. (10分)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断,回答下列问题(1)“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2)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孙悟空为什么称铁扇公主为嫂嫂?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4.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8 台阶设计方案1 新人教版

8 台阶姓名课题课型时间问题生成课学导目标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掌握“凹凼”“门槛”“尴尬”“唿嗒”等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本文人物描写、安排详略的写法,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体会父亲的品质,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学导重点方法重难点分析: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和组织材料的方法。
问题预设问题导读:明确下列字的读音和写法,你还能找出哪一些?凹( ) 凼( ) 门槛( ) 涎( )水揩( ) 嘎( ) 黏( )唿嗒()()尴尬()()茬()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
那石板多年前是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
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受石料钱。
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文章前半部分都在描写老屋的三级台阶,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台阶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3、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
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
选段中对父亲的脚板的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品质?你能从文中找到其他的体现父亲品质的句子吗?在文章中圈画出来,并赏析。
4、17到24段是描写建新房子的过程,但是描写建新屋的只有第十七段,造台阶的过程占据了28到24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吗?为造新屋,父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但父亲却浑然不知,他的脸挂着笑容。
你如何评价父亲的一生?对此你有什么启示?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2(背景音乐《愚公移山》)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

22 短文两篇陋室铭姓名课题课型时间综合解决课学导目标学导重点方法重难点分析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问题预设问题导读1. 读课文,明确下列字的读音和解释,看文中还有哪些字词需注意。
甚蕃()予独爱()濯清涟()()亵玩()不蔓不枝()噫()淤泥()鲜有闻()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莲花哪些品格?3. 作者如此的喜爱莲,为什么又写菊和牡丹呢?作者对爱菊和爱牡丹的人各持什么态度?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莲的诗词文章?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2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
教师准备的是: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将逝、一枝独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目标咀嚼3默读导读单上的目标,初步感知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重难点和知识链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目标下面用直线勾画关键词,结合本目标说说自己本节课的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濯”“清涟”“亵玩”等的意思。
2.技能目标: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树立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自学指导10通过预习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文本,看一看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并把新发现的问题补充在导读单的“我的问题”栏处,同时思考预习时导读单的问题能否解决,能解决的把题号划掉。
19班:杨秀成张敏周梦周西东张胜杨金凤刘家豪20班:张文龙赵继富王森贾爱国艾乾坤肖成才张运振讨论指导8同学们经过自主学习后对问题都有了自己的见解,下面就请带着你的见解进入小组交流环节,明确问题答案和思路,学科长推选展讲人员。
教师参与2-3个小组的交流,指导、点拨。
11班:李传龙何清杰献楠何怡慷刘辉秦述周悦12班:赵庆海尚文静孟兆振张延明孙瑞婷展讲指导12每个小组讨论得都很积极热烈,相信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下面由学科长负责,请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1.要求讲出答案和方法。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核舟记设计方案3 新人教版

时控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
2
微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微雕施工面积极小,没有相当高的书法功底和熟练运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且刻作时,要屏息静气,神思集中,一丝不苟.
7、《核舟记》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
8、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体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暗示了是苏轼在泛舟赤壁,以此体现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9、《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事物和文字的数量。清人林嗣环的《口技》一文的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观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
2、核舟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体积小(2)所刻内容多(3)构思巧⑷刀法精
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4、《核舟记》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精讲点拨
审题
答案
方法
拓展
1、《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著的《虞初新志》一书,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2、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鲁直”是他的好友即诗人黄庭坚。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信客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

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在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需要专人担当,这就产生了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信客沉重的脚步成为乡村和城市联系的纽带。
3.展讲同学要讲出答案及答题思路,.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及时记录。
4.将生成的小组问题写在黑板的指定位置。
5.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6.教师重点关注平时交流不积极的同学。
7.在交流快结束时,教师总结黑板上的问题,为重复的问题归类。
个辅人员:
杨延坤王婧赵庆海杨延琛王太龙孟兆振孙瑞婷
展讲
指导
12
小组的智慧在展讲人身上得以呈现,舞台已经搭好,等待你的演绎啊!
1.学生积极展讲
2.同学补充评价
3老师对展讲同学做出恰当的评价。
要求:1.讲出答案和方法。(问题答案出处)
2.简洁,顺畅。
3.其它组认真倾听,可以补充。
精讲点拨
审题
答案
方法
拓展
5
(1)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2)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3)信客留下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的遗愿,是出于对老信客的理解、同情、敬重和感激。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 芦花荡设计方案2 新人教版

2 芦花荡姓名课题课型时间问题解决课学导目标学导重点及方法重难点分析:1.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问题预设问题导读: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同时解决生字词。
(结合目标1)提()防疟子()寒噤()蹿()仄()歪飒飒()吆喝()张皇()失措央()告2.结合以下问题,细读课文,解决问题并加深理解。
(结合目标2)(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2)明确这篇小说中体现的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试做分析!(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作者是用什么刻画人物的?试举例。
(4)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分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你还了解哪些抗日战争故事,当下你又如何理解爱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结合目标3)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3通过上一节课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我们对小说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对老人的形象也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以问题的形式深入解读小说的人物、环境和情节。
目标咀嚼呈现问题:1.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请速读课文,理解情节,全班交流。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自学指导 6结合黑板上的问题,快速的阅读课文,思考黑板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整理总结到记录本上。
讨论指导8同学们,时间到了,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认真和激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黑板上呈现的问题,产生的问题不少,说明我们的感知很深刻。
下面请你看一下其他组的问题你能否解决,能解决的做好展讲准备,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班级问题,下节课解决。
教师行为:1.组织学生展讲。
注意展讲的态度、姿势、语速。
更重要的是讲出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技巧。
2.教师积极引导,点拨。
并对问题归纳明确。
展讲指导15同学们,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认真和激烈,下面我们就进入展讲环节,请准备展讲的同学整理好语言和思路,做好展讲准备。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大道之行也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

24 大道之行也
某某课题课型时间
综合解决课
[学导
目标
学导重点方法重难点分析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某某”社会的基本特征。
问题预设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某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2.“某某”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3.你认为“某某”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某某社会吗?4.文中“某某”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过程
时
控
学导内容设计情境
创设2
假如同学们到某某旅游,一定会去某某陵。
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某某先生的长眠之地。
在某某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某某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这四个字是孙某某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的最多的一句话。
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
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
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这什么被孙某某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
目标
咀嚼3
默读导读单上的目标,初步感知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重难点和知识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目标下面用直线勾画关键词,结合本目标说说自己本节课的目标。
自学10 通过预习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文本,看一看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
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核舟记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翻译: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 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4背 稍夷,则题名其上,
15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16其长曾不盈寸。.
17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8技亦灵怪矣哉!
3、课堂小结
4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翻译: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撑船的人。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 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核舟记
课题
核舟记
第1.2/共2课时
课型
复习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及默写课文。
2、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掌握“重点词语及用法。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暴.晒(pù)嶙.峋(lín)记载(zǎi)所向披靡.(mǐ)B. 题跋.(bá)簇.拥(cù)盎(àng)然春寒料峭.(qiào)C. 凋.谢(diāo)倒坍.(tā)窒(zhì)息坦荡如砥.(dǐ)D. 诘.责(jié)婆娑.(suō)俯瞰(kàn)深恶.痛疾(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泄气仲裁教科书就地取材B. 吹嘘喧嚣马蜂窝眼花嘹乱C. 狼藉秀颀浑凝土春寒料峭D. 琐屑躁热菜籽油摩肩接踵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城市停车场设置应该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经济适用,保证用户进出安全。
B. 广西民族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当地多民族聚居的风貌。
C. 金秀的山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有的像雄狮,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尖,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进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 央视的《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岁月铸就荣光,时间见证不凡。
追溯.历史,长征的画卷在奋进中舒展,红军像一条奋飞的红飘带,辗转于贵州。
①超过万人以上的有志青年踊跃参军,从四渡赤水到强渡乌江,再到乌蒙山大迂回……一路弛骋..,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②那些可歌可泣,彰显了高贵而刚劲的风骨!而今,③时代的华章在砥砺中续篇。
从西部大开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祖国大地捷报频传。
贵州儿女恪守初心....,拼搏奋斗,迈着稳健的步伐,以昂扬的姿态传递出的力量。
思所从来,才能知所将往。
我们将赓.续红色血脉,明确心中方向,④以非凡的气概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绘画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溯(sù)B.弛骋C.恪守初心D.赓(gēng)续(2)填入文段中画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摧枯拉朽B.振聋发聩C.神秘莫测D.无处遁形(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2.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20字以内)新华社上海5月8日电 5月8日下午3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
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
下一步,福建舰将按既定计划开展后续试验工作。
新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列文段,在文章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它既是一种艺术的美,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
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1)_________,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核舟记
姓名课题课型时间
问题生成课
学导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2.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导重点及方法
学习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及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问题预设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下列字词,并注音或写出对应的汉字。
(结合目标1)
器皿()wǎng不()yí()有奇()shǔ()箬篷()sǎn()峨冠()rán()衣zhě()诎()楫()chuíjì()壬戌()虞山()篆章()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结合目标1)
①左手倚一衡木。
通,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
③诎右臂支船。
通,
④八分有奇。
通,
3.再读课文,根据提示写出原文中得句子。
(以下结合目标2)
①文中总说王叔远构思精巧,技术高超的句子。
②描写佛印洒脱神态的句子。
③写出文中核舟小窗上雕刻的对联。
4.本文采用——的结构模式。
5.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6.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
7.本文的主题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
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
8.你的身边有无让你惊叹的艺术品?简要介绍一下。
(结合目标3)
过程时学导内容设计
控情境创设 2
目标咀嚼 3 齐读导读单上的目标,初步感知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重难点和知识链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学指导10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通过预习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文本,看一看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预习时导读单的问题通过再次研读看能否解决。
个辅人员:
11班:刘世骄艾金瑞肖龙赵培亮刘辉朱庆龙
12班:杨莹莹杨延坤邓学新高庆鹏杨青青赵中瑞
讨论指导8 自学过程中还有疑难的提出来,让小组同学帮你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生成小组问题。
并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认真浏览黑板上的问题,每人认领一个问题进行展讲。
展讲指导12 大家讨论得非常认真和激烈,下面由学科长负责,请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精讲点拨
审题
答案
方法
拓展1、《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著的《虞初新志》一书,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
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鲁直”是他的好友即诗人黄庭坚。
2、核舟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体积小(2)所刻内容多 (3)构思巧⑷刀法精
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4、《核舟记》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5、从文中找出船夫不在划船的依据。
(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1)文中有“舟尾横卧一楫”句;(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6、《核舟记》中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表明核舟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是: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说明核舟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最能反映雕刻者技艺精湛的语句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7、《核舟记》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
8、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体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暗示了是苏轼在泛舟赤壁,以此体现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9、《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事物和文字的数量。
清人林嗣环的《口
技》一文的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观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两
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
意图相同。
两文的结尾都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10、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试根据本文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
文言文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
文言文的数词往往都在名词后面,现代文的数词则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训练指导
打点收获 3 教师行为:
1.教师指导整理,做点拨。
2.请几位同学做课堂总结。
导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