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11《<论语>十二章》课时训练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1)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3)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谁填的对。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面对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4)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句子是4.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5.翻译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6.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A.必须 B.一定 C.必然7.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D.学而时习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
4.《论语》中许多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请你依次写出源自下列各章中的成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1)(2)(3)5.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班级开展“走近孔子”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假如你到曲阜孔庙参观,请根据所学,补充完整孔子的简历表。
(2)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祭奠。
孔子诞生地曲阜准备举行祭孔大典,请你为这次大典选取一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经典名句作为迎宾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0《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自我小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不知而不yùn()为人móu()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dài()曲ɡōnɡ()而枕之博学而dǔ()志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择其善者而从.之()3.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
(2)《论语》是___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及其弟子的__________的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4.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0《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教版七年级上册语⽂10《论语》⼗⼆章(含答案)⾃我⼩测1.根据拼⾳写汉字。
⼈不知⽽不yùn()为⼈móu()学⽽不思则wǎng()思⽽不学则dài()曲ɡōnɡ()⽽枕之博学⽽dǔ()志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朋友交⽽不信.乎()(2)传.不习乎()(3)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4)择其善者⽽从.之()3.⽂学常识填空。
(1)孔⼦名______,字______,______时期鲁国⼈,是我国古代伟⼤的______家、______家。
(2)《论语》是___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是⼀部记录__________及其弟⼦的__________的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4.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风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阅读下⾯的⽂字,完成第5~9题。
⼦⽈:“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论语·学⽽》)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贤哉,回也!⼀箪⾷,⼀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论语>十二章》课时训练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1)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3)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谁填的对。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面对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4)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句子是4.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5.翻译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6.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A.必须 B.一定 C.必然7.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考点练习+真题练习+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考点练习考点一:课文默写1.古诗文默写。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请根据提示,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填写:(1)表达了与“举一反三”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一句来劝解自己。
(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
(4)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样,________,_______。
两句也表达了要惜时的意思。
考点二:解释词语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温故而知新.( ) (5)思而不学则殆.( )(6)逝者如斯.夫( )(7)曲肱.而枕之( )(8)博学而笃.志( )考点三:句子翻译3.翻译下面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考点四:理解文章内容4. 阅读《论语》中的章节,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你从选文获得了哪些关于修身方面的启示?二、真题练习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
(14分)《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6.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4分)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2分)答案:5.(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6.(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7.忠信习品德8.略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含试卷)
《论语十二章》复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 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练习(含答案)
11 《论语》十二章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一箪.食(dān) 曲肱.而枕之(ɡōnɡ)博学而笃.志(dǔ)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4)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6)曲肱.而枕之肱:胳膊(7)逝者如斯.夫斯:这,指河水(8)博学而笃.志笃:坚定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D)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
D项是动词,到。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6.填空。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体裁)著作。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歧途,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 阅读练习及答案(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复习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 精选题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2)人不堪.其忧堪:_____________(3)饭疏食,饮.水饭:___________(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成语“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一则语录是第______则;在学习文言文时只注重朗读背诵而忽视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很容易迷惑而无所得,如果让你针对这种情况从上述语录中选取合适的句子来劝勉自己,应选第_____则。
《论语》十二章《诫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诫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15.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2)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3)不逾矩矩:___________(4)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字,对比鲜明。
(2分)19.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4分)答案:15.(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各1分,多划不给分)16.(1)坚定(2)疾行,指迅速逝去(3)法度(4)用来,表行为的目的(各1分)17.(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成就。
(每句2分)18. 静躁(每空1分)19.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
七年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论语》十二章一、基础训练1.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堪其忧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B.吾日三省吾身C.学而不思则罔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B.传不习乎(传授)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D.回也不改其乐(乐趣)4.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择其善者而从之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择其善者而从之()(5)人不知而不愠()(6)饭疏食,饮水()二、默写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4.《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类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类文阅读含答案解析神童庄有恭粤中①庄有恭②,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③非凡,遽诘④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⑤?”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⑥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⑦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态与气质。
④遽诘:急忙问。
⑤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⑥厅事:指大堂。
⑦卒:军中伙夫。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因:趁,乘B.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以:认为C.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适:恰巧D.一百字亦.能之亦:也【解析】A.因:于是。
故选A。
【答案】A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B.相委而.行(《陈太丘与友期行》)C.博学而.笃志(《〈论语〉十二章》)D.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解析】A.表并列。
B.与例句都是表承接。
C.表并列。
D.表转折。
故选B。
【答案】B3.下列句子,与“何难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B.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D.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解析】A.省略句。
B.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
C.判断句。
D.省略句。
故选B。
【答案】B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意思是将军认为庄有恭说话像个大人而夸奖庄有恭。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 精选题含答案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述而》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____博__览__群__书__广__泛__学__习__,__并__且__坚__定__志__向__,__恳__切__ 地__发__问__求__教__,__多__思__考__当__前__的__事__情__。____________
3、 与成语“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一 则语录是第__九____则;在学习文言文时只 注重朗读背诵而忽视理解词语的意思,就 很容易迷惑而无所得,如果让你针对这种 情况从上述语录中选取合适的句子来劝勉 自己,应选第__五___则。(4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句子。(2分) ①__学__而__不__思__则__罔____ ②__其__不__善__者__而__改__之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4分)
养。(4分)
4、经过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 光彩。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示例一:我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 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 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 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11《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论语》十二章习题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思而不学则殆(殆:危险)B.逝者如斯夫(逝:流逝)C.博学而笃志(笃:忠实,坚守)D.吾日三省吾身(三:泛指多次)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二、语言表达3.翻译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①识: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
⑤亡:不知道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复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七、词语活用归类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多么有)贤德啊!”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咏雪》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就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重点词语】[内集][未若][因][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骤][差(chà)][拟]【期行】期,【日中】【舍去】舍,去,【乃】[戏]【尊君】[顾]【不】[委][君][家君][信][引]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略三、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恳..而近思..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七、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八、成语归类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