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诫子书》

合集下载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有道德修养的君子,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思考】如果我也可以所谓的追星的话,古人英雄先贤诸葛孔明应是我的偶像之一吧,其德行修养、智慧奇才、建功立业,让后人可学可习之处太多。

这篇《诫子篇》,节选自《诸葛亮集》,为其家训,以前收藏的,都新年了,现在温故而知新,别有一番滋味。

本文节选自《诸葛亮集》为家训。

全文的主旨是劝儿子勤学立志,须从谈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这些话看似老生常谈,能深刻理解并身体力行,并一生都持之以恒做到,养成习惯的有多少呢?恐怕是二八定律吧,不知有否20%?圣贤就是圣贤,短短几语,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以“清静”修养心与身,以对物欲的“俭”和“淡泊”修养品德的重要性。

我是这样理解该文的,其逻辑顺序是这样的,无“淡泊”物欲(注意是淡泊,不是禁止,不是全盘否定,不是灭人欲,那不符合自然之道),则不能立志,即玩物丧志,丧失理想;有了理想,有了志向,只有增长才能,才能实现目标和理想;而要增长才能,则需要脚踏实地的勤学苦练(学习包括向书本和他人,也包括向自身的实践学习);而没有一颗清静的沉得下来耐得住寂寞的心,是不能深入和坚持学习努力的。

诸葛亮《诫子书》全文及翻译

诸葛亮《诫子书》全文及翻译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寂静无致使远。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那么不可以励精,险躁那么不可以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品学兼优人的道德,是依赖心里寂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赖简朴的作风来培育道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可以明确自己的理想,不是身心寂静就不可以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一定聚精会神,增加才华一定勤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可以增加才华,不明确理想就不可以在学习上获取成就。

追求过分享福和懒怠松散就不可以振作精神,轻薄烦躁就不可以陶冶性情。

年光跟着光阴流逝,意志跟着光阴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碌碌无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途,〔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窄天地里,伤心惋惜,还有什么用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寂静无致使远。

〞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这既是诸葛亮一世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两重否认〞的句式,以剧烈而委宛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穷的希望。

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理想,不可以沉静安宁聚精会神的学习,就不可以实现远大的目标〞。

经过上述剖析,我们能够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认之否认规律〞来重申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寂静而志远〞。

这是一句富含真理的话。

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同样,此刻的“淡泊〞、“寂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经过学习“明志〞,建立远大的理想,待机遇成熟就能够“致远〞,大张旗鼓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淡泊为上,胜而不美〞。

后世向来继承欣赏这类“心神安闲〞的境界,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诸葛亮给儿子的一封信---《诫子书》

诸葛亮给儿子的一封信---《诫子书》

诸葛亮给儿子的一封信---《诫子书》诸葛亮给儿子的一封信---《诫子书》一代贤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对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廉洁从政、清正为官亦不无启迪,读来发人深省。

其原文如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宁静---“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宁静才能够静思反省,修养身心,为官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到不受利诱,不受物惑。

许多领导干部终日忙碌,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为政得失。

节俭---“俭以养德”。

以节俭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怡然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党员干部仍然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明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做到视名利淡如水,视责任重如山。

面对未来,你的理想信念动摇过吗,你有历史使命感吗,你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观念吗?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的干部。

毅力---“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就会半途而废。

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坚毅不拔、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抓落实、抓深入、抓提高,努力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效率---“慆慢则不能励精”。

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

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样不谋而合。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丞相。

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乔的。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

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

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最近在看三国,感觉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三国人物的志向远大,才华横溢,智谋过人等特性,真让我叹服啊!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啊,应该好好学学!《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阅读训练】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作者简介]诸亮,字孔明,琅琊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丞相。

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乔的。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

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

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最近在看三国,感觉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三国人物的志向远大,才华横溢,智谋过人等特性,真让我叹服啊!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啊,应该好好学学!《诫子书》是诸亮写给其子诸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阅读训练】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译文及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译文及赏析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的《诫子书》翻译

诸葛亮的《诫子书》翻译

诸葛亮的《诫子书》翻译
诸葛亮《诫子书》翻译如下: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诫子书》作于公元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诸葛亮《诫子书》的启发
1、宁静的力量: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为人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做到不受利诱,不受物惑。

2、节俭的力量: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怡然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3、明志的力量: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

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

《诫子书》勤学立志,诸葛家风

《诫子书》勤学立志,诸葛家风

《诫子书》勤学立志,诸葛家风“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诫子书》。

这封家书虽然只有短短八十六个字,却蕴含着诸葛亮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和无尽关爱,也展现了诸葛家族的优良家风。

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强调了勤学立志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诸葛瞻个人成长的指引,也是对后世子孙的宝贵教诲。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诸葛亮对品德修养的重视。

在喧嚣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繁华所迷惑,才能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俭朴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培养人的坚韧意志,还能让人懂得珍惜,不贪图物质的享受,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的追求上。

这种品德修养的培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也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根本。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对人生目标和追求的思考。

淡泊名利,不被功名利禄所左右,才能明确自己真正的志向。

只有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才能思考深远,规划未来。

在如今这个充满诱惑和竞争的社会中,很多人迷失在名利的追逐中,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梦想。

而诸葛亮的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提醒着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深知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人心无杂念,专注于知识的汲取。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自己的才能。

而要想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坚定的志向。

志向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志向的人,往往在学习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的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干扰和诱惑。

我们需要像诸葛亮所说的那样,静下心来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诫子书》的原文、翻译

《诫子书》的原文、翻译

《诫子书》的原文、翻译《诫子书》的原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诫子书》的原文、翻译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诫子书》创作背景: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诫子书》赏析: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诫子书》------诸葛亮

《诫子书》------诸葛亮

一、诫子书(一)《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3、句句解析: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静以修身)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俭以养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

(非淡泊无以明志)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

(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

(才须学也)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非学无以广才)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诫子书》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诫子书》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诫子书》
,介绍《诫子书》背景、诸葛亮的心态以及对儿子的劝告。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自己三个儿子的一封信,出自《三国志•卷十六•诸葛亮传》,也被尊称为“三国教育宝典”,是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一本书。

诸葛亮曾经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因为他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智慧,帮助刘备称霸天下。

在战乱年代,诸葛亮深知尚武是孩子们竞争的利器,于是就给儿子们发出这封信,旨在指引他们谨慎地掌握武艺,而不是将心思完全放在身材上。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以慈爱的父亲形象,劝谕儿子们以信用来赢得人心,以自律来守信,以和气来消界,以明智来明辨,以宽厚来化解,并提醒他们不要害怕死亡,充实自己的内心,为将来做好准备。

诸葛亮说:“人性之所以可变,在于他们害怕死亡,而也渴望生存。

如果不惧怕死亡,就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不会去做错事。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言简意赅,用理性的语言,把自己的理念贯穿到每一句话中,激励儿子们勇敢前行、进取神清,同时也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谦虚谨慎、心怀大智、志存高远、诚实友善。

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

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

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的内容,仅供参考!诸葛亮《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但是估计很多人没有记下诸葛亮完全的《诫子书》,《诫外甥书》更是很少有人知道。

“两书”都是仅短短数言,前者86个字,后者87个字,加上标点都不到百字。

但是对于做人、处世、修养、学习、志向都做了精辟的分析与忠告。

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

何时读起都历久常新。

至理名言,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今的社会是个物欲横流、极其烦躁的社会,宁静致远以从多少人的心底融化。

古典名言之所以能留传至今,定是被实践检验的有效真理。

无欲则刚,厚积薄发。

能够参悟其中,定会带来收获。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正因为诸葛亮的政治、军事计谋超群,才助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并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未能光复汉业,却也有效阻止曹操等人背叛汉王朝的步伐,相应地推迟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诸侯割据;同时,成就了诸葛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享有的重要地位。

诸葛亮本系山东人氏,淡泊名利,自刘备、关羽、张飞等兄弟三顾茅庐之后,成为刘备麾下最得力的行政管理、军事指挥干将。

不但对军事谋略颇有研究,而且还对教育问题十分重视。

恰恰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才铸就蜀国从古至今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的基础。

特别是他在《诫子书》中对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重视,影响了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代和有志青年,更值得我们今天对加强自身建设和子孙教育的重视。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汉诸葛亮《诫子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蜀汉诸葛亮《诫子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蜀汉诸葛亮《诫子书》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原文:诫子书三国·蜀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

诫,告诫劝勉。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广〕增长。

〔淫(yín)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诫子书原文讲解

诫子书原文讲解

诫子书原文讲解《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注释⑴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行:操守、品德。

⑶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⑷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⑸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⑹广才:增长才干。

⑺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

淫,过度⑻励精:奋勉,振奋。

⑼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⑾驰:消失、逝去。

⑿日:时间。

⒀遂:于是,就。

⒁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破房子。

⒃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⒄才须学也:才:才干⒅意与岁去:意:意志(19)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21)夫:大丈夫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诫子书》原文赏析

《诫子书》原文赏析

《诫子书》原文赏析《诫子书》原文赏析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澹泊一作:淡泊;淫慢一作:慆慢)诗词赏析: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__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明志成语解释">淡泊致远成语解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成语解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__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成功之母成语解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老大徒伤悲成语解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诸葛亮诫子书,《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诸葛亮诫子书,《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诸葛亮诫子书,《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作者简介诸葛亮(181 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

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

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

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

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

有《诸葛亮集》。

作品原文《艺文类聚》版诫子书⑴夫君子之行⑵,静以修身⑶,俭以养德⑷。

非澹泊无以明志⑸,非宁静无以致远⑹。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⑺,非学无以广才⑻,非志无以成学⑼。

慆慢则不能励精⑽,险躁则不能冶性⑾。

年与时驰⑿,意与日去⒀,遂成枯落⒁,多不接世⒂,悲守穷庐⒃,将复何及⒄!《太平御览》版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 ):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 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诸葛亮--《戒子篇》

诸葛亮--《戒子篇》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作者:诸葛亮诫子书介绍:《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此文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夫(fú)君(jūn)子(zǐ)之(zhī)行(xínɡ),静(jìnɡ)以(yǐ)修(xiū)身(shēn),俭(jiǎn)以(yǐ)养(yǎnɡ)德(dé)。

非(fēi)淡(dàn)泊(bó)无(wú)以(yǐ)明(mínɡ)志(zhì),非(fēi)宁(nínɡ)静(jìnɡ)无(wú)以(yǐ)致(zhì)远(yuǎn)。

夫(fú)学(xué)须(xū)静(jìnɡ)也(yě),才(cái)须(xū)学(xué)也(yě),非(fēi)学(xué)无(wú)以(yǐ)广(ɡuǎnɡ)才(cái),非(fēi)志(zhì)无(wú)以(yǐ)成(chénɡ)学(xué)。

淫(yín)慢(màn)则(zé)不(bù)能(nénɡ)励(lì)精(jīnɡ),险(xiǎn)躁(zào)则(zé)不(bù)能(nénɡ)治(zhì)性(xìnɡ)。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诫子书》原文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翻译/译文一、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二、高尚君子的行为,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要从宁静中修养身心,用简朴的行动来培养品德。

不节俭,无从确立自己的志向;不宁静,难以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刻苦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广博的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学到要学的知识。

沉溺散漫,就不能激励精神;轻佻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诫子书》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须学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

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第二课: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

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

面对未来,您有理想吗?您有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怠慢则不能励精”
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

电脑的普及代表速度时代的来临,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

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

”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冶性”。

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他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

请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像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卢将复何及”
告诉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

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

您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的规划过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简的传递了讯息。

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者,每不能然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1. 当父母的平时威严而且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

我看这人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只是溺爱子女的,往往不能这样
2. 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像进入摆放着芳香兰花的房间,时间久了,自然会散发出芳香;和品德恶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卖腌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身便会散发出恶臭。

3. 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专业,农民就商议耕稼,商人就讨论货财,工匠就精造器用,懂技艺的人就考虑方法技术,武夫就练习骑马射箭,文士就研究议论经书。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3、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4、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

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

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2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款:
①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②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③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④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⑤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⑥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⑦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⑧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⑩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⑾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⑿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懂得辛酸的伟大,才会慢慢走向成熟。

2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成败?计较成败的人永远不会长大。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3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廊清无累,真正解脱。

难免有低潮和高潮的流转。

我们就该在这流转之中学会处变不惊,由平凡走向不平凡。

4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做人不要太张扬,不然,你会伤到其他人。

6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

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追求完美是每个人心底的愿望。

但不要只追求完美的殿堂,而忽略了拼装完美的砖瓦。

8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糖衣炮弹那里都有,要学会分辨别人给你的是糖果还是炮弹。

9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

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归纳。

艺术是苦心孤诣的结晶,是需要在静寂无声的夜晚独自品味的。

艺术,需要寂寞。

10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偶尔自然的感情流露,是对美的最好点缀。

孔子与孔鲤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儿子眼里的父亲
引:有感于时下孩子们普遍存在的叛逆心理,希望存有这种心里的孩子能够从此文中得到一些启示。

五岁时:爸爸真厉害!咋啥都明白呢?说得真对!
十岁时:爸爸也有不懂的地方,他说的有时也不全对。

十五岁时:老爸看来脑筋有些陈旧了,没有多少是对的。

二十岁时:懂的还没我多呢,还老说人家不对,唠唠叨叨的,气人.....
三十岁时:简直是个老糊涂!气死我了!
四十岁时:嗯?真的假的?还是听他一回吧,谁让人家是爹呢.....
五十岁时:你别说,这老头有时候说的还真在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诚哉斯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