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痛经的病理分析与治疗

合集下载

剧烈痛经中医治疗方案

剧烈痛经中医治疗方案

摘要: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是剧烈痛经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中医治疗痛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详细阐述剧烈痛经的中医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建议。

一、中医对痛经的认识中医认为,痛经的病机主要是“不通则痛”,即经血运行不畅所致。

导致经血运行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寒凝血瘀:寒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凝滞,不通则痛。

2. 湿邪阻滞:湿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湿邪阻滞,不通则痛。

3. 肝气郁结: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4. 肾虚:肾气不足,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胞宫,导致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二、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寒凝血瘀型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剂:温经汤加减。

药物组成: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桂枝、丹皮、生姜、大枣、甘草。

(2)湿邪阻滞型治法:健脾除湿,活血化瘀。

方剂:薏苡仁汤加减。

药物组成:薏苡仁、苍术、白术、茯苓、泽泻、当归、川芎、白芍、丹皮、甘草。

(3)肝气郁结型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方剂:逍遥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

(4)肾虚型治法:补肾益气,温经止痛。

方剂:肾气丸加减。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2. 针灸治疗(1)寒凝血瘀型穴位: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归来、关元。

操作: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归来、关元穴,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

(2)湿邪阻滞型穴位: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

操作:针刺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穴,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肝气郁结型穴位:太冲、期门、章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针刺太冲、期门、章门、足三里、三阴交穴,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

(4)肾虚型穴位: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针刺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穴,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浅论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格式演示范文)

浅论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格式演示范文)

浅论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格式演示范文)报告:浅论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痛经,中医学称为“痛经症”,是指女性在经期出现腰腹部疼痛,常伴有头晕、恶心、乏力、烦躁等症状。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影响了很多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中医学认为,痛经属于血瘀证、气滞证、寒凝证、虚寒证等不同证型,因此,在治疗痛经时,需要进行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痛经的病因病机痛经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志不畅:情志内伤,情绪不稳定,易导致气滞血瘀而引起痛经。

2. 饮食不当:过食辛辣、生冷、油腻、甜食等不当饮食,易导致气滞、血瘀而引起痛经。

3. 久坐不动:长期久坐不动,导致气血不畅,易引起痛经。

4. 气滞血瘀:女性子宫是气血运行的重要场所,如果气血不畅通,易导致气滞血瘀而引起痛经。

5. 肝肾不足:肝肾不足,易导致经血不调、经量偏少而引起痛经。

6. 寒凝阻滞:寒邪内侵,气滞血瘀,或者经期受寒,易导致寒凝阻滞而引起痛经。

二、中医治疗痛经的常用方法1. 调理气血中医治疗痛经的核心就是调理气血,缓解气滞血瘀的情况。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理气活血、化瘀消肿、平肝散热、益气养血等,如草果、川芎、丹参等中药均能有效改善气血运行,缓解痛经。

2. 温经散寒寒凝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中医治疗痛经还需要采取对寒凝的解除,温经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姜黄、艾叶等,可有效缓解寒凝阻滞、祛寒止痛。

3. 调理情志情志的不畅通常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痛经时,需要注意调理情志,缓解情绪。

常用的方法有:“调和气机,平抑肝气”的菖蒲、少量芳香气味如香附、橙皮等,可用于缓解情绪不佳、调理气机。

4. 饮食调理在治疗痛经时,饮食也是需要注意的一方面。

女性在经期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生冷、肥腻、甜食等食物,而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可有助于缓解气滞血瘀、寒凝等不适情况。

三、总结痛经是中医治疗的常见妇科病之一,需要进行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温经散寒、调理情志以及饮食调理等方面。

【优秀文档】从中医角度看待女性痛经

【优秀文档】从中医角度看待女性痛经

从中医角度看待女性痛经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

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

一般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

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祛淤止痛。

在治疗上,中医将痛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根据不同症状,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气滞血淤:
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乳头触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

应服具有舒肝理气、化淤止痛作用的药物。

食疗可以用益母草煮鸡蛋。

气血虚弱:
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蜡黄,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

应服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还可多吃羊肉。

阳虚内寒: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

应服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

比如红糖姜汤,对寒性痛经就非常有效。

红糖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

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肝肾虚损:
月经干净后12日出现腰酸腿软,小腹隐痛不适,或有潮热,头晕耳鸣等。

应服具有益肾养肝止痛作用的药物。

或是多吃点川芎丹参煲鸡蛋。

中医痛经辩证四大症

中医痛经辩证四大症

中医痛经辩证四大症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或经前期出现疼痛和不适的一种症状,也被称为月经痛。

在中医学中,痛经被归类为“痹症”,其辨证主要包括四大症,包括气滞血瘀、寒湿痰滞、肝郁脾虚和肾虚血亏。

下面将详细解释这四大症状及其特点。

1.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痛经的常见辩证类型之一,指气机郁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经络阻滞和血瘀。

主要特点包括:•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腹部的肚脐周围,有时也会放射到腰背部;•疼痛性质: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经血特点:颜色较暗,凝血较多,经期延长。

治疗该症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理气活血,消散血瘀的中药来改善气机运行和血液循环,常用的中药有川芎、桃仁、当归等。

此外,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也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2. 寒湿痰滞寒湿痰滞是指体内寒湿痰湿聚集,阻碍气机运行,导致经络不通畅,从而引发痛经。

主要特点包括:•疼痛部位:主要在下腹部,痛点比较散,也可伴有寒痛;•疼痛性质:疼痛较重,隐痛或刺痛,可能会伴随寒冷感或湿滞感;•经血特点:颜色较淡,质地较稀,经期延长。

治疗该症状的方法主要是祛寒化湿、化痰通络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苍术、砂仁、陈皮等。

此外,暖宫艾灸、艾灸灸法等辅助疗法也可应用于治疗。

3. 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痛经的常见辩证类型之一,指肝脏气机郁滞,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气血失调,从而引起痛经。

主要特点包括:•疼痛部位:主要在下腹部,可以伴有胸胁胀痛;•疼痛性质:隐痛或刺痛,疼痛程度随情绪波动;•经血特点:颜色较暗,质地较稠,经期延长。

治疗该症状的方法主要是疏肝理气、健脾养血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郁金、川楝子等。

此外,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对改善症状有帮助。

4. 肾虚血亏肾虚血亏是指肾脏功能虚弱,导致气血不足,影响子宫功能,从而出现经期疼痛。

主要特点包括:•疼痛部位:下腹部痛点明显,可以伴有腰酸背痛;•疼痛性质: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较重;•经血特点:颜色较暗,质地较稠,经期延长。

中医对于痛经的认识和调养方式

中医对于痛经的认识和调养方式

第一型:常常觉得胸闷、小腹闷痛,月经来时胸部胀痛明显,这种症状是属于中医的“肝气郁结”,可以使用旋覆花、香附、当归、川芎、丹参、甘草来治疗。

第二型:平时容易口干、心烦、口苦、胸闷、月经来时量较多,这是属于中医的血热型,可以用丹皮、地骨皮、生地、柴胡、当归等中药来矫正。

第三型:容易头晕、贫血、疲倦、胃口差、发育迟缓、大便不成形、月经颜色较淡,这是属于血虚型的症状,可以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大枣来治疗。

第四型:平时喜欢吃冰冷食物、四肢容易冰冷、痛经、经来有血块,可以使用当归、白芍、桂枝、川芎、党参、甘草等中药来治疗。

痛经是女性经常会有的现象,很多时候都不能被称之为疾病,痛经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对痛经的预防和调养。

饮食调养
平时应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如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仁、红糖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的同时,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

中药调养
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天然中药,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运动养生
运动也是调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

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浅谈中医对痛经的治疗 毕业论文

浅谈中医对痛经的治疗  毕业论文

浅谈中医对痛经的治疗毕业论文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女性在月经前、月经期或月经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腹部或腰骶部剧烈的疼痛感,同时伴有情绪波动、头痛、乏力等症状。

痛经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不孕不育。

中医药在治疗痛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从中医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理论中医学认为,痛经多属于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等证候。

气滞血瘀是指经期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肝肾不足则与冷性体质、气血不足有关。

中医认为女性子宫与肝相表里,肾藏精,痛经的症状与肝肾功能有很大关系。

二、中医诊断中医诊断痛经首先需要了解月经情况,如月经周期、经血量、经期、经色等,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精神情况等。

其次是望闻问切四诊,即观察患者脉搏、舌质、面色、眼神等,闻其气味,询问病史及症状,用手按摩腹部等手段进行切诊。

中医诊断要全面,细致,根据个体差异综合分析,确定辨证施治。

三、中医治疗1.调和气血中医认为,痛经的重要病机之一是气滞血瘀,因此解决气滞血瘀问题,调和气血是治疗痛经的主要方法之一。

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益母草等,这些草药都有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功效。

2.温通经脉在中医理论中,痛经多与寒湿阻滞经脉,血行不畅有关,所以温通经脉是治疗痛经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生姜、大黄、桂枝、艾叶等,这些草药都可以起到温通经脉,祛寒散湿的作用。

3.调和肝肾中医认为,痛经与肝肾功能体系有关,所以调和肝肾有助于改善痛经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枸杞子等,这些草药都可以补肾益气,养血补血,调和气血。

4.腹部按摩腹部按摩也是治疗痛经的一种方法,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局部气血循环,防止气滞血瘀,同时还可以缓解经期痛经的症状。

按摩时可以按摩腹部、腰部或下腹部,用食指或拇指进行轻柔按摩,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总之,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较为多样,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情况,综合运用草药调理、针灸、艾灸等中医理疗方法,以达到调和气血、温通经脉、养生健体的效果。

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

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

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引言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或经前出现的生殖器官及其周围腹部、腰背部、下肢等部位疼痛。

据悉,痛经高发人群主要为青春期少女和生育年龄妇女。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止痛药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后,痛经仍可反复发作。

而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则可以针对不同的体质和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预防复发,缓解痛苦,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手段。

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认为,痛经的中原病机本在于气血不足、寒湿凝滞和气滞血瘀等方面。

一般通过望、闻、问、切等病史和观察症状得出病情判断,并针对各种因素制订治疗方案。

气虚血瘀型•症状:持续性疼痛,腰酸腿软,前胸胀闷,月经色暗有血块,经量少,经期或经后乳房胀痛。

•治则:既能补气又能活血,选用补益气虚药与活血化瘀药妙用散剂,如归身散、四物汤、香附丸、橘红丸等。

寒湿凝滞型•症状:月经来潮时疼痛加重,经量增多,伴有头痛、胃口不振、恶心等寒湿感症状,经期迟延。

•治则:祛寒散寒、行气活血,可使用温经散寒类药物,如姜附汤、香砂六君子汤、吴茱萸汤等。

气滞血瘀型•症状:经痛严重,时轻时重,常为幸福叶部位;月经颜色紫暗、有血块,经量不畅,容易粘连成块;胁肋胀痛,胃纳欠佳,大便不畅。

•治则:行气活血、通经利湿,常用活血化淤药物,如活络化瘀汤、调经活血丸、逍遥丸等。

总结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由于其疗效确切,对身体无副作用等特点,已经得到了临床认可。

但是,在使用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自己的饮食和作息,维护身体健康。

痛经的中医辩治

痛经的中医辩治

痛经的中医辩治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以经行前后或经期中少腹及腰痛为主要症状。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其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引起气血不畅的原因可由外惑,亦可由内伤。

其病程或长或短。

经行之时,人体的抵抗力弱,易受外部邪气的侵扰及喜怒哀乐的影响。

如寒气客于冲任二脉,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而痛经。

或郁怒伤心,肝气郁结而致气血失畅而痛经。

如果平时体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胞宫失养,均可致痛经的发生。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

不论外感内伤,痛经的发生总是冲任二脉之病。

临床辩治痛经当分虚实寒热久暂,整体论治,方收佳效。

气滞血瘀型:素日忧思,多愁善感,而致肝气不舒,气机不利,无法畅运血液致使血滞成瘀而痛经。

表现为经前及经期少腹胀痛,牵及两胁,胸闷或乳胀,经量少色暗成块,下腹压痛,舌暗红,脉弦沉或细涩。

治则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疼汤。

阴寒凝结型:可见于喜食冷物或受寒冒雨,致寒邪内生,滞于胞宫而痛经。

表现为经期少腹冷痛,得温则舒,怕冷恶寒,经少色暗,脉沉迟或沉紧。

治则以温阳祛寒,理血止痛,可造用桂枝汤或当归四逆汤治疗。

气血亏虚型:平时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致使气血化源不足。

表现为经期少腹隐痛,喜按揉,经少色淡,面无华色,脉细舌淡红,治则以健脾益气,柔肝止痛,可予归脾汤加减治疗。

肝肾阴虚型:素体阴虚,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自汗,经来腹部隐痛,经量少色红,脉细数,舌红绛。

治则以滋补肝肾,可予一贯煎、六味地黄丸治疗。

治疗痛经,在调畅气血的同时,要求因为主,止痛为辅,必竟痛经是结果,治其发病之因方为上策。

具体组方用药时,尚须注意有无精血不足,加入相应的补助精血的药物亦属必要。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过程中出现疼痛、不适或不规则的现象。

中医辨证治疗是根据个体的病情和体质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调理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类根据中医辨证的原则,痛经可以根据不同的络病机制进行分类辨证。

常见的辨证分类包括:1. 血瘀型痛经:主要表现为经血凝滞、疼痛剧烈,经期延长和颜色深红等症状。

2. 气滞型痛经:主要表现为经前腹胀、疼痛阵发性加重,经期量少等症状。

3. 湿寒型痛经:主要表现为经痛阵发性加重、经期延长,腹部冷痛等症状。

4. 肝郁脾虚型痛经: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胃纳不佳,经期前腹部胀满等症状。

5. 肾虚型痛经:主要表现为经期量少、经期提前,腰酸腿软等症状。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根据以上的辨证分类,中医可以采用以下的治疗方法:1. 血瘀型痛经的治疗:通络活血、祛瘀止痛是治疗的重点。

可以通过中药煎煮、针灸、拔罐等方法来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2. 气滞型痛经的治疗:理气活血、消肿止痛是治疗的重点。

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艾灸、推拿等方法来缓解气滞造成的疼痛。

3. 湿寒型痛经的治疗:祛湿驱寒、温经散寒是治疗的重点。

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艾灸、温灸等方法来调理体内湿寒,缓解经痛。

4. 肝郁脾虚型痛经的治疗:调理肝脾、疏肝解郁是治疗的重点。

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来缓解情绪紧张和调节肝脾功能。

5. 肾虚型痛经的治疗: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是治疗的重点。

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艾灸、推拿等方法来增强体内阳气,缓解经痛。

小结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综合分析和调理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体的辨证情况来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

有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痛经的症状,改善女性的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论治痛经的经验总结

中医辨证论治痛经的经验总结

中医辨证论治痛经的经验总结痛经是指月经期间或经前出现的不适和疼痛感。

它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医辨证论治痛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本文将对其进行经验总结,并分享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分型在中医中,痛经的辨证分型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中医将痛经分为经前或经期出现的经行痛、经后持续性痛和不规则经痛等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机,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经验总结1. 调和气血中医认为,痛经常与气血失调有关。

因此,调和气血是经验总结中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益母草等,它们具有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功效。

2. 补肾养血肾气不足和血虚也是导致痛经的原因之一。

通过补肾养血,可以缓解痛经的症状。

中医常使用的药物包括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等。

3. 祛湿化痰湿气和痰湿的聚积也可能导致痛经。

祛湿化痰的方法能够改善这种情况。

常用的药物有茯苓、白术、陈皮等。

它们有利于排除湿气和痰湿,从而缓解痛经。

4. 调理经络中医强调通过调理经络来改善痛经。

采用针灸、拔罐等手法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可以达到缓解痛经的效果。

三、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位患者的案例。

患者年龄为28岁,每次月经期出现严重的经行痛,伴有腹胀、头晕等症状。

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诊断为气血虚弱,经络堵塞所致。

治疗方案包括:1. 中药调和气血:方剂使用了当归、川芎、益母草等补气血的中药,每日两次口服。

2. 针灸疏通经络:每次月经前后,进行一次针灸治疗,主要刺激腧穴和委中穴。

3.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摄取富含铁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红枣、黑豆、菠菜等。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痛经的症状明显减轻,月经期间的不适感也明显改善。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痛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建议避免寒冷和寒凉食物。

中医对痛经的辩证施治经验总结

中医对痛经的辩证施治经验总结

中医对痛经的辩证施治经验总结痛经是指月经期间或经前出现的疼痛感,是许多女性在生理期间都会面临的问题。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女性经血不畅、气血不足、寒湿内阻等导致的。

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总结一些辩证施治的经验。

首先,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辨证是中医的核心理论,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确定病人的体质和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痛经来说,常见的辨证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两虚等。

针对不同的辨证,中医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其次,中医注重调理气血。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正常运行的基础,对于痛经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对于气滞血瘀的痛经,中医常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逍遥散、桃红四物汤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从而缓解疼痛。

对于气血两虚的痛经,中医则会采用益气补血的方法,如四君子汤、八珍汤等。

这些药物可以调理气血,增强体质,减轻疼痛。

此外,中医还强调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与女性的月经有着密切关系。

当脾胃功能不好时,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痛经。

因此,中医常常会采取健脾和胃的方法来治疗痛经。

常用的中药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调理气血,缓解疼痛。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情志。

中医认为,情志的波动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导致痛经的发生。

因此,中医常常会建议痛经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此外,中医还会采用一些调理情志的方法,如针灸、推拿等,来缓解疼痛。

总之,中医对痛经的辩证施治经验非常丰富。

通过辨证施治,调理气血、脾胃和情志,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的症状。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所以在治疗痛经时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治疗。

希望通过中医的辩证施治经验,可以帮助更多的女性缓解痛经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辅导: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辅导: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下腹胀痛,拒按,经量少,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理气行滞,逐瘀止痛。

代表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赤芍川芎桃仁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香附乌药红花甘草
(2)寒湿凝滞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拒按,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身痛,恶心呕吐;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经祛寒,活血止痛。

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小茴香干姜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延胡索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
(3)湿热瘀阻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疼痛,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带下量多,色黄质黏有臭味,或伴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代表方剂:清热调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丹皮黄连生地白芍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延胡索莪术香附(4)气血虚弱证
证候: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活血止痛。

代表方剂:八珍益母汤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母草
(5)肝肾亏虚证
证候:经后小腹隐痛,经来色淡,量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脉沉细。

治法:滋肾养肝。

代表方剂:调肝汤加减。

浅谈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浅谈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浅谈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摘要:痛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少女经期前后。

痛经对妇女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导致痛经妇女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降低。

痛经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腹痉挛疼痛、面色苍白、手脚冰冷,严重者还会出现呕吐和晕厥症状。

随着月经每月的来临,痛经也会反复发作。

目前,西医尚无根治痛经的方法。

中医认为,其发病原理主要是气血不顺。

中医辨证论治主要从痛经的病因着手,在医学上,可以将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下注、气血虚弱。

使用中医辩证论治,对痛经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痛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效果;痛经类型痛经是妇女在经期前后出现小腹疼痛或全身不适并伴有脸色苍白等不适症状的的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产生恶心呕吐和晕厥,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在西医上,主要通过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或者进行手术治疗。

但是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止痛药对患者的效果会越来越低,手术治疗的效果也不能保证,有较高的复发率,不能做到根治痛经。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从病因上进行分析,将痛经的形成原因找出来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病因对患者使用不同的药方进行治疗,能从患者根本上缓解疼痛症状,降低痛经的病发率。

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女性的月经周期就是身体阴阳气血变化规律。

女性痛经的原因有很多,身体虚弱,经期营养缺失,气血不足;抑郁发怒而气血淤积;气血运行不顺,冲任阻滞而发。

疼痛位置在冲任、胞宫,发病与肝脾情况相关,一般痛经妇女都有肝郁脾虚、肝郁肾虚等状况[1]。

2辩证论治分型2.1气滞血瘀症状为经期前1~2小时小腹疼痛,伴有胸部疼痛,或行经不畅,血块淤积,血色发暗,血块排除或有疼痛减轻[2];经期不准时、量少、经期时间长;心情上会烦躁、易怒、郁结。

应活血祛瘀、顺气止痛,膈下逐瘀汤适量能减轻症状。

2.2寒凝血瘀妇女经期前或经期中小腹感到凉,伴有疼痛,按到小腹疼痛加剧,对小腹加以热敷能减少疼痛[3];经期推迟、经量少、血色暗淡、血块淤积;身体怕冷、脸色不佳、手脚过凉、脉沉紧。

痛经的病理机制与中药治疗研究

痛经的病理机制与中药治疗研究

痛经的病理机制与中药治疗研究引言:痛经,或称月经不调、经期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

据统计,超过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会经历过痛经,其中很多人会感受到严重的腹部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

虽然目前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痛经,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本文将探讨当前对于痛经的主要病理机制理论以及中药在治疗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一、简述目前有关痛经的主要理论1. 子宫收缩假说子宫收缩假说是针对月经周期中子宫发生的收缩现象提出的。

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落,并且由于内膜生成物质产生了大量类似激素物质,这些物质刺激子宫收缩,并引起相应的神经冲动,从而导致了腹部剧烈和周期性的阵发性下坠性或持续性隐隐作痛。

2. 血管震颤学说血管震颤学说认为痛经是由于子宫内膜缺血引起的。

在月经期,由于缺乏足够的供血,子宫平滑肌和胎盘素对子宫的作用导致了子宫内膜脱落以及紧张情绪下神经兴奋性的增加。

这种改变引起了小动脉强烈收缩,导致了不适感觉和疼痛。

3. 神经源性假说神经源性假说指出,在月经期间,一些神经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和5-羟色胺)积聚到子宫平滑肌中,从而增加其对刺激物的敏感度。

作为反应,这些物质会引起剧烈、周期性的阵发性腹部疼痛。

二、中药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痛经问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其作用机制仍未明确。

目前有关中药治疗痛经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1. 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部分中药可以通过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来减轻痛经。

例如,芍药、当归和川芎等草本植物含有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减少疼痛感觉。

2. 减轻子宫内膜缺血一些中药如益母草、丹参和红花等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子宫内膜供血不足。

这些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供氧量,并减少子宫内膜的缺血程度。

3. 调节神经源性因素另外一些中药如乌药、延胡索和郁金等能够调节体内神经源性因素,比如前列腺素和组胺的水平。

这些神经介质是导致炎症和痛觉敏感性增加的关键因素。

女性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女性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女性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痛经是每月都可能经历的一场噩梦。

那种疼痛,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还可能给身心带来巨大的负担。

而中医在治疗痛经方面,有着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女性缓解痛苦。

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失调密切相关。

常见的病因包括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

气滞血瘀型痛经,多是由于情志不畅,如生气、郁闷等,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

这类女性在经前或经期往往会出现小腹胀痛,疼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

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治疗上应以理气行滞、化瘀止痛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膈下逐瘀汤,其中包含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香附、甘草等药物。

同时,患者自身也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

寒凝血瘀型痛经,通常是因为经期受寒,或者平素贪凉,导致寒邪凝滞于胞宫,气血瘀阻。

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

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疗应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为法,常用的方剂是少腹逐瘀汤,包含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等。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经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少接触冷水。

湿热瘀阻型痛经,多因湿热之邪内蕴,流注冲任,阻滞气血。

此类患者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有灼热感,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需清热除湿、化瘀止痛,常用的方剂是清热调血汤,包括牡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等。

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之品,保持阴部清洁。

气血虚弱型痛经,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虚,冲任气血虚少,行经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

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方法痛经是指月经期间或经前出现的下腹疼痛,是许多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体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痛经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于痛经的认识中医认为痛经主要与子宫气血失调、经络阻滞、肝气郁结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子宫被称为“宫”,宫气血的调畅与否对经期的舒畅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络则是用来输送气血的通道,若经络阻滞,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痛经。

此外,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也是痛经的常见原因,因为肝主疏泄,在情绪不稳定或情志不畅时,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引发痛经。

二、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1.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量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气血运行。

在治疗痛经方面,艾灸可以用于调理宫腔内的气血,舒缓子宫的痉挛,减轻疼痛。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关元、气海、三阴交等。

2.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治疗痛经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出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等,这些中药具有疏调气血、舒经活络的作用,可以调理经络,缓解子宫痉挛,改善痛经。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改善痛经。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关元、三阴交、曲池等,可以刺激这些穴位来调理子宫、舒缓痉挛,减轻疼痛。

4. 食疗调整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此在中医治疗痛经中也会建议患者进行食疗调整。

例如,寒性体质的女性可以少食寒凉食物,多食温热食物,以达到温养子宫的目的。

此外,中医还会针对个体的体质特点和症状提出相应的食疗建议。

5. 调节情绪中医认为痛经与情志郁结密切相关,因此调节情绪也是缓解痛经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建议女性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调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疗法、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食疗调整和情绪调节等多种手段。

中医学科对痛经的论治与治疗

中医学科对痛经的论治与治疗

中医学科对痛经的论治与治疗[简述]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等。

是当今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西医对于痛经缺乏有效地根治方法,本文将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下注、气血虚弱四个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痛经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

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病因多与内分泌因素,子宫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激素类药,手术等。

病人对西药极易产生耐药性,而手术的复发率较高,因此西医对痛经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致使大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而中医则从病因着手,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表现而施以不同的方药对痛经进行治疗,从根本上缓解了症状,降低了痛经的发病率。

1 病因病机月经周期是女性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变化节律的体现。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冲任阻滞所致。

或因郁怒,气机不利导致气滞血瘀,经血滞于胞宫,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内侵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滞,排出不畅,不通则痛;或因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行经后气血更虚,致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2 辨证论治《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记载: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

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

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

有滞无滞,于此可察。

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

所以,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以及月经期、量、色、质,兼症,舌、脉等进行辨证分型论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经 - 中医妇科痛经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给工作生活带来影响。

痛经好发于15-25岁及初潮后的6个月至两年内,是妇科最常见症状之一。

痛经分为两类:1.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今天讲的就是这个);2.继发性痛经: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中医也称作“痛经”,或称为“经行腹痛”。

病因病机中医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声与素体因素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

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崇仁、胞宫瘀滞或不足,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胞宫气血由气盛血旺至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骤,致病因素乘时而作,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

1.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血不能随气流通,以致经血滞于胞宫而作痛。

2.寒凝血瘀:久居潮湿之地,或经期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寒湿之邪客于胞宫,血得寒则凝,以致经行不畅而作痛。

3.湿热瘀互结:素多抑郁或恚怒伤肝,肝气郁结;更合经行、产后,摄生不慎,或洗涤不洁,不禁房事,湿热之邪内犯胞中,稽留于冲任,肝气与湿热搏结于胞脉,发为痛经。

4.气血虚弱:素体虚弱,或脾胃素弱,生化乏源;或大病、久病伤耗气血,以致精血不足,胞脉失养而作痛;或体虚阳气不振,血失温运,胞宫阳虚寒凝,经水滞行而作痛。

5.肝肾不足:先天禀赋不足,肝肾本虚,或多产房劳,损及肝肾。

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经将净血海更虚,故而作痛。

现代医学认为生殖器局部病变、内分泌及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

子宫过度前倾或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增厚及异位、盆腔炎等都可出现痛经。

西医辨证施治气血瘀滞痛经·气滞血瘀证(dysmenorrhea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血郁滞,经血不利,不通则痛,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暗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乳房胀痛、经行量少不畅,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或涩。

经前或行经第1、第2天,小腹胀痛、怕按,甚则小腹剧痛而发生恶心、呕吐,伴胸胁作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黯,可见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证候分析气滞血瘀,经行不畅,故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乳房胀痛。

血瘀则量少不畅、色紫黑有块,血块下后气血暂通,故块下痛减。

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均为气血瘀滞之象。

针灸治疗•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以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太冲、曲泉、三阴交、气海•随证配穴:胸胁、乳房痛甚者,加外关、肝俞。

恶心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

小腹剧痛者,加次髎。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或灸。

•方义:太冲、曲泉能疏肝解郁,调理气机。

三阴交调气行血。

气海通胞宫,能调理冲任,理气活血。

艾灸疗法•选穴:行间、气海、三阴交、血海•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分钟,以局部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最好在每次月经来之前的一个星期开始施灸,两次月经之间亦可施灸,月经来时停灸。

推拿疗法•选穴:气海、关元、肾俞、八髎、期门、章门、肝俞、膈俞•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其右侧,用左右结构:法在腰部脊柱两旁及骶部治疗,时间约4~5分钟。

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法治疗肾俞、八髎,以酸胀为度,再在骶部八髎穴用横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膈俞,每穴约半分钟。

拿血海、三阴交,以酸胀为度。

寒湿凝滞痛经·寒湿凝滞证(dysmenorrhea with syndrome of stagnation and congelation of cold-damp)是指寒湿客于冲任、胞宫,与经血相搏结,使经血运行不畅,以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暗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

寒湿凝滞者,经前或经期少腹冷痛、经量少、色暗而有血块、得热痛减。

症状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紧。

月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自觉冷痛,得温热则疼痛减轻,按小腹觉疼痛加重,经量少,经色黯黑或有血块,或怕冷、身疼,舌淡紫,苔白腻。

证候分析寒湿之邪客于胞宫,血与寒结,冲任阻滞,经血流行不畅,故小腹冷痛。

热能胜寒,得热寒凝之气则散,瘀滞稍通故痛减。

血得寒则凝,故经量少、色紫黯有块。

寒湿之邪伤人阳气,脾阳不振,则形寒肢冷、小便清长。

苔白、脉沉紧,均为寒湿内阻、气血瘀滞之象。

针灸治疗方一•治法:散寒除湿,温经止痛。

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中极、水道、三阴交、地机•随证配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甚者,加肾俞、关元。

腰痛、身痛者,加肾俞、大杼。

神疲气短者,加灸百会、气海。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针灸并用,多灸。

•方义:中极起于胞中,灸之能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水道、中极可温运水湿,调经止痛。

地机、三阴交能健脾除湿,调经止痛。

方二联元、三阴交为主。

虚寒用灸,实证针泻。

寒湿凝滞者加灸地机、中极。

艾灸疗法•选穴:关元、天枢、百会、地机•灸法:艾炷隔姜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30壮以上,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月经来之前的一个星期开始施灸,或两次月经之间亦可施灸,月经来时停灸。

推拿疗法•选穴:气海、关元、肾俞、八髎、命门、血海、三阴交。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其右侧,用左右结构:法在腰部脊柱两旁及骶部治疗,时间约4~5分钟。

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法治疗肾俞、八髎,以酸胀为度,再在骶部八髎穴用横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部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按揉血海、三阴交,每穴约15分钟。

肝郁湿热肝郁气滞者,多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经行不畅、经量少而有血块、胸胁乳房胀痛。

痛经·湿热瘀阻证(dysmenorrhea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damp-heat and static blood)是指湿热蕴结冲任胞宫,气血失畅,经前血海气血充盈,湿热与血互结,壅滞不通,以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热胀痛,拒按,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平素带下量多色黄,或平时小腹痛,经来疼痛加剧,或伴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舌紫红,苔黄而腻,脉滑数或涩等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甚则痛及腰骶,或感腹内灼热,经行量多质稠,色鲜或紫,有小血块,时乳胁疼痛,小便短赤,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郁气滞,经行不畅,故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甚则痛及腰骶。

湿热下注,蕴结于胞宫,故小腹灼热、经行量多质稠、色鲜或紫、有小血块、带下黄稠。

肝经郁滞,则兼乳胁疼痛。

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郁湿热之象。

针灸治疗方一•治法:清热除湿,行滞止痛。

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太冲、次髎、中极、三阴交•随证配穴:小腹灼热者,加曲泉。

经夹血块者,加行间。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太冲为足厥阴之原穴,配三阴交以疏肝解郁,调理气血。

取任脉中极配次髎、三阴交能清利湿热,调理冲任。

方二联元、三阴交为主。

虚寒用灸,实证针泻。

肝郁气滞者加太冲、期门。

气血亏虚痛经·气血两虚证(dysmenorrhea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是指气血不足,冲任亦虚,经行之后,胞宫冲任失于濡养,以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

症状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经行量少质稀,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少,脉细数。

经后一二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欢揉按腹部,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无力,或面色差,或食少,大便清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血虚弱,血海不足,胞脉失养,故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经量少质稀。

气血不足,则神疲肢倦。

气血不能上奉于脑,则头晕眼花。

气血不能营心,则心悸气短。

舌淡、苔薄少、脉细弦,均为气血亏虚之象。

针灸治疗•治法:补益气血,调经止痛。

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气海、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子宫•随证配穴:小腹冷痛者,加气冲、关元。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并灸。

•方义:气海能益气壮阳,调和冲任。

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益气血生化之源。

子宫局部取穴,调气血止疼痛。

艾灸疗法•选穴:脾俞、肾俞、足三里、关元•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可长期施灸,月经来时停灸。

推拿疗法•选穴:气海、关元、肾俞、八髎、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其右侧,用左右结构:法在腰部脊柱两旁及骶部治疗,时间约4~5分钟。

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法治疗肾俞、八髎,以酸胀为度,再在骶部八髎穴用横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直擦背部督脉,横擦右侧背部,以透热为度。

摩腹时加揉中脘2~3分钟,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每穴约1分钟。

肝肾两虚肝肾两虚证(dysmenorrhea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liver and kidney)是指肝肾亏损,冲任俱虚,经行之后,血海空虚,子宫冲任更失濡养,以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经行量少,色红无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细弦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

肝肾亏损者,经后或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来量少、色淡而质清稀,伴腰酸头晕等症。

针灸治疗联元、三阴交为主。

虚寒用灸。

肝肾亏损者加命门、肝俞、肾俞、足三里。

阳虚内寒痛经·阳虚内寒证(dysmenorrhea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internal cold)是指肾阳虚弱,虚寒内生,冲任、胞宫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以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暗淡,或经下膜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润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

实证•血瘀: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较剧,腹痛拒按,经色紫红而夹有血块,下血块后疼痛缓解,脉沉涩;•气滞:胀甚于痛或连两胁,胸闷泛恶,脉弦。

针灸治疗•治则:散寒逐瘀,通经止痛•处方:中极次髎地机•方义:本方通调冲任,行瘀止痛,中极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之经验效穴;地机乃脾经郄穴,可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

三穴合用,以达通经散瘀、温经止痛之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