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提取工艺比较

合集下载

综述: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和应用展望

综述: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和应用展望

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应用展望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研1001班 2010001295:王朝绚摘要:本文综述了从中药黄芪中提取多糖的不同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以及黄芪多糖在抗病毒,免疫调节及血糖调节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对黄芪多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黄芪,多糖,提取分离,生物活性1 黄芪我国的中草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多达12800多种,其中又以植物类的占大多数。

中草药黄芪(membranaceus),属于豆科(Leguminosae),又名黄耆,是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脱毒排脓、生肌等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明列有扶正固本,补中益气的功效。

现代医学发现黄芪的药理作用很广,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强细胞代谢,调节DNA复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固肾、降压、保肝、抗炎的功能[1]。

2 黄芪多糖黄芪多糖(APS)是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的多聚糖,是黄芪中含量最多、免疫活性较强的一类物质,是黄芪中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

具有促进免疫提高巨噬细胞活性,抑制EAS、双向调节血糖作用[2,3]。

其分子量小于8万级的多糖可制成静脉注射液,适用于化疗后的滋补,提高人体免疫力[4]。

也可以在化学上对其进行改性使其活性增强,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艾滋病和抗凝血的应用前景[5,6]。

目前黄芪多糖主要用于出口国外,国内需求量也很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7,8]。

但是目前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不成熟,效率较差,而且提取的成本较高。

因此严重阻碍了黄芪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3 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判断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的优良,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黄芪多糖的得率;所提粗黄芪多糖的含糖量;整个工艺流程是否经济;不破坏所提取的黄芪多糖的活性。

近年来有以下几种提取方法:3.1 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的基本工艺为:黄芪根粉—以不同的次数不同量的水煮沸回流不同的时间—合并滤液—调节PH为中性—浓缩—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离心分离—加水溶解—过滤—滤液浓缩至小体积—加乙醇至浓度的80%—乙醇或丙酮洗涤—干燥—粗多糖。

微波-超声波协同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

微波-超声波协同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

微波-超声波协同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摘要本实验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提取黄芪多糖,并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

运用微波-超声波协同法提取黄芪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提取黄芪多糖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优化,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

即料液比为1:10,超声波功率为80W,提取时间为3min,微波功率为600W,提取率最高为6.94%。

而且节省提取时间,消耗资源低,易操作。

本实验采用凝胶柱层析法纯化黄芪多糖,DEAE-Sephadex A-50柱分离纯化黄芪多糖后,一共分离出两个黄芪多糖组分,分别是组分A、B。

经Sephadex G-100柱分离纯化黄芪多糖组分A后,得到两个多糖洗脱峰A1、A2。

而组份B经Sephadex G-100柱分离纯化后,只得到一个多糖洗脱峰B。

关键词:黄芪多糖;正交试验;单因素;脱蛋白Abstract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s a commonlyused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legume.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s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 i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Since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in 1981, the research reports have been increasing and theeffective scope has been expanding.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ed and optimized by theultrasonic and microwave synergistic methodinthisexperiment.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wasextracted by microwave-Ultrasonic synergistic method.The extraction process parameters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were determin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Using orthogonal test,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traction rate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and SPSS softwa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usedto determine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That is, the ultrasonic power was 80W, the microwave power was 600W,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was 1:10, the extraction time was 3min, and the highest extraction rate is 6.94%.Andit also saved extraction time, low cost and easy to operate.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were separated by DEAE-Sephadex A-50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two polysaccharides were isolated, which were flow fraction A and B, respectively.After the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 by Sephadex G-100 column, there were two polysaccharide elution peaks A1, A2.After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B was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Sephadex G-100 column, there was only one polysaccharide elution peak B.Key Words: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Orthogonal test;Single factor;Deprotein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引言. (1)1.1 黄芪多糖的研究背景及功能 (1)1.2 黄芪多糖的研究意义 (1)1.3 黄芪多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4 黄芪多糖的提取方法 (2)1.5 实验研究内容 (2)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1.1 材料 (3)2.1.2 试剂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3.1 实验流程 (3)2.3.2 操作要点 (4)3 结果与讨论 (7)3.1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7)3.2 单因素结果分析 (7)3.2.1 料液比 (7)3.2.2 超声波功率 (8)3.2.3 提取时间 (8)3.2.4 微波功率 (9)3.3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9)3.4 黄芪多糖纯化结果分析 (10)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6)1 引言1.1 黄芪多糖的研究背景及功能黄芪多糖是一种需要经过提取、脱蛋白、脱色、最后纯化而成的水溶性杂多糖。

黄芪多糖的不同提取优化工艺

黄芪多糖的不同提取优化工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02);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JR3RA185);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项目(GSAU STS2037);甘肃农业大学人才引进专项(GSAURCZX201704) 作者简介:余萍(199505—),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药分析及质量评价,Email:shinianyue@qqcom 通信作者:李欠(198402—),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分析及质量评价,Email:liqian1984@gsaueducn
世界中医药 2021年 6月第 16卷第 12期
·1787·
研室陈垣教授鉴定为中药黄芪;D无水葡萄糖标准 品、苯酚、浓硫酸均为分析纯。
HHS2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正基仪器有限公 司);离心机(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 平(慈溪市天东衡器厂,型号:HX203T);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岛津企业(中国)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 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多糖提取方法 黄芪饮片经干燥后粉碎,过 40目筛,取 10g黄芪粉末并按设计液料比加纯水, 按设计的相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超声提取, 经纱布或脱脂棉滤过后浓缩至 20mL,加入 3倍体 积无水乙醇静置数小时,置冰箱中过夜沉淀,然后于 离心机离心最后干燥,得到粗多糖[8]。 122 标准曲线绘制 把 D无水葡萄糖标准品粉 末在 105℃下干燥至恒重,并置于分析天平上进行 精密称定,最后于 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 100mL, 最终得到浓度为 100μg/mL的 D无水葡萄糖标准 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然后放置于 4℃冰箱中保存 备用。用移液管移取标准溶液 0、02、04、06、08、 10mL浓度为 100μg/mL的标准溶液,分别置于不 同的试管之中,加蒸馏水至 20mL。再在试管中分 别加入 5%的苯酚溶液 10mL,然后迅速在试管中 加入浓硫酸 50mL,摇匀后置于水浴锅中在40℃下 保温加热 15min,取出后置于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 却 10min,然后在 490nm处测定吸光度值并记录。 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作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9],在 00100~01000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 关系良好,求得出回归方程为:Y=00128X+002, R2=0996。见表 1。

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作者:孙月川刘静王庚南刘聚祥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5年第06期摘要: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并简要比较了不同提取工艺的优劣。

关键词:黄芪多糖提取工艺黄芪(Astragali R adix)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

黄芪多糖(Astraglus polysaccha-ride,APS)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多糖,主要由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己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组成。

APS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保肝、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在兽医临床中,黄芪多糖在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菌方面有明显的功效,以免疫增强剂和免疫佐剂被广泛应用,可用来防治仔猪腹泻、猪圆环病毒病、猪流感、蓝耳病等。

此外,黄芪多糖能促进畜禽生长,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奶牛泌乳性能,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缩短家兔养殖周期等。

近年来随着黄芪多糖临床应用的扩大,许多学者对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黄芪多糖的主要提取分离方法综述如下,为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水提法水提法是提取中药多糖的传统方法。

徐青梅先对黄芪多糖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并对能耗、费用等综合考虑,得出工业化生产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th,提取次数为3次。

水提法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易行,但是耗能较大,提取的多糖纯度不高。

黄芪多糖溶于水,不溶于醇。

崔红花等用水提醇沉工艺,以粗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法L34(四因素:温度、时间、次数和固液比)考察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水提取工艺,再运用单因素考察黄芪多糖的醇沉工艺条件(乙醇浓度、醇沉时间)。

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应用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应用研究进展
测定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方法不是很多,一般采用的是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根据文献有翟翠云等 、 [2] 杨莉等[3]和张洪波等 田 [4] 洛等[5]闫巧娟等的 研 [6] 究。以上文 献基本都是参 照 《农 业 部 兽 药 质 量 标 准 (第 三 册 )黄 芪 多 糖 注 射液的含量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苯酚一硫酸法)来测定 黄芪多糖的含量。从结果进行方法学验证,本方法在回收率、 线性关系、重复性、和稳定性上都有比较不错的结果。 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多种提取方法比较
李红民等[7]用水、氧化钙水溶液和碳酸钠水溶液分别对黄 芪进行提取率比较,结果 CaO提取收率最高(11.7%),与水提 取法 相 比 提 取 率 是 水 提 取 法 收 率 (3.6%)的 3.25倍,是 Na2CO3 水溶液提取回收率(5.7%)的 2.05倍。

韩凤兰等 [8]通过用大 量 实 验 对 黄 芪 中 黄 芪 多 糖 的 几 个 常 用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发现用常规的水提取多黄芪 多糖提取率为 5.46%,而用氧化钙水溶液提取黄芪多糖提取率 为 6.68%,而 利 用 碳 酸 钠 水 溶 液 提 取 黄 芪 多 糖 提 取 率 达 到 10.06%,最后超细 粉 碎 技 术 提 取 黄 芪 多 糖 提 取 率 也 能 达 到 6.28%。
国内外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黄芪中黄芪多糖药用价值较 大,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对人体的血糖、血压、心脏、防 衰老、抗氧化等有一定的作用 。 [10] 其在临床上常用于提高抵 抗力、抗癌、消除炎症。而兽医临床目前多用于畜禽产品免疫 力的提高主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效果明显。而在兽医临床 试验中,意外发现黄芪多糖对动物增产有一定作用,因而发现 黄芪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另一面,使其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 越来越广泛。 3.1 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正交试验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
A S 是含量 最多 的一种 , P) 也是 黄芪 中最重 要 的天然 称取黄芪 粉 1 克放 入 2 0m 0g 5 L的三 颈瓶 中加 有 效成分 , 有促进 免疫 功能 , 高 巨噬细胞 活性 , 入 C O水 溶液 , 具 提 a 调节 p 煮沸 , H, 抽滤得 滤液 , 浓缩 时 双 向调 节血糖 等 作用 。 P A S与人 参 多糖 配伍 可显 著 调至 p H值为 65 然后 向浓 缩液 中加人 浓缩 液适量 .。
Hi ) s o或膜 荚黄芪 ( .e ba aesFsh B e 的干 a Am m r cu ( i ) g ) n c
2 实验方法
燥根, 是重要 的益气 中药 , 味甘 , 其 性微 温 , 具有 补气 21 黄芪的预处理 .
升阳 、 益卫 固表 、 利尿脱毒 、 敛疮生肌 等功效 。 中含 其
4 4. 5

1 0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4
10 O 10 2
01 6 . 3 4
0.2 1 30 006 . 60
A1 A2 A3 B1
0 2
7 8 9
l O 0 lO O 1 O 0
表 2 L( 正 交实 验设 计 表 及结 果 。3 )
Ta l T e in a e uto  ̄ho o l x e me t b e2 he d sg nd rs l fo g na e p r i n
淀用 量 。
’2
10
N A c B h C p D m ) 多 糖 产 量 ( ) o (c) () (H) ( L g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2 1 ( 0 1 0 — 0 0 0 17 — 0 4 2 1 )2 0 2 — 3

黄芪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黄芪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黄芪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摘要:对黄芪多糖进行微波辅助提取,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探讨料水质量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ph 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黄芪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水质量比1∶15、微波功率450 w、微波处理时间90 s、ph 8.5。

关键词: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unge]多糖;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8-1896-03黄芪是豆科黄芪属植物,是一种多年生深根性草本药用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升阳、益胃固表、利水消肿等功效,是中国传统的补益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含皂苷、黄酮、多糖及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多糖是黄芪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抗应激、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氧化等多种药理功效[1-3]。

微波提取技术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提取率的一种新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微波提取具有选择性高、快速高效、溶剂消耗小、活性成分得率高、不产生噪音、适合热不稳定物质等特点[4]。

研究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芪多糖,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以期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效率。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原料与试剂黄芪购于黄冈市药材市场,由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制药教研室鉴定为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的干燥根。

葡萄糖标准品购自成都化学试剂厂。

1.1.2 仪器与设备 wd800型galanz微波炉购自格兰仕电器公司,uv-160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购自日本岛津公司,re52cs真空旋转蒸发仪购自上海荣生仪器厂,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购自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中药万能粉碎机购自江阴市伟翔药化机械厂。

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概况

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概况

黄芪多糖提取⽅法的研究概况众所周知,黄芪具有补⽓固表、利尿排毒、排脓、敛疮⽣肌的功效,主产于⽢肃、内蒙、陕西、河北及东北、西藏等地。

黄芪多糖⾃1981年被提取分离以来,研究与应⽤报道逐渐增多,许多学者在研究黄芪多糖组成、结构和⽣物活性的同时,对其提取分离⼯艺进⾏了研究,探索发现出了⼀些新的提取分离⽅法。

⼀、蒸馏⽔提取法由于黄芪多糖是溶解于⽔⽽不溶解于醇的⼤分⼦化合物,所以⽬前黄芪多糖的提取主要采⽤蒸馏⽔提取⼯艺,即将黄芪根粉碎后加于蒸馏⽔中煮沸,使黄芪多糖溶解于⽔,合并滤液浓缩后调pH为中性,⽤⼄醇将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分离,丙酮洗涤,经过冷冻和真空⼲燥后得到粗多糖。

这种提取⽅法⼯艺简单,操作简便易⾏,但是对提取物的选择性不好,可把黄芪中的黄酮、皂甙等同时提取出来,⽽在后续⼯艺中⼜不容易将它们分离出来。

蒸馏⽔提取法⽔煮温度⾼达100℃,提取成本⾼,并且多糖粗品收率低,约为2.5%左右,严重制约了黄芪多糖的研究与开发。

通过对黄芪多糖⽔煎提取⼯艺优化试验研究表明,多糖含量随因素变化差别较⼩,⽽收率差异明显。

加12倍量⽔,提取3次,每次1.5⼩时为最佳⼯艺,其中多糖的得率为2.0%,总多糖含量为37.5%;丁利君等研究得出提取黄芪中多糖的最佳⽅法为⽤80%⼄醇溶液,固液质量⽐为1:60,于90℃⽔浴提取,多糖粉得率.94%,其中⽔溶性多糖的含量为58.6%;陈芳艳等研究⽔煎法提取黄芪多糖表明,最佳提取时间为60分钟,提取温度为100℃,溶⽐1:6,提取两次黄芪多糖的最⾼含量达6.75微克/毫升;孙瑞敏等改进了传统100℃⽔煮醇沉法从黄芪中提取多糖的⽅法,在适当的温度(62~68℃)进⾏提取,避免将多种物质同时提出,使提取物的组成单⼀,第⼀次提取物的纯度能达到96%以上,且外观为⽩⾊,再经⼀次提纯后纯度可达到99%以上,黄芪多糖提取率为8.2%;周冬梅等研究发现,黄芪多糖较佳的提取⼯艺为加12倍量⽔,提取3次,每次1⼩时,经过验证试验表明,此⼯艺稳定、合理、可⾏;张亚环等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黄芪多糖最佳提取⼯艺为,先⽤10倍量⽔浸泡0.5⼩时,煎煮1.5⼩时;第2次加8倍量⽔,煎煮1.0⼩时;第3、4次各加6倍量⽔,煎煮时间为1.0⼩时;王淑萍等采⽤温浸法优化了试验,最佳提取黄芪多糖⼯艺为料液⽐1:6,提取时间90分钟,提取温度100℃时提取3次;采⽤⼄醇沉淀法,分离的最佳⼯艺是⼄醇浓度为90%,加⼊量为5倍体积,沉淀时间为4⼩时;确定最佳纯化⼯艺为AB28⼤孔吸附树脂吸附,30%⼄醇洗脱。

一种黄芪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用途

一种黄芪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用途

一种黄芪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用途黄芪多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种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在医学和保健品领域的用途。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其中黄芪多糖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黄芪多糖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因此,提取黄芪多糖并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是一个关键的步骤,直接影响到提取效果和产品质量。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热水浸提法、酶解法、超声波法等。

其中,热水浸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黄芪研磨成粉末,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然后,将浸泡后的黄芪粉末进行加热处理,提取黄芪多糖;最后,通过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黄芪多糖提取物。

黄芪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医学领域,黄芪多糖可以用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治疗。

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此外,黄芪多糖还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因此,黄芪多糖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和免疫调节药物的研发。

除了医学领域,黄芪多糖还被应用于保健品领域。

由于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黄芪多糖可以作为抗衰老保健品的重要成分。

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此外,黄芪多糖还可以调节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因此,黄芪多糖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

黄芪多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合适的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取黄芪多糖,并应用于医学和保健品领域。

黄芪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黄芪多糖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并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富集工艺研究

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富集工艺研究
加纯化水 量 4 0 m l ; 确 定 醇 沉 的条 件 : 加9 5 % 乙醇 至 终 浓 度 9 0 %进 行醇沉静 置 4 h , 收 集 沉 淀 物 。结 论 水 提 醇 沉 工 艺 收 率 稳定 , 方 法 简便 、 快速 , 为 黄 芪 多糖 的 开发 利 用提 供 了 实验 依 据 。
C UI Ho n g — h u a ,Z HAO Yi n g — r i ,WANG S h u — me i 。 L UO L a n ,YI N Yo n g — q i n

( 1 . C h i n e s e Ma t e r i a Me d i c a ,G u a n g d o n g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0 6, C h i n a; 2 . C o l l e g e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G u a n g z h o u U n e f o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0 6 ,C h i n a )
摘要: 目的 优化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富集工艺。方法 以粗多糖提取率和葡萄糖计总多 糖得率为指标, 通过单因素及
正 交设计 法 k ( 3 ) ( 四因素 : 温度 、 时间、 次数和 固液比 ) 考察 黄 芪中黄芪 多糖 的水提取 工 艺, 再运 用单 因素考察 黄芪 多 糖 的醇沉 工艺条件 ( 乙醇浓度 、 醇沉时间 ) 。结果 确定最佳水提 取工 艺条件 : 在7 O ℃恒温 中回流提取 3次 , 每次提取 3 h ,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改)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改)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改)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学生姓名:赵晓玲指导教师:李峰专业名称:食品检验研究方向: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所在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零一一年七月目录摘要 (4)1 前言 (4)1.1黄芪的生物学特性及生境 (4)1.1.1膜荚黄芪 (5)1.1.2蒙古黄芪 (5)2.1黄芪多糖功效 (6)2.1.1 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 (6)2.1.2 抗肿瘤作用 (6)2.1.3 对创伤感染的影响 (6)2.1.4 保护作用 (6)2.1.5 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7)2.1.6 黄芪多糖抗病毒作用 (7)2.1.7 黄芪多糖抗细菌作用 (7)1.3黄芪的成分及药用价值 (7)1.4研究的意义 (8)2.材料与试剂 (8)2.1材料 (8)2.2仪器 (9)2.3方法 (9)3.热水提取草本刺嫩芽根多糖的正交试验结果 (10)致谢 (12)摘要鉴于多糖的生物活性的多样化,并且对于人体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型的保健物质,所以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多糖成为当今保健品研发的热点。

基于多糖的药用保健功能,本文从黄芪中提取多糖,对其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目前黄芪多糖的提取主要采用水提取和CaO提取两种工艺,水提取分离工艺不成熟,效率较差,提取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黄芪多糖的研究开发利用。

用pH9~10的CaO水溶液提取黄芪多糖,其得率显著提高,成本下降。

关键词:黄芪多糖水提取CaO1 前言1.1黄芪的生物学特性及生境黄芪(Milkvetch Root),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

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关于超声细胞粉碎提取黄芪多糖

关于超声细胞粉碎提取黄芪多糖

关于超声细胞粉碎提取黄芪多糖【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细胞粉碎仪对黄芪多糖提取的影响。

方法超声细胞粉碎与水煎煮、碱提分别提取黄芪样品,比较3种方法获得的多糖纯度。

结果超声细胞粉碎提取得到的黄芪多糖纯度最高,水煎法次之,碱提法最差。

结论超声细胞粉碎仪适宜黄芪多糖的提取。

【关键词】黄芪多糖;超声细胞粉碎;黄芪多糖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n the extrac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by ultrasonic cell disrupter. Methods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was extracted by Ultrasonic Disrupter,boiling in water and soakage in alkali, and compared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respectively. Result The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by ultrasonic disrupter, the second was by boiling in water, the worst was by soakage in alkali. Conclusion Ultrasonic disrupter is suitable to extract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Key words: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ultrasonic cell disrupte;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

黄芪多糖微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黄芪多糖微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 0 09年第 2 0卷第 4期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 V L2 O4 I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9 O .0N . S
2 9 样 品含量测定 取 3个批 次的样 品各两份 , . 每份约 1 , 较高 , 0g精 峰形较好 , 品中槲 皮素峰 能达到 基线分 离 。故 最后选 样 密称定 , “ 按 供试 品溶 液的制备 ” 下操作 , 2 l 项 取 0 注入 高效 色 定检测波 长为 3 0n 。 6 m 谱仪 , 以色谱条件测定 , 计算槲 皮素的含 量 , 结果见表 2 。 黄酮类成 分在测定中易出现拖尾现象 , 在流 动相 中可加入磷
酸 , 制其拖尾 , 抑 提高其 峰形 对称性 。通 过对不 同 比例 的流动 相及磷酸浓度 的实 验选 择 , 结果发现 甲醇 一水系统 比乙腈 一水 系 供试品来源 取样量 峰面积 c / 1 , 统分离效果好 ; 甲醇增 加可 改善 峰形 , 少拖 尾 , 甲醇 比例过 减 但 高, 分离效果下 降 , 以 甲醇 一水 ( 0 0 为流动 相 , 而 6 :4 ) 分析 时 间 10 68 0 180 5 7 .7 10 52 7 适中; 磷酸的 比例在 0 1 ~ . % 之间 , 能保证 样 品的分 离 , .% 04 都 小井沟 10 56 .0 1 2 .3 4 8 7 095 .9 6 098 .9 9 1 O4 5 O 1 73 7 4. 4 10 . 02 2 本文 比较 了 甲醇 一 . %磷 酸不 同比例 , 04 结果 发现对 黄花铁线莲 五 一水 库 10 35 .0 14 4 7 3 4 0 8 64 . 3 0 842 3 而言 , 选择现正文所用流动相 , 待测成 分分 离较好且峰形最佳。 Q Q Q 丝 墼 : : 1 槲皮 素为黄酮类化合 物 , 在槐花米 、 杏等中均有分布 , 银 具心 3 讨 论 血管 方 面 的生 理 活 性 , 是 黄 花 铁 线 莲 中 的 主 要 有 效 成 分 , 也 因此 选定 提取 溶 剂 后 , 相 同 水 解 条 件 下 , 别 用 水 浴 回 流 提 取 测定 其 含 量 可 较好 地 控 制产 品质 量 , 证 蒙 医用 药 的安 全 性 与有 在 分 保 与超声 提取处理样 品 , 结果发 现槲皮 素总含量 , 浴 回流 法 比超 效 性 。 水 声提取法高一倍 多 , 明回流更有利 于黄酮类 物质 的水解 , 说 因此 参考 文献 : 选定 水 浴 回 流提 取 的 方法 。为 了 保 证 被 测 成 分 在 回流 提 取 过 [ 朱亚民. 1] 内蒙古植 物药 志 , 1卷 [ .呼和 浩特 : 第 M] 内蒙古人 民 出 程 中能 全部 提 净 , 验 研 究 中 对 样 品 提 取 次 数 作 了考 察 , 果 见 实 结 版 社 ,0 0 3 2 2 0 :9 .

两种黄芪多糖提取方法比较

两种黄芪多糖提取方法比较

两种黄芪多糖提取方法比较陈玉霞;林峰;莫娟;杜向党【摘要】为了优选黄芪多糖提取的工艺,分别用水提醇沉法、微波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比较两种工艺提取黄芪多糖的提取率和提取时间,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多糖含量.结果:水提醇沉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4.468%,含量29.40%;微波提取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4.502%,含量31.25%.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在提高黄芪多糖产率和有效缩短提取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是获得较高黄芪多糖提取率及含量的方法.【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5(034)003【总页数】4页(P20-22,30)【关键词】黄芪多糖;水提醇沉法;微波提取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作者】陈玉霞;林峰;莫娟;杜向党【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2黄芪是一种常见的补益类中草药,黄芪主产于甘肃、内蒙、陕西、河北及东北、西藏等地 [1]。

黄芪多糖是黄芪中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之一, 它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抗应激、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氧化等多种药理功效,能促进免疫器官功能和抗体生成,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等作用[2-4]。

自1981年黄芪多糖被提取分离以来,研究报道不断增多[5-8] ,已成为中药提取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的焦点之一。

目前黄芪多糖的传统提取法主要是采用蒸馏水提取工艺,该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易行,但得到多糖粗品的收率低,加上提取成本很高,使得黄芪多糖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类活性成分,许多学者在研究黄芪多糖组成、结构和产物活性的同时,对其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出更合理、更可行的生产工艺。

本试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黄芪多糖的收率,所提粗黄芪多糖的含糖量,整个工艺流程是否经济,保持所提的黄芪多糖具有活性。

不同提取工艺对黄芪精口服液中成分的影响

不同提取工艺对黄芪精口服液中成分的影响

不同提取工艺对黄芪精口服液中成分的影响摘要:目的:选择两种不同的提取工艺来提取黄芪,一种工艺为离心法;另一种工艺为水醇法,之后对这两种工艺所提取的黄芪含量进行对比,最终得出离心法效果比较好。

方法:提取工艺主要是离心法以及水醇法,在此基础之上,再选择两种测定含量的方法,一种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另一种是薄层扫描法,之所以选择两种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想以此确定不同提取工艺对黄芪精口服液中成分的确切影响。

结果:离心法提取的含量要远远的超过水醇法。

结论: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发现,离心法对样品的损失程度比较低,而且提取的含量也比较高,所以可以推广使用,而且因为提取过程没有化学过程,因此可以在工业中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关键词:黄芪精口服液;提取工艺;成分;影响1 引言黄芪精口服液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黄芪,这种成分主要是由黄芪多糖构成,而黄芪多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尤其是非特异性以及体液中的免疫功能。

而其他成分除了可以增加人的免疫力外,还可以提高人的能量,使在长期的工作中不会出现疲劳的现象。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经常单独使用可以预防感冒,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症状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其效果更加明显,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会选择此药来治疗小儿哮喘,这种药物也经常被应用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在临床使用中,黄芪主要是以口服液的形式出来,通常的提取工艺都是水醇法,这种提取方法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也需要损耗一定量的要用乙醇,所以本文探讨使用离心法来提取,以此做对比。

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仪器:烧杯、硅胶薄层板、薄层扫描仪、离心机试剂与药材:黄芪饮片4000克,黄芪甲苷标准品0.5克。

2.2 实验2.2.1 黄芪精口服液的制备。

(1)黄芪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称取黄芪饮片100克,加适量纯化水浸泡20分钟左右,再加纯化水至总量800毫升。

煮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煮40分钟,搅拌,过滤,得450毫升药液,将药液分为体积相等的两份,一份用醇沉法制备一份用离心法精制。

黄芪多糖的提取及按相对分子质量分段分离

黄芪多糖的提取及按相对分子质量分段分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0,16 ( 5 ): 719~723Chin J Appl Environ Biol=ISSN 1006-687X2010-10-25DOI: 10.3724/SP.J.1145.2010.00719黄芪(R a d i x a s t r a g a l u s )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其中含多糖、皂甙、黄酮、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1],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 )是含量最多的一种,其主要生物活性表现为增强免疫功能、抗流感、抗肿瘤、防衰老及抗辐射[2~4],改善急梗犬心的心肌收缩性能、缩小梗塞面积、减轻心肌损伤等作用[5].黄芪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M r )分布较广,以往对其药理活性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总多糖方面. 工业产品如黄芪多糖口服液、黄芪多糖饲料添加剂等均使用总多糖. APS 的传统制备方法较为粗放,即便采用同一提取方法也会因具体的技术参数不同而导致所得的总多糖成分有所差异[6~7],这必然导致药理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也是某些活性报道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之一[8];此外,总多糖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不利于深入探讨APS 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此前有报道称较高M r 的多糖能发挥更高的免疫活性作用[9],陈祥东等研究后认为低M r 的多糖仍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10],因此将黄芪多糖按照M r 的大小进行分段分离获得较均一的组分,对提高黄芪多糖的药理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对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采用常温渗滤法提取粗多糖,分级醇沉联合凝胶层析方法进行分段分离,获得了具有不同M r 范围的APS 样品,为进一步研究APS 的活性及其机理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甘肃黄芪根,购于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685型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产品;Bio-Gel P4、P60,Bio-RAD Laboratories 产品;右旋糖酐相对分子质黄芪多糖的提取及按相对分子质量分段分离*丁海龙1, 3 何开泽1** 张 磊2 付 田1(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2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成都 610041)(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Extraction and Fractional S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 from Astragalusmembranaceus 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Weight *DING Hailong 1, 3, HE Kaize 1**, ZHANG Lei 2 & FU Tian 1(1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Chengdu 610041, China)(2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 Chengdu 610041, China)(3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 Beijing 100049, China)Abstract The polysaccharide extracted from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exhibits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has a wide clinical usage. However, up to now, the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s, which consist of complex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This hinders further studies on its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extraction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 and further separation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were studied. APS was initially extracted by room temperature fi ltration. The yield and total sugar content reached 15.92% and 82.43% respectively, which exceeded the value obtained via traditional extraction method. The polysaccharide was then puri fi ed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ing product was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 by fractional precipitation, and further separated by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7 samples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molecular weights range from 1.4×103 to 157.7×103 according to HPGPC, giving excellent candidat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Fig 7, Tab 2, Ref 21Keywords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percolation extraction; ethanol fractional precipitation; gel chromatography; HPGPC CLC Q946.3摘 要 黄芪多糖(APS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以及广泛的临床应用,然而目前对其研究大多以相对分子质量(M r )范围分布较大的总多糖为对象,使得药理活性机制等研究难于深入. 采用常温渗滤方法提取黄芪多糖,粗多糖得率为15.92%,多糖含量为82.43%,较传统水煮醇沉法有较大提高;对提取的粗多糖用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用分步醇沉联合凝胶层析进行分段分离,获得7个多糖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 )测定,分离的7个组分皆为均一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 )测定证明该7个组分具有不同的M r ,其范围分布在1.4×103~157.7×103,为进一步研究黄芪多糖活性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图7 表2 参21关键词 黄芪多糖;渗滤提取;分步醇沉;凝胶层析;高效渗透凝胶色谱CLC Q946.3收稿日期:2009-11-02 接受日期:2010-0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801537)资助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801537)**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hekz@)72016 卷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量标准品(Mr依次为2 500、4 600、7 100、21 400、41 100、133 800);其它试剂为分析纯.LKB层析系统;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阿贝折射仪,泉州化学仪器厂;双光束扫描紫外分光光度计,英国UNICOM公司;冷冻干燥器,英国LABCONCO公司,freeze dry/shell freeze system;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公司;质谱仪,美国,EINNIGAN LCQ;循环水式真空泵,予华仪器厂;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仪器公司;真空干燥箱;层析柱,2 500 mL及2 000 mL;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示差折光检测器;Shodex OHpak SB-803HQ凝胶色谱柱.1.2 黄芪多糖的提取将购得的鲜黄芪根洗净、切片、烘干、粉碎,制成黄芪干粉. 称取干粉500 g,加水1 200 mL混匀后倾入层析柱中. 调节流入及流出速度,分步收集渗滤液. 阿贝折射仪检测收集的渗滤液多糖浓度,硫酸萘酚法辅助检测.将收集的渗滤液置沸腾的水浴锅加热15 min,静置弃去底层沉淀. 上清液减压浓缩至黏稠糊状后,加入3倍95%的乙醇进行沉淀,加水溶解沉淀,旋转蒸发仪蒸发至多糖粘附于皿壁后,置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过夜,得黄芪多糖粗提物(NGF).1.3 分离纯化685弱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层析柱为2.6 cm ×70 cm,LKB层析系统;介质为685型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液A 为20 mmol/ L Tris-HC1(pH 8.0),B为0.5 mol/ L NaCl;上样浓度为8%;流速为60 mL/h;UV 206结合硫酸/α-萘酚法检测糖峰[11~12].Bio-Gel P4凝胶过滤柱层析:层析柱为1.6 cm ×100 cm,LKB层析系统;介质为Bio-Gel P4;蒸馏水洗脱;上样浓度为12%;流速为30 mL/h;UV 206结合硫酸/α-萘酚法检测糖峰,AgNO3检测Cl-. 收集糖峰,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多糖粘附于侧壁,置减压干燥箱内减压干燥过夜,得到黄芪多糖(APS).1.4紫外扫描精确称取NGF、APS各10 mg,配制成浓度均为100 μg/ mL的两种样品溶液. 双光束扫描紫外分光光度计于190~400 nm进行扫描.1.5分级醇沉取100 g黄芪多糖总提取物加水溶解,配制成质量浓度40%的黄芪多糖溶液. 8 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在上清液内加乙醇调醇浓度为10%,收集沉淀,将上清液调节醇浓度为20%,再次收集沉淀,将上清液调节醇浓度为30%,依此类推至醇浓度为90%[13]. 将各浓度下的醇沉物旋转蒸发后减压干燥,计算多糖的得率.1.6 Bio-gel P60凝胶柱层析将分级醇沉得到的样品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8%的多糖溶液,Bio-gel P60凝胶柱层析(1.5 cm×100 cm),流速为20 mL/h ,UV 206结合硫酸/α-萘酚法检测糖峰. 收集糖峰,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多糖粘附于侧壁,置减压干燥箱内减压干燥过夜,获得黄芪多糖各组分.1.7 各组分的HPLC精确称取各组分各100 mg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1 mg/mL的黄芪多糖溶液. 100 nm微孔滤膜进行过滤. 高效液相色谱仪为Waters公司产,KB-803层析柱(300 mm×8 mm),上样量20 μL,流动相为蒸馏水,流速1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14].1.8 HPGPC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色谱柱为Shodex OHPak SB-803HQ,流动相为0.71%硫酸钠溶液(内含0.02%叠氮化钠),标准品及样品溶液浓度为1 mg/mL,柱温35 ℃,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5 ℃),流速0.5 mL/min,取标准品溶液及样品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15~17].标准曲线的绘制:取上述右旋糖酐系列标准品溶液分别进样,记录洗脱峰的保留时间,以标准Mr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相应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为横坐标,采用GPC专用软件绘制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样品的测定:取各样品溶液依次进样,记录洗脱峰的保留时间. 由得到的标准曲线计算各组分的Mr.2 结 果2.1 提 取层析柱流速调整为300 mL/h,按500 mL进行分步收集. 图1为阿贝折射仪检测到的渗滤液多糖浓度变化,阿贝折射仪显示第7次收集液浓度为0.2%,第8次收集液接近0. 用硫酸萘酸法检测各步收集液显示:第7次收集液中多糖含量已经较少,第8次基本不含多糖. 因此渗滤液总体积达8倍体积即4 L后不能再有效地提取多糖,故在一定的渗滤条件下,8倍体积即可有效提取黄芪多糖. 得到的NGF呈淡黄色,经减压干燥后称量79.64 g,得率15.92%. 此得率高于水煮醇沉、纤维素酶法等传统提取,而在多糖含量方面仅低于微波辅助提取. 几种提取方式下黄芪多糖得率及含量见表1.2.2 纯 化NGF 79.64 g,经685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图2)和Bio-Gel P2凝胶过滤柱层析(图3),减压干燥得52.17 g APS. 纯品得率为65.51%. 因此从黄芪干粉到黄芪多糖纯品的总得率为10.43%.2.3 紫外扫描对NGF、APS的紫外扫描见图4. 粗多糖NGF在260-280 nm处仍有明显的吸收峰,证明粗多糖尚含有蛋白质核酸类杂质. 经过685阴离子交换树脂及Bio-gel P4纯化后APS在此处无明显吸收峰,证明APS纯度较高.图1 渗滤液多糖浓度变化曲线图Fig. 1 Changing concentrations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n percolate721 5 期丁海龙等:黄芪多糖的提取及按相对分子质量分段分离2.4 分级醇沉糖溶液中醇浓度较低时,产生的沉淀量较大. 收集沉淀后继续提高溶液中的醇浓度,多糖的沉淀量减少,70%醇浓度下的沉淀已经相当少,80%后几乎无沉淀产生. 最后共得到7个组分,根据乙醇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其分别命名APS1~APS7. 多糖沉淀量随醇浓度变化曲线见图5.2.5 Bio-gel P60凝胶柱层析各组分的凝胶层析中,UV色谱图显示皆有一个主峰,α-萘酚法检测主峰皆为糖峰. 除主峰外仍有1~3个峰存在. 检测显示这些峰为糖峰或杂质峰. 如APS1的成分就比较复杂,除一个主糖峰还还有两个糖峰及一个杂质峰(图6). 这说明分级醇沉下获得的多糖并非均一组分. 收集主糖峰,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多糖粘附于侧壁,置减压干燥箱内减压干燥过夜.将7个组分分别命名为Un-APS1至Un-APS7.2.6各组分的HPLC图7为组分Un-APS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分步醇沉得到的7个组分,经过Bio-gel P60凝胶层析之后,形成了较均一的组分. 多糖峰在24.66 min达到峰值,峰形较为对称.2.7 HPGPC测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右旋糖酐Mr标准对照品保留时间及其相应的对数值见表2,以标准Mr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相应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 = -0.5193x +13.568,R2=0.998 1.根据样品的平均保留时间16.12、16.80、17.75、18.19、18.23、18.75、20.07 min,得到7个组分的重均Mr分别为:157.7×103、69.9×103、22.4×103、13.2×103、12.6×103、6.8×103、1.4×103.3 讨 论黄芪作为一种重要的益气补脾中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黄芪多糖是黄芪中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之一,其提取及药理作用已经研究得比较深入透彻. 然而常温下提取黄芪多糖尚未见报道,有些学者则认为常温下无法提取黄芪多糖[20]. 按照本文常温渗滤的提取方法,常温下不但可有效提取黄芪多糖,而且在得率及多糖含量方面效果比传统的水煮醇沉法好.以往对黄芪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的总提取物上.表1不同提取工艺多糖含量收得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ontents and yields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样品处理方法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多糖含量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收得率 Yield coeffi cient (P/%)水煮醇沉 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WAE)7.84 3.67Cao煮醇沉 Alkaline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AAE)37.90 6.77纤维素酶法 Cellulase degradation [18]50.209.78微波辅助提取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19]88.1014.60常温渗滤 Room temperature percolation82.4315.92图2 NGF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层析图(左峰为糖峰,右为蛋白质峰)Fig. 2 Chromatography of NGF on 685 anion exchange resin(The left peak is polysaccharide, and the right one is protein)图3 NGF在Bio-gel P4上的脱盐层析图(左峰为糖峰,右为离子峰)Fig. 3 Desalting of NGF on Bio-gel P4(The left peak is polysaccharide, and the right one is ion)图4 NGF(外侧)、APS(内侧)的紫外扫描图Fig. 4 Ultraviolet scanning diagram of NGF (outside) and APS (inside)图5 沉淀多糖量随醇浓度变化曲线图Fig. 5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precipitated polysaccharide changing withdifferent ethanol concentrations72216 卷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由于黄芪多糖Mr分布较宽、成分复杂,前人的研究成果也不尽相同. 从提高多糖的药理活性及稳定性角度来考虑,将多糖按Mr分段并研究各个Mr段的药理活性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乙醇分步沉淀法是将多糖按Mr大小分段的比较常用的方法,当需要某种植物中多糖的一个部分时,就可以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来实现[21]. 然而分步醇沉因操作原因或人为因素,或多或少的会存在偏差,这在凝胶层析出现多于一个的糖峰中体现出来. 因此,为保证实验的严谨与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出现的多个峰鉴定后进行取舍.对于层析凝胶的选择,相比于Sephdex系列凝胶来说,Bio-gel系列出的峰形更加尖锐,分离的效果明显. 而对于同一系列的凝胶来说,孔径越大,分离的多糖Mr范围越宽,分辨率越低,这在多次实验操作中很直观地体现了出来:用较大型号的凝胶层析,多糖往往会汇合成一个混合峰洗脱下来. 所以经过多次试验对比效果后,最终采用了Bio-gel P60.最后测得的各组分Mr证实黄芪多糖Mr分布较广,最小Mr不到1.5×103,最大Mr超过了150×103,这也与文献中报道的黄芪多糖Mr分布相吻合[7, 13]. 因此,本文中的分步醇沉凝胶层析联用的方法可以比较有效地将黄芪多糖进行分段分离. 值得注意的是,分离到的各个组分的Mr分布并非是均匀的,Un-APS4与Un-APS5重均Mr非常接近. 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继续优化分段的条件及参数,以达到更为理想的分段效果.References1 Song LR (宋立人), Hong X (洪洵), Ding XL (丁绪亮). Dictionary ofModern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China: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House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 Yan F, Zhang QY, Jiao L, Han T, Zhang H, Qin LP, Khalid R. Synergistic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e lignans with astragaluspolysaccharides on chronic liver injury in rats. Phytomedicine, 2009, 16(9): 805~8133 Wang N, Zhang DL, Mao XQ, Zou F, Jin H, Ouyang JP. Astragaluspolysaccharides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TP1B through relieving ERstress induced activation of ATF6 in a ra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Mol& Cell Endocrinol, 2009, 307 (1~2): 89~984 Cho WCS, Leung KN. In vitro and in vivo immunomodulatingand immunorestorative effec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JEthnopharmacol, 2007, 113 (1): 132~1415 Chen W (陈蔚), Yu MH (余茂华), Ye HY (叶红英). Protective effect of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on diabetic myocardium in hamsters. FudanUniv J Med Sci (复旦学报), 2007, 34 (4): 541~544, 5486 Yang JH (杨俊红), Zhang HC (张恒春), Guo JT (郭锦棠), Di QQ(邸倩倩), Zhang TJ (张铁军).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function on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ng characters of Astragalus extract. J EnginThermophysics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7, 28 (4): 649~6517 Wang Y (王莹), Zhao YM (赵毅民), Zhang QF (张起凤), Qiao SY (乔善义), Qi CH (齐春会), Zhang YX (张永祥). Isolation and structureelucidation of novel glucan from Astragalus monghoicus. Chin Trad &Herbal Drugs (中草药), 2002, 32 (11): 962~9648 KongXF(孔祥峰), Hu YL (胡元亮), Song DL (宋大鲁). 黄芪多糖的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 Chin J Trad Veter Sci(中兽医学), 2003, 112(3): 43~739 Lobner M, Walsted A, Larson R, Bendtzen K, Nielson CH. Enhancementof human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by administration of a high-molecular- weight polysaccharide extract from the cyanobacteriumArthrospira platensis. J Med Food, 2008, 11 (2): 313~32210 Chen XD (陈向东), Liu XW (刘晓雯), Wu WT (吴梧桐). Separation,purif ic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polysaccharide from Grifola frondosa. Chin J Nat Med (中国天然药物)2006, 4 (1): 77~8011 Yao YJ (姚毓婧), Yang RZ, Zhang JS (张劲松), Pan YJ (潘迎捷).图6 APS1的Bio-gel P60凝胶柱层析图(左侧最高峰为主糖峰)Fig. 6 Gel chromatography of APS1(The highest peak indicates the polysaccharide peak)图7 Un-APS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Fig. 7 HPLC of Un-APS1表2右旋糖酐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品保留时间Table 2 Retention time of dextran standard标准品编号Number of dextran standard M r lg M r保留时间 Retention time(t/min) A12500 3.39719.60A24600 3.66219.01A37100 3.85118.78A421400 4.33017.72A541100 4.61317.29A6133800 5.12616.25723 5 期丁海龙等:黄芪多糖的提取及按相对分子质量分段分离Opotimum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fruiting bodies of Coprinus comatus. Microbiogy (微生物学通报), 2007, 34 (6): 1071~107312 Jia J B (贾建波), Li XQ (李向前), Ya ng W (杨文), Z ha ng H(张恒). Segregation and purif 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hellinusigniariuand structure appraisal of this fraction. Food Sci (食品科学), 2006, 27 (12): 446~44913 Yan QJ (闫巧娟), Han LJ (韩鲁佳), Jiang ZQ (江正强), Huang CJ (皇才进).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ng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Food Sci (食品科学), 2004, 25 (8): 27~2914 Han J (韩晶), Chen XH (陈晓辉), Sun LX (陈立新), Zhan ZH (占志惠).Analysis of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s in Heterosmilax japonica polysaccharide by precolumn derivation HPLC. Zhong Yao Cai (中药材), 2009, 32 (6): 893~89515 Xu X X (徐晓霞), Li Y (李炎), Liu H (刘华), Xu Y (徐燕).Determination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Mw) and weight distribution (Mw distribution) in Duohuahuanjing polysaccharide by HPLC. Sichuan J Physiol Sci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8, 30 (3): 102~103 16 Zinck P, Terrier M, Mortreux A, Visseaux M. On the number-averagemolecular weight of poly(1,4-trans isoprene) determined by conventionalGPC. Polym Testing, 2009, 28 (1): 106~10817 Ai ZZ (艾则孜), Ma XK (马晓康), Fa Rok (法鲁克). Determination of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s of polysaccharide in xuelian oral liquid by HPGPC. J Med & Pharm Chin Minorities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5 (5): 46~4718 Chen XW (陈学伟), Ma SL (马书林). Extraction of Astragalusiepsensis by cellulose degradation. Shanghai J Trad Chin Med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 39 (1): 56~5819 Gong SZ (龚盛昭), Yang ZR (杨卓如). Investigation into the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J South China Univ Technol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4, 32 (8): 93~96 20 Sun RM (孙瑞敏), Liu DP (刘东平), Chen J (陈俊), liu ZF (刘遵峰), Liu XP (刘雪萍), Li FX (栗方星), Bo XH (卜显和). Extraction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in Astragalus. Acta Sci Nat Univ Nankaiensis (南开大学学报), 2005, 38 (1): 33~3621 Liu YH (刘颖华), He KZ (何开泽), Zhang JF (张军峰), Meng YW(蒙义文).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polysaccharide from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 9 (2): 141~1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比较综述
[摘要]黄芪多糖是黄芪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对黄芪多糖的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提高黄芪多糖产量及品质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黄芪多糖;提取工艺;比较;综述
黄芪味甘,性微温,祖国医学认为其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脱毒、敛疮生肌等功效[1],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免疫调节[2-3],抗病毒[4],抗肿瘤[5-6]以及抗氧化[7];调节血糖,保护肝脏[8]的作用,但由于我国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不成熟,效率较差,导致黄芪多糖的产量过低,现在我国黄芪多糖多用于出口,却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黄芪多糖产量及品质提供借鉴依据。

我们将从①黄芪多糖的得率;②所提粗黄芪多糖的含糖量;③整个工艺流程是否经济;④保持所提的黄芪多糖具有活性等四方面判断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的优良。

1.黄芪多糖的得率
黄芪多糖一般的提取工艺为水煮醇沉法[9],但是按此法黄芪多糖的得率只为为3~4%,倪艳、苏强等人[10]设计了正交实验,对黄芪多糖水煮提取工艺作了优化研究。

结果发现,黄芪粗多糖的得率,与提取次数,时间以及水量有关。

以加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h为最佳工艺。

其中多糖的得率为2.0%,总多糖含量
为37.5%。

李红民等[11]用一般的水煮工艺中水煮的部分换成
ph=9~l0的cao水溶液提取或ph=9~10na2co3水溶液提取液浓缩时,ph值在6.15左右,显著提高了黄芪多糖得率。

丁利君等[12]比较了在同样条件下,水浴浸提法的提取效果要比超声浸提法、微波浸提法好,测得其多糖得率为5.94%。

2.所提黄芪多糖的含糖量
李树珍等[13]认为利用超滤法和水煮醇沉的工艺相比,用两次醇沉后即得多糖的粗提物,粗多糖得率较低,含糖量较高。

陈学伟等[14]研究了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多糖,通过正交实验发现酶解的最佳条件为120min,酶用量为0.8,酶解温度为75℃,提取多糖含量为9.78%,总糖含量为50.2%。

3.经济的工艺流程
戴述诚等[15]发现用101一澄清剂及其助剂可以取代乙醇对黄芪多糖醇提取处理,具有相同条件下降低成本的优点。

张萍等[16]综合对比了微波辅助提取法与传统水提法的提取率和时间,兼顾耗电量等众多因素,微波辅助提取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方法;龚盛昭等[17]认为微波辅助提取黄芪多糖法与水加热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既能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剂用量,又能提高黄芪多糖产率,一举两得。

4.保持黄芪多糖的活性
黄芪中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皂甙、黄酮、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胡萝卜素、叶酸等,这些活性成分均与其药效有关,但最主要
的是黄芪多糖和黄芪皂甙发挥作用,要保持黄芪多糖的活性,先决条件是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

倪艳[18]等人通过降低提取温度到68℃,从而避免了将多种物质同时提出。

使第一次提取物的纯度就能达到96%以上,同时减少了后续纯化的过程。

田洛等[19]借鉴碱溶液对植物细胞起到破壁作用,采用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提高了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而且残渣中有效成分残留量低,是较理想的提取黄芪多糖的方法。

由于黄芪多糖具有的药用价值,决定其经济价值,因而人们进行了较大的工艺改进,虽然卓有成效,但是每种方法总有缺憾,仍然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集所有方法所长,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领域有着广阔的空间,而黄芪多糖活性的保持,更是这个研究领域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苗明,李振国.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
[2]王向荣,彭涛.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j].新研究,2008,2:46-48.
[3]罗燕,谷新利,徐雷等.黄芪多糖分级组分的提取及其对鸡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9,l8(6):39—42.
[4]张伟,朱连勤,王吉才等.黄芪多糖在增强家禽免疫功能和抗病毒方面的应用[j].家禽科学,2007,1:41—43.
[5]黄宏思,黄卫彤,覃志坚等.cd3ak和黄芪多糖联合治疗荷瘤
动物的实验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3):332-334.
[6]陈光,臧文臣,刘显清等.黄芪多糖对动物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2,30(4):55—56.
[7]李彦东,范阔海,尉晓波.黄芪多糖在动物机体免疫中的作用[j].国外畜牧学,2009,29(4):90—91.
[8]石玉桂.黄芪多糖的主要作用及其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甘肃畜牧兽医,2009,4:36—37.
[9]孙文基,张登科,党治稳.天然药物成分提取与制备[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3
[10]倪艳,苏强,刘霞,李先荣.黄芪多糖水煮提取工艺的优化实验研究.1998,23(5):284—286
[11]李红民,黄仁泉,王亚洲.提高黄芪多糖提取收率的工艺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0,30(6):509—510.
[12]丁利君,吴倩萍.黄芪多糖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食品与机械,2003,4:7.
[13]李树珍,赵红霞,自卫国.黄芪不同提取工艺多糖含量的比较[j].中草药,1995,26(8):408-410.
[14]陈学伟,马书林.酶法提取黄芪多糖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56-58.
15.戴述诚,罗平珍,陈幽腾,等.用101一澄清剂提取黄芪多糖溶液[j].中国动物保健,2004,10:47
[16]张萍,梁新丽,廖正根等.正交设计优选黄芪多糖的微波辅
助与传统提取工艺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1):33-35
[17]龚盛昭,杨卓如.微波辅助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32(8):93.
[18]倪艳,苏强,刘霞,等.黄芪多糖水煎提取工艺的优化试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284—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