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地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是以地球科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原则,对地下空间工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交叉学科。
地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地质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技能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 本科生应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地质勘探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2. 本科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相关工作;3. 本科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地质工程领域从事工作和管理。
二、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包括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地质勘探技术、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等。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基础地质学:包括地质力学、动力地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雷达勘探等方面的知识。
3) 地下水动力学:包括地下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内容。
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包括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5) 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包括地下隧道、地下矿山、地下城市等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
6) 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包括地质灾害环境治理、城市地下水防渗与保护等内容。
2. 实践教学环节除课程学习外,地质工程专业还要求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地勘察、项目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其中包括以下环节:1) 实地勘察:学生需参与地质灾害现场勘察和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现场勘察,了解实际工程情况。
2) 项目设计:学生需要参与地下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等项目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3) 实习:学生需在地下空间工程设计院所、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地质环境保护公司等单位进行实习,熟悉工程实践操作。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在能源、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和国防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评价和治理。
二、基本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
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
初步具备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 坚实的数学、力学和地质学基础。
(2) 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 运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4) 对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开展勘察、评价、治理、设计、规划的能力。
(5) 了解地质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
(6) 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
(7) 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初步具有运用计算机完成地质工程及其相关工作的能力。
(8)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一)学制学制四年。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学位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70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地质工程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培养计划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及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地质工程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岩土工程学、水文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解决地球环境问题和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计划。
一、基础课程地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将重点安排基础课程的学习,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相关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地质工程学科的整体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将深入学习岩土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地震工程学、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等相关课程。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具备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安排实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实践能力培养地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课程、实习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跨学科交叉培养地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将鼓励学生选修跨学科的课程,如地质工程与环境科学、地质工程与建筑工程等相关课程。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五、职业素养培养地质工程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专业伦理课程、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六、终身学习和发展地质工程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
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2篇)
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引言:地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物质组成和演化过程,以及地壳和地下岩石的工程性质和变形规律。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地质工程人才,以满足我国地质工程事业的发展需求。
本文以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为例,介绍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内容。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坚实的地质和岩土力学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地质工程领域从事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地质工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研人才;3. 培养具备较强综合素质、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的工作环境中胜任各类地质工程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方案1. 专业学科基础教育: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地质和岩土力学理论基础,掌握地球科学、地质工程学、地球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管理。
3. 科研能力培养:通过科研项目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学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能够从事地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4. 综合素质教育: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阶段。
1. 基础课程阶段:地球科学基础、地质学、岩石与岩土力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物理等。
2. 专业核心课程阶段:地质工程学、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地下水工程、地震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等。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工程地质)地质工程(工程地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地质工程(工程地质)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研究工程建设中认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技术方法,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
地质工程(工程地质)专业以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学、力学、地球物理、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主要手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工程地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地质工程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主要在山区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工程地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关工程训练,能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资源开发、国土防灾等各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程监理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主要课程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方向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普通地质学》、《工程测量》、《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工程制图》、《CAD基础》、《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质勘察》、《工程与环境物探》、《工程钻探与取样技术》、《混凝土结构原理》、《地基处理与测试》、《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地质工程施工》、《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理论课程,《岩土力学综合实验》、《工程地质勘察实验》等实验课程,《工程地质勘察课程设计》、《地基处理与测试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课程设计》等校内综合实训环节,地质认识实习、构造地质实习、工程地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大校外实践教学。
地质工程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备系统的基础地质、能源地质、固体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人文素养,在能源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与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地学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地质学基础、能源地质、固体矿产地质、矿井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法律和国防知识。
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地质研究工作,具备解决能源与资源的勘查工作或与各类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合理利用能源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
本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可以在煤、油气资源勘查、矿井地质、固体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与工程等方面有所侧重。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1. 主干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资源勘查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2.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与变质岩,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煤及煤层气地质学*,矿产勘查与评价*,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瓦斯地质学*,遗迹学理论与应用*,矿床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为特色课程)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1. 修业年限:2-3年2. 学分要求:总学分98.5学分3.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就业(发展)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炭、石油、地矿、交通、冶金、材料等领域的生产单位、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工作。
地质工程 专业本科培养的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地质类专业名称:地质工程专业代码: 0814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地质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基础(数学、力学知识)扎实,工程概念和动手能力强,地质知识全面,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察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察与评价、管理和各类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外地质工程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工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及地学信息工程等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及地学信息工程等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及地学信息工程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及地学信息工程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概要地质工程学专业,一个融合了地质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就是我们为学子们量身定制的成长的路线图。
在这里你将学习到地质的基础知识,体验到工程的实际应用,感受二者结合带来的魅力。
我们将一起探索地球的秘密,发掘自然的宝藏,为保障人类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吧。
1. 地质工程学专业的重要性一提起地质工程学专业,或许有人会觉得它是晦涩难懂、高高在上的学问。
但实际上地质工程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想象一下城市的道路建设、高楼大厦的选址、矿产资源的开发,背后都离不开地质工程学的智慧。
可以说这个专业就像一双精巧的手,在大地上画出奇妙的建筑和桥梁。
正因为这样,地质工程学专业显得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
它的存在使得人类能更加高效、安全地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不仅要看到这个专业背后的科学原理,更要看到它在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选择这个专业,意味着肩负起一种责任,那就是用知识和智慧去保护地球,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地质工程学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吧!2. 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目的与意义我们都知道,地质工程学与国家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那么我们制定这个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呢?首先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地质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地质工程工作的能力。
其次我们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计划的设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为我们深知,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
这也是我们的意义所在——通过教学计划的实施,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地质学和工程学知识,能够从事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地下空间利用、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按照学分要求、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综合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学分要求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总学分不少于XXX学分,其中包括基础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学分。
基础学科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地下水动力学等地质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专业知识。
二、专业课程设置1.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是地质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岩石的物理力学和力学模型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不同岩石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2.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课程主要介绍地质勘探、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内容,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对地质情况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是地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地下水的运移规律、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内容,培养学生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地质工程专业实习实训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将在实际地质工程项目中进行实地勘察、地质灾害治理等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毕业设计地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关的地质工程课题进行研究和设计,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综合能力。
四、综合能力培养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或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通过合作学习、团队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是地质学科与工程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地质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勘查与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地质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勘察设计院、地质矿产开发企业、地方政府等单位。
二、专业课程设置地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包括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学、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水文地质学、地质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地质灾害救援与应急管理、地质灾害地质工程治理与修复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1. 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原理、地质构造与变形、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
2.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原理、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地基基础工程、地下水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等。
3.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预测与预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地震地质学、山地灾害与防治工程、坡地、岩体与地下空间灾害防治等。
4. 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地下水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地质勘查与评价、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环境地质工程治理与修复等。
5. 地质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与资源评价、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地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地质遥感技术等。
三、实践教育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育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
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岩矿鉴定与鉴定实验、地球物理勘探模拟实验、地质灾害模拟实验等;实习实训主要包括企业生产实习、地质灾害防治实训、地质灾害救援实训等;毕业设计主要是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独立完成专业设计任务。
四、专业实践环节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应该开展专业实践环节,如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工程地质调查与设计、地下水资源勘探与评价、地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6版)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6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地质类专业名称:地质工程专业代码: 0814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国际视野和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念,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察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勘察与评价、管理和各类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外地质工程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工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地质工程相关知识用于解决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Geological Engineering(门类:工学;专业类:地质类;专业代码:0814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国家工程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地质和工程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地质工程调查、勘察、设计的专业知识,具备分析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科学与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胜任城建、能源、交通、水电、国土资源等部门工程建设,尤其是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地质、海洋岩土工程相关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咨询、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毕业5年左右能够在社会及地质工程领域担任业务骨干、技术负责或项目管理人才,达到如下目标:目标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2: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目标3:具备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目标4:理解且熟悉地质工程领域相关政策和法规,紧跟相关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在地质工程领域具备职场竞争力;目标5: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科学与人文通识类、学科基础类、专业类、专业拓展类课程的学习和相关实践环节训练,具备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咨询、设计、施工、管理,资源勘探与设计等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1.工程知识: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外语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系统掌握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具有资料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知识,结合文献研究分析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接受系统的室内实验、野外地质和工程地质实习训练,掌握岩土工程勘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满足特定工程需求,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及环境等因素,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4.研究: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地质工程有关的基本实验、测试技术方法,能够综合利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环境地质等方面理论与方法,对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工具:掌握现代相关实验设备、专业和常规计算机软件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方法,能够针对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仪器设备和计算机技术,模拟、预测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地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正确评价地质工程相关的工程实践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地质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能对实践造成的影响做出合理评价;8.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复杂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地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编制专业相关图表和撰写专业研究报告。
地质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
7/14
能力培养目标
科学研究能力
• 数据分析与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关键信 息,为研究结论提供支持。
• 科研项目参与: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协作 与项目管理技能。
• 问题解决与创新:通过研讨会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面对实际工程难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9/14
综合素质提升
• 沟通与表达:培养有效沟通技巧,提升公共演讲与书面表达能力,增强与不同背景个体交流 的能力。
• 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项目协作实践,锻炼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多元环境中发挥个人特长, 共同达成团队目标。
• 构造地质学:分析地球表面的构造形态和地下构造特征,揭示构造运动规律,为工程选址、 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指导。
5/14
工程技术课程
• 岩土力学:研究岩石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为地质工程提供基础理论和技 术支持。
• 水文地质学:探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流动规律,对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下水资源开发 具有重要意义。
• 环境与灾害防治:专业强调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通过地质调查、风险评估和减灾措施设计, 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14
专业发展前景
• 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革新:随着科技进步和探测技术的创新,矿产资源的勘探效率大幅提升, 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 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了地质环境的有效治理和修复,促 进可持续发展。
• 工程地质学: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中的地质条件,预测和防治地质灾害,保障工程建设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育方案(081401)Geological Engineering (081401)一、专业简介(Ⅰ Major Introduction)地质工程专业门类为工科,一级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是国内最早经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地学类专业之一,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地球科学”的主要支撑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经过60 余年的奋发图强发展起来的。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始建于1956 年,“探矿工程系”专业始建于1959 年。
1993 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程”专业更名为“勘探工程”专业。
1999 年,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专业分别调整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方向和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分别隶属于当时的环境与土木匠程学院和勘探与机电工程系。
2001 年末,成都理工学院从头组建并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和工程地质方向一致归属环境与土木匠程学院。
2012 年,依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要求,环境与土木匠程学院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并沿用到现在,仍设工程地质和钻掘工程两个方向。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与工程学互相浸透交错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以地质学及机械学原理为基础,认识、剖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采纳先进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
我校工程地质方向主要在山区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剖析与解决、工程地质勘探设计与施工、地质灾祸评论与防治、地质环境评论与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鲜亮的特点和优势,钻掘工程方向在岩土钻掘工程资料、岩土钻掘机具、定向钻探与取心、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本专业人材质量保障系统实现了国家级本科教课质量工程全覆盖,包含国家级精选课程、国家级特点专业、国家级教课名师、国家级实验教课示范中心、国家级教课团队、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还当选国家级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构仿真切验教课中心。
地质工程专业培育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本专业主要培育具有能从事各类工程成立的场地评价,岩土体特性分析,特种地基加固处置,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地质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二、培育要求毕业生应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根底,了解今世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熟悉地质工程勘探、设计施工。
掌握工程地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根本理论,地下工程、工程材料、构造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置方面的根本知识,掌握有关电工、工程测量与实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根本知识。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实验仪器利用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类手腕〔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探,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政策、标准和法规。
具有进展工程勘探、设计、实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骨干学科地质工程四、主要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众化学、计算机根底、材料力学、构造力学、岩土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构造、道路勘测与设计、地下构造、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地质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要求〕设计1——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1周内容:钢筋混凝土构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的根本原理、方式和步骤。
受到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的初步训练。
设计分两局部进展,一局部为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一局部为单层厂房构造设计。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及构造设计图纸。
设计2——岩土体工程课程设计1周内容: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岩土体工程设计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及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原理、方式和步骤,受到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设计3——根底工程设计1周内容:按照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及有关资料选择根底方案,并进展设计、计算、绘出施工图。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根底工程设计的原理、方式和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Geological Engineering (081401)
一、专业简介(Ⅰ Major Introduction)
地质工程专业门类为工科,一级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是国内最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地学类专业之一,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地球科学”的主要支撑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经过60余年的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始建于1956年,“探矿工程系”专业始建于1959年。
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程”专业改名为“勘察工程”专业。
1999年,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专业分别调整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方向和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分别隶属于当时的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勘察与机电工程系。
2001年底,成都理工学院重新组建并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和工程地质方向统一归属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2年,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调整要求,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并沿用至今,仍设工程地质和钻掘工程两个方向。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以地质学及机械学原理为基础,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
我校工程地质方向主要在山区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钻掘工程方向在岩土钻掘工程材料、岩土钻掘机具、定向钻探与取心、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还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本专业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
本专业全面落实企业导师制度,采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方式。
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四年中,每年一次校外实习。
二、培养目标(Ⅱ 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到相关工程训练,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地质工程相关领域承担资源开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研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5年后经过持续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达
到本行业工程师水平。
三、主要课程(III Main Courses)
地质工程设两个专业方向,根据各专业方向学科基础和专业面向的不同,设置有通修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工程地质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物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结构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地质学》、《工程测量》、《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钻探与取样技术》、《工程与环境物探》、《工程CAD》。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学》。
专业拓展及选修课包括五大模块:①地质模块课程有《地质素描基础》、《地史学》、《大地构造学》、《地质工程专业英语》;②地质灾害评估模块课程有《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地质灾害防治》、《物理模拟理论与实践》、《工程地质数值法》;
③岩土设计模块课程有《工程建筑概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岩土工程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施工技术》;④工程管理模块课程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地质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⑤新领域模块有《城市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工程地质新进展(讲座)》等专业方向和专业前沿课程。
本方向还包括《工程岩土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岩体力学实验》、《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实验》和《物理模拟理论与实践》等实验课程,《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工程地质勘察课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课程设计》等校内综合实训环节,以及地质认识实习、构造地质实习、综合工程地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四大校外实践教学。
钻掘工程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物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普通地质学》。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制图(机械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钻掘工程材料》、《定向钻进原理与工艺》。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岩土钻掘设备》、《钻井液工艺学》、《掘进工程学》、《岩土钻进工艺学》和《地质工程施工技术》。
专业拓展及选修课包括四大模块:①机械仿真模块有《公差与配合》、《有限元基础》、《工程仿真技术》;②工程技术模块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爆破》、《非开挖技术》、《钻探测试技术》;③工程材料与环境治理模块有《有机高分子化学》、《生态工程学》、《工程灌浆》。
④拓展课程还包括、《石油钻探》、《潜孔锤钻进技术》、《岩土工程设计》、《地质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等课程及《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钻掘设备教学实习》、《掘进工程课程设计》、《地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等校内综合实训环节,以及地质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四大校外实践教学。
四、学制、毕业条件、授位条件(IV Graduating conditions,Degree-granting conditions)
(1)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在此基础上按照弹性学习年限学籍管理办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条件缩短或延长在校学习年限(在校学习年限为3-6年)。
(2)毕业条件:在最长修学年限内政治思想表现良好,遵纪守法;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所获学分达到175学分,准予毕业。
(3)授位条件:在最长修学年限内达到毕业条件,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成都理工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结构(V Course Architecture)
地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按照“通修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地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顺序,严格明确了各课程的前后顺序。
通修通识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贯穿于1-6学期,专业基础课程集中于3-6学期,专业核心课程设于5-7学期。
每学年均安排有集中实践环节。
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见图1、图2和表1。
图1 地质工程(工程地质)课程体系结构
4
图2 地质工程(钻掘工程)课程体系结构
5
六、教学计划表(VI Curriculum, hours and credits)
表1 地质工程(工程地质)专业教学计划表[总表]
表2 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一览表
表3 地质工程专业课程学分结构一览表
注:
必修课程学分数: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即通修必修课、学科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毕业最低总学分数。
选修课程学分数: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选修课(即通识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毕业最低总学分数。
必修课程学分数+选修课程学分数=专业培养计划总学分
课内教学学分数: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内教学活动的毕业最低总学分数。
实验教学学分数: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除集中实践环节以外的其它全部实验教学(包含课内实验教学部分)的毕业最低总学分数。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集中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各学年阶段性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学年论文)和毕业综合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最低总学分数。
课内教学学分数+ 实验教学学分数+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专业培养计划总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数+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实践教学分数
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所有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数
表4 地质工程创新活动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