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排行十九。
出身名门望族,十五岁即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
安史乱后,失职流落。
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
德宗建中二年(781),擢尚书比部员外郎。
三年,出为滁州刺史。
贞元元年(785),任江州刺史,世称“韦江州”。
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人称“韦左司”。
四年,出为苏州刺史,故世称“韦苏州”。
约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
韦应物为中唐著名诗人,其诗众体兼擅,尤长于五言。
白居易评曰:“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与元九书》)韦诗题材广泛,而以山水田园诗最著。
后人往往将他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或与柳宗元并称“韦柳”,又将其与陶渊明并称“陶韦”。
《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五言古诗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刘熙载又将他与元结并提,认为“元、韦两家皆学陶”,而“韦苏州忧民之意如元道州”(《艺概•诗概》)。
有《韦苏州集》(又称《韦江州集》)。
【原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1] ,上有黄鹂深树鸣 [2]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
【注释】[1]独怜:唯独喜爱。
生:一作“行”,较胜。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韦苏州《滁州西涧》诗,有手书,刻在太清楼帖中,本作‘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
盖怜幽草而行于涧边,始与性情有关,今集本‘行’作‘生’、‘尚’作‘上’,则与我了无与矣。
其为传刻之讹无疑。
”王安石《初夏即事》之“绿阴幽草胜花时”,与此意同。
[2]黄鹂:即黄莺,正是春日所见。
[3]野渡:郊野渡口。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之“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即化用韦应物句。
【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滁州西涧古诗原文翻译
滁州西涧古诗原文翻译《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
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滁州西涧》古诗原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
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
滁州西涧译文及注释
滁州西涧译文及注释
《滁州西涧》译文及注释如下: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2)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3)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注“有本作‘处’”。
(4)春潮:春天的潮汐。
(5)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原文】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样例5]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样例5]第一篇: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滁州西涧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及注释:译文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韵译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注释①滁(chú)州: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州、来安、全淑三市县地。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独爱。
④黄鹂:黄莺。
⑤深树:树荫深处。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
赏析: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和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滁州西涧》是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滁州西涧(1)韦应物(2)独怜幽草涧边生(3),上有黄鹂深树鸣(4)。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5)。
【注释】(1)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兴元年间(782—785)。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韦应物出为滁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冬罢滁州刺史,寓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785)春夏闲居滁州,秋改官为江州刺史。
诗描写滁州西涧的幽草、黄鹂、春雨、春潮、野渡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声有色,有动态,有静景,幽静而富有生趣,写出了诗人素爱幽静的审美情趣,流露出恬淡的心境和忧伤的情怀。
也有人认为诗抒发了对宦海浮沉的厌倦以及归隐的心情。
滁州:地名。
今安徽滁州。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
(2)韦应物(737—792或793),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属陕西)人。
出身关中望族,自天宝十载(751)至天宝末,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常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安史乱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
建中二年(781)擢比部员外郎,在长安与畅当、刘太真、李儋、吉中孚等相交游。
次年出为滁州刺史。
贞元元年(785),为江州刺史。
贞元四年,入朝为左司郎中。
次年出为苏州刺史,与顾况、秦系、孟郊、丘丹、皎然等均有唱酬往来。
贞元七年退职,寄居苏州永定寺。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有《韦苏州集》《韦江州集》,《全唐诗》存诗十卷。
(3)怜:爱。
幽草:生长在暗处的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4)深树:树丛深处。
树,一作“处”。
(5)野渡:偏僻无人管理的渡口。
【译文】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赏析】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滁州西涧》原文注释及简析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1.滁州:现在安徽省滁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
3.怜:爱。
4.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5.野渡:郊野的渡口。
【简析 1】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
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赏析 2】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
诗的前两句,诗人表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诗人却似乎不以为意。
后两句写晚雨野渡所见,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
也许船夫已归家歇息,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
韦应物《滁州西涧》全文及译文
韦应物《滁州西涧》全文及译文《滁州西涧》全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2)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3)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注“有本作‘处’”。
(4)春潮:春天的潮汐。
(5)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赏析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谧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滁州西涧的诗意与鉴赏
滁州西涧的诗意与鉴赏《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
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滁州西涧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
原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漂浮。
诗意: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鉴赏: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
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原文】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
据欧陽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怜:爱怜。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黄鹂:即黄莺。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荒僻的渡口。
【翻译】令人怜爱的空谷幽草默默地生长在涧边,欢快的黄鹂在幽深的山林中婉转啼鸣。
春潮伴着暮雨急急地涌来,只有孤独的小船横在荒漠无人的渡口。
【赏析】韦应物(737-约789),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作品有《韦苏州集》。
艺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集中笔墨写荒津野渡傍晚-阴-雨是的景色。
在这里,作品笔锋一转,与上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文是涧边“幽草”茂盛,“深树”“黄鹂”啼鸣,好一派明媚春一光;而此处无人的“野渡”原本小舟“自横”,却又偏偏赶上“晚来”“春潮带雨”,给人的'感受可想而知。
不过诗人要表现的情怀并非悲凉和伤感,细细品味,不难看出“春潮带雨晚来急”从其中一种程度上却又渗透着其中一种希望与寄托,“野渡无人舟自横”之“自横”也有自爱,自赏意蕴。
这首在结构安排上对比鲜明,别具匠心,在感情表达方面也不乏独到之处。
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环境鲜明、欢快而又幽深、宁静;“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又构成典型环境,与下文形成因果关系;“急”与“自”两字互为照应,准确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意识,把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含蓄而又明了。
创作背景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十五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跟随唐玄宗出游。
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同乡认为他是祸行而苦。
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出逃,流落失职,开始立志读书,常“焚香扫地而坐”。
《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
《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
语文网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滁州西涧》原文,《滁州西涧》原文翻译,《滁州西涧》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一、《滁州西涧》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滁州西涧》原文翻译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三、《滁州西涧》作者介绍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提示:以上是唐诗三百中《滁州西涧》原文,《滁州西涧》原文翻译,《滁州西涧》作者介绍,语文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译文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译文
一、原文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三、注释
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2)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3)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注“有本作‘处’”。
(4)春潮:春天的潮汐。
(5)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滁州西涧》全文及分析
《滁州西涧》全文及分析《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名篇,全诗如下: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短短四句,却描绘出了一幅清幽、深邃且富有韵味的滁州西涧春景图。
“独怜幽草涧边生”,诗人开篇便点明了自己所喜爱的对象——幽草。
“独怜”二字,凸显出诗人对幽草与众不同的偏爱。
幽草生长在涧边,远离尘嚣,寂静而又自在。
它们或许不似娇艳的花朵那般引人注目,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和魅力。
这种偏爱,其实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清幽生活的向往。
“上有黄鹂深树鸣”,在幽草之上,是茂密的树林,树林中传来黄鹂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黄鹂的叫声打破了涧边的寂静,给这片清幽之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然而,黄鹂藏于深树之中,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又给人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
“春潮带雨晚来急”,描绘了傍晚时分,春雨突然来袭,潮水迅速上涨的情景。
“春潮”“晚来”“急”这几个词,生动地展现出了雨势的迅猛和潮水的汹涌,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刻,大自然的力量得以充分展现。
“野渡无人舟自横”,在这荒僻的渡口,没有行人,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横在那里。
“无人”突出了渡口的寂静和荒凉,而“舟自横”则以一种静态的画面,表现出了一种自在、闲适的意境。
小船在风雨中随意地漂浮着,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受外界的干扰。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写景。
诗中的幽草、黄鹂、春潮、野渡、小舟等景物,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对幽草的偏爱,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宁静的态度。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他如同幽草一般,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其次,黄鹂的鸣叫声和春潮的汹涌,形成了一种动静对比。
这或许象征着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既有欢乐与喧嚣,也有困境与挑战。
而诗人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一切,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左右。
再者,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滁州西涧》赏析
《滁州西涧》注释赏析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原文如下:原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释义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扩展资料一、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
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
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二、创作背景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
在仕宦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
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
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
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意思是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由遨游的人。
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
韦应物《滁州西涧》古诗鉴赏答案《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古诗鉴赏答案《滁州西涧》赏析《滁州西涧》由韦应物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全诗表达了作者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滁州西涧》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注解】1.滁(chú)州:今安徽滁州,诗人曾任州刺史。
2.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即今天的城西水库。
3.独怜:独爱,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黄鹂:黄莺。
6.深树:树荫深处。
7.春潮:春雨。
春天的潮汐。
8.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9.横:指随意飘浮。
《滁州西涧》【韵译】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滁州西涧》【翻译】我只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鸣叫,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但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滁州西涧》【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韦应物生性高洁,爱幽静,好诗文,笃信佛教,鲜食寡欲,所居每日必焚香扫地而坐。
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
作者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后来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滁州西涧》【评析】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
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赏析
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赏析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赏析《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赏析,欢迎阅读!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 1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
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
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
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
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
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
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
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滁州西涧全文翻译
滁州西涧全文翻译
《滁州西涧》译文如下:
原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
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最爱,只爱。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卷一《答李浣》已介绍。
作者于德宗建中二年(781)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冬罢滁州刺史,就住在滁州,直到贞元元年(785)秋出任江州刺史。
此诗当是韦应物生活在滁州期间写的。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称上马河。
前两句写西涧两边自然环境之美。
涧边生长着绿油油的草木,树丛深处传来黄鹂的啼叫声。
可以说草木与鸟都充满着生机,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都非常好。
“怜”即爱,“独怜”即特别喜欢。
“幽草”指深绿色的草,草绿得发暗,当然也说明长得非常茂密。
后两句写水面上的美景。
傍晚时分,下着雨,西涧中的春潮在汹涌着;由于无人过河,渡船静静地横在郊外的渡口边。
这两句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既充满活力,又富有闲雅之趣。
此诗写景如画,并在画面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与澹泊之志。
如清黄叔灿《唐诗笺注》指出:“闲淡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
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图画。
”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些诗句都明显受到了此诗的影响,也说明此诗颇受读者的喜欢。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出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言绝句《滁州西涧》。
翻译: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赏析:诗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补充:
《滁州西涧》全诗: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全诗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
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具体内容:《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同学们学习。
...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同学们学习。
滁州西涧原文欣赏: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
注释:
①滁(ch)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独爱,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④黄鹂,黄莺。
⑤深树,树荫深处。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
译文:
我独爱那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树荫深处黄莺发出诱人的叫声。
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和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滁州西涧原文赏析: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和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景。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
达了他的心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