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警务的建立
农村警务室基本情况简介
农村警务室基本情况简介
农村警务室民警职责如下:
1、开展群众工作
2、社区民意代表
3、掌握社情民意
4、管理实有人口
5、社区民警治安巡逻
6、组织安全防范
7、维护治安秩序
8、应急救助服务
扩展资料:
做好农村警务室民警工作的要求:
1、打牢思想基础。
首先,要以农村综治力量为重点,统一认识,明确农村警务战略的紧迫性、必要性的时代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打牢思想基础。
2、完善警务保障。
在当前人员不足、办案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要真正发挥农村警务室作用,就必须依靠政府保障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以保证包括办公用房、办公设施、警务装备等在内的硬件条件,保障运转的基本所需。
3、规范农村警务运转机制。
一是要明确农村警务人员以收集掌握辖区情报信息、管理辖区实有人口、落实治安管理、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构建防控网络、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服务群众为主要职责。
乡村振兴警务
乡村振兴警务乡村振兴警务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而警务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乡村振兴需要警务的安全保障。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犯罪活动也在农村地区频频发生。
因此,警察要积极加强乡村地区的巡逻防控,加大对盗窃、诈骗等常见犯罪的打击力度,为农民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乡村振兴需要警务的法制宣传。
在农村地区,由于文化程度的普遍较低,有些农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不足。
因此,警察要加大对乡村居民的法制宣传力度,通过开展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避免因法律问题导致乡村振兴进程受阻。
此外,乡村振兴需要警务的社会服务。
在乡村地区,由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资源匮乏等因素,农民群众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警察可以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为农民提供多种服务,如组织社区安全教育活动、协助解决矛盾纠纷等,增强农民对警察的信任感,加强警民关系,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乡村振兴需要警务的创新发展。
乡村振兴进程中,警务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防范安全隐患;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研判犯罪趋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加强对农田、山林等偏远地区的巡查监控,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等。
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警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离不开警务的支持和保障。
乡村振兴警务应当以安全保障为核心,以法制宣传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警察要注重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服务意识,加强与农村社区的合作,形成警民共治的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
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成果与不足反思
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成果与不足反思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成果与不足反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成为了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2023年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和农村的警务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成果和不足两方面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进行反思。
一、成果1、社区警务建设成果随着社区警务建设的深入,社区民警的角色逐渐明确,成为了社区治安稳定的重要力量。
在城市的社区警务建设方面,社区民警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社区民警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同时,社区民警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稳定;开展反邪教、防诈骗宣传;开展安全宣传,提升群众安全意识;维护邻里关系;开展巡逻、防范、巡视安全隐患等工作。
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确保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农村警务建设成果在农村警务建设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警务建设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但是,随着公安部门的不断努力,农村警务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方面,公安部门加强了对农村警务建设的重视,制定了许多针对农村的警务工作方案,组织了许多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升了警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警务人员的数量增加,警力得到了更好的配置,警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农村警务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防范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安全意识;维护良好的执法形象,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需要指出的是,农村警务工作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
二、不足1、社区警务建设不足虽然社区警务建设成果显著,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社区警务知识储备不足。
社区民警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社区民警的培训和学习还不够全面、深入。
(2)社区警务人员配置不均衡。
在一些社区的警务人员数量不足,甚至只有一名社区民警,无法覆盖全社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一村一警工作总结怎么写
一村一警工作总结怎么写一村一警工作总结。
一村一警工作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警务室,由一名警察负责管辖该村的治安和社会秩序。
这种警务模式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担任一村一警的工作,通过实践和总结,我对这种警务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一村一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地区的治安形势和城市地区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人口分散、信息闭塞等因素,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更为突出。
而一村一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提高警力和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村一警的重要性,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其次,一村一警工作需要有良好的应对能力。
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多种多样,需要警察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
在我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处理日常的治安事件,还要应对突发事件,如盗窃、纠纷等。
这就要求我必须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应对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最后,一村一警工作需要与村民建立良好的关系。
农村地区的社会关系更为密切,警察与村民的关系更加重要。
在我的工作中,我时刻保持着与村民的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使得我在村民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总的来说,一村一警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需要警察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和良好的与村民关系。
通过我的工作实践和总结,我对一村一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这条岗位上的决心和信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农村派出所警务工作现状和对策
一、辖区现状
教字垭派出所位于我市西部,距市区三十二公里,辖区下辖教字垭镇和桥头乡、罗水乡,面积近258平方公里,人口达五万余人,辖区内有省道s228线贯穿全境,张桑线和教中线、教温线交汇于此,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发达,人口流量大。教字垭镇素有张家界西线旅游中转站和旅游接待副中心之称。结合多年来派出所工作的实际情况,其现状有如下几点:
(二)工作量成倍增长,配合理解不足。一方面,在农村派出所,民警需承担各项工作,如宣传、防范、打击、稳控、安保等内容,整日疲于奔命,没有充足的警力保证,难以提高警力使用效能。况且农村地区案件多为邻里间长期矛盾积怨导致的口角、家庭内部暴力纠纷等,民警在排查中很难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便了解因职权也无法根本解决,只能对相关问题进行通报,通报后辖区群众见民警了解之后又不能解决,因此造成群众对民警的信任感逐渐下降,民警越是关心仔细地询问了解,越容易激起群众的反感,因此民警只能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发表一些浅表性的观点。
(马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对策建议
(一)要认真研究农村社会治安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农村刑事犯罪的客观规律,适时适势、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各类严打专项行动。对农村地痞村霸的违法犯罪活动从重处理,加大处罚力度,决不让其形成气候。严厉打击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各类案件。重点打击盗窃、抢劫、杀人、强奸、伤害等危害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活动。严厉打击赌博等影响社会风气的各类案件,净化农村社会风气。
(二)加强农村各类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争取主动。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的原则坚决查禁取缔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在邪教、非法宗教活动突出的地区,适时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斗争坚决打击,同时还要教育人民群众自觉抵制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公安机关要提前介入民事纠纷,避免矛盾的扩大升级。
一村一辅警主要工作制度
一村一辅警主要工作制度为了有效维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农村社会稳定,建立一村一辅警主要工作制度显得非常重要。
该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高村庄治安水平,也是推动农村社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份关于一村一辅警主要工作制度的2000字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况一村一辅警是指在每个村庄设立辅警岗位,由村级政府招聘专职辅警人员,负责村级治安维护和社会管理工作。
一村一辅警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村庄治安秩序:负责巡逻、巡查,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村庄安全。
2. 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3. 协助村级社会管理:协助开展村级社会管理工作,配合完成村级政府的工作任务。
4. 保障群众利益:及时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为村民排忧解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5. 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应对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不良因素,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以上是一村一辅警的主要工作职责,下面将详细介绍一村一辅警的主要工作制度。
二、一村一辅警主要工作制度1. 岗位设置和配置在每个村庄设立辅警岗位,根据村庄人口数量和治安情况合理配置辅警人员数量,保证辅警的岗位密度和工作效率。
给予辅警必要的培训和装备,确保其具备执勤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规范辅警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
包括定期巡逻制度、值班制度、报告制度、值勤记录制度等,确保辅警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履行职责,高效开展工作。
3. 日常管理村级政府应建立健全的辅警日常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
每位辅警应按照规定参与日常工作和学习,不定期组织岗前培训和模拟演练,提高辅警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4. 职责分工对辅警的工作职责和权责进行明确划分,界定其职责范围和权力边界,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同时要求辅警做到依法履职,严格执行执法标准和程序,保证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论农村警务模式的多元化建构
4 — 3
胡建刚 :论农村警务模 式的多元化建构
辖 区 内企业众 多 ,流动 人 口聚集 ,区内新建 居 民 区和 老 旧城 中村 交 织一 体 ,行 业 场 所 星 罗棋 布 ,
出租 屋密 布于 背街后 巷 的各 个角 落 ,治安 形势 复
动一般 的 “ 星座 ” 型农村 警务 模式 。
群落相 连便 形成 了一个 散村 。大 型散村 有一 个社 区 中心 ,社 区 中心有 学 校 、商 店 、定 期 集 市 等 ; 社 区中心 与各小 住宅 群落 ,以及各 小住 宅群 落之 间都 有道路 相通 。这 种大 型散村 在南 方各省 比较
多。
( )农 村社 区结 构与类 型 的复杂 性 一 农 村社 区一 般指 的是 据有广 阔地 域 、居 民聚 居程度 不 高 、以从事农 业 为主要 生产 活动 的社会
社会 的主体 ,一般 治安 比较平 稳 。
( )边 缘 区域农 村 4
体 ,村 里 不 仅 有 卫 生 所 、养 老 院、 学 校 、商
边 界地 区由于地 处偏僻 、辖 区面积广 、群 众 居 住分 散 、道 路交 通 不 便 ,往 往 是 治 安 的盲 区 ,
老 百姓 称之 为三不 管地 区 ,在人 、财 、物 大流 动
外 来暂 住人 口的混合 构 成 ,形 成 了相 对 复杂 的社 会 群体 。流动人 口在 城 市边缘 的集聚 常 常显现 地 缘 、血 缘 、职 业 等 特 征 ,出 现 了不 同 的 “ 群 亚 体” ,例 如南 京 有 “ 固始 村 ” 和 “ 为村 ” 等 ; 无
北京 有 “ 疆村 ” 和 “ 江村 ” 等 。2 新 浙 【 J
公 安部 于 2 0 0 6年 出 台 了政 策性 文 件 《 于 关
一村一辅警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村一辅警建设的实施方案一村一辅警建设是指在每个村庄设立一名辅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以下是一村一辅警建设的实施方案,共计。
一、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
单凭派出所和公安机关的力量很难覆盖到每个村庄,因此需要在每个村庄设立一名辅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举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维护农村平安稳定。
二、实施目标1.在每个村庄设立一名辅警,实现全村覆盖,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2.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提升公共安全防范能力,维护村庄平安稳定。
3.推进农村综合治理,提高村庄社会文明程度。
三、实施措施1.明确建设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辅警的建设标准,包括招募条件、培训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时间等。
2.招募选拔采用招募笔试、面试、考核等方式,招募并选拔合格的辅警。
招募应具备基本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志愿服务精神、道德高尚、热爱祖国和人民,年龄在30岁以内,体貌健康等条件和要求。
招募开始后,广泛宣传并迅速展开招募,仔细审核报名人员,进行报名人员资格审查等,最终公布面试、考核等的合格人员名单。
3.培训与考核辅警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应急处理、执法规范等,同时还要掌握简单的急救知识、人员疏散技巧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已经入编的辅警人员,应定期进行考核,以评价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
考核结果将作为辅警入编和晋升岗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4.分配岗位招募选拔合格的辅警之后,应精心分配岗位。
根据各村庄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应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建议在村委、文化站、贫困户家庭、中小学校园等地设立辅警岗位。
5.整合资源与宣传部门联合,通过刊物、广告、音像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提高辅警建设的社会认同度。
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与辅警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推进辅警建设。
四、实施效果通过一村一辅警建设,可以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提升公共安全防范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而提高村庄社会文明程度。
2024年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工作总结一、总体情况:2024年,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主动担当起社区农村警务建设的责任,加大对基层警务力量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警务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建设成果:1. 健全的组织架构:在今年,我们进一步健全了社区农村警务的组织架构,建立了完善的警务机构和警务队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2. 完善的信息系统:我们推动了信息化建设,在社区农村建设警务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了警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强化的基层警力:我们在今年加大了对基层警力的培养和支持,通过组织培训、提供装备等方式,提升了基层警力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 广泛的群众参与:我们鼓励广泛的群众参与警务工作,在社区农村建立了警民合作机制,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和警民联谊活动,增强了群众对警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5. 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我们注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全警务机构建立起了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存在的问题:1. 警务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 警务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部分社区农村的警务站点条件艰苦,设施设备老化。
3. 对于一些新型犯罪手段的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与信息化建设。
4. 社区农村警务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拓展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方式。
5. 社区农村警务宣传工作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素质。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 加强警务队伍建设,提高基层警力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培训和教育工作。
2. 加大对警务设施的投入,改善警务站点的条件,提升设施设备的水平。
3. 加强技术培训与信息化建设,提高警务人员的应急处置和犯罪侦查能力。
4. 拓展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方式,加强社区农村警务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对农村警务相关问题的思考
( ) 三 构建 农 村 社 区警 务 是 做好 农 村 治安 防控 的 需要 。 传 统 的警 务模 式 使 很 多 民警 忽 视 群 众 工 作 的重 要 性 , 他 们 脱 离 群 众 . 愿 意 主动 深 入 到群 众 中 , 不 愿 花 更 多 的 时 不 更 间 和 精 力 去 做 深 人 细 致 的 群 众 工 作 。 防 群 治 的 警 务 思 想 没 群 有 落 到 实 处 ,农 村 社 区 有 利 的 治 安 资 源 没 有 得 到充 分 利 用 , 其 中 已经 建 立 起 来 的 治 安 联 防 队 、治 保 会 等 治 安 防 范 组 织 。 也 由于 经 费 的 短 缺 而解 散 或 形 同 虚 设 . .因此 , 村 派 出所 要 农 转 变 传 统 的 被 动 警 务 观 念 , 分 地 融 人 到 农 村 社 区 中 , 专 充 走 门 工 作 与 群众 路线 相结 合 的 道 路 , 实 施社 区 警 务 就 是 最佳 而 举措 。 二 . 国 建 设农 村 警 务 的可 行 性分 析 我 西 方许 多 国家 的农 村 社 区警 务 都 已取 得 了 良好 的 社会 成 效, 实践 也 证 明社 区警 务 是 有 效 预 防犯 罪 、 击犯 罪 的 一项 重 打 要 举 措 。 因此 , 我 国实 施 社 区 警 务 正是 适 应 了时代 的要 求 , 在 具 有 很 强 的可 行 性 。 外 , 国农 村 具 有 构建 农 村社 区警务 的 另 我 独 特 优势 。 ( ) 农村 地 区实施 社 区警 务 有很 深 厚 的思 想观 念基 础 。 一 在 早 在 明清 时 期 . 国就 实行 “ 甲制 度 ” 带 有 很 强 的治 安 中 保 , 目的 性 , 在人 员流 动频 繁 、 层 社 会 盗 贼 问题 突 出 、 有 的 教 基 原 化 体系 难 以 奏效 的情 形 下 发 挥 了很好 的维 护 秩序 的 作用 。 清
提升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
提升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提升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地区对警务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需要提升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队伍的素质,提高其服务能力。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让警务人员更有效地提供服务,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一、加强警务队伍管理,提升素质要想让警务人员更好地服务社会,首先就必须加强队伍管理,提高警务人员素质。
目前,许多警察队伍存在着管理混乱、素质低下等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改进。
A.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对于警务人员来说,综合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
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的队伍,需要注重职业素养、执法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在入职阶段就应该进行全面的考核,确保每一名警察都具备优秀的素质。
B.搭建培训平台,提高警察的专业素质警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其执法能力的重要保障。
对于农村地区的警察队伍来说,他们往往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案件和更为恶劣的环境,所以必须掌握更高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专业化培训机制,注重对警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C.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警察的操作素质除了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外,警务人员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操作素质。
而这需要注重对业务技能的培训和训练。
例如,警务人员需要掌握现场勘验、突审、取证、勘验与检验等重要业务技能,提高其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和农村地区提供服务。
二、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随着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对于社区和农村警务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其服务能力。
A.建立人性化服务机制,促进警民互信不少社区居民和农民认为警察冷漠、高傲,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建议建立人性化服务机制。
例如,我们可以推广警民共建、民警结对子等形式,让警务人员与居民相互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一村一民警工作机制
一村一民警工作机制一村一民警工作机制是指在每个村庄派驻一名民警,以保障乡村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
下面是一份关于一村一民警工作机制的参考内容:一、职责和任务:1. 保障乡村安全:一村一民警负责维护所辖村庄的基本治安秩序,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
2. 矛盾调解:一村一民警负责处理村民之间的纠纷和矛盾,并积极倡导和帮助村民妥善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预防教育宣传:一村一民警负责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4. 建立情报网络:一村一民警负责收集和整理所辖村庄的各类信息,建立情报网络,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关犯罪活动的线索和信息。
5. 紧急处置能力:一村一民警需要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反应,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二、工作机制:1. 路程巡逻:一村一民警根据所辖村庄的具体情况,建立巡逻路线和时间表,定期进行巡逻,加强对村庄的监控和防范。
2. 随时待命:一村一民警需要做到随时待命,做好24小时值班工作,及时处理来自村民的求助和报警信息。
3. 信息共享:一村一民警需要与所在派出所和其他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共享信息,加强合作打击犯罪活动。
4. 现场勘查和取证:一村一民警需要具备基本的勘查和取证能力,能够在犯罪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并准确记录和收集相关证据。
5. 社区参与:一村一民警需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了解村民的需求和问题,以便及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
三、保障措施:1. 警力配备:要保证每个村庄派驻一名合格的民警,并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警力配置。
2. 装备和设施:提供必要的装备和设施,如通讯器材、巡逻车辆、监控设备等,以提高一村一民警的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
3. 培训和提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提升机会,加强一村一民警的法律知识和实战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4. 奖励和激励: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对工作出色的一村一民警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新时期公安机关“乡村社区警务”建设的思考
第6 期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 10年 12 月
2010 年 12 月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D e c. 20 10 � � � � � � � J n al f H n anP blic S ec i C l l eg e Vl . 22 N . 6 第 22 卷 第 6 期
新时 期 公 安 机 关 "乡 村 社 区 警 务
王士军, 孙 亮
" 建设
的 思考
� � � � � � (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 江苏 宿迁 )
摘 要: "乡村社区警务" 是公安 "三基" 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治安防范基础薄弱, 基层公安机关警
力匮乏等因素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社区警务工作瓶颈.对此, 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改革创新警务机制, 警 务管理和勤务模式, 强化对农村地区公安机关人, 财, 物的投入, 以此来提升乡村社区警务建设的工作效能和工作 水平, 推动新时期公安机关 "乡村社区警务建设" 的总体进程. 关键词: 乡村社区警务; 难点; 重点; 要求 中图分类号: 63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10 08 -7 5 75 (2 0 10) 0 6-0 0 7 4-04
"三基 " 工程建 设开 展以 来, 在 建设 社会主 义新 农 村, 构建和谐社 会的伟大进程中 , 探索建立 新时期农村 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新机制, 推动 "乡村社区警务" 的深 服务于农业生产, 是我们必需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 文结合工作实际, 就当前农村治安工作的难点, 重点和如 何强化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如何进一步推进 "乡村社 区警务" 提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当前农村治安工作的难点 (一 ) 农村治安 防控基础薄弱. 首先, 我区农村 是典 型的劳务输出型农村 . 近 年来, 约 %的农村青壮 年大 量外出务工,在 家留守的几 乎都是老弱 病残,后方空 虚, 农村家庭空巢 现象非常严重 , 原有自 然形成的治 安 防控体系受到削 弱. 其次, 随 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 入和 劳动价值等市场 经济的观念 逐步深入农 村,过去只 提 义务不 计报 酬的 群防群 治传 统模式 受到 严重挑 战, 群 众参与群防群治 的积极性明 显下降,农村 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 工作大 都滞留 在 " 基础 台帐" 的层 面, 实 际作 用 难以完全发挥.同 时, 由于村 社干部报酬 较低, 人数 较 少等诸多原因, 导 致现有的治保 会, 调解 委员会等群 防 群治组 织功能 弱化, 活动 不正 常, 作 用不 明显, 农村 治 安防控工作由基 层公安机关唱 "独角戏" 的趋势越来 越 明显. 多识别能力差, 自防意识淡薄, 自防能力不强, 使得针对
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 开启农村警务新模式
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开启农村警务新模式为进一步延伸公安机关打防管控的触角,筑牢农村地区平安网底,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牟定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农村警务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的背景牟定县总人口21.1万人,牟定县公安局共有民警166名,警力与全县总人口比例仅为万分之7.87,警力严重不足;全县总人口中,有近7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所占比重较大,空心村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地区村庄分散,从接警到现场处置需要很长时间,难于做到警情快处,服务群众工作滞后。
2016年5月6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闻到牟定县公安局调研基层警务工作,提出了“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要求。
牟定县公安局高度重视,将“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作为基层警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解决警力严重不足瓶颈问题、空心村治安防控和服务群众工作滞后难题的重要推手全力推进。
二、“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的做法(一)及时汇报,高位统领,确保高起点推进牟定县公安局及时将工作思路和推进情况向马闻和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州公安局和县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
马闻对农村警务机制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了《牟定县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牟办发【2016】12号)。
为充分挖掘“金点子”,5月16日至18日,牟定县公安局派出考察组,前往“一村一警务助理”机制建设推开较早,并取得实效的贵州省黔西南州考察学习。
在县委、政府和州公安局的关心支持和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牟定县公安局结合实际制定了《农村警务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和《农村警务机制建设实施细则》,全警动员,全力推进农村警务机制建设工作。
(二)因地制宜,一专多能,确保高规格选配牟办发【2016】12号文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对选配民警驻村和选聘警务助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选聘的条件,并明确了职责任务和纪律要求。
浅谈农村派出所如何构建治安防控体系
浅谈农村派出所如何构建治安防控体系汇报人:日期:目录CONTENTS •农村派出所的职责与特点•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必要性•治安防控体系的主要构成•农村派出所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措施•案例分析与应用•总结与展望01农村派出所的职责与特点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农村派出所负责打击农村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派出所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农村派出所需要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加强警民联系,提高群众满意度。
农村派出所的管辖范围广,点多面广,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治安问题。
管辖范围广工作压力大人员编制少农村派出所的工作压力大,需要承担繁重的日常警务工作,如接处警、调查取证等。
农村派出所的人员编制少,往往需要一人多岗,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030201由于人员编制少,农村派出所往往面临警力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警力不足农村派出所的工作压力大,需要承担繁重的日常警务工作,如接处警、调查取证等。
工作压力大由于农村社会的特点,农村派出所的治安防控难度大,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治安防控难度大农村派出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02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必要性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农村派出所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0102保障人民安全通过加强巡逻防控、提高警务效率、及时处理警情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和刑事案件,保障人民安全。
农村派出所构建治安防控体系能够保障农村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农村派出所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可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效率。
通过建立健全的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能够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效率,减少警力资源的浪费。
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工作如何进一步推进
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工作如何进一步推进一、完善组织架构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农村警务建设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和决策机制。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警务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强化责任意识要强化各级警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到岗。
同时,要加强对于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三、提升警务能力要加强对警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服务意识和警务技能。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警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四、优化警务服务要优化警务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社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同时,要加强与社区、农村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积极回应他们的诉求。
五、加强宣传教育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区、农村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教育课程,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六、加强治安管理要加强治安管理力度,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防范力度,维护社区、农村的安全稳定。
同时,要加强对于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社区、农村的安全稳定。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为警务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八、加强监督考核要加强对于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的监督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考核机制。
通过开展定期考核、专项考核等方式,对各级警务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同时,也要加强对警务人员的个人考核,激励先进、督促后进,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进一步推进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强化责任意识、提升警务能力、优化警务服务、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治安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加强监督考核等措施的实施。
一村一辅警制度
一村一辅警制度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加强农村地区的治安管理,提高警务效率,保障农村群众的安全和财产,我国开始实施一村一辅警制度。
一村一辅警制度是指在一个行政村或自然村配备一名辅助警察,负责当地的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警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水平,为农村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优质的警务服务。
二、实施情况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开始实施一村一辅警制度。
每个辅警都配备了警服、警用装备和交通工具,在村警的带领下开展工作。
辅警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村警开展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同时向村民宣传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
在实际工作中,辅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当地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治安问题,保障了农村群众的安全和财产。
同时,辅警还为农村群众提供了一些列便民服务,如办理证明、协助报警等,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认可。
三、问题和挑战在一村一辅警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警力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虽然辅警的加入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问题,但仍然需要更多的警力和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的治安需求。
其次,辅警的素质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由于辅警的职责比较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警务知识和技能。
因此,需要对辅警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再次,一些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需要进一步加大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力度,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打击犯罪。
四、未来发展为了更好地实施一村一辅警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警力和资源投入,完善警务设施和装备,提高警务服务水平。
同时,需要对辅警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治安管理需求。
此外,需要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打击犯罪。
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协作,及时获取信息和资源,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农村地区的治安稳定和人民安全。
农村警务驿站建设方案
农村警务驿站建设方案1. 背景农村社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农村地区的治安和安全问题一直存在。
如何加强农村地区的警务工作,提高治安维稳能力,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建设农村警务驿站已经成为提高农村治安水平、加强农村基层警务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 农村警务驿站的意义和作用2.1 加强农村基层警务力量的建设农村警务驿站是基于农村机关事务所,整合警察、志愿者等资源,建设成的一种警务机构形式。
通过驻守驿站,增加警力投入,有效提高基层警务力量。
2.2 促进社会治安的维护农村警务驿站是一个从全方位维护社会治安的平台。
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和纠纷,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涉黑、涉恶、涉枪等恶性犯罪的打击力度。
2.3 提升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对于农村社区来说,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重要的。
通过建设警务驿站,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提升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感和幸福感。
2.4 增强与群众的互动和沟通能力农村警务驿站的驻点和活动不仅仅是针对犯罪问题,还可以开展一系列法制宣传、安全培训、公益活动等,通过与群众的互动和沟通能力,有效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接受度。
3. 农村警务驿站建设方案3.1 选择合适的驻点驻点是农村警务驿站建设的核心,选择合适的位置对于全面推进工作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驻点应选择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邮局、村委会、学校等比较方便的地方。
选择合适的驻点可以尽量减小后续的安装和建设工作。
3.2 组建合适的队伍农村警务驿站的值班人员应由派出所警察和志愿者组成。
其中,警察应由派出所派遣,志愿者则是基于村(社区)居民的自愿报名。
这样的组合将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形成一支强大的基层治安维稳队伍。
3.3 配置必要的设备对于农村警务驿站的设备配置,功能的实现和方便使用应该是最基本的考虑。
公安三农方案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各级公安部门明确职责,加强协作,确保工作落实。
(二)经费保障
1.合理安排财政预算,保障农村警务建设经费。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
(三)宣传保障
1.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广泛宣传农村治安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1-3个月)
1.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农村治安现状。
2.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表。
(二)实施阶段(4-6个月)
1.推进农村警务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2.加强治安防控,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3.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农民法治意识。
(三)巩固阶段(7-12个月)
1.对实施方案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调整优化。
六、预期效果
1.农村治安形势明显好转,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
2.农村警务效能得到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
3.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稳定和谐。
第2篇
公安三农方案
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治安问题日益复杂。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生活安定,提高农村治安水平,特制定本“公安三农方案”。
1.优化农村警务室布局,实现“一村一警务室”。
2.提升警务室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农村治安需求。
3.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的警务助理,提高农村警务效能。
(二)治安防控
1.加强对农村重点区域、时段的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
2.推进农村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
3.严厉打击农村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村警管理制度
村警管理制度1. 引言村警,作为基层社会治安维护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责任。
为了更好地规范村警的行为,加强对村警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村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村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方案。
2. 管理目标村警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村警依法履职,积极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村警队伍的自身建设,提升队员的素质和能力;增强村民对村警的信任和支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 村警队伍的组织与管理3.1 村警队伍的组织村警队伍由村委会或相应机构负责组织建设和管理,设立警务办公室,并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3.2 村警队伍的人员选拔和培训村警队伍的人员选拔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注重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评估。
新任村警应接受专业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执勤技能,提升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3.3 村警队伍的工作分配和考核村警队伍的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定期对村警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其履职情况和表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
4. 村警的权力和义务4.1 村警的权力村警依法享有一定的执法权力,包括但不限于: - 巡逻防控 -监督检查 - 询问调查 - 处理简单案件等4.2 村警的义务村警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忠诚履职 - 舆论慎言 - 信息保密 - 防止滥用职权等5. 村警的行为规范5.1 行为准则村警应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遵循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起到表率作用。
具体行为准则包括: - 严守纪律 - 公正执法 - 友善待人 - 保护国家和社会机密等5.2 行为约束村警在工作中应受到一定的约束,不能滥用职权,违反纪律。
具体行为约束包括但不限于: - 不得索取、收受贿赂 - 不得徇私舞弊- 不得滥用执法权力 - 不得参与非法活动等6. 村警队伍的监督机制为了保证村警队伍的公正、透明和有效运行,应设置监督机制,包括: - 内部监督:建立举报制度,鼓励队员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警务的建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2]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
农村警务建设是新的时期公安机关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公安工作质量的有效举措。
党的十七大为我们现代农村警务建设指明了方向。
[3]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
原指机器和动作原理。
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
机制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
人们后来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经济肌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
警务建设机制与经济体制一样,表示一定警务建设肌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
在警务建设机制中以建设为中心,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到执法,各个具体的环节都是围绕着警务建设这个中心。
在实际中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警务建设机制的含义,而其根本在于从一种无到有,再到运行的过程,达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警务建设机制不断在探索中完善,然而推出了社区警务与农村警务两种不同空间的警务建设模式。
警务建设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说,它包括了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
2006年,公安机关全面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积极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区、农村警务机制。
同样农村警务机制也是各个有关农村警务的有效整合。
农村幅员辽阔,村落分散,有众多的行政村。
管理这众多的行政村,在经验的牵引下发现了建立农村警务室这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前,我国各地已建立农村警务室11.6万多个,是一个庞大的警务工作室群,如何来建设这麽多的农村警务室是农村警务建设的重点,是所有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的核心。
围绕着这个核心,农村警务建设达到了一个新起点,真正的做到了从无到有,再到运行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同样也拥有需多的农村行政区域,有人说:农民富则国富。
那么,会不会有农村治安好则国家治安好这样的说法呢?答案肯定是“不”。
从发案率来说,目前城市发案率高于农村发案率,但是从各方面来分析,农村存在一个潜在的危险,它的原因包括:农村人口众多;文化素质低下;受不良文化的影响等等。
在建立社区警务的时候建立农村警务刻不容缓,借鉴城市警务运行模式,建立、加强、完善农村警务。
而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构的基层单位,在警务机制运行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最为接近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不同的时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派出所警务工作机制,确保农村警务工作发挥最大效能。
加强农村警务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案件、事件发生,不仅是加强公安的基层基础工程,也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基层政权的基础工程。
对当前农村警务建设的认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当前,加强农村政权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对巩固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将警务从城市移到农村,将警力从机关下沉到田间,正是为我市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的迫切需要。
有利于整治农村治安乱点,排解大量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保护农民合法利益,大力构建公平正义的新农村。
受多方面原因制约,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农村警力严重匮乏,农民群众未能享受到该享受的警务服务;农村治安防范流于形式,未形成治安综合治理网络。
对当前农村警务建设得到充分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发现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6年9月19日,公安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4],在全国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
这是公安部党委适应城市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公安工作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的重要举措。
在社区警务建设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但是面对幅员广阔的农村无论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理论基础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城市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发案率高的态势,在农村的发案率低于城市,但也存在这种状况:农村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在农村犯罪案件突出,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案件高于城市。
2007年1月至9月,全国农村地区共发生杀人案件8031起,伤害案件5.9万起,均高于城市。
其中不少是“民转刑”的案件。
一次杀死数人的恶性案件屡有发生。
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也已呈多发态势。
1~9月,全国农村共发生盗窃粮食、牲畜、生产资料等侵财案件88万起,占总数的31%。
同时,一些地方农村的赌博活动,特别是“六合彩”等蔓延迅速,小发廊、小歌厅等场所卖淫嫖娼活动猖獗,由此滋生不少社会问题。
此外,在一些农村和矿区,制造炸药等问题也比较突出,给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这种问题,警民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其根本原因还是在我基层警务人员在工作中处事不当等。
一些警务人员在工作中摆着自己是国家公务人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姿态去面对群众;在警察队伍当中存在着知法犯法的例子,接受群众的贿赂,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犯罪等等,干一些违法勾当。
人民警察在社会上的信誉低,导致一些群众并不信任警察,使公安工作开展起来非常的困难。
当然,一些不懂法律或者故意抗法群众也存在。
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
没有深厚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目前,农村公安工作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也拉大了公安民警与广大群众的距离。
同时,农村公安民警工作基础薄弱还有一个影响大局的问题,对于建设农村警务的经验少,很多都需要广大民警去摸索,在这摸索的过程中会有不少的失败,导致减缓了加强农村公安民警工作基础的进程。
综上所述,这只是我国农村警务建设所存在的几个比较大的问题,在农村警务建设的过程中在细枝末节上会有不少的问题。
所以,在警务建设过程中,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盲目而施,不让问题扩大化,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案件、事件发生,加强和改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是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最为基础工作。
同时,加强和改进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扩大基层治安队伍,加大群防群治的力量,解决基层治安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同样也会出现主观上的错误,人民警察与广大群众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距离”。
要使公安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真正的使人民群众支持、理解我们的公安工作就必须使广大民警要加强群众观念,增进同群众的感情,经常开展访贫问苦、对口帮护等活动,主动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做群众的贴心人。
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
任何一个地域在因时因地制宜的同时要加强全国各地区农村警务建设之间以及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联系,将会大大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农村警务建设的发展。
公安部作出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要求公安机关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警务工作新机制。
2006年,公安机关全面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积极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区、农村警务机制,努力维护了社区、农村和谐稳定。
2006年9月19日,《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下发后,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把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作为推进“三基”建设的重要载体,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
各地通过精简机关、整合机构、增加编制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通过实行“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警务模式,重新划分警务区,合理设置警务室,警务室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派出所警务工作机制,确保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发挥最大效能。
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警务室17.4万多个,其中建立社区警务室5.8万个,农村警务室11.6万个,配备社区和驻村民警21万名。
广大社区和驻村民警大力开展群众工作,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切实加强人口管理,积极组织安全防范,有力地维护辖区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区大省,山区县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六点八三。
在总人口8750万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近百分之七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辖21各市州、181各县市区。
民族成分56各,少数民族人口460万,有全国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农村警务室作为农村警务建设的核心,自2006年9月19日,《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下发后,四川省公安厅及其下属各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把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作为推进“三基”建设的重要载体,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
这是一个新的创举,是一个新的开始。
目前四川省所建警务室大多在城镇,在农村只有极少数。
主要原因: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分布不均匀、稀疏,又有一部分在偏远的山区;再加上四川省警力严重不足,警察比例仅仅只有万分之七左右,全国排名倒数第二(安徽倒数第一),无法满足农村警力要求。
这两大因素大大影响了农村警务建设的发展,制约了农村警务室的建设进程。
为了开启新起点,四川省某市在农村警务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套自己的警务室模式,为了发展这一成功经验,四川省公安厅组织全川各公安机关代表在广安市召开了一次专门的会议,学习、组织、总结、完善这一成功经验并予以推广。
2008年3月以来,为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安市率先在四川省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强势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开展民警驻乡村警务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10月中旬,26个驻乡村警务室陆续运行;今年底,将再建成107个农村警务室。
从规划布局、警力投放、综合保障到勤务模式,广安市探索出农村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新经验,形成“党政牵头、公安主抓、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呈现出“全面启动、运转高效、以点带面、扩面增建”的发展态势,使公安机关控制农村社会治安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治安持续平稳有了可靠保障,基层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强势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该农村警务室建设工作在短时间内迅速推进,成效显著,与广安市委、市政府及当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真抓实干,与公安机关精心组织实施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