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下列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属社会环境因素的是( A)
A.托幼机构B.动机C.先天素质D.情绪
12.3-4岁幼儿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同时违拗行为也非常强烈,被称为(D)
A.执拗期B.自主期C.叛逆期D.第一反抗期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C)
A.道德、价值观偏差B消极退缩C.抑郁D.攻击逆反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来自百度文库童行为治疗的内容(C)
A.阳性强化法B消退法C非指导性游戏法D系统脱敏法
6.接受和鼓励孩子不断增长的自主性,与孩子积极沟通,弹性的规则,这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类型(A)
A.权威型B专制型C.溺爱型D.忽视型
7.刻板性运动在幼儿中最常见的现象是(D)
A.拔毛B弹指C.拍手D.吮手指
28.精神发育迟滞是很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的精神发育受阻或者不完全,临床表现为显著的(智力水平低下)伴学习困难及(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29.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觉、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
30.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生物学)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1.降低儿童早期营养不良有助于降低以后的(反社会)和(攻击)行为。
32.2~3岁是婴幼儿形成(个性)的初始时期,也是婴幼儿建立(自主性)的重要时期。
1.父母操纵子女的一切,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从自己主观意志代替子女考虑。这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类型(B)。
A.权威型B专制型C.溺爱型D.忽视型
7.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多发病于3岁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8.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监测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的发展程度),二是(心理的问题或障碍)。
9.常用的儿童心理矫正术可大致分为强化、消退与(行为塑造)。
10.儿童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前提。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是(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一、填空
1.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与生物学特征、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情绪)和(社会能力)发展。
2.脑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婴儿的大脑发育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修复性),刺激缺乏和刺激过度都可能对儿童大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儿童分离焦虑的高峰期时(14-18个月),以后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分离焦虑出现的次数和(强度)都逐渐降低。
14.以下属于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典型表现之一的是(B)
A.经常退缩B经常暴怒C.经常恐惧D.经常自伤
15.4~5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限为(B)。
A.10小时B.11~12小时C.12~13小时D.14小时
16.以下不属于5-6岁儿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是(B)。
A个性初具雏形B开始建立主动性C性别意识逐渐稳定D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17.对儿童进行心理评估的时候,评估人员不能在未征得监护人的同意的前提下,轻易泄露评估儿心理行为的评估结果,这体现了()
2.下列哪项不属于选择性缄默幼儿的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问题(C)
A.焦虑B害羞C.依赖D.易生气
3.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A)
A.鼓励强化法B.消退C.惩罚法D.代币法
4.与5-6岁幼儿语言发展指导要点不吻合的是(D)
A.创设积极的阅读环境B.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C.注重图文并茂的阅读方法D.注重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示范
11.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家庭干预,可以是(发展性)干预,也可以是(矫正性)干预。
12.依恋障碍主要与(教养方式)不良有关,养育者频繁更换可能导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
13.1岁半以后,儿童经常喜欢咬玩具、吃剥落的墙皮、头发、黏土等不能吃的东西,且其进食行为不符合当地饮食习惯或传统的情况,可能患有进食障碍,称为(异食癖)。在睡眠过程中起床活动或行走,可能患有(睡行症),俗称梦游。
8.幼儿的行为障碍不包括(D)
A.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B.刻板性运动障碍C.社会功能障D.强迫症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造成儿童遗尿症的可能原因(C)
A.器质性原因B.睡眠障碍C.家庭教养方式D.强烈的心理刺激
10.1-2岁婴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时间一般为(B)
A.1-5分钟B.5-10分钟C.10-15分钟D.15-20分钟
17.社交退缩的孩子不仅是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表现,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18.教师和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家长榜样)、(游戏)、讲解学习等途径,促进儿童我调控能力的发展。
19.营养不良可以预示神经认知的缺陷,并预示着儿童期到青少年期(外显行行为问题)的持续存在。
20.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0-3岁)是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奠基时期,尤其是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14.新生儿期起父母就过渡保护或溺爱孩子,使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受到影响,容易造成(易感儿童综合征)现象。1岁以内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哭,他也哭的现象称之为(共情)现象。
15.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正性强化法,又称(阳性强化法),又称(鼓励强化法)。
16.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4.根据儿童气质维度如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等与养育关系较大的维度的特点,可以将儿童分为难养型、易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三种典型类型,以及(中间型)。
5.儿童心理行为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发展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
6.儿童的自我调控是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
21.4-5岁幼儿开始发展有意记忆,并且记忆和回忆能力良好,可以开始用(复述)、(联想)、(组织)等帮助记忆的方法。
22.放松疗法要求儿童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所以对于儿童,一般适宜于4岁以后。
23.引起幼儿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等。
24.儿童虐待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忽视和心理情感虐待。
25.按照涉及的心理领域划分,心理评估方法包括情绪行为评估、(智力测量)和(人格测验)等。
26.按照评估精确性划分,心理评估方法可以分为(筛选性评估)和(诊断性评估)。
27.运用气质的知识可以辅助家长和儿童工作者采取适合儿童气质的(教养方式),预防和干预行为问题。
A.托幼机构B.动机C.先天素质D.情绪
12.3-4岁幼儿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同时违拗行为也非常强烈,被称为(D)
A.执拗期B.自主期C.叛逆期D.第一反抗期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C)
A.道德、价值观偏差B消极退缩C.抑郁D.攻击逆反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来自百度文库童行为治疗的内容(C)
A.阳性强化法B消退法C非指导性游戏法D系统脱敏法
6.接受和鼓励孩子不断增长的自主性,与孩子积极沟通,弹性的规则,这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类型(A)
A.权威型B专制型C.溺爱型D.忽视型
7.刻板性运动在幼儿中最常见的现象是(D)
A.拔毛B弹指C.拍手D.吮手指
28.精神发育迟滞是很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的精神发育受阻或者不完全,临床表现为显著的(智力水平低下)伴学习困难及(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29.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觉、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
30.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生物学)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1.降低儿童早期营养不良有助于降低以后的(反社会)和(攻击)行为。
32.2~3岁是婴幼儿形成(个性)的初始时期,也是婴幼儿建立(自主性)的重要时期。
1.父母操纵子女的一切,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从自己主观意志代替子女考虑。这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类型(B)。
A.权威型B专制型C.溺爱型D.忽视型
7.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多发病于3岁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8.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监测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的发展程度),二是(心理的问题或障碍)。
9.常用的儿童心理矫正术可大致分为强化、消退与(行为塑造)。
10.儿童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前提。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是(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一、填空
1.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与生物学特征、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情绪)和(社会能力)发展。
2.脑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婴儿的大脑发育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修复性),刺激缺乏和刺激过度都可能对儿童大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儿童分离焦虑的高峰期时(14-18个月),以后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分离焦虑出现的次数和(强度)都逐渐降低。
14.以下属于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典型表现之一的是(B)
A.经常退缩B经常暴怒C.经常恐惧D.经常自伤
15.4~5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限为(B)。
A.10小时B.11~12小时C.12~13小时D.14小时
16.以下不属于5-6岁儿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是(B)。
A个性初具雏形B开始建立主动性C性别意识逐渐稳定D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17.对儿童进行心理评估的时候,评估人员不能在未征得监护人的同意的前提下,轻易泄露评估儿心理行为的评估结果,这体现了()
2.下列哪项不属于选择性缄默幼儿的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问题(C)
A.焦虑B害羞C.依赖D.易生气
3.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A)
A.鼓励强化法B.消退C.惩罚法D.代币法
4.与5-6岁幼儿语言发展指导要点不吻合的是(D)
A.创设积极的阅读环境B.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C.注重图文并茂的阅读方法D.注重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示范
11.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家庭干预,可以是(发展性)干预,也可以是(矫正性)干预。
12.依恋障碍主要与(教养方式)不良有关,养育者频繁更换可能导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
13.1岁半以后,儿童经常喜欢咬玩具、吃剥落的墙皮、头发、黏土等不能吃的东西,且其进食行为不符合当地饮食习惯或传统的情况,可能患有进食障碍,称为(异食癖)。在睡眠过程中起床活动或行走,可能患有(睡行症),俗称梦游。
8.幼儿的行为障碍不包括(D)
A.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B.刻板性运动障碍C.社会功能障D.强迫症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造成儿童遗尿症的可能原因(C)
A.器质性原因B.睡眠障碍C.家庭教养方式D.强烈的心理刺激
10.1-2岁婴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时间一般为(B)
A.1-5分钟B.5-10分钟C.10-15分钟D.15-20分钟
17.社交退缩的孩子不仅是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表现,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18.教师和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家长榜样)、(游戏)、讲解学习等途径,促进儿童我调控能力的发展。
19.营养不良可以预示神经认知的缺陷,并预示着儿童期到青少年期(外显行行为问题)的持续存在。
20.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0-3岁)是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奠基时期,尤其是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14.新生儿期起父母就过渡保护或溺爱孩子,使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受到影响,容易造成(易感儿童综合征)现象。1岁以内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哭,他也哭的现象称之为(共情)现象。
15.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正性强化法,又称(阳性强化法),又称(鼓励强化法)。
16.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4.根据儿童气质维度如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等与养育关系较大的维度的特点,可以将儿童分为难养型、易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三种典型类型,以及(中间型)。
5.儿童心理行为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发展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
6.儿童的自我调控是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
21.4-5岁幼儿开始发展有意记忆,并且记忆和回忆能力良好,可以开始用(复述)、(联想)、(组织)等帮助记忆的方法。
22.放松疗法要求儿童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所以对于儿童,一般适宜于4岁以后。
23.引起幼儿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等。
24.儿童虐待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忽视和心理情感虐待。
25.按照涉及的心理领域划分,心理评估方法包括情绪行为评估、(智力测量)和(人格测验)等。
26.按照评估精确性划分,心理评估方法可以分为(筛选性评估)和(诊断性评估)。
27.运用气质的知识可以辅助家长和儿童工作者采取适合儿童气质的(教养方式),预防和干预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