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习题课件
2-1-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B练)21-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AB练(沪教版)解析版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时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建议时间:25分钟)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 .1: 4B .4: 1C .1: 5D .4:5【答案】A【详解】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约为20%,氮气体积分数为78%,约为80%,所以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20%:80%=1:4,故选A 。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C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D .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答案】D【详解】A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不会是空气的污染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 .供给呼吸用到的氧气B .食品包装袋中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NH 3)D .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答案】C【详解】A、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氧气来自空气;B、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氮气来自空气;C、空气中不含有氨气,氨气不是来自空气;D、空气中含有0.94%的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来自空气;故选C。
4.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秒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A.650mL B.520mL C.26mL D.32.5mL【答案】A【详解】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秒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130mL÷1/5=650mL,故选A。
5.如图为空气中各成分所占比例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B【详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探究点一空气的成分[情景展示][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有关“空气成分”卡通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呢?填写下列数据: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是混合物,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其他气体,如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氧气的性质[情景展示1][问题探究]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这是因为木炭、石蜡等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更剧烈,这跟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继续探究] 在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为了使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时应将它们从上而下缓慢伸入,如果伸入过快,可能会使得大量氧气受热逸出,影响实验效果。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共47张PPT)

知识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重点)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 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 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重、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制二氧化碳。
实验用品:塑料水瓶一个(带盖),一次性塑料杯一个,废弃注射 器一个,玻璃片一个,废弃塑料吸管,蛋壳,食醋,澄清石灰水。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重、难点) 检验和验满在试剂选择和方法上的区别:
检验是利用某气体的特性,使用某种方法证明该气体是什么 气体。验满是已知该气体是什么气体,使用某种方法来检验 该气体是否收集满。因此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 而不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不支持燃烧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 氮气等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赤潮和水华:
(2)水华的危害 “水华”,就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水体呈蓝、 绿或暗褐色,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华”主要由 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污水进入水 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水华”现象便 随之出现。出现“水华”现象后,面积会逐年扩散,持续时间 逐年延长。“水华”主要发生在静态水体,近年来太湖、滇 池、巢湖、洪泽湖都出现过水华现象。
知识点水的净化(重、难点)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 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液体没有经过充分过滤就流入 到滤液中。 ③滤纸高于漏斗边缘,使滤液从漏斗外壁直接进入滤液中。 ④盛装滤液的仪器本身就不干净。
知识点水的净化(重、难点) 区分明矾吸附作用与活性炭吸附作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背记课件

背记手册
六、氧气的用途
性质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用途 潜水、登山、太空行走 炼钢、气割、气焊、火箭升天
背记手册
七、氧气的弊端
生活中有些情况下,需要防止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如包装食品时,会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气等气体;为了 防止金属发生缓慢氧化而锈蚀,常采取表面喷漆、涂油 等措施隔离氧气。
背记手册
(6)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 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背记手册
【规律总结】 (1)物质燃烧现象的正确描述格式: ①是否剧烈燃烧+②产生火焰、光、烟的颜色(或火星) +③放热+④生成物的色、态、味。 (2)描述实验现象三忌: ①忌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 ②忌脱离实验实际; ③忌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
面积。 (3)将火柴梗系在细铁丝一端,是为了引燃细铁丝。
背记手册
(4)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 细铁丝反应,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 集气瓶中。
(5)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 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铁丝由上向下缓慢 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4)书写文字表达式时注意反应条件: 不要将反应条件“点燃”写成“燃烧”。点燃是反应条件, 而燃烧是现象。
背记手册
五、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有的氧化反应 比较剧烈,如燃烧、鞭炮爆炸;有些氧化反应缓慢,不 易察觉,叫做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 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等。
背记手册
物质
反应现象
文字表达式和符号 表达式
硫(淡黄色 固体)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 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 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 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 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件

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2.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 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 的方法是( )
A.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B.分别测量(cèliáng)它们的密度
C.分别测量它们在水中的溶解程度
D.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4.蜡烛(làzhú)与氧气反应
在氧气中发出更明亮的火焰(huǒyàn),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石蜡(shí là) + 氧气点燃 → 二氧化碳 + 水
O2
CO2
H2O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
实验名称
木炭在氧 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 中燃烧
铁丝在氧 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yǎ点ng燃qì) 碳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3.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 下列(xiàliè)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 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 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
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
2.硫与氧气(yǎngqì)反应
在空气(kōngqì)中发出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用 水
S
SO2
吸 收
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回顾
二
氧
1.大气污染物之一
化
2.如何(rúhé)吸收二氧化硫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K12课件
15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文字表C达op式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K12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包括:
Evaluation only. eatedw剧ith烈A氧sp化ose:.S如lidCes、foSr、.NPE等T在3.5氧C气lie中nt的Pr燃of烧ile。5.2.0
化学表达式:
Fe+O2 点燃 Fe3O4
K12课件
6
1)、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与氧气接触面积大,使铁丝燃烧更剧烈, 现象更明显。
2)、铁丝的一E端v为alu什at么io系n 上on一ly.根火柴? eated w利it用h A火s柴po燃se烧.S提lid高es铁f丝or温.N度E,T 达3.5到C铁li丝en燃t P烧rofile 5.2.0
K12课件
12
同学们:
我是氧气,是你们最亲密的朋友,你们虽
然在通常情况下看不到我,也闻不到我的气味, 可我每分每秒都E陪va伴lu在ati你on们on的ly身. 边,离开了我 eate你d w们it就h A活sp不os成e.S了li!des若fo是r 你.NE们T不3.小5 C心li淹en到t P水ro里file,5.2.0 那我也C就op无yri能gh为t 2力00了4-,20因11为As我po在se水Pt中y L是td不. 易存
九年级化学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增大受热面积 ;
②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 火柴快燃尽时,从瓶口缓慢的伸入 。
火星四射 , 放出热量 , 生成 (3) 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 _____________ 一种黑色固体 _________________ 。 点燃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能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实验 _____( 填“能”或“不能”)进行。
知识点❸ 氧化反应和氧气的用途 氧气 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金属器皿的锈蚀 , 食物的 3 .物质与 _________ 腐 烂 等 变 化 过 程 中 包 含 有 物 质 的 ________ 缓慢 氧 化 ; 氧 气 的 用 途 有 支持燃烧 和 _________________ 供给生物呼吸 ___________ 。
九年级全一册化学(遵义地区) 第2章
第 1节
身边的化学物质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重难点解析 1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具有氧化性 ,在点燃条件下
可与木炭、铁丝、蜡烛等反应。
2 .氧化反应有剧烈氧化 ,如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氧气中燃烧;也有缓慢氧化 ,如金 属锈蚀、食物腐烂等。 3.氧气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10 . ( 原创题 )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D )
第2章第1节(第1课时)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氧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识梳理】1.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算,氮气占 ,氧气占 ,稀有气体占 ,二氧化碳占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
2.地球上 和 都需要消耗氧气。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不会大幅减少,这是因为 弥补了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使空气中氧气含量几乎保持恒定。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3.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 体,密度比空气 ,它 溶于水。
在压强为一个大气压,氧气在—183℃时,可变成 色液体,在—218.4℃时,变为 色雪花状固体。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铁丝卷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火柴的作用是 ,为什么火柴即将燃尽的时候再伸入集气瓶 ,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的作用是 。
【知识巩固】6.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氦气7.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B.红磷C.铁丝D.石蜡8.某同学在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的是 ( )9.下列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且描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淡蓝色气体B.因为氧气易溶于水,所以水中有动植物生存C.氧气能够支持物质燃烧D.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固态氧气是淡蓝色雪花状的10.下列关于空气和氧气性质相近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没有颜色和气味B.都可以供给呼吸C.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都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11.细铁丝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B.有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产生淡蓝色火焰12.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变绿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13.木炭、细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A.都有气体产生B.都有淡蓝色火焰出现C.都放出热量D.都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4.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最密切()A.氧气的浓度B.铁丝的表面积C.燃烧区的温度D.铁丝的粗细15.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A.红磷B.氧化镁C.五氧化二磷D.四氧化三铁16.下列对氧气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不活泼,常温下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很不活泼,高温时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D.比较活泼,在高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17.小丁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沪教版(2021

(遵义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遵义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遵义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3)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认识氧化反应。
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4)认识水的组成;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
(5)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6)了解天然水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通过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体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间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
沪教化学九上《2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共26张PPT)

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 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 ——打一物质
我知道什么?
O2
氧 气 循 CO2 环 图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主要的物理性质. (2)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认识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
舞文弄墨
氧气生来真神奇,通常无色是气体; 本性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 木炭惹哪些它句发子白描光写的,是火氧星气的四物射理铁丝帮;
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
性质不是用凡途用?途广,供给呼吸它最棒; 平日不见踪和影,液固淡蓝才亮相。
谢谢
1、观察木炭色、态
2、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
到发红。
碳
3、把红热的木炭缓慢地自上而下伸入盛有氧 燃
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烧
4、燃烧停止后,取出镊子及木炭。向集气瓶
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
蜡 1、点燃蜡烛,放入燃烧匙中 烛 2、蜡烛要自上而下慢慢放入集气瓶 燃 3、用手触摸集气瓶外壁 烧 4、先观察集气瓶内壁,再检验生成气体。
1、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A 观察颜色 B 闻氧气的气味 C 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D 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2.下列关于氧气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 、极易溶于水 D 、可以支持燃烧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看到蓝紫色
火焰的是( C),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的是(D),能看到火星四射的是(A )
化学第二章笔记整理(2)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氧气性质:a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稍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液态氧、固态氧为淡蓝色b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3.几个燃烧实验★ a .木炭的燃烧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中: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C +O2 CO 2 由上而下“缓慢”伸入氧气瓶中: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反应,现象更明显。
实验过程中瓶口始终盖着玻璃片的目的:减少气体逸出。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内壁有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注意:瓶壁要干燥,便于检验有水生成★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注意: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Fe+O 2点燃Fe 3O 4注意:①瓶底部留有少量水或细沙:防止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②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局部温度③火柴梗的作用:预热铁丝,引燃铁丝④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再伸入: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现象不明显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比空气中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4.★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鉴别氧气、空气、氮气的方法: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氮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点燃 点燃点燃5.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共同点:①都是和氧气反应 ②都放热6.氧气用途:①供给呼吸,②作助燃剂★隔绝氧气:①食品防腐 ②金属防锈 ③灭火二、氧气的制法1.自然界:光合作用 (CO 2+H 2O 光照 C 6H 12O 6+O 2 )★ 2.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依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沸点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留下液态氧★ 3.实验室制法: (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KMnO4 K 2MnO 4+MnO 2+O 2↑a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依据: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收集装置:排水法,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b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②装药品,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团,塞紧橡皮塞;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集气体(排水法):开始收集的时机: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再将导管伸到集气瓶内。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性质活泼的氧气课件

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 O2 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典例解析
(jiě xī)
4.(2014 山西)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 请你由图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H2O2==M=nO=2=2H2O+ 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练习 反馈 (liànxí)
2.(2014 上海)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① 写出仪器名称Ⅰ
,Ⅱ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象
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
大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 性质活泼的氧气。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 用途,认识氧气能与许多(xǔdu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气体,密度稍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和固态氧的颜色为淡蓝色。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 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xǔduō)物质反应。再见
第2章 身边 的化学物 (shēnbiān)
质
第1课时(kèshí) 性质活泼的氧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习题课件沪教版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谢谢欣赏!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2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