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练习1(物质的变化)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升华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C.风能发电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答案】B【解析】A、碘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为新物质氧化铝,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风能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B。

2.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D.蜡炬成灰【答案】D【解析】A、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错误;B、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现变化,故错误;C、木已成舟只是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矿错误;D、蜡炬成灰是蜡燃烧形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

3.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答案】B【解析】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故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是物理性质,故错误;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是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B。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答案】C【解析】A、铜丝作导线根据其有导电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错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错误;C、天然气作燃料是根据天然气的可燃性,利用了化学性质,故正确;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其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C。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答案】A【解析】A、酒精灯、试管及试管夹和试管内的液体均符合操作要求,选项正确;B、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以免打碎试管底部;C、量筒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D、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选项错误;故选A。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含课后练习)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含课后练习)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第1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习目标】1、1.认识化学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促进人类发展。

2、认识碳酸氢铵的性质3、知道碳酸氢铵受热后减少的原因及贮存的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1、通过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知道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学习难点】1. 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总结出碳酸氢铵存贮注意事项;2.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性质、用途及保存等方面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学习和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合理地,高效地。

2、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点石成金()水能变成油()发功使铝变成金()抽烟有利于头脑清醒()用铁锅比铝锅炒菜对人体好()化肥使用越多越好()农药不能用()煤气燃烧时火越红越好()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二、预习展示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根本目的是要营造一个环境优美、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推崇“绿色生活的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氢氧燃料电池车B.对城市生活和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分级使用C.使用光降解或生物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D.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2.某农户将碳酸氢铵化肥堆放在太阳下,发现化肥变少了,你的解释是。

如果请你指导该农户使用碳酸氢铵,你提出的建议是。

答案:1.D2.解析:由于碳酸氢铵受热后会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保存碳酸氢铵应该密封并置于阴凉处;答案:碳酸氢铵固体受热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密封并置于阴凉处。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和,为人类战胜疾病带来了重要的保障。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练习(无答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练习(无答案)

课题: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梳理】⑴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化学的作用:⑵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a两者的本质区别:⑴研究物质的________ :①物质的性质: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2.化学研究的内容:②物质的变化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⑵研究物质的________⑶研究物质的________⑴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实验基本仪器及其操作等)3.如何学习和研究化学⑵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书本几个探究实验,如铜绿性质实验、加热碳酸氢铵、镁带燃烧等)⑶学习化学需要认识化学符号:如___,___,____。

【当堂训练】1、一位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2.8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此时应该()A减少药品 B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酒精灯的焰心温度最高,所以用焰心加热B、为缩短加热时间,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不用预热C、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D、为节省药品,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瓶里3、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B.调查C.实验D.计算4、下列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食盐能溶于水,具有咸味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铜能够导电D.酒精容易挥发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6、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氮气D.蒸馏水【课后巩固】1、下列变化中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酒精挥发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③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④矿石粉碎⑤湿衣服晾干⑥铁钉生锈⑦煤燃烧⑧火药爆炸A. ①④⑤B. ②③④C. ⑥⑦⑧D. ③⑥⑧2、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沪教版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同步练习题

沪教版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同步练习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钉锈蚀B. 海水晒盐C. 粉尘爆炸D. 烧制陶瓷2.在人体上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皮肤破损B. 骨折C. 消化食物D. 切除肿瘤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石蜡熔化C. 海水晒盐D. 铁矿石炼铁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 下列现象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玻璃破碎B. 牛奶变质C. 木炭燃烧D. 粮食酿酒6.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金刚石刀切割玻璃B. 用粮食发酵酿酒C. 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D. 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7.在物质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石蜡的可燃性B. 玻璃的密度C. 水的沸点D. 酒精易挥发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硬水软化B. 蜡烛燃烧C. 蛋白质的盐析D. 葡萄糖的氧化9.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观察B. 实验C. 假设D. 结论1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活性炭吸附B. 榨取果汁C. 咸菜表面有白色晶体出现D. 自来水消毒1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 瓷碗破碎剩饭变馊C. 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 灯泡发光冰块熔化1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牛奶变酸B. 梅花飘香C. 海水晒盐D. 空气液化13. 下列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风力发电B. 铜用于制作导线C. 液氮制冷D. 天然气用作燃料14.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 铁丝变短B. 剧烈燃烧C. 火星四射D. 生成黑色固体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 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6.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火箭发射B. 煤的燃烧C. 风力发电D. 酸雨侵蚀1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成冰B. 木材燃烧C. 玻璃破碎D. 湿衣服晾干18.模型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图不属于模型方法的是()A. 光线B. 磁感线C. 水分子D. 氢元素19.请你判断下面所列举的生活事实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1)节日庆典燃放礼花;(2)汽车为人们交通提供便利条件;(3)五彩缤纷的硬塑玩具代替了原始的木制儿童积木;(4)当你走进麦当劳,各式冰激凌奶卷使你驻足;(5)“巨能钙”“盖中钙”“钙力奇”各种补钙产品纷纷问世A. (1)(5)B. (1)(3)(5)C. (1)(4)(5)D. (1)(2)(3)(4)(5)20.下列古诗词的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沪教版(全国)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巩固提升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巩固提升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巩固提升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B.焦炭用于炼铁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D.干冰用作制冷剂2.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铁粉用作月饼的保鲜剂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摩托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蒸发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自行车胎充气过多爆炸D.节日燃放烟花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黄瓜榨汁C.干冰升华D.天然气燃烧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来做导线B.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C.氮气用作保护气D.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汽油挥发C.湿衣晒干D.木材燃烧8.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天然气燃烧C.水沸腾D.菜刀生锈二、多选题9.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高炉炼铁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D.用洗涤剂洗餐具10.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后,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A.隐形飞机有声音吗B.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C.隐形飞机为什么会隐形D.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11.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12.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13.下述描述生活中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能烧B.轮胎能炸C.饭菜会馊D.瓷碗易碎14.如图是太阳能燃料电池的组成与功能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NaOH溶液。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重点习题练习课件PPT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重点习题练习课件PPT
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_正__:__利__用__化__学__可___以__合__成__新__物__质__,__使__人__类__的__衣__、__食__、__ _住__、__行__更__先__进__、__更__合__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反__:__“__工__业__三___废__”__严__重__污__染__了__环__境__,__破__坏__了__人__类____ _的__生__存__条__件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锅相对于其他烹饪用具具有的优势是( D )
A.硬度大
B.熔点高
C.廉价易得
D.补充铁元素
【点评】铁锅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补充人类所需的铁元素。
3.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容易分解,为保存该化肥, 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经常放在太阳下晾晒
沪教版 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课件)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释放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
体有害的物质。下列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
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B )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焦油
2.【原创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推荐使用中国的铁锅,
9.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 的粮食危机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章节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章节测试

20212021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B.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C. 区分硬水和软水D. 燃烧条件的探究2.下列现象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纸张燃烧C. 花香四溢D. 灯泡发光3. “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跟水有关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B.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C. 光合作用D. 用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细菌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B. 石墨导电C. 人的呼吸D. 冰雪融化5.下列对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往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着手心B. 称量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中C. 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D. 取用固体药品只能用药匙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B. 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 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7.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融化矿石粉碎B. 食物腐烂光合作用C. 酒精挥发蜡烛燃烧D. 汽油燃烧冰雪融化8.物质世界充满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食品解冻B. 拉面条C. 鲜奶变酸D. 苹果削皮9.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选项方法示例A 实验法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B 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 归纳法水、二氧化碳是分子构成的,归纳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 对比法用等体积的水和空气进行压缩,得出气体与液体微粒间的间隙大小关系A. AB. BC. CD. D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 稀有气体可以做霓虹灯D. 氢气用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11.下列现象中,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 五颜六色的节日焰火B. 蜡烛燃烧发出白光C. 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D. 稀盐酸与石灰石混合产生气泡二、填空题12.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始收集气体.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 克/毫升.(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4.化学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15.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某些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练习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练习 沪教版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9·11”事件中,纽约经贸大厦遭到毁灭性地破坏。

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A.经贸大厦坍塌 B.大厦玻璃被撞得粉碎C.燃烧放出巨大的热量使大厦钢筋熔化 D.被劫持飞机着火后发生爆炸2.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

其中的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相关物质真实颜色的是( C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C.绿色食品 D.银白色金属3.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则读数将( B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4.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C )A.煤炭燃烧 B.燃放烟花 C.光合作用 D.汽车尾气5.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用你所学的知识指出下列广告语正确的是( C )A.本超纯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泉水C.矿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D.面对河水不断被污染,我们应设法关闭所有化工厂6.下列实验操作:①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清洗后放回滴瓶中,②药品用量没有说明,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低部,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④没有容器,在量筒中配制食盐水。

其中( A )A.只有②正确 B.②③正确 C.①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正确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导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B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并打求助B.室内起火,要赶快打开门窗C.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想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8.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让黑夜如同白昼,可以向天空发射一种照明弹,该照明弹选用的主要材料是( D )A.铝片 B.炭粉 C.铁粉 D.镁粉9.用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望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B 2.(1)构成红墨水的微粒不断地运动,分散到整杯水中去了,使整杯水变红。 (2)构成砂糖的微粒不断运动,分散到水中去了。 (3)空气中的微粒之间存在空隙,加压时微粒之间的距离减小,总体积即变小。 3.产生香味的梅花的花粉微粒不断地运动,所以尽管离得比较远,却有“暗香来”。 4.(1)温度升高,白糖的微粒、水分子的运动会加快,分散得快,在水中溶解得快。(2)温度升 高,气体中的微粒运动加快,体积膨胀。若装置不漏气,则气体会从导管口逸出而产生气泡。 5.(1)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铵晶体。 (2)物理性质:易挥发。化学性质:能与浓氨水反应。 (3)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氨水中的氨分子和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它们相遇便发 生反应,生成新物质氯化铵晶体,看上去像白烟。 6.湿衣服在太阳下干的快等。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1)√ (2)× (3) √ 2.C 3.D 4.因为原子内包含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它们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 原子不显电性。 5.氢、氧,氢、氧,氢、氧。 6.71,142,158,74。 7.6.02×1023/18×20=1.67×1021(个) 1.67×1021/(4×365×24×60×60)=1.33×1013 年
(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化合反应)
5.水草能发生光合作用而产生氧气,供鱼呼吸。
6.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7.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变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变为氧气。
第四节练习与实践
l.A
2.D
3.D
4.被点燃;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1;水通电氢气+氧气。
5.方法一:分别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有丰富泡沫的是蒸馏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同步练习1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同步练习1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开启化学之门练习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3.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认为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 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C.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D.物质的制取与用途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6.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7.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8.“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成为2l世纪化学发展的i!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

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 )A.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的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9.加热50 mL液体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⑦漏斗A.①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⑥10.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11.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鸡蛋浸入白醋里有气泡产生 B.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C.固体直接变成气体不一定属于升华 D.铜丝在火焰上灼烧,有黑色物质生成13.下列各项产业群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14.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1课时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化学研究些什么参考答案1.A2.A3.C4.A5.B6.A7.C8.C9.A 10.A 11.A 12.A 13.A 14.C 15.B 16.B 17.D 18.D 19. (1)根据气味鉴别(2)根据颜色鉴别(3)根据气味鉴别(4)根据味道鉴别(合理答案均可)20.在大试管口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拔下单孔橡皮塞,向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再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用烧杯盛放)中,给试管加热,在试管内壁上出现水雾,证明有水蒸气生成;闻到刺激性气味,证明有氨气生成;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21.拉瓦锡的结论不全面,在空气中除了含有氮气和氧气外,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22.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铜网(合理答案均可)第2课时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参考答案1.B2.D3.A4.C5.C6.C7.A8.C9.C 10.A 11. 13 12.B 13.C 14.A 15.D 16.D 17.D 18.C 19.D 20.D 21. (1)纯度(2)隔绝空气(或氧气)(3)2NaOH+SO2=Na2SO3+H2O 22.(1)A A (2)A B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性质活泼的氧气参考答案1.B2.B3.A4.A5.B6.D7.C8.D9.A10.B 11.B 12.C 13.D 14.C15.(1)因为Ⅲ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火焰在火柴的上方,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2)铁丝绕成螺旋状,使接触氧气的铁丝长度变大,也就增加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反应更加充分16.(1)2KMnO4△K2MnO4+MnO2+O2↑(2)A E (3)丙(4)可能是产物K2MnO4受热生成氧气;取K2MnO4固体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生成氧气(或其他合理答案)17.(1)长颈漏斗集气瓶(2)A2KMnO4△K2MnO4+MnO2+O2↑微移酒精灯,使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较多的部位(3)氧气、二氧化碳等 a18.【实验验证】(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Na2CO3+2HCl=2NaCl +H2O+CO2↑(3)有蓝色(絮状)沉淀【拓展应用】密封存放干燥处第2课时奇妙的二氧化碳参考答案1.B 2.C 3.A 4.B 5.B 6.C 7.AD 8.D9.C 10.B 11.C 12..(1)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碳酸(或H 2CO 3)CO 2+Ca(OH)2=CaCO 3↓+H 2O 13.D 14.(1)C F 2H 2O 2 2MnO MnO 2 2H 2O +O 2↑ (2)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b CO 2+Ca(OH)2=CaCO 3↓+H 2O (3)A 试管内壁上有水雾 15.(1)集气瓶 长颈漏斗 (2)②⑦⑧ (3)I .高锰酸钾 酒精灯 将导气管口置于水面以下,用双手捂住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冷却后,水进入导气管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Ⅱ.n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出气口(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色说明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放在出气口,有白烟生成说明集满) (4)由于固体含有水分或受热生成水蒸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可防止水蒸气在试管口处冷凝、倒流而可能引起试管炸裂16.(1)试管(2)AC (3)Zn +H 2SO 4(稀)=ZnSO 4+H 2↑ b (4)燃着的木条(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17.(1)酒精灯 用于加热(合理答案均可)(2)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A(或2KClO 3 2MnO △2KCl +3O 2↑ A ;或2H 2O 2 2MnO 2H 2O +O 2↑ B )(3)碳酸钙 稀盐酸 CEF 将导管移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装置漏气(合理答案均可)第3课时 自然界中的水参考答案1.D 2.D 3.C 4.C 5.B 6.D 7.C 8.B 9.B 10.B 11.A 12.C13.(1)化学 (2)煮沸 带火星的木条14.(1)C (2)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氢、氧两种元素)(3)③①⑤④ (4)肥皂水15.过滤 酸 杀菌消毒16.(1)纯净物 (2)蒸馏 (3)B (4)N (5)一水多用(合理答案均可)17.①2H 2O 2 2MnO 2H 2O +O 2↑ ②2H 2O 通电2H 2↑+O 2↑ 分子构成不同(合理即可) ①比②装置简单(或②要消耗电能;或①比②安全等合理答案均可)18. (1)2(2)吸附性(3)① A ,B ② 变大19.(1)吸附沉降 (2)引流 (3)煮沸 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奥秘(1)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参考答案1.D2.B3.D4.D5.D6.D7.B8.A 9.B 10.B 11.C 12.D 13.(1)失去 阳(2)+1 (3)A 1 4.(1)H 、Na (2)Na +、 (3)Na (4)NaCl 15.(1)(2)氮分子和氧分子 (3)在放电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16.(1)水分子 (2)氢原子和氧原子 (3)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水分子之间间隙变小17.(1)38;(2)5;(3)失.第2课时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参考答案1.B2.A3.B4.B5.C6.B7.B8.B9.B 10.D 11.D 12.D 13.B 14.C 15.(1)7 周期 (2) 失去 (3)MgCl 2 离子16.氮气(或N 2) 钙(或Ca) 碳(或C ) 17.(1)Na + S 2-(2)①气体:N 2、He 固体:C 金属单质:Cu ②金属氧化物:Al 2O 3 非金属氧化物:SO 3 ③酸:H 2CO 3 碱:KOH 盐:MgSO 4 18.(1)24.31 (2)失去 Mg 2+ 19.(1)3S (2) (3)2CO 20.(1)电子层数 (2)得到 NaF (3)KNO 3 21.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22.(1)5 (2)c (3)10第3课时 物质的组成参考答案1.D2.B3.A4.B5.A6.C7.D8.C9.D 10.B 11.B 12.D 13.(1)2N (2)2H 2 (3)3Fe 2+(4)CH 4 14.(1)2OH - (2)Mg 2+ (3)2Ca +O (4)K 2CO 3(合理答案均可)15.(1)Mg (2)mHNO 3 (3)5SO 24- (4)6S + (5)Fe(OH)3 16.(1)硫酸根离子 (2)5H 2O (3)3个铁原子 17.(1)Cl 2O 7 (2)Fe 3O 4(3)H 2O +CO 2=H 2CO 3 (4)NH 4HCO 3+2NaOH =Na 2CO 3+NH 3↑+2H 2O 18.(1)Zn (2)SO 24- (3)12H +O (4)ZnSO 4 19.(1)Si (2)K 2CO 3 N 2 CO (3)H 2+CuO △Cu +H 2O 还原 (4)1:420.(1)106 (2) 90.6% 21.(1)39:127:48 (2)10 (3)7.5 22.有三种可能:(1)Cu 2O ; (2)Cu 和CuO ; (3)Cu 、CuO 和Cu 2O 23-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练习(1)参考答案1.D2.A3.B4.A5.C6.D7.D8.A 9.B 10.D 11.C 12.C 13.与充足的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14.(1)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2)ABD(3)火柴头斜向下的情况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或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加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两种情况都回答也对)15.(1)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2)在有限空间内(或杯内),氢气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在点燃条件下急剧燃烧(或2H2+O2点燃2H2O),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或温度升高,杯内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或内部气体压强)的作用下],纸杯被高高掀起(合理答案均可)16.铁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铁丝红热3Fe+2O2Fe3O417.(1)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合理答案均可)18.【知识同忆】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交流讨论】(1)减少污染(或更环保等)擦干(2)氧气(或空气)【综合应用】放热2K+2H2O=2KOH+H2↑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练习(2)参考答案1.A2.C3.D4.D5.D6.D7.A8.B9.C 10.A11.B 12.C 13.C 14.A 15.B 16.C 17.C18.(1)Mg+CuCl2=MgCl2+Cu (2)③④(3)ab19.(1)大(2)是(3)2HgO△2Hg+O2↑20.2Al+Fe2O3点燃2Fe+Al2O3化学置换反应21.(1)C+O2点燃CO2(2)CaCO3CaO+CO2↑ (3) Na2CO3+Ca(OH)2=CaCO3↓+2NaOH22.(1)设生产1000万吨尿素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O2+2NH3CO(NH2)2+H2O44 60x 900tx=660t(2)经测定某尿素样品含尿素90%,2t该样品中尿素的质量为2×90%=1.8t高温高温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8t××=0.84t23.(1)设,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生成FeC2O4的质量为x,3FeC2O4Fe3O4+4CO↑+2CO2↑432 232x 23.2gx=43.2g(2)该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54.0g﹣43.2g=10.8g;(3)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质量:23.2g×=16.8g该草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31.1%;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练习(3)参考答案1.A 2.C 3.D 4.B D 5.A 6.D 7.C 8.C9.(1)33:17 (2)10.5%10. 解:设理论上需要四氯化钛的质量是xTiCl4+2Mg Ti+2MgCl2190 48x 720kgx=2850Kg11.(1)9.8 g (2)14.2%12.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2)设高锰酸钾的质量是x,由图象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3.2g;2KMnO4====K2MnO4+MnO2+O2↑316 32x 3.2gx=31.6g(3)31.6g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质量是31.6g×=11g13. (1)CuSO4·x H2O CuSO4+ x H2O↑160 18x8.0g (10.7-8.0)g160∶8.0 g =18x∶(10.7-8.0)g解得:x=3(2)CuSO4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4160×100%=40%(3)由题意知,升温到t2℃时,残留的黑色物质为Cu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CuSO4与CuO之间存在如下关系:CuSO4∽CuO160 808.0g m g160∶8.0 g=80∶m g 解得:m=4.0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课时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参考答案1.A2.C3.A4.C5.B6.C7.A8.D 9.D 10.C 11.A 12.B 13.D14. (1)④(2)取一定量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固体B是铜,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铜和铁(合理答案均可)(3)一定15.(1)B 铁不能被完全除尽(2)偏小16.(1)D或E.(2)B,C,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参考答案1.D2.B3.B4.B5.C6.B7.D8.C 9.D 10.A 11.A 12.B13.(1)没有(2)Al(NO3)3、Zn(NO3)2、Cu(NO3)2(3)Zn+2AgNO3=Zn(NO3)2+2Ag、Cu+2AgNO3=Cu(NO3)2+2Ag14.【知识回放】Fe Cu【作出猜想】Fe>Cr>Cu【设计与实验】无明显现象发生(或无气泡生成,溶液也不变色)【结论与解释】1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利于反应【知识运用】能Cr+FeSO4=Fe+CrSO415. ⑴3Fe + 2O2 点燃Fe3O4,⑵.②③,⑶金属矿物铁的冶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5•河南)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塑料袋B.玻璃杯C.不锈钢锅D. 涤纶风衣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B、玻璃杯是硅酸盐产品,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C、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故选项正确.D、涤纶是合成纤维,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合金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2015•北京)下列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玻璃B.合成橡胶C.生铁D.陶瓷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常见的合金有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以及钛合金等.解答:解: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合成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C、生铁是铁的合金;D、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2015•宜宾)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铝片比纯铝片硬度小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D.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合金的硬度大;B、钢是铁的合金,据此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分析解答;D、在钢铁表面涂油能隔绝空气防止其生锈.解答:解:A、硬铝是合金,比纯铝片硬度大,故A错误;B、钢是铁的合金,比纯铁性能优良,故B错误;C、在沙漠地区水分缺少,铁锈蚀较慢,故C错误;D、在钢铁表面涂油能隔绝空气防止其生锈,这是防止钢铁生锈的主要方式之一,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铁及其他金属,是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考查,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4.(2015•株洲)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B.合金与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方面的优点;C.根据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D.铜的化学性质:在潮湿的环境下,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解答:解: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还可以是非金属,故选项错误;B、生活生产中使用的金属多数是合金材料,现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所以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故选项正确;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选项错误;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5.(2015•攀枝花)“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比铜的硬度小B.五种金属中,金属铜的导电性最弱C.“金银铜铁锡”是按照金属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D.五种金属中,只有两种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一般合金的硬度大分析;B、根据金属导电性分析;C、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锡>铜>银>金;D、铁和锡比较活泼,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解答:解:A、黄铜比铜的硬度大,故错误;B、铜的导电性很好,如铁的导电性比铜的导电性差,该选项说法错误;C、金银铜铁锡中,由弱到强的顺序是金、银、铜、锡、铁,该选项说法错误;D、五种金属中,只有铁和锡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分析金属活动性强弱,金属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2015•菏泽)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够导电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合金的特点来分析;B.根据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来分析;D.根基铁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硬币、不锈钢都是合金,合金与组成金属相比,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故正确;B.铜是紫红色的固体,故错误;C.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有关,此比值越小,产生的氢气越多,故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和合金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二.填空题(共6小题)7.(2015•十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4Al+3O2=2Al2O3.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强度好、熔点低、抗腐蚀性更好解答;(2)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3)根据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2)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3)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答案:(1)大于(2)乳化(3)4Al+3O2=2Al2O3点评:本题充分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金属冶炼等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合金和金属的性质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2015•绥化)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模拟炼铁:(1)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先通一会儿CO.(2)a管中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3)B装置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B装置能(填“能”或“不能”)用来收集CO.(4)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8g.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炼铁的注意事项来分析;(2)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反应原理以及氢氧化钠的性质来分析;(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氧化铁中铁与氧元素的质量关系,由氧元素的质量计算出生成铁的质量,并进而计算氧化铁的质量或通过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在加热前要先通一氧化碳排尽玻璃管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故填:先通一会儿CO;(2)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填:3CO+Fe2O32Fe+3CO2;(3)装置C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一氧化碳气体排出装置内的溶液而被收集,防止造成空气污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因为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可用该装置来收集一氧化碳;故填:CO2+2NaOH═Na2CO3+H2O;能;(4)氧化铁Fe2O3中Fe与O元素的质量比=(56×2):(16×3)=7:3,因此,氧化铁中氧元素质量为2.4g时,铁元素的质量=2.4g×=5.6g,则氧化铁的质量为:2.4g+5.6g=8g;故填:8.点评:运用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操作的理解,推断各装置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是解答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9.(2015•淮安)某化学小组对铁的冶炼、铁的锈蚀与防护进行以下实验探究.(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①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②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2)该小组又设计如图2装置,将反应所得铁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开始测量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①实验中食盐的作用是加快了铁粉的锈蚀速率.②锥形瓶内压强下降的原因是铁锈蚀有氧气参与.③生产、生活中铁制品的常见防锈方法有在铁制品表面喷漆(举一例).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注意事项以及反应原理来分析;(2)根据影响铁锈蚀的因素、装置内压强的变化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解答:解:(1)①实验前,装置内充满了空气,先注入水是为了先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故填: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②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2)①食盐加快了铁粉的锈蚀速率,故填:加快了铁粉的锈蚀速率;②铁的锈蚀是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反应的过程,造成装置内压强减小,故填:铁锈蚀有氧气参与;③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防锈方法有: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将其制成不锈钢等合金等;故填: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合理均可).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冶炼、影响铁锈蚀的因素、防锈的措施等,难度不大.10.(2015•大连)人类应合理利用和开发金属资源.(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2)高压电线一般用铝而不用铜的主要原因是铜的价格比铝高,且密度比较大;灯泡里的灯丝用钨而不用锡的主要原因是钨的熔点比锡高,用钨制灯泡里的灯丝不容易断路,用锡制灯泡里的灯丝容易断路.(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因为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刷漆.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铜的价格贵,密度比较大,钨的熔点高,而锡的熔点低.(3)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与氧气和水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解答: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2)铜的价格高于铝,且密度远远的大于铝的密度,所以高压电线一般用铝而不用铜;电灯泡里的灯丝需要熔点高的金属,钨的熔点高于锡,若使用锡会出现灯丝熔断的现象.故答案为:铜的价格比铝高,且密度比较大;钨的熔点比锡高,用钨制灯泡里的灯丝不容易断路,用锡制灯泡里的灯丝容易断路.(3)铁在与氧气和水并存时易生锈,故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防锈就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可以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防锈或覆盖保护层的方法;故填:氧气、水;刷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以及铁的锈蚀与防护,难度不大.11.(2015•重庆)(1)空气通过进风口与原料中的焦炭充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O2+C CO2.(2)由(1)中产生的气体与炽热的焦炭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3)生成生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2Fe+3CO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B(填序号).A.Fe2O3B.CO C.Fe D.CO2(4)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2、CO、CO2,如果将高炉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考点:铁的冶炼;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谈完全燃烧的产物下化学方程式;(2)根据二氧化碳与炽热碳的反应解答;(3)在反应中,氧化铁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一氧化碳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4)依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解答.解答:解:(1)焦炭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O2+C CO2;(2)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3)由反应式可知,氧化铁在反应中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得到氧是还原剂;(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1)O2+C CO2;(2)CO2+C2CO(3)CO(4)2NaOH+CO2=Na2CO3++H2O点评:此题是对炼铁知识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知道炼铁的原理、原料及过程,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2.(2015•呼和浩特)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人类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焦炭.(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常温时,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里面的铁不被腐蚀.(3)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溶液是粉红色的.现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考点:铁的冶炼;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焦炭;(2)铝比较活泼,通常情况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3)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实验现象.解答:解:(1)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焦炭.故填:焦炭.(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常温时,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里面的铁不被腐蚀.故填:常温时,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里面的铁不被腐蚀.(3)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时,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随着反应的进行,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故填: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三.解答题(共6小题)13.(2015•桂林)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1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铜片比黄铜片的硬度小(填“大”或“小”)(2)图2煤粉和木屑最先燃烧的是木屑,燃烧的顺序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3)在实验室中用图3装置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2H2O+CO2↑.(4)图4、图5为两种验满CO2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图4(填数字序号)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2.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食物消化C. 粉笔折断D. 木材燃烧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百炼成钢B. 风吹草动C. 玉石摔碎D. 滴水成冰4.“山西面食”闻名天下.以下制作面食的步骤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擀面B. 切面C. 煮面D. 捞面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B. 能闻到花香C. 氧气用于炼钢、气焊D. 铜线用于制电缆6.(莆田)上海世博园使用或展示的部分高新科技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 门票检录采用新型视频识别技术B. 停车场安装了催化光解设施,用于处理汽车尾气C. 意大利馆建筑材料使用了新型“透明水泥”D. 日本馆展示活用氢气制铁新工艺7.小明一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气体产生的速度太慢了,他跟组员们说这可能是石灰石加的太少的缘故,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所加药品的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猜想假设B. 反思评价C. 设计实验D. 得出结论8.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其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用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B.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C.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 用竹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9.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酒精燃烧C. 铁丝弯曲D. 西瓜榨汁二、多选题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用作电极B. 氧气用于气焊C.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 碳用于冶炼金属11.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后,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A. 隐形飞机有声音吗B. 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C. 隐形飞机为什么会隐形D. 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12.(双选)下列描述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爆炸、蒸发B. 气化、腐烂C. 熔化、发酵D. 发热、沸腾13.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 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C.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 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14.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 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 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三、填空题15.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分别举出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利和弊各两个具体例子.利:①________;②________.弊:①________;②________.16.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沪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沪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属冶炼B。

雕刻印章C。

高粱酿酒D。

烧制陶器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B。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时发生化学变化C.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后通常还是硬水3.某同学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在科学探究中这句话属于( )A. 猜想假设B. 设计实验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倾倒B. 液体的加热C。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D。

用滴管取液体5。

下列仪器操作错误的是()A. 浓硫酸的稀释 B.加热液体C. 滴加液体D. 过滤6。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瓷碗破碎B。

石蜡熔化C。

纸张燃烧 D. 湿衣晾干7。

某学生量取液体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mL,则量筒中液体的实际体积( )A。

大于15mL B. 小于15mL C. 等于15mL D。

无法确定8。

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A。

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B.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C。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 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9.(2016•衡阳)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 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B. 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C。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作业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作业沪教版

D.氮气没故煤气()()()()()C.氮气难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6.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A.物理变化B.只有化学变化C.只有状态改变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7.下列各组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铜棒抽成丝,泥沙静置后澄清B.高粱酿酒,敞口放置的白酒气味变淡C.食物腐败,铁矿石粉碎D.石蜡熔化,铁生锈8.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钢铁生锈B.冰雪熔化C.光合作用D.砂糖炭化9.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1)酒精和水_________ _______ (2)蔗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 (3)铁和铜______________ _____ (4)面粉和碱面(碳酸钠)_________ 10.a、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c、能与水以任意比率互溶 d、酒精易燃烧e、常用作燃烧,是一种绿色能源f、点燃酒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f中属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属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_ ___属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 __属酒精用途的是观察: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首先,实验观察是提出问题的重要源泉;其次,实验观察是获得化学实验事实的有效方法。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利用五种感官----视.听.味.嗅.触来进行观察,观察的范围一般有如下几点:a、反应物的颜色.状态b、反应过程的伴生现象:放热.发光.溶解.爆炸c、生成物的颜色.状态,以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为主。

化学史知识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和烧瓷器。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商代就制造出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铜。

我国酿造有悠久的历史,上古时期的夏代,我国已有了酿酒工艺,醋的发明等。

我国是最早用人工方法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国家。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成功地改进了生产纯碱的索尔维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1.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等。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训练习题课件1.2.1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训练习题课件1.2.1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通__常___状__况__下__,__是__无__色__透___明__、__具;有
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酒__精__易__燃__烧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酒__精__汽__化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酒区精别燃是烧__生__成_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 (6)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同时发有生无物新理物变质化的,生发成生物
罩在火焰上
步骤二:点燃蜡 烛,用内壁涂有
现象
结论
水珠
烧杯内壁出现
蜡烛燃烧有 _水___产生,
_______发;热用手 反放 应
触摸烧杯外壁, ______(填“
感到_______ 吸”或“放”) 浑浊 二氧化热碳
澄清石灰水变
蜡烛燃烧有 ________产
实验
现象
结论
步骤三:观察白 钨丝是灰黑
炽灯内钨丝颜色、 状态,然后通电, 观察现象,约1~ 2 min后,停止通 电,用手触摸灯

(2)有变发化光不、是放化热学现变象化出现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 气 体 产 生 的 变 化 一 定 是 化 学 变 化 ; 举 例 : _灯__泡__通__电__发__光__、__放__热__,__该__变__化__不__是__化__学__变__化___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D ) A.炸药定向爆破拆除楼房 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 C.O2用于金属切割 D.不锈钢制成锅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整套】 课时作业+易错题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整套】 课时作业+易错题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易错题全集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 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l0%, 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這一现象表明, 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 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 因此科学家称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爲“暗物质”.然而, 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 对此, 你认爲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 事实上, 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B.“暗物质”可能存在, 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 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 将爲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 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D.人类探索至今, 仍未发现“暗物质”, 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2.在物理变化中, 一定不变的是()A.分子的运动B.分子间的间隔C.分子的物理性质D.分子的构成和结构3.“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5.下列描述属于随机事件的是()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 不会发生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6.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 误将砝码放在左盘, 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出固体质量爲4.3克(1克以下用游码).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爲()A.4.3克B.4.6克C.4克D.3.7克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做出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B.有黑色固体生成C.铁丝是银白色金属D.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10.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塑料C.涤纶洗衣粉阿斯匹林D.油橡胶晶体硅11.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12.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 你认爲错误的是()13.海洋是重要的资源, 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全部B.①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②④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B.酒精挥发C.铁丝弯曲D.冰雪融化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态氮做制冷剂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如图是摄影师在印尼婆罗洲的卡加岛拍摄到的一幅有趣照片.研究人员猜测.猩猩可能是看到当地渔民用长矛捕鱼, 于是学会了用树枝刺鱼的捕猎方式.(1)猩猩的這种行爲属于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2)猩猩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填“深”或“浅”).17.(1)叫做物理变化, 叫做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2)叫做化学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3)下列叙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18.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有、、等现象发生, 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现爲吸热、放热、发光等.19.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 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 爲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 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爲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2)环境问题.(3)能源问题.(4)粮食问题.20.小明用量筒量取液体, 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读数爲18mL;取出部分液体后, 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读数爲12mL.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6mL.(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三.解答题(共2小题)2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2)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在导管口刚开始冒气泡时, 不宜立即收集.(4)任何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5)氧气在一个大气压﹣183℃时变成无色液体, 再继续降温又可变成雪花状的固体(6)工业上主要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7)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必须加入二氧化锰或氧化铁, 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8)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按空气的成分混合在一起, 使之发生化合反应即可制得空气.(9)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0)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22.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 某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氧化硫气体(SO2), 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 一段时间后, 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 并且有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提高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 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l0%, 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這一现象表明, 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 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 因此科学家称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爲“暗物质”.然而, 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 对此, 你认爲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 事实上, 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B.“暗物质”可能存在, 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 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 将爲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 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D.人类探索至今, 仍未发现“暗物质”, 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考点:科学探究的意义.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分析:从引力的观点确定暗物质的存在虽是假设但只能说暗物质可能存在, 原因是找不到存在的证据.解答:解:暗物质的存在与否可能是与人类的技术水平或证据不足的原因造成的, 存在与否只能是假设, 所以不可确定暗物质一定不存在, 故AD均错, 假设有暗物质的存在, 将会开辟一个新的研究空间.故选A、D点评:此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大胆的假设, 属于科学探究的新范畴.2.在物理变化中, 一定不变的是()A.分子的运动B.分子间的间隔C.分子的物理性质D.分子的构成和结构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从微观的角度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和运动方式的改变, 据此解答.解答:解:A、物理变化中分子的运动要改变, 错误;B、分子间的间隔要发生改变, 错误;C、分子的物理性质要改变, 错误;D、物理变化中分子的构成和结构一定不变,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的特点, 完成此题, 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是用模型来做实验, 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解答:解:米勒实验、研究宇宙膨胀实验、研究地球形状实验均爲模拟实验;研究气压与流速实验不需模型, 不属于模拟实验.故选:A.点评: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验.主要考查你对科学研究方法等的理解.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 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 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 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故A不正确;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故B不正确;C、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 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 故C不正确;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 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 只有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下列描述属于随机事件的是()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 不会发生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考虑;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考虑;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D、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 也可能不发生爆炸考虑.解答:解: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 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 所以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 故A不属于随机事件, 故A错;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所以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 不会发生改变, 故B 不属于随机事件;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C不属于随机事件;D、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 也可能不发生爆炸, 必须在爆炸极限之内, 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放出大量气体, 才能发生爆炸, 故D属于随机事件.故D正确.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 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 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6.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考点:猜想与事实验证;空气组成的测定;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判断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是否一致, 要从实验的结果来看, 实验结果能证明实验目的就说明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一致.解答:解:A、根据火柴棒的燃烧程度可以比较出火焰各层的温度, 故A正确;B、此操作能检验氢气的纯度, 根据声音的大小可以判断氢气是否纯净, 故B正确;C、此操作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表述一致, 故C正确;D、此实验是证明分子运动的, 不能探究空气的组成, 故表述不一致, 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比较新颖, 综合考查同学们对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认识, 直观简洁, 是一道不错的试题.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 误将砝码放在左盘, 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出固体质量爲4.3克(1克以下用游码).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爲()A.4.3克B.4.6克C.4克D.3.7克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 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 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如果放错了, 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 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 所以物码反放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即:物体质量=4 g﹣0.3 g=3.7g.故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 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由此列等式计算, 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 都可以算.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干燥(除水);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B、根据氢气的收集分析考虑;C、根据检查气密性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 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以防引起火灾;故本选项操作错误;B、氢气密度小, 进气管应长, 出气管应短, 故错误;C、导管放入水中, 用手握住试管,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操作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 正确的操作方法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以免污染待测液,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做出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B.有黑色固体生成C.铁丝是银白色金属D.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 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但要注意有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 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 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 放出大量的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 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10.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塑料C.涤纶洗衣粉阿斯匹林D.油橡胶晶体硅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纤维素有天然存在的;B、食盐也是天然存在的;C、涤纶洗衣粉阿斯匹林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D、有些油是天然存在的.解答:解:A、纤维素有天然存在的, 例如棉花中含有纤维素, 故A错误;B、食盐也是天然存在的, 故B错误;C、涤纶洗衣粉阿斯匹林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 故C正确;D、有些油是天然存在的, 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化学研制的范围, 以及化学对人类的贡献.11.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 沿器壁, 慢慢倒, 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应用灯帽盖灭,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 试管横放, 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 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 你认爲错误的是()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分析.解答:解:A、不锈钢、塑料属于人造材料, 故A正确;B、研制新的药物中化学发挥重要的作用, 故B正确;C、登月航天服的研制也离不开化学, 故C正确;D、化学研制的过程的会出现一些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 所以要利用化学扬长避短, 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及范畴, 要牢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13.海洋是重要的资源, 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全部B.①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②④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①海水“晒盐”只是水分蒸发,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②海水“制碱”需要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 制取纯碱, 属于化学变化;③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杂质除掉的过程,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 需要用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再用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 再将氯化镁通电分解, 制取镁, 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 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B.酒精挥发C.铁丝弯曲D.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柴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丝弯曲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态氮做制冷剂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态氮做制冷剂利用液氮气化吸热, 利用其物理性质;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是利用碘与淀粉反应, 利用其化学性质;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 利用其化学性质;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利用其化学性质.故选A.点评: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 是考查的热点之一, 正确理解定义, 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如图是摄影师在印尼婆罗洲的卡加岛拍摄到的一幅有趣照片.研究人员猜测.猩猩可能是看到当地渔民用长矛捕鱼, 于是学会了用树枝刺鱼的捕猎方式.(1)猩猩的這种行爲属于条件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2)猩猩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填“深”或“浅”).考点:科学探究的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1)根据猩猩的行爲可知, 是在一定的视觉刺激下进行的活动, 属于条件反射;(2)根据光的折射可知鱼的位置比实际问题要浅.解答:解:(1)猩猩看到当地渔民用长矛捕鱼, 通过视觉刺激, 将活动与鱼联系起来, 属于条件反射;(2)如图, 猩猩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故答案爲:条件, 浅.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 条件反射就是: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 通过一个学习过程, 就是把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 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 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17.(1)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2)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3)下列叙述中, ③④是物理变化, ②⑤⑥是化学变化;⑧是物理性质, ①⑦是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1)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答;(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3)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练习1(物质的变化)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练习1(物质的变化) 沪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1:物质的变化班级姓名一、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如:2、物理变化:。

如:例题:判定下列变化属于何种变化1.水蒸发成水蒸气()2.汽油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瓷碗破碎()4.蜡烛融化成“烛油”()5.火药燃烧爆炸()练习一: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冶炼钢铁B、蜡烛燃烧C、冰雪融化D、粮食酿酒2、判定出下列变化的类型⑴水受热沸腾⑵酒精燃烧⑶食物腐败⑷动植物呼吸⑸汽油挥发⑹铁制成铁锅⑺瓷碗破碎⑻光合作用⑼金刚石打磨加工成钻石⑽酒酿成醋3、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A、熔化B、锈蚀C、爆炸D、升华5、下列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有花生榨油B、有木材制成桌椅C、用麻织布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归纳总结:判定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

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会伴随有气体、沉淀、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且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会伴随有电能、光能、热能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反之不一定成立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有发光现象的变化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2.有气体生成的变化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练习二: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2.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 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 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3.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A.空气和天然气 B.铁和铜 C.水和植物油 D.酒精和食盐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和转化成和葡萄糖,该变化属于变化5.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消耗同时产生和,属于变化6.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的变化)沪教版
一、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如:
2、物理变化:。

如:
例题:判定下列变化属于何种变化
1.水蒸发成水蒸气()
2.汽油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瓷碗破碎()
4.蜡烛融化成“烛油”()
5.火药燃烧爆炸()
练习一: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冶炼钢铁
B、蜡烛燃烧
C、冰雪融化
D、粮食酿酒
2、判定出下列变化的类型
⑴水受热沸腾⑵酒精燃烧
⑶食物腐败⑷动植物呼吸
⑸汽油挥发⑹铁制成铁锅
⑺瓷碗破碎⑻光合作用
⑼金刚石打磨加工成钻石⑽酒酿成醋
3、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A、熔化
B、锈蚀
C、爆炸
D、升华
5、下列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有花生榨油
B、有木材制成桌椅
C、用麻织布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归纳总结:
判定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

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会伴随有气体、沉淀、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且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会伴随有电能、光能、热能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反之不一定成立
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有发光现象的变化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2.有气体生成的变化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练习二:
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B.磨杵成针C.滴水成冰D.积土成山
2.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
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3.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A.空气和天然气B.铁和铜C.水和植物油D.酒精和食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和转化成和葡萄糖,该变化属于变化
5.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消耗同时产生和,属于变化
6.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

蔗糖受热生成黑色固体,发生了,因为该过程中有生成。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您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