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大全(必修)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集合与函数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差集、补集3. 集合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4.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5. 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6. 函数的图像、反函数和复合函数二、平面几何1. 直线与射线的性质与关系2. 角的概念、性质和分类:锐角、直角、钝角3. 举例说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定方法4.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度分类、按边长分类5. 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法6.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的计算与性质7. 三角形相似性质与判定8. 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垂心、重心的概念与性质三、数列与数列的极限1.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3.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4. 数列极限的定义与性质5. 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准则6. 数列极限存在的判定7. 数列极限与数列的收敛性和发散性的关系四、函数的导数与应用1. 函数的导数与导数的基本性质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与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 高阶导数与隐函数求导5.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点的判定6. 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的判定7. 泰勒公式与函数图像的描绘8. 最值问题与最速下降问题的应用五、概率统计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的概念2. 概率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3. 条件概率和乘法定理4.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定理5. 随机变量与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6. 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和泊松分布的性质与应用7. 抽样调查与统计推断的方法六、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点、线、面、体2.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截面和旋转3. 圆柱体、圆锥体、棱锥体、棱柱体的特征与计算4. 球的性质与计算5.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基本运算法则6. 向量与几何体的应用:平面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七、三角函数1. 弧度与角度的转化关系2. 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3. 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与变换4. 和差化积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的推导与应用5. 三角方程的解法与求解区间以上为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的大致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知识点数学总结归纳五篇(高二学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知识点数学总结归纳五篇(高二学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知识点数学总结归纳五篇(高二学考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二同学要依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学问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学问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数学学问点总结,希望能关怀到大家!高二数学学问点总结1一、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

即。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留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挨次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留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留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 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三)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5篇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5篇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5篇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一、随机事件主要掌握好(三四五)(1)事件的三种运算:并(和)、交(积)、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与B的逆的积。

(2)四种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莫根律。

(3)事件的五种关系: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对立、相互独立。

二、概率定义(1)统计定义:频率稳定在一个数附近,这个数称为事件的概率;(2)古典定义:要求样本空间只有有限个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个数与样本空间所含基本事件个数的比称为事件的古典概率;(3)几何概率: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有无穷多个,每个元素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可以将样本空间看成一个几何图形,事件A看成这个图形的子集,它的概率通过子集图形的大小与样本空间图形的大小的比来计算;(4)公理化定义:满足三条公理的任何从样本空间的子集集合到[0,1]的映射。

三、概率性质与公式(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别地,如果A与B 互不相容,则P(A+B)=P(A)+P(B);(2)差:P(A-B)=P(A)-P(AB),特别地,如果B包含于A,则P(A-B)=P(A)-P(B);(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别地,如果A与B相互独立,则P(AB)=P(A)P(B);(4)全概率公式:P(B)=∑P(Ai)P(B|Ai).它是由因求果,贝叶斯公式:P(Aj|B)=P(Aj)P(B|Aj)/∑P(Ai)P(B|Ai).它是由果索因;如果一个事件B可以在多种情形(原因)A1,A2,....,An下发生,则用全概率公式求B发生的概率;如果事件B已经发生,要求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则用贝叶斯公式.(5)二项概率公式:Pn(k)=C(n,k)p^k(1-p)^(n-k),k=0,1,2,....,n.当一个问题可以看成n重贝努力试验(三个条件:n次重复,每次只有A与A的逆可能发生,各次试验结果相互独立)时,要考虑二项概率公式.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高二数学都学哪些知识点

高二数学都学哪些知识点

高二数学都学哪些知识点高二数学学习的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数学是必修的一门学科。

高二是数学学科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年需要掌握并牢固基础知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下面将重点介绍高二数学学习的知识点。

一、函数与方程1.1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

1.2 一次函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

1.3 二次函数:顶点、对称轴、平移、拉伸等。

1.4 不等式与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

二、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2.1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正弦、余弦、正切等。

2.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周期性、奇偶性等。

2.3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等。

三、向量与坐标系3.1 向量的定义和性质:向量的模、方向、垂直、平行、共线等。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的表示、距离公式等。

3.3 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向量积等。

四、数列与数列的极限4.1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通项、公比、和等。

4.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首项、公差、公比等。

4.3 数列求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

4.4 数列的极限:极限的定义、收敛与发散等。

五、导数与微分5.1 导数的概念和性质: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运算法则等。

5.2 常见函数的导数: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5.3 函数的最值和单调性:极值点、临界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等。

5.4 微分:微分的定义、微分的应用等。

六、概率与统计6.1 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样本空间、几何概率等。

6.2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条件概率的计算、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

6.3 统计与频率分布:频数、频率、频率分布表等。

6.4 统计图表的应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直方图等。

以上是高二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巧,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高二数学课程必背知识点总结(3篇)

高二数学课程必背知识点总结(3篇)

高二数学课程必背知识点总结1.计数原理知识点①乘法原理:N=n1·n2·n3·…nM(分步)②加法原理:N=n1+n2+n3+…+nM(分类)2.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Anm=n(n-1)(n-2)(n-3)-…(n-m+1)=n!/(n-m)!Ann=n!Cnm=n!/(n-m)!m!Cnm=Cnn-mCnm+Cnm+1=Cn+1m+1kk!=(k+1)!-k!3.排列组合混合题的解题原则:先选后排,先分再排排列组合题的主要解题方法:优先法:以元素为主,应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捆绑法(集团元素法,把某些必须在一起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考虑)插空法(解决相间问题)间接法和去杂法等等在求解排列与组合应用问题时,应注意:(1)把具体问题转化或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2)通过分析确定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3)分析题目条件,避免“选取”时重复和遗漏;(4)列出式子计算和作答.经常运用的数学思想是:①分类讨论思想;②转化思想;③对称思想.4.二项式定理知识点:①(a+b)n=Cn0ax+Cn1an-1b1+Cn2an-2b2+Cn3an-3b3+…+Cnran-rbr+-…+Cnn-1abn-1+Cnnbn特别地:(1+x)n=1+Cn1x+Cn2x2+…+Cnrxr+…+Cnnxn②主要性质和主要结论:对称性Cnm=Cnn-m二项式系数在中间。

(要注意n为奇数还是偶数,答案是中间一项还是中间两项)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Cn0+Cn1+Cn2+Cn3+Cn4+…+Cnr+…+Cnn=2n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而是系数的和Cn0+Cn2+Cn4+Cn6+Cn8+…=Cn1+Cn3+Cn5+Cn7+Cn9+…=2n-1③通项为第r+1项:Tr+1=Cnran-rbr作用:处理与指定项、特定项、常数项、有理项等有关问题。

高二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二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二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高二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考试中出现的概率非常高。

必修的函数知识包括: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极值、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微分等。

例子:1、已知函数f(x)=x^3-3x^2+2,求它的极值。

2、设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连续导数,且f(-1)=f(1)=0,证明至少有一个x∈[-1,1],使得f'(x)=f(x)/(1-x^2)。

3、确定函数y=ln[tan(x/2+π/4)]的定义域、值域、基本性质及图像。

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考试中也常常涉及。

必修的三角函数知识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以及它们的图像、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等。

例子:1、设y=a∙sin(bx+c)+d为正弦曲线,已知过点(0,4)、(π/6,5)、(5π/6,-1),求a、b、c、d的值。

2、证明sinx/cos(π/2-x)=tanx。

3、已知sinθ-√3cosθ=a,cosθ+√3sinθ=b,求tanθ的值。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高中数学中比较基础的内容,但也要求掌握一定的思维能力。

必修的数列知识包括:数列的概念、公式、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极限等。

数学归纳法也是数列的重要证明方法之一。

例子: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3+n^2,求S10的值。

2、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a1+a2=10,a2+a3=40,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n,有1+2+...+n=n(n+1)/2,然后用这个结论证明1^3+2^3+...+n^3=[n(n+1)/2]^2。

四、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思想贯穿着整个数学课程。

必修的平面向量知识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坐标表示法、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向量积等。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二数学是高中数学的第二个学期,考察的内容相对于高一数学会更为深入和复杂。

下面是对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包括了代数、函数、几何、数列等方面的内容。

一、代数部分1.1 因式分解:1.1.1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1.1.2 高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韦达定理、辗转相除法等)1.1.3 完全平方公式和差平方公式1.1.4 立方差公式和平方差公式1.2 分式:1.2.1 分式的四则运算1.2.2 分式方程的解法1.3 方程与不等式:1.3.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3.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解法1.3.4 绝对值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1.3.5 分式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1.4 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1.4.1 等差数列的公式和求和公式1.4.2 等比数列的公式和求和公式1.4.3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1.5 复数:1.5.1 复数的定义和表示1.5.2 复数的运算和性质(共轭、乘法公式、除法公式等)二、函数部分2.1 一元函数:2.1.1 函数概念和性质(定义域、值域等)2.1.2 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的四则运算2.1.3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1.4 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2.1.5 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2.1.6 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2.2 二次函数:2.2.1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顶点、轴、对称轴等)2.2.2 一次函数和常数与二次函数的关系2.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2.2.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2.3 三角函数:2.3.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和图像2.3.2 周期性和性质2.3.3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变换2.3.4 三角函数的求值和解方程2.3.5 三角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2.4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2.4.1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4.2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2.4.3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运算和变换2.4.4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2.4.5 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三、几何部分3.1 几何基本概念和性质:3.1.1 直线、线段、射线、角、面等的定义和性质3.1.2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定义和分类3.1.3 各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3.2 三角形:3.2.1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3.2.2 三边关系(三边相等、三边比例等)3.2.3 三角形的三高、三垂线和三中线3.2.4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3.2.5 面积公式和海伦公式的应用3.3 圆与圆锥体:3.3.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3.2 圆的切线和切点3.3.3 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3.4 二次曲线:3.4.1 椭圆的定义和性质3.4.2 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3.4.3 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3.4.4 二次曲线的方程和图像变换四、数列和数学归纳法部分4.1 数列和数列的概念:4.1.1 数列的定义和性质4.1.2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4.1.3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的计算4.2 等差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应用:4.2.1 求等差数列的和4.2.2 等差数列的中项和延长线4.2.3 等比数列的和及其应用4.3 数学归纳法:4.3.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4.3.2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以上是高二数学必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备考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知识点必修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必修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必修总结高二数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理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在高二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必修总结,并提供一些学习建议。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与映射函数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关系,可以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函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图像等相关内容。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是一种最简单的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y = kx + b的形式,其中k和b为常数。

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y = ax^2 + bx + c的形式,其中a、b和c为常数。

我们需要学习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图像以及应用等内容。

3. 线性方程与二次方程线性方程与二次方程是常见的数学方程形式。

线性方程可以表示为ax + b = 0的形式,其中a和b为常数。

二次方程可以表示为ax^2 + bx + c = 0的形式,其中a、b和c为常数。

我们需要学习解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方法以及应用。

二、平面几何1. 直线与曲线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可以通过两点确定。

我们需要学习直线的性质、方程以及直线的相关定理和推论。

曲线是指不是直线的线段,常见的曲线包括圆、椭圆、双曲线等。

我们需要学习曲线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定理和推论。

2. 三角形与多边形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多边形,我们需要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分类以及相关定理,如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多边形是指边数大于三的几何图形,我们需要学习多边形的性质、分类以及相关定理,如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

三、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包括球体、圆柱体、锥体、棱柱体等。

我们需要学习这些几何体的性质、表面积、体积以及相关定理,如球的体积公式、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等。

2. 空间坐标与向量空间坐标系统是用来描述空间位置的一种方法,我们需要学习三维坐标的表示方法以及空间点的坐标计算。

高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

高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

高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高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集合一、集合概念(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用符号=表示。

(3)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函数一、映射与函数:(1)映射的概念:(2)一一映射:(3)函数的概念:二、函数的三要素: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对应法则;②定义域(两点必须同时具备)(1)函数解析式的求法:①定义法(拼凑):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④赋值法:(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①含参问题的定义域要分类讨论;②对于实际问题,在求出函数解析式后;必须求出其定义域,此时的定义域要根据实际意义来确定。

(3)函数值域的求法:①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常转化为型如:的形式;②逆求法(反求法):通过反解,用来表示,再由的取值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出的取值范围;常用来解,型如:;④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能求值域的函数,化归思想;⑤三角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⑥基本不等式法:转化成型如:,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来求值域;⑦单调性法:函数为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⑧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

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定义:注意定义是相对与某个具体的区间而言。

判定方法有:定义法(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导数法(适用于多项式函数)复合函数法和图像法。

应用: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

奇偶性:定义:注意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比较f(x)与f(-x)的关系。

f(x)-f(-x)=0f(x)=f(-x)f(x)为偶函数;f(x)+f(-x)=0f(x)=-f(-x)f(x)为奇函数。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大全(必修)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大全(必修)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第1章 空间几何体1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5 球的表面积24R S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2锥体的体积 h S V⨯=底31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 334R V π=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222r rl Sππ+= D CBAα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 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高二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

高二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

高二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一、函数与方程1. 实数与复数1.1 实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1.2 复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2. 一元二次函数2.1 一元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3.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3.1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2 二次函数的最值和零点3.3 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4. 指数与对数函数4.1 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4.2 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4.3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5. 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5.1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5.2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5.3 三角方程的解法及应用二、空间与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1.1 空间几何的公理与定理1.2 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2. 空间图形的性质与分类2.1 线段、角的性质与分类2.2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2.3 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3. 空间立体图形3.1 平行线与平面的关系3.2 空间中的立体图形与四面体3.3 空间中的立体图形与棱柱、棱锥、圆锥、球等4. 空间的解析几何4.1 三维坐标系的表示和应用4.2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和距离计算4.3 空间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方法三、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1.1 随机事件的概念与性质1.2 概率的定义和计算1.3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2.1 随机变量的定义和分类2.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3. 统计与抽样调查3.1 总体与样本的概念3.2 随机抽样与抽样分布3.3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4. 统计图与图表解读4.1 统计图的图示和构造4.2 图表解读与数据分析四、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1. 平面解析几何1.1 平面的一般方程和法线方程1.2 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3 直线与平面的交线问题2. 空间解析几何2.1 空间的一般方程和法线方程2.2 空间曲线的方程和参数方程2.3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 向量代数基础知识3.1 向量的概念与性质3.2 向量的坐标表示和运算法则3.3 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4. 向量的应用4.1 向量与几何运动4.2 向量与平面图形的性质4.3 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应用五、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基本概念1.1 数列的定义和性质1.2 数列的分类和常用记号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1 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2.2 等比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2.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3. 数学归纳法3.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3.2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和恒等式3.3 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应用问题文章到此结束,内容涵盖了高二数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介绍和讲解,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提升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一、集合。

1. 集合的概念。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例如,全体自然数组成一个集合,记为N={0,1,2,·s}。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A。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

-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一般形式为{xp(x)},其中x是集合中的代表元素,p(x)是元素x所具有的性质。

例如{xx > 0,x∈ R}表示所有大于0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3.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子集: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记为A⊆ B(或B⊇ A)。

如果A⊆ B且A≠ B,则A是B的真子集,记为A⊂neqq B。

- 相等:如果A⊆ B且B⊆ A,那么A = B。

-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为varnothing。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

- 并集:A∪ B ={xx∈ A或x∈ B}。

- 补集:设U是全集,A⊆ U,则∁_U A={xx∈ U且x∉ A}。

二、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 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y = f(x),x∈ A}叫做函数的值域。

2. 函数的表示法。

-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y = x^2+1。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69032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69032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第1章空间几何体11 三视图: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直观图:斜二测画法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rlS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RlrrlSππππ+++=5 球的表面积24RSπ=体积1柱体的体积hSV⨯=底2锥体的体积hSV⨯=底313台体的体积hSSSSV⨯++=)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334RVπ=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22rrlSππ+=1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 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3 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LA αCBA αPαLβ共面直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a αb β => a∥αa∥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高二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实用33篇)

高二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实用33篇)

高二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篇1、几何概型的定义: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构成事件A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4、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比较:一方面,古典概型具有有限性,即试验结果是可数的;而几何概型则是在试验中出现无限多个结果,且与事件的区域长度(或面积、体积等)有关,即试验结果具有无限性,是不可数的。

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试验结果都具有等可能性,这是二者的共性。

高二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2篇我们把形如a+bi(a,b均为实数)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称为实部,b称为虚部,i称为虚数单位。

当虚部等于零时,这个复数可以视为实数;当z的虚部不等于零时,实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纯虚数。

复数域是实数域的代数闭包,也即任何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总有根。

复数表达式虚数是与任何事物没有联系的,是绝对的,所以符合的表达式为:a=a+ia为实部,i为虚部复数运算法则加法法则:(a+bi)+(c+di)=(a+c)+(b+d)i;减法法则:(a+bi)-(c+di)=(a-c)+(b-d)i;乘法法则:(a+bi)·(c+di)=(ac-bd)+(bc+ad)i;除法法则:(a+bi)/(c+di)=[(ac+bd)/(c2+d2)]+[(bc-ad)/(c2+d2)]i.例如:[(a+bi)+(c+di)]-[(a+c)+(b+d)i]=0,最终结果还是0,也就在数字中没有复数的存在。

[(a+bi)+(c+di)]-[(a+c)+(b+d)i]=z是一个函数。

复数与几何①几何形式复数z=a+bi被复平面上的点z(a,b)确定。

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8篇)

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8篇)

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8篇)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8篇)高二数学必修课知识点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篇1(1)总体和样本:①在统计学中,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③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④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x1,x2,....,_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

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①抽签法②随机数表法③计算机模拟法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①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②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③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篇21、几何概型的定义: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构成事件A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4、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比较:一方面,古典概型具有有限性,即试验结果是可数的;而几何概型则是在试验中出现无限多个结果,且与事件的区域长度(或面积、体积等)有关,即试验结果具有无限性,是不可数的。

高中高二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高二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高二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数学是高中学习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数学知识,下面将对高中高二数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表示法2.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的性质和图像表示3. 组合函数、反函数的概念与性质4.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及应用5.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及应用二、数列与数列的极限1. 数列的概念及常见数列的求和公式2. 数列的递推公式及通项公式3.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及应用4. 数列极限的定义及性质5.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极限及其推导过程6. 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和运用三、平面几何1.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角、面等2. 平面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3. 平面几何的基本定理和公式:如皮丘特定理、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4. 平面几何的证明方法: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等5.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6. 圆的性质及相关定理:如切线定理、割线定理等四、空间几何1. 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等2. 立体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如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等3. 空间几何的投影问题:平行投影、透视投影等4. 空间几何的计算方法:体积、表面积等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 概率的计算方法:排列、组合、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3. 事件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4. 概率的应用:生日悖论、反证法等5.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样本、总体、频率分布等6. 统计总体的描述:均值、中位数、众数和极差等六、解析几何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向量2. 直线方程的表示与求解3. 平面方程与相关定理:如一般式方程、点斜式方程、两点式方程等4. 曲线的相关概念:如圆的标准方程、抛物线、双曲线等5. 空间几何与解析几何的联系及应用七、导数与微分1. 函数的导数与定义2.导数的运算法则与相关概念:如导数的和、差、积、商规则、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点、凹凸性等3. 微分的概念及相关公式4. 常见函数的导数与微分: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5. 函数的图像与导数的关系通过以上对高中高二数学知识点的全面总结,相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复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成绩。

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高二

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高二

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高二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二是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的阶段,掌握必修知识点对于提升数学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数学高二必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函数基础知识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高二数学来说,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是必修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等内容,并能够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上。

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可以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来观察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函数的性质:函数有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等性质,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能够应用这些性质进行问题求解。

二、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同时还需要学习三角恒等变换,以便解决更加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1. 三角函数的定义:学生需要了解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能够应用三角函数进行角度计算和边长计算。

2. 三角函数的性质:学生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以及与角度相关的性质,以便进行函数图像的绘制和性质的分析。

3. 三角恒等变换:学生需要学习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如同角三角函数、余角三角函数等,以便简化三角函数的计算和推导过程。

三、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需要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理论,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1. 概率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事件与样本空间的关系、事件的概率与频率的区别,掌握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2. 统计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掌握统计量的计算和表示方法,以及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3. 概率与统计的应用:学生需要应用概率与统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如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抽样与估计等,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第1章空间几何体1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侧视图:从左往右俯视图:从上往下2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4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rlS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RlrrlSππππ+++=5 球的表面积24RS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柱体的体积hSV⨯=底2锥体的体积hSV⨯=底313台体的体积hSSSSV⨯++=)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334RVπ=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222rrlSππ+=D CBAα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a ∥bc ∥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 注意点: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 —— 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 ——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 —— 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a α a ∩α=A a ∥α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L A· α C ·B·A · α P · α Lβ 共面直线=>a ∥c 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a αb β => a∥αa ∥b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a βb βa∩b = P β∥αa∥αb∥α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1)用定义;(2)判定定理;(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1、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a∥αa β a∥bα∩β= b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α∥βα∩γ= a a∥bβ∩γ= b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Lpα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A梭 l βBα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3.3 — 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1倾斜角和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 取x轴作为基准, x 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2、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0°≤α<180°.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3、直线的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k = tanα⑴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⑵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4、直线的斜率公式: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斜率公式:平面(公理1、公理2、公理3、公理4)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 那么一定有L1∥L2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l 经过点),(000y x P ,且斜率为k)(00x x k y y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b kx y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222211y x P x x P 其中),(2121y y x x ≠≠),(1212112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0,(a ,与y 轴的交点为B ),0(b ,其中0,0≠≠b a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0=++C By Ax (A ,B 不同时为0)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3.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1、给出例题:两直线交点坐标L1 :3x+4y-2=0L1:2x+y +2=0解:解方程组 34202220x y x y +-=⎧⎨++=⎩得 x=-2,y=2所以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M (-2,2)3.3.2 两点间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122221PP x x y y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为:2200BA CBy Ax d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1l 和2l 的一般式方程为1l :01=++C By Ax ,2l :02=++C By Ax ,则1l 与2l 的距离为2221BA C C d +-=第四章圆与方程4.1.1 圆的标准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圆心为A(a,b),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2、点00(,)M x y 与圆222()()x a y b r -+-=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外 (2)2200()()x a y b -+-=2r ,点在圆上 (3)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内 4.1.2 圆的一般方程1、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1)①x2和y2的系数相同,不等于0.②没有xy 这样的二次项.(2)圆的一般方程中有三个特定的系数D 、E 、F ,因之只要求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3)、与圆的标准方程相比较,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

4.2.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0=++c by ax ,圆C :022=++++F Ey Dx y x ,圆的半径为r ,圆心)2,2(ED --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离; (2)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切; (3)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交;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l ,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离; (2)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外切; (3)当<-||21r r 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交; (4)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切; (5)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含;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1、点M 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z y x ,x 、y 、z 分别是P 、Q 、R 在x 、y 、z 轴上的坐标2、有序实数组),,(z y x ,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3、空间中任意点M 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z y x 来表示,该数组叫做点M 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M ),,(z y x ,x 叫做点M 的横坐标,y 叫做点M 的纵坐标,z 叫做点M 的竖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