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合集下载

结构主义人类学

结构主义人类学

结构主义人类学--------亲属结构、神话的新分析方法一、结构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批新民族国家的建立导致西方人类学难以在原殖民地进行田野工作,这使得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困境及对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的重新思考。

而这种重新思考促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派的诞生,即结构人类学或结构主义人类学(structural anthropology)。

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理论范式,甚至可以说是整个20世纪唯一真正的原创性科学范式。

(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人类学理论框架有两种主要的范式构成,分别是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传统下的英国结构-功能主义,以及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等人传统戏爱的美国文化与人格研究,或心理学派。

)作为一个理论流派的结构主义几乎是列维-斯特劳斯个人的独创。

二、列维-斯特劳斯生平及著述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法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

他早年在巴黎学习法律、哲学和心理学。

1934年第一次阅读了专业文化人类学著作——罗维《初民社会》,遂将兴趣转向了人类学研究。

在此之后,列维-斯特劳斯曾去巴西进行了5个月的调查。

1938-1939年再次前往巴西中部高原和亚马逊河流域调查印第安人生活。

这些田野工作经历使他得以写出那本风靡一时的迷人游记《热带闲愁》。

这些经历对他最重要的影响是:他感到人类社会的不同经验背后存在着一种基本的一致性,而且人类的思维在各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

主要著作《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热带闲愁》1955 结构主义思潮产生的标志《结构人类学》(第一卷)1958《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4卷)1964-1971三、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思想来源(一)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思想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完成第三章亲属关系原理

完成第三章亲属关系原理

完成第三章亲属关系原理第三章亲属关系原理第一节概说P61亲属—系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1、亲属关系与亲属法律关系的区别2、亲属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家庭成员间不仅有亲属关系,还有以既爱他那个为单位的共同经济和共同生活的关系。

3、亲属与亲属的区别。

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是按照亲属关系确定的,而不是按照家长亲属关系确定的,识记亲属关系的发生途径领会古代型亲属制度和近代型的亲属制度的主要区别识记下列概念:宗亲、外亲、妻妾宗族—亦称宗亲、本亲或内亲,在古代亲属制度中居于最终到的地位。

宗族以本宗男子为主体;还包括在室女和来归之妇,前者指本宗尚未外嫁的女性,后者包指嫁入本宗的女性。

外姻—亦称外亲,包括己身之母、祖母等的本身亲属,以及己身之女、孙女、姐妹、姑等因婚嫁和生育而形成的亲属关系。

识记亲属分类的各种依据(以发生原因为依据的亲属的基本分类)配偶、血亲、姻亲。

血亲—是指相互之间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这种血缘联系可以使直接的,也可以使间接的。

1、自然血亲:自然血亲在血缘上具有同源关系,他们是共同的祖先的后裔,系那个户之间是被血缘纽带联接在一起的。

2、拟制血亲:是指相互之间本无该种血亲应具有的许愿联系,经依法拟制后,始具有与该种血亲相同的权利义务的亲属。

姻亲—是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但配偶本身是除外的。

1、血亲的配偶在亲属关系中,己身的长辈旁系血亲、同辈血亲和晚辈血亲的配偶,均为己身的姻亲。

2、配偶的血亲在亲属关系中,己身的配偶的长辈血亲、同辈血亲和晚辈旁系血亲,均为己身的姻亲。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识记配偶的概念、领会配偶作为亲属关系的源泉和中介的意义识记血亲的概念、领会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全血缘血亲和半血缘血亲的区别识记若干关于亲属关系法律调整范围的外国立法例1、非概括主义的规定。

法律并不明文规定亲属关系法律调整的范围,只是分别地在具体事项上规定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

第二章亲属关系原理

第二章亲属关系原理

9
三,中国古代丧服制度
丧服制度简称服制.它是以服制的不同来表示亲属的亲疏 远近的.丧服制度始创于礼,后入于律,服制的效力不仅 及于亲属关系,而且及于其他诸多领域. 现将服制等级简介于下: 第一等:斩衰.为三年之服.丧服以粗麻布制作,且不缝 下边. 第二等:齐衰.服期长短有别.丧服以稍粗的麻布制作. 齐衰有杖期(一年之服,须持丧杖),不杖期(一年之服, 不持丧杖),五月,三月之别. 第三等:大功.为九月之服.丧服以粗熟布制作. 第四等:小功.为五月之服.丧服以稍粗的熟布制作. 第五等:缌麻.为三月之服.丧服以稍细的熟布制作.
(四)行辈
行辈亦称辈行或辈份,它不同于亲系,是按照亲属的 世代来划分的. 以行辈为依据,可将亲属分为长辈亲属(旧称尊亲属), 同辈亲属和晚辈亲属(旧称卑亲属).
8
二,亲等
(一)亲等的概念
亲等指亲属的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单位.
(二)亲等的计算方法
1,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 见 P56-57 ) 2 2,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见P57 ) P57 3,我国《婚姻法》中的计算法
14

11
(三)姻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婚姻的成立:姻亲关系发生 姻亲关系的终止(按民间习俗)
(四)亲属关系的重复
系指二人之间具有不止一种的亲属身份. 这是社会生活中相当常见的现象,主要由 婚姻和血亲的法律拟制而引起.
12
二,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
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是亲属关系在婚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和作用在法律上的具体表现. 依据我国现行法,亲属关系具有如下法律效力: (一)亲属关系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 例如:夫妻间,父母子女间,祖孙间,兄弟姐妹的权利和义务 (二)亲属关系在其他民事法律上的效力 例如: 监护制度,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制度 (三)亲属关系在刑法上的效力 例如:犯罪主体和被害人之间具有特定的亲属身份,如虐待罪和遗 弃罪 (四)亲属关系在诉讼法上的效力 例如:申请回避制度

结构主义解读

结构主义解读

结构主义解读结构主义,法国人类学家李维-史陀在文化人类学中开创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把各种文化视为系统,并认为可以按照其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

根据他的理论,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是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

在李维-史陀所提出的体系中,人类的思想被看作是各种自然物质的一个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

对立的两种成分,可以分开,各成单一成分,这些单一成分又可构成新的对立成分。

李维-史陀在分析亲属关系名称和亲属关系系统时,曾提出其基本结构或基本单位有4种类型︰兄妹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舅甥关系,其他所有亲属系统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李维-史陀强调指出,对亲属关系结构的分析,必须把重点放在人类的意识上,而不是放在客观的血统联系上或者亲族关系上。

李维-史陀认为,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都体现为普遍法则的作用,而此种普遍法则是可以控制思维活动的。

似乎是离很远的东西。

即使是一些专业的文学工作者,如果不太接触西方理论,也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地说:“结构主义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了不起?”事实上,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早已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思想方法上的一场广义的革命。

结构主义诞生之后,它像一把利剑一样改变着人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并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文化思潮,它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部门,如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作为文艺思潮,结构主义几乎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创作,从小说、戏剧、诗歌到电影。

这一思潮还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扩展到英、美、西德、意大利、丹麦,并对苏联、东德、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产生了影响。

它是战后继英美新批评派和法国现象学派而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界的第三大思潮。

有人认为,从6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的人”取代了“存在主义的人”。

那么,是谁制造了结构主义这么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呢?谁制造了结构主义?没有一种思潮可以在一夜间形成并名震天下,结构主义也不例外。

第四章 亲属关系原理

第四章  亲属关系原理

三、
亲系和亲等
一、亲系 亲系指亲属之间的联络系统。狭义的亲系仅 指血亲的联络系统。广义的亲系除血亲外 还包括姻亲的联络系统。 (一) 父系亲与母系亲 1、父系亲指通过父方的血缘关系而联络的 亲属; 2 、母系亲指通过母方的血缘关系而联系的 亲属
(二) 男系亲与女系亲
1 、男系亲,指通过男子的血缘关系而联络 的亲属;2、女系亲,指通过女子的血缘关 系而联络的亲属
亲属种类
配偶
亲︵ 属以 种发 生 类原 ︵因 为 我准 国︶ ︶
全血缘自然血亲(如同胞的兄弟姐妹等)
自然血亲
半血缘自然血亲(如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等)
血亲
拟制血亲
因收养而形成的拟制血亲 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配偶的血亲(如公婆、夫(妻)之兄弟姐妹等)
姻亲
血亲的配偶(如女婿、兄弟姐妹之配偶等)
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如妯娌、连襟等)
(五)近亲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司法解释规定,外国 人加入中国国籍的其中一条是:申请人须 是中国人的近亲属,这里包括:父母、子 女、配偶、亲生兄弟姐妹、爷爷奶奶。
三代以内亲属图
(四)行辈 · 亦称辈行或辈分,是按照亲属的世代而区分 的。适用于血亲和姻亲,不适用于配偶。 · 长辈亲属、同辈亲属和晚辈亲属
直系尊血亲(如父母、祖父母)
直系血亲
亲 ︵
按 发 生 原 因 分 ︶
直系 直系姻亲
直系卑血亲(如子女、孙子女等)
直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媳、继父母等)
配偶的直系血亲(如公婆、继子女等) 旁系尊血亲(如叔伯姑舅姨等)
子女
姐 堂 妹 兄 弟姐妹旁本Fra bibliotek人兄弟

表 姐 兄 妹 弟

结构主义人类学

结构主义人类学

·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列维-施特劳斯的
结构主义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直接影响下形 成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生 活的符号系统,其由音素、音节、词素、词组 和句子等组成。这些要素并不重要,只有置于 一定的语言结构中才具有意义(并不强调各部 分的功能)。列维-施特劳斯把这种思想引进文 化研究领域,认为应从混乱的文化现象中找出 其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不是实际存在的, 而是隐藏在实际社会关系背后的,它不能被直 接观察到,只有通过文化人类学家建立的模式 才能元对立思想
思维的陷阱: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上帝在设计人 脑的时候,留下了斧凿的痕迹,这个是人类思维集体 性的一个陷阱。世界的本源是通过阴阳、01来进行编 码的,大脑的神经元有冲动(1)和抑制(0)两种状 态,这样的编码也决定了人喜欢二元对立思维。二元 对立思维、分别心是受文化等因素影响,人的内心会 产生好恶、美丑,我想这样不想那样,非得这样不能 那样,非此即彼的一种思维现象。 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容易制造内心冲突,让人有种 种痛苦和焦虑的体验。二元对立思维不仅体现在个人 的内心世界,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通常人与人之间 的分歧、吵架、争辩,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源于这种 二元对立思维的泛化。
结构主义人类学
关于亲属结构、神话的新分 析方法
一、结构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批新民族国家的建立 导致西方人类学难以在原殖民地进行田野工作, 这使得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研究困境及对理论的重新思考。而这种重新 思考促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派的诞生,即结 构主义人类学(structural anthropology)。结构 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理论范式,甚至可 以说是整个20世纪唯一真正的原创性科学范式。 • 作为一个理论流派的结构主义几乎是列维-施特 劳斯个人的独创。

亲属关系官方定义

亲属关系官方定义

亲属关系官方定义亲属关系是指由血缘或婚姻所形成的家庭关系。

在人类社会中,亲属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不仅在个人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社会中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血缘亲属关系是最基本的亲属关系之一。

通过父母的血统关系,人们形成了父子、母子、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

这种亲属关系是最直接、最亲密的,也是最长久的。

血缘亲属关系不仅意味着共同的血脉,更代表了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婚姻亲属关系是社会中常见的亲属关系之一。

通过结婚,人们形成了夫妻、父女、姻亲等亲属关系。

婚姻亲属关系是建立在爱情和责任的基础上的,它不仅代表了两个人的牵挂和关心,更承载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亲属关系还包括了更广泛的亲戚关系。

例如,堂兄弟姐妹、舅舅舅妈、姨父姨母等。

这种亲属关系虽然没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那么紧密,但也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亲戚关系不仅意味着亲近和支持,也代表了家族的扩展和连接。

亲属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最亲密的社会化环境,亲属关系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亲属关系,个体能够获取到爱和关怀,获得稳定和安全的成长环境。

同时,亲属关系也是传承和传统的重要媒介,通过亲属关系,家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得以延续。

亲属关系也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亲属关系是家庭的基石。

通过亲属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亲属关系也为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人们可以在亲属关系中获得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

总的来说,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在个体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亲属关系是人类情感的纽带,是家庭和社会的基石。

我们应该珍惜亲属关系,加强家庭联系,共同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和社会。

结构主义人类学

结构主义人类学

关于二元对立思想
思维的陷阱: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上帝在设计人 脑的时候,留下了斧凿的痕迹,这个是人类思维集体 性的一个陷阱。世界的本源是通过阴阳、01来进行编 码的,大脑的神经元有冲动(1)和抑制(0)两种状 态,这样的编码也决定了人喜欢二元对立思维。二元 对立思维、分别心是受文化等因素影响,人的内心会 产生好恶、美丑,我想这样不想那样,非得这样不能 那样,非此即彼的一种思维现象。 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容易制造内心冲突,让人有种 种痛苦和焦虑的体验。二元对立思维不仅体现在个人 的内心世界,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通常人与人之间 的分歧、吵架、争辩,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源于这种 二元对立思维的泛化。
语言学中的“区别性特征”——人类学家的结构 对立或二元对立
英语中的 清浊塞音
双唇音
清音
浊音
p t k
b d g
齿龈音软腭音Fra bibliotek• 认识到清浊音两种特 征的区别,并且把这 种认识扩展到更广阔 的体系中,是结构主 义的主要内容 • 列维-施特劳斯关于 亲属关系、符号、神 话等的著作,都是以 与此相似的理论为基 础的。
二、列维-斯特劳斯生平及著述
• 克劳德· 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法国社会 学家和人类学家。他早年在巴 黎学习法律、哲学和心理学。 1934年第一次阅读了专业文化 人类学著作——罗维《初民社 会》,遂将兴趣转向了人类学 研究。
• 在此之后,列维-施特劳斯曾去巴西进行 了5个月的调查。1938-1939年再次前往 巴西中部高原和亚马逊河流域调查印第 安人生活。这些田野工作经历使他得以 写出那本风靡一时的迷人游记《热带闲 愁》。 • 这些经历对他最重要的影响是:他感到 人类社会的不同经验背后存在着一种基 本的一致性,而且人类的思维在各方面 也是基本相同的。

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

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

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而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则是构建家庭的核心要素。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也日趋多样化。

本文将围绕不同的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展开讨论,并探讨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传统核心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传统核心家庭结构一般由夫妻和他们的子女组成,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家庭形式。

在这种结构下,丈夫负责外出工作赚钱养家,妻子则负责家务和照顾子女。

这种亲子关系以父爱和母爱为核心,父亲和母亲分别扮演着经济支柱和情感支柱的角色。

二、单亲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单亲家庭结构由一位父亲或母亲独自抚养子女组成。

这种家庭结构可能是由于离婚、丧偶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在这种结构下,单亲父母通常需要兼顾经济收入和养育子女的责任。

亲子关系中,单亲父母扮演着双重角色,既要担任经济供应者,又要承担家庭教育和情感交流的角色。

三、同性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同性家庭结构指由同性伴侣组成的家庭,既有两位父亲也有两位母亲。

这种家庭结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合法化,并逐渐被社会接受。

在同性家庭中,伴侣们共同承担经济、教育和情感支持的责任。

亲子关系的核心是平等、尊重和关爱。

四、血缘关系与非血缘关系除了不同的家庭结构,亲子关系还可以从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血缘关系是指亲子关系基于生物上的亲缘关系,而非血缘关系是指亲子关系基于领养、收养等法律关系。

血缘关系在传统核心家庭结构中较为常见,而非血缘关系则在一些单亲家庭或收养家庭中存在。

五、不同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的影响不同的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单亲家庭的子女可能需要面对缺乏一个父亲或母亲的情感支持,而同性家庭的子女可能面临来自社会的偏见与压力。

其次,不同的亲子关系会对个体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父亲的参与对儿童的社交发展和学业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

文本具有互文性
“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互文的概念是给
文本理论带来社会性内容的东西,是来到文 本之中的先时的和当时的整个言语” 例:它可以避免孤立地看待设计中不同元素 的利用,而是扩张一种文化视野,进入场域 层面。
4、符号
能指和所指的产物。不限于语言符号。
代表某一事物 例:图纸代表某一建筑物。 “三合一”的关系 例:表现体、对象、场所,三者都是面向解
3、认识根据 以人种语言学为基础。美国乔姆斯基的“转 换生成”理论认为,作为记号系统的语言有 两个层次:表层结构(语法):各民族不同; 深层结构(句法):各民族相同,不然就不 可以翻译。深层结构是事实却无法说明原因, 故被称为人类的一种先验能力和机制。这是 “结构”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例:人不能与鸟兽对话,但不同语言却可以
“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
够辩认的形式存在着其它的文本,譬如,先 时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 例:一张新图纸是一个文本,这个文本不是 凭空创造的,它总要吸收经验性的做法,于 是其它文本就以局部借鉴的方式存在于新图 纸之中,结构研究就是发现其不同文本的存 在形式,从中梳理出模式,而这种模式又成 为其它新设计的前文本。
释者的。
文本生产是符号的运作
例:设计图是符号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
结构主义在符号结构的内部关系之中来研究 其运作机制。由此又引申出符号的编码/解码 理论,形成了一整套分析话语。
四、结构主义做什么
创造过程包括不断地创造各种可以认识的、
不断重复的形式,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称为 “结构”的过程。 ——特伦斯· 霍克斯
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崛起。有马克思主义者
阿尔都塞;历史哲学家、文化思想家福柯、 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巴尔特、心理分析学家 拉康;哲学家、语言学家德里达等。 巴黎阶段主要是结构主义符号学。

结构主义资料

结构主义资料

结构主义一、结构主义的兴起与含义1、基本背景2、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与现象学的反动结构一词最一般意义上用于建立在社会结构概念以及社会优于个人基础上的社会学观点。

一些理论家也在更加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该词,指一系列不可观察的社会结构概括、决定可观察的社会现象。

在结构主义论点中,结构是一种决定表象的隐藏实在。

这一立场最著名的倡导者是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他是法国一场涵括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知识运动的重要成员,其他成员还有:阿尔都塞、巴尔特、拉康、福柯等。

比利时哲学家布洛克曼将结构主义追索到20世纪初的结构语言学,认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布拉格、巴黎,是结构主义思想发展路程上的三站”(33)。

法国的结构主义思潮同时也是对二战后风行一时的存在主义的一种反动。

皮亚杰对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社会研究等领域的结构主义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其共同特点有二:第一是认为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其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来;第二是实际找出来的结构要能够形式化,作为公式而演绎法的应用。

所谓结构,也叫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一个集合,它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它具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性、自身调整性。

他还指出,一些有关社会研究的形式,都是要导向结构主义的(《结构主义》68)。

特纳在《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新版)中讨论了马克思、涂尔干、齐美尔、米德、许茨等人的结构主义思想。

沃特斯认为,弗洛伊德、马克思和列维-斯特劳斯是3位最重要的结构主义者(136)。

他指出,结构观念可经3条途径融入理论中:1、以吉登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

结构是人们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

2、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分析主义。

该派将结构视为方法论范畴或分析性范畴,涵括了所有的有规律的、持久的面向。

3、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本质主义(或实在论)。

结构被当作潜藏于外在表象一下的决定因素。

列维斯特劳斯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译文

列维斯特劳斯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译文

主题:列维斯特劳斯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内容:1. 概述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是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他以其著作《野性心灵》和结构主义理论成为世界级学者。

在他的研究中,亲属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列维斯特劳斯在亲属关系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和解析,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列维斯特劳斯对亲属关系的观点和理论。

2.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亲属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

在他看来,亲属关系并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社会结构,它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列维斯特劳斯将亲属关系分为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两种类型。

直系亲属是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旁系亲属则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3. 亲属关系的规则和制度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亲属关系是由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来调节和规范的。

这些规则和制度包括亲属关系的结构和组织、继承权的分配、婚姻制度等。

这些规则和制度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而存在的。

4. 亲属关系的功能亲属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结构,它还具有一定的功能。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亲属关系可以用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同时也可以用来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亲属关系还可以用来实现资源和权力的传承,进而维系社会的阶层和地位。

5. 结论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关系理论为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亲属关系的认识,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能够在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提供更多有益的学术启示。

6. 亲属关系的文化差异列维斯特劳斯强调了不同文化和社会中亲属关系的差异。

他指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对于亲属关系的理解和组织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一些社会中,亲属关系可能是由血缘关系来决定的,而在另一些社会中,亲属关系可能更多地依赖于结婚和婚姻关系。

课件:第三讲 亲属关系基本原则一

课件:第三讲 亲属关系基本原则一

(续)
• 生活较艰难,于是向陈某提出请求,要陈 某承担其孙子彬彬的部分生活费。陈某认 为他已经与儿子断绝了父子关系,几年都 没有往来,已经不存在亲属关系,没有抚 养义务。
• 问题:断绝父子关系声明的法律效果?此 种情形下是否有抚养义务?见婚姻法第28 条
• 周建人与羽太芳子案件中的“脱离父子关 系”
第三讲 亲属、基本原则(一)
亲属概述
• 亲属的概念和范围:何谓“三亲六戚”? 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亲属范围的规定?
• 亲属的类别 1、配偶(八卦:丈夫、妻子的互相称谓知 多少?) 2、血亲: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直系血亲 和旁系血亲 3、姻亲:岳父母、公婆(舅姑)、小舅子、 小叔子、小姑、妯娌、连襟、亲家、内侄
• 第十二条:“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 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 刑法第257条: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思考和讨论题
• 1、婚姻自由的含义包括哪些?当前影响婚哪些选项是正确 的?”其中C选项为:“甲在火灾之际,能救 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 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 法律上的救助义务?生命权平等?法理与 情理?
断绝父子关系案
• 已经退休的陈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 地工作并安家,二儿子陈兵与老两口一直 共同生活。陈兵结婚后,其妻与婆婆关系 不和,时常发生争吵,陈兵经常帮妻子说 话,导致老两口对陈兵有意见。彬彬是陈 兵之子,在彬彬3岁时,老两口与小两口发 生争吵后,陈兵带着妻儿离家另过。陈某 很生气,当着邻居和亲戚的面,声明与陈 兵断绝父子关系,不再与其一家往来。两 年后,陈兵因病去世,其妻不久下岗,

第五章 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

第五章 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

▪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 社会关系。
▪ 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 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 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 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叔、 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 表兄弟姊妹等。
▪ 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 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 有亲属关系。
三、扩大家庭
▪ 又叫同宗家庭、联合家庭,指由血缘 关系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单偶家庭或多偶家庭组成的亲属 群体。
▪ 扩大家庭有两种形式:1.兄弟姐妹组 成的横向血缘的家庭;2.由不同代组 成的血缘纵向联系的家庭。
▪ 扩大家庭规模较大,人丁兴旺,但等级森严, 实行家长制,家庭经济、家务、财产乃至青 年男女的婚姻都由家长安排或控制;其居住 规则通常是从夫居或父族同居,重血统,重 传宗接代,重封建伦理道德,重父权、夫权, 男女不平等。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1982)
家庭的功能
1.生育的功能 2.情感的功能 3.教育的功能 4.经济的功能 5.宗教(文化)的功能 6.政治的功能
二、核心家庭
▪ 又称基本家庭、自然家庭或初级家庭,是以 婚姻为基础所构成的家庭单位,也是人类社 会最普遍的家庭形式。是指由一对夫妇(包 括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一概念由美 国社会学家默多克首先提出。
▪ 郡望,顾名思义,就是一郡之望族的意思。 因此,郡望是显姓世族的标志,它将同一姓 氏中的豪门与寒门、世族与庶族区分开。
第一节 亲属关系的性质、内容
▪ 一、亲属关系的含义: ▪ 1.亲属的含义: ▪ a.我国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

亲属研究

亲属研究
▪ 3、亲属制度研究术语的有效性。(Rodney Needham ;David Schneider)
施耐德的《亲属关系研究批评》
▪ 批驳传统亲属制度研究的三个公理: ▪ 1、亲属关系在所有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在人类学四个研究领域中有优先权; ▪ 2、亲属关系与人的再生产有关,是生物学
的再生产的附属品; ▪ 3、“血浓于水”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
▪ 亲属/非亲属划分的多样性 ▪ 亲属称谓所反映出的多样性 ▪ 婚姻的多样性 ▪ 乱伦禁忌的多样性
三、几种亲属关系研究路径
(一)进化论或曰历史推测法
▪ 摩尔根及其印第安人研究 ▪ 从亲属称谓推测婚姻形态 ▪ 从杂交、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
偶家庭到一夫一妻制家庭 的发展历程
(二)结构功能主义(继嗣理论)
一个丈夫一个妻子一个子女和丈夫从中娶到妻子的那个群体的一个代表通常是妻子的兄弟2拉德克利夫的舅甥关系分析与列维斯特劳斯的关系分析从联姻理论解释乱伦禁忌1亲属关系血亲关系是基于生物性再生产关系之上的关系体系
一、亲属关系研究在人类学中的地位 及其基本要素
(一)地位 ▪ 人类学传统四大研究领域:亲属制度、政
▪ 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电影导演艾利 亚·德·拉杜尔(Eliane de Latour)
▪ 地点:尼日尔一个豪萨族酋长家 (伊斯兰 文化背景)
▪ 时间:1992年,她在那里与酋长的四个妻 子生活了9个星期 进行拍摄
3、理论取向上的变化
▪ 进化论→社会组织制度→关系和意义→权力 ▪ 构建论的取向:性别意识(性别等级)、国
家意识形态如何共同参与了亲属关系构建过 程 ▪ 例如,女性的从属性亲属角色/行动者 ▪ 例如,中国传统亲属关系伦理与国家意识形 态 ▪ 例如,80年代以后,家族文化的重构。

3 家庭结构

3 家庭结构

(2)主干家庭:即由两代或两代以上 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 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 成的家庭。
(3)联合家庭:即家庭中任何一代含 有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对或两 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是兄弟姐妹 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第三节
变异家庭
家庭,在通常意义上,是由婚姻和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 生活基本单位。在一个家庭之中,至少应该有两个由婚姻联结 的不同性别的成年人,他们与其子女间又有着由血缘关系联结 起来的亲子关系。但由于近几十年来两性关系和家庭价值观的 变化,传统的家庭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家庭形态出现了异化 现象,因而派生出种种变异家庭。
变异家庭指的是一种不符合通常 所理解的家庭概念的生活组织形式, 是特殊的家庭。
变异家庭大致有以下几种:
1、单身家庭,指一人之家。包括终身不娶或终身不嫁的独 身主义者与丧偶或离异后单独生活者。
2、同性恋家庭。性关系一般是指异性间的肉体关系,同性 恋则是同性之间的肉体关系。
3、非婚同居家庭。性关系一般是指异性间的肉体关系,同 性恋则是同性之间的肉体关系。
二、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
(一)古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
根据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伦理 观念推论,几世同堂的扩大家庭定 然是一种普遍的模式。历朝政府对 “齐家”的典型也大加褒扬和嘉奖。 文人墨客作品中所描写的家庭也多 为人口众多的大家庭。由于资料记 载的局限,目前很难断言传统大家 庭在中国古代究竟是反映了一种传 统的理想,还是普遍的现实。
不同人口要素、代际要 素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家庭 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 因而形成不同的家庭结构模 式。换言之,家庭结构既包 括代际结构,也包括人口结 构,并且是二者组合起来的 统一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第三节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亲属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社会关系亲属关系作为人类社会最早建立的人际间社会关系,也应该看作是人类社会本身的最基本的构成细胞,也是人类社会的最原初的胚胎。

因此,研究人类社会的最初起源,探索它的建构奥秘,也应该以亲属关系作为起点。

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学界对于亲属关系的研究没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其中,对亲属关系研究发生重大影响的,是英国功能论社会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按照这种观点,亲属关系是以‘一男一女’所构成的夫妻关系为基础。

因此,他们把整个亲属关系网络,简单地归结为夫妻间的‘二人关系’所建立的基本家庭的延伸。

所以,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在亲属结构(la structure de la parenté)的研究中,首先应该抛弃传统人类学中由英国人类学家芮克里夫.布朗(Alfred Reginald Radcliffe-Brown, 1881-1955)所奠定的的功能论结构分析法。

依据这种功能分析法,亲属结构分析必须从生物学意义上所建立起来的单个家庭的最简单结构开始,把家庭看作是由父亲、母亲及孩童所组成的基本单位。

芮克里夫.布朗为此加以归纳说:这「是为了将复杂得多种多样的亲属关系,简化成一定类型的秩序,然后,使我们有可能在这样的多样性底下,发现一个有限的一般原则,......」(Radcliffe-Brown, A. R. 1941: 17),芮克里夫.布朗甚至认为,任何亲属关系都是以夫妻间的二元关系所建构的家庭作为基础,所以,「任何社会的亲属结构,都是由一些二元关系所组成的(the kinship of any society consist of a number of dyadic relation)......」(Radcliffe-Brown, A. R. 1940: 6)。

列维·施特劳斯认为,把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简单地归类为夫妻间的「二人际的关系」,将完全忽视亲属关系中所包含的极其复杂的社会性和生物学血缘性两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交错的关系网络,也会忽视其中隐含的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相互渗透的组成因素;而且,更重要的,它将完全忽视形成和改变亲属关系的内在因素,忽视亲属关系再生产的基本机制,忽略了亲属关系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存在、并一代又一代地延续和更新的根本动力。

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社会结构的研究的目的是藉助于模式(with the aid of madels)去理解社会关系」(Lévi-Strauss, C. 1977[1958]: 289)。

因此,亲属的结构分析应该从亲属关系得以建立起来的「婚姻关系」着手,因为婚姻关系是密切与人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

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必须把亲属关系当成一种「社会关系」(relation sociale)去理解。

亲属关系所反映的,并不单纯是夫妻关系,更不仅限于夫妻间的生物学血缘关系而已;而是一个「社会关系」,因而必须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就是说,列维·施特劳斯在亲属结构研究中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亲属关系结构中,揭示出隐藏于背后的那些使得亲属结构得以形成和运作的基本因素间的关系;这些基本因素间的关系,不应只是维持一夫一妻的二元关系,而且还应包括那些使得夫妻结亲得以成立和更新的可能条件,即为‘男人’不断地提供‘女人’的那个社会群体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

一对男女之所以能够建立夫妻关系,总是要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

在一个最原始和最简单的社会中,要使得男女之间形成夫妻关系,起码要有男人和女人,而且,并不只是一对男女,而是一群男女。

这些男女是如何生活的?他们何以能够存在?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必须使一群男女能够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以保证这些男女群有后代,得以不断地重新结亲成夫妻。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延续。

这就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不断再生产的基本机制。

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持续更新的重要机制,就隐含于亲属关系的再生产机制之中。

所以,揭示亲属关系的再生产机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亲属关系原子结构为了揭示亲属关系的再生产机制,列维·施特劳斯首先探索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列维·施特劳斯所说的‘亲属结构’,包括了(1)夫妻关系、(2)兄弟姊妹关系、(3)父母及子女的关系以及(4)舅甥关系。

这四种关系一方面表现了亲属关系的血缘关系和继嗣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其中的姻缘关系。

只有透过血缘关系、继嗣关系和姻缘关系及其相互关连,才能形成活生生的亲属关系网络,也才能保证亲属关系的不断再生产,以便使亲属关系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从而也保证社会本身的持续存在及其再生产。

为此,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关键是必须在血缘和亲缘关系之外,再寻找能够维持亲缘关系不断再生产的社会基础,也就是寻找能够为一代又一代的男人提供新一代女人的那个社会群体的代表。

这个社会群体的代表,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就是把妻子同生产她的那个社会群体联系在一起的男人,即舅舅;而舅舅的家族和部落也就是那个不断为新一代男人提供新一代女人的社会群体。

显然,列维·施特劳斯的亲属关系理论,尤其是集中分析为某个家庭关系的形成提供可能条件的社会关系网。

这样一来,列维·施特劳斯就把上述亲属结构的基本网络,称为「亲属原子结构」(atome de la parenté)。

它是包括(1)夫妻关系(2)兄弟姊妹关系(3)父子关系(4)母舅和外甥的关系四个方面的一个关系网络。

列维·施特劳斯称之为‘四方系统的关系网’或是一个‘四角形的关系系统’(the quadrangular system of relationships);亲属关系的全部系统,以及在这个整系统统中所呈现的多种多样的亲属关系表现形式,包括姑侄关系、叔伯关系、表兄弟姐妹关系等等,都是由上述最简单、最基本的「亲属原子结构」(the atom of kinship)演变和演化而来的(Lévi-Strauss, C.1978[1973]: 84-87)。

(3)亲属血缘关系的社会和自然双重性上述亲属原子基本结构,是由三种类型内在关系的相互交错地运作所保障的;这三种类型的内在关系,就是:(甲)血缘关系(a relation of consanguinity);(乙)亲缘关系(a relation of affinity);(丙)继嗣关系(a relation of filiation)。

这三种内在关系贯穿于一切亲属关系中,但由这些关系所连接的各项,可依据构成亲属原子结构各项之间的不同距离,而发生进一步的复杂变化。

人的血缘关系不只是具有自然的性质,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由上述三种亲属内在关系所构成的亲属结构,是以最自然的血缘关系为基础所建立的社会基本关系网络。

由它出发,才产生了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社会规范制度体系。

所以,单纯的自然性生物学的血缘关系,并不能构成人类的亲属关系。

人类的亲属关系,必须在自然生物学的血缘关系之外,还吸收具有社会意义的关系网络。

亲缘和继嗣关系就是这种具有社会关系性质的人际关系,它们才能确实保证人类社会的亲属关系以文化的特质存在并维持下去。

(4)衬托亲属关系的语词系统组成人类亲属关系的基本成份,除了上述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继嗣关系之外,还包括人类语言系统的因素,即以语言表达和沟通的形式所巩固下来的各种亲属关系的称呼系统。

没有语言称呼系统的传承及其连续的沟透过程,就不会使建立起来的亲属关系巩固下来。

各种社会关系都是要靠语言沟透过程,靠沟通中的相互确认和共识,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维持下来。

所以,列维·施特劳斯进一步指出,由上述三种内在关系所维持的亲属原子结构网中,又可区分出两大系列的亲属现象:第一个系列是由不同的称呼语词所表达的亲属关系语词系统(terminological system);第二个系列是由亲属的相互态度所构成的亲属关系态度系统(the system of attitudes)。

显然,列维·施特劳斯并不把亲属单纯归结为经验所观察到的那些有形的人际关系及其现象,而是包括语言使用领域和人们思想情感及态度在内的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在列维·施特劳斯的亲属关系概念中,明确地包括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系列因素,并把两者在复杂的相互关系中加以分析。

首先,列维·施特劳斯注意到亲属关系在语词运用中的表现。

他显然认为,靠人与人之间的两性交换所形成的亲属关系,不只是靠生理学意义上的关系来维持,而且要靠语言的反复使用加以巩固。

列维·施特劳斯和其它结构主义社会人类学家一样,把语言当成社会和文化的基础因素,特别是把语言中所呈现的固定结构当成社会和文化基本结构的原型。

同时,列维·施特劳斯也认为语言的使用构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创造活动的基础和基本条件。

在列维·施特劳斯所指出的亲属关系第一系列中,亲属间的相互语词称呼,构成为实际亲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所有使用亲属关系语词称呼的个体或群体,由于语词所表达和指谓的特定关系,都在他们的行动中感受到他们之间受到了语词规定的约束。

列维·施特劳斯指出:「亲属语词不仅是某种社会学的存在,而且也是说话的因素」(Lévi-Strauss, C. 1977[1958]: 36)。

使用这些语词就等于「做」这些语词所规定的关系规则。

使用这些亲属关系语词的时候,就隐含着实行由亲属关系所要求的各种「尊敬」或「亲近」、「权利」(droits)或「义务」(obligations)、以及「亲情」或「敌意」。

这些隐含在语词意义网络中的亲属间不同态度的因素,包含着比语词称呼关系更重要的心理、情感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因素。

它们在保障亲属关系的维持和运作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使亲属群体具有一定的凝聚力、稳固性和均衡性。

(5)巩固亲属关系的态度系统列维·施特劳斯对于亲属间的相互态度非常重视。

亲属间的相互态度表示了亲属关系的实际存在和执行状况,它也关系到亲属关系本身的存亡和维持的程度。

列维·施特劳斯指出,为了分析态度系统在亲属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必须进一步区分两个不同层次的态度系列。

第一种是扩散开的、非结晶化和非制度化的态度(the diffuse, uncrystallized, and non-institutionlized attitudes);这是语词称呼系统在亲属间的心理层面的反应或变形。

第二层次的态度系列总是伴随着或补充着第一层次的态度系列,构成了结晶化和被规定了的(prescribed)或由各种禁忌所审核的制度,或者由各种固定化了的仪式所表达的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