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9d016fa83d049649a665844.png)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钢结构设计原理》适用班级:17土木工程专升本辅导教材:《钢结构》,戴国欣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学生通过本课程主要内容的学习,应较全面地掌握钢结构的材料、构件和连接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常用钢结构的分析原理,为今后学习钢结构房屋设计、钢桥设计、大跨空间结构、轻钢结构、多高层钢结构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工作性能。
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及各种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
了解钢结构体系的组成原理和典型结构形式的设计要点。
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历史、现状合发展方向。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2、了解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概况;3、理解钢结构的设计方法;(二)钢结构材料1、理解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2、理解钢材的破坏形式;3、理解钢材的主要性能;4、了解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5、了解钢析的疲劳;6、了解钢的种类和钢材的规格;(三)钢结构的连接1、了解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和特点;2、了解焊缝和焊缝连接形式;3、掌握对接焊缝的构造与计算;4、掌握角焊缝的构造与计算;5、理解焊接残余应力与残余变形;6. 掌握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与计算;(四)轴心受压构件1、理解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2、理解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3、理解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性;4、掌握轴心受压柱的设计;5、掌握柱脚设计;(五)受弯构件1、深刻理解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2、深刻理解梁的整体稳定;3、掌握型钢梁的设计;4、理解钢板组合梁的设计;5、理解实腹式压弯构件设计;6、理解格构式压弯构件设计;(六)压弯构件1、理解拉压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2、理解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3、领会压弯构件的计算长度4、掌握实腹式压弯构件设计5、理解格构式压弯构件设计四、习题数量及要求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适量布置习题。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87cd28647d27284b73510a.png)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四年制《土木工程专业》适用(48学时)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讲授钢结构的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
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钢结构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具有设计钢结构基本构件及其连接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根据结构的具体设计条件、工作环境和不同种类钢材的性能,正确地选用钢材,并提出相应的性能指标要求。
2.要求学生掌握焊接和螺栓连接的特点,能正确地选用合理的连接方法,并准确地设计连接。
3.要求学生掌握钢结构基本受力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三、课程的安排说明本课程讲授过程中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实际工程中基本构件的设计和构造措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 钢结构的特点和目前钢结构的应用领域。
2.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3. 钢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最新发展动态。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1.钢结构所用钢材的要求。
2.钢材的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破坏形式。
3.钢材的主要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4.复杂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屈服条件。
5.钢材的种类和钢材的规格。
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1.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以及各种连接方法的特点。
2. 焊缝的形式以及不同形式焊缝连接的构造要求和计算方法。
3. 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措施。
4. 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工作性能和计算方法。
第四章轴心受力构件1.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
2. 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形式、整体稳定的概念以及整体稳定的计算。
3. 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的概念以及局部稳定的计算。
4. 实腹式和格构式轴心受力构件的截面设计。
5. 轴心受力构件典型柱头和柱脚的设计。
第五章 受弯构件1. 受弯构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2. 梁的整体稳定的概念、影响梁的整体稳定的因素以及整体稳定的计算。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ade7a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b.png)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和学分课程名称:钢结构设计原理学分:3学分二、课程内容1. 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1.1 钢结构的定义1.2 钢结构的发展历程1.3 钢结构的优点和局限性1.4 钢结构的适用范围和分类2. 钢结构的材料及生产原理2.1 钢结构主要材料的介绍2.2 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3 钢结构的生产原理和技术3. 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3.1 钢结构设计的目的和要求3.2 钢结构的荷载和载荷计算原理3.3 钢结构设计中的基本理论3.4 钢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4. 钢结构各构件的设计4.1 钢框架的设计4.2 钢柱和钢梁的设计4.3 钢板的设计4.4 钢管的设计5. 钢结构各种连接方式5.1 螺栓连接5.2 焊接连接5.3 锚固连接5.4 榫卯连接6. 预应力和防腐6.1 预应力的原理和应用6.2 防腐的原理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讲授理论知识,强调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2.进行案例分析,加强实践操作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四、实验教学1.钢结构的实际应用和场地考察2.钢结构的实验室操作和掌握实验技能3.钢结构模型制作和实验测试五、教学考核1.期中考试2.期末考试3.作业、小组讨论和实验成绩六、参考教材1.《钢结构设计基础》2.《钢结构设计规范》3.《钢结构设计案例》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当能够:1.掌握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熟悉钢结构的材料及生产原理3.熟练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4.理解钢结构各构件的设计和各种连接方式5.掌握钢结构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八、课程评价标准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评价标准: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讨论、个人表现等)占15%2.作业占30%3.小组讨论占20%4.实验成绩占15%5.期中考试占10%6.期末考试占10%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15周,安排如下:周次课程内容第1周钢结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第2周钢结构材料及生产原理第3周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4周钢框架的设计第5周钢柱和钢梁的设计周次课程内容第6周钢板的设计第7周钢管的设计第8周节假日第9周螺栓连接和焊接连接第10周锚固连接和榫卯连接第11周预应力的原理和应用第12周防腐的原理和方法第13周钢结构场地考察第14周钢结构实验操作第15周综合复习和期末考试十、教学反馈与改进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邮件、课堂反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课程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ba44b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3.png)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杆件和板件在内的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钢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技术,为未来从事建筑和结构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钢结构材料和组成•钢的种类和规格;•钢材的强度和应力;•螺栓连接和焊接。
2. 钢结构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杆件的受力分析;•板件的受力分析。
3. 钢结构的设计基础•构件的稳定性;•弯矩和剪力的计算;•钢结构构件的焊接和螺栓连接。
4.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钢结构体系及其分类;•设计荷载和荷载组合;•构件的尺寸和构造。
5. 钢结构计算•抗震设计;•稳定性分析;•疲劳分析。
6. 钢结构安装和验收•钢结构的安装;•钢结构的验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该课程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进行。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采用教材、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学生应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实验两部分。
其中,笔试占总成绩的60%,实验占总成绩的40%。
考试内容涵盖本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和相关应用实例。
六、参考教材1.《钢结构设计基础》;徐建明, 冯亚飞, 王兰, 刘连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2.《构造原理——设计指导手册》;吴中林, 马元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结构力学》;沈百荣, 潘克力;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七、备注以上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实际情况为准。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bdf299a33687e21ae45a96b.png)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le of steel structure学分:2.5学分学时:40学时理论学时:40学时教学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与CAD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和主要发展方向,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进行钢结构基本构件及各种连接的设计,为继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达到培养目标中关于本课程的要求。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着重钢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计算原理、构造方法、结构钢材的选用,具有独立钻研钢结构的比较巩固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 1.钢结构课程的特点、任务 2.钢结构发展简史 3.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5.钢结构的发展基本要求:了解钢结构课程的特点与任务,掌握钢结构的特点,了解钢结构的应用与发展,熟悉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重点:掌握钢结构的特点,熟悉钢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熟悉钢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4学时) 1.钢材的破坏形式 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3.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 4.钢材的疲劳 5.钢材的种类与选用 6.钢材的规格基本要求:了解钢材的破坏形式,掌握钢材的力学性能,熟悉影响钢材性能的各种因素,掌握钢材疲劳概念,熟悉钢材疲劳验算方法,熟悉建筑常用钢材的种类与选用,了解钢材的规格。
重点:掌握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熟悉影响钢材性能的各种因素。
难点:掌握钢材疲劳概念,合理选择钢材。
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8学时) 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2.焊接连接方法和形式3.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4.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5.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6.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7.高强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基本要求:了解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及各种连接的特点,了解焊接连接方法和形式,掌握对接焊接连接的构造,熟悉其计算方法,了解角焊接连接的受力特点,掌握角焊接连接的构造和计算方法。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802b75d915f804d2a16c133.png)
《钢结构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Steel Structure Course Design课程编号:422009学时数:1周学分数:1 执笔者:梁靖波 编写日期:2005年6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总结。
通过钢结构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钢结构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力特点,掌握钢结构的计算简图、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掌握钢结构的构造要求等。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综合应用钢结构的材料、连接和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整体钢结构设计计算,并绘制钢结构施工图。
二、课程教学内容(一)设计题目某厂房跨度为21m 或24m (由指导教师指定),总长90m ,柱距6m ,采用梯形钢屋架、1.5×6.0m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上铺泡沫混凝土保温层,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一毡二油隔气层;屋架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坡度为10:1 i 。
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 ,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 ;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 (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 。
其中保温层荷载、积灰荷载、屋架跨度和钢材种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
由指导教师指定学生按其中的一种组合,独立完成钢屋架设计。
(二)计算书编写1、确定屋架型式与尺寸;选择钢材及焊接材料,并明确提出对保证项目的要求;2、进行屋盖支撑布置,按比例绘出屋架结构及支撑的布置图;3、进行荷载汇集、杆件内力计算、内力组合,选择各杆件截面;4、设计下弦节点、上弦节点、支座节点、屋脊节点及下弦中央节点等。
要求计算书内容要有系统地编排,字体要端正,表示要清楚,计算步骤明确,计算公式和数据来源应有依据,并应附有与设计有关的插图和说明。
(三)施工图绘制绘制钢屋架施工图,其中包括屋架简图、屋架结构图、上下弦平面图、必要的剖面图和零件大样图、材料表和设计说明等。
武汉理工大学:钢结构设计原理 教学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钢结构设计原理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cb3dd85022aaea998f0f7a.png)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钢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 of Steel Structure学时/学分:40/2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适用专业: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系交通学院结构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钢结构的材料特性、钢结构的连接、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及其设计原理,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钢结构的特点、受力性能,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和连接的设计方法,为进行较复杂钢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概述钢结构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发展状态。
钢结构的组成结构形式:跨越结构,高耸结构。
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概率极限状态法,设计表达式。
2、钢结构的材料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
钢材的主要性能及其鉴定:单向拉伸性能,冷弯性能,冲击韧性,可焊性。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化学成分,成材过程,冷加工硬化,温度,应力集中。
钢材的破坏形式:塑性破坏,脆性破坏。
钢材的疲劳:疲劳断裂的概念,疲劳曲线,疲劳验算方法。
建筑钢材的类别及钢材的选用:建筑钢材的类别及表示方法;钢材的选用原则;型钢的种类与规格。
3、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强度轴心受力构件: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与截面形式;强度计算。
梁的类型和强度:梁的类型;梁的弯曲、剪切强度,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
拉弯和压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应用与截面形式;强度计算。
4、单个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失稳类别,一阶和二阶分析,稳定极限承载力。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纵向残余应力、构件初弯曲、荷载初偏心、杆端约束的影响;整体稳定计算(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受弯构件(梁)的整体稳定性:梁的整体失稳现象、临界荷载;整体稳定系数;整体稳定性的保证。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正式版)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34e0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7.png)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 Steel Structure Design Course课程编码: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学时数:一周学分:教学大纲说明(一)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钢结构》设计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1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又是知识深化、拓宽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锻炼,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般钢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结构、构造方案,熟练地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如下:1、时间要求。
一般不少于1周;2、任务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知识和能力要求。
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通过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钢结构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的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还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必须具备的先修课。
钢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7b03b1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0.png)
钢结构设计教学⼤纲《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纲(The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课程代码:08081321⼆、课程类型:必修课三、课程性质:专业课四、学分:2.5 课时:40五、考核⽅式:考试六、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材料⼒学、结构⼒学、钢结构设计原理七、适⽤专业:⼟⽊⼯程⼋、课程教学⽬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整体结构的概念和设计⽅法,掌握常见的轻型房屋门式刚架、重型⼚房结构(含钢屋架)和多⾼层房屋结构的设计原理及⽅法,形成学⽣结构整体分析概念,培养学⽣综合运⽤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九、说明本课程是⾼等院校⼟⽊⼯程本科专业的⼀门必修课,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应⽤性较强的特点,是⾼等院校⼟⽊⼯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
它是钢结构设计原理的后续部分,是在学⽣掌握钢结构基本设计⽅法和各种受⼒构件和连接设计之后,掌握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建⽴起整体结构的概念,把钢结构基础中学到的各部分知识结合起来,为后⾯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作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能够根据钢结构理论、规范、实际⼯程案例和应⽤研究的最新发展、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钢结构应⽤,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和钢结构施⼯的基本知识。
本⼤纲坚持以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借鉴省内外同类⾼校有关该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应⽤实践,⼒图合理、准确、全⾯概括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期望能较好的体现以下特点:1、反映钢结构整体结构设计最基本、最必需和最重要的内容;2、反映独⽴学院应⽤型⼈才培养的个性;3、结构安排科学,内容取舍合理,尽可能反映钢结构⼯程设计与施⼯的最新应⽤成果。
4、使⽤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王燕、李军、刁延松,钢结构设计,建筑⼯业出版社,2009,ISBN:9787112108213.参考资料:(1)马⼈乐,主编,建筑钢结构设计(第⼆版),同济⼤学出版社,2008,ISBN:9787560838335;(2)王仕统,主编,钢结构设计,华南理⼯⼤学出版社,2009,ISBN:9787562332725。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doc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667148f4cc1755270622087a.png)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esign Philosophy of Steel Struetures课程编号:421002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学时数:36 学分数:2执笔者:梁靖波编写日期:2005年6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其性质属于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讲授钢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工作性能及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能正确选用结构钢材;掌握钢结构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掌握各种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等,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钢结构课程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1章概述(2学时)掌握钢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了解钢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及可靠性的含义,极限状态的分类,荷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的含义。
了解有关钢结构的规范。
一般了解钢结构发展概况及发展方向。
重点:掌握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理解钢结构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钢结构的计算方法。
第2章钢结构的材料(4学时)了解钢结构对钢材的基本要求;了解钢材的生产过程;掌握钢材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了解钢结构疲劳及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疲劳计算的方法;了解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了解建筑用钢的种类、规格和表示方法;掌握钢结构钢材的选用原则,能够正确选用钢材。
重点:掌握对钢结构用材的要求,掌握建筑钢材的可能破坏形式及各主要因素对其影响。
难点:各种因素对钢材性能及钢结构破坏形式的影响。
第3章连接(10学时)了解钢结构连接种类和各种连接的优缺点;了解常用的焊条及焊条的选用;了解焊接连接的形式;掌握对接焊缝连接的构造和计算;掌握角焊缝连接的形式、构造要求和计算;了解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的产生原因及对构件工作性能的影响;了解普通螺栓的规格、受力性能及破坏形式,掌握普通螺栓的计算; 掌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性能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钢结构设计原理
英文名称:Basis of Steel Structure
课程编号:060116
学时数:48
其中实验学时:0 课外学时:0
学分数:4.8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课程的任务、目的和作用
《钢结构设计原理》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基本性能,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及其连接的设计计算方法,了解基本构件的构造设计。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第1章绪论
1.1 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掌握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2 钢结构的建造过程和内在缺陷
了解钢结构的建造过程和内在缺陷。
1.3 钢结构的组成原理
了解钢结构的组成原理。
1.4 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极限状态法
掌握钢结构的极限状态;了解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1.5 钢结构的发展
了解钢结构的发展方向。
【重点】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钢结构的极限状态。
第2章钢结构的材料
2.1 对钢结构用材的要求
掌握对钢结构用材的要求。
2.2 钢材的主要性能及其鉴定
掌握钢材的主要性能;了解钢材性能的鉴定方法。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掌握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2.4 钢材的延性破坏和非延性破坏、循环加载和快速加载的效应
掌握钢材的延性破坏和非延性破坏及循环加载和快速加载的效应
2.5 建筑钢材的类别及钢材的选用
掌握钢材的正确选用方法;了解建筑用钢的类别及其表示方法。
【重点】对钢结构用材的要求;钢材的主要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以及破坏形式;钢材的正确选用方法。
【难点】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以及破坏形式。
第3章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强度
3.1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熟练掌握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掌握轴心受力构件的截面选择。
3.2 梁的类型和强度
熟练掌握梁的类型和其强度计算。
3.3 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熟练掌握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计算。
3.4 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掌握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的方法。
3.5 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
了解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
3.6 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熟练掌握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重点】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梁的类型和其强度计算;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难点】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
第4章单个构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
4.1 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了解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及构件失稳形式。
4.2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
熟练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
4.3 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掌握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4.4 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掌握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
4.5 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性及截面选择计算
掌握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性计算。
4.6 板件的稳定和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掌握板件的稳定计算;了解板件的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重点】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性计算;板件的稳定计算。
【难点】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性计算;板件的稳定计算;板件的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第5章整体结构中的压杆和压弯构件
5.1 桁架中压杆的计算长度
掌握桁架中压杆的计算长度的确定。
5.2 框架稳定和框架柱计算长度
掌握框架稳定和等截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的确定方法;了解变截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的确定方法。
【重点】桁架中压杆的计算长度的确定;框架稳定和等截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的确定。
第6章钢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6.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特点
掌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特点。
6.2 拉杆、压杆的刚度要求
掌握轴心拉杆、压杆的刚度要求。
6.3 梁和桁架的变形限制
掌握梁和桁架的变形限制。
6.4 钢框架的变形限制
了解钢框架的变形限制。
6.5 振动的限制
了解振动的限制。
【重点】轴心拉杆、压杆的刚度要求;梁和桁架的变形限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特点。
第7章钢结构的连接和节点构造
7.1 钢结构对连接的要求及连接方法
了解钢结构对连接的要求及连接方法。
7.2 焊接连接的特性
掌握焊接连接的特性。
7.3 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掌握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方法。
7.4 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掌握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方法。
7.5 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
了解残余应力的分类和产生原因;了解焊接残余变形;掌握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及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
7.6 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掌握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7.7 高强螺栓连接的性能和计算
掌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性能和计算。
【重点】焊接连接的特性和计算;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性能和计算;钢结构对连接的要求及连接方法。
【难点】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第8章钢结构的脆性断裂和疲劳
8.1 钢结构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掌握钢结构脆性断裂的概念及其防止方法。
8.2 钢结构抗疲劳设计
掌握钢结构抗疲劳设计方法。
【重点】钢结构脆性断裂的概念;钢结构抗疲劳设计。
【难点】钢结构抗疲劳设计方法
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1、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课件配合使用,使学生从中学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作业环节
根据各章的具体情况,适当布置作业,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土木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后续课程:《钢结构设计》、《高层钢结构设计》、《钢结构制作安装》等。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采用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
考试命题以要求“掌握”的教学内容为主,兼顾“了解”的部分。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
《钢结构》(上册,钢结构基础)陈绍蕃顾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钢结构设计原理》陈绍蕃,科学出版社,2002
《钢结构》赵根田孙德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