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本篇教学设计荣获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关于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成天在山野里出没的农村儿童对课文中所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并不陌生,加上课文采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有趣,能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过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身边事物无意注意,不可能观察得很仔细,因此,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将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难点.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设计思路】本教材介绍植物生长常识,贴近农村儿童生活.教学时可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资源,自制成直观教具来为课堂教学服务.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手脑并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手段上,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具,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⑶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标本,并介绍其传播种子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⑵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⑵正确认读,书写生字.难点:⑴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⑵理解文中"旅行""穿着带刺的铠甲"等所表达的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一,导入同学们,植物王国里有许多千姿百态的植物,那里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二,整体感知1,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配乐动画,教师伴随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2,从刚才的画面中,你认识了哪几种植物呢⑴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语:pú蒲公英,cāng苍耳,豌豆.齐读词语.⑵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蒲,苍"两个生字(提醒学生勿把"蒲"字写成左右结构)⑶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3,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默读课文,在生字下面用铅笔画出记号,读准生字词的字音.5,小组内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贴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6,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生共同评议.7,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让学生在多音字"得"下画上记号.看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出示小黑板:(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2)那里有许多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3)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多远哪!先认读"得"的三种不同的读音"děi,dé,de",再读句子,选音节注音,最后齐读这三句话.8,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还有哪些多音字(为,降,乘……)画上记号,并给这些多音字组词.9,齐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听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互助互学,人人参与,不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而且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三,识记字形,练写生字1,识记生字⑴出示文中的生字,自由练读,小老师带读.⑵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比比谁的方法好.⑶全班交流.⑷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再次朗读课文.2,指导书写⑴让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了.⑵教师重点指导:①"绞丝旁"的写法,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撇折的起笔收笔基本上下对齐.②比较"洼"和"娃"的字形.⑶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生需要教的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四,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节.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3,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孩子""四海为家""旅行"等词语的意思.4,指导朗读:读时注意停顿和问句的读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学生自由试读,评议后,再齐读.五,布置作业访问家长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的生长环境及课本以外的植物传播种子的例子.【设计意图】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抓住文章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课时(详)一,课前准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山野采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二,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植物妈妈,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师举图,生举标本并呼名——蒲公英,苍耳,豌豆,师贴图)2,同桌展示采集的标本,说说这些植物的名称.3,指名介绍自己采集的标本.4,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蒲公英,苍耳,豌豆,指名学生上台前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全班齐读词语.【设计意图】贴图识字,让学生再次与生字见面,并复习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5,引入课文:课文中是怎样介绍这些植物妈妈呢说了有关它们的什么事请五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标本.6,四人小组一起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读完后,组员之间互相说一说.【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三,品读感悟1,说蒲公英⑴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请喜欢蒲公英的同学一起读读第二节.⑵让学生拿起蒲公英轻轻一吹,一边吹一边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⑶全班交流:刚才给蒲公英吹气时,你看到了什么情形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拿起蒲公英标本,边吹气边引导学生理解:风一吹,蒲公英身上的冠毛便展开了,像一把把降落伞四散开来,你们瞧,种子这里一颗,那里一颗,都从空中飘落下来了.(教师相机板画:蒲公英的种子)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描述引导学生说出:"纷纷".⑷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情景可以用上"纷纷"这个词,试着用"纷纷"说一句话.⑸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你们准备好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打算到哪里去玩耍呢⑹指导朗读:①教师渲染气氛:蒲公英娃娃们,我们就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安家落户了,远方有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遐想朗读第二节.(引导学生用较轻较慢的语调朗读.)②哇,微风一吹,你们终于可以离开妈妈,到处旅行了,好开心呀!(生读)③蒲公英娃娃们,你们勇敢地离开妈妈的怀抱,从高空中飘落下来了.(生再读)④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齐读第二节.⑺教师小结:(手指板书)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能借助风的力量让自己的孩子四处去旅行.2,说苍耳⑴师:认识了蒲公英妈妈,我们一起去找找苍耳妈妈.请喜欢苍耳妈妈的同学读读第三节.⑵蒲公英妈妈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而苍耳妈妈又有什么好办法呢谁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呢画出相关的语句.⑶让学生再次拿出苍耳标本,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⑷让学生任意把苍耳挂在自己的头发,衣服上,然后走一走,跳一跳,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说,教师相机板画:兔子)⑸苍耳宝宝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洼.这个办法多妙呀!谁来夸夸苍耳妈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3,说豌豆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四节,教师提出要求:①自由读第四节.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③说说豌豆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⑵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⑶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然收缩,形成弹力,豌豆便弹射出来.同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与"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豆粒儿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效果是一样的.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明白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板画:太阳)⑷出示句子: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①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豆荚炸开的响声,豆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快乐等方面去思考)②指导学生读出豌豆宝宝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时的高兴的心情.4,试着根据板书背诵课文,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拓展延伸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采集了哪些植物呢能说说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让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其他植物标本,边展示边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鬼针草宝宝只要挂住小朋友的衣服,就能去田野,山洼;芭乐的种子被贪吃的小鸟带到远方;太阳一晒,凤仙花娃娃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你能像课文一样夸夸这些植物的妈妈吗为你喜欢的植物编一编儿歌.3,师: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们一起采集身边的植物,观察,了解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还编出了不少有趣的儿歌,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现(学生畅所欲言)4,齐读课文第五节.3,教师总结:植物王国里的奥秘还有很多,粗心的小朋友是找不到的.希望你们做细心的孩子,探索大自然中更多有趣的事物和现象.【设计意图】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五,布置作业课外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标本制作成一张小卡片,并写上自己编好的儿歌.【板书设计】植物妈妈有办法风吹蒲公英皮毛挂苍耳太阳晒豌豆【作者简介】杨柳莺,女,文化程度大专.2003年分配到漳州市浦南中心小心任教.在教学中,结合农村的教学资源,自制教具,开展有农村特色的课堂教学.同时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大胆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追求开放,灵活,个性张扬的语文教学风格,让学生在享受语文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2004年执教的《可爱的草塘》获学区教学比赛二等奖.2005年撰写的《丰收的渴望》入选芗城区"课改"办公室和漳州市进修学校联合主编的《教育叙事》.论文《开发农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收入学校《教育教学论文汇编》.本教学设计获学区教学比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简评】漳州市实验小学廖亚瑄本课教学让我们看到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风口浪尖上撞击出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本课精彩之一:大胆开发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田间,山野去.学生对照课本知识采集各种植物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眼观,手摸,发现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奇特办法,心中必涌动起涟漪,禁不住要讲述自己的发现.同桌展示,全班交流,原本不善言辞的学生也畅所欲言,看似简单的活动,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思维,学生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精彩之二:对比发现是学习,提炼语言的好办法,许多老师都采用,但往往只注意表面,不作深挖.设计中执教者就"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发现句子的优美之处(豆荚炸开的响声,豆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快乐,感受豆粒儿的情感.)让学生体验语言的精致和微妙.精彩之三:活学活用文本.课文是学习语文的范本,学习是为了运用.本课设计了让学生把采集的植物做成标本,并仿造课文写一首儿歌,或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该植物.这一设计独具匠心,一方面可以使文中的句式在活用的过程中得以内化;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乐于探究之情.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识字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比赛点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
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臵。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臵,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教后反思:1、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
高中语文第三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精选教案
⾼中语⽂第三册《⼀个消逝了的⼭村》精选教案 冯⾄散⽂《⼀个消逝了的⼭村》是⼀篇意境含蓄、韵味隽永的美⽂精品,编排在⼈教版⾼中语⽂第三册,下⾯是店铺⼩编给⼤家带来的⾼中语⽂第三册《⼀个消逝了的⼭村》精选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个消逝了的⼭村》教案 教学⽬标: 1.了解作者,能识记⽂中出现的常见常⽤的重要⽣字词。
(课前预习) 2.品读⽂章,涵咏主旨,理解冯⾄先⽣在⽂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命⾊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联系语境对⽂句的理解能⼒和审美能⼒。
(课堂体悟) 3. 让学⽣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珍爱⾃然,珍爱⽣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课外延伸) 教学重难点: 1. 领悟⽂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
学习捕捉对⾃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的语⾔特⾊,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法学法: 作为⼀篇散⽂,反复诵读是增加积累、加深体悟、进⼊作者感情世界的⼀条捷径。
为此,本⽂的教学⽅法主要采⽤“粗读—精读—研读”的品读鉴赏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
学法: 采取“总——分——总”交替推进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采⽤⾃主设疑、合作研讨、共同探究⽅式进⾏。
教学过程: ⼀、新课导⼊:现代散⽂家余秋⾬先⽣曾在他的散⽂集《千年⼀叹》中说过这样的⼀句话: ⼤⾃然的景物有百分之⼀能写进历史,千分之⼀能成为景观,万分之⼀能激发诗情。
这就是我们赖以⽣存的⼤⾃然的神奇瑰丽之处。
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灵,⼜滋润了⼈类灵魂。
古往今来,⽆数⽂⼈墨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然同悲喜、共哀乐。
这⼀节课,就让我们⼀起⾛近作家冯⾄,聆听他与⾃然的⼼灵碰撞。
⼆、了解作者,积累⽂学知识。
1.让学⽣⾃由发⾔,谈⼀谈他们对作者的了解。
2.⽼师以资料投影展⽰⽅式再作整合补充,以便学⽣对作者有⼀个相对完整清晰的认识。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教案 人教版
1、《诗经》三首一、教学目的: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法,提高鉴赏水平,培养创新能力。
3.掌握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设想:1、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方法。
2、运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法。
3、分析语言,体味神韵。
三、教学时数:4课时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第一、二课时:学习《卫风·氓》【教学要点】1、了解《诗经》的相关内容。
2、诵读课文,粗通大意,概括《氓》的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一、导语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的新诗,可谓源远流长,星汉灿烂。
而《诗经》中的作品正以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情真挚充沛,风格淳朴自然,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不愧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就已广泛流传。
孔子曾经这样极力赞美《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想纯正)’”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意为:《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字。
)“不学诗,无以言”,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经》当作教本,传授不绝。
一直到今天,《诗经》所开创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特色仍在不断滋润着我们民族文艺的生长,《诗经》的许多语言仍活跃在我们民族的现代语汇中,《诗经》所表现的民族情感和思想魅力仍奔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
让我们一起去探一探《诗经》这民族诗河的清新的源头、璀璨的诗空中的耀眼明星吧。
二、《诗经》简介(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掌握第三册课本中汉字的笔画、字形和基本意义,提高汉字识读技能。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理解能力,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强化学生语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4.通过门类丰富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第一学期第一单元:读古诗1.讲解《登鹳雀楼》、《将进酒》等古诗,强化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基本韵律的认识。
2.探究《古诗十九首》中的文化内涵,分析古诗中的隐喻和比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动手创作诗歌,掌握诗歌情感和艺术表现能力。
第二单元:读小说1.研读丰子恺的小说《一根红线》和张爱玲的小说《荷塘月色》等,挖掘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阅读小说,讲解小说中的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安排小组讨论,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说理文章1.研读鲁迅的《伪自由书·序》,探究文章的立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讲解论证、举例等文章表达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出一篇说服力强的文章。
3.安排主题演讲,让学生尝试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头表达和演讲能力。
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传统文化1.讲解《行路难》、《离骚》等古文诗篇,学习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掌握汉字和词语的演变历程,了解汉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安排面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剪纸、书法、绘画等,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知。
第五单元:现代文学1.阅读当代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讲解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人生哲学等核心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分析现代文学中的表达方式和文学手法,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
3.组织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反映他们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理解。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全册)
识字 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
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
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
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1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完整版)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三册语文教案
1 学校老师同学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3、能比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会用“我们爱……”说一句话。
4、理解老师对同学的关心,让学生更加爱学校、爱老师。
教学重、难点: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学习。
二、出示本课插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
(由近到远)三、让学生说说图意(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指导学生说话。
(要求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和谁怎样”的顺序说)五、学习字词。
1、出示注音字、词。
校老师同心们学校老师同学关心(1)学生轻声读,要求读准字、词的音节。
(2)指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
(3)分析字形,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指导学生书空,记住字形。
2、试用刚学过的生字口头组词。
六、课堂训练1、指名认读这一课的生字。
2、按结构说字。
3、读词语:学校、老师、同学4、从上面的三个词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来说一句话。
5、指导学生书写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四个偏旁部首:子、巾、木、门。
2、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
3、认读词语。
二、学习句子。
1、出示注音的句子:学校有老师和同学。
老师关心我们。
我们爱老师。
2、指名读句子。
3、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老师关心我们”这句话。
4、说一说:老师关心我们,我们应怎样呢?5、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课堂训练。
1、认读生字词语。
2、抄写字词3、练说()关心()。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过程:一、读写训练。
1、写一写(写笔画笔顺)。
老:()师:()同:()2、看图读拼音写汉字。
(P3)3、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
学()()关()()4、说话训练。
(1)说说学校有谁,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们应该怎样爱老师。
(2)用“我们爱······”说一句话。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案是中国学生阅读课程中的一部分教材。
这本教材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作品和优秀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本教材的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材中的文章既包含了传统的文言文,也包含了现代的白话文。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的阅读,增加课文的多样性。
同时,教材中的文章选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意识。
其次,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教材中的课堂作业和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模仿经典作品的写作风格,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
同时,教材中的写作指导和例子更是给予学生实践的指引。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涵盖了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欣赏其美妙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内涵。
同时,教材中的音乐、诗歌和绘画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有启发性的题目和引导性的问题。
通过这些题目和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材中的各种练习和活动也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目的。
通过这些练习和活动,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情感的力量,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代入感。
同时,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也以情感教育为主题,通过相关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综上所述,是一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作品和优秀文学作品的教材。
语文第三册教案(15篇)
语文第三册教案语文第三册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第三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第三册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引言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把这个答案告诉你。
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新授: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3.学生质疑。
4.记忆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2)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从旁点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来记:晒、飘、冲、助、灾会意法记字;浮、温5.书写指导。
飘:左高右低,“风”的起笔点与左上“”的“横折”一边高。
帮: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6.学生练习书写7.作业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晒太阳漂浮温和帮助冲毁房屋灾害灌溉白袍管理二、新授:1.学习第一段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我”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3)解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看图学习第二段。
1)在这段中“我”是指谁?2)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的?怎样变成的雪?3)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3.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段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自由提问。
3)小组讨论4)教师引导大家弄懂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会又是怎么回事?5)在这一段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4.学习第四段。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计划《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二年级实验班第一学期使用。
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特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编排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
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
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
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
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
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学习《人教版第三册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句式、词语等,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通过感受、理解、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领悟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惊涛拍岸》这一单元主要围绕自然和人的关系展开。
在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早春赏花》、《蝴蝶》、《月亮》等文章,这些文章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爱护和景色的品味。
2. 第二单元《海上日出》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寻找小狗》、《善待小动物》、《争分夺秒》等文章。
这些文章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和生命。
3. 第三单元《云雾茫茫》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着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展开。
我们将学习到《人类第一次登月》、《走进大自然》、《报名参军》等文章,探究人类在历史和社会中的角色和使命。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听说读写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语言技能。
同时,我们还将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如语音和图像的呈现,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2. Q&A交流式教学我们将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问与答、延伸问题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3. 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鼓励彼此,共同提高学习水平。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评估每堂课结束时,将对学生进行反馈:包括提问、表演、展示等形式对本节课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2. 期中期末考试在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杜甫 登高》说课稿教案
《登高》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登高》,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诗歌解读:《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7课《近体诗六首》。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
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登高》一诗是诗人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今天的奉节)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互相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时代的苦难,个人的艰辛,再加上好友的相继辞世,让诗人感到无限的孤独和郁闷。
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长年的漂泊、万分的孤独,再加上百病缠身,反倒更增添了诗人心头的悲哀。
给人苍凉雄浑、沉郁悲壮之感。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科的教学目标:1.朗读吟诵。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品味意境。
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把握诗歌的情景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时,去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二、教法学法(一)教学方法1.吟诵法。
其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唐之韵》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
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三册语文教案教案标题:第三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第三册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第三册语文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第三册语文课本为基础,选取其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阅读:通过朗读、理解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词语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词组和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让学生理解句子的组成和运用。
4. 写作训练:通过课文内容和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文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互动和交流。
3.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知识。
4. 创造性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课文主题或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课文的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3. 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和情感。
4. 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要点和重点。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7.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8.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包括朗读、回答问题、讨论等。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案——《明湖居听书》
《明湖居听书》授课班级_____授课教师_____授课时间_____【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感受和用形象来比喻无形事物,从而使读者能真切地领略无形事物的美的手法;2.学习用场面烘托、人物映衬、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场面烘托和人物映衬【教学难点】用感受和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声音【教学方法】1、讲读法2、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江苏镇江)人。
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懂得算学、医药、治河等实际学问,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
他行医于上海,后又弃医经商,直到资本丧尽才止。
1888年黄河决口,他因治河有功,官至候补知府。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他曾从俄军处用低价购买太仓粮,赈济居民,后清廷以私售仓粟罪逮捕他,流放新疆,次年病死于迪化(乌鲁木齐)。
二、关于《老残游记》《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是晚清中谴责小说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老残游记》借老残在游历中所见所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抨击,揭露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不惜杀民邀功,“急于做大官”的刽子手,在客观上有助于人们认识整个封建官僚集团的阶级本质,有其进步的一面。
但是,作者的基本立场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
他维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在书中明显的表现,由此可见,《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老残游记》语言清新简练,对一些人物及自然景物的描写比较生动、形象,没有一般的陈词滥调,跟晚清的同类小说比较,艺术上的成就是比较卓越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称赞这部作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三、关于本文《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明湖居听书”故事是这样的:老残来到济南府,在高升店住下。
第二天上街游玩,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居中写“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么事情。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松鼠找花生》、《小木偶的故事》、《荷叶母亲》、《秋天的雨》2.习作: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观察事物,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交流分享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松鼠找花生》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小松鼠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并组内交流。
4.理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理解程度。
5.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松鼠、小兔子等,进行课文朗读。
第二课时:《小木偶的故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小木偶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3.生字词教学: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并组内交流。
4.理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理解程度。
5.故事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培养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荷叶母亲》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荷叶和母亲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3.生字词教学: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并组内交流。
4.理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理解程度。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母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第四课时:《秋天的雨》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秋天的景象,激发学生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设计《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明确培养目标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很明显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除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思想认识和较高的业务基础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直接的教学实践和间接地吸收优秀的经验一个设计优化的教案可以说是特定的环境里特定个体一定的教学成果和智慧展示的结晶把它们汇集起来形成系列便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众多群体的教学成果的展示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把这样一个精神产品奉献给读者对于提高一线教师的业务素质对于促进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套新编教案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以单元为整体紧紧围绕基础训练项目分组(单元)分课编写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基本目标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作为设计教案的(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使这套新编教案真正成为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启发教师教学思路能举一反三的施教方案新编教案的体例分单元分组、单课(两类课文、读写例话)教案、基础训练教案三部分组成具体编写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单元分组一年级把入学教育和汉语拼音单独划分两个单元以后按教材的基础训练为标志各划分一个单元块每个单元以“第×单元备课指要”为题围绕本单元的基础训练项目点明本单元所含的教学课目和教学内容确定本单元的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指出本单元所属课文的训练要求和教学建议(要点)、教学注意点注意前后各单元和课文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突出本单元的智能训练二、教案设计低年级可根据已经审定的并试行的义务教材的课时按入学教育、汉语拼音、看图读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和单元分组中的看图学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分篇目分课时设计教案中高年级则依据单元分组中的看图学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读写例话分课目分课时设计教案各年段教材的基础训练均设计相应的课时教案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教师的讲读和学生的自读与训练各有所专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新编教案的每一篇教案的内容和安排项目一般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教学资料和教学用具或准备(这两项可有可无)、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等教学中教学目的要求的确定要紧紧围绕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着眼于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包括思想认识道德品质意志品格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两个方面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要结合教学要求、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准确地确定设计教学思路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点明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充分体现教改精神并注意与教学过程的联系选编教学资料要侧重《教学参考》以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备课资料力求翔实、精当教学过程是新编教案的主体部分它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风格的具体体现因此设计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注意从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要注意体现课文、例话和训练这三种教案的不同特点要依据课文体裁的不同篇幅的长短内容的深浅和训练的难易以及各年级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合理安排课堂组织形式确定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和学生独立学习的成分的多和少从讲读课到阅读课到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讲解的成分要依次减少而学生自学的成分要依次增多从教学程序上讲读类课文一般分指导预习、初读课文、指导学生精读细读课文、归纳整理、总结提高、通过练习加深理解等内容其间教师的指导点拨要相对多一些学生自学的成分少一些阅读类课文或讲读课文中浅显易懂的课文则可分提示要点、学生自读、指导学法、学生揣摩规律、质疑、师生联系旧知、充分讨论以及课堂练习等内容其中学生自学的成分要适当增强读写例话要体现指导读懂、自学讨论、获得新知联系单元组课文的知识和重点项目指导读写实践等步骤基础训练课要树立整体观念突出单元组训练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体现启发、诱导和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步骤和方法1.讲读课文讲读课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示范教材一般地说来其教学过程可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案的编写要从整体着眼从部分入手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注意每篇课文各部分之间、每个部分与整篇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通过部分研习回归整体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掌握学习方法培2.养阅读能力同时要注意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要求确定每一课的训练重点低年级要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着重进行词句的训练;中年级要突出过渡性在继续抓好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抓好段的训练和由段到篇的过渡性阅读训练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高年级要以篇的训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每个年级段还要注意不同程度地渗透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新编教案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指导预习初读课文预习是学生自求自解课文内容的最初途径目的是为精读课文作好准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查字典自提疑难自解课文大意并练习作简要的标记如圈划重点、批注疑难等教师的指导应重点放在激发学习兴趣教会预习方法和检查预习效果上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指导学生精读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是讲读课教案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情色彩;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段与篇的层次和内在联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体会课文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和方法等其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有:教师的引导、提问、点拨和讲解学生的听说、阅读、思考、讨论等教师的讲解要讲究方法注意适度要善于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教给学生思考和读书的方法对学生思而易误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讲解;对估计学生疑而难解或足以促其智力发展的地方(亦即重点难点)教师的讲解还可适当透彻一点学生的讨论要体现教师的引导避免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学生并无所得的教学后果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组织学生讨论要善于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典型性的问题(结合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目的要明确要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通盘考虑该问什么为什么这样问在何处用什么方式问等问题的答案和要求学生回答的程度尽可能在括号内注明②语言要简练问点要准确并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避免出现泛泛而问而没有思考价值的现象③问题的设置要深浅适度难易相当大小相宜面向全体突出重点防止过大过深或过碎过浅空泛呆板④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注意相互衔接有一定的逻辑性(3)归纳整理总结提高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将学生获得的知识加以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加深印象提高认识可通过围绕全篇课文内容设计带有总结性的与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方面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方式进行(4)通过练习加深理解练习是知识转化和能力迁移的重要环节教案的编写要重视练习的设计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设计练习要遵循“有序”、“有法”的原则所谓练要有序就是要按课文教学的层次和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先单项后综合形成一定的序列学生预习自学阶段可设计一些帮助其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练习题包括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等其答案一般可在文中直接或间接找到在讲读分析阶段可设计一些能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课文中心的练习题包括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等其答案要使学生在认真读议后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或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在回归总结阶段(也可在讲读中)可设计一些有一定坡度和难度的思维训练题包括领略课文优美的文辞欣赏课文的优美意境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等这样各个阶段穿插训练且各有侧重当堂完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所谓练要有法就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练习作业的思考、动笔方法以及教师根据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练习层次等给以恰当的辅导、点拨使学生能当堂顺利地完成课堂练习(5)设计恰当实用的板书板书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新编教案的板书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体现课文脉络反映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做到目的性和准确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和谐统一板书可以随着教学的进程逐次出现也可以总体附于全篇教案后以供参考2.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是学生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凭借之一编写教案时要注意适当提高学生自学的要求着重于指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阅读使这些知识、方法得以复习巩固强化迁移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技能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作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并且要少而精要有扶有放凡是学生自己通过反复阅读、动脑思考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案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有:教师提示阅读要点学生自能读书;教师指导阅读方法学生揣摩阅读规律;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议论联系旧知(主要指讲读课中新学到的知识)学习新知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重点突破难点真正读懂课文课堂练习和作业也要由学生独立完成板书的设计也要体现阅读类课文的教学特点3.读写例话读写例话是以学生学过的一篇课文为例子帮助学生领会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的一种课文形式它往往起着统领本单元组课文知识把本单元组读写训练项目加以概括的作用读写例话不同于知识短文它虽然也提供一些读写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自学得到的是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于指导读写实践的知识编写这部分教案时首先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读懂通过自学和讨论自觉形成读写例话所谈的认识同时要注意和本单元组课文特别是讲读课文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形成的读写基本功进行读写实践体现精要、好懂、有用的特点4.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在一定阶段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标点和听说读写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训练它往往安排在每个单元组课文后面由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题组成它与本单元的课文有紧密的联系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各项训练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联系编写教案时要树立整体观念突出各单元组训练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体现启发、诱导和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要注意联系学过的课文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已备的知识和技能动脑、动手、动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解决基础训练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新编教案在编写时要从总体上把握以下几点:1.要依据《大纲》紧扣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恰当地确定和突出教学重点找准并突破教学难点;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2.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教学程序的设计要力求目标集中思路清晰切合教学实际;每个环节的设计要有纲有目语言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安排要详略得当3.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处理好“扶”“引”“放”的关系教师要“扶”得得法“引”得适度“放”得得当要着重进行教法和学法的设计形式要因文而异在反映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设想到教学中的偶发因素使新编教案既有科学性和创见性又有预见性和实用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教无定法是指教学的方法由于受教学思想、教师素质、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强求一律同样教案的设计有固定的形式和体例但又不能拘于一格只要是有利于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减轻负担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都可以在教案中尽情体现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真正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时间二、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用时:两课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歌曲激趣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么生:60秒师:对像这样数1、2、3??数到60下就是一分钟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学生自由交谈)我们一起来听首歌之后再一起讨论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师:一分钟长你们在一分钟内能做些什么事呢生回答师:是啊一分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今天我们的远远因为贪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二十分钟这到底是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齐读)(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新词2.交流:现在你们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读得真认真接下来我们一起和生字宝宝交个朋友吧钟零闹哈欠迟叹(标上拼音)师:这些生字去掉帽子了你们还能认出他们(去掉拼音读)师:大家都读得真棒啊有几个生字宝宝的名字特别难读我想考考大家有谁愿意接受挑战一起来选一选师:大家可真厉害啊你们现在都是这些生字宝宝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不能给这些生字宝宝归类一下老师要看看我们班谁最火眼金睛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叹、悔、室(2)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迟、叹、悔、钟(3)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4)猜谜语识字:大门里面是市场——闹走了一尺远——迟 4、做游戏识字师:现在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了看谁摘的苹果最多开火车读 5、引导学生组词师:现在这些生字宝宝要手拉手一起去找朋友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看你能不能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小组读(三)合作读文初步感知1.分自然段朗读注意读准字音2.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汇报读指名读全文(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欠、元、包、迟”让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3.教师范写学生评说4.学生练写(五)作业1.朗读课文2.通过查资料说明人们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3.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一读(字和词)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闹钟丁零哈欠迟到决定后悔叹气3.小实验:学生看课件给一分钟的时间快速记生字4.指名学生介绍一分钟自己记住了多少个字是怎样记住的5.生活拓展:一分钟人们能做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2.集体读课文再交流(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1.过渡: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元元此时的心情——元元非常后悔2.默读课文思考:从课文里看得出元元非常后悔3.小实验:学生看课件给一分钟的时间快速记生字4.指名学生介绍一分钟自己记住了多少个字是怎样记住的5.生活拓展:一分钟人们能做什么事(四)拓展延伸1.续讲故事《元元的第二天》2.名言警句(五)书写生字1.师范写生字“闹钟”、“哈”、“叹”2.生练习书写生字并组词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0人男生18人女生12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接受能力也较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一)全学期教学目标总要求:双基: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本册要求认识常用汉字450个要求会写的汉字2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就可以了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通过练习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准确运用在此基础上还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喜欢阅读对阅读感兴趣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入情入境地阅读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二)思想教育:每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愉快的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扎扎实实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加强与家庭社区联系使学校家庭社区这三位一体形成强而有力的德育合力(三)教材分析简要:第一单元:1、教学内容:识字1、课文《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2、教学目的:通过阅读与秋天有关的四字词组、韵文、古诗等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秋天的美好领悟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随文认识62个生字写好42个生字通过看、找、画、写、做等各种有趣的活动积累词汇 3、重点难点:通过阅读与秋天有关的四字词组、韵文、古诗等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秋天的美好领悟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随文认识62个生字写好42个生字第二单元:1、教学内容:识字2、课文《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语文园地二2、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与学校有关的词组诗歌、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随文和生活中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按部首个汉字归类认识部首3、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与学校有关的词组诗歌、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按部首个汉字归类认识部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高考导航: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
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1)“树叶”与“木叶”【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一、教材简介《人教版语文》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系列教材。
本教学计划的重点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材的教学计划。
本教材适合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共有8个单元,分别是《议论文》、《小说》、《诗歌》、《杂文》、《戏剧》、《古文观止》、《散文》、《古诗词赏析》。
全书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文体的阅读、写作特点;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4.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5.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议论文》1.认识“议论文”的概念;2.分析讲和、辩和、议和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概括大意和归纳议论段落的方法;4.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特点;5.进行辩论比赛。
2. 《小说》1.掌握小说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塑造等方面;3.学习小说的写作技巧;4.阅读小说并撰写读后感或小说分析。
3. 《诗歌》1.学习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形式;2.认识不同体裁的诗歌;3.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4.学习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5.朗读诗歌并自创诗歌。
4. 《杂文》1.学习杂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分析杂文的写作风格、文学特点、创作手法等;3.谈论杂文的价值和意义;4.阅读杂文并撰写读后感或分析杂文。
5. 《戏剧》1.学习戏剧的基本元素和要素;2.系统地了解戏剧的建构和创作;3.分析戏剧的情节、人物塑造、语言特色等;4.观看戏剧演出并开展戏剧讨论。
6. 《古文观止》1.探究古文语言文字特点;2.学习古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分析和理解古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点;4.学习古文修辞手法;5.阅读古文并撰写评论。
7. 《散文》1.认识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节奏;2.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3.理解散文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4.阅读散文并写作散文文章。
8. 《古诗词赏析》1.了解古代文人诗词的创作和流传;2.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文化积淀;3.掌握诗词的韵律和格律;4.赏析古诗词名作,学习诗词鉴赏方法。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第一节:《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目标小学语文第三册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要求学生在此阶段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2.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5.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语文技能解决问题。
第二节:《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习字、诗歌鉴赏等方面。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课文学习: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2. 习字训练:通过习字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汉字,提高写字水平。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习字内容,让学生逐步提高写字技能。
3. 诗歌鉴赏:通过学习优秀的诗歌作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诗歌鉴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和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第三节: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具体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下: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情境教学、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 分层次教学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宜的教学。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间相互合作,互相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案设计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
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
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
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
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课文生动有趣,层次清楚,第二、三自然段是讲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第五到第七自然段讲风娃娃想为人们帮忙,结果却帮了倒忙。
教学时,可以在引导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以后,让学生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一)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3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4
老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带生字的句子,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5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
“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6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吸、极、表”三个字。
“吸、极”二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要重点指导右边“及”字的写法。
笔顺:及。
第一笔“撇”和最后一笔“捺”,要舒展而对称。
第二笔“横折折撇”不容易写好,要作示范。
“表”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下面不要写成“衣”。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你猜对了吗2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听录音朗读,注意以上的重点词句。
4自由选择一部分朗读,并展示给大家听。
5说说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板书在黑板上。
6你能帮风娃娃回答课文最后的问题吗?
(三)实践活动搜集资料,再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片断一: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一)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1?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
吹大风车(2)吹帆船(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二)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三)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
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2?研读“做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片断二:四会字教学(自主识字、写字)
(一)游戏识字 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纸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4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二)选容易的字先写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三)请教难写的字 1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2向老师请教最难写的字,老师范写指导。
3自己练写。
(四)听写生字同桌互相听写,再检查是否正确。
五、资料袋风风指的是空气的水平流动现象。
风向指风的来向;风速指空气流动的
速度。
气象服务中常以风力等级来表示风速的大小。
风促使干冷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常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原因。
风是一种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制造风车,借风力吹动风车来抽水和加工粮食,现在人们还利用风车来发电。
帆船的行驶也是靠风力的推动。
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多,但风也经常给人类带来灾害。
暴风、台风、飓风、龙卷风等对人类的危害都很大。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
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本课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我会读”中的词语,具有积累词汇和巩固生字双重目的,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尽力、尽量;爽快、凉爽、直爽……写字时应注意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1会认12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本课,可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一)识字写字
识字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突出这个重点。
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应倡导自主识字,注意在生活中识字。
比如,让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在制作过程中自主识字;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用学到的词语去描述秋天的大自然。
识字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要在多次复现中巩固。
在认读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在学生认识后应采取多种方式来反馈、巩固,如用生字卡片做游戏、听写、阅读补充的短小儿歌等。
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要求写的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在学生记住了要求写的十个字后,再指导学生写字。
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二)朗读感悟
朗读在本课教学中既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又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好。
朗读的方式要多样,每一遍的要求要明确,要有层次性。
可先让学生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如,先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再边读边想象,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最后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秋天美好的情境中,寓识字于朗读,以朗读促识字。
可让学生自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以体现自主学习。
可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描绘秋天的景色,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三)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分小组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一)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三)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
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四)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师自编或改编)。
(五)在写中巩固识字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