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
人体组织密度CT值:
水的CT值为0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为+1000HU;空气为—1000HU;软组织为20~50HU;脂肪<—70HU。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称自然对比。
造影检查:将造影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以产生明显对比显示其形态与功能的方法。
CT: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
而获得的重建图像。
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摄影效应)、电离效应
核磁共振(MRI)成像原理: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强度不同的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MRCP:即MR胆胰管造影,无创伤,无造影剂,可见胆囊及胆管显影并扩张,胆囊及胆总管下端结石呈低信号充盈缺损。
医学影像学:一门应用医学影像学设备,观察病人体内器官形态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密度差,从而提高显示率的方法就称为人工对比,导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流空效应:存在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
X线
1、数字X线成像(DR)依其结构可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荧光成像(DF)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重要的改进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优点是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
11、物质的密度与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X线量多,影像在图像上呈白影18、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对X线的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
19、肺部含气,密度低,对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20、纵膈为软组织,密度中等,对X线吸收中等,照片呈灰影。
21、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同,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透过的X线少,薄的部分相反,于是在X线片上和荧屏上显示出黑白对比和明暗差异的影像。。
CT
4、CT不同于X线成像,它是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面,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获得的重建图像,是数字成像而不是模拟成像。
5、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图像。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
9、CT图像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密度高低的程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不用吸收系数,而换算成CT值,用CT值说明密度,单位为HU。
10、CT检查分为平扫、对比增强扫描、造影扫描。
MRI
6、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
7、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
8、MRI是有软组织高分辨特点及血管流空效应。
对比剂按影像的密度高度分为高密度对比剂和低密度对比剂两类。高密度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
水溶性对比剂分两型: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非离子型对比剂具有:低溶性、低粘度、低毒性等优点,减少了毒副作用。适用于血管造影和CT增强扫描。
用碘对比剂注意:了解患者有无用碘禁忌症;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碘剂过敏试验,如阳性,不宜造影检查;严重反应包括周围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惊厥、喉头水肿和哮喘发作等,应立即终止造影并进行抗休克、抗过敏和对症治疗。
X线图像的形成三个基本条件:首先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第二,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X线在穿透的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以致剩余下来的X线量有差别。第三,这个有差别的剩余X线是不可见的,经过显像过程,例如用X线片显示,就能获得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图像。
人体组织结构根据密度不同可归纳为三类:属于高密度的有骨组织和钙化灶等;中等密度的有软骨、肌肉、神经、实质脏器、结缔组织以及体液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组织以及有气体存在的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气房等。
对比增强CT
是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经常使用。注入碘对比剂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能是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显影。通过病变有无强化及强化方式,有助于定性诊断。常用的方法为团注法,即在若干秒内将全部对比剂迅速注入。依扫描方法分为常规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延迟增强扫描和多期增强扫描等。
血管介入技术的主要内容及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经血管途径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操作技术。其基础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三大技术。
医用X线特性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和生物效应。其穿透性与物质
密度,厚度和X线波长有关,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摄影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涉及人体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一方面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
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达到荧光屏或X线片上的X线量有差异。这样可在荧光屏或X线片上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象。
骨、关节系统临床应用:止血、治疗血管性疾病、治疗肿瘤、器官灭火等
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等对一些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有以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材料,以明确病变性质。
骨与肌肉系统
关节强直:
骨性强直: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并有骨小梁连接两侧骨端;
纤维性强直:X线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且无骨小梁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