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中医辨证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带息肉、小节的中医治疗

综合阅读相关所有论文,自用未标明来源。

此病证现代医学手术治疗颇为快捷,但易复发,因其致病之本未得纠正,中医着重在治本以断复发。

一、病因

此病喉科专著中也较少提及,根据名家经验和论文的各种文献总结,总体以痰湿、瘀血为核心病因。

具体发病原因:

1、外感:风热邪毒结聚喉间,滞留不去;

2、声带过劳:过度用声,耗气伤津,损伤喉部脉络,致气滞血瘀痰凝;水气结聚于喉,致肌膜肿胀不消,终致形成喉痔,致声门开合不利。

声带息肉患者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全身末梢微循环和声带息肉局部微循环障碍,痰湿、血瘀证体质常见。

二、辨证及治疗方法

主要根据局部表现、检查和舌象辨证

另声带息肉根据病程、病理不同可分为三型:

早期1.出血型声带息肉(外感);

表现为声带边缘局部水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现出血、溢血现象。此期类似于中医急喉瘖风寒、风热、痰热壅肺皆可导致。

治疗则以外感咽痛治法为主,佐以化痰散结活血。干祖望:六味汤(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为主方,偏于风寒者加三拗汤、射干麻黄汤:偏于风热者加银翘散、黄芩、香附、瓜萎、贝母、青果。

中期2.水肿型声带息肉(痰湿);

属病理变化的中期阶段,息肉颜色呈半透明状,粘膜水肿严重,出血停止并吸收。此期类似于慢喉瘖,中医辨证之湿浊积聚,痰血瘀阻。患者临床表现为: 讲话费力,不能持久,喉内有异物感,声嘶,上午重,下午轻,常有清嗓习惯,舌质淡红,舌体胖,苔白,脉滑。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边缘有半透明状息肉,声带肿胀或不肿,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

息肉淡白或水肿样(严道南)为本虚重,需益气化湿并重。

方用:补中益气汤、二术二陈汤、五苓散、胃苓汤、海藻玉壶汤+桔梗、丹参、僵蚕(三药为单方治疗息肉验案之药,利咽活血散结药力平和)。

息肉色淡红充血样(严道南)为痰症为著,气虚不显,应化痰散结为主。

方用:海藻玉壶汤。(严道南经验)海藻30g 昆布15g浙贝15g半夏l0g青皮6g陈皮l0g当归15g川芎l0g+桔梗、丹参、僵蚕+生山楂、天花粉(严道南、熊大经皆言临床加此二药消息肉明显,主要由于天花粉在妇产科可用以治疗难产,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外科用来促使排脓及消散痈肿,效果明确。二者由此引入息肉治疗实践觉效佳。)

晚期3.纤维瘤型声带息肉(痰瘀)。

此期为病理变化的后期阶段,为纤维增生期。病变部位内有纤维组织增生,并逐渐变性机化,此时息肉颜色呈乳白色或息肉暗红晦暗样、舌紫或有瘀点(严道南)。此期类似于慢喉瘖中医辨证后期之肺肾阴虚,肺脾气虚,血瘀痰凝。中医认为久病必虚,必瘀。此期在总的活血祛瘀,散结开音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健脾滋肾疗法,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患者临床表现为:

①痰瘀证:声嘶日久,讲话费力,喉内有异物感或有痰黏着感,常需清嗓,胸闷不舒,舌质暗红,荟薄黄,脉细涩。检查见喉粘膜及室带、声带杓间暗红肥厚,声带边缘有息肉样突起,常有粘痰覆其上。治宜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方用会厌逐瘀汤合海藻玉壶汤治疗。

轻证:会厌逐瘀汤+桔梗、丹参、僵蚕。

重证:会厌逐瘀汤+桔梗、丹参、僵蚕+三棱、莪术、地龙、穿山甲+海藻玉壶汤。

②阴虚证:声嘶日久,咽喉干涩微痛,喉痒干咳,痰少而粘,症状以下午明显,兼有额红唇赤,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检查见喉粘膜及室带、声带微红肿,声带边缘肥厚,或喉粘膜及声带干燥变薄,声门闭合不全。治宜滋阴降火,润喉开音。方以百合固金汤或六味地黄合海藻玉壶。

③气虚证:声嘶日久,语音低沉,高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上午症状明显。可兼有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等症,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声带肿胀或不肿胀,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治宜补益肺脾,益气开音。方用补中益气汤。

综上所述,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法应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始终,但有所侧重,早期侧重于解表祛邪,清热散结;中期侧重于利湿祛痰化浊,后期侧重于化瘀散结。如有失音咽痛者,应注重宣肺解表理气。

三、具体治法详解和案例

1、五苓散+ 二陈汤加减治疗水肿痰湿型息肉

典型病案:王某,女,26岁,演员。声音嘶哑反复发作2月余,近半月加重。患者发声不能持久,易感疲劳,声音不清脆,唱高音时发毛或破音出现,常感咽喉不适,觉有痰液,咳吐不尽。检查见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白色分泌物附着,声带外展时此处可见栗米样突起,色苍白,半透明,舌质淡,苔薄腻,脉弦滑。处方:赤芍15g,川芎15g,半夏12g,陈皮12g,猪苓12g,泽泻12g,茯苓12g,黄芪12g,党参12g,白术12g,浙贝10g,浮海石10g,蝉蜕6g,木蝴蝶9g,甘草3g。7剂。二诊:声嘶好转,喉部痰液减少,咽喉不适感好转。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色淡红,变小,声带表面光滑,无粘液附着。上方去猪苓、茯苓、泽泻、蝉蜕,加生牡蛎、昆布、僵蚕各10g。10剂。三诊:声音正常,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消失,痊愈。

2、气虚湿痰型息肉-补中益气二陈汤法

此病的局部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扩张,ReinKe氏间隙渗出、水肿、上皮甚厚,直至息肉形成。我们知道,机体对于破坏有本能的修复作用。也就是说,在ReinKe氏层渗出及上皮增厚的同时,有一种延绥其作用的力量存在一即吸收与反增厚。这就使得这种病理改变有一种相对缓慢发展的趋势。故临床上此类病人的病程大多在几个月以上。

祖国医学将此病归入“慢喉瘖”、“久瘖”的范畴,其认为:

1、“喉咙者,脾胃之候也”脾主升清,其经脉上行食道二侧,经咽喉,络舌本,散舌下。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循经上荣于咽喉,使发声响亮。一旦脾失健运,一则可因气血化生不足,无以上润咽喉,声带失养。脾虚中气不足,清气不升,则诸气皆虚,喉部失养,声带极易“过劳”。另则,脾虚水液运化失常,滞而为痰湿,渗于声带ReinKe氏层,则轻者为小结,重者成息肉。

2、肺主一身之气。肺经循行于喉部,喉咙为肺气必经之通道。肺气充足,宗气旺盛,语声雄浑,宏亮悦耳。肺气不足,咽喉失养,声带失健,则语声无力,发音微弱,日久则声嘶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