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中医辨证治疗

合集下载

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声带增厚声

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声带增厚声

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声带增厚声
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多为脾虚湿阻,水温热停滞所致,治则:清热、健脾、渗湿,药物:
千张纸、安南子、蝉衣、沙参、麦冬、准山药、茯苓、泽泻、石莲肉、车前子,
按:“诸湿肿满皆属于牌”,脾失健运,不能升
清降浊,则湿浊不化。

湿为粘腻之邪,容易积滞,局检可见声带息肉、小结。

质地柔软透亮、不充血者,可以辨证为水湿瘀积于声带,宜重用健脾利湿之品。

这一类病人,以局部辨证为主,声带息肉或小结质地坚硬者,其病因是由水湿停滞发展到痰湿阻滞,治则应是甘淡渗湿,软坚散结,于上方加珍珠母、蛤壳,无明显充血者可加收敛药诃子肉。

水湿阻滞时间过长可以郁而化热、煎熬成痰积滞于声带,此时应在健脾渗湿的同时加软坚药。

声带增厚
多为气虚湿滞所致。

声带色白者偏寒,色红者偏热。

治则:益气利湿,佐以清热。

药物:千张纸、安南子、蝉衣、麦冬、沙参、太子参、生白术、黄精、山药、茯苓、米仁、泽泻.
按:声带增厚,一种是由于脾气不足,以致湿
浊停滞,出现声带肥厚;另一种是胸中宗气不足,致使声带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或由于慢性炎症,而使声带产生肥厚,治疗应抓住两个要点:一是益气,一是健脾利湿。

声带增厚非一朝一夕形成,治疗殊觉不易,需
经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使症状逐步改善。

中医治疗咽炎妙方

中医治疗咽炎妙方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有妙方中医将声带息肉列入“慢喉喑”范畴,又称久喑。

总属气滞痰凝血瘀所致。

症见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舌质暗滞,脉涩。

治宜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方1 紫桃萝卜汤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陈皮30克,白萝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萝卜切丝,陈皮剪小块,共人锅煮半小时,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细粉,以水煎液调冲,并加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占质暗滞,脉涩。

方2 山楂陈皮汤组成: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用法:山楂打碎,陈皮切碎,加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方3 桃杏仁凉菜组成:桃仁50克,杏仁50克,花生米150克,芹菜250克。

用法:将桃仁、杏仁泡发洗去皮,花生米泡发洗净,加佐料共煮熟,勿煮过久;将芹菜洗净切断,用开水焯过待凉,与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匀,加入少量盐即可食用,可作正餐小菜食用。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病,病因以肺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升、咽喉失养为主。

治法为滋养肺肾、清利咽喉,使用的基础方剂有百合固金汤,方药如下:生熟地、麦冬、贝母、玄参、白芍、当归、桔梗、甘草。

市售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很多,可根据症状辨证选用。

如咽干微痛,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知柏地黄丸;咽痛较重,可选用冬凌草片、六神丸;有异物感或痰多,可选用夏枯草膏、金嗓利咽丸。

中药含片如复方草珊瑚片、复方冬凌草片、金银含片等,都可明显缓解局部不适感。

对于病情较重、反复不愈者的治疗,建议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对证用些汤药治疗。

她的观点是,如果将看中医比作买衣,那么中成药就是成衣,汤药就是量体裁衣。

中药汤剂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因人而异制定的个体化治疗。

声带息肉中医辨证治疗

声带息肉中医辨证治疗

声带息肉、小节得中医治疗综合阅读相关所有论文,自用未标明来源。

此病证现代医学手术治疗颇为快捷,但易复发,因其致病之本未得纠正,中医着重在治本以断复发。

一、病因此病喉科专著中也较少提及,根据名家经验与论文得各种文献总结,总体以痰湿、瘀血为核心病因。

具体发病原因:1、外感:风热邪毒结聚喉间,滞留不去;2、声带过劳:过度用声,耗气伤津,损伤喉部脉络,致气滞血瘀痰凝;水气结聚于喉,致肌膜肿胀不消,终致形成喉痔,致声门开合不利。

声带息肉患者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全身末梢微循环与声带息肉局部微循环障碍,痰湿、血瘀证体质常见。

二、辨证及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局部表现、检查与舌象辨证另声带息肉根据病程、病理不同可分为三型:早期1、出血型声带息肉(外感);表现为声带边缘局部水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现出血、溢血现象。

此期类似于中医急喉瘖风寒、风热、痰热壅肺皆可导致。

治疗则以外感咽痛治法为主,佐以化痰散结活血。

干祖望:六味汤(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为主方,偏于风寒者加三拗汤、射干麻黄汤:偏于风热者加银翘散、黄芩、香附、瓜萎、贝母、青果。

中期2、水肿型声带息肉(痰湿);属病理变化得中期阶段,息肉颜色呈半透明状,粘膜水肿严重,出血停止并吸收。

此期类似于慢喉瘖,中医辨证之湿浊积聚,痰血瘀阻。

患者临床表现为: 讲话费力,不能持久,喉内有异物感,声嘶,上午重,下午轻,常有清嗓习惯,舌质淡红,舌体胖,苔白,脉滑。

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边缘有半透明状息肉,声带肿胀或不肿,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

息肉淡白或水肿样(严道南)为本虚重,需益气化湿并重。

方用:补中益气汤、二术二陈汤、五苓散、胃苓汤、海藻玉壶汤+桔梗、丹参、僵蚕(三药为单方治疗息肉验案之药,利咽活血散结药力平与)。

息肉色淡红充血样(严道南)为痰症为著,气虚不显,应化痰散结为主。

方用:海藻玉壶汤。

(严道南经验)海藻30g 昆布15g浙贝15g半夏l0g青皮6g陈皮l0g 当归15g川芎l0g+桔梗、丹参、僵蚕+生山楂、天花粉(严道南、熊大经皆言临床加此二药消息肉明显,主要由于天花粉在妇产科可用以治疗难产,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外科用来促使排脓及消散痈肿,效果明确。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本文由温州爱尔五官科医院编辑声带息肉的病因治疗:过度用声(滥用嗓音)、长时间无节制的大声说话、大喊大叫、唱卡拉OK是形成声带息肉或小结的主要原因,所以,一旦形成声带息肉或小结,要避免过度用声,不能只依靠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

讲话时要心平气和,在感到发声疲劳时,要声休片刻。

另外,要戒烟酒,要早睡、休息好,平时要适当活动,增强体质。

如果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亚健康,烟酒很多,全身状态差,稍多讲话,声带就充血,在这种状态下,就是天天吃药,吃再多的药,声嘶也不会好。

所以,对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病人,休息也很重要。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是声带息肉的一种重要疗法,声带息肉在中医上是被划入“慢喉喑”范畴,又称久喑。

中医认为声带息肉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气滞痰凝血瘀所致。

这里我们就来给大家说一说中医治疗声带息肉的方法。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一)、1、紫桃萝卜汤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陈皮30克,白萝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萝卜切丝,陈皮剪小块,共人锅煮半小时,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细粉,以水煎液调冲,并加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占质暗滞,脉涩。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二)、2、桃杏仁凉菜组成:桃仁50克,杏仁50克,花生米150克,芹菜250克。

用法:将桃仁、杏仁泡发洗去皮,花生米泡发洗净,加佐料共煮熟,勿煮过久;将芹菜洗净切断,用开水焯过待凉,与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匀,加入少量盐即可食用,可作正餐小菜食用。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三)、山楂陈皮汤组成: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用法:山楂打碎,陈皮切碎,加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中西医:喉息肉的诊疗

中西医:喉息肉的诊疗

中西医:喉息肉的诊疗
喉息肉是因邪毒与瘀血痰浊聚结于喉部所致,以喉部声带等处赘生细小肿块,影响声音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疾病。

本病指西医声带息肉。

古代文献中无喉息肉的资料,属喉瘖范畴。

[病因病理]
喉息肉属痰浊有形之邪,与阴虚咽喉失濡,或气虚咽喉失养,痰浊凝聚喉窍,以及邪毒侵袭,肺失宣降,津液停聚成痰上干清窍,或脾胃失健,痰浊内生,或脏腑失调,郁热熏蒸咽喉,或久病入络,痰瘀互结咽喉等均有关。

西医认为,声带息肉亦多因长期发声不当,或始于一次强烈发声之后,或继发于上呼吸感染,声带膜部出现局限性水肿、血管扩张和出血,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或纤维增生,形成局限性或广基性息肉。

[临床表现与诊断]
1.病史:有上感病史或用嗓不当病史。

2.症状:声音嘶哑,或有咽喉干燥感、异物感。

3.检查:声带息肉可分局限型与广基型。

局限性者,息肉多位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自声带边缘长出,呈半透明,表面光滑,基底部稍充血,若基底很小而带蒂者,息肉可随呼吸上下活动,有时可悬于声
门下区,在吸气时才窥及;广基型者,多见于一侧声带,基底宽广,呈半透明灰白色或淡红色肿胀。

[治疗]
1、辨证论治参考急、慢喉瘖。

在用药方面,注意选用祛痰散结之品,如法夏、牡蛎、玄参、贝母、海藻、昆布之类,以及开音之品,如藏青果、诃子、乌梅之类酸敛之品以散结开音。

2、必要时,手术摘除声带息肉。

[预防护理]
参考急、慢喉瘖。

〖中药单方〗治疗声带息肉方

〖中药单方〗治疗声带息肉方
中药单方治疗声带息肉方声带息肉方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去医院绝对让动手术
〖中药单方〗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带息肉方
【中药单方】治疗声带息肉方声带息肉方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去医院,绝对让动手术!其实大可不必,只需一味药即可治愈!【单方】:焦山楂24-30克。
【用法】:水煎两次,煎液合并,得1500毫升左右,冷凉后,慢慢服用,少量频服。一天一剂。服药期间,尽量不要大声喊唱,要让声带得到充
分休息。【疗效】:一般在10-15天内,即可痊愈。息肉消失无踪,发音正常!【来源】:夏树强老师献方,胡兵偏方工作室整理

声带息肉中医治疗

声带息肉中医治疗

喉瘩(hou yin)是指以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主要特征的喉部疾病。

本病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生,成人往往与职业用声有一定关系。

发生于小儿症状多较严重,甚至可发展成急喉风。

西医学的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肌弱症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历代对喉瘩的认识不一,所沿用的病名很多,起病急骤者,有“暴瘩”、“卒瘩”之称;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或久病体虚而致者,又有“久瘩”、“久无音”、“久嗽声哑”、“久病失音”之称。

此外尚有喝、瘩、喑、喑哑、声嘶、声喝、暴言难、卒失音、哑瘴喉风、声哑喉、虚哑喉、金伤声碎、哑劳等不同的名称。

早在夏商殷虚甲骨《卜辞》中,首见有“音有疾”、“疾言”的记载。

《内经》中始用“瘩”作病名,并有“暴瘩”,“卒瘩”等病名记载。

明代《医学纲目卷27》始提出“喉瘩”这一病名,并将喉瘩与舌瘩分开:“瘩者,邪入阴部也。

……然有二症:一日舌瘩,……一日喉瘩,乃痨嗽失音之类是也。

……喉瘩但喉中声嘶,而舌本则能转运言语也”,《景岳全书卷28》对“声瘩”的病因病机、证侯特点及辨证论治有了较全面的论述,确立了“金实不鸣,金破不鸣”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喉病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病因病机】喉瘩有虚实之分,实证者多由风寒、风热、痰热犯肺,肺气不宣,邪滞喉窍,声户开合不利而致,即所谓“金实不鸣”、“窍闭而瘩”。

虚证者多因脏腑虚损,喉窍失养,声户开合不利而致,即所谓“金破不鸣”。

1.风寒袭肺风寒外袭,壅遏肺气,肺气失宣,气机不利,风寒之邪客于喉窍,阻滞脉络,致喉窍郁闭,声户开合不利,发为喉瘩。

2.风热犯肺风热外袭,内伤于肺,肺失清肃,气机不利,则邪热上蒸,壅结于喉窍,致喉窍壅闭,声户开合不利,发为喉瘩。

3.痰热壅肺肺胃积热,复感风热,内外邪热互结,灼津为痰,痰热壅肺,肺失宣降,致喉窍阻闭,声户开合不利,发为喉瘩。

小儿脏腑娇弱,喉窍较窄,患有本病时,易导致气道阻闭,发展成急喉风。

4.肺肾阴虚素体虚弱,燥热伤肺,过劳伤肾,或久病失养,以致肺肾阴亏,肺津无以上布,肾液无以上承,喉窍失滋,声户失健;又因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薰灼喉窍,致声户开合不利,发为喉瘩。

收藏:我三剂中药治好了老婆的声带息肉

收藏:我三剂中药治好了老婆的声带息肉

收藏:我三剂中药治好了老婆的声带息肉2016-09-10 太平时光阅 58一、声带息肉病因声带息肉病因,引起慢性喉炎的各种病因,均可引起声带息肉。

1.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常见于教师、演员、歌唱家等职业用声者,长期持续高声讲话,音调过高或者过长时间的演唱等均可导致声带息肉。

2.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慢性喉炎,鼻炎、鼻窦炎、咽炎,肺、气管、支气管炎等均可成为声带息肉发生的诱因。

如果在有上呼吸道炎症存在的基础上过度用声,则更容易发生声带息肉。

鼻、鼻窦及咽部感染可由于炎症直接向下蔓延,或者炎性分泌物流入喉部,而导致发声共鸣作用出现障碍,从而引起发声不当和增加喉肌的疲劳,导致本病。

肺、气管、支气管感染时,通过咳嗽可使其产生的炎性分泌物与喉部长期接触,也可继发本病。

3.接触刺激性致病因子如高温作业、粉尘作业、化学工业等均可产生大量的刺激性物质,引起声带息肉。

有研究指出,吸烟可刺激声带黏膜,使血管扩张,血浆通过血管壁渗入声带的固有层浅层(任克间隙),引起声带息肉样改变。

4.内分泌紊乱声带息肉样变性多见于更年期妇女,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也与声带息肉样改变有一定关系。

5.某些全身疾病如心、肾疾病,糖尿病,风湿病等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紊乱,喉部长期淤血,可继发本病。

6.变态反应根据声带息肉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和声带息肉的光镜及电镜组织学所见,有学者认为声带息肉与变态反应有关。

7.喉咽反流喉咽反流疾病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病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有研究者认为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喉部黏膜引起的慢性炎症也是引起声带息肉的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1.多发群体声带息肉患者多为过度用声者,患者多有易怒、暴躁、缺乏耐心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反应过激、喊叫等不良的发声习惯。

2.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声嘶。

早期程度较轻,声音稍粗糙或基本正常,主要是发声易疲劳,用声多时发生,时好时坏,呈间歇性声嘶;经常于发高音时出现声嘶,并伴有发音延迟、音色改变等;有些患者可能日常交谈中未见明显声音改变,但在唱歌时则可出现音域变窄、发声受限等较明显表现。

中医治疗息肉的方子

中医治疗息肉的方子

中医治疗息肉的方子
中医治疗息肉的方子主要依据中医理论中的辨证施治原则,通过调整
人体内的气血平衡,以达到消除息肉的目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
治疗息肉的方子:
1. 清热利湿方: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息肉。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苍术、泽泻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燥湿、利水渗湿的功效。

2.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血瘀型息肉。

常用药物包括红花、桃仁、丹参、川芎等。

这些药物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息肉的形成。

3. 益气健脾方: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息肉。

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这些药物具有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

4. 滋阴养血方:适用于阴虚血燥型息肉。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玉竹等。

这些药物能够滋阴养血,缓解因阴虚引起的症状。

5. 疏肝理气方:适用于肝气郁结型息肉。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香附、白芍等。

这些药物能够疏肝解郁,理气和血。

6. 补肾固本方:适用于肾气不足型息肉。

常用药物有杜仲、续断、熟
地黄、山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补肾强腰,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
的调整和配方。

患者在使用这些方子时,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同时,中医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有
耐心和毅力,配合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医如何治疗声带息肉

中医如何治疗声带息肉

中医如何治疗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它会导致声音嘶哑、发声困难等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在治疗声带息肉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声带息肉的形成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滞、痰湿凝滞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脏腑角度来看,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喉;脾为生痰之源,运化水湿;肾主水,主纳气。

当这些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就容易导致喉部气血运行不畅,痰湿瘀阻,从而形成息肉。

在中医治疗中,中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不同的方剂进行调理。

比如,对于肺气不宣、痰湿凝滞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疏风宣肺、化痰散结的方剂,如二陈汤合桔梗汤加减。

方剂中的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调和诸药。

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则会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散结的方剂,如会厌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枳壳、柴胡等行气解郁。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可以用于声带息肉的治疗。

针灸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人迎、廉泉、天突等,可以调节喉部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症状。

艾灸也有一定的帮助,它可以温通经络,祛湿散寒,增强机体的正气。

中医推拿按摩对于声带息肉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按摩喉部周围的穴位和肌肉,如天柱、风池、翳风等,可以缓解喉部肌肉的紧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息肉的消退。

在饮食方面,中医强调患者要注意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烟酒等,这些食物容易助湿生热,加重病情。

应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山药等。

此外,中医还注重情志的调节。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因此,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声带息肉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要有耐心,坚持治疗。

声带息肉中医辨证治疗

声带息肉中医辨证治疗

声带息肉中医辨证治疗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声带息肉、小节的中医治疗综合阅读相关所有论文,自用未标明来源。

此病证现代医学手术治疗颇为快捷,但易复发,因其致病之本未得纠正,中医着重在治本以断复发。

一、病因此病喉科专着中也较少提及,根据名家经验和论文的各种文献总结,总体以痰湿、瘀血为核心病因。

具体发病原因:1、外感:风热邪毒结聚喉间,滞留不去;2、声带过劳:过度用声,耗气伤津,损伤喉部脉络,致气滞血瘀痰凝;水气结聚于喉,致肌膜肿胀不消,终致形成喉痔,致声门开合不利。

声带息肉患者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全身末梢微循环和声带息肉局部微循环障碍,痰湿、血瘀证体质常见。

二、辨证及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局部表现、检查和舌象辨证另声带息肉根据病程、病理不同可分为三型:早期1.出血型声带息肉(外感);表现为声带边缘局部水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现出血、溢血现象。

此期类似于中医急喉瘖风寒、风热、痰热壅肺皆可导致。

治疗则以外感咽痛治法为主,佐以化痰散结活血。

干祖望:六味汤(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为主方,偏于风寒者加三拗汤、射干麻黄汤:偏于风热者加银翘散、黄芩、香附、瓜萎、贝母、青果。

中期2.水肿型声带息肉(痰湿);属病理变化的中期阶段,息肉颜色呈半透明状,粘膜水肿严重,出血停止并吸收。

此期类似于慢喉瘖,中医辨证之湿浊积聚,痰血瘀阻。

患者临床表现为: 讲话费力,不能持久,喉内有异物感,声嘶,上午重,下午轻,常有清嗓习惯,舌质淡红,舌体胖,苔白,脉滑。

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边缘有半透明状息肉,声带肿胀或不肿,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

息肉淡白或水肿样(严道南)为本虚重,需益气化湿并重。

方用:补中益气汤、二术二陈汤、五苓散、胃苓汤、海藻玉壶汤+桔梗、丹参、僵蚕(三药为单方治疗息肉验案之药,利咽活血散结药力平和)。

息肉色淡红充血样(严道南)为痰症为着,气虚不显,应化痰散结为主。

声带息肉中医中药

声带息肉中医中药

声带息肉中医中药
声带息肉多见于成年人,常形成于发声不当,发声过度或因精神压抑引起“声气平衡”失调加重机械损伤程度,好发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边缘,偶有多发性。

喉镜检查可见声带前中1/3处之小突起、带蒂息肉、基底广的息肉样变或水肿型巨大息肉4种形态。

【声带息肉中医诊断】
声带息肉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故属中医“声嘶”范畴。

本病多因说话过多或诵读太急,以及高声大叫等,致肺经蕴热伤及喉窍,气血郁滞,痰浊凝聚而成。

1.辨证依据: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局部可见声带息肉。

2.临床分型
(1)查见息肉色泽苍白呈水肿状,苔薄白,脉弱或滑数者为水湿痰结型。

(2)查见息肉色泽紫红,苔薄白,脉弱或沉迟者为气滞血淤型。

【声带息肉中医治疗】
1.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2.治疗方法
(1)水湿痰结型:①针灸治疗:针刺人迎、水突、廉泉、天突、丰隆等穴。

每日1次。

②内治:用桂枝6g,苍术15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10g,昆布12g,海浮石12g,苡仁15g,桔梗10g,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2)气滞血瘀型:①针灸治疗:同上。

②内治:用红花12g,丹参15g,丹皮12g,当归10g,川芎10g,昆布15g,海浮石12g,苡仁15g,桔梗10g,甘草10g。

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声带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肠道息肉、胆囊息肉,中医治疗有妙招

声带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肠道息肉、胆囊息肉,中医治疗有妙招

声带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肠道息肉、胆囊息肉,中医治疗有妙招一、声带息肉声带息肉多见于长期发声的职业如教师、歌手、主持人等。

声带息肉危害大,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声带息肉是喉部的常见病,是慢性喉炎的一种。

用声不当及上呼吸道感染、吸烟为诱发因素。

息肉过大堵塞喉腔,可引起呼吸困难。

声带息肉的治疗,可以用乌梅、白僵蚕、威灵仙、炒薏苡仁+玄麦甘桔汤治疗。

玄麦甘桔汤出自清代顾世澄的《疡医大全》。

组成:玄参、麦冬、甘草、桔梗。

功效:滋阴清热、利咽消肿。

主治:用于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咽部干燥充血、灼热、肿痛、吞咽疼痛、有黏痰,有时候还会引起刺激性干咳。

二、鼻息肉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

本病好发于成年人,儿童极少发生。

可引起鼻塞、流涕、嗅觉下降、头痛等症状。

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影响正常呼吸和听力。

鼻息肉的治疗可以用乌梅、白僵蚕、威灵仙、炒薏苡仁+苍耳子散苍耳子散出自《济生方》。

组成:辛夷仁、苍耳子、白芷、薄荷叶,功效:疏风止痛、通利鼻窍;主治: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原方用于风邪上攻之鼻渊,临床上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等病。

三、胃部息肉胃息肉是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临床症状。

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

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

主要危害可引起吞咽困难、幽门梗阻等,影响正常进食。

胃部息肉的治疗用乌梅、威灵仙、炒薏苡仁、白僵蚕+平胃散。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主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四、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多为良性疾病,少数恶变。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胆固醇代谢不良、慢性炎症有关。

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有症状者可表现为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声带息肉:玄麦甘桔汤+息肉四药】1

【声带息肉:玄麦甘桔汤+息肉四药】1

【声带息肉:玄麦甘桔汤+息肉四药】1从中医角度来说,痰湿聚结可发生结节、息肉。

息肉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灵枢·水胀》篇曰: “肠覃如何?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

”《黄帝内经·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现代医学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属于良性肿瘤范畴。

对于体积小于1.5cm的单发性息肉,及体积小于1cm的多发性息肉,可以采用不手术的治疗方法消除息肉。

超过2厘米以上的息肉,为防止癌变,要考虑切除。

但是,手术切除因为是治标不治本,复发率也是很高的。

声带息肉:中医将声带息肉列入“声嘶”、“慢喉喑”范畴,又称久喑。

总属气滞痰凝血瘀所致。

症见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西医认为,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固有层浅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

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声嘶。

玄麦甘桔汤:玄参15克,麦冬15克,甘草6克,桔梗10克,加乌梅30g,威灵仙15g、炒薏苡仁30g、白僵蚕10g。

水煎二次分服。

玄麦甘桔汤出自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是滋阴清热利咽,治疗阴虚内热所致咽喉疾病的常用经验方。

专治咽喉肿痛、干咳、咽痒。

玄麦甘桔汤方解:玄参味苦、咸,性寒,入肺、胃二经,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善治结热毒痈及咽喉疼痛;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胃经以润肺清心、养胃生津,专治肺胃阴虚的咳嗽、喉痛;甘草味甘,性平,生用能清热、泻火、解毒;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经,有宣肺、祛痰及排脓的功用。

甘草与桔梗配合名为桔梗汤或甘桔汤,是通治咽喉病的一张良方。

桔梗,主治浊唾肿脓也,旁治咽喉痛。

仲景曰: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也。

是乃甘草者,缓其毒之急迫也,而浊唾吐脓,非甘草之所主,故其不瘥者,乃加桔梗也。

乌梅是治各种息肉的眼目药。

《神农本草经》:“味酸,平。

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

声带长息肉中医治疗方案

声带长息肉中医治疗方案

一、病因病机1. 肺热:肺主气,司呼吸,肺热则气逆,导致声带充血、肿胀,形成息肉。

2. 痰湿: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湿阻络,导致声带息肉。

3. 气滞:肝主疏泄,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声带脉络受阻,形成息肉。

4. 血瘀:气滞血瘀,血行不畅,脉络瘀阻,声带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形成息肉。

二、中医治疗方案1. 内治法(1)肺热证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桑菊饮加减。

组成:桑叶、菊花、薄荷、桔梗、甘草、黄芩、连翘、牛蒡子。

加减:若咽喉疼痛明显,加射干、山豆根;若咳嗽痰多,加杏仁、浙贝母。

(2)痰湿证治法:健脾利湿,化痰散结。

方药:二陈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加减:若咳嗽痰多,加杏仁、浙贝母;若胸脘痞满,加枳壳、瓜蒌皮。

(3)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逍遥散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

加减:若胸胁胀痛,加香附、郁金;若气短乏力,加黄芪、党参。

(4)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甘草。

加减:若声带疼痛明显,加延胡索、乳香、没药;若声带息肉较大,加穿山甲、王不留行。

2. 外治法(1)针灸疗法取穴:廉泉、天突、合谷、曲池、太冲、涌泉。

操作:每次选3-5穴,毫针刺入,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

(2)耳穴贴压法取穴:肺、喉、肾上腺、皮质下、交感。

操作:每次选2-3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每日按压3-5次。

(3)穴位注射法取穴:廉泉、天突、合谷、曲池。

操作:每次选2-3穴,注射5-10毫升维生素B12或当归注射液,每周1次。

3. 饮食调理(1)肺热证: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如梨、黄瓜、苦瓜等。

(2)痰湿证:饮食宜清淡,多吃薏苡仁、山药、莲子等。

(3)气滞证:饮食宜清淡,多吃红枣、花生、核桃等。

(4)血瘀证:饮食宜清淡,多吃黑豆、黑米、红糖等。

声带息肉的中医治疗处方

声带息肉的中医治疗处方

声带息肉的中医治疗处方
声带息肉的中医治疗处方
中医对本病的辨证施治要点为:
(1)肺经蕴热证:声音不扬或嘶哑,声带息肉或声带色红或淡红,光亮质软,喉干灼热,咳嗽气热,咯痰黄粘;口干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实。

治宜清肺泄热,散结消息。

方用黄芩汤合发声散加减:黄芩15g,桑白皮40g,连翘15g,栀子12g,赤芍9g,玄参15g,全瓜蒌30g,僵蚕9g,诃子9g,荸荠15g。

(2)痰湿结滞:声音沉闷不扬,甚或嘶哑。

检查:声带息肉或声带色白或灰白,水肿,声带增厚,息肉根基广泛,喉间闷胀不爽,咯痰白粘量多;舌苔白腻,脉滑。

治宜燥湿化痰、散结消息。

方用导痰汤加减。

胆南星9g,制半夏12g,石菖蒲15g,茯苓30g,陈皮15g,泽泻12g,海浮石20g,白术20g,生薏苡仁30g,僵蚕9g,桔梗9g,白芥子15g,穿山甲10g,白蔻仁20g。

(3)肺脾气虚证:声音嘶哑,缠绵不愈,声带色白或淡白或息肉术后反复再发,或术后音哑不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脉缓弱或细。

治宜健脾益肺,化湿散结。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合发声散:党参30g,白术20g,茯苓20g,苍术15g,生薏苡仁30g,陈皮15g,制半夏12g ,诃子9g,全瓜蒌20g,僵蚕9g,生牡蛎24g,浙贝母15g,桔梗6g,甘草3g。

医案分享:声带息肉

医案分享:声带息肉

医案分享:声带息肉
医案分享:声带息肉--清肝利咽汤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当归、栀子、枳实、桔梗、射干、蝉衣、苏子、半夏、前胡、白芥子、甘草
上药共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肝热偏重者,则去半夏、白芥子,加黄芪、龙胆草、青果、丹皮;肝阴不足而现肝阳偏盛者,则去苏子、法半夏、白芥子、前胡,加生地、丹皮、酸枣仁、五味、降香,并可加重白芍;若痰湿为主者,则去栀子、射干,加茯苓、陈皮;因逆气壅肺而化热伤津者,则去半夏、白芥子、前胡、加降香、生地、麦冬、腊梅花。

中医辨证:肝气上逆,壅滞咽喉
治法:清肝利咽,降逆化痰
临床效果:钟某某,男,40岁,四川南充某厂工人,因失音一月余,在当地治疗无效,经检查,发现“左侧声带有一息肉,色红,直径约3.3毫米,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遂求中医治疗。

一诊,就诊时只见患者嘴动而未闻其音,只好嘱其笔述病史,察其舌苔白厚,舌质正常,左右脉均弦而实。

投上方二剂。

二诊,服完二剂后,说话基本上已能听清楚,但声音较弱,察其
舌苔,舌质无变化,左右脉弦。

对投上方加陈皮、茯苓、二剂。

三诊,患者服完如上药剂,此来叙述病情时,声音清亮,经复查,结果发现原息肉明显缩小为2毫米,色由红变白。

察其舌苔白、质正常,脉略弦。

又投前方令其回家续服。

一月后患者说,回去续服八剂后,因声音完全恢复正常而停落。

在当地检查,双测声带未见异常。

药方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验方集锦』声带息肉治验葛健文《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验方集锦』声带息肉治验葛健文《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验方集锦』声带息肉治验葛健文《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声带息肉是喉科常见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倾向,其病因尚未明确。

现代医学倾向于理化刺激学说,如长期不当的机械刺激、长期吸烟的刺激、长期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刺激等。

其临床以声嘶为主症,属于祖国医学的喉痹失音、慢性喉瘖等病的范畴。

葛健文老师根据其病情发展的早、中、后期,运用活血化痰解毒为主,结合辨证论治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声带息肉的产生是由于声带劳伤过度,风热邪毒侵袭,结聚于喉,脉络受阻引起气滞血淤痰凝,阻聚喉关,出现粘膜肥厚,声带息肉增生,以致声门开合不利。

葛健文老师认为“热毒、痰浊、血淤为此病的病理核心”。

祖国医学有“咽喉诸病皆属于火”之说。

此外《疮疡全书》云:“咽喉有数证、有积热、有风热、有客热、有病后余毒未除。

”这均说明本病与热毒有关。

周学海《读书随笔》言:“病久气血运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痰凝,故致病气缠延不去,疏其血络,故病气可去也。

”现代医学通过对声带息肉患者的舌诊、血流变以及甲皱微循环和组织病理学等客观指标观察发现,声带息肉患者血液粘滞性增高,全身末梢微循环和声带息肉局部微循环障碍,揭示了声带息肉与血淤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2 治疗方法现代医学根据其病理变化的不同阶段,将声带息肉分为三型:1.出血型声带息肉;2.水肿型声带息肉;3.纤维瘤型声带息肉。

葛健文老师在临床上将以上三型分为病情发展的早中后期,强调标本缓急,有所侧重的辨证论治,并以此来遣方用药。

2.1 出血型声带息肉属病理变化的早期阶段。

表现为声带边缘局部水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现出血、溢血现象。

此期患者临床表现为:咽干痛,喉痒,干咳,少痰,讲话持久则声嘶,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此期病机为风热毒邪侵袭声门,热灼脉络。

治宜清热疏风,行气活血。

方用:金银花、连翘、薄荷、射干、赤芍、玄参、蝉蜕、甘草、荆芥穗等。

方中金银花、连翘、蝉蜕、薄荷、荆芥穗疏风解热;赤芍、牡丹皮活血祛淤;玄参解毒散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带息肉、小节的中医治疗综合阅读相关所有论文,自用未标明来源。

此病证现代医学手术治疗颇为快捷,但易复发,因其致病之本未得纠正,中医着重在治本以断复发。

一、病因此病喉科专著中也较少提及,根据名家经验和论文的各种文献总结,总体以痰湿、瘀血为核心病因。

具体发病原因:1、外感:风热邪毒结聚喉间,滞留不去;2、声带过劳:过度用声,耗气伤津,损伤喉部脉络,致气滞血瘀痰凝;水气结聚于喉,致肌膜肿胀不消,终致形成喉痔,致声门开合不利。

声带息肉患者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全身末梢微循环和声带息肉局部微循环障碍,痰湿、血瘀证体质常见。

二、辨证及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局部表现、检查和舌象辨证另声带息肉根据病程、病理不同可分为三型:早期1.出血型声带息肉(外感);表现为声带边缘局部水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现出血、溢血现象。

此期类似于中医急喉瘖风寒、风热、痰热壅肺皆可导致。

治疗则以外感咽痛治法为主,佐以化痰散结活血。

干祖望:六味汤(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为主方,偏于风寒者加三拗汤、射干麻黄汤:偏于风热者加银翘散、黄芩、香附、瓜萎、贝母、青果。

中期2.水肿型声带息肉(痰湿);属病理变化的中期阶段,息肉颜色呈半透明状,粘膜水肿严重,出血停止并吸收。

此期类似于慢喉瘖,中医辨证之湿浊积聚,痰血瘀阻。

患者临床表现为: 讲话费力,不能持久,喉内有异物感,声嘶,上午重,下午轻,常有清嗓习惯,舌质淡红,舌体胖,苔白,脉滑。

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边缘有半透明状息肉,声带肿胀或不肿,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

息肉淡白或水肿样(严道南)为本虚重,需益气化湿并重。

方用:补中益气汤、二术二陈汤、五苓散、胃苓汤、海藻玉壶汤+桔梗、丹参、僵蚕(三药为单方治疗息肉验案之药,利咽活血散结药力平和)。

息肉色淡红充血样(严道南)为痰症为著,气虚不显,应化痰散结为主。

方用:海藻玉壶汤。

(严道南经验)海藻30g 昆布15g浙贝15g半夏l0g青皮6g陈皮l0g当归15g川芎l0g+桔梗、丹参、僵蚕+生山楂、天花粉(严道南、熊大经皆言临床加此二药消息肉明显,主要由于天花粉在妇产科可用以治疗难产,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外科用来促使排脓及消散痈肿,效果明确。

二者由此引入息肉治疗实践觉效佳。

)晚期3.纤维瘤型声带息肉(痰瘀)。

此期为病理变化的后期阶段,为纤维增生期。

病变部位内有纤维组织增生,并逐渐变性机化,此时息肉颜色呈乳白色或息肉暗红晦暗样、舌紫或有瘀点(严道南)。

此期类似于慢喉瘖中医辨证后期之肺肾阴虚,肺脾气虚,血瘀痰凝。

中医认为久病必虚,必瘀。

此期在总的活血祛瘀,散结开音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健脾滋肾疗法,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患者临床表现为:①痰瘀证:声嘶日久,讲话费力,喉内有异物感或有痰黏着感,常需清嗓,胸闷不舒,舌质暗红,荟薄黄,脉细涩。

检查见喉粘膜及室带、声带杓间暗红肥厚,声带边缘有息肉样突起,常有粘痰覆其上。

治宜行气活血,化痰开音,方用会厌逐瘀汤合海藻玉壶汤治疗。

轻证:会厌逐瘀汤+桔梗、丹参、僵蚕。

重证:会厌逐瘀汤+桔梗、丹参、僵蚕+三棱、莪术、地龙、穿山甲+海藻玉壶汤。

②阴虚证:声嘶日久,咽喉干涩微痛,喉痒干咳,痰少而粘,症状以下午明显,兼有额红唇赤,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

检查见喉粘膜及室带、声带微红肿,声带边缘肥厚,或喉粘膜及声带干燥变薄,声门闭合不全。

治宜滋阴降火,润喉开音。

方以百合固金汤或六味地黄合海藻玉壶。

③气虚证:声嘶日久,语音低沉,高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上午症状明显。

可兼有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等症,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声带肿胀或不肿胀,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

治宜补益肺脾,益气开音。

方用补中益气汤。

综上所述,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法应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始终,但有所侧重,早期侧重于解表祛邪,清热散结;中期侧重于利湿祛痰化浊,后期侧重于化瘀散结。

如有失音咽痛者,应注重宣肺解表理气。

三、具体治法详解和案例1、五苓散+ 二陈汤加减治疗水肿痰湿型息肉典型病案:王某,女,26岁,演员。

声音嘶哑反复发作2月余,近半月加重。

患者发声不能持久,易感疲劳,声音不清脆,唱高音时发毛或破音出现,常感咽喉不适,觉有痰液,咳吐不尽。

检查见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白色分泌物附着,声带外展时此处可见栗米样突起,色苍白,半透明,舌质淡,苔薄腻,脉弦滑。

处方:赤芍15g,川芎15g,半夏12g,陈皮12g,猪苓12g,泽泻12g,茯苓12g,黄芪12g,党参12g,白术12g,浙贝10g,浮海石10g,蝉蜕6g,木蝴蝶9g,甘草3g。

7剂。

二诊:声嘶好转,喉部痰液减少,咽喉不适感好转。

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色淡红,变小,声带表面光滑,无粘液附着。

上方去猪苓、茯苓、泽泻、蝉蜕,加生牡蛎、昆布、僵蚕各10g。

10剂。

三诊:声音正常,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消失,痊愈。

2、气虚湿痰型息肉-补中益气二陈汤法此病的局部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扩张,ReinKe氏间隙渗出、水肿、上皮甚厚,直至息肉形成。

我们知道,机体对于破坏有本能的修复作用。

也就是说,在ReinKe氏层渗出及上皮增厚的同时,有一种延绥其作用的力量存在一即吸收与反增厚。

这就使得这种病理改变有一种相对缓慢发展的趋势。

故临床上此类病人的病程大多在几个月以上。

祖国医学将此病归入“慢喉瘖”、“久瘖”的范畴,其认为:1、“喉咙者,脾胃之候也”脾主升清,其经脉上行食道二侧,经咽喉,络舌本,散舌下。

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循经上荣于咽喉,使发声响亮。

一旦脾失健运,一则可因气血化生不足,无以上润咽喉,声带失养。

脾虚中气不足,清气不升,则诸气皆虚,喉部失养,声带极易“过劳”。

另则,脾虚水液运化失常,滞而为痰湿,渗于声带ReinKe氏层,则轻者为小结,重者成息肉。

2、肺主一身之气。

肺经循行于喉部,喉咙为肺气必经之通道。

肺气充足,宗气旺盛,语声雄浑,宏亮悦耳。

肺气不足,咽喉失养,声带失健,则语声无力,发音微弱,日久则声嘶不鸣。

肺主治节,通调水道,协调全身的水液运行。

如肺失宣降,则使内水液运行随之紊乱,痰湿游溢于声带ReinKe氏层,而成声带小结或息肉。

临床上将此病分为脾气虚弱和肺气不足二型。

脾气虚弱型的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遇劳易作,神疲乏力,纳呆便溏,面色黄浊,苔白或腻,脉濡缓。

肺气不足型的临床表现为:发声嘶哑,时作时止,语声低微,动则气促,汗出、苔白、脉虚弱。

二型在喉部的局部表现基本相似,即声带水肿或增厚,边缘变饨,一侧声带前中边缘处出现白色或半透明,大如绿豆,小如米粒的隆起,根基可广可窄,甚者整个声带至息肉样变。

如伴有风邪侵袭,即急性喉炎发作,则可见声带充血,息肉呈红色,治疗上,就应从肺脾着手。

脾气虚弱型治以健脾益气,化痰散结,利喉开音,用补中益气汤与二陈汤加减。

肺气不足型,治以补气益肺,化痰散结,利喉开音,用生脉饮与二陈汤加减。

临证中,有时二型互为交杂,难以截然分开,故往往肺脾同论。

常用药物有:炙黄芪、炒党参一补肺健脾益气,茯苓、薏仁、扁豆一健脾利湿;麦冬、五味子一敛肺、补肺;浙贝、姜半夏一化痰散结;陈皮、郁金一理气化痰;藏青果、玉蝴蝶一宣肺、利咽、开音;诃子、乌梅一酸涩收敛,有利于减少ReinKe氏层之渗出,促进声带修复;丹参,干地龙一活血散结消肿,改变声带的微循环,促进息肉消退;牡蛎、昆布,穿山甲一软坚散结,祛除息肉。

咽干可加玄参;息肉色红可加生地,赤芍。

【典型病例】俞某,女,61岁,退休工人,初诊日期1985年5月7日,患者一个月前出现声嘶,后有所加重,遂去就近医院诊治,诊为“声带息肉”。

用药后未见好转。

二天前在该院做直达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因病人条件较差,未能成功,嘱改期再做。

然患者已恐惧此手术,故碾转托人来诊治,恰遇笔者。

见患者形体肥胖,精神不振,面容苦楚,发声全哑。

间接喉镜见左声带边缘前中考交界处有一半烂绿豆大、色淡红、透明之息肉,影响声门闭合,双声带轻度水肿,舌苔白,根微腻,质淡红,脉濡缓。

病人神疲乏力,初甚气急,纳差无味,大便时溏。

证属:肺脾不足,痰气蕴结于咽喉之久瘤,治当补肺健牌,化痰散结,利喉开音,炒生黄花9g炒党参9g茯苓15g浙贝9g炒陈皮9g姜半夏9g生米仁30g生山楂15g藏青果9g干地龙9g茜草6g乌梅4.5g柒剂。

服药后自觉症状减轻,但声带息肉如故,以后随症加减,至四诊时,见声带息肉突然变色,缩小,七诊时基本消失。

后用六君子汤调理善后,并嘱其到初诊医院首诊医师处复诊,皆末得息肉踪迹,问其故,中药使然也。

大概就是2-3约时间。

3、气滞血瘀--会厌逐瘀汤加三棱、莪术。

血性息肉效佳。

体型肥或有痰湿者加二陈汤。

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桔梗、甘草、玄参+三棱、莪术典型病案1:刘某,男,24岁,诉咽喉疼痛,声音嘶哑4个月,未予治疗。

现见声音嘶哑,咽喉部干痛不适,检查见会厌部充血水肿,声带充血,后联合处有一绿豆大小样暗红色新生物突起,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涩。

处方:柴胡12g,枳壳15g,桔梗12g,桃仁12g,红花12g,生地10g,玄参10g,当归10g,麦冬12g,沙参12g,石斛12g,甘草3g。

7剂。

二诊:咽喉干痛及声音嘶哑好转,会厌及声带已不充血。

上方加牛膝、丹参各10g,蝉蜕、木蝴蝶各6g,14剂。

三诊:声带息肉已明显缩小,发音基本正常。

继服上方5剂痊愈,检查声带正常。

病案2:王某某,男性,35岁,1982年9月11日初诊。

诉咽部干燥不适,声音嘶哑已2个月,被宜春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声带小结"。

经用四环素、喉片、北豆根片及清热利咽中药治疗近月,效果不佳。

证见形体壮实,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大便干结,脉缓,舌苔薄黄,舌质稍红,辨证为阴虚喉痹,瘀血内阻。

治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之会厌逐瘀汤加味: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10g,赤芍12g,桔梗12g,甘草5g,玄参21g,麦冬15g,柴胡10g,枳壳10g。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15剂后,咽干声嘶明显好转,经耳鼻喉科检查声带小结已见缩小。

方已中病,嘱续服15剂,经间接喉镜检查:声带小结已消失,回校任教。

【名家经验】干祖望血瘀型息肉加三棱、莪术。

声带息肉,棱羲术,善攻坚三楼、载术二药,历代医家均言其性猛峻烈,为破血之品,非体格壮实、症痕宏癖,不敢轻易使用,千老认为并非如此,只要确有淤血症状者,棱、莪用之颇效,无有我正,此即“有故无亦无损矣”。

如声带血性息肉,室带肥厚超越等,大多选用二药来活血化淤。

(例2〕水某某,女,39岁,江苏省医药公司,1984年7月3日初诊。

声带嘶哑半年有余,伴有咽干,间接喉镜检查见右侧声带前端有一血性息肉,如芝麻大,周围充血,红晕,两侧声带运动尚可,舌薄苔,脉小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