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医疗质量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规定》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本制度所称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放射科诊疗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医疗质量安全隐患、患者伤害或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三、报告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发生的所有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包括但不仅限于:1. 放射检查、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

2. 放射科设备、药品、耗材等导致的医疗质量安全问题。

3. 放射科诊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

4. 放射科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未严格执行导致的医疗质量安全问题。

四、报告程序1. 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责任人员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

2. 本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确认事件性质,并在24小时内将事件基本情况报告放射科管理部门。

3. 放射科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在48小时内将调查结果报告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

4.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并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报告内容1.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名称、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等基本信息。

2.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后果及处理情况。

3.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涉及的患者信息(如需保密,应遵守相关法规)。

4.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人、报告时间、报告部门等。

六、处理原则1. 对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应认真调查,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2. 对事件责任人应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3. 对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对涉及患者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妥善处理。

七、培训与教育1. 放射科全体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记录事件发生时间:2021年8月15日事件发生地点:XX医院放射科报告人:放射科主任一、事件经过2021年8月15日,我院放射科在为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时,发生了一起不良事件。

当天上午,一名50岁男性患者因胸痛就诊,经医生初步诊断疑似心绞痛,建议进行X射线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患者在放射科接受X射线检查过程中,发生了放射性污染事件。

二、不良后果1. 患者受到意外的放射性剂量照射,可能导致患者身体健康受损。

2. 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处理放射性污染过程中,暴露于较高辐射剂量,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3. 事件发生后,医院形象和信誉受到影响,可能引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和投诉。

三、原因分析1. 放射科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在为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时,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放射性污染事件发生。

2. 管理制度不健全:放射科在放射性药品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3. 培训和教育不够:放射科工作人员对放射性药品的正确使用、放射性污染的处理等方面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失误。

四、整改措施1. 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培训: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在放射性药品使用、放射性污染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放射科管理制度,确保放射性药品、设备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进行。

3. 提高放射科设备维护水平: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4. 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放射性检查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因患者依从性差导致的不良事件。

五、后续处理1. 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患者进行跟踪监测,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

2.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以警示其他工作人员。

3. 医院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确保放射科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总结此次放射科不良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放射科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确保患者安全。

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动性 强 ,多 岗位 配合 ,工 作 范 围 涉 及 事 件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将 其 划 分 为 疗 事 故 检 查 事 件 2起 (3.71% ),
面广 ,大 型 医 疗 设 备 集 中 等 特 点 。 治 疗 错 误 事 件 、设 备 使 用 事 件 、医 患 导 管 事 件 1起 (1.85% ),其 它 4
~ 2014年 4月发 生 的 54起 医疗 不 良事件 。结 果 放 射科 医疗 不 良事件 发 生 率较 高的有 治疗错 误 事件 、设 备 使 用 事件 、
医惠沟通事件等。按照 SH9分类法,Ⅲ级事件发生率最高。结论 放射科 医疗不 良事件防控形势严峻。需加强 日常设
备 维护 ,严 格遵 守制度 ,增 强责任 心和 风险 防范意识 ,加 强 医患沟通 培训 ,努 力转 变服 务 理念 ,减 少 不 良事件 发 生 ,更好 地
结 分 析 ,针 对 性 改 进 ,可 有 效 避 免 医 个 类 别 ,同 时 参 照 SH9分 类 法 进 果 最 严 重 的 I级 有 2起 (3.71% ),
疗 缺 陷 ,保 障 医疗 安 全 ,维 护 患 者 利 行 分 级 。对 不 良 事 件 类 别 、构 成 比 均 为 漏 诊 且 未 及 时 发 现 ,导 致 医 疗
communication training,changing the service concept,and actively reduc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 se events,thus ensur ing
patient safety.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Medical Adverse Events;Safety Management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007-84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报告要求(一)发生安全不良事件或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

科主任调查、核实后立即报告医务科。

(二)医务科立即组织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有关人员对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一般、重大、特大级别的认定。

(三)医务科将有关情况汇总、分析并如实向院长和分管副院长汇报,经院长批示后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或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直报等形式在规定时限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时限如下1.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日起6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2.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3.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四)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实行逢疑必报的原则,通过以下途径获知可能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科或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核实后按照本制度报告:1. 日常管理中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2. 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直接向法院起诉的;3. 患者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其他法定鉴定的;4. 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申请人民调解或其他第三方调解的;5. 患者投诉医疗损害或其他提示存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情况。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报告要求:1、放射科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或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

科主任调查、核实后立即报告医患沟通部门。

2、医患沟通部门经核实后通知医教部,医务科立即组织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有关人员对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一般、重大、特大级别的认定。

3、医务科将有关情况汇总、分析并如实向院长和分管副院长汇报,经院长批示后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或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直报等形式在规定时限内向卫计委医政处报告。

4.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时限如下: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日起 15 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时起 12 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时起 2 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实行逢疑必报的原则,通过以下途径获知可能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医患沟通部或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立即通报医务科,医务科核实后按照本制度报告:日常管理中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患者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其他法定鉴定的;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申请人民调解或其他第三方调解的;患者投诉医疗损害或其他提示存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情况。

5、医务科完成初次报告、核对后,医患沟通部门应当根据事件处置和发展情况,及时将补充、修正的相关内容报至医务部,由医教部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直报等形式向卫计委医政处进行补充报告。

二、事件调查处理1、放射科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医患沟通部门、治安保卫部门应积极配合科主任组织力量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封存有关病历资料及相关物品,并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 引言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医疗事故频繁发生,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巨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信力和医疗机构声誉。

医院开展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建立和完善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于加强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水平和减少医疗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

2. 制度目的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评估和追踪工作,加强对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

3. 适用范围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广大医务人员,其中包括放射科医师、放射科放射技师等。

4. 报告标准医院放射科遇到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后果等标准进行分级管理和报告。

其中,一般不良事件包括:较小的患者不适、体感不适、轻度脱敏等。

应及时处理,尽快解决,不需要进行报告。

重大不良事件包括:重大放射性事故、重大误诊、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等。

应及时报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和患者家属,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5. 报告流程遇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应根据报告标准及时上报。

报告流程如下:1.事件发生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实施操作。

2.确认患者安全后,应立即将患者护送至安全地点,并确保患者得到必要救治。

3.医务人员应将事件及时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

4.所在科室负责人将事件情况填写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表》上,交由医院总质管部审核。

5.医院总质管部安排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造成重大后果的应及时进行报告。

6.医院总质管部对事件进行记录、跟踪和评估,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事件。

6. 监督管理医院应加强对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一、背景和目的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部门,涉及到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放射线的产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放射科不良事件,如放射性物质泄漏、放射线过量辐射等,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伤害。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放射科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二、放射科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放射科不良事件是指在放射科诊疗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对患者、医务人员或环境的潜在或实际伤害。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后果,可以将放射科不良事件分为以下几类:1. 放射性物质泄漏:放射性物质未按照规定程序使用或管理,导致泄漏或溢出,可能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辐射伤害。

2. 放射线过量辐射:放射科诊疗过程中,患者和医务人员可能接受到超过规定标准的放射线剂量,导致辐射伤害。

3. 放射性误诊:由于放射科医生的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放射科诊断结果错误,可能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4. 放射性治疗事故:放射科治疗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患者接受到错误的放射剂量或治疗方案,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三、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1. 报告责任:放射科医务人员发现或怀疑放射科不良事件时,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

本科室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2小时内向医务科和相关部门报告。

2.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事件经过、可能的原因和后果等内容。

如有患者受伤,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就诊信息和治疗情况。

3. 报告方式:报告可通过书面、口头或电子形式提交。

书面报告应加盖公章,并由报告人签名。

口头报告应录音,并注明报告人和报告时间。

四、放射科不良事件的处理流程1. 初步调查:接到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后,医务科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2. 详细调查: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医务科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详细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查明事件的原因和责任。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鼓励全科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

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医务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

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

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目的为持续提高放射科的患者安全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根据卫生部提出的首要安全和《医院评审标准和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放射科实际,制定本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

适用于院本部放射科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划分为以下七类:1. 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2. 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 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 辅助检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方法不当等。

5. 医疗设备问题: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维护不当等。

6. 医疗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防护措施不当等。

7. 其他:包括医疗记录错误、沟通不当、护理问题等。

四、报告流程(一)发现或怀疑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当事人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

(二)本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三)科室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提交至医务科。

(四)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审查,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和等级进行分类、分析、处理。

修改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修改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修改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这些制度和流程的目的是确保对不良事件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报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下面是对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进行修改和改进的建议。

一、报告制度的修改1.明确责任: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放射科主任、质控科主任、医院管理者等。

他们应该负责确保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报告流程简化:将报告流程简化为几个步骤,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报告表格应事先准备和优化,以便医务人员填写并提交。

3.报告途径多样化:除了书面报告外,还应提供其他报告途径,如口头报告、电子邮件、在线报告系统等多渠道,以便医务人员能够灵活选择和及时提交报告。

5.报告反馈机制:建立报告反馈机制,及时回应报告人的疑问和建议,并向报告人反馈事件处理的进展和结果。

二、处理流程的改进1.事件评估和分类:对报告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和分类,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

较严重的事件应由专业独立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估和处理。

2.调查程序和标准:制定明确的调查程序和标准,确保对不良事件的调查全面、客观、公正。

调查小组应该包括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并有独立的领导。

3.事件整改计划:对发生的不良事件制定具体的整改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整改计划应该包括技术、人员、设备、制度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并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4.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根据不良事件的原因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包括技术培训、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5.信息共享和借鉴: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行业内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机构成功的处理经验和方法,提高处理不良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持续改进和监督机制1.定期审查和改进:建立定期审查制度,对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撰写人: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报告要求(一)发生安全不良事件或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

科主任调查、核实后立即报告医务科。

(二)医务科立即组织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有关人员对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一般、重大、特大级别的认定。

(三)医务科将有关情况汇总、分析并如实向院长和分管副院长汇报,经院长批示后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或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直报等形式在规定时限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时限如下1.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日起xx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2.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3.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四)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实行逢疑必报的原则,通过以下途径获知可能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科或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核实后按照本制度报告:第 2 页共 2 页1. 日常管理中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2. 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直接向法院起诉的;3. 患者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其他法定鉴定的;4. 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申请人民调解或其他第三方调解的;5. 患者投诉医疗损害或其他提示存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情况。

(五)医务科完成初次报告、核对后,根据事件处置和发展情况,及时将补充、修正的相关内容报至院长、分管院长,由医务科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直报等形式向卫生卫生主管部门进行补充报告。

二、事件调查处理(一)放射科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科、保卫科应积极配合科主任组织力量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封存有关病历资料及相关物品,并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

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

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引言放射科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像检查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的重要辅助手段。

然而,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质和放射线本身的危害性,放射科存在一定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风险。

为了规范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报告制度。

二、不良事件的定义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放射科医疗实践中,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不良影响的事件。

不良事件包括诊断不准确、误诊、漏诊、多诊、诊断时间延误、器械操作失误、手术操作失误、感染、过程中不适等。

三、报告制度的建立1.报告对象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对象是医疗机构内所有放射科相关科室以及医务人员。

2.报告内容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包括事件的简要经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2)事件的影响,如是否影响了患者的健康、身体状况等;(3)事件的原因分析,包括人为因素、设备问题等;(4)参与事件的人员名单及职务;(5)防范措施,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6)报告人基本情况。

3.报告流程(1)放射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第一时间责任人(如医生、护士等)应当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或相关负责人报告;(2)责任人应将事件进行分类,判断是否需要立即通知医疗机构内的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与处理;(3)对于对患者造成影响的事件,应当立即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并发布道歉书;(4)科主任、护士长或相关负责人应当记录所在科室每起事件的基本情况,走访患者及家属了解情况,上报医疗机构相关领导;(5)医疗机构内应当设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和监督机构,负责组织调查、分析和处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和记录;(6)调查处理人员应当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7)对于严重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医疗机构应当如实向上级医疗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报告,并严格按照相关工作程序进行处理。

放射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放射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的应急方案及流程: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刻停止注射和扫描,并快速报告上司医生。

2、立刻平卧,遵医嘱立刻静脉推10mg注地塞米松.3、赐予氧气吸入,改良缺氧症.状4、快速成立静脉通路,增补血容量,必需时成立两条静脉通路。

5、快速将患者转运至急诊科。

若发生心脏骤停,立刻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急救举措。

流程:立刻停止注射和扫描→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平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吸氧→ 增补血容量→ 转运至急诊科→发生心脏骤停立刻行心肺复苏→转运至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急救应急方案及流:程1.快速判断病情,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呼,之无反响时,立刻呼救,通知医生。

2.立刻将病人平卧,头倾向一侧,双手放于躯干双侧,解开衣领。

3.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达,人工呼2次吸。

4.立刻进行胸外按压。

左手掌根置于胸骨1/3下段,右掌压在左手背上,双臂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按压频次为成人起码100次/ 分,婴少儿100 —120次/ 分,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之30:2比。

5.成立静脉通道,吸氧。

6.平板车转运患者至急诊科,急救同时,亲密察看生命体征,并实时记录。

流程:立刻急救→ 胸外按压→ 快速输液→ → 亲密配合→ 对症办理→ 转运患者至急诊科→实时记录发生坠床/摔倒应急方案及流程:1.当婴少儿、年迈体弱者等坠床高危人群做检查时,应尽量由家眷陪伴,踊跃防止坠床/摔倒事件发生;2.发生坠床/摔倒时,立刻就地查察患者,初步评估一般状况;3.立刻通知上司医师及有关科室医师,共同办理,进一步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必需时行有关检查或对症办理;4.做好患者及家眷的抚慰、解说工作;5.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和经过,并按程序上报(不良。

事件)流程:做好安全防备工作→ 发生坠床/摔倒时→立刻就地查察,初步评估→通知上司医师及有关科室医师,共同办理进→一步评估→行有关检查及对症办理→抚慰患者及家眷→照实记录并上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
为持续提高放射科的患者安全质量,根据卫生部提出的首要安全和《医院评审标准和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放射科实际,制定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望科室人员遵照执行。

一、不良事件内容:
1、漏诊、误诊;
2、漏摄;
3、患者坠床或跌倒;
4、摄错部位;
5、打错片或对错片;
6、摄错患者;
7、漏诊;
8、未按时间出报告引起纠纷;
9、对患者及家属态度不佳,发生争吵;10、危急患者未按危急值报告制度处理;11、造影剂外渗或造影剂过敏;12、其它(如:摄片为废片,医生错开检查单而摄片技师未注意到或不提示等)
二、发生不良事件报告程序:
1、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报告,最终未形成医患纠纷,不予处罚;
2、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报告,最终形成医患纠纷,处理时,酌情处罚;
3、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报告,虽然最终未形成医患纠纷,一旦发现,给予处罚;
4、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报告,最终形成医患纠纷,处理时,加重处罚。

四、奖励:
1、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报告,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给予表扬;
2、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发现,帮助疏导处理,使事件平息,给予一定奖励。

五、汇总:
1.不良事件发生后,组织科室人员分析,提出落实整改措施。

2、每年将典型的、有建设性的案例汇总后,隐去当事人,组织全科人员集中学习,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性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