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岭南版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鸟语花香》教案
岭南美 八上 3鸟语花香 教案设计

6、更好的把握麻雀的结构特点。
7、提出并解决难点。在学习难点时打开想象的阀门,尝试创新。
8、小结:写意麻雀步骤及技法。
9、在欣赏的过程中明白如何处理多变和完整的画面。
三
、
实践
练习
,
大胆
创新
1、作业要求:
小组比赛:创作一幅写意麻雀,单独完成或合作完成。优胜作品最多的小组,每人加十分。
2、提醒学生:大胆绘画,注意墨色和笔法的运用。
3、播放音乐。
1、看作业要求。(小组长统筹协助)
2、学生独立或合作创作。
3、学生边听音乐边创作。
1、用托底宣纸绘画可激发学生认真、专注的情绪,作业将有较好的创意效果。
2、可独立可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互相帮扶的意识,提高作业的质量。
3、放古筝音乐,使学生安静绘画。
1、师生互评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生自评,教师讲评可巩固所学知识和开启想象的思维。
(板书设计)
奇妙的水墨世界——《鸟语花香》
一、国画按类型分:写意画和工笔画
二、麻雀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
三、麻雀形态特征。
四、写意麻雀作画步骤及技法。
课题形式
课本教程
教学内容
启发学生大胆创作,用写意绘画形式创作一幅“美丽的麻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麻雀的基本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基本掌握麻雀的写意画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欣赏、引导、演示、启发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用中国写意画画法绘画麻雀,促进学生养成注重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之情,增强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年级美术上册《鸟语花香》教案、教学设计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某一鸟类或花卉进行观察、讨论。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选择你们感兴趣的鸟类或花卉,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然后讨论如何用绘画技巧来表现它们的美。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得。"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期待在下一节课看到大家充满创意和激情的作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我将竭诚为大家提供帮助。祝大家创作愉快!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鸟语花香》。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美丽的图片,它们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鸟类和花卉。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色彩和生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些大自然的精灵,用我们的画笔描绘它们的美。"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结合课本内容,系统地讲解鸟类和花卉的绘画技巧。
3.教学评价设想: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作品为评价依据,从技能、创意、审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4.教学拓展设想:
(1)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进行实地观察和写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个别辅导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鸟语花香美术教案

鸟语花香美术教案教案标题:鸟语花香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中的鸟类和花卉。
2. 能够运用各种绘画技巧表达对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对于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2. 绘画技巧的运用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鸟类和花卉图片或实物样本。
2. 绘画工具,如颜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画纸等。
3. 教学投影仪或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鸟类和花卉的图片或者展示实物样本,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如:“你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鸟类和花卉?它们是如此美丽而又多样化。
”2. 学生自由讨论或互相分享他们对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鼓励他们用描述性的词汇和句子描述。
主要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常见的鸟类和花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不同品种。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实物样本和简短的解释。
2. 学生练习用铅笔或铅笔颜色进行简单的素描,表达对所提供鸟类或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绘画指导,如线条的运用、形状的表现等。
3. 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对他们之前的素描作品进行上色,增加图画的生动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图案。
巩固拓展活动:1. 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提供肯定的反馈。
2. 学生将绘画作品用于制作个人画册或班级展览,以展示他们对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写一个关于他们作品的小故事或描述。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运用情况,给予口头反馈。
2.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关注他们对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的表达效果。
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去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鸟类和花卉。
2. 学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美术创作,如绘制鸟类和花卉的立体画或创作带有场景的绘画作品。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 奇妙的水墨世界 第3课《鸟语花香》教案2 岭南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鸟语花香1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2.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形练习。
3.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
2学情分析我承担八年级6个班的美术课,初二(1)至(6)班各有特色,先说初二(1)(2)班吧整体的感觉是单纯,听话,好学。
可能是从小学升过来的原因,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到美术鉴赏的原因,或是彼此还比较陌生,他们一吓唬能顶事。
初二(3)(4)班,年龄结构比较正常,但男女比例失调。
本班学生大都来自附近乡村,就美术课而言,这几个班上课比较安静,有几位学生特别听话,让画什么就在下面专心的画什么,上课换座位的现象没有,自控能力比较强,但不活泼,参加活动不积极。
初二(5)(6)班,年龄结构正常,男女比例轻度失调。
也均大都来自附近乡村,整体特别活泼,思维也比较敏捷,班级内文化课成绩较差,需加大文化课学习力度,讲课比在(1)班容易进行,相对而言,(6)班讲课更有吸引力些。
这个班上课存在换座位和吃零食的现象。
在最后面有几个比较捣蛋的学生,上课不听讲,影响他人,但是严肃起来也能管住他们。
(6)班比较聪明,积极。
3重点难点1、重点:多种水墨语言的掌握。
2、难点:感受水墨的墨韵之美,墨色浓淡与水分的掌握。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合作探究(认识水墨)1.谈话导入:介绍《小蝌蚪找妈妈》剧情:刚才我们看的影片是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于1960年登上荧屏。
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代表作之一,取材于齐白石的鱼虾形象,奠定了影片的美术水准。
(1)看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要说的吗?(2)出示水墨作品,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3)介绍水墨画: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鸟语花香教案

鸟语花香教案《鸟语花香》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常识,认识和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根据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运用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表现出鸟语花香的意境。
三、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播放鸟鸣声音,课件展示美丽的花卉和鸟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知识讲解:介绍中国画工具材料常识,包括毛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等,以及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技巧。
欣赏分析:出示中国画名家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如何运用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表现出鸟语花香的意境。
同时对比出示美术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视觉印象。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过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习如何用笔、用墨、用色表现鸟语花香的意境。
练习辅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展示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中国画名家和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画的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写意花鸟画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
同时通过欣赏分析名家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了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视觉印象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示范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的结合,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初中美术鸟语花香的教案

初中美术鸟语花香的教案初中美术鸟语花香篇一:鸟语花香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认识和欣赏花鸟画名家作品,感受花鸟画独特的魅力,激发学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2.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学生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
3.体验中国花鸟画用笔,用墨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表现花鸟,体验笔墨趣味。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巧,理解笔墨情趣。
教师准备:本课多媒体课件、美丽自然风景图片、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教师国画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导入:播放鸟鸣声音,课件展示美丽的花卉和鸟儿的图片。
导语:听到小鸟婉转的歌唱,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鸟,我们就仿佛来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闻到了芬芳扑鼻的花香。
2. 欣赏:出示中国画名家作品图片。
课件对比出示美术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学生视觉印象。
引出本课主题“鸟语花香”二、学习新知1. 请同学们说说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现场展示:毛笔、宣纸、墨、中国画颜料等等。
(重点讲解毛笔、宣纸的特点)2. 欣赏:看看国画大师是怎样表现花鸟的。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花鸟的外形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画面富有深刻的寓意。
3. 探索中国画的技巧。
① 用笔的方法教师示范中锋、侧锋用笔及其轻重缓急的基本笔法。
(注意讲解线条的粗细、曲直变化)② 用墨的方法教师演示蘸墨的方法,及其墨色的变化。
4. 探究花鸟画法学习花鸟画,主要要通过对描绘对象的细心观察,研究和体会,掌握不同花的形态特点和不同鸟的形体特点,反复练习,才能画出好的作品来。
① 观察齐白石《麻雀》图(顺带讲解齐白石这名画家)。
② 了解麻雀的基本结构(头、身子、两条腿、两翅、尾巴)。
③ 学习鸟的画法。
教师边示范边教步骤。
鸟的基本形体我们可以用两个圆表示。
a 用羊毫笔调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
《③ 鸟语花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八年级上册

《鸟语花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验,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2. 学习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意识。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与体验:学生需在校园内或附近公园寻找并观察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注意观察鸟儿的形态、动作以及花草的颜色、形状等细节。
2. 绘画作业:学生需在课后完成一幅以“鸟语花香”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绘画工具不限,可采用水彩、油画棒、彩铅等材料。
学生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观察到的景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3. 拍摄作业:鼓励学生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校园或公园中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拍摄过程中注意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体验:学生需认真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景象,包括细节和感受。
2. 绘画作业:学生需在课后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参考网络图片。
作品完成后,需在班级内展示并由同学互评。
3. 拍摄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拍摄过程中注意安全,不得损害公共设施和他人权益。
作品完成后,需在班级内展示并由同学互评。
4. 提交时间:请于下节课上课前将作业作品交至教师处。
四、作业评价1. 观察与体验:评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是否能够准确捕捉和记录观察到的细节和感受。
2. 绘画作业:评价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是否能够将观察到的景象生动、真实地表现出来。
同时,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3. 拍摄作业:评价学生的摄影技能和构图能力,是否能够拍出具有美感、表现“鸟语花香”主题的照片。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互评:在评价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绘画和摄影技能。
2. 教师点评:教师将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绘画和摄影技能。
《③鸟语花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八年级上册

《鸟语花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鸟语花香》这一主题的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理解和感受。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选择一种鸟类和一种花卉作为创作主题,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录其形态、色彩、纹理等特征。
要求观察细致,记录准确。
2. 创意构思:结合观察记录,学生需进行创意构思,想象鸟类与花卉在画面中的布局、色彩搭配以及表现手法等。
3. 绘画表现:学生需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将构思转化为绘画作品。
绘画应注重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构图的整体感。
4. 创作完善:学生可对完成的作品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添加个人特色,体现个性化和创造性。
三、作业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对作业要求有以下几点具体说明:1. 主题明确:作业应围绕《鸟语花香》主题展开,确保作品内容与主题相符。
2. 观察细致:学生在观察记录时需细致入微,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3. 创意独特:学生在创意构思时需发挥想象力,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4. 绘画技巧:学生应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注重线条、色彩和构图的表现。
5. 时间安排: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效率。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主题表现:作品是否围绕《鸟语花香》主题展开,内容是否与主题相符。
2. 观察记录: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否细致入微,记录的准确性。
3. 创意构思:学生的创意构思是否独特,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4. 绘画技巧: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是否得当,色彩搭配和构图是否合理。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
对于优秀作品,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出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一般作品,将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岭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鸟语花香-市赛一等奖

-------美术、语文异课同构教学设计方案
珠海市小林中学何晓琴
学科名称
美术
课型与课时
新课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八年级
课题
《鸟语花香》
教材分析
《鸟语花香》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可以用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活动,它和接下来的第九课《诗情画意》共同组成了本册教材的中国画领域学习单元。通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工具特点和艺术特色,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技法与表现物象的关系,感受中国画中笔墨情趣呈现的审美意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对课堂小创作的反思,记录下节课预习作业
课件展示
1分钟
5、学生赏析文人画《牡丹》,通过短片了解文人画,做游戏体验创作过程
6、学生欣赏中国画紫藤创作,说一说哪一幅更能表达出李白《紫藤树》的意境
课件展示、网络视频播放
18`分钟
课
堂
实
践
1、布置课堂作业:创作构思草图《紫藤树》
2、教师下座位个别辅导
教师下座位个别辅导
学生创作,学生用平板上传作品
微课展示、学生平板同屏上传作业
教学思路
通过中国画创作故事、语文学习中文人画诗词的展示、解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以诗情画意为最高境界的艺术追求。由于花鸟的题材种类比较多,教学中教师安排了牡丹、荷花、紫藤、梅花作为欣赏表现难度较小的对象,也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适量甄选著名画家作品易于学生理解、掌握,通过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练习内容,既尊重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指导性,又突出新课程标准在规范教学内容方面要求的灵活性。
2.以朱耷的梅花为例,分析文人思想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体现和情感表达,及创作选材的重要性
岭南版初中美术 3 鸟语花香 教学设计 (4)

3鸟语花香1学情分析对学生的绘画表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课堂的趣味性,体会艺术品的价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初步了解国画的写意与写实手法.2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2.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形练习。
3.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水墨流畅的快乐。
3重点难点1、重点:多种水墨语言的掌握。
2、难点:感受水墨的墨韵之美,墨色浓淡与水分的掌握。
画面对象主次关系,画面的重心分布,空间布局.色彩的变化运用自如.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写意花鸟画的讲评2一、先讲解岭南八年级上册美术的内容,借鉴别人的绘画方法,交流经验.二、教具准备:水墨画名家作品欣赏、表现浓淡墨变化的有代表性欣赏范图、表现不同的用笔变化的代表性欣赏范图、学生优秀的习作范图、教师常用的水墨画工具与材料(一)谈话导入,合作探究(认识水墨)1.谈话导入:介绍《小蝌蚪找妈妈》剧情:刚才我们看的影片是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于1960年登上荧屏。
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代表作之一,取材于齐白石的鱼虾形象,奠定了影片的美术水准。
(1)看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要说的吗?(2)出示水墨作品,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3)介绍水墨画: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是指运用毛笔、墨、颜料、水画在生宣纸以及其他吸水性较强的绘画(4)出示课题: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笔情墨趣,去感受水墨的乐趣。
(二)动手尝试,感受水墨(尝试水墨)(1) 了解文房四宝及用笔、用墨的方法。
师:你们谁知道水墨画的工具有哪些?生:笔、墨、纸、砚生:也叫文房四宝。
图片展示:教师介绍水墨画的工具(文房四宝),(2)、体验水墨的线、点、面、色。
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3 鸟语花香----墨竹画法》教学设计(表格式)

课题
鸟语花香---------墨竹画法
教材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以及“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建议,教材围绕传统中国画“骨法用笔”的艺术特点,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竹子是四君子的由来;
2、潮州西湖景韩亭“关公竹”的典故。
(二)发展阶段:
探究一:竹子的生长结构;
1、整体感受:竹子的生长结构、造型特点。
2、对比观察:国画竹子的线条和笔墨与现实中的竹子异同。
3、竹子的灵感;
4、探究发现:探究写意竹子的干、枝、叶造型及用笔、墨色变化。
竹子,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竹子的形体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用笔、用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技法和富有变化的墨色、多姿的线条来表现自然界中的竹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以及做人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笔墨变化、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尝试大胆用笔、用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
教学步骤
中国画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要好好地去领悟,去练习。
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鸟语花香》说课稿

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鸟语花香》说课稿一、教材背景1.1 教材简介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是广东省教育厅编写的适用于八年级学生的美术教材。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1.2 教材特点《鸟语花香》是本册美术教材的第一篇,它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本篇教材通过学习鸟类和花卉的造型特点和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到美的创造不仅来自人类,也来自大自然。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鸟类和花卉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中与鸟语花香相关的艺术形象;•掌握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鸟类和花卉的基本技巧。
2.2 能力目标•具备观察和感知事物的能力;•发现美的能力;•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事物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赏析美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习鸟类和花卉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掌握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鸟类和花卉的基本技巧。
3.2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鸟类和花卉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与导出(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线条的基本知识和色彩的基本运用。
4.2 新课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手绘示范,引入鸟类和花卉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
•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鸟语花香的艺术意象,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
4.3 活动1:观察鸟类和花卉(15分钟)•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和花卉,注意它们的形状、色彩和纹理特征。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并与同学分享观察结果。
4.4 活动2:线条表现(20分钟)•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鸟类或花卉进行线条的表现。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使用简练的线条表达出来。
•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4.5 活动3:色彩表现(3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种颜色对鸟类或花卉进行涂色。
鸟语花香-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鸟语花香-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课程背景1. 教材说明岭南社版美术系列教材是针对广东省部分地区优秀中学生编写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其中,八年级美术上册《鸟语花香》注重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表达。
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通过对岭南自然景观的观察和体验,提高对美的欣赏和表现能力;•探究艺术创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艺术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了解鸟类、花卉形态、色彩等基本特征;•学习相关素材的绘制技法,如线条、造型、水墨、色彩等;•运用创作技法表达大自然之美。
2. 教学内容(1)岭南自然景观的特点岭南自然环境优美,植被丰富,素有“岭南花卉第一州”的美称。
本课程将通过图片和PPT展示岭南地区自然景观的特点,如“百花园”、热带雨林、湿地等。
(2)鸟类、花卉的形态基本特征本节课程将介绍鸟类、花卉形态、色彩等基本特征,通过展示和讲解,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常见鸟类和花卉有更深入的认识。
(3)创作技法学习本节课程将介绍鸟类、花卉的绘制技法,如线条、造型、水墨、色彩等。
针对初学者,将进行基础技能的讲解和练习。
(4)创作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创作活动。
组员之间交流思路和经验,一起完成绘画作品。
在完成作品后,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增强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3. 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通过课件、图片等形式展示和讲解相关知识点;•实践练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活动,同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三、教学评价1. 教学评估方法•在岭南自然景观讲解时,进行小组参与和课堂互动,了解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整体认识;•实践练习阶段,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评分标准包括线条、造型、色彩的运用等;•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展示作品,表达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进行评测。
2. 教学评价标准•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讲解,准确地了解岭南自然景观的特点;•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鸟类、花卉的形态基本特征;•学生通过合作创作活动,完成创作作品并进行相互交流,提高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上册《鸟语花香》教案

《鸟语花香》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
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二、发展阶段: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 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
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
增强学习信心。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岭南美 八上 3鸟语花香 教案设计

《鸟语花香》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技法和富有变化的墨色、多姿的线条来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用笔、用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习笔墨变化、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尝试大胆用笔、用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书本,铅笔,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二)引导阶段1、欣赏激趣:课件播放《鸟语花香》短片。
2、导语:听到小鸟婉转的歌唱,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鸟,我们就仿佛来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闻到了芬芳扑鼻的花香。
大家想不想拿起手中的画笔来描绘一幅“鸟语花香”图呢?3、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三课。
(突出显示“鸟语花香”)。
(三)、发展阶段◆探究一:国画的线条和笔墨:1、整体感受:让我们先看看画家笔下的“花鸟”世界吧!课件出示-国画家们的作品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花、草、树、小鸟;美……生机盎然)2、对比观察我这儿收藏了一幅精美的学生作品,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荷叶在轻风中摇曳……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细致,色彩和谐。
整个画面透露着浓浓的清香气息。
我这还有一幅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的作品,也请欣赏一下,老师引导:请大家仔细比较一下,两幅作品在画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画具和材料不一样——铅笔画与国画;线条和墨色不一样——国画富有变化。
)大家读一遍,再指名读一读。
3、探究发现:★探究墨色变化:a教师演示画线条。
(展示线条)你觉得这些线条有变化吗?(墨色有变化)b请大家试一试:学生用毛笔在宣纸上画线条。
师:你们发现了有什么好的方法使墨色产生变化吗?师:对!醮水可以使墨色产生变化。
醮水越多,墨色越淡;如果不醮水的话,墨色很浓。
★探究线条变化:a、教师示范画线条——演示粗细、曲直等变化。
老师画的线条有什么变化?学生作答,教师板书想一想,有什么办法使线条产生一些变化呢?b、学生试一试,找一找。
鸟语花香美术教案

鸟语花香美术教案鸟语花香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鸟类和花卉的特点,能够描绘鸟和花的基本形态,并学习相关的绘画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手绘的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促进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1. 学习鸟类和花卉的特点,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能够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描绘鸟和花。
三、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描绘鸟和花。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幅鲜花和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鸟和花的特点。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鸟和花分别属于哪个类别的生物?他们的形态特征是什么?他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是什么?2. 学习绘画技巧(1)学习绘画鸟的基本形态:- 基本轮廓:鸟的躯干和尾巴的形态特点。
- 细节表现:眼睛、嘴巴、羽毛等。
(2)学习绘画花的基本形态:- 基本轮廓:花的形态特点,如花瓣的形状、数量和排列方式。
- 细节表现:花蕊、叶子等。
3. 绘画实践(1)绘制鸟的形态: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用铅笔或彩色铅笔画出一只鸟的形态,注意轮廓的准确性和细节的表现。
(2)绘制花的形态: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用铅笔或彩色铅笔画出一朵花的形态,注意轮廓的准确性和细节的表现。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绘画后,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和评价每位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鸟类和花卉的特点,并学会了使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描绘鸟和花。
通过实践绘画的过程,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手绘和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欣赏和评价作品,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鸟语花香美术教案

鸟语花香美术教案教案名称:鸟语花香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与练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2. 培养学生对鸟语花香的艺术表达力;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艺术材料和技巧创作作品;4.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鸟语花香的美术表现形式;2. 不同材料和技巧的运用;3. 创作自己的鸟语花香作品。
教学准备:1. 素描纸、彩色纸、颜料、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2. 照片或图片素材;3. 笔、刀具、剪刀等工具。
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请学生老师带来一些自然界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请学生描述每一张图片中所展现出来的鸟类和花朵。
2. 观察练习:请学生在自然界中寻找并观察鸟类和花朵,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如颜色、形状、纹路等。
3. 艺术表达:介绍不同的艺术材料和技巧,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巧来表达自己观察到的鸟类和花朵。
4. 创作实践:让学生用所选择的材料和技巧来创作自己的鸟语花香作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感受。
5. 展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解释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欣赏。
6.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和作品创作,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并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学习欣赏他人的鸟语花香作品;2. 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3. 邀请专业美术家或艺术教师来学校进行鸟语花香美术讲座和指导。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态度;2. 评估学生创作的作品,包括表现自然界的准确性和艺术表达的创新性;3. 学生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2.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3.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巧,以确保作品的表现效果。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 奇妙的水墨世界 第3课《鸟语花香》教案1 岭南版

鸟语花香1教学目标1、了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2、简单描述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的异同。
3、能按要求临摹木棉花、麻雀画法或花鸟画小品,尝试用水墨画来表达心中的意愿。
2学情分析从欣赏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赏、分析写意花鸟画的经典作品,熟悉笔墨技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浓厚兴趣。
中国画笔墨技巧是一项高度熟练才能获得的技能,看似不经意的寥寥数笔,却意趣盎然,要求学生达到这样纯熟的技法程度,应该让学生用心体会那种笔情墨趣,培养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中国画的笔墨变化趣味,学习花鸟画表现技法,感受花鸟画的趣味。
2、难点:笔墨的灵活运用和水分的把握。
可通过对比、示范与讲解来化解难点。
3、兴趣点:花鸟画的内涵,作画过程中感受笔墨变化的趣味。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播放动画片《螳螂捕蝉》。
板书课题:鸟语花香。
1、中国花鸟画——中国画的一种,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花鸟画分为写意和工笔两种表现形式。
3、历代画家、画作:郑板桥、徐悲鸿、齐白石等。
4、花鸟画的笔墨变化趣味:中国画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笔墨。
笔指用笔,墨指用墨。
用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等。
用墨的变化:浓、淡、干、湿等。
用墨的方法:泼墨法、破墨法。
5、画木棉花的步骤:(1)、用笔依次蘸上朱磦、大红、曙红以偏锋将前面三片花瓣画出。
(2)、用笔依次蘸上朱磦、大红以偏锋画后两片花瓣,颜色比前三片淡。
(3)、先用笔蘸上藤黄,再用笔尖蘸上汁绿以卧锋染花蕊。
(4)、待绿色稍干后以浓墨画花蕊。
用笔蘸上汁绿、朱磦、墨红以偏锋将花托画出。
再用藤黄、朱磦以偏锋补花瓣背面。
6、画麻雀鸟的步骤:(1)、以赭石加少许花青,先画头,再画背。
(2)、画羽、尾,未干时点斑点。
再以淡墨画肚、腿。
(3)、画嘴及黑斑,再以重墨画羽、尾。
(4)、画眼、脚,再用花青涂嘴色。
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动画欣赏播放动画片《螳螂捕蝉》活动2【活动】画作欣赏1、中国花鸟画——中国画的一种,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鸟语花香》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美术《鸟语花香》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解读。
这节课是岭南版八年级上册册第3课《鸟语花香》,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教材通过《山花双鸟图》《出水芙蓉图》等不同的作品,展现了中国画风格与面貌的多样性。
教材从禽鸟照片——麻雀画法——学生多样的作品,向学生展现了中国画是一门源于生活、有自身的技法规律并带有作者独特风貌艺术;教材以点代面,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禽鸟的画法,渗透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与创作中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形体和羽色上又具有禽鸟普遍性的特点,因此常常以麻雀作为禽鸟画法的入门教学范例。
麻雀的身体像鸡蛋,头像枣,以此为基本,再添上尾和爪等局部细节,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其他禽鸟与麻雀在嘴、翅、脚、脖子、羽毛颜色上有所区别。
教材以麻雀为突破口,学习翎毛画法,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工具的使用,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2.学情分析与教材处理。
这是一节造型课,但我校八年级学生造型能力弱,短时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在技法上的达到一点就通的效果不太现实,与其在技法上纠葛,不如在人文上做文章。
在教学中,我既强调技法的传授,更要突出文化的传承,因而应对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把作品欣赏、人文知识、技法特点、实践尝试等自然串联起来,使学生流淌与名家名画之间,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享受创作的快乐,体验笔墨的情趣,更要喜欢中国画。
3.教学方法的采用与重难点的突破。
1.以赏析法创设氛围,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选择不同时期,具有时代标志的画家的作品,增强学生认识的宽度。
2.示范讲解法以突破难点。
以麻雀为突破口,边示范边讲解,建立笔墨与鸟雀表现的关系,并通过其他鸟雀的课稿让学生在自学领悟其他鸟雀的表现方法。
3.实践法体验创作的快乐。
学生通过麻雀的画法练习和鸟雀的练习感受用笔的曲直刚柔、用墨的干湿浓淡,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语花香》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
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 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
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
增强学习信心。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